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经验启示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B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19-01
(一)从批判性思维运动到批判性思维课程兴起
20世纪40年代,美国出现批判本国教育的大量研究报告。调查发现,学生学到的知识越来越新,获取知识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却明显变低,尤其在“高阶认知过程”方面,有继续弱化的趋势。专家认为,正是高等教育的缺陷使美国丧失了百万社会栋梁。
卡尔·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当代最具影响的哲学家之一,认为科学的精神实质是批判。在此基础上他运用批判理性主义把科学发现过程建构为四阶段图式,即“问题—尝试性解决—排除错误—新的问题”。①
受波普尔启发,美国学者认为不仅科技创新需要批判性思维,日常生活和参与民主社会都需要批判性思维。20世纪90年代,批判性思维运动达到顶峰,并带来以下几项成果:第一,在高等教育中出现一门以教学生如何思考,即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基础课程:批判性思维。第二,出现一种以批判性思维理论为基础的考试类型,主要有:GMAT(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SAT(大学本科入学考试)、LSAT(法学入学考试)等。不同以往的知识型考试,其主要考核目标是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非知识。
(二)从单纯批判性思维训练到跨学科融入
美国除将批判性思维作为一门课程开设,还在各学科教学中加以强化。②当前美国高校开设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主要有三类:
第一,单纯的批判性思维课程。美国高校大多采用此类,具体课程名称繁多,如批判推理、批判性思维等。 以论证的辨识—图解—重构—分析—评估为主要内容,不包括任何形式论证法。
第二,包含批判性思维的逻辑课程。因在批判性思维推理过程中很多时候要用到逻辑思维,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时将逻辑教学当成一种培养手段。
第三,将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学科教学结合。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过程,更是一种互动过程。学生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批判性地思考,形成进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三)从学术研究理论化到国家教育制度化
作为一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教育行为,美国各领域的专家对批判性思维进行跨学科研究,因此全国性批判性思维教育和专门研究组织不断涌现。目前主要有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批判性思维基金会、批判性思维国家高层理事会。它们分别从科研、资金和制度方面保证了美国批判性思维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
随着各界的共同努力,批判性思维作为教育培养目标被纳入国家教育法规中。 1973年,卡耐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美国高等教育的目的和表现》报告,提出了美国高等教育当时及未来的主要目标,其中第五条提出“为社会的自我更新开展对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克林顿于1994年3月31日签署《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 Act—GEAA)。该法对美国2000年的教育提出的培养目标有“要大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推理能力、解决难题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和进行流畅交流的能力。”③这正是被解析了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目标。之后此目标被布什政府继续采用。
(四)美国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批判性思维在美国的发展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重新思考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批判性思维运动在美国的兴起,是对高等教育目标的一次重新认识。二战以后,美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规模急剧扩张,但教育质量也出现大幅下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这时候的美国很相像。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在科研上所取得的成绩却没有随之上升。相反,在大扩招后,由于人均教育资源下降,生师比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跟不上,学生的素质出现下降,导致整体教育质量下滑。因此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迫切。批判性思维作为“元思维”,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更能为其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提供方法指导和智力支持。
(2)重视批判性思维研究
不同学科的研究不仅能促进学科融合,也是产生新理论的必然条件。美国批判性思维理论发展非常丰富,与之相比,我国落后了很多。具体说来我国可从下几方面为之努力:首先,形成批判性思维研究的学术氛围。只有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取得了一致认同,才会有更深入的研究。其次,重视理论研究,只有理论发展了才能为我国的批判性思维教育与实践做出指导。最后,培养批判性思维研究的专业组织。信息社会中,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前沿信息的掌握。专业组织间的定期交流和信息共享将加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3)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制度化
教育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关键看改革的目标能否成为国家政策。在最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④我国开始意识到人才培养的不足,纯粹知识的掌握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如何将批判性思维作为一项制度明确提出并列入培养目标,将决定我国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真理、合理性和科学知识增长[A].傅季重等译.猜想与反驳[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308-318.
[2]武宏志.外国大学逻辑课程的设置及其启示[J].哲学动态. 2001, (增刊): 77-78.
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的社会背景下,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成为有独立利益诉求的个体。在每个个体追逐各自利益的情形下,必然会有一部分社会成员,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身利益,在法律未禁止的范围内,会不顾社会普遍道德准则的约束,实施损害其他社会成员利益的行为。俗语所讲的:“哄死人不偿命。”正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鲜活总结。面对这种比较无情但又无可奈何的社会现实,以培养具备在未来社会中具备生存能力的公民为根本目的的现代大学,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一些必要的教育方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大学生毕业生,具备良好的,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能独立地做出分析评价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生存质量,避免自身权益受到侵犯。
其次,人类社会早已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在世界各地,每时每刻都有大量信息产生。这些包罗万象的信息上传至因特网。人们在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媒介搜寻相关信息时,总会有很多可供选择的答案。但是,如果缺乏思维素养训练,不能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批评性分析,得出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的结论,就势必会被浩如烟海的信息淹没,无所适从。
再次,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鉴于其专业的特殊之处,有必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英语专业的本科阶段,尤其是大一,大二阶段,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语言水平有限,这直接导致他们课堂学习内容往往思想肤浅,课堂内外所作的,主要是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机械训练,比较被动的理解性训练和逻辑思维并不复杂的练习。这与他们正处在青春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特点产生了比较深刻的矛盾。长久下去,必定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譬如,与其他以汉语为学习媒介,在一二年级就能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相比,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极有可能发展滞后,甚至更严重的问题是,如果思维长期得不到高强度的锻炼,也极有可能产生思维的惰性。
最后,在我国人们往往抱有实用主义的动机学习英语,功利色彩过重,导致急功近利的情绪普遍存在。有相当一部分外语专业的学生受此观念影响,只注重语言技能的提高,主要精力花在了记忆单、词组、句型、练习听力等等机械性操作色彩很强的学习活动上。但是,他们却忽视了思维能力培养。当然笔者在此绝对没有贬低夯实英语语言基础必要性的意思。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早已形成一个共识,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周燕老师在其《语言教育与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发展》一文中,以同样急切的语气写道:“语言教育的实质就是教师通过教授语言的过程实现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和性格方面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做好从事社会生活的各种准备。”
针对以上四个因素,笔者在此想指出,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培养者,高等学校英语教师这一群体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促使学生树立提高思维品质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我的思维品质。作为西方教育主要内容的批判性思维,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提供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方法。批判性思维一直是美国各级教育的核心理念。1910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Dewey)开始倡导“反省性思维”(reflectivethinking)。在该理念的引导下,美国的学校教育把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自主处理加工信息的公民作为教育事业的核心目标。
二、批判性思维能力
1.概念
“批判性(critical)”一词源于希腊文:kritikos,它的意思是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辩谬篇》。他在其中论述的“精神助产术”正是这种反思和质疑的批判性思维的典范。多年来,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及其特点,在理论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爱尼斯在《批评性思维技巧测量的逻辑基础》中作出如下定义:批评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也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考,逻辑地作出主张的思考。”
2.特征
(1)客观公正。对所有的观点都能不受自身的情感、私利、以及思考者自己的朋友、公司、社团、或祖国利益的影响。这意味着要始终坚持思维的各项标准(例如,准确性和逻辑性)。(2)质疑。任何思想观点都不应当享有免受质疑的豁免权。持有这种理念的人从不轻信别人的言论,也不会盲目地跟从别人的行动。
三、在精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在践行着某种“教学文化”。绝大部分学生都会深受“教学文化”的影响,成长为特定类型的学生。教师营造何种“教学文化”,就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教学模式,是“记忆型教学文化”以记忆为中心内容的学习信息量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准绳。而新型的“教学文化”应当是一种“思维型教学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教师倡导学生理性客观地分析信息,并得出一个逻辑缜密的结论,从而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的评价标准转为能否引领学生积极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教学活动应该在平等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教师同学生就各种话题展开平等的讨论。在进行此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习明纳(seminar)模式。
习明纳模式,就是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各种有效权威途径搜集相关信息,进而运用自身思维能力对信息梳理,形成对核心问题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同时,还应具备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将其传达给外界。习明纳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当然,践行这样的教学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师构成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我们要积极充分地准备每一个话题,从而,有效组织引导学生的讨论。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沟通、交流能力。当然,教师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更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阅读文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一步,教师推荐文章主题和核心概念,或者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发掘这些内容。第二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谷歌英文搜索引擎,鼓励学生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主办的大型权威网站上去查找以英文表述的相关内容,及时有效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这一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英语语感的过程,此举可谓一箭数雕。第三步,要求学生课后小组讨论,交流彼此心得,对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鼓励他们使用英语进行辩论式交流。这样做,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还提升了他们的口头陈述能力。第四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把上面三步所作的活动,以简练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加工能力,引导学生将对文章的主题和核心概念的理解引向深入。
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如果说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泛性等。那么,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逻辑性。英文写作与汉语写作不同,它讲究开门见山,直述主题。通过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衔接词,使读者对文章的思路一目了然。这就要求学生在做到语言地道的同时,要有强大的逻辑力量,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实现写作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和课文内容相关的主题,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如果每学期学生可以写两到三篇这样的小论文。那么,四年本科学习之后,无论是他们的语言水平,还是他们的思维水平,都必将显著提升,终身受益。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课程设计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指使学生在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和元认知六个批判性思维认知方面的核心能力有所提高。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1]。同时,在学生的认知技能(cognitive skills)和情感意向(affective dispositions)方面形成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精神[2]。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
1.近年来国内关于批判思维能力的研究
近十年来国内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中国知网以“批判性思维”为主题关键词进行搜索,从2006年到2016年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对批判性思维或思辨能力进行研究的文章数目约为5113篇。但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不多,约占总量的12.7%,而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在批判思维培养的文章则占了更少的部分。绝大多数研究探究的是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对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研究较少。大学英语语言技能批判性思维培养方面,对读写技能的关注较多,而对听说技能的研究较少。
2.在英语教学中听说是最直接表现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部分
在英语能力的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听说是最直接表现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部分。但是学生在几个方面的能力中,表现最差的就是这两个方面。除了英语能力的考虑外,大部分学生也缺乏批判性思维,口语表达的内容往往注重对英语词汇的运用及简单的对话表达,很多情况下学生和老师都会把口语表达差的原因完全归结为英语词汇量不够,或者练习不够。但是即使让学生使用中文阐述,仍然有部分学生会言之无物、表达逻辑混乱、条理性差,甚至根本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笔者以一位学生的四级听写作业为例,正确原文应为:
Four American teenagers,all children of U.S.military personnel,have been arrested on charges of attempted murder after a woman was knocked off her motorbike with rope strung across two poles,Japanese police said.The four suspects―two 15-year-old boys,a 17-year-old girl and an 18-year-old man―were taken into custody on Saturday,the Tokyo Metropolitan Police Department said.
学生的听写结果为:
Four American teenagers,more children of US military personnel,has arrested...after a woman was knocked off her motorbike with rope strong across two poles.Japanese police said four suspects―50 old year boys and 70 year old girl and 80 year man were taken into castering on Saturday.
虽然句子中有大量的错误,并漏掉部分信息,但是可以看出学生基本听懂了主要的信息内容。在英文听力中有时会出现70和17,80和18听错,但是从50 old year boys and 70 year old girl的表达,以及四个嫌疑人年龄为70、80岁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学生完全没有经过主动分析,而只是被动地记录答案,才会写出这样答案。
所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方面大大忽略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很难运用批判性的认知分析和讨论他们的观点,造成他们被动而不是主动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3.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要求相契合
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进一步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高级阶段学生口语表达的核心要求。在大学英语四级听说部分的改革及新托福考试的改革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要求。但四级口语和托福口语考题的设置均要求考生根据个人的知识和经历做出评价和选择,并且要给出评价和选择的理由,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叙述和描述。对于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要通过听、读,还要对信息进行辨别、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这对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测试所考查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值得我们注意。因此,我们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基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听说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鼓励学生的多角度和散发性思维。教师要丰富课堂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同时,在英语教学中也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视角,进行大量跨文化内容的补充,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和表达的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后由学生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听说课的教学形式比较丰富多样,可以进行启发式提问、情景表演(课上表演及学生自制视频)、辩论、讨论、协作等多种教学形式。选取与正在使用的教材相关的话题或社会热点话题,配合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协作讨论形式为例,笔者试做以下两种课程内容的安排:
1.协作讨论与辩论
(1)组建小组
将各班学生分成小组,每组6人左右,分组多以自愿为主,考虑学生的性格、语言能力等方面进行分组组员的适当调整,全班共五六组。团队建立后首先进行内部交流,互相熟悉。
(2)以多种方式提出问题或话题
引出话题,话题需贴近学生生活或热点话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进行批判性分析。应该注意的是引用话题的方式是多样的,有视频新闻、TED的演讲、影视作品、漫画等多种方式。在提出话题后,给学生时间充分讨论,每个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并可以安排各组之间互相交换意见。
(3)由学生进行总结陈述
反驳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陈述观点(State),即确定主旨,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最初可以先提出一些观点加以提示,以引导学生做出积极的思考和反馈;(2)详述理由(Elaborate),即确定从哪几个角度或方面阐述主题;(3)举例说明(Exemplify),引出证据和根据,这部分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密切相关;(4)做出总结(Conclude),总结“说了什么”,回归到所确定的主题,将主题重申并阐述明了[3]。
要注意选取的学生应该在小组内部随机选取,在下次活动中轮换,避免经常由一个学生发言或在讨论过程中只有部分学生积极参加。
(4)教师建议式点评与学生互评
这一部分是关键,也是教师检验学生语言输出和批判性思维外显化的重要步骤。每组成员都应对其他小组的表现做出评价,并就异议或新的想法可以进行现场的辩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的建议式点评,而不并不做最终的结论。
(5)反思
反思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在经历了讨论、陈述、辩论、提问与点评过程后,应对自己的观点和表现进行反思。同样反思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在课下进行再讨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客观的思维进阶模式。
2.正反辩驳
这种方法仍然是辩论和陈述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但比起第一种,所需时间更短,需要学生进行思维反应的速度更快。
首先由教师以多种形式的方式引出话题,学生三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并随机抽取学生的持方。学生在短暂思考后,要根据持同样观点进行陈述、详述理由、举例说明并做出总结。之后由同一小组的另一人持相反观点再次进行观点陈述、详述理由、举例说明并做出总结。最后由小组中的最后一个人对观点进行综合点评总结。
在这个活动的锻炼中,由于学生事先不知道持方,因此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对待问题的正反两方面都要考虑到,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并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批判性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由于此种教学设计用时较短,可以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多次使用。
三、基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听说教学方法
1.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式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其知识建构观,它强调学生知识建构的自主性,其实质是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自主决定的“权力”[4]。探究性教学也可以称做不完全教学法,与传统教师讲述的方法不同,教师只提供给学生一个知识框架或知识的局部,教师充当的主要角色应当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教师引导学生以课堂上特定的主题为探究内容,通过阅读、观察、听讲、实验、思考及讨论等途径亲身体验、独立探究,最终自己发现并掌握需要学习的内容。整个探究性教学要有多次思考、总结与再思考、再总结的过程。此种教学方法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正好契合。
2.互动式教学法
建立新型的师生及生生关系,让师生和学生之间产生互动,使学生在多次互动练习的过程中实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在互动式教学法中,有针对性的3D互动口语教学法。3D是Dialogue-method(对话法)、Discussion-method(讨论法)、Debate-method(辩论法)的简称。它是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中心,通过对话、讨论和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外语口语教学法[5],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动。师生和生生之间产生互动,帮助学生跳出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从多种角度形成批判性思维。
3.反思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性教学着重体现在以下方面:(1)对教学内容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的反思。(2)对课堂教学组织、策略与方法的反思。(3)对学生成长的反思。(4)对教师自我发展的反思[6]。
教学反思的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1)确定所要关注的内容。(2)观察与分析。(3)重新概括。(4)实际验证。在检验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发现新问题,从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新的循环[7]。反思教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教学方法。学生和教师通过日记、聆听与观察、教师评价、录像、教学行为研究等实现共同提高。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能力的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学生最弱的听说能力要想得以提高,除了需要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以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从国内研究现状、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特点,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契合度三个方面看,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中,英语听说教学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是非常合适可行的。听说课的教学形式比较丰富多样,基于探究性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及反思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及在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和元认知方面的核心能力都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56-61.
[2]Ennis,Robert H.A log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9(2):44-48.
[3]苏小青.大学英语口语课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咸阳师范学院学院,2010(3)第25卷第二期.
[4]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彭青龙.3D外语口语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2):24-26.
[6]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
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要以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为前提
新课标的颁布及实施,新教材的使用,文明史观正在不断地渗透并为人们接受。文明史观的本质即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史,是人类文明在时间上的延续。历史教学首先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形成文明史观,从人类文明的演进角度,审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和遵循历史规律的前提下,摆脱旧史观形成的思维定式,从而获得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新认识、新评价。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要以学生准确理解、掌握历史主干知识为基础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学生只有全面准确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人物、事件、现象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整理之后,才能形成自己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形成运用历史知识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思维方法是关键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常是由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敢不敢质疑等体现出来。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发现、培养学生的这些思维能力,鼓励支持学生别出心裁,大胆质疑,大胆臆想,大胆挑剔,大胆提出己见,才能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如,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一方面,这是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屈辱,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这场战争促使中国人民觉醒,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正视自己的不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要以学生的思维会发散、能迁移为条件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习环境;良好习惯
一、创设轻松自由的英语学习环境,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负担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若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要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焦虑心理。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的想法与教师想要的标准答案不同,产生一些紧张、畏惧、焦虑与退缩的心理,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教师有着较大的关系。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给学生的自主思考留下时间与空间,对学生的想法采取包容的态度,学生就会减少这种心理负担。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轻松的、自由的、民主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重点往往放在引导学生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达到一致的地步,忽视学生内心对这些观点的看法与态度,忽视学生内心的疑问,教学环节基本上不存在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这一内容。除了在教学环节缺乏批判性阅读之外,教师甚至会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采取压制的态度,严重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提高。在这种长期压抑的阅读学习之下,学生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阅读教学中就会被动地接受作者的观点,懒于思考,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质疑。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若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就要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
二、引导学生形成学会质疑的良好习惯
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互动的过程。首先,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想法直接影响着读者,读者要试图接受它。其次,读者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对作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读者既可以赞成作者的观点,又可以反对作者的观点,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但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大多是重视作者对读者的影响,而忽视读者对作者的反馈。即使读者有自己的想法与质疑也是被限制在一定的模式之内,缺乏创新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换句话说,每个学生都有质疑的潜能,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这种潜能,并不断使其发展下去。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要学会通过激疑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通过激疑,引导学生快速地发现一些疑点,进而思考与探究,多角度、深度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积极提出问题,形成学会质疑的良好习惯。(2)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质疑的方法给予指导,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环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分析问题,保证质疑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批判性阅读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时候,需要认识到批判性阅读的真正内涵,批判性阅读是对作者观点的一种质疑,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不是单纯的批评。批判性阅读的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与机制选择。因此,在教学中,并不只是一味地批评与质疑。首先,要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判断,积极地保留,消极地批判。同时,阅读教学中的批判要科学、合理。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从而促使批判性阅读更加的科学合理,
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势在
必行。一线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观点,不断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教学要打破原有的局面,以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其思维结构为目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探究表层意义上,而应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深层次意义,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判断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判断推理的质量和逻辑一致性,发现已经明说或未加明说的偏见、立场、意图、假设以及观点,从多角度考察合理性以及检验在更大背景中的适用性等复杂的、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