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体育教育的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体育游戏 幼儿教育 价值
Discussing the value of sports games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Normal College of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 Shaoxiong(Jingmen,Hubei 448000)
Abstract: The gam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y in the childhood, The Kindergarten Work Regulation provides the kindergarten should regard games as the basic activity. Though there are lots of games’ forms and contents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sports games can reflect its good value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role of development for children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ity, etc.. This paper takes 3-6 years old childr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value of sports games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emphasising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meanwhile simply discussing its guidance and practicalness,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work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sports games; kindergarten education;value
“儿童的时代应该是游戏的时代”。这是1990年在纽约召开的世界儿童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与发展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的。我国在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再次强调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体现了对于儿童游戏权利和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的尊重。
一、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的及分类
幼儿园游戏的目的: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创造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幼儿园生活;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使幼儿在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中获得身心全面和谐与健康的发展[1]。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幼儿的自由游戏活动和教师组织的集体游戏活动。
二、 体育游戏的定义及特点
作为幼儿园游戏活动中一种的体育游戏,它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体育活动。它是体育手段中的一种[2]。其特点是:1、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2、具有趣味性特点;3、具有一定的规则;4、具有综合性特点;5、具有教化性特点;6、直接目的不是为了创造财富;7、可采用假设与虚构的方法[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在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中,身心健康教育是基础和前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以自由平等的交往为基础构成的“儿童社会”中学会与同伴相处、学会生活,使他们在快乐的游戏生活中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高度概括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意义: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的活动、工作和服务同样重要的意义。儿童在游戏中怎么样,当儿童长大的时候,他在许多方面的工作中也会怎么样。因此未来活动家的教育,首先要在游戏中开始。体育游戏作为游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幼儿教育中也可以充分发挥这一功能,体现其价值,因为它是以娱乐为核心、以兴趣培养为导向、以认知探究为目的来开展活动。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幼儿生理发展中的价值
学龄前儿童虽然在几年的生活中对于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由于年龄小,受到体力与智力上的限制,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较难的动作还是难以较好的掌握。因此,在进行体育游戏时,除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外,还要培养他们基本的活动能力,为他们日后掌握生活技能、劳动技能以及学习体育动作技术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体育游戏时,多在跑、跳、投掷、爬越、躲逃等基本活动能力上下功夫,来发展他们四肢的力量、身体的协调性、身体的灵敏性、大脑及智力的发育。如:“投纸飞机”、 “抛掷皮球”、 “闭目摸索”、“老鹰抓小鸡”、“长江、黄河”、“丢手绢”、“接力跑”等游戏就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价值
2.1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时期,他们首先是用各种感官去接触事物,进行直接感知,而游戏就是通过操作物体来感知事物的过程。在游戏尤其是体育游戏中能将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其中,通过眼看、耳听、手摸等感官的调动,来了解外界事物的特性,促进感知能力的提高,丰富感知刺激、丰富知识经验;其次,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在情景中发生的问题,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或针对幼儿身边及时发生的现象或事情来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用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提问后,教师还要通过暗示、示范、建议、设问等手段来引导幼儿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支持幼儿解决问题,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积极性。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特点是“听会忘记,看能记住, 做才学会”,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探究,幼儿有了“做”的机会, 才有自主学习的空间[3]。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再次,体育游戏对幼儿的想像力、注意力发展亦有很好的作用,幼儿的想像力与成人相比,由于受到现实常规的约束少,不受事实规范,因此他们的想像力会更加丰富、更加新奇,体育游戏就为他们提供了假想的平台,也会让他们的想像力在体育游戏中逐渐的发展起来。幼儿的心理特点首先表现为活泼、好动,对什么都感到新奇,容易产生兴趣,但也容易转移;好模仿,但注意力较难集中,情绪易于变化,形象思维占优势,有较强依赖性,喜欢集体活动(这对当今独生子女的发展尤其重要),体育游戏是一种操作性的娱乐,他们的共同特点和要求具有竞争性、娱乐性、规则性,要求在快速、准确中完成相应动作,这就使得他们既离不开感觉、思维,更离不开注意能力的集中。
2.2对幼儿情绪情感的体验
情绪情感是以主体的愿望、需要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它是人心理活动中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和富有竞争性的活动,它在带给幼儿快乐的同时,也会给幼儿带来积极的情绪情感,让他们在体育游戏中体会紧张、放松、同情、友好等各种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也让他们学习表达和控制不同方式的情绪情感体验;与此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体会负向的、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游戏是幼儿精神发泄的重要途径,可以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可以缓解心理紧张,减少优虑。皮亚杰也认为游戏是幼儿自我表达的工具,它可以使幼儿通过同化作用来改造现实,满足自我在情感方面的需要,是幼儿解决认知与情感之间冲突的一种手段。体育游戏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将这两种情绪情感得到充分体验。
3、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价值
体育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应,幼儿可通过扮演一定的角色,来内化社会规则和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它充满着公正、公平、有规则的约束,因此体育游戏除了要发展他们的身体外,还要对他们的言行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纪律、相互关心、团结友善、体验友好、感激谅解等优良品质,培养他们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在内容的安排上,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注意内容的搭配;既要使学生锻炼身体,开发智力,又要通过体育游戏培养他们的思想品质;既要使他们体会到游戏的快乐,还要在游戏中培养他们遵守规则、团结互助、克服困难、锻炼意志。
四、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指导与实施
由于幼儿的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的分配也差,较容易冲动、模仿能力强而抽象思维能力弱等特点,在组织教法上要以直观、形象的方法为主,通过示范、图画及生动的讲解,告知游戏的方法、要求、规则等,让他们知道只有在体育游戏的规则中做,才是合理的;同时在游戏中,对他们好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对差的要及时给与纠正,启发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与此同时,由于幼儿控制力差,注意力的分配也差,较容易冲动,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尽量选用徒手游戏,少安排器械游戏(也可以用一些替代品,如:丝绸、纸棒、手巾等),尽量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在体育游戏的具体实施中,要在形式、环境、内容等方面下功夫,即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出形式多样(尤其是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内容丰富的体育游戏,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参与到体育游戏中来,让他们感受到体育游戏的快乐。
总而言之,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方式,而体育游戏作为幼儿游戏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对它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设计,考虑它的特殊性(绝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要幼儿全身参与),又要充分发挥它的特殊性,让每一位幼儿在室外的阳光下,在愉快的心情中达到发展他们身心,培养他们良好品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焱编著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9月 P69、P70
[2]于振峰 赵宗跃 孟刚主编 体育游戏(第二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 P10、P16―18
[3] 刘伟琴 注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J].科学教育,2008(6)
关键词
幼儿 美术 教育 绘画教学
爱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幼儿似乎从小就具备了这种独特的能力,在刚能拿起画笔的时候就会“涂鸦”创作了,美术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一种途径,以前人们总是把绘画单纯的作为一种学科和技能来学习,随着英语、作文等科目的重要性的提升,很多幼儿画画的权利被剥夺了,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人们又开始注意到了美育的功能,美术又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其实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迅速的关键时期,是儿童的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美术得当的教学方式会让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体验到快乐,使幼儿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乐观的心态,快乐的童年。
一、传统的幼儿学习美术的方式
提到幼儿美术教育,就不得不提出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问题。在传统课堂上,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而在具体的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常以艺术文本为中心,将自己掌握的有关艺术知识无条件的灌输给儿童,忽略了儿童自身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体验,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范画模仿和被动接受过程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冷落。没有自我的表达过程,使儿童很快失去兴趣。
二、多种形式授课方式的的重要性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多老师也开始注意教课的方式方法,认识到学生才应该是课堂的主体,而我们教师主要应采用积极的引导策略,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一)直观演示教具,把学生引入情景
在美术教学中,因为幼儿的年龄偏小,思维方式还处于具象思维能力阶段,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利用直观演示法可以寓教于乐,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电教设备再现教学内容情境或收集与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创设情境等,让幼儿入情入境,借境悟理,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我的小花伞”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幻灯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观察各种各样,色彩丰富的小花伞。画面的直观优美的视觉冲击,让幼儿动态的观察了小伞各个角度的形态特征,同时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开展互动性课堂
思考是创作的源泉,课堂的互动性,会让儿童的参与性提高大大提升教学的课堂质量,美术课堂不只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互动的配合的过程,例如让幼儿体会人的情绪“喜、怒、哀、乐”如果单纯让幼儿做表情,幼儿肯定对情绪理解得不够深刻,如果设置一些环节来提问题:在什么时候会高兴呢?比如你在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你个新玩具,高兴吗?高兴就是喜的情趣,那么你高兴的时候会怎样呢?幼儿很容易用肢体语言、表情把喜的情趣表达的淋漓尽致。幼儿在问题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就带着问题去想象,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了。
(三)为幼儿创设展现自我的机会
美术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例如“奇怪的城堡”这节综合材料课程,有的孩子用火柴盒和牙膏盒拼组的一个确实挺奇怪的城堡,有的孩子选择积木和螺丝搭配到一起的城堡,在完成城堡后,有的孩子在城堡旁边画的交通工具停靠在城堡旁边,有的孩子画了心中认为最漂亮的公主放到城堡里面,自由创作总是会把孩子的注意力最大程度的聚集起来,在这的孩子都顾不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创造一个奇迹。
(四)用爱心教导儿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适当的正面评价能增强儿童的自信心,但现在的幼儿园“口头表扬”教育到处都是,儿童只要做对一些小事,老师就会进行表扬。时间长了,幼儿不仅会觉得老师没有新意,而且会对老师的鼓励变的很漠然,即使表扬了也没有觉得开心、高兴,所以,作为老师要实际一些,根据实际情况对幼儿说正面积极的话语,不一定说:“你真棒”才是夸孩子,也可以用一个眼神,一个拥抱来鼓励幼儿,让幼儿感受到“他很棒”的信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幼儿的自信心就会不知不觉得增强了。
(五)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家园合作 幼儿教育 作用
一、引言
目前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越来越发觉到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影响的重要性,这也是幼儿生长过程中两个最大的影响因素。所以通过家园合作,可以更好地确保幼儿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使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因此需要充分地重视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将两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对于幼儿的发展将起到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家园合作的内涵及意义
从国外对于家园合作的研究成果上来看,早在18世纪美国的家园合作就已经处于萌芽状态。为了促进儿童对宗教的信仰和自身道德的培养,家长们会自行建立家长会去研读圣经、祷告和进行监督。①随着这种教育观念逐渐发展,在20世纪中叶,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去强调这一教育理念。例如,在美国所制定的“家庭开端计划”就是为了促进孕妇产前的健康和婴幼儿早期的发展,以此来发挥家庭的功能和作用。②在国内,学者陈鹤琴在早期已经提出了家庭与幼儿园在幼儿家园中合作育儿的重要性,她认为幼儿教育只有借助于“两个方面的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之后,在幼儿教育的实践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开始关注这一话题。同时,职能部门也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去提升幼儿园和家庭的紧密联系度,倡导两者之间的合作育儿。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里面就明确地指出,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需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一致,需要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的相互理解与支持。③家园合作的目的是以幼儿作为教育的核心,以两者间的互动作为教育的手段,以此来利用社会共有的有利资源促进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全方面发展,这其中既包括了幼儿园作为专业教育者的引领和带动,更有家长作为监护者的配合和合作。
三、幼儿园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是当代教育的基础,是幼儿园教育得以成功的支持力量。家庭教育应配合幼儿园素质教育转变。不断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但不同的家庭其家长的素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家园联系册、家访、个别交流等,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优化教育环境,与其达成共识,从而更好地强化家教效果,更好地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家园合作的新途径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方式很多,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合作,都要保证其及时有效。为此,我们采取几种有创新意义的合作方式:一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驻千家万户,我们尝试利用电脑促进家园合作,在互发邮件的过程中,不仅方便家园信息交流,更保证这种交流及时有效。二是在巩固全园家委会的同时,进一步缩小范围,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班级家委会。在开展每一个主题活动之前或制定每一阶段目标之时,教师都会与家委会成员一同讨论,从活动设计、准备阶段开始就引导家长参与,让家长了解主题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各方面情况,并虚心听取家长意见,吸收有益建议。三是及时更新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栏不仅是反映保教工作情况和进行教育交流的一扇窗户,更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座桥梁。它能促进家庭与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有两个很时尚的词――“博客”,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人们对博客更了解,对于教师来说,它成为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良好平台。特别是幼儿博客,主要是家长或教师帮幼儿开通博客,开设个人专栏,建立自己的个人档案。让老师和幼儿之间有更多了解,增进互相间的了解和信任,形成良好的氛围。
五、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提供开发、自由探索、交往的环境
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题,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们根据中国的文化特点、地区特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性格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有的放矢地引导幼儿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取各方面知识及各种游能力。如我们开展“大带小”活动。幼儿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几乎与成人交往,和别的孩子交往较少,有的孩子不知如何做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为了扩大孩子交往范围,我们就在日常生活或户外活动中,要求每一位大一点的哥哥、姐姐领着弟弟、妹妹出去玩,一起游戏,哥哥、姐姐别提有多认真了,他们小心翼翼地领着弟弟、妹妹,教他们如何游戏,教他们拿玩具,扶他们上下楼梯,在活动中,总是先让弟弟或妹妹们玩,培养了技能,开拓了思维,体会到了交往的愉快。
六、信任与沟通是促进家园合作的基础
家长作为教师的合作者加入教育者一方,共同对受教育者――幼儿施教,将十分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然而这一合作是否能取得成功,还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如何架设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呢?我们认为关注幼儿是沟通的核心。教师与家长因幼儿进入幼儿园以后才结成一种特定关系,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种特殊的人与人的交流,其特殊正在于交流的双方都共同爱着、关心着孩子,为着孩子而交流。教师对孩子的态度可以说是双方良好关系形成的决定因素,也是家园合作是否顺利进行的感情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是充满爱心、诚心、责任心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得到家长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家园合作才能得到广大家长的真诚配合。
总之,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有时处于表面形式,应把幼儿园与家庭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之变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从而使二者的结合成为幼儿园教育微观层面的结合。社会环境和幼儿个体在不断变化,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会产生相应变化。因此,进行全人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幼儿园教育应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与家庭联合协作中不断扩展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品质培养的价值分析实践中,幼儿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合理利用好教育手段,能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由于幼儿所处的特殊生理、心理阶段,客观充分地看待体育教育对幼儿心理成长的有利作用,是搞好幼教工作的重要出发点,从幼儿教育实效性分析来看,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符合性培养具有重要手段价值。
1.1实现幼儿兴趣培养、个性养成的价值分析
幼儿体育教育能让幼儿实现自己的意愿,培养自身的兴趣,强化自身内在的认知能力、认知冲动。体育活动是接触性的实践活动,处在好奇阶段的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和触摸,可充分调动他们内心的复杂情结与情感,形成强烈的心理影响和冲击。在幼教的激励或鼓励下,幼儿的兴趣慢慢进入萌芽阶段,爱好在心底生根发芽,循着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萌芽,在其进行兴趣体育活动中,不断激发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从丰富的感性认知到逐渐的理性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他们最大的情结和纽带,丰富的知识源源不断地汇入脑海,冲击着、荡漾着处在萌芽状态的大脑记忆,以兴趣情结为纽带,幼儿的心中会不断养成自身对事物的认知度。由于感知事物、触摸事物的多角度以及无经验性,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会逐渐处于个性化,由个性化认知促发其行为的个性,幼儿的个性和体质逐渐形成。可见,幼儿体育教育是以实践的方式,通过兴趣为媒介,使幼儿实现了兴趣培养到个性养成的一系列过程,其实践性价值显著。
1.2实现幼儿智力锻炼、情商培养的价值分析
体育教育活动的精细设置,应当从幼儿身心特征出发,做到可操作,简单易懂。在此基础上,幼教通过设置灵活多样性的体育活动,例如,直接参与、模仿学习、娱乐活动、互助活动、亲子活动等各种形式,来不断丰富和磨炼幼儿的身心,在此过程中,幼儿逐步形成对外界交往、个体定位、认知能力、情绪控制、技巧方法等各方面的认知和养成。通过认知的不断积累,幼儿智力不断上升,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幼儿体育教育由于具有较强的实战性,通过实战性活动,幼儿不断获取对事物的感性认知,为进一步的理性认知提供了丰富素材。加之体育活动中,由于交互性活动的广泛存在,幼儿之间需要各种各样、各种程度的协同行为,从开始的独自活动,到遇见困境后的协作性活动,整个过程需要幼儿之间实现从认知到认同再到协同的心理扭转,其本质是情商实践的过程。类似于,人类从原始的排异状态,到困境中的协同求助求生存的转变,不仅是情商的实践,还是智力养成的客观体现。体育作为被人设置和掌控的预设性实践活动,从培养人(尤其是处在智力萌芽状态的幼儿)的角度,最具智力养成、情商培养的崇高价值。
2幼儿体育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的尺度分析
幼儿作为“花蕾”,从年龄角度,其具有典型性的生理和心理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要在培养过程中加以注意和重视,更应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和利用,通过掌握其特殊性本质,有针对性地加以施教,方能从根本上催生幼儿心理的健康养成。在进行幼儿体育活动中,掌握好尺度是促使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安全线,通过设置好尺度,让幼儿在合乎规范性的前提下开展体育活动,是实现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
2.1形式和内容多样性的设置尺度
幼儿普遍处在探索和好奇的心理阶段,其对新鲜事物的热情是最高的。在设置体育教育活动时,如果设置的内容和形式过于简单和重复,会造成幼儿的疲劳状态,无法满足其对新事物的强烈好奇和渴望,加之幼儿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简单、重复设置的体育活动更加不利于其精力的聚集。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确保体育教育活动设置的多样性,以多样性的内容、丰富的形式来带动幼儿的积极性,维护好其注意力的集中度,在热情性和积极性之间寻求可持续性。此外,需更加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不一味强调养成幼儿的单个体育技能,而是强调实现幼儿全方位体育实战经验的积累的目标,变目标为途径、变目标为过程。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不仅是为了增强幼儿的兴趣,也是从不同的维度来丰富幼儿对体育活动感性认知的积累,为能力的养成夯实基础。此外,幼儿教育机构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设置特色教学项目,拓展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规避体育活动形式、体育内容设置的单一性风险。
2.2符合趣味性的设置尺度
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更多的是兴趣作用的结果,因此如何抓住幼儿的兴趣是实现幼儿体育教学目标的突破口。应当看到兴趣幼儿体育与成人体育的本质性区别,尤其是成人体育所体现的竞技性,在幼儿体育中就显得无足轻重。设置兴趣幼儿体育项目,应注重兴趣培养而不是技能培养。换个角度,兴趣幼儿体育应当成为兴趣过程体育,可理解为幼儿所从事的趣味性体育,以实现幼儿感性认知为原则、以培养幼儿体育基础性经验为原则。兴趣幼儿体育从价值角度来讲,是为了追求幼儿体格的健康、智力的健康,兴趣体育或者说趣味性体育,本身就是个性和特征,只有循着个性和特征的施教,同时关注部分幼儿对体育不感兴趣的现象以及体质较弱幼儿的行为,方能让趣味延伸、让课程设置的价值得以实现。
2.3符合适度教育引导的设置尺度
幼儿从事体育活动是自发的,在没有足够的经验支撑下,其无序的活动状态具有个性和特点,因此,幼教在进行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密切关注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实时加以引导。幼儿所呈现的无序化,本质是进行感性认知的表象,是积累感性素材的过程,加之幼儿体育并不过分追求竞技和方法,因此,幼儿教师的引导应遵循适度性原则,切忌过分干扰,强行灌输,让幼儿自行认知“这是什么,为什么是”的最佳状态。适度教育引导的设置,是尊重幼儿成长规律的体现,具有科学性。
3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直接作用分析
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养成具有直接意义和重要促进意义:直接意义体现在于能够直接带来幼儿心理的健康、快速养成;重要促进意义指的是能够促进幼儿的心理、智力、情商、意志、体格等多个维度的养成,通常表现为立体性养成。无论是直接意义抑或是重要促进意义,都需要通过幼儿具体的外在表现而被我们所察觉,具体来讲分为以下几个表现。
3.1体现在心理健康中的意志力、责任感和规则感意识的增强
在计划生育大背景下,当前我国的家庭普遍只有一个孩子,在如此家庭环境下,孩子从出生就备受重视,随之而来就是可能被重视过度后的所谓家庭无序性溺爱。无序性溺爱的背后是孩子自身责任感、意志力和规则感意识的缺失,享受着爷辈、父辈的宠爱而没有潜意识的所谓的“孩子责任”“孩子意志”,一旦生活中出现小困难、小困境,就会不知所措,唯有哭闹来宣泄,如此这般更无从讨论是否养成了家庭规则,或者说是否养成了家庭的长幼尊卑等社会基本伦理。然而,通过加入幼儿体育教育,以上直观的些许问题得以解决,通过体育的竞技难度,让他们有了参与体育后培养的意志力;通过意志来克服困难,来实现体育活动的目标;通过协同性行为,和其他的幼儿一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责任感;通过遵守体育活动规则,让他们初尝规则约束下,实现目标的成就感。
3.2体现在自我保护能力的增强
体育的精神实质就是竞技,竞技本身通过胜负来展现价值,因此体育活动的危险性也是与生俱来的。幼儿通过不断地接触和实践体育活动,在不断的实践中、挫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习得了如何保护自身的感性认识,在过后的活动中,使感性认识不断得以升华,让其终生得益。这种保护意识或者说自我防护意识是后天习得,也是人最为宝贵的自我防护能力,自我防护能力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示了幼儿心智的成熟,是心理健康养成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键词] 民间体育游戏 多元价值 有效教学
“跳房子、砸沙包、三个字”等等民间体育游戏早在七十年代广泛流传于小学生中,无论是课间还是体育课上,两人、多人或是集体,都可以进行这种游戏。由于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简单、易操作,孩子活动参与度高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在幼儿园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被广泛运用,成为幼儿园常用的体育活动素材。
随着《纲要》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幼儿园的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锻炼孩子运动技能,实现单一的体育价值,还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民间体育游戏的多元价值,通过整合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
《人、枪、虎》游戏就是民间体育游戏中经典的游戏之一,它主要锻炼孩子的快速奔跑、躲闪的能力。在新的教学观的指导下,我们在活动的各个环节挖掘其多方面的教育价值,通过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使原来简单的游戏成为更有意义、有价值、有基础、有发展的活动。下面以《人、枪、虎》体育教学活动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思路一:从游戏名称入手,引发探究,提升认知水平。
民间体育游戏的名称大多具有简单、直白,容易理解的特点,在名称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信息,比如角色、场景、基本动作等等。以往我们只介绍游戏名称,并不去探讨理解其中的含义,忽略了名称带给我们的大量对进行游戏有帮助信息。如今我们从游戏名称入手,引发幼儿对不同名称中所体现出的不同信息进行讨论,比如对名称中动词的理解、角色间关系的辨析、人文价值的表达以及趣味性的讨论等,在幼儿自主的讨论中,帮助幼儿较深入的理解游戏内容,同时,通过辨析、理解,有效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
例:当幼儿听到“人、枪、虎”游戏名称时,就已经发现此游戏中的角色,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而此游戏就是要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后进行游戏。因此在第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动作、图示引发幼儿思考“人、枪、虎”三者之间的关系后。当幼儿明确“人握枪,枪打虎,虎吃人”三者之间的循环关系后,通过采用教师对应集体进行游戏,到教师对应个别进行游戏等不同形式,通过难度逐步增加,帮助幼儿用相应的动作加以巩固和练习基本的规则,并提高反应速度。
思路二:从游戏规则入手,关注体验,培养学习能力。
民间体育游戏的规则比较简单,易操作,以往我们的做法是教师交待规则,幼儿练习,在新观念的指导下,我们将规则的掌握变为幼儿自主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教学环节,让孩子在游戏中自己发现问题,探寻解决的方法,体验规则的重要,从“学会”走向“会学”。
例:当幼儿有了积极的游戏愿望后,教师给予幼儿充分自主游戏的时间,让幼儿两两结伴进行游戏。在一对一自主活动后,孩子们之间产生各种矛盾,影响了游戏进行,从而促使孩子自己发现问题,例:有孩子提出,两个人出动作总是有先有后,不保持一致就不公平;有的孩子问到两人如果出一样的,该怎么表示,等等。当幼儿产生并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师首先让同伴帮助解决,学习借鉴同伴的经验来解决问题,从而共同确定相应的游戏规则。
在两两游戏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迁移了以往的经验。用向前跨步方式来表示赢的一方,用向后退步方式表示输的一方。其他的同伴发现后都肯定了他们的玩法,也随之效仿他们。此环节不仅进一步巩固理解规则,同时也为后面的集体游戏做了热身准备。
思路三:从游戏过程入手,重视合作,发展社会性。
民间体育游戏的活动基本都是两人,三人或多人共同进行,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需要与同伴商量和协作,或两两合作,或集体合作,在商量和协作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商量的策略,体验了共同协作的力量,增强了幼儿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例:经过了前面两个环节,幼儿不仅准确理解、掌握了游戏规则,同时有了两两合作玩的经验。那么接下来的环节对孩子来说,又有了新的挑战。当全体幼儿分成两个大组游戏时,每一个孩子不仅仅面对某一个同伴,而是要首先明确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需要和团队合作并保持一致才能玩好游戏。此时孩子们面对的难题是组内商量动作,达成一致后,听到口令,共同完成动作,而不是随意地出动作。在商量中,有的幼儿非常自我,始终认为自己的动作能赢,不愿听从大家的意见;有的幼儿由于兴奋,忘记了刚刚商量的动作,等等;这样的情况在游戏中都视为失败方。孩子们强烈的竞争意识使得游戏异常精彩。
基本训练结束后,最精彩的分组对抗赛就要开始了。游戏主题是:幼儿分分为红、黄两队,佩戴标记,各队幼儿根据预先商量好的动作, 听口令,整齐地做出动作之后,迅速做出反应,赢方追逐输方,输方则迅速跑回大本营,被追到了则成为“俘虏”被带到另一队,换上标记。最后,人多的一队为胜。
对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1、对教学内容中教育价值的深度挖掘,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除了关注本领域的活动价值,更要结合幼儿认知规律,挖掘多领域的相关价值,并有机整合,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
2、对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中,给幼儿留出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幼儿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积累经验。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自己体验,自己发现,自己探索,自己思考,发展能力。
3、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性重视,不仅关注幼儿学会了什么,更应关注幼儿是怎样学会的。在学习过程中使幼儿习得了怎样的经验,得到了怎样的情感体验,这对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