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职业教育

互联网职业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职业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互联网职业教育

互联网职业教育范文第1篇

所谓“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当前几种职业教育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已知的融资在天使到C轮之间职业培训类的教育项目在180家以上,跟广义上的在线教育项目相似,其培训的基本模式都为工具类、平台类、网校类等几种。

工具类:工具类是以一个教学工具为出发点的职业教育,即针对某一种职业或者该职业的细分领域做一个工具类的APP。由于操作简单且能满足精准人群的需求,可以在短时间内累积大量用户,譬如有道词典等就是这一类教育。工具类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小而轻盈,迭代渐进,容易成功,同时达到用户量之后也可以扩展为平台。

平台类:现在来看,平台型在线教育是各种在线教育发展的主流,不管任何种类的职业教育最终都会成为一个平台。平台可以累积大量的两端用户,也是传统教育进行在线教育试水的首选。平台类的特点是大而通吃,布局未来,缺点是投入大、风险大,需要快速积聚大量的资源。2014倒闭的在线教育机构中,相当一部分是平台型。目前来看,BAT等网络巨头布局的在线教育都是平台型。

网校:网校的特点在于,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即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互联网,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相对于面授教育而言,网络教育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是师生分离、非面对面组织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跨学校、跨地区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网校可以融合工具类以及平台型等各种类型,在教学对象上也可以是B2B或者B2C等,形式相对比较灵活,同时内容一般比较丰富。网校有综合教育类也有垂直教育类,其中职业教育最受欢迎。 职业教育将是热门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对它影响最大的就是经济因素。其中,经济因素主要有:GDP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模式、市场的理性化程度、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劳动力市场模式、劳动力失业状况等几个方面。

在产业结构方面,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规模的大量扩充,以及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课程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得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转向了以工业为主,才使得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可能。

当前正处于全产业的转型升级大时代,在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工业4.0正在让生产车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数据化、智能化、连接化、信息化是将来生产制造车间的主流技术。这同时也对从业职工有了更高的要求,生产制造正向生产智造迈进,这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譬如,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以及3D打印在接下来也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流,虽然这几项技术会让从业人员越来越高深,但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业人员必须懂的机器人工作原理及流程、人机交互以及3D建模等技术。

未来劳动密集型企业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将是精工作业,这也需要大量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培养出更多的具备高等技术的人才。这样,职业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将会是一个大热门,服务于企业转型升级的中间商将需要大量的懂互联网并能具体操作的人才。随着人才缺口的逐渐增大巨大,市场必然会越来越可观。 把握“互联网+”时代

如今,从经济发展以及教育的大背景看,以往的职业培训显然已经不适合“互联网+”时代。一方面是教学内容上,传统职业教育的内容无法更好的适应当前行业的转型职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教学形式上,即便是一些在线职业教育也仍旧沿袭过去的教育方式。这也就使得大部分参与职业培训的人员依旧无法直接在企业内上岗,还是需要在岗培训很久才能真正入职。

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下,职业教育如何做才能突破、超越呢?

一般来说,职业教育培训一方面是通过培训让某些人具备从事某个职业的技巧,另一方面是让企业能够找到入职就能工作的职业人才。

那么,基于这两个方面,职业培训首先就得了解市场与需求,其次要搞明白做职业教育需要的资源有哪些。然后要在了解市场、明白用户人群、拥有一定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洞悉整个产业链的情况。

此外,虽然本身是一个企业整体,但是为了供应链与价值链能够延长乃至下沉到企业内部,职业教育还是要与企业直接关联,这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同时,为了进一步做好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将来还要做关于人才梯度、培训体系、产品理念、线下线上O2O渠道等几方面的建设与研究,这也是“互联网+”时代对职业教育乃至教育全行业的更高要求。

互联网职业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教育;实践;思考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平台技术的提高,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趋势。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到职业教育要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数字化资源全覆盖。

一、“互联网+”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教育的信息化离不开互联网,当前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互联网+”计划,“互联网+”已经开始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教育又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因此,“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运用网络云平台技术,发展互动式“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点改革和实践项目。“互联网+”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能。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兴趣、专业所需和未来职业需求,随时随地运用课下碎片时间,获取自己所需知识,建构和完善个人知识体系。该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扩大了他们的学习范围,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互联网+”课程改革的实施现状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形式多样

近几年,借助互联网平台得到快速发展的慕课(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使教育模式进行了全新的变革。这些课程形式都是通过网络,提供开放式的学习平台,让大家共同分享丰富的课程资源,甚至实现了全球范围的分享与交流。此种教学模式打破了学习时间、地点、条件等的限制,受到了广大学习者的欢迎。这些教学模式在我国也得到了接受和推广,各大高校和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开展相应的课程改革建设。

(二)信息化学习平台种类丰富

随着社交网络工具的发展及学生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借助“互联网+移动终端”搭建的课程学习平台也日益增多,如微信公众号、云平台,各类APP等,每一个平台的资源都非常丰富。比如我校有些专业课程创建了公众号,专业教师在上面分享与专业相关的文章,学生也可以在上面资讯与文章,有效促进了大家的学习与交流;同时,通过使用课程学习APP,同学们可以在上面进行自主学习、阅读、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学生的每次签到和学习轨迹都会在该平台上进行记录,使老师能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实现过程考核的目的。

三、“互联网+”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四大问题

(一)社会力量应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改革离不开社会的大力支持。一方面互联网发展迅速,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这些技术对教育的信息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社会应加大对学校在技术应用方面的支持力度,共同促进教育的信息化改革;另一方面,学校在完成信息资源建设时,社会企业和单位应加强与之合作,校企联合开发与专业课程相配套的资源库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二)学校应为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信息化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学校应加强、加大对它的技术、物力和财力等的支持。除提供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培训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外,还应加大激励措施,让更多的教师愿意投入信息化课程建设中。此外,在进行信息化改革过程中,学校还应加大对信息化成果的有效利用,信息化成果不应只用作参赛项目或某个阶段的产物,而应提供技术支持,使已建立的各类信息资源得到整合使用。

(三)教师要与时俱进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此时,高职教师应克服畏难心理,逐步养成互联网思维,创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需要教师具备信息收集、整合和多媒体制作等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应发扬工匠精神,不断研究、学习和提高个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教师要依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打造适用的专业知识平台,制定相应的网络学习课程内容与形式,给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促进学生课后的学习;在信息平台的使用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和总结学生学习的情况,注重资源的丰富更新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监督,从而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平台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四)学生应主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课程是基于自学为主的课程学习方式,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下课即学习结束的心态,学会在线学习,习惯运用课下碎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增强个人学习主动性。由于网上资源丰富,学生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我管理和控制,避免个人时间与精力为学习以外的内容所吸引,以提高学习效率。总之,高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才刚起步,仍在不断摸索和完善状态中。相信通过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多方协进和共同努力,“互联网+”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王乔峰,曹效英,路璐.“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

互联网职业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专业课程;航海学

作者简介:李永广(1981-),男,浙江永嘉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航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69-04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包括课程教学信息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学习资源信息化三部分[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推动了全球范围内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的深刻变革。2015年5月2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合作举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召开。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的教育官员、学者、校长和教师等汇聚一堂,以“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为主题,共同探索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研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更加广泛的实施应用。如何开展我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专业课程教学研究,成为一个中心话题。本文以航海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航海学》为例,谈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没有被完全打破

职业学校普遍重视专业课程建设,在师资和教学实施设备上都给予了重点的支持。很多的专业课程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很高的实践技能,而且理论知识的要求也非常高。以《航海学》为例,课程中不仅涉及到海图作业、航迹绘算、航线设计、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操作等全国海员适任评估项目中的实操内容,同时必须通过全国理论统考,统考理论内容涉及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点。为打破理论知识体系的瓶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新模式,众多的专业课程已经尝试在教学过程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训练任务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并融合职业素养的渗透与提升。而职业院校学生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善于用抽象的公式、原理、概念去思考和记忆,而对于信息网络中形象的视频、图片、动画等,却是记忆深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打破原有的理论知识体系,融入信息化元素,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创新。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缺乏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整合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整合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有机融合和多维综合。知识目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传授知识方式的单一性,学生主要的学习途径还是书本、PPT课件,缺乏学生喜欢而且实用的信息技术下的微信课程平台。由于实训场地开发的有限性,很难让学生能够充分开放地训练,从而影响了能力目标的实现。有的专业课程,虽然完成了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但是带给学生的利用率和学习有效性非常有限,加上学生对书本、实践练习、辅助资料等资源的兴趣不高,也使得新时代下的专业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非常缺乏。如何对专业课程资源进行信息化的整合,例如开通专业课程的微信平台,开放精品在线课程,包括理论知识点、微课程视频、在线课堂等,尤其是碎片化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对于当前学生机不离手的现状或许也是不错的途径。

(三)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备不足

随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在推进教学信息化中,从原有的黑板教室逐渐向多媒体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室的转变,但是大部分的教室由于网络设备、录像设备的缺乏,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自动录播功能、在线课堂功能,使得很多教学资源只能通过教师本人或是专门人员拍摄录像,浪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互联网+”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构建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

在教学实施中,专业课程除了配备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来承担课程的教学,往往对课程所要求的实训室、实训设备的要求也有很高的要求。有的职业院校甚至将企业的生产设备直接搬到校园,实现校企合作下的零距离实践。大部分院校由于设施设备的特殊性,只能采用仿真模拟设备。教室逐渐改造成了理实一体化教室,教学模式也从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发展到理实一体化、行动导向等教学。由于缺乏专业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教师很难将信息化教学融入到课堂中。以《航海学》课程为例,在海图作业、航线设计、电子海图显示及信息系统操作等实践项目中,浙江辖区内普遍的做法是教师在黑板上或是PPT中对操作要领、步骤等进行模拟演示,学生通过演示进行练习。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就是不够直观和逼真,学生很难深入理解,而且容易对细节忽视。从2014年浙江省各航海院校三副适任评估项目平均合格率(%)统计表(见表1)中可以发现,电子海图项目的合格率为70%左右,而航线设计的合格率不足60%,可见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许多的不足。

从学生的实践项目掌握情况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原理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弱,相反实践模仿的比例相比较高,如表2所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实践教学方法不当、实践真实性不够以及实践训练缺乏指导和实训的时间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实践教学中的真实性不够以及缺乏实践训练和指导,如表3所示。

上述问题的成因,与目前各航海院校缺乏专业课程的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具有一定联系,因此建设课程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显得非常重要。如图1所示,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可以从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应用软件系统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以及信息化教学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方面来实现,从而达到信息技术的融合和运用,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

1.信息化教学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建设。建设信息化教学管理应用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信息化处理,实现课堂秩序的有效进行和课堂信息量的优化管理。例如:《航海学》课程引入了航海桌面模拟操纵系统的教学,目前上课前的设备启动操作都是由教师提前带领5位同学组成的小组成员进行现场演示和操作,如果能在航海桌面模拟操纵系统中加载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只需将操作步骤以微课的形式进行演示,不仅可以实现学生自主进行启动操作,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学管理应用软件系统还应能承担整个教学的视频自动录像和编辑功能。目前的课堂教学资源建设中,最大的困难和时间消耗都集中在教师自己带着摄像机对课堂教学进行拍摄,并且仅靠单一的力量很难完成专业课程教学视频的录制,更难实现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的教学改革。除此之外,该软件还应能实现在线课堂的功能。在互联网的今天,在线课堂不仅是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学生多元化学习的渠道和发展趋势[3]。

2.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通过教学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实现信息化教学,必须对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和开发。这里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程的教学课件、视频、录像、图片、教学单元设计、实训报告、项目任务书等,并将这些处理好的资源上传到教学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并能实时更新。所有的资源,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实时学习,也可以在课外通过互联网功能实现线下学习。教学网络的好处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利用教学网络实现自主的学习、讨论以及答疑[4]。目前,基于航海桌面模拟操纵系统的《航海学》课程在教学中,就存在学生不能将系统中的软件操作带回到寝室或是家里,因为软件的内存以及版权等原因,他们只能在安装好软件的实训室里操作,而实训室开发和使用的时间以及指导管理等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只要通过教学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将课程做成碎片化的数字教学资源以微课程、微课堂等的形式分享到学生的微信、QQ等,可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甚至通过远程控制实现远程操作。

3.信息化教学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有了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和管理平台,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就满足了硬件要求。但是信息化时代也将导致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信息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对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跟踪和了解,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兴趣,对教学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航海学》中电子海图的操作为例,将学生对某一项目的完成情况作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主要包括:操作的完成情况分析熟练程度,操作的正确情况分析难易程度,操作的规范情况分析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操作的讨论情况分析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等。对分析结果进行处理,实时更新项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合理性,从而提升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二)提升专业课程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

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专业教师的一次问卷调查发现,专业教师认为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以及信息技术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知识三者中,信息技术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知识最为重要的比例最高,达到了88.1%(见表4)。老师们普遍认为:高职学生的已经时刻离不开互联网、手机,没有兴趣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已经不能吸引他们的目光。

目前专业课程的教师队伍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式,大部分专业教师还只能通过最简单的多媒体技术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带到课堂,传递给学生。教师在课件制作、图片编辑、视频编辑、网页网站制作等方面存在许多的不足。较多的高职院校更多的是重视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而忽视了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例如航海专业的专业教师都要求是管理级船员,如资深的船长、大副、轮机长、大管轮等,他们具有非常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信息技术的知识,不能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利用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注重专业技能的同时,对专业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也应该是各高职院校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三)健全基层教学组织,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浙江省教育厅制定了《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各个高校先后制定了课堂教学创新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中尤其强调了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的优化。目前,以航海技术《航海学》课程教学团队为例,团队涵盖了船长、大副、二副和三副各种专业职务,也具备了讲师和副教授的职称,但是缺乏在信息技术方面特别突出的成员,在课程的信息技术处理和设计方面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因此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对实现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尤为重要。

近日,教育部办公室厅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教技厅[2016]1号)中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各个高职院校在全面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改革势必会成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抓住“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做好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当前乃至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任务,不仅仅需要学校制定相关的政策,更需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团队转变观念,深入学习和研究,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在探索和尝试中获取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洪涛.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54-55.

[2]浙江船员发展白皮书(2014)[C].浙江海事局,2014.12.

[3]徐宗敏.电子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制作[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4):81-84.

互联网职业教育范文第4篇

从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到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勇立时代潮头,才能真正成为为国家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坚力量。

1.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理念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认为互联网思维的重点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和颠覆式创新。古华京在搜狐公众平台上撰文提出“互联网思维精髓大总结:①用户思维;②简约思维;③极致思维;④迭代思维;⑤流量思维;⑥社会化思维;⑦大数据思维;⑧平台思维;⑨跨界思维”。百度百科解释互联网思维时认为“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

总结各种观点,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理念就是开放、平等、用户至上、扁平化结构、流量思维、免费模式和平台思维。

2.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和优势

百度百科解释互联网的优点有信息交换不受空间限制,信息交换具有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互动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互联网使用者多,信息量大且能被整合利用。在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今天,随着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上述互联网优势更加得到强化。

3.“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思路

3.1 发挥互联网优势,在保留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开放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基本是全日制传统教育,只有参加统一考试并取得学籍资格的学生才能到学校来学习,学历教育占据很大比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历在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已经逐步下降,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在工作中仍然存在学习需求,可以说当下社会对全日制之外的学习和受教育需要与日俱增。

高职院校要大力拓展开放教育,亟待发展的不是现在已经成熟的类似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等这样的系统的、长时间的、考取学历为目标的开放教育。而是一种碎片化的,短时的,以学习某些知识或技能,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开放式教育,受教育者不是为了获得某种学历而学习,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目的进行学习。

为了拓展这种开放教育,职业院校应当利用师资和硬件优势,创造以单一知识点、单一技能项目为内容的数字教学资源,组建提供这种开放教育的学习平台,并探索合理的运行方式与制度,以确保教师和院校能够从这种教育模式中获益。

3.2 用户至上,体验为王,追求至极的学习和用人体验

现在的高职教育在考虑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的时候,重视的是符合教育部制定的教学标准,符合学校所拥有的教学条件。考虑“我想怎么教”比较多,而考虑“学生需要我怎么教”比较少。在“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思维指导下,教育应当尽快把关注点转移到用户需要和用户体验上来。

在高职教育中,学校的用户其实有两个:学生和用人单位。以“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思维为指导,高职院校应当把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看做头等大事!应当把学生上学的体验和用人单位的用人满意度看做头等大事!这种思维的转变在当下行政化色彩浓厚、贴有事业单位标签的高职院校身上殊为不易。

3.3 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打造教、学两端的自由、开放平台

当前的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上存在无个性化、自由度低、师生互动不良等缺点。在互联网时代,探索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灵活学习、互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灵活考核模式是顺应时代需要、提升高职教学水平、培养具有专项特长的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例如对于全日制在校生采取传统教学及考核与互联网教学及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安排学生学习时间时留出其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课程安排时除了统一安排的基础课程外,对专业课程采取自主自由的教学方式。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完善的数字教学资源,自由选择学习的科目、章节和学习时间,自由的选择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增强技能的时间和科目,在考核方式上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时间自由的科目考核。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满足不同需要、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交流通畅。

3.4 依靠互联网技术,畅通上下游连接,追求连接一切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终端日益普及的今天,高职院校已经有条件将与教学有关的学生、家长、教师、用人单位、学校管理部门和其它各管理部门全部连接的条件;更进一步,学校还可以选择将学校与其它学校、社会学者、社会求学者、社会企业单位进行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连接,真正实现连接一切。一旦做好连接一切的工作就能带来巨大的变革与优势,对学生求学和就业、对家长掌握和管理学生、对教师教学、对学校管理学生、对用人单位招聘、对学校增强知名度和实力都有极大的好处。

3.5 发挥互联网优势,改革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

这几年,高校教学管理平台应用已经逐渐推广,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迅猛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高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例如教学管理中的请假管理,传统的开请假条的方式不仅不方便而且容易造假,如果给假的老师能够把学生请假信息出来而上课的老师都能看到这一信息,那么请假管理不仅变得便捷可靠,而且请假数据还能得到保存和统计,从而提升了管理水平。

再比如学生管理中的就寝时査宿舍管理,利用移动互联网终 端核査寝室情况,省时省力同时还能保存核査资料,同样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从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革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并不难,只要从业者有这个意识,经过试验后能够上升为制度或者惯例,则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改革很容易开展和深入。

互联网职业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SCP范式 市场行为

一、产业组织理论及SCP范式

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是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的难题?q?,而后常被用来分析产业的产业组织特征,对于了解一个产业有巨大的作用。其步骤简单,一般从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对产业进行分析,形成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组织结构(Structure)、组织行为(Conduct)、组织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SCP”范式),在这个分析框架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影响着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这种分析方法为人们研究产业组织提供了可操作的工具,在产业组织领域的研究中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互联网+教育”的产业组织分析

(一)市场结构

1.“互联网+教育”业的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判断一个产业的市场结构是垄断还是竞争的首要指标,用研究产业中前几家规模最大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来表现。如果该产业市场集中度指标越大,则说明在该产业中市场势力越大,竞争程度越低。常用绝对集中度和相对集中度来进行测算,本文选取的是行业集中度这一绝对集中度指标来衡量“互联网+教育”的集中度情况。行业集中度是衡量某一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标志,显示市场的垄断和竞争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i表示产业中前几位中的第i位企业的产值或销售额等数值;n表示前几位产业内的企业数;N表示产业的总企业数;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则用CRn表示。贝恩依据行业集中度的数据对市场结构进行了划分。

在信息化爆发式发展的趋势下,在线教育越来越凸显出优势。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使得很多公司都将目光放在这上面。虽然我国互联网教育是近两年刚发展起来的,但是目前我国现有好几千家的互联网教育机构。由于数据的有限性,本文选取了全通教育、洪涛股份、猿题库、一起作业网、沪江网、科大讯飞、正保远程教育和新东方在线市场规模排名前八的线上教育机构,来分析“互联网+教育”市场的CR4和CR8指标,根据表1的标准,测算我国“互联网+教育”产业CR4和CR8指标,如下表所示:

观察表2的数值,并结合表1的市场集中度的贝恩标准可知,我国的“互联网+教育”市场是低集中寡占型,接近于竞争市场。主要是因为我国“互联网+教育”仍处于蓝海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机构和公司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使得“互联网+教育”市场没有出现垄断,而是呈现竞争的态势。

2.“互联网+教育”市场的产品差异化。在一个产业中,产品的差异性对市场结构有着巨大的影响。产品差别化指的是不同企业提供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相同的,这种差异会影响消费者的偏好,使得各产品具有不完全替代性,差异性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力并扩大市场份额,从而使得企业更多的利益。由于受限于互联网+教育业的特殊性,在分析这一产业的产品差异化时主要是从主营产品种类的差异和同类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差别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第一,主营产品种类的差异。互联网教育市场虽然是区域竞争型的市场,但是各个企业主营的具体业务是不一样的。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发展迅速,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并站稳脚根,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选择不同角度切入,因此,不同的机构经营的业务都是有差别的。好未来基金创办的宝宝树就是独具特色,主打的是幼儿APP游戏式教育,瞄准的是快速增长的约6000万中国上网父母以及由此辐射到的价值540亿美元的孕婴童经济规模;还有一些机构主打的是语言内的学习教育,比如沪江网和新东方在线教育等。沪江网就是一个老牌的外语学习门户,沪江网产品线包括媒体属性的门户网站“沪江网”,电商属性的“沪江网校”,以出售图书,在线课程学习为主,社区属性的“沪江部落”。还有一些事致力于出国考试的,比如智课网。

第二,同类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差别。不同机构就算是经营同类产品,他们的质量和品牌也是有差别的。以语言类的学习教育为例说明。5Talk、英语流利说、口语、新东方在线和沪江网等的主营业务都是语言类,但各自定位不同,5Talk主要定位为非应试类的成人英语培训,“英语流利说”是一款融合创新口语教学理念和尖端语音评估技术的英语口语学习应用,口语100是一个外语信息化教学智慧平台,为学生用户提供智能听说作业平台、听说作业、智能口语教练等多款形式的语言学习类别,沪江网主要是以各种类型的考试为目标的学习平台。

3.“互联网+教育”市场的进出壁垒。进入壁垒是产业内的新进入企业所面临的一系列不利的因素与阻碍,主要是由于新企业的进入会与该产业已有的企业产生竞争引起的。与之相对应,已有企业退出市场或者削减原有业务所要面临的障碍,就是退出壁垒。

第一,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具有保护产业内己有企业的作用,也是潜在进入者进入某一产业必须首先克服的难题。进入壁垒按照成因的不同可以分为资本壁垒、产品差异壁垒和政策壁垒等。

资本壁垒指的是某一产业的新进入者,进入这一产业时必须拥有的最低资本量。我国在线教育企业注册地主要分布在北上广等经济发达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企业数量增长相对较为滞后。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融资的难度较小,即资本壁垒相对较低,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进入的资本壁垒就要高一些。比如新东方在线教育的资本壁垒相对就很低,因为它有新东方为基础,而且在线教育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也相对较小,有足够的资本支撑着其在线教育的发展。

产品差异壁垒是指由于产品的设计、广告等差别,使得新进入者的成本高于原有企业的成本,这时产品的差异对新进入者形成的进入阻碍就可以被称为产品差异壁垒。目前我国互联网教育的市场产品主要可以分为:语言学习、儿童教育、K12阶段、教育应用、技能培训、考试考证培训、视频公开课和综合教育培训等。以现在互联网教育机构的增速可以看出新进入者的成本不是十分高,这些产品在产品的设计上差别不是特别的大,而且经营的模式也比较相似。因此,互联网教育行业的产品差异壁垒相对较低。

政策壁垒是指为了保证资源有效配置,采取立法形式指导和干预企业进入行为,调整企业关系的公共政策。近年来,我国十分鼓励“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出台的就业扶持、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扶持性措施为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健康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也使“互联网+教育”业相对来说政策壁垒较低。但是,综合前面的分析,总的来说我国“互联网+教育”市场的进入壁全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退出壁垒。一家企业要想退出某一行业,往往也会遇到很多阻碍因素,这些阻碍因素组成了退出壁垒。退出壁垒主要是沉没成本约束。互联网教育行业的沉没成本在于课程设计,但是,从目前来看,课程学习等产品卖不出去可能性很少,因为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规模随着家庭教育支出的扩大而不断扩大,可以认为,“互联网+教育”行业的退出壁垒较小或者可以说是没有退出壁垒的。

(二)市场行为

在SCP分析框架中,市场行为被认为是市场结构作用于市场绩效的中间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结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结构造成影响,并决定着市场绩效。通常企业所采取的市场行为有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两种。

1.价格行为。当市场并非是完全竞争的时候,厂商有一定的选择权来决定自己的定价政策。价格行为又被称为价格策略,主要是指社会各经济主体的定价和讨价还价行为。

根据沪江网于2014年1月进行的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调查,用户选择在线教育的主要原因就是价格优势,其次才是教学质量、内容制作等与内容相关的原因,但是在K12教育中,因为青少年成长的不可逆性,家长为孩子选择培训班时,价格因素不再是第一因素,内容、师资等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会首先被考虑。在所有的互联网教育用户中,有18.4%会首先选择考虑价格因素。也正是因此,大多数的互联网教育会充分发挥价格优势,大打“价格战”,通过各种价格促销行为来抢占市场份额。随着“互联网+教育”产业增多,这种价格行为将越来越被采用。

2.非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除了价格以外所运用的各种能够使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相区别,并使之具有差异优势的竞争手段,常见的非价格行为有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策略和广告策略等。

第一,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策略行为。在市场竞争中,仅仅通过牺牲利润打价格战,企业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往往造成企业的重大损失,甚至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企业从其他方面创造竞争优势。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是创造竞争优势的绝佳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很难再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是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我国的在线教育的产品主要涵盖:K12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细分领域。线上教育的用户学习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视频点播、课件、手机APP、1对多直播、1对1直播等。依托的学习设备也是多种多样的,以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主。其中使用PC的用户就占所有用户的51.7%,智能手机的用户有28.8%。

第二,广告行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买方市场格局的逐渐稳定,广告越来越显示出其在企业竞争中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广告宣传的基本功能在于向消费者传递商品的信息,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以此促进商品销售。如今的广告已经成为了树立产品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消费者和社会的信任的主要商业方式。“互联网+教育”业的广告策略是指通过各种媒体向消费者宣传、推销自己平台的行为。“互联网+教育”业不同于其他的传统企业,由于其具有网络外部性,因此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变得比传统企业更为重要。除了传统的广告形式外,还有多种多样借助于互联网的广告形式:网络横幅、图表广告和多媒体动画等。

(三)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技术进步、社会福利与公平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最终效果。通常衡量市场结构的指标包括:利润率、勒纳指数和贝恩指数。本文主要从利润率和市场规模两个方面来考察“互联网+教育”的市场绩效。

1.“互联网+教育”业的利润率。我国的“互联网+教育”业从产生到现在时间很短,许多企业也还处于体系建设过程中,各机构试图在激烈的产业格局中谋求生存。目前,中国互联网教育产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内容收费、技术服务、软件收费、平台分成和广告模式等。其中,以传统内容收费和广告相对落后,平台分层的模式相对较优但是门槛较高。对于初创和小厂商而言,其机会在于以内容为核心的竞争,而对于上市公司等巨头而言,核心竞争则是基于优质内容的平台搭建竞争。

2.市场规模。比起美国互联网教育市场,中国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这是因为我国“互联网+教育”业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且目前的综合教育平台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多发展教育资源共享和教学平台等方面的业务,有关教育的配套服务系统投资量较小。但是中国的互联网教育业成长空间巨大,2014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达到了998亿元。据估计2015年整个“互联网+教育”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191.7亿元,在未来的两年内将会保持20.6%的行业增速。从整个市场千亿级的体量来看,互联网教育行业在未来将会迅速扩张,取得长足的发展。

(四)“互联网+教育”业的结构-行为-绩效关系分析

通过对我国“互联网+教育”业进行产业组织分析,我们得出“互联网+教育”行业是一个接近于竞争型的低集中寡占市场,表明市场上产品的种类相似。正是因为这样,要想在这样的市场上脱颖而出,各个机构就必须在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和相应的技术服务上下功夫,这就使得了“互联网+教育”市场上出现了同一类型产品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各种吸引人眼球的广告和技术服务。也正是由于这些多种形式的市场行为,使得“互联网+教育”业出现了蓬勃的发展,由原来的几百家机构,扩展到现在的几千家,而且还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不光如此,各家机构的盈利情况也还是比较乐观,融资的数额也逐渐增多。

注释

?q?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相互冲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J.S.贝恩.产业组织[M].1981年版,141-148页.

[2]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