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药品耗材管理制度

药品耗材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药品耗材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药品耗材管理制度

药品耗材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只有你2009”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市药管中心上半年业务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市药管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药品医用耗材采购管理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医保局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现将上半年主要业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中心注重党建和业务融合促进,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按照要求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党员干部思想理论学习,认真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二、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强化药耗供应保障

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各项药品惠民政策,在市医保局领导下,强化考核督导,完成市属公立医院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配送合同续签工作,认真做好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监管工作,有力保障市属八家公立医院临床需求。

(一)国家集采药品按期落地,及时落实集采药品联动降价政策。第四批国家集采药品在市属公立医院于5月9日起开始执行,第一批(第二年)、第二批(第二年)、第三批国家集采中选药品采购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截至目前(6月21日),我市采购国家集采药品(省平台数据))累计达3684万元,按照平均降幅(56%)计算,采购金额减少2063万元,按照报销比例60%计算,为患者节约资金825.2万元,为医保节约资金1237.8万元。

(二)推进省谈判议价结果和国家医保谈判药政策落地,执行市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带量采购结果。根据省局要求,今年继续执行省抗癌谈判药13种抗癌药中的7种,截至目前我市采购省抗癌谈判药累计193.83万元。按照《安徽省医疗保障局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执行2020年安徽省临床常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结果的通知》(皖医保秘〔2021〕3号)要求,按期执行60个临床常用药品的省谈判议价结果,全市已采购1057.53万元。推进国谈药品政策落地。根据省平台数据,我市医疗机构今年已采购国家医保谈判药5816万元,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用药需求。今年1-6月累计采购74种短缺药品、急抢救药等保供稳价药品609.4万元,实现了供应顺,价格稳的既定目标。

(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结果。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布置督导市属公立医院全面执行国家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和继续落实2020年省两批四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结果,全部零差率销售,严格落实惠民政策。2021年1月至5月28日市属公立医院采购中选产品金额为1212.54 万元(采购数据为医院提供),按平均降幅推算让利节约3020.34万元。

(四)积极推进全省血液透析器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对各级公立医院开展实地调研,组织召开生产企业、配送企业、临床专家座谈会,赴宁波市进行交流学习,充分听取企业、医院管理者和临床一线专家的意见建议,切实掌握和了解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配送、临床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和征求意见,不断完善血液透析器集中带量采购方案,目前方案已进入公示征求意见阶段。

三、加强药耗款结算管理,积极化解欠款难题

(一)加强药品高值耗材款结算管理。认真完成药品、高值耗材“进、销、存”环节账务处理工作,做好与公立医院财务科及药品耗材配送企业核对往来账工作,按照合同要求和国家政策及时支付药品耗材款。2021年1-5月份,市直八家公立医院药品、耗材销售收入4.06亿元,其中:药品销售收入3.71亿元,耗材销售收入3584.47万元。

(二)多措并举,积极化解欠款难题。充分运用考核和激励约束等手段和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增值服务费分配制度,对欠款严重的医院严格执行“现款现货”制度,进一步加强药品高值医用耗材款催缴工作力度,积极化解公立医院债务,解决配送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四、强化制度建设,坚持考核与信息化监管双管齐下,确保工作落实落细

一是不断完善健全工作制度,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属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目录文件附表报送格式的通知》、《市药管中心关于印发市属公立医院关于临时采购药品管理操作细则的通知》、《市药管中心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市属公立医院执行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通知》和《关于建立市属公立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动态调整常态化工作的通知》等工作制度,对公立医院药品目录动态调整、临时采购工作、药品带量采购工作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结合药品价格合理形成机制在实践一年多来的情况,积极向市局提交公立医院药价合理形成建议。

二是加强对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配送企业月度考核工作,按季度对市属八家公立医院开展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现场检查。监督检查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的网上采购计划及“两票制”的执行情况,了解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的供应情况,核对药品库存数据,重点检查“17+13+X”抗癌药、“4+7”国家集采药品网上采购及使用情况,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医院和配送企业及时整改。

三是充分利用省集采平台和市药品供应链系统,对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采购情况开展动态监管。每月核对供应链系统与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数据,积极和省集采中心联系,完成药品供应链系统临采模块与省药品采购系统的对接匹配,切实保障监管数据准确有效。

药品耗材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在药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下,较好的完成了药品、材料的购进,保障了医院物资供应,满足了广大患者的用药需求。在新的一年里,药库将根据医院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改革创新的意识,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努力做好药库各项工作,以下是2020年药库工作的工作计划:

一、药事管理

认真执行药事管理相关制度,开展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的日常工作,收集临床用药意见及新药申请,加大力度监督检查本院药品的合理使用及采购情况,定期召开药事管理委员会会议,商讨本院新进或者淘汰的药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二、药品采购管理

1、 认真执行国家基药政策,按照山东省药品采购管理法办法的规定,做好药品采购工作,保障临床用药。采购员将严格按照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网上采购药品,通过“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山东省基本药物补充目录的药品。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关于执行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结果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新标药品的采购和使用。

2、对我院及村卫生室上报的基本药物采购计划进行收集、审核、汇总、集中发送网上采购订单、对配送到位的药品验收、入库并分发至药房及村卫生室,做好村卫生室的药品代购、分发工作。

3、建立药品购进检查验收制度,对送达的药品及时验收,并在 24 小时内完成网上入库确认工作。对生产厂家、品规、剂型等与采购订单不符和或者质量、有效期、包装等不符合要求的药品,验收人员要拒绝接受。

4、 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及精神药品的采购、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五专”制度,确保麻醉药品的采购及使用的安全性。

三、药品储存和质量管理

围绕《医院物资管理办法》,对库存药品做到分类定位,按照“高危药品”、“急救药品”、“麻精药品”、“包装相似”等分别设立标签,整齐存放,定期统计药品的用量。药库的温湿度对药品的质量也至关重要。每日上午 9 时左右监测并记录一次药库温度、湿度,根据温湿度状况,采取相应的降温、除湿等调控措施以保障药品的质量,并做好记录。

四、临床贵重药品使用管理

了解医院工作动态,及时合理地控制药占比。杜绝高价药品的不合理使用。药库要进行总量控制。

五、医用耗材采购管理

为加强我院医用耗材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医用耗材的采购、配备,保证医用耗材的安全有效,减轻患者不合理负担,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成立了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委员会,制定了我院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办法,并严格按照本办法采购医用耗材,同时,要对采购过程中的各个流程、环节及时在公示栏内公示。

药品耗材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医用耗材  采购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医院采购与供应医用耗材的种类和数量及使用范围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由于社会关注度的不同,政府及医院更加注重对药品采购的管理[1],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其实,医用耗材的采购与管理与药品采购与管理对医院和社会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医用耗材采购与管理进行探讨,如何更科学地规范医用耗材采购与供应,保证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疗工作的开展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1  成立独立的采购管理部门

        1.1成立以院长为主任的医院采购委员会,分管院长为主任的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委员会。医用耗材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年度计划的审批,每季度一次例会讨论,审批科主任新进耗材的申请。

        1.2 成立专门的询价采购中心, 负责全院的物资采购, 收回药剂、总务、设备、各医疗设备使用部门的采购职能。

        1.3成立权限独立的仓储部门,收回医院原属药剂、总务、设备等各部门的仓库保管职能。仓库保管人员由新成立的仓储部门管理,并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和定期轮流,以减少串通舞弊行为。仓储部门成为采购办的一个下属部门,把以前的使用—仓储—采购三角关系变为使用—采购直接关系,减少了许多扯皮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

        2  简化和明确采购方式

医用耗材的采购主要采用“跟标”与集体谈判采购两种方式。

        2.1 我院是苏州市下属的二级甲等医院,我院所有医用耗材采购原则上要求均在苏州市卫生局组织的招标目录中采购,同样品种的中标耗材按由低价到高价顺序选择,如果没有按此原则进行采购的,由使用单位主任写出书面理由经分管院长和采购办确认后方可采购。这样既节约了采购成本,也减少了各种耗材合格证件的审查难度,采购工作量也大大减低。这是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方法,也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方式。

        2.2对于医院必须要使用的医用耗材而中标目录中又没有的耗材,由设备器材管理部门将临床科室要购买医用耗材的品种、数量、规格型号等材料交医院采购办与厂商谈判;尽管这些医用耗材品种不多,但我们也做出了相关规定,首先在医院网站上公示耗材品种,同一品种由采购部门与使用科室共同选择质量可靠产品三家以上的厂商参与竞标方有效。集体谈判采购方式与招标机构招标方式相同,器材设备管理部门公开向有关厂商发出投标邀请书,内容包括:招标项目名称、编号、标书提交的时间和地址,集体谈判开标的时间和地址、联系人及方式,为了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医用耗材实行价格优先,相同价格比服务的原则。

  3  做好医用耗材的采购计划

        3.1医用耗材的品种多,金额巨大,医院用于医用耗材的资金约占医疗设备总金额的50%[2],因此必须做好医用耗材的采购计划,以便采购供应部门及时供应临床所需耗材,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由各临床科室根据科室的发展情况,制定出全年医用耗材的消耗量,包括品种、规格、型号等,上报设备器材管理部门,设备器材管理部门对各临床科室上报的资料结合上年度各临床科室的使用量进行分析比较,如果发现计划采购与上年实际使用量变化较大的,要进行可行性论证。

        3.2设备器材管理部门将各临床科室的采购计划分类汇总,编制年度采购计划,上报医院设备委员

[1] [2] 

会和经济核算委员会;医院设备委员会对设备器材管理部门上报的采购计划材料进行审查、审核,报医院办公会审批。

          加强医用耗材的信息管理

        医用耗材采购仓储承担着医用耗材的查找、中转、保管等任务。要让医用耗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要加强医用耗材的信息管理。采购部门及时对在库耗材的资料进行收集,及时反馈给各使用部门,如耗材的质量、厂家状况、耗材的最新信息及时提供给临床医师、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最终达到临床合理使用耗材,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计算机对医用耗材进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准确把握医用耗材的质量和价格信息,包括它的生产、市场供货情况以及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医用耗材的采购供应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马美华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院的药品供应管理[J].医院管理,年月第卷第期~.

药品耗材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公立医院改革;高值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2(a)-0154-05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high value medical consumabl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ublic hospital reform

PAN Jiawei CAI Yuping ZHAO Qiong LU Wanqin MAO Chenggang SUO Shi

Purchase and Supply Center,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29, China

[Abstract] High value medical consumabl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edical quality, technology leve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a hospital, and they are important contents of hospital management. But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value medical consumables bring difficulties to the management, so nonstandard phenomena almost exist in every major public hospital. With public hospital reform taking root, it is now imperative for hospitals to take strict management on high value medical consumables. This paper expatiated the situa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management of high value medical consumables after public hospital reform; listed numbers of existing common problems, such as overestimate of varieties, nonstandard purchase and use; then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measures adopted by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stablishing a multi-departments cooperation mechanism, making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promoting the barcode technology, strictly implementing the new access rules, controlling the whole purchase process, and carrying out the rationality evaluation on the usage, etc.. These multiple measures and practices have strengthened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high value medical consumables in our hospital and have made some substantial achievement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Public hospital reform; High value medical consumables;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高值t用耗材(以下简称“高值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社会反映强烈的医用耗材[1]。各级卫生、药监等行政部门历来高度重视高值耗材管理,从集中招标、使用监管、防范商业贿赂等多方面先后出台多项规定。医院管理者对高值耗材的安全合理使用、对医院经济效益的影响、对医务人员职业廉洁带来的风险也非常关注,但由于高值耗材面广量大、规格型号繁杂、专业性强等客观因素,其管理在绝大多数医院普遍存在诸多问题。江苏省中医院是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高值耗材年采购金额1亿多元,过去在高值耗材申购、使用、结算等环节存在种种问题。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不断推进,种种压力迫使医院采取严格的高值耗材规范化管理。为此,我院制定了全面的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方案,加强新品准入、采购管理,推行条形码技术,规范临床使用,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1 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医院耗材管理新要求

2015年5月,国务院《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2015年10月31日起,江苏作为第一批4个全国省级医改综合试点省份之一,全面取消了医院主要经济支柱之一的药品加成,医保支付实行了总额支付、人头支付、单病种支付的综合支付方式,极大增加了医院的经济运行压力。而目前大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中医用耗材普遍在35元左右,我院2015年的统计是33.4元。在医用耗材中,高值耗材占50%~60%,有些专科医院甚至达到80%以上[2]。因此要达到国家标准,抓准高值耗材管理是重中之重。

2 医院高值耗材管理现状

2.1 高值耗材品规过多过滥

高值耗材种类繁多、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往往属于专科使用[3]。从国家层面看,对高值耗材尚未形成成熟的管理体系,对新品审核制度不够健全。特e是前几年主政国家药监局期间,对进口耗材注册审核过于宽松,而国内企业出于强烈的趋利动机,也纷纷申报功能重复的产品,导致耗材新品异常增多。从医院层面看,由于医院缺乏高效集成的信息管理平台支撑,《高值医用耗材目录》维护不及时,对新品引进缺乏科学的论证体系,致使同类同型耗材品牌过多,严重影响医院的质量和经济管理效益[4]。近年来,各大医院逐步重视高值耗材准入评审,但由于评审周期较长,一些临床医务人员常常以患者情况特殊的名义未批先用,造成既成事实,迫使管理部门引进这些耗材。医用耗材从非正规途径进入临床,给医院的经营秩序和患者的医疗安全带来隐患[5]。

2.2 高值耗材临床申购使用流程不规范

由于高值耗材技术含量高和专业性强,具备相关知识的专科医生往往处于主导或强势地位[6],很多医院高值耗材的申购使用流程极不规范,最常见的是手术医师自行订货,自带耗材至手术室,收费后将医师签名的发票和耗材清单送采购部门办理入库结算。这样的流程造成了监管真空。医院到底进了多少高值耗材,是否为合格产品,实际用了多少,管理部门茫然不知。甚至少数医师浑水摸鱼,自带耗材院外走穴。

2.3 高值耗材过度使用和超范围使用

大多数高值耗材说明书中适应证范围广,特异性差,临床医师自主选择空间较大,且国家目前缺乏相应的卫生技术评估标准,导致其过度使用和超范围使用定性困难[7]。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心脏支架”问题再次引发热议。钟南山院士指出:在金钱诱惑下,部分不良医生为拿高额回扣过度治疗,血管支架原本是紧急情况下有严格限制的救命措施,却成了不良医生生财之道。新型进口高值耗材的大量使用已成为患者甚至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一大负担[8]。

2.4 手术医师高值耗材使用培训不到位

高值耗材大多直接作用于人体,部分是直接植入人体内,客观上存在风险[9]。一种情况是产品自身风险;另一种为术者操作不当造成不良后果。后一种情况大多因为对高值耗材新产品使用培训不够,医师操作不当导致患者损害。一些医师自己不认真学习,转而依赖有专业能力的医药代表,导致医药代表“跟台”现象普遍存在。

2.5 出现高值耗材相关不良事件溯源困难

2014年实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使用大型医疗器械以及植入和介入类医疗器械的,应当将医疗器械的名称、关键性技术参数……记载到病历等相关记录中”。2016年2月实施的《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明确要求:“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记录永久保存,相关资料应当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信息可追溯”。而高值耗材从采购到使用收费涉及多个环节,医院的物资管理系统(ERP系统)和医疗系统(HIS系统)如果未接驳,高值耗材的使用仍以手工记录为主,一旦出现医疗事故或耗材不良事件,难以追溯源头。

2.6 高值耗材资质证照管理混乱

医用耗材资质证照包括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许可证、产品注册证等。这些证照均有有效期,必须严格管理,及时更新。否则一旦发生企业失去资质、注册证过期等情况,而医院茫然不知,很可能造成高值耗材的违法使用及患者风险。

2.7 高值耗材收费错误和手术科室收支不同步

既往的高值耗材使用流程中,手术室根据医师填写的手术清单手工收费,常常出现多收、漏收情况。手术科室收支不同步是因为医院对科室实行按月结算兑现奖金,高值耗材的收费当月即可体现,但物耗支出需经过多个环节人工审核,常常滞后数月,造成科室当月收支不对应,奖金忽高忽低,不利于医院对科室的成本核算,也影响医务人员积极性。

3 高值耗材规范化管理实践

3.1 建立多部门协作的联动机制

成立医院高值耗材管理委员会,下设管理部门组成的常务小组和各临床专科的专家组。牵头部门明确分工:医务处负责高值耗材的临床规范使用;采购中心负责耗材申购使用流程的规范;计财处负责全面把控耗材成本与效益;监察室负责监督管理。各部门既明确分工,又定期会商协作。

3.2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

高值耗材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一是因为高值耗材专科性强,难以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二是部分医务人员自恃技术高超,漠视管理;三是外带耗材走穴者或收受耗材回扣者对规范管理有抵触。因此,规范管理首先应从改变认识着手。为此我院多途径开展宣传,如在医院办公自动化(OA)挂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供全院学习;请药监局来院讲解不合格耗材造成患者损害以及医院承担法律责任的典型案例[10]。

3.3 严格高值耗材新品准入评审

医院制定了《高值耗材新品准入规定》。新品准入评审每季度一次,整个流程分4个阶段,①申请:临床提出新品准入书面申请;②初筛:医务处、采购中心等组成初筛组,审核企业和产品资质、产品优越性、价格、收费等情况;③初评:通过初筛的品种,由申请科室根据“进一出一”原则,讨论拟准入新品的同时注明“建议淘汰”品种;④终审:医院高值耗材常务小组采用投票制终审。见图1。

3.4 严格执行全省高值耗材集中采购

公立医院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规定,凡属省市集中招标的医用耗材严格按招标结果执行[11]。江苏省卫计委于2014年启动高值耗材集中采购,第一批血管介入等6类中标产品于2015年3月执行,我院高值耗材常务小组组织临床专家,按照“3+1”原则(每种高值耗材最多只能选取3个进口品种和1个国产品种)对照目录遴选产品,医院原有但本次未中标产品一律停用。

3.5 积极推行高值耗材条形码管理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开发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势在必行[12]。条形码技术在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是自动识别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又一重要体现,是医院高值耗材管理的一种新模式[13]。为加强高值耗材监管,我院在全院推行条形码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实时监控,保证高值耗材从入库、使用至收费全过程信息可追溯。

3.5.1 基础数据建立及维护 ①建立编码规则:根据国家耗材编码规则,对在用高值耗材进行分类,建立院内条形码生成规则(耗材编码+流水码)。②维护字典库:维护产品名称、单价、生产企业等信息。③维护耗材收费条目对应关系:在HERP系统中维护高值耗材与HIS系统收费条目的对应关系。

3.5.2 使用及核销 各手术室设立高值耗材代销库及专职库管员,采取先使用后付款方式,库管员完成耗材验收后在HERP系统办理代销入库,生成院内条码,粘贴于产品包装上,耗材使用后,巡回护士在手术间通过扫描院内条码收费,库管员办理已用耗材代销出库。

3.5.3 结算 每月最后一日采购中心将代销库中当月已出库高值耗材信息导入正式库,通知供应商开发票,同时实现财务意义的实时结算,便于科室成本核算。

3.6 加强手术医师资质审核和高值耗材使用培训

医务处制定高值耗材使用医师资质审核制度,对全院医师的手术级别及高值耗材使用资质进行认定;制定高值耗材临床使用培训制度,在每季度高值耗材新品准入后,组织医师和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新品使用培训,人员培训合格后,采购中心方可购入高值耗材。

3.7 多管齐下加强高值耗材合理使用监管

计财处定期统计各科室高值耗材使用量,并与医务处、采购中心一起分析使用趋势,确定各科室高值耗材耗占比指标和重点管理品种;医务处将耗占比纳入科主任年度目标考核中,并针对重点管理品种,定期抽取病历,开展合理应用评价。院办定期向全院通报不合理使用科室和医师;监察室对科室负责人及医师诫勉谈话;高值耗材管理委员会研究,对医师采取暂停手术、经济处罚等干预措施,并视情况停止采购相关产品。

3.8 加强高值耗材不良事件监测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14]。医疗器械不良事件,80%来自植入性高值耗材[15]。为此,医院制定了耗材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对不良事件进行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

4 高值耗材规范化管理的成效

4.1 医院所用高值耗材性价比明显提升

通过严格落实省招“3+1”原则,严控新品准入,医院高值耗材品种明显减少;实施全省集中采购的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平均降幅达16.57%,减轻了患者负担,降低了医院耗材成本;且层层筛选确保了最终进入医院的耗材品质优良和安全有效。

4.2 高值耗材申购不规范现象大为减少

高值耗材规范化管理实施一年多,起初仍有部分医生习惯性地自行订货,经手术室拒绝使用和采购中心宣传教育,该现象已经绝迹。期间曾经发生过两起骨科医生对合同外品种先使用后申请,经医务处和监察室查实后,扣除科室当月考核分值,责令手术医生书面检查。

4.3 高值耗材临床使用趋于合理

合理使用高值耗材,对减轻患者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16]。近一年来,我院多次组织专家进行高值耗材合理使用评价,包括送外院评审等,对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对相关手术医师诫勉谈话。多管齐下的督查使临床合理使用高值耗材水平显著提升。

4.4 医药代表手术跟台现象基本绝迹

手术跟台在很多医院普遍存在。根本原因在于高值耗材专业性强,手术医生学习不够、使用不熟练,而相当多的高值耗材销售人员本身有医学专业背景,对自己营销的产品研究细致,所以很容易导致手g医师产生依赖性。由于医院建立了严格的高值耗材临床应用培训制度,培训不合格的医师不得上台,现在,跟台现象在我院已基本杜绝。

4.5 高值耗材溯源精准

对高值耗材进行全程追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17]。由于对高值耗材实施了条码管理,一旦出现高值耗材相关医患纠纷或召回事件,医院可借助HERP系统迅速精确地找到问题耗材的相关信息,维护患者与医院的合法权益。

4.6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步入正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及风险控制管理,从根本上是为了保证在临床中的使用质量和患者安全[18]。通过加强宣传和建立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采购配送中心每月收集临床科室提交的不良事件报告,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

4.7 高值耗材收费准确、核销结算及时

通过扫码收费,杜绝了错收、乱收费的情况,且每个条码只能使用一次,也避免了重复收费情况的发生[19]。医院财务和经管部门每月从系统中调取各科室高值耗材使用信息,实耗实销,收支同步,保证了财务管理秩序和科室奖金的平稳。

高值耗材直接关系到民众健康,且具有品种规格复杂、专业性强、需求及时性强等特点[20]。高值耗材的采购、使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安全、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1]。医院高值耗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和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从而使高值耗材管理这一公立医院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中的难点和“阻力”,变为医院促进改革、控制成本的重点和“助力”。

[参考文献]

[1] 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Z].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12-17.

[2] 梁宇晖.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模式的建立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70):83-84.

[3] 吴文松.浅谈如何加强医用耗材的管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9-10.

[4] 谭彦宏,祁晓婷,缪绍武.浅析大型综合医院特殊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4):120-122.

[5] 张恩科,王凤,李宪军,等.医用耗材二级库与流量流向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2):65-66.

[6] 韦美辰,李怡勇,曹霓仙.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几点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4):123.

[7] 王小瑜,李博,王高峰,等.医用高值耗材临床应用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5(3):55-57.

[8] 尹翔.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模式分析与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8):94-95.

[9] 盛红彬,马延斌.医用耗材管理现状与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15,22(7):688-690.

[10] 赵琼,蔡玉萍,卢皖琴,等.医院医用耗材新品试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5):177-180.

[11] 汪亮.浅谈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5,(16):204-205.

[12] 袁建萍.基于HIS系统的高值医用耗材采购与溯源管理的研究[J].时代经贸,2014,(3):64.

[13] 志彬,刘先锋.条形码在医用高值耗材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3):78-80.

[14]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Z].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8-12-29.

[15] 方舸,邵勤,卢皖琴,等.植入性高值医用材料管理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0,23(7):40.

[16] 张小娟.关于医用耗材使用及管理的探讨[J].医药卫生,2015,1(6):290.

[17] 于银春,张洁.植入性高值耗材可追溯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10):69-70.

[18] 陈姿如,罗建,陈礼明.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0):118-119.

[19] 夏裕俊,方舸,潘家维.新医改形势下的医用耗材管理[J].医疗装备,2012,25(3):30-33.

[20] 段效勇,曲秀君.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5):268-269.

药品耗材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药品管理,药品核算,医院效益

一、加强药品采购管理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药品采购制度。通常由药库或药房、病房等部门对所需要购买的药品填写申请单,注明所需药品名称、数量、价格、交货时间,由独立于请购单位之外的其他部门检查订购单的合理性。药品采购回后,要及时验收、入库。交财务部门及时入账,订制付款凭证、付款开支票或挂帐计入应付账款。登记采购日记账、药品明细账和总帐,应付账款明细账及总帐,应付票据分类账和备查薄,预付账款明细账和总帐。限制非授权人员接近药品、各种记录和文件,防止伪造和篡改会计资料,验收人员应独立于药库保管员。

二、药品领用的管理

药品的领用,应严格按出库单领用,严禁借药、打白条。药库、药房定期盘点,不定期随时进行抽查,保证月末药品库存与明细账相符,明细账与总帐相符,实现帐实相符,帐帐相符。对盘盈、盘亏的药品要在盘点清册中反映,查明原因,按规定及时进行帐务处理,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物资清查中的作用。

三、药品零库存管理

药品“零库存”管理可使库存压缩到最低限度,所需采购的品种和数量都相应减少,从而减少因库存量大而占用较多的资金。可以利用严格的数量管理来掌控药品需求的变动,保持最小的库存数量,通过少量、多次的药品采购对药品的需求,减少库存药品数量,减少占用的资金。药品库存的增多,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增加负债、储备成本和管理费用。在充分满足各病房、药房对药品需求的同时,减少库存储备量,实现零库存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四、药品核算

药品采购后,要及时验收入库,填写药品采购凭据,报送财务部门入帐。药品的入库、出库、结存和消耗都按零售价计价入帐,按购销差价计入材料成本差异。购入药品时,按零售价,借:“原材料—药品(中、西药)”,按批发价贷:“银行存款”,或“应收帐款”,按其差价,贷计:“材料成本差异”。月末结转药品消耗时,根据药品消耗月累计数,按药品批发价,借计:“经费支出—药品(中、西药),以零售价,贷计:“原材料—药品(中、西药)”,其差额,而借计:“材料成本差异”。药品的进、销、结存都是按零售价计价,月末结转消耗时要按批发价结转费用。

五、药品的调价

随着经济的发展,药品的价格也随着不断地变动。当药品价格变动时,要进行调价处理。药品管理部门根据调价文件,清点调价药品的库存数量,编写药品调价表,并报送财务部门,会计按规定,对药品价格变动,作调价帐务处理。药品价格上调时,借:“原材料—药品(中、西药)”,贷计:“材料成本差异”,药品价格下调时,作相反计帐,借:“材料成本差异”,贷计:“原材料—药品(中、西药)”。

六、药品的报废处理

由于药品过期、发霉、失效等原因,要对药品进行报废时,首先要编制“药品报废表”,记录药品名称、数量、批发价(零售价)、产地、进药时间、报废时间、原因等,经药品主管部门主管审批,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报废。报废时,要在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监督下进行药品处理。报废药品的名称、数量、价格等及时报财务部门记帐处理。

七、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延缓付款,控制药款流出量,控制药品库存数量,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

八、医院药品管理效果的考核

对医院药品管理效果的考核,可通过库存药品的数量,占用资金额,报废药品数量、金额等资金平均占用额及资金周转速度来进行评价。

药品资金平均占用额=月度占用额之和/12

药品资金周转次数=全年药品销售成本/年度药品资金平均占用额

药品资金周转天数=360/ 本期周转次数

报废药品平均占有率=报废药品占有资金/年度药品资金平均占用额

药品资金的平均占用额越小,药品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短,说明药品的管理效果越好,流动资金周转速度越快。报废药品占有率小,报废药品越少,药品管理越好,浪费越少,越节约资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