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勘察设计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其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 对于如何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已成为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勘察设计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以及采取何种风险防范策略作了探讨。
关键词:勘察设计;财务风险;风险成因;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18102
当前,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许多勘察设计单位由原来的事业单位被推向市场,走向企业化的经营之路。而勘察设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勘察设计企业面临着日益增大的财务风险。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和完善风险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已成为勘察设计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实际结合水电行业勘察设计的行业特点,通过分析财务风险的来源和成因,对勘察企业如何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作一些探讨。
1勘察设计企业财务风险的特殊性及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财务风险就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勘察设计企业与工业企业及建筑施工企业又有所不同,由于其业务主要是提供勘察设计咨询项目和工程承包等劳务服务,能否及时完整地回收货币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所在。因而其主要的财务风险是资金回收风险,这是勘察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其次,勘察设计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所占比例较高,如果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奖金,就会使企业承担过高的生产成本,收益分配过高从而造成无法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但收益分配过低又会造成职工缺乏劳动积极性,以至造成人才流失风险,降低企业经营能力。
总之,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无处不在,勘察设计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市场竞争虽放开,但很不充分,市场信息不对称。勘察设计业务在不同行业、地域、部门竞争不充分。特别是有历史渊源的大型设计院,其积累的深厚人情关系在设计项目投资主体不变情形下很难改变业务竞争格局。竞争形式虽表现为市场化但操作过程透明度与公正性还欠缺,先发优势依然存在。设计招投标虽操作形式合理,但过程透明度与公平、公正性还很难把握。历史渊源与人情关系还有很大影响力,具有相当的先发优势。由于场信息透明度偏低,勘察企业又面临买方市场、同行业竞争、会计信息失真等诸多因素导致的市场信息不对称,这些都将会导致企业取得信息成本过高以及管理者决策失误,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二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风险涉及到相关政策的稳定程度和完善程度。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以水电行业为例,水电项目多为投资大、时限长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国家产业投资政策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在建工程后续资金能否及时足额到位,从而影响业主的支付货币奖金的能力,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是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由于业主资金不到位或拖延支付;通货膨胀、一般物价上涨与价格调整;分包商违约;地质地基、水文气候条件变化,材料、设备供应等出现问题而引起项目成本增加,以及公共关系处理不好,管理不善,从而加大项目支出风险。这些极大地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另外,客户即业主的诚信及其自身经济状况,如客户违约,拒绝按照合约规定履行支付;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客户经济状况恶化、丧失支付能力,这也是勘察设计企业所难以预计和控制的。
2勘察设计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1)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企业应设立专职岗位,负责财务系统风险管理和业务建设。不断提高决策参与人员风险意识和风险分析水平,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充分反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充分揭示生产经营决策的成果。将会对筹资决策、投资决策、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其核心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密切关注行业和勘察设计企业本身的财务预兆 确立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技术。对于财务风险要采取正确的风险策略,主要有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控制和风险自留。关键是要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2)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收款制度。勘察设计企业财务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形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因素,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企业资金并未增加,相反企业还要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应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并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建立销售责任制,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4)合理制订利润分配率,防范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控制的主观随意性较强,没有一个客观的控制标准。既要使投资者满意,又要控制资金成本,考虑扩大再生产,是收益分配风险控制的矛盾,其核心体现为利润分配率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有计划地建立价格变动补偿基金,保证收益分配不影响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坚决制止短期行为。二是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争取使投资者每年的收益率呈递增趋势。三是考虑企业下一年生产情况和资金使用来源,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需要,尽力降低资金成本。四是结合企业偿债能力强弱,确定收益分配率的大小。
(5)采取进一步控制总承包项目的财务风险。认真开展总承包项目的财务风险评估,在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后,对于风险严重的项目,应主动放弃投标;在合同谈判阶段要力争将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增加限制业主的条款;项目经理部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同时尽量量减少奖金垫付。再者就是要加强项目工期、质量、安全管理及分包管理你其处于可控状态之中。
关键词:创新创业;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
近年来,政府、高校和社会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法,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促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会出现大量的小微企业及中小企业。许多人在政府的提倡下加入了创新创业大军,并没有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的思想准备。小微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筹资过程、投资过程、经营过程及流动性方面上,很多小微企业主并不清楚全部的财务风险,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社会创新创业新局面的打开,还有可能使许多参与创新创业的小微企业主遭受到不必要的损失。因而,小微企业主很有必要了解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各种表现,以及掌握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1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内涵
以前学者较多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近年来,提出更为准确的、更需要关注的小微企业概念。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世界各国对小微企业划分标准并不统一,如美国将雇佣员工在10-99人之间的企业确定为小型企业;雇佣员工在1-9人的企业为微型企业。欧盟根据企业员工和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来确定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其规定的小型企业是员工人数在10-50人之间,且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在200万-1000万欧元之间的企业;微型企业是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下,且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在2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世界银行将雇员人数在1-10人之间,总资产100万美元以下,年销售额1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规定为微型企业;雇员人数在11-50人之间,总资产和年销售额均在1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界定为小型企业等等。我国对小微企业划分已经非常详细,如根据不同行业有不同标准,有利于税收优惠等操作层面的执行。近年来,国家给予小微企业大力的扶持,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及提高就业率。如免征小型企业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2015年到2016年共2年合计减免小微企业税收超过2000亿元。但是,基层各部门在执行小微企业优惠政策时,标准并不统一,造成有些小微企业主没有享受到优惠的好处。因而建议:对小微企业的划分更为多样化些及更为人性化些,如按行业,总资产由小到大排名,排名靠前的一定比例的企业定义为小微企业;高校大学生刚创业,在种子期及初创期的企业定义为小微企业;税务部门执行时能自动给予税收优惠等等。
在小微企业中,有一类是新创科技型企业,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员创办的,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咨询服务的,一般是在三年以内的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小微企业。这些企业更值得关注,有利于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国家创新创业体系的建立。如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包括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往往创建科技型小微企业。
2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
2.1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筹资过程的财务风险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存在筹资难、筹资渠道少、筹资风险大等问题。由于是新成立的小微企业,处在种子期、初创期阶段,银行不了解企业主及企业的信用状况,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了解和掌握新创的小微企业的信用情况,会付出较大的成本。因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给小微企业。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需要经历漫长过程,发明专利的实用性有待检验,小微企业主的企业管理能力缺乏,这些都是筹资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新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缺乏用于抵押贷款的资产,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小微企业主要是虚拟的服务器及域名,几乎没有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很难获得抵押贷款。如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几台电脑,利用宿舍作为工作室,租用域名和服务器空间就可以很快开发出网站和软件。但能用于抵押贷款的资产几乎没有,也就很难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
2.2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投资过程的财务风险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投资过程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由于小微企业筹资较难,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有限。小微企业人员少,往往缺乏投资决策的人才。小微企业主缺乏投资经验,易造成投资决策失误。如大学生创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因大学生缺乏职业经历和人生阅历,易做出不符合社会经济需求的投资决定而造成损失。小微企业结构简单,缺乏投资决策部门。刚创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没有过去投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无法为现在投资决策提供参照。
2.3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的财务风险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由于新创的小微企业资产少、人员少,缺乏相应的企业管理制度,小微企业主缺乏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容易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而对公司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有的新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具有一定创新性,进入了全新的经营领域,在这全新领域里,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还未制定出来,处在法律制度的灰色地带,这就有可能使小微企业面临经营的政策风险。如共享单车,消费者用完单车乱停放,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地方政府很有可能出台限制政策,这对企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刚创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对于项目启动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万事开头难,对于小微企业主来说是个巨大考验;有的小微企业只顾眼前问题的解决,没有做长远的规划,不注重培养核心竞争力,使企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经营风险问题。
2.4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流动性方面的财务风险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流动性方面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一是新创的小微企业筹资难,引起财务流动性风险。筹资难是小微企业一个共性,如果不经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民间的非金融借贷机构联系,在关键时刻需要流动性资金时,就很难及时获得融资。二是刚创建的小微企业的销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足够的收入回流的资金补充,引起财务流动性风险。三是小微企业主管理不善,资金浪费严重,使用效率低。如]有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导致应收账款没有及时收回,引起财务流动性风险。四是流动比率不合理,流动负债严重超过流动资产,以流动负债支持长期资产,或长期资产支持短期负债,短期负债一旦无法在一年内偿还就会引起企业财务危机。
3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
3.1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筹资过程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股权性筹资和债权性筹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进行股权性筹资时,要注意筹资的额度和出让股权的比例关系。要有合理的筹资计划。如在种子期的小微企业出让给天使投资者的股份不应该超过30%。除了从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获得资金外,也能够获得较多的增值服务。小微企业要尽可能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打交道,不要因为银行审核严格,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放弃与银行的来往。只有积极主动与银行联系,才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消极影响,才能长期稳定地获得银行的贷款,以备不时之需使用。从非银行机构获得贷款时,如民间借贷,需要注意贷款成本。民间借贷的成本一般比较高,如贷款的利率远高于企业的利润率,则不宜获得这笔贷款,否则对企业未来生存发展带来致命打击。还要注意到正规的民间借贷机构贷款,如大型互联网金融公司,如百度、腾讯、阿里等,具有信息公开、快速便捷、成本可控等优势。
3.2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投资过程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投资过程一般不宜进行多元化投资决策,应该利用有限的资金投资到企业的主营业务上。如大学生在创办小微企业时,会经常改变投资的初衷,频繁改变原先的投资决定,这样不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要控制投资规模及速度,与小微企业的发展速度相匹配。小微企业主要树立投资风险意识,做到投资前做计划,投资中的控制与投资后的总结。充分认识投资过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建立科学投资决策机制,准确运用投资决策方法。小微企业主也可以咨询第三方投资管理咨询公司,第三方投资管理咨询公司往往拥有丰富的投资决策经验和相应的投资管理人才。他们的集体投资建议优于小微企业主个人的决定。如大学生在创办小微企业时,就缺乏投资的经验,需要高校、政府、和社会等第三方机构的帮助。
3.3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要逐渐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关键岗位做到一人一岗,相互制约。明确权责关系,实施问责制度。小微企业主要提高经营风险控制和防范意识,加强财务知识培训,认识财务经营风险的危害性,全面掌握财务经营风险的管理。提高领导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制度性、合理性,完善财务经营风险管理控制体系。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要关注国家政策变化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国家有可能取消优惠政策或出台限制性政策,这都会对小微企业造成重大冲击。要加强对国家政策走向的研究和预测,在政策未变动前,加快小微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财务风险 行为属性 风险控制
已有的文献基本上都是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分析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这种思路虽然全面,但是却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为引发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对企业个体来说很难驾驭。而从根源上看,企业财务风险源于资金管理行为失控,因此本文将探讨企业财务风险的行为属性,并针对行为属性对财务风险实施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行为属性的基本表现
(一)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比例过高
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通常认为,当企业的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达到60%就会加重企业的偿债压力。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60%以上,尤其是出于筹资成本考虑而加大短期负债比重,加上已经到期的长期负债,使得流动比率降到100%以下。
如国资委研究局称,2010年半数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65%;2006年海南省有81家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160%;2009年成都市对230家国有企业进行统计的资产负债率为84.90%。这种负债比例严重失调的资金结构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极有可能引发财务风险。
(二)资金调度不灵和财务决策失误
资金使用方面引发的财务风险首先是由资金调度不灵所致。财务风险来源于企业资金调度的不合理性,并与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紧密相连。通过资金调度,企业可对其资金的流入、流出和周转在时间、金额、形式上进行具体规划和事先安排。合理的资金调度,可以在降低或不增加资金占用量的情况下,使企业资金既能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又能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形式上相互补充,充分挖掘资金在使用方面的潜力。资金调度不合理,则会出现相反的结局。其次,财务决策失误往往会引发重大财务风险。
(三)应收账款剧增且被长期无偿占用直至发生坏账
我国大部分商品已经进入买方市场,较为成熟的市场迫使很多企业不得不通过大量赊销来拓展市场并不断保持市场占有率。如2009年1836家上市公司中有1090家应收账款实现增长,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9.37%,所有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增长率为25.76%。应收账款的增长造成企业大量资金被无偿占用,且日益复杂的“三角债”关系进一步加大了资金回收难度。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还要继续发生管理成本,一旦管理不善导致成为坏账,使得本来就资金周转不灵的企业雪上加霜,直接引发财务风险。
(四)“铁公鸡”的股利政策导致投资者“用脚投票”
通常来说,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能够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声誉和资金融通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反之则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加大资金融通难度,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而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当前国有企业多为上市公司,普遍采用的股利政策是分红低、转增少,2008―2010年连续3年实行不分红、不转增股利政策的“铁公鸡”大约占到上市公司总量的40%,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不少股东纷纷选择了“用脚投票”。虽然从整体层面来看对这些“铁公鸡们”影响不大,但是已经有个别上市公司已经感受到了资金紧缺和股市不稳的压力。
二、基于行为属性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一)优化资本结构与负债结构,合理控制偿债时间与额度
资本结构反映的是在企业总资本中债权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构成及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负债结构是指企业负债总量中各种类型负债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尤其是指短期负债资金占负债总量的比例。
企业要想降低财务风险,就应将债权资本控制在企业能够承受的比例以内,并根据自身偿还能力确定短期债权和长期债权的比重。在确定债权比例和债权结构时,应根据企业所处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如企业应根据国家利率的变动情况,动态调整贷款期限和不同币种贷款结构,借以降低资金持有成本;通过调整长短期贷款期限、本币与外币负债比例、控制贷款额度及是否按期偿还还是可以逾期偿还,以确保资金的运作安全。
(二)以全面预算为中心,合理调度资金和科学决策
全面预算是指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为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财务等各个环节进行统筹安排,包括业务预算(又称营业预算或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三项内容,企业的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所产生的资金流动都通过财务预算得以综合反映。
由于预算制定程序的科学性决定了预算在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因此,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都应严格执行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对支出资金的需求,尤其是在产、供、销的每个环节上支付和收取的资金都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即使有例外情况或者资本支出决策预算需要调整而必须额外支付资金,也应提交预算委员会在对预算进行合理调整之后方能执行。只要全面预算能够得以严格执行,正常情况下根本不会有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发生,财务风险便可以由此得以避免。
(三)理性确定赊销比例,加大对应收账款回款的监管力度
企业通过赊销扩张业务或者借以维持核心客户关系是一种常见的经营行为,但是不能因为赊销而影响到企业自身对资金的需求甚至引发财务风险。企业应从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全年的赊销比例,并制定严格的客户信用额度管理制度,对客户信用额度评审、信用额度使用、货款结算等事项予以明确规定,并由专人对此进行动态监控。
企业应明确赊销与回款的一些基本理念并坚决贯彻执行,如对于那些信用能力不强的客户严格控制赊销甚至根本不予赊销;对于已经赊销的客户应派专人按照专门的工作流程催款,保证应收账款及时、足额地得以回款;对于催款费用应严格按照应收账款的一定比例加以控制等等。总之,对应收账款的监管力度应该把握一个基本尺度,必须保证销售资金的安全回款。
(四)制定并执行双赢的股利政策,充分发挥股利吸附和积聚资金的磁铁效应
股利政策是企业对其收益进行分配或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决策问题,通常用股利支付率表示。作为公司三大财务决策之一,由于它是企业在利润再投资与回报投资者两者之间的一种权衡,关系到股东的现期收益与公司的未来发展,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或者采用当前普遍流行的四种股利政策,或者创造性地实行一种更加具有吸引力的股利政策。
投资者之所以向企业投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逐利,在中国目前资本市场不很发达的情况下,能够从企业得到稳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是所有投资者的最大愿望。只要这个愿望能够达成,投资者一定会体现出百分之百的忠诚。从这个意义上说,股利就是长久吸附和不断积聚投资者资金的一块巨大磁铁,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这块磁铁所蕴含的吸附和积聚资金的无穷魔力。因此,上市公司不做“铁公鸡”,最终实现的一定是双赢,财务风险也一定不会轻易光顾和降临。
三、结论
归根结底,抛开外部不可控因素,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风险之所以会发生,一定是源于企业资金运动控制行为的失当。因此,有必要分别从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回收和资金分配这四个资金管理环节分别对不同阶段的关键行为进行重点控制,只要控制到位,企业就可以有效地防范潜在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①王菊兰.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10)
②邱兆学. 关于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J].会计师,2008(10)
③周军.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2007(12)
④孙书博. 国资委研究局称半数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65%[N].第一财经日报,2011-3-11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评估;财务控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004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0-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大企业要想稳步发展,就必须做好企业财务评价与控制。虽然很多企业都能意识到财务的重要性,但由于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使财务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财务对风险评估不到位,企业资金无法正常运转。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就要做好财务风险预防工作和控制工作。
1 企业财务风险相关概述
1.1 财务风险概述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发展中面临众多风险中的一种,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的风险,企业财务活动就是在风险前提下进行的。所谓的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变动和突发事件。财务风险是企业最为常见的风险,是指企业活动中,由于受不确定因素影响,企业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产生偏差,导致企业资金紧缺。财务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企业财务活动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和发展。
1.2 企业财务风险分类
根据企业财务风险发生原因可将其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活动中,现金收入低于支出而产生的还款期内不能偿还本息的风险。这种风险是属于企业个别风险,也属于支付风险,对企业长期发展影响并不大,对企业盈利情况也没有直接影响。收支性风险是指当企业收入低于支出的情况下产生的不能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企业产生收支性筹资风险将会导致企业的净资产减少,在企业负债的情况下,企业亏损越大,企业的还债能力将会越低,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越来越差,最终造成企业整体风险,使企业整个债务偿还都受到严重影响。
2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现状
2.1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已被列为企业改革的重点工作,但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现状仍不乐观,如审计评价工作的执行力度严重缺乏,评价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企业财务控制管理原则不健全等,这些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不能明确划分财务和会计的工作职能,企业没有专门的财务评级,因此,无法保证企业的财产安全,无法保障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也无法保障财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2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现状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居多,很多企业领导对财务风险认识不到位,也直接导致企业对财务风险认识不够,整个企业财务管理缺乏决策性和科学性。还有很多企业属于家族性企业,整个财务理念发生偏移而直接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不当,也给财务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带来不便。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严重缺乏,内部也缺乏财务监管人员,企业对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往往都是风险之后的管理工作,缺乏财务风险预防意识,这些都是我国企业风险控制的现状,也是中小企业很难做大做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在起初发展都非常迅速,但由于没有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3 企业财务风险表现
3.1 筹资环节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业就需要筹措资金,而资金来源不同,这就造成了相应的成本和风险不同。根据筹资标准不同可分为不同种类。其中,根据权益性质的不同分为股权资本和负债,公司负债率越高,股本的收益也会越高,相应的风险也会越大。企业负债就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企业需要根据企业发展情况来制订科学的筹资计划,财务部门需要对流动负债进行管理,提高短期资金的使用效率。
3.2 投资环节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收益会进行投资,投资可选择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要合理配置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以及可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流动性资产即可通过投资项目获利增加企业的变现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偿债能力。但如果获利不足,将会导致企业资金周转紧张。非流动资产包括债券和固定资产等,其投资特点是投资数额大、时间长,存在的风险大,但投资项目正确将会给公司带来巨大收益。
3.3 资金运营环节
根据我国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流动资产、存货占的比例较大,这样大量的存货压货,导致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被占用,且企业还需要对这批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造成产品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在存储过程中还会存在一定的损耗,市场变动导致产品价格下降,造成企业亏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现在很多企业为了拓展销售渠道,盲目赊销,在没有了解客户的情况下就直接赊给顾客,导致应收账款过大,很多账款无法收回,直接导致企业资金紧张。
3.4 利润分配环节
企业作为自负盈亏的社会经济组织,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可对企业盈利进行自由分配,这要求企业分配盈利需要满足股东的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需要预留一定的资金进行再投资和企业的扩展,预留一定的资金作为财务风险应急资金。企业利润分配不周也是常见的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很多股东在挣钱之后,只在乎眼前分配的利益多少,很少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
4 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由于企业财务风险在企业发展中受各种因素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企业只有了解了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才能有效进行控制和处理。
4.1 外部原因
企业外部不确定性直接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行业竞争等。外部原因带来的财务风险往往是不可预料和难以控制的。
4.2 内部原因
虽然外部原因会给财务带来风险,但财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往往是内部原因。企业基本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常见原因,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有些企业负债规模大,导致企业风险大,财务负担沉重,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投资决策不合理也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之一,投资决策对企业长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投资一旦出现决策性失误,将会使投资的项目收益减少,造成公司出现资金短缺,给财务带来风险。
4.3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财务活动和风险是并存的,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候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根据企业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计划,细化财务的管理制度。企业在发展时将会需要扩展,需要投资项目,如果财务不能做出正确的计划和风险评估,将会给企业财务带来很大风险。
4.4 企业风险意识淡薄
这也是常见的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企业领导没有风险意识,盲目发展,会导致财务资金短缺或者企业亏损。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风险意识,做好风险评估工作。
5 完善企业财务风险与控制对策
5.1 加强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的风险意识
造成财务风险的原因虽说是多种多样,但很多风险是由于企业领导的风险意识不够造成的。加强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的风险意识,需要从企业领导做起,很多财务部门对风险意识认识不够是由于企业领导的不重视造成的。企业领导是企业的决策者和领导者,是员工效仿的对象,只有领导以身作则,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在企业强调风险意识,对能预料的风险要想好风险控制方法,对不能预料的风险,要做好风险的处理工作。只有企业领导有风险意识,才能对风险有预防和控制。因此,加强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的风险意识是企业迫在眉睫的工作。
5.2 采取适当的企业风险策略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预防机制,建立财务风险监测机构。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预估企业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例如,企业的产品因为经营不当产生积压,产品质量下降,市场调控引发成本上升等,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且能制订出风险控制的方法。调查发现,目前处理财务风险的方法是: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等。能对财务风险加以有效的控制,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和知识技能,熟悉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并能及时对企业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对企业风险能有效控制,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只有财务人员将风险意识渗透到日常工作中,才能及时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做出灵活的反应。
5.3 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防御体制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多元化的企业经营模式和健全的风险预防机制,积极分散企业风险。企业领导者需要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和特点,及时进行企业风险预防机制的调整。预防企业风险的发生,需要财务做出详细的风险评估报告和详细可行的投资计划,做到尽可能避免企业在融资和投资之间的缺口,保持企业稳定发展。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有所侧重,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总结处理不当或未能预测到的风险原因,吸取教训,并努力向资深财务人员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风险防御经验,引进优秀的财务风险防御体系,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特点,吸取精华,结合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完善的财务防御体系。完善的风险预防体系包括财务人员能力、风险评估、投资计划评估、风险处理与控制等,企业需要提高对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
5.4 进行财务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会存在各种风险,但很多风险是可预测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去建立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财务体系,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体系、风险预测体系、投资计划体系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规避风险。将财务部门职能细分,强化财务部门各项基础工作,对可预见的风险进行防御。而很多可预见的风险是由于财务内部结构问题造成的,其中包括财务内部结构混乱,财务人员职能分工不明确等。对财务结构进行优化,职能明确化,成立风险评估小组、监督小组、投资项目评估小组、风险控制小组等。
6 结 语
企业发展带动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面临的也是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会更大,企业如何在这种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下可持续发展,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面临着各种财务风险的增加,企业财务需要做好对财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工作,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对企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企业领导也需要加强风险意识,尽可能避免由于内部原因导致风险产生。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体制,让企业能稳定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梅欢.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王佳丽.财务诊断中的数据挖掘运用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预警;资产负债率;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096-02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财务风险的定义目前对财务风险的概念及范围的确定未给出一致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两类比较典型的观点:一是财务风险财务活动论,即广义的财务风险论;二是财务风险负债筹资论,也即狭义的财务风险论。有人认为狭义财务风险观点过于片面,负债经营对于不同成长期的企业影响并不同,对于成长 性良好的企业来说,负债经营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但对于成长末期的企业来讲,必须要认真考虑负债经营的成本,合理控制负 债比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经济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及企业自身机制对筹资和投资的影响。
2.金融市场因素,主要是指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变化。
3.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如政治是否稳定、有关法律如何变化等。这些因素不是企业自身所能够控制。
4.在筹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风险水平和企业的总体负债能力。企业的不同筹资组合将直接影响筹资成本的高低和筹资风险的大小。企业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但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时,这种杠杆作用会起到相反作用,使整个企业也蒙受损失。资本结构不合理,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资金回收策略不当,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再者,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5.盲目投资,加大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企望通过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事实上,过分追求规模经济有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并使财务风险加大。投资缺乏科学性,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 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而、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6.企业管理的缺陷,放大了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1)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没有对财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企业中,许多财务人员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人员的风险概念狭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2)财务决策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决策失误经常发生。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中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决策及经验决策的现象。
二、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策略
1.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企业财务风险作用于企业,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流动性下降、经营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沉重及盈利能力下降等,这些问题都与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直接相关。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应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具体来说,应加强动态分析,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使企业在生产 经营和理财活动中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提高风险价值观念,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理顺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
2.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企业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改变单一的贷款融资方式,合理选择发行股票、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及商业信用等方式,以“融资组合”的方式筹集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负债融资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偿债能力等确定资本结构。应使负债结构合理、债源分布平衡、还债时间均匀、债务搭配合理。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比例要适中,同时,要考虑到负债的还债时 间,长短期分布要均匀,要与投资回收期联系起来,防止还债高峰过早到来、集中到来。此外,还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来源结构,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规避风险、防范风险。
3.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只有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够的重视,实现真正的规模运行。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另外,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表现,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与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和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是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负其责。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4.确定合理的借款额度,确保借款偿还能力、负债能否偿还是建立在投资未来的收益上,只要未来的收益大于资金成本,应该说,举债是安全的。财务管理上用税息前盈余和每股收益分析法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负债资本比例,这种分析法实际上说明企业收益能力对负债规模的影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时,还要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所处行业的经营特点、企业销售的稳定性、企业筹资能力和资产变现能力等因素,对于经营周期性波动小、预期收入乐观、筹资能力强的企业可适当扩大负债规模。企业应根据资金使用期限、预期现金流量状况,确定借款期限,并要运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资产比率、长期适合率等因素指标的计算来衡量。
5.加强企业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并取得收益,就必须敢于冒风险,富于开拓精神,善于捕捉时机,以便掌握主动权,取得较高的收益,但同时要学会控制风险,以最低的风险或代价,取得最高的收益。相反,不去冒险,过于谨慎小心,反而会使企业失去更多的机遇,从而抑制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合理取舍并加以适当控制,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6.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任何企业从产生财务风险,进而发展成为财务危机,最后导致企业破产,都有一个渐进和积累的过程。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可预测的。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法将风险转化,降低损失出现的概率,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健全财务信息收集和传递机制。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前提是建立灵活高效的信息系统,形成信息收集、传递的快捷的渠道。这个信息系统应能提供及时完整的经营资料和数据,同时,还应配备专门的人员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反馈,并向预警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应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往往具有客观、易于度量的特点,定性分析则是主观性、模糊性的特点。仅仅是计算、对比几个比率和指标是无法实现财务预警的,必须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管理学等知识,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加强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完善风险处理机制。对预测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风险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措施。建立财务预警责任机制。财务预警的实施必须要将风险的责任落实到具体每个人,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寻找负责对象,并结合有效的奖惩制度,促使负责人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