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设备耗材管理

医疗设备耗材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设备耗材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设备耗材管理

医疗设备耗材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医用耗材  采购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医院采购与供应医用耗材的种类和数量及使用范围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由于社会关注度的不同,政府及医院更加注重对药品采购的管理[1],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其实,医用耗材的采购与管理与药品采购与管理对医院和社会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医用耗材采购与管理进行探讨,如何更科学地规范医用耗材采购与供应,保证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疗工作的开展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1  成立独立的采购管理部门

        1.1成立以院长为主任的医院采购委员会,分管院长为主任的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委员会。医用耗材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年度计划的审批,每季度一次例会讨论,审批科主任新进耗材的申请。

        1.2 成立专门的询价采购中心, 负责全院的物资采购, 收回药剂、总务、设备、各医疗设备使用部门的采购职能。

        1.3成立权限独立的仓储部门,收回医院原属药剂、总务、设备等各部门的仓库保管职能。仓库保管人员由新成立的仓储部门管理,并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和定期轮流,以减少串通舞弊行为。仓储部门成为采购办的一个下属部门,把以前的使用—仓储—采购三角关系变为使用—采购直接关系,减少了许多扯皮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

        2  简化和明确采购方式

医用耗材的采购主要采用“跟标”与集体谈判采购两种方式。

        2.1 我院是苏州市下属的二级甲等医院,我院所有医用耗材采购原则上要求均在苏州市卫生局组织的招标目录中采购,同样品种的中标耗材按由低价到高价顺序选择,如果没有按此原则进行采购的,由使用单位主任写出书面理由经分管院长和采购办确认后方可采购。这样既节约了采购成本,也减少了各种耗材合格证件的审查难度,采购工作量也大大减低。这是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方法,也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方式。

        2.2对于医院必须要使用的医用耗材而中标目录中又没有的耗材,由设备器材管理部门将临床科室要购买医用耗材的品种、数量、规格型号等材料交医院采购办与厂商谈判;尽管这些医用耗材品种不多,但我们也做出了相关规定,首先在医院网站上公示耗材品种,同一品种由采购部门与使用科室共同选择质量可靠产品三家以上的厂商参与竞标方有效。集体谈判采购方式与招标机构招标方式相同,器材设备管理部门公开向有关厂商发出投标邀请书,内容包括:招标项目名称、编号、标书提交的时间和地址,集体谈判开标的时间和地址、联系人及方式,为了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医用耗材实行价格优先,相同价格比服务的原则。

3  做好医用耗材的采购计划

        3.1医用耗材的品种多,金额巨大,医院用于医用耗材的资金约占医疗设备总金额的50%[2],因此必须做好医用耗材的采购计划,以便采购供应部门及时供应临床所需耗材,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由各临床科室根据科室的发展情况,制定出全年医用耗材的消耗量,包括品种、规格、型号等,上报设备器材管理部门,设备器材管理部门对各临床科室上报的资料结合上年度各临床科室的使用量进行分析比较,如果发现计划采购与上年实际使用量变化较大的,要进行可行性论证。

        3.2设备器材管理部门将各临床科室的采购计划分类汇总,编制年度采购计划,上报医院设备委员会和经济核算委员会;医院设备委员会对设备器材管理部门上报的采购计划材料进行审查、审核,报医院办公会审批。

        4  加强医用耗材的信息管理

        医用耗材采购仓储承担着医用耗材的查找、中转、保管等任务。要让医用耗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要加强医用耗材的信息管理。采购部门及时对在库耗材的资料进行收集,及时反馈给各使用部门,如耗材的质量、厂家状况、耗材的最新信息及时提供给临床医师、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最终达到临床合理使用耗材,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计算机对医用耗材进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准确把握医用耗材的质量和价格信息,包括它的生产、市场供货情况以及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医用耗材的采购供应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医疗设备耗材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价值回报

1.前言

1.1.目前医院设备科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难题

当前医疗设备的装备程度业已成为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和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医院经过近几年快速的发展,购置了大量的医疗设备,这就对医疗设备的资产管理与运营、资产保值增值、设备的更新、淘汰、维护、维修、效益分析、供应商管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大都呈现供应品种多、供货厂商多的特点,采购、入库、出库,保证库房账物相符是医院耗材管理的重点。出库后的去向管理、领用科室的账物相符、患者费用准确计价、耗材成本的准确计提和控制等,尤其是关于高值耗材的精细化、追溯管理,是目前高值耗材管理的薄弱环节。与此同时,管理是否科学、规范,不但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利益有直接关系,与医院的效益和声望也紧密相关。由于高值医用耗材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对医疗器械安全的高度重视,高值医用耗材的全程监控管理已是势在必行。

1.2.建立医院设备科专用管理软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纵观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医院其它各科室都在HIS系统基础上,建立了各科室的专用管理软件,如病案管理和综合统计软件、检验科LIS软件、影像科PACS软件,而设备科的做为管控医院医疗设备资产和耗材进出的重要科室,却一直没有建立专用的管理软件,基本处于半手工操作管理的模式。

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以及“医疗器械临床安全使用管理规范”中明确要求和强调,各级医院,尤其是二级以上的医院应当高度关注和管理医院的医疗设备,并通过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来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同时在医院等级评审相关文件中,有众多关于设备科日常管理制度和配套信息化建设的硬性条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软件来对全院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进行管理。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只有在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医疗收入才能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而购置、使用具有领先技术水平的医疗设备是增强医院治疗能力、提升医院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手段。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医疗设备资产的增多,相应的设备及耗材的维护、管理、资产处置等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重和复杂,传统的手工统计式的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查询困难、无法追溯管理、无法参与绩效考核;而且很难做到“科学、有序、有效、全面、直观”的管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设备科日益繁杂的工作需求。综上所述,如何实现对医院设备科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全程化、精细化”管理,保障医院设备的运行效率,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优化医疗设备资源配置,规范医疗耗材流转,规避资产运行风险,是当前摆在医院设备科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利用信息化搭建一个与医院发展规模相适应、规范并优化工作流程、有效促进管理水平提升的“设备科医疗设备及耗材专业管理平台”是破解设备科日常管理难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的创新手段,也是推动医院整体效益提高的重要举措。

2.设备科专用管理系统要达到的目标

通过搭建符合医院设备科管理需求的专业级“设备科管理平台”,打造数字化设备科。该系统能实现如下功能:

A、规范科室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采用全流程导航,将设备科日常管理工作,按照软件流程图的形式进行管理,对设备从申购计划、招投标、采购、运营、维修保养、淘汰报废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数字化管理,规范并优化设备科工作流程,明确岗位工作要点,划分工作权限,使得设备科的管理架构清晰、工作职责井然有序,有效提升日常工作效率;

B、实现符合卫生部医学装备管理规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规范,促进医院评审以及医院管理需求的报表数据支持;系统立足卫生部相关规范,采用医疗器械分类和编码建立全院医疗设备电子分户帐,同时提供强大的数据自定义报表功能,形成智能、多维、立体的数据汇总、分析,方便各项指标查询。

C、规范并优化医疗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管理,降低设备运营成本

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效率,对设备的使用、质量、服务等方面的指标自动进行量化统计,对医疗设备的维护、维修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分析,降低维修消耗,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量化维修、维护人员的绩效考核

D、加强对医疗设备资产的管理

对设备的购置、使用、流转、盘点、折旧、报废、处置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管理,贯穿资产整个生命周期,有效防范资产流失,保障资产安全。

E、健全医学装备档案管理制度

完备的电子档案实现了对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监管,通过对设备及高值耗材建立电子档案,对设备的申购资料、维修资料、技术资料以及采购、评价、验收过程中的合同、报告等文档进行规范管理。结合“条码资产巡检系统”,有效提升质控工作效率,保证质控有效性和普及性。

F、建立实时、动态的库存监控机制,规范耗材采购流程

解决库存积压、库存过剩、库存不足等常见库存管理问题,自动生成订单,实现库存预警机制,进行库存动态管理。对科室申购、审批、询价、采购、领用进行数字化管理,使耗材采购流程规范、科学、有序

G、建立高值耗材“精确控制,100%跟踪”平台

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做到“精确控制,100%跟踪”。针对目前高值耗材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采用两个管控点进行严格把关,即设备科管控耗材质量、财务科管控耗材付款,从而实现流程的优化管理。

H、提供医疗设备采购决策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对医疗设备利用率、故障率、维修率、闲置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为管理者在医疗设备采购的决策上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资产运营分析,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支持与HIS系统做接口整合,进行医疗设备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结合日常维修、保养费用,清晰反映设备的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

3.小结与展望

3.1管理价值回报 此项目投入后,能规范医院设备科日常工作,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使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精细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同时,由于设备的维修养护成本得到合理而有效的降低,耗材管理清晰明细,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和积压,资产管理避免了流失风险,使设备科日常工作深化了管理细节,相应提升了医院的管理价值。

3.2经济价值回报 试算一下,医院每年投入重复购置设备的费用、浪费的耗材费用、资产流失造成的损失费用、不必要的设备维护和保养费用等,我们相信应该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能够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堵塞管理漏洞,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资源浪费,那么经济投入的回报是显而易见的。

3.3社会价值回报 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也即数字化设备科的理念目前在全国尚属前沿产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本地区域内目前计划或是正在建设的单位屈指可数,此系统的建立,不仅能为医院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能提升医院的区域性知名度。

作者简介

医疗设备耗材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值耗材 风险 植入性医疗耗材

前 言

近年来随着各种微创手术、改良术式的开展,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运用,医院手术类高值耗材不仅用量增长迅速,而且规格型号也越来越复杂,医疗高值耗材的临床安全使用风险及其防控就成为国家、医院、临床医务人员、患着共同关注的焦点。对高值耗材风险管理进行的研讨也日趋增多[1~3]。医疗耗材的风险防控管理,尤其是植入性医疗耗材的风险防控水平成为评估一家医院整个医疗业务供应链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这类医疗耗材不管是在哪个环节出现任何差错,都会给整个医疗过程带来严重伤害和不良影响。

完整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过程要涉及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以及医疗器械的管理者[4],本文主要分析医疗高值耗材在使用管理环节容易产生的风险及风险防控措施。使医疗耗材的风险管理做到预防为主、服务前移、过程监控、使用溯源。探讨管理过程各环节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实践,为医疗行为创造一个安全平台,降低医疗业务中的风险,同时也为医院质量控制提供一个重要保障。

1 高值医疗耗材的定义及种类

高值耗材迄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我院将单个价格高于1000千元的耗材,特别是植入性耗材定义为高值耗材。

高值耗材涉及科室众多,神外、胸外、导管等手术量大的科室月消耗量近千(支/个)。

对我院月高值耗材中消耗量较大的进行统计,得出表1的结果,可见在一个三级甲等医院,高值耗材的月消耗量达数千,每个工作日使用数量过百。

2 高值医疗耗材风险点分析

高值耗材按风险来源分为院外风险和院内风险。院外风险首先来源于生产厂商,表现在产品原材料不合符国家相关要求、生产环节无安全规范、质检和消毒把关不严等方面。本文着重对耗材的院内风险进行分析。(1)采购环节带来的风险。采购是整个物流体系的入口,也是风险防控的关键环节[5]。(2)入库验收环节带来的风险。医疗耗材进入医院时入库环节也存在风险点,验收把关不严,对产品资质无审核、对产品效期无核对登记、无抽检管理或抽检流于形式等,这样就等于将厂商出现的风险带到医院内部,并且把风险责任转嫁给医院和患者,因此入库环节就成为医院医疗耗材风险防控的基础环节。(3)仓储环节带来的风险。对于实行总库与各科室自行管理模式的,科室管理库房易发生无专人管理,仓储条件不合要求等问题。(4)物流配送环节带来的风险。方式不科学、制度流程不规范、材料使用的各类记录不标准,无可追溯性资料等,形成配送环节的风险。(5)信息管理环节带来的风险。高值耗材用于手术中,医护人员未做好记录,容易给医疗纠纷埋下隐患。(6)不尊重患者知情权,沟通不到位带来的风险。使用高值耗材前期与家属签订必要的合同协议,使用任何一种植入性耗材都存在风险,病人及家属有权选择和知晓使用这类耗材的权力,为减低医疗纠纷,使用前的解释沟通工作是必须进行的。

3 高值医疗耗材风险防控手段

3.1 采购环节,把好产品入口关

医院在采购环节,对相同功能的产品进行比选,选定1~2家产品质量好,资质合格,实力较强的供应商进行供货,彻底杜绝多个商家的恶性竞争,为后续管理搭建一个规范的平台。部门对生产商、供货商的资质定期进行审查维护,保证产品的供货安全。规范耗材出入路径。医院明文规定必须由设备部门管理耗材出入路径,医务人员只能使用医院提供的相关产品,这样既保证耗材质量安全,又杜绝腐败现象,形成一个长效机制。管理前后不脱节,所有耗材从入到出都由设备部门完成。

3.2 仓储管理改变传统模式,建立新型模式,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夯实风险防控基础

改变高值耗材的管理模式,将原来由使用科室自行管理模式改变为由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直接在重点使用科室设立分库房模式,耗材专库、专人管理。在服务前移的同时,实现管理前移。制订和完善库房管理制度以及耗材出入库流程、高值耗材使用管理制度和方法;特别是对骨科等植入性耗材进行评估分析,针对其制定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例如:骨科应急耗材,用套包的形式消毒好备用,对于急诊等情况可以从容应对,整个过程均由库管人员监管完成。

3.3 库房建立标准化入库验收流程,把好耗材风险入口关

建立标准化出入库流程。库管人员按照入库标准化验收流程,在验收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应及时退货,在入库环节把好关,对于以后的追溯有很重要意义。耗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并通知相关人员,联系厂商进行处理。严格按照入库制度,按合同上的生产商、品名、规格、型号包装的完整性、失效期等逐一验货,国产产品供应商应提品的批检报告单和产品合格证,进口产品提供相应的报关单,验收合格的才能入库;同时在耗材送货登记本上按要求逐项进行登记,双方签字留底,关注产品效期,当厂商提供的产品效期在三个月内的,粘贴红色标示,三个月至六个月粘贴橙色标示,一年内用黄色标示,以此提示库房管理人员。

高值医疗耗材采用寄销管理的方法,把商家、医院和病人的风险连接起来,把每个单位环节责权利联系起来。如果采取货到付款的模式,对商家的追责环节就弱化。

3.4 使用中明确各部门职责,提示医疗耗材使用风险防控水平

发放-核实-使用-再核实-销账等过程是不可减少的环节。耗材使用过程由库管人员和医生、护士共同参与,使用前核实,使用后复核销账。从使用到使用后毁形等都要做到责任明晰。高值耗材出库发放手工记录与收费等电脑信息、张贴内置物标识三方面结合,均可提供追溯资料。各个部门责任明晰。设备部门负责器材的购入及验收发放,并登记留痕。手术巡回护士遵医嘱领物,主刀医生核对确认后使用,计费人员按实际使用品项数量收费。对于植入性耗材,护士需在病历指定页面贴内置物标识以备追溯。耗材使用后库管人员可查询,确保耗材计费准确性,防止出现乱收费、多收、漏收等现象。

坚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管理的宣传,明确上报的流程和管理办法,做到统一受理、统一评估、统一上报,并由专人负责,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调查和有效解决。

3.5 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手术室设立库房,由专职人员管控。一方面可以使服务工作快速便捷地面向临床;另一方面可以探索更专业化的库房管理模式,不仅体现服务前移,同时也实现管理跟进。设专人管理,对耗材的入库、使用、以及出库、毁形地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定期进行库存分析、定时盘点和查数量、有效期等。通过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从库房管理的角度,改进方法,不断地优化流程,规避风险的发生,总结经验,做到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高值耗材。

3.6 临床工作人员宣教培训

对临床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宣教,加强新进材料使用培训,定期进行培训考核是风险防控的基础。一是风险知识培训;二是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也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安全,所以临床工作人员必须提高技能水平,熟练掌握器械的使用环境[7]。要工作人员知道,一旦使用耗材,就可能有风险存在,所以要把前期沟通工作做好。同时在新材料和使用方法也应该熟练掌握,减少误操作给病人带来的伤害等风险。我院定期由厂家技术人员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让其掌握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并进行考核,最大限度确保病人安全。

3.7 通过ERP信息系统平台搭建,严格医疗耗材的路径管理

库管人员在采购订单管理中提出计划要求,采购人员发出订货通知,库管人员验货、录入、对账、采购人员审核、财务人员复核结算,一线式的路径。上下游人员相互监督,杜绝不规范的行为,有效地杜绝其他不正规的渠道供货。

3.8 建立可追溯的产品跟踪体系。通过条码管理等手段,利用ERP信息系统平台,把高值耗材信息从申购到使用结算过程有效的串联起来,有利于完善产品全过程的追溯,确保产品安全、有效[8] 。

3.9 定期对高值耗材临床使用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和反馈

做到主动加强与临床信息沟通,及时将具有更好的性价比的产品信息反馈至上级主管部门,保障采购质量。另外,将临床使用情况及时反馈给厂商,为器械的更新改良提供第一手资料,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9]。

4 小结

卫生部于2010年1月21号颁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对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保障医疗活动中操作人员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医疗高值耗材在医院医疗业务中能安全、有效使用,我院把高值耗材使用风险管理纳入到医院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对高值耗材风险点进行分析,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在使用前提前介入,在使用后继续追踪,溯源性强,增强耗材风险管理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为临床工作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为患者使用高值耗材增加一道安全门。

参考文献

[1] 王志康, 娄海芳, 楼亚艳. 我院医用高值耗材信息化管理的实践和体会[J]. 中华医院管理, 2012,28(6):468-470.

[2] 赵宁志, 张玉琴, 曾宏逵. 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探讨[J]. 医院管理, 2010,17(9):867-868.

[3] 李铁军, 徐志荣, 沈摇君. 引入条形码管理系统提高高值耗材使用管理水平[J]. 西南国防医药, 2012,22(7):786-787.

[4] 张素敏, 张亮.国内外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现状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0, 34(6):443-444, 447.

[5] 周亮, 周瑞敏, 刘华, 王有志.高值医用消耗材料的规范管理与风险防范[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5):893-895.

[6] 张超群, 杭建金, 李亚东, 等.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探讨[J].医院管理杂志2009, 16(7):684-685.

[7] 张伟.现代医院在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 中国医学装备, 2009, 6(6)26-28.

医疗设备耗材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高值耗材;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2

高值医用耗材是相对于低值易耗品而言,一般是指具有特殊用途、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的高价值医疗用品[1]。其特点主要有:①一次性手术,通常专科用途;②安全质量要求高;③价值高,在医用耗材支出中占较大比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值耗材品种不断增加,性能逐步改善,有利推动了医疗技术的更新,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也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质量、安全和价格供应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另一方面,高值耗材采购量大,占医院支出的比重住院费用比例大。因此,高值耗材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各医院都高度重视高值耗材的管理工作。

一、医用高值耗材管理要求

1.材料供应及时。对耗材进行管理其目的就是要保障临床一线对高值耗材的需求,必须做到交货时间及时,货源不断,确保交货数量准确,对需求的耗材种类供应无误,切记造成不必要的物料损失[2]。高值耗材品类、数量、型号的使用情况能够直接反应医院临床医疗水平的高低,标志着临床科室的技术与业务水平,保证高值耗材的及时供应,有利于对病人病情的治疗,提高医院名望。

2.质量安全过关。医院高值耗材基本都应用于专科方面,其价值较高,质量的高低极大的决定了治疗效果的好坏,影响着治疗过程的安全性[3]。如何确保高值耗材使用的安全性是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严格进行采购把关,坚决执行三证制度,保证耗材的合法性,同时详细了解耗材各项性能指标,以避免因使用不当造成安全隐患。

3.增强耗材性价比。耗材的性价比是其价格与性能的相对关系,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耗材,能合理降低使用成本。同时,在采购过程中,既要保证一定的耗材库存量,同时也需要尽可能降低贮存过多所导致的人力、物力成本。

二、高值耗材传统管理模式分析

1.传统管理方式。传统的管理模式,首先由临床科室向供应商直接采购,供应商再将高值耗材和发票寄给科室,科室使用后将发票以及手术医生签字的四联单一起交到设备处完成手续,一次性办理储存、出库的采购模式,设备处再依据科室凭据与供应商结账,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高值耗材管理模式

2.传统模式的问题。传统的管理模式,其管理周期短、效率高,不占用医院资金,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医院。然而,随着高值耗材的广泛应用,这种简单的手段已明显不能满足管理的要求,管理存在许多漏洞。

(1)准入标准控制不严。虽然高值耗材“三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授权的时间等信息,会通过设备部门与审计科等层层审批控制得以保证。但设备部门与审计科等以纸质形式保存这些文件,同时耗材资质信息更新不及时,将导致高值耗材的采购把关不严,存在安全隐患。

(2)信息追踪困难。传统的管理方式下,先使用后入库,设备处完全通过反馈信息进行耗材入库办理,数据质量差,造成信息不准确、不规范、不完整等问题[4]。一旦供应商召回质量问题耗材,只有从医疗记录进行人工查找,效率和精度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3)管理责任弱化。在耗材流转全过程中,设备处仅完成了结账职能,对采购、使用、入库过程没有充分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无法实时对耗材使用情况进行了解,更不用说监督和管理职能。

(4)历史数据统计分析较难。对医用耗材的记录不仅具有物流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作用,同时也是医院医疗服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模式缺乏数据组织的有效手段,从而导致大量历史数据不能分析使用。

三、医院高值耗材科学管理对策

为了实现高值耗材的规范、统一、专业的管理,实现采购透明化、使用安全性,服务专业化、收支同步化的目标,医院可采取了以下措施:①重组业务流程;②设立高值耗材管理项目组;③高值耗材全程信息化管理。

1.重组业务流程

借鉴企业管理方式,理顺工作流程,调整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责任分工,以避免旧的业务流程的弊端,保证科学的耗材管理[5]。首先科室提出使用需求并填写申请表,仓库保管员生成采购订单。设备采购员打印采购单,通知供应商交货。设备仓库管理员进行供应商交货验收,在系统中填入物资的生产批号和失效日期,系统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条码。耗材使用前或当天,仓库保管员将物资发给科室,并在系统上生成出库单。使用后的部门,在计费系统中录入耗材项目,进行相应的条码扫描。通过设置晚上自动操作,生成真正的采购订单,耗材/结算数据也通过夜间自动操作传送到数据库。在月底,设备处打印医院账单,核对正确后告知供应商开发票。会计最后进行发票和账单核对,匹配完成后则进行财务处理流程。高值耗材使用结算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实线为信息系统内框架,虚线为信息系统外过程。

图2 高值耗材使用结算流程

医疗设备耗材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效期耗材;医院信息系统;Excel;库存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 R19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5(c)-0144-03

Application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Excel in the management of effect lasted consumable

XU Qing-yun ZHANG Cai-you ZENG Chun-sheng WANG Xiao-mao YE Hong-mei

Department of Pharmacy,Cancer Hospital of Ganzhou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 Medical consumable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whole medical system.In order to ensure the security use of medical staff and patients,and avoid waste because of the improper management loss,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manage the effect lasted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 material management practices,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material effect lasted management were found out and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was combined with the function of leading data export Excel and could clearly see that all the recent consumables and failure consumables in Excel.The confirmation table of effect lasted consumables was made and identity management was conducted to realize effect lasted consumables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which not only decrease labour intensity,enhance management effective,but also avoid the phenomenon of payment consumables past due or will be due to medical personnel or patients strict.

[Key words] Effect lasted consumable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Excel;Inventory management;Standardization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逐步发展,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用耗材的应用也越来越多[1]。对其进行规范化、精细化和流程化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耗材的有效期管理又是最重要的环节。一个良好的效期管理体系有助于医院提高医疗水平和安全保障[2-3]。效期耗材管理不当,不但影响临床安全使用,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4]。本文通过对医用耗材有效期管理的深入调研与探讨,发现应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和Excel能够智能实现效期耗材快速有效的管理。

1 效期耗材管理的意义

1.1 有利于保证耗材质量

耗材的有效期是指耗材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耗材质量的期限。耗材有效期的长短与耗材的质量密切相关,耗材质量的好坏、优劣关系着手术的成功与否[5],并且还与临床安全使用、患者的健康密不可分。

1.2 可最大限度降低损耗

在符合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耗材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超过有效期,禁止销售和使用。对耗材进行效期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每一种耗材,防止耗材过期,从而降低医院成本[6],一但耗材过期,必将会引起损耗,因此应加强耗材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1.3 实用可行性

经过对医疗耗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效期管理,可以节约资金,降低退换货次数、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从而可以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得到保证与提高,使医疗成本得到降低,患者权益得到保障,出现纠纷时也可进行自我保护[7],是医院提高整体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加强耗材的效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效期耗材管理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1 效期耗材入库管理

相关实践研究[2,7-9]显示,耗材有效期的管理不但要从采购源头上把好质量关,而且在验收、保管、使用过程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同时也要注重追溯医用耗材的使用情况并有所反馈。对交易中的耗材供应商应进行动态的评估、反馈、淘汰。在张凤勤等[10]的效期管理实践中,距离有效期不满6个月者不得入库,除外临床急需的耗材。这些方法在保证耗材质量的同时,对后期效期耗材的管理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公司提供的清单存在较多问题,如打印不清晰、被印章盖住批号与有效期、存在有效期错误,或因打印出现数字“5”与“6”、“3”与“8”难辨认等情况。在通过HIS系统入库时因辨认不清而极易出现录入错误,导致效期管理准确度与难度上升了一个台阶,从而使得HIS系统中的信息难以与实物效期信息相匹配。此外,又缺少进一步核对的较好方法,这些都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2.2 耗材拆零对效期管理的影响

患者对不同耗材的需求导致各临床科室都不定期地到药库申领耗材,许多耗材都要进行拆零发放,虽有较固定的人员进行耗材发放,但是由于部分耗材用量较大,拆零与整箱的耗材放置处不同,使得严格按照“近期先出”的要求难以保证。此外,临床各科申领人员变动大,对HIS系统学习存在差异,在电脑上申领耗材时,只要看到耗材的名称与规格相对应就点击完成了申领工作,未能考虑耗材效期近的信息还停留在HIS系统中,再加上有些科室不能录入HIS系统,需直接到药库领耗材并当作领急用物品,或存在科室多批次进行申领导致拆零耗材应用而生,因此,拆零耗材的效期管理相对复杂。

2.3 定期进行耗材有效期检查

每月对耗材进行养护的同时,需进行有效期检查,将有效期在6个月内的耗材登记在册,近效期≤6个月者在备注栏中画“”,≤3个月者上报并画“”。每个月进行检查后,对效期耗材的总体把握性方面较难,不能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同时在书写耗材名称、规格、产家等方面也消耗了大量时间,导致检查与核对的时间相对减少,不可避免地出现漏检情况。

2.4 信息化管理工具管理状态

现有投入使用的HIS系统[11-12]应用软件通过入库[13]后,能较科学地合理化管理医院使用耗材,但在耗材的效期管理方面未能很好地对处理情况进行备注及全面细致地了解实物发放后的效期情况,再加上缺乏自动报警功能,使得耗材的过期现象更易发生。

3 医院信息系统和Excel在效期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3.1 应用HIS系统和Excel的特点及优势

通过前期对HIS系统的应用,发现其可以很好地完成入库与出库,能够较好地监控库存耗材的数量及去向,具有较好的单个耗材查询功能,能较好地满足临床耗材的及时合理使用,基于其具有智能导出Excel的功能,能较好地进行排序、打印、核对、分析,从而极大地节约了手写时间,体现了信息化的优势。

3.2 严格遵循医用耗材的验收制度

在合理采购的情况下,应严格按照验收制度和流程[14](对其外观质量、名称、厂家、规格、数量、批号、产品效期和生产企业许可证号、合格证检验报告单等进行验证)。另外,对于清单打印不清,批号、效期信息有误的耗材应进行及时更换,对于印章覆盖效期者应进行标注,以有利于将其较好地录入HIS系统,达到信息的准确管理。

3.3 规范医用耗材的入库与发放

将耗材信息如实录入HIS系统后,按照有效期的先后排列入耗材库,在发放耗材时,先将近效期的耗材选择打印出库单。库房工作人员不能只是凭印象发放,而应按批次、按顺序发放,这能规范效期耗材的管理。与此同时,加强临床各科对HIS 系统的使用培训,使各科都通过电脑申领耗材,在申领的过程中选择效期近的耗材先申请出库及尽量同一批次领完所要的品种与数量,药库打印出库单后进行耗材的发放,此方法也能很好地达到效期耗材的规范化管理。

3.4 应用HIS系统及Excel程序提高管理

HIS系统具有智能特点,在进入耗材管理菜单后,依次单击界面上的“库存管理耗材入出存(C)另Excel”,即可导出Excel,对有效期列进行升序排列,则能快速制成近效期耗材确认表(图1)。这不仅能够提醒库房工作人员近效期的医用耗材,还可以在电脑上很清晰地显示所有数据,避免了因打印而出现的难辨认情况,减少了不必要的错误,从而更好地杜绝了耗材过期,有效保障了患者就医的质量和使用耗材的安全性,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使医疗成本得到控制和降低。

3.5 利用近效期耗材确认表定期清查

每月对耗材进行清查,对于批号及效期不能对应的耗材应进行修改备注,对于未在确认表中的近效期耗材进行加项处理并录入Excel表中,在有近效期的耗材处放置“近效期”标识,以利于及时提醒使用或与供货公司进行退换。保存好近效期耗材确认表,以方便下次清查时进行重点查寻,对于已经过期的耗材可在确认表中进行标注,以利于耗材的追踪。

4 讨论

在使用HIS系统和Excel对效期耗材进行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临床科室因特殊原因应用HIS系统退回耗材时(没有显示批号,但有有效期),应适当地按照效期再发放耗材到其他科室,还应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信息系统导出Excel后反映出的近效期耗材,特别是对未在确认表中的近效期耗材应进行调查研究,不断地进行改善。

HIS系统与Excel联合使用具有简单、灵活、实用性强等特点,可快速找到近效期耗材。人们较熟悉的Excel软件[15]能较好地弥补HIS系统管理应用程序中的机械性与不完善性,可以间接改变当前医疗机构耗材的传统效期管理方法,转变人工记录的滞后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应借鉴相关研究[16]的方法,在系统中设置效期耗材报警提示,这样能起到更好的效果。随着HIS系统的日益完善以及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工作疏忽导致的耗材过期风险,防止医护人员、患者误用过期耗材,能够保障临床安全地使用医用耗材,从而可以为医院的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梁洁银.浅谈两套医用耗材管理系统应用对比[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4,20(10):26-28.

[2] 马冠颖,徐杭龙,曹锡利.医用耗材有效期管理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5):125-126.

[3] 于静,高小坤,丁桂萍,等.医用耗材库房规范化管理探讨[J].重庆医学,2014,43(23):3104-3105.

[4] 巩玉艳,丁瑞东,庞丽,等.7S管理方法在医院一次性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2(24):151-152.

[5] 张振梅,张秀英.加强医用耗材库房管理控制感染[J].医疗卫生装备,2011,10(10):134-135.

[6] 陈霞,汪云,王浩,等.论如何加强医疗卫生耗材成本管控[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6-7.

[7] 祁万华.谈医疗耗材的规范性管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41-142.

[8] 于春华,于京杰.医用耗材质量控制研究实践[J].医疗卫生设备,2010,31(2):106-107.

[9] 邓新征,刘学红,巢自莲,等.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管理的成效[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 4(6):202-204.

[10] 张凤勤,陈姗姗.医用耗材库房管理方式探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4):413-415.

[11] 顾伟,刘理洲,朱佳豪,等.医用耗材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开发[J].医疗设备信息,2004,19(4):13-14.

[12] 王泉清,包济民,焦永春.医院低值耗材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7):41-43.

[13] 何彦,曾为驰,曹方,等.浅谈医院医疗耗材库的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1):130,137.

[14] 张坚.医院耗材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3,37(4):304-307.

[15] 彭小燕,,叶政德,王正军.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和Excel智能实现效期药品规范化管理[J].中国药业,2013,22(20):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