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理财的建议

大学生理财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理财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理财的建议

大学生理财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理财产品 大学生 经济知识水平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222-02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幸福安康,众多理财产品也应运而生。大学生是全社会中数量颇多的一支特殊群体,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也兴起了一阵理财热。但是,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辨别能力有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没有稳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有时不仅没有改善个人财务状况,反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盲目投机危害性大,改变这种现状刻不容缓。同时,针对大学生的理财产品较少,亟待开发出新颖、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财产品。

一、大学生理财产品购买情况与经济知识水平的现状与特点

通过线上、线下发放136份调查问卷,我们将所得数据进行汇总(见表1),并进行频数分析,大致了解各理财产品选择的频数信息。

从描述性分析中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投资理财很感兴趣,完全不感兴趣的占极少数。在理财产品的选择方面,多数大学生倾向于购买如基金、保险等风险较小的理财产品。这一调查结论在数据“更偏好那种理财产品”中也能得出,约七成大学生会避免高风险,同时放弃高收益。

随着互联网等行业的兴起,大学生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新型渠道进行投资,传统渠道被代替的速度令人吃惊,仅有三成学生会通过传统渠道进行理财。

当今理财产品的满意程度并不高,大多数大学生对现行的理财产品评价平平,只有少数大学生比较满意。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风险高是其最显著的缺点,相对来看理财产品在收益方面较令人满意。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理财现状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一是经济来源较单一。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实现经济独立的少之又少。二是消费结构不合理。人情消费、恋爱消费占比过大,学习消费占比不足。三是消费不理性。大学生属于易冲动的群体,容易被广告或促销蒙蔽双眼,往往出现非理性消费。四是个人理财意识和观念有待加强。虽然有60%以上的大学生回答自己有理财意识,但他们对理财的认识并不清晰,理财知识匮乏、存在不少理财误区。五是大学生对理财专业术语和具体操作存在着困惑。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父母工作与理财产品选择的差异性分析

我们将136份调查问卷中,父母工作是否与经济领域有关与学生平时购买什么类型的理财产品的交叉表(见表2)进行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

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父母工作与理财产品选择之间有关系。

(二)所学专业与经济学是否相关与平时是否购买理财产品的关系分析

调查显示:所学专业与经济学相关的学生112人,其中80人购买与学习专业相关的理财产品;所学专业与经济学不相关的24人,其中20人购买理财产品。经卡方检验,P值为0.08,大于0.05,两者无显著差异。说明所学专业与经济学是否相关与平时是否购买理财产品之间无关系。

(三)微观经济学成绩与理财产品选择及偏好的差异性研究

表3(见下页)为微观经济学成绩与平时购买什么类型的理财产品交叉表,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微观经济学成绩与理财产品选择之间有关系。

进一步对微观经济学成绩与更偏好哪种理财产品交叉表进行分析,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微观经济学成绩与选择理财产品的偏好之间有关系。

经对应分析发现,微经成绩较差的同学不买理财产品,微经成绩优秀的同学倾向于购买基金。

(四)宏观经济学成绩与理财产品选择及偏好的差异性研究

对宏观经济学成绩与平时购买什么类型的理财产品交叉表(表略)进行分析,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宏观经济学成绩与理财产品选择之间有关系。

对宏观经济学成绩与更偏好哪种理财产品交叉表进行分析,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宏观经济学成绩与选择理财产品的偏好之间有关系。

经对应分析发现,宏经成绩较差的同学不买理财产品,宏经成绩优秀的同学倾向于购买基金和证券。

三、结论与建议

我们对搜集到的数据采用了卡方检验、对应分析、最优尺度等分析方法,分析了经济学成绩和家庭环境对理财产品选择是否有显著性影响;各成绩段的大学生分别倾向于选择何种理财产品;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等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微经成绩仅为及格的同学不买理财产品,优秀的同学倾向于购买基金

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在学习了微观经济学后,同学们对收益与风险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会对两者作一些权衡。可以发现,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同学理财意识更强,更倾向于选择基金、保险等风险低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而成绩仅为及格的同学理财意识相对薄弱,一般不会选择去购买理财产品。

大学生作为校园与社会衔接处的群体,暂时还没有实现经济独立,理财的本金一般来自于家长给的生活费或在外兼职所得,故不会选择将很多资金投入股票等高风险的行业中。

(二)宏经成绩较差的同学不买理财产品,宏经成绩优秀的同学倾向于购买基金和证券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在学习了宏观经济学后,同学们对收益与风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会对二者作一些权衡,可以发现,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同学理财意识更强,更倾向于选择基金、保险等风险低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而成绩仅为及格的同学理财意识相对薄弱,一般不会选择去购买理财产品。

基金具有风险较低收益相对较高的特点,证券则是以公司融资为目的,最早的证券是优质的公司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向社会寻求资金支持而向社会公众发行公司股票。二者都是属于风险性和收益性居中的产品,成绩优秀的同学更多倾向于选择这两种产品。

股票投资风险高,投资技术要求高,成绩一般的同学如果没有很好地将风险考虑在内,则倾向于选择股票。保险的基本作用是把个体风险所致的经济损失分摊给其他投保人,用集中起来的保险基金补偿个体损失,这种理财产品风险较小,收益也较低,故鲜有大学生选择。

(三)父母工作是否与经济领域有关对理财产品的选择还是有较大影响的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若父母的职业与经济领域有关,那么该同学从小就会受到父母的熏陶,包括在理财产品的选择方面,他们会听从父母的建议,或者直接效仿。而若父母的职业与经济领域无关,那么他们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更多的会是通过周围人的推荐,包括老师、同学、业务人员等,或者从网上获取信息,如果没有很强的理财意识,那么很可能该位同学就不会选择理财。

大学时代应该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应培养主动理财的意识,形成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理财习惯,进行保险保障。在实现中长期理财目标的准备过程中,要充分预期风险,因为如果没有做好计划来规避这些风险,再好的储蓄理财方式都可能功亏一篑。

大学生应尽早做好保险保障计划,越早购买,风险规避越早、保障越高、费用也越低。如购买保险,它能改变年轻群体对于消费诱惑抵御力较差的弱点。

大学生群体数量不容小觑,建议金融部门设计、开发更适合大学生理财的产品,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周雨风.当代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与消费道德引导.商场现代化,2007(1C)

[2] 谭春兰.浅谈大学生理财.时代经贸,2016(3)

[3] 李健.金融学(第二版).2014

大学生理财的建议范文第2篇

时代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在此形势下,面对社会和市场对人才日益更新的要求,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为了探究大学生所需金融知识,推进大学生的理财教育,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科研小组面向省内外高校进行了“大学生所需金融知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针对大学生金融知识的需求,调查了有关股票证券、创业贷款、助学贷款、学生信用卡、留学贷款等方面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研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推进现有高校金融理财教育,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次调查问卷共计500份,主要针对省内外72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回问卷共计478份,有效问卷420份(其中河北经贸大学173份,省内外其他院校247份),无效问卷38份,空白问卷20份,问卷有效率为87.87%。

一、大学生金融知识需求现状

(一)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的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

本次调查男生占70.7%,女生占29.3%;年级选项大一占18.6%,大二占43%,大三占27.4%,大四占11%;专业选项文科生占57.6%,理工科生占41.4%,体育艺术类生占1%。总体来看,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有很大不同,有强烈需求的占24%,有比较强烈需求的占34.5%,需求不大的占39%,没有需求的仅占2.4%。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的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有显著差别,为了研究这种差别的具体情况,我们用spss20.0软件的相关分析进行了具体研究(见表1)。通过研究发现:专业和金融知识的需求呈显著负相关,即文科对金融知识需求最强烈,理工科次之,体育艺术类学生最缺乏需求。年级与金融知识的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即大一的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最缺乏,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逐渐增加,大四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最强烈。而性别与金融知识的需求相关性不显著。

(二)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来源渠道

对于大学生金融知识的来源渠道,我们设定了网络媒体、学校教科书、报纸杂志、证券公司宣传、专家讲座、亲戚朋友、其他等七个选项,结果如表2所示。

可见,网络媒体和报纸杂志是非金融专业大学生金融知识的主要来源渠道,从学校教科书获得金融知识的不到调查人数的两成。

(三)大学生自认为将来会需要的金融知识

对于自认为将来会需要的金融知识,调查显示,个人理财类(包括证券投资)占主导地位(占比51.42%),其余依次是实业投资(占比16.19%)和保险类知识(15.24%)。金融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加,普及金融知识,增进在校大学生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和了解已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在校大学生目前金融知识的需求

针对在校大学生目前金融知识的需求,调查显示,理财(包括证券投资)知识需求占比较大(33.81%),其次是创业贷款(19.05%),这跟大学生创业需求程度有关,大学生信用卡需求占一定比例(18.57%),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理财需求。留学贷款(10.24%)和助学贷款(9.05%)知识的需求相对比例较小。

对股票债券等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对于相关知识比较了解的仅占13.38%,仅限教材知识的占24.65%;对创业贷款知识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目前有自行创业打算的只有27.54%,而为以后创业储备相关知识的占到绝大部分;对助学贷款知识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对助学贷款相当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占到55.27%;对学生信用卡知识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很有需求或有较大需求的占到73.07%,而对学生信用卡了解程度看,相当或比较了解的仅占32.05%,吸引学生办理信用卡的因素依次是购物分期付款(33.33%)、消费透支(19.23%)、消费积分(17.95%);对留学贷款知识有需求的在校大学生中,有留学打算的占到95.35%,对留学方面的金融知识比较了解的占62.79%,留学时很有可能会选择留学贷款的占到95.35%,留学时一定或很有可能会选择留学保险的仅占13.95%。

二、大学生金融知识需求与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金融知识需求分析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在校大学生对金融知识有需求的占到半数以上,尤其是对个人理财类(证券投资等)和创业贷款的金融知识需求比例较大。证券投资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尤其是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对证券投资都报以好奇和投机的心理,所以,很多学生最初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涉足股票投资,由于受到部分学生炒股赚钱示范效应的影响,加之从众心理严重,不少大学生也随之加入到炒股大军中来,这一现象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财经类高校比较普遍。

大学生对创业贷款知识的需求可以说是大学生寻求就业出路的基石。近些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种种原因造成就业需求与市场供给的矛盾突出,高校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影响着一代大学毕业生的毕业选择。但是,本次问卷调查发现,69.62%的大学生认为创业需要依靠贷款资金。所以,大学生创业贷款知识的需求是比较迫切的。

(二)大学生金融知识供给分析

我们通过查阅石家庄地区几所高校的教学计划,发现当前大部分学校尚未开设理财教育等相关课程,开设了理财课程的院校也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财课程真正得以开花结果的寥寥无几。通过调查还发现,教育部和地方高校在大学生理财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评价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大多数高校都忽略了大学生理财教育,只是开设几次讲座,并未真正达到理财教育的目的。

在开设了理财课程的院校中,大学生理财教育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高校缺乏培养大学生理财素质的观念。当前,理财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各高校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有意义的理财教育尝试,但是,零星支离、实施过程单一化的理财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无法推动大学生理财教育的深入。理财课程设置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大学生理财素质培养放到应有的位置。我国高校的理财教育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二是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过于单调和死板。理财课程中讲述的内容多为宏观的投资理财,微观的个人理财内容涉及较少。教师常常是理论说教多,实际操作少,大多数是在口头上的理财理论,而真正具有说服力的理财实际操作微乎其微,这必然导致大学生理财意识滞后和缺乏理财实践,不可能学以致用。

三、对高校理财教育的建议

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理财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个人发展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大学需要开设理财公共选修课,普及金融知识和培养理财能力。

(一)针对不同学科类别,制定理财类选修课程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高校应当根据不同学科类别,制定差异化的理财类选修课程,构建文理交叉、互相渗透、专业口径全方位覆盖的课程体系。金融知识具有较多的数理知识,对于理工科院校学生来讲,运用基本的数理统计知识进行理财、投资、贷款计算不成问题,但对于文史类学生来讲,涉及到专业公式、模型等就会稍显吃力。对此,建议院校在开展金融知识课程时,针对不同学科类别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理财课程,注重文理交叉有针对性地展开理财教学,理工类学生侧重投资理财的收益计算、风险分析等,文史类学生可以侧重理财管理技能等。

(二)循序渐进,注重课程连贯性

从调查研究发现,年级越高的大学生对理财知识越感兴趣。因此,课程开设时间应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这一阶段是进行理财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理财教育课程的内容可以从在校大学生身边的金融需求入手,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培养理财素质。先教学生制作个人收支平衡表,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收支平衡。然后从小额储蓄、学生信用卡、助学贷款、股票投资等实际操作逐步推进理财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理财观念,增强自立感和责任感。进入二年级再开设理财基础理论知识,如理财规划原理、金融基础、税务基础、保险基础和理财法律等,可让学生对当今比较热门的理财方式有常识性的了解。到三四年级时,可以逐步开设理财实务性课程,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随着年级的提升,大学生应该逐步学习较为专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课程的连贯性,循序渐进,这样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注重实践教育,提高理财技能

大学生理财的建议范文第3篇

互联网理财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进行理财投资业务的一种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余额宝、腾讯理财通这样的货币基金类理财产品,拍拍贷这样的P2P网贷类理财产品等。互联网理财相对于传统理财收益高,互联网理财让理财变得更便利化和自由化,与很多证券、期货等理财方式相比,互联网理财门槛更低,为客户带来更为舒适的投资环境,因此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得以快速发展。大学生群体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使用者,也是互联网金融消费高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本文以宁波地区大学生为主要调研对象,对大学生的理财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的理财行为和特点,并对大学生理财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宁波大学生理财行为调查

本次调查将采取配额抽样调查的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资料研究等定性调查方式为辅,在宁波地区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发放问卷数量为120份,有效收回问卷120份,其中:宁波大学34份,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16份,宁波工程学院20份,浙江万里学院25份,宁波大红鹰学院25份。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宁波大学生理财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理财收益程度

在大学生选择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时候,理财产品的收益程度便会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考虑到自己资金相对充沛的情况下,较高的收益率和安全性并存的理财平?_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大学生去进行理财,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约3.95%)吸引了84.2%的受访者去使用它进行理财(见图1)。

(二)资金充足程度

月末结余的生活费资金的多少是大学生能否进行理财的前提,由于不同家庭收入的差异大,导致大学生月末生活费的剩余使其对理财产品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如图2,调查中仅约56%的受访者月末有结余,其余44%的学生都为“月光族”。月末生活费的余额是其进行理财重要的因素之一,更多的生活费对其生活方式和理财方式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见图2)。

(三)理财便捷程度

大学生是最紧跟潮流的群体,而对于产品的简便程度当然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据调查,80.9%的大学生都以便捷程度来选择理财产品。如若操作繁琐,必定无法吸引与时俱进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互联网理财产品选择,八成的受访者选择余额宝,它的强大和广泛化就是凭借其便捷性而横扫其他同行业产品(见表2)。

(四)风险偏好程度

不同风险偏好的居民理财的模式也是不同的,例如保守型理财偏好者的一般会偏向余额宝或其他理财软件等低风险的理财品种;稳健型理财偏好者则主要通过银行储蓄资金,其中也可以将少量的资金用于购买基金或者其他的理财产品;积极进取型的理财偏好者则主要通过投资基金或者汇市进行理财;而冒险型理财偏好者主要进行的是对股票或其他互联网高收益高风险的理财品种进行投资。由于大学生群体并没有太多闲余资金的情况,因此大多喜爱低风险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并不会去选择难度较高的股票或证券投资,89.2%的受访大学生都意愿承担的风险损失在5%到25%之间,并不会去选择难度较高的股票或证券投资(见表3)。

四、促进大学生运用理财的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大学生是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大部分大学生眼中理财仅是简单的数字概念,定期放在一些金融App便顺其自然。而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在互联网理财方面长期和独立的思考并付诸实践,并减少盲目的理财行为,这就需要大学生树立科学而正确的理财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财意识和能力。

(二)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资金防患意识

社会不法分子不良之风深入我们的生活,而大学生却是刚涉足社会的小青年,单纯而又美好的心灵很容易经历伤害和欺骗,因此建立良好的自我防范意识很有必要,一切活动都应量力而行。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都有安全漏洞,但是非专业人士均很难发现。因此大学生要做到:在操作的时候一定不能大意,避免盲从心理,避免钱财损失和信息泄露;网络支付必须谨慎,勿进陌生支付链接,在公共场所的网络环境下更要谨慎登录自己的资金账户,从而防范各类互联网理财风险。

(三)学校应加强互联网金融和理财类课程的开设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大学生正确的消费心理和学习的积极性是形成良好的投资理财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加强互联网金融和理财类课程的开设,如大学可以举办一些互联网虚拟理财大赛,亦可在除《固定收益证券》、《投资理财学》等必修科目以外增设《互联网理财产品分析》等选修课程,加强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和理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大学生理财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大学生;消费;理财;调查分析;建议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RXY2015007)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4日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为目标,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科技与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在国外起步较早,以美国为例,经历了金融体系的长期发展和变革,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1999年美国推出了美版支付宝paypal。在日本、德国、英国等其他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行业也颇为发达。日本的电子商务平台乐天几乎涵盖日本大半金融行业,德国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尤为发达,英国则是P2P借贷的起源地。

相比于国外,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步较晚。2003年5月阿里巴巴公司投资建成淘宝,同年10月推出支付宝。2013年6月余额宝的上市,使各家电商纷纷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如理财宝、活期宝等。2014年余额宝资金规模超过了2,500亿元。余额宝的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进入了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受到人们的关注,也使得其他竞争对手纷纷效仿,互联网金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其发展可谓欣欣向荣。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大学生这一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庞大群体被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灵活多变、操作简单便捷以及市场服务面广等优点所吸引。互联网金融产品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习惯,也改变了大学生的理财投资方式。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金融产品虽然种类齐全为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它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各种监管制度并不完善,仍存在安全隐患。

二、文献综述

国外较早就有学者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进行研究,而对于大学生互联网理财观念的研究较少。国外学者针对大学生进行互联网消费的原因、差异性等方面展开了研究。Donna Mccloskey(2002)指出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原因是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Yoo-KyoungSeock、Lauren R.Bailey(2013)指出购物乐趣、时尚意识、价格意识、购物信心、方便意识及品牌忠诚度是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

国内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和理财的研究尚不完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王春晓(2009)认为性别、网龄和上网时间使用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钦国巍、顾若愚(2012)等指出便捷、自由和价廉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主要因素。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于区域性尤其是皖北地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研究少之又少,而不同区域之间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就互联网金融对皖北地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进行研究,可以对大学生消费理财观念的影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区域性文献进行补充和发展,以及指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理财观念,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十分广泛,为了准确地把握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的影响,本文仅围绕互联网金融消费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这两方面对蚌埠市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和蚌埠学院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以实地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设计了《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理财情况调查问卷》。调查者随机抽查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出500份有效问卷。在受调查者的性别分布上,男生占42.15%,女生占57.85%;在年级分布上,大一占16.12%,大二占23.14%,大三占34.17%,大四占26.03%。

(一)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统计分析。在500名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参加过网购消费的占98.76%,未参加过网购消费的占1.24%。受调查者去市区消费的频率分布上,经常去的占6.3%,一般占29.34%,不经常去的占37.19%,很少去的占27.27%。

由受调查大学生月均网络消费和月均生活费图可得知,大多数大学生的月均生活费为1,200元以下,少部分大学生月均生活费超出1,200元。近乎95%的大学生网购消费为500元以下,500元以上的消费极为稀少。由此可知,网络消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会拿出月均生活费的10~30%来进行网络消费购物。又由于受调查大学生去市区消费的不频繁可以得知,网络消费已经成为蚌埠三所高校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途径之一。(图1、图2)

由统计数据可知,上网时间越长、网购软件数量越多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越多,在上网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中,电子设备中的网购软件数量集中分布在2~5个之间,并且月均网络消费金额较多。据分析得知,网购软件数量与月均网络消费金额呈现正相关。(表1、表2)

(二)影响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的因素。通过以上调查数据的统计,我们针对影响蚌埠大学生互联网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由于蚌埠市三所高校地理位置相近,所以校区与市区距离的因素并不在此次分析之中。

1、性别。性别与消费是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女性对于消费偏爱的天性也决定了她们对于网络消费的喜爱。在网络消费中,女性总是处于主体地位。本次调查中,57.85%的女性,占据了网络消费的78.23%。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因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

2、年级。年级不同,学生对于消费的需求也不同,据统计调查发现,大一与大四学生进行网络消费较为稀少且月均消费额度较低,大二与大三的学生进行的网络消费较为频繁且月均消费额度较高。统计者认为,大一新生刚踏进大学校园,处于适应大学生活中对于网络消费相知甚少,而大四学生进行过的网络消费较多,加之实习等原因对于网络消费需求较低,大二、大三学生正处于对网络消费的活跃期,相对而言热衷于网络消费。

3、大学生月均生活费。大学生的月均生活费用是大学生进行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月均生活费用高的大学生生活宽裕,进行的网络消费也相对较多,月均生活费用低的大学生则较少的将钱财花费在网络消费之中。大学生月均生活费用与网络消费金额呈现正相关。

4、大学生使用网购app软件的数量。大学生使用网购软件数量的多少对于其网购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网购软件数量较多的学生更愿意在闲暇时间进行“逛淘宝”、“逛天猫”等行为,从而有更多的消费机会,进行了更多的网络消费。网购软件较少的大学生,所占网络消费的份额较少。网购软件数量与大学生网络消费金额呈正相关。

5、大学校园的快递种类数量。网络消费依靠着快递实现买卖双方的交易,因此快递种类是否齐全对于该校学生进行网络消费至关重要。统计中,93.39%的大学生学校的快递种类齐全,92.98%的大学生取快递都较为方便。因此快递对于网络消费影响颇大。快递种类的不齐全,会影响买卖双方能否达成交易,而领取快递是否方便则影响了消费者继续进行消费的意愿。

(三)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使大学生的消费更为便捷。互联网金融工具作为新时代的新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广泛。逐渐出现的网银、支付宝、百度钱包等使得网络消费有了相对可靠的支付平台。京东、淘宝商城的出现令大学生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不必到市区进行寻找。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更为便捷。

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银行对于分期付款支持力度较低,小宗消费银行并不支持分期付款,而大学生对于大宗商品的消费能力颇弱。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分期付款产品如趣分期、名校贷、学生贷等层出不穷,大学生在消费中就可以直接进行分期付款,不需要到银行办理复杂的贷款手续,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信用消费,促使更多的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

2、互联网金融激发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互联网金融消费的便捷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天猫淘宝商城的立即购买,支付宝的快捷支付,各种快捷方便的消费通道,使得离市区较远、消费不方便的大学生获得了新的消费渠道。

网络购物平台的产品种类繁多,使大学生可以买到在附近买不到的东西,而低廉的价格也使得消费更为实惠,这些都大大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

四、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影响

(一)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统计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发现:74.79%的大学生生活费用有结余,25.21%的大学生生活费用无结余,54.96%的大学生知道有理财产品但并未使用过,29.34%的大学生使用过理财产品,剩下15.7%的大学生并不知道理财产品。(图3)

由统计数据可知,蚌埠市三所高校的大多数大学生理财观念较为薄弱,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知之甚少,只有少数大学生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理财,且理财方式相对单一,近半数的大学生选择余额宝等理财产品,仅有不到8%的大学生选择股票、基金和P2P平台。(表3)

据图表可知,大学生选择互联网理财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操作的方便快捷,而非理财收益。

(二)影响大学生理财的因素

1、月末结余生活费。是否有月末结余生活费是能否进行理财的前提,而月末结余生活费的多少则决定了理财的方式,月末结余生活费较多可以进行的选择也多,月末结余生活费较少则理财选择也相应较少。

2、理财最低金额。大学生月生活费有限,相应的其月末的结余生活费也有限,理财最低金额则决定了大学生所掌握的流动资金能否进行理财行为。

3、理财收益。财帛动人心,收益是影响大学生理财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收益往往能吸引大学生进行理财,较低的收益则不能有效地激发理财的欲望。

4、理财方式的方便快捷。大学生都喜爱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处理问题,理财方式是否方便快捷也是吸引大学生进行理财的重要因素之一。快捷的理财方式能使大学生更方便的管理自己的钱财。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就是因为其方便快捷的特性吸引着广大的大学生们。

5、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理财产品的风险大小决定了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大多喜爱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三)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影响

1、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理财意识增强。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互联网理财,他们将闲置资金投入其中,获取收益,锻炼了理财能力。理财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大学生规划生活,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掌握理财知识,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也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2、互联网金融让大学生敢于尝试其他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随着大学生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广泛使用,他们对于理财产品的理解也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敢于购买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从赚取微薄的利息变为投资理财高收益,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在改变,不再局限于银行利息,而是放眼于广大的金融市场,依靠自己的判断进行理财。

五、大学生进行互联网金融消费和理财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飞速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法制的不完善,监管力度的不足。因此,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问题较多,如今网络诈骗层出不穷,而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轻易相信别人,正是骗子的重要目标群体之一。据本次调查问卷统计,其中就有24.38%的大学生遭遇过网络诈骗,因此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和理财时需要更加理智和谨慎。

(一)加强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教育,网络消费需谨慎有度。首先,学校应当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财观念,同时开展防范网络诈骗教育,防止大学生网络受骗,降低大学生受骗风险;其次,大学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做到消费有度,不攀比,不盲目,培养自己良好的消费习惯。在进行网络消费时要谨防上当受骗,在进行交易付款时看清楚交易金额、网站信息等。此外,家长也要做好对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教育,与孩子保持密切联络,了解孩子的消费支出,避免不恰当、不合理的额外消费。

(二)加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网络消费中要仔细辨别商品真伪,使用第三方支付软件,不要与商家直接交易,购买商品时要向商家索要并保管好发票。当权益受到损害时,主动与商家协商解决,若解决不了问题,再向网站服务平台投诉,对于仍旧未解决的问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反映。总之,大学生应当提高维权意识,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建设和谐的网络购物环境。

(三)谨慎理财,接受理财教育,积极了解理财知识。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人才,掌握理财的基本知识是必要的。不应盲目从众,而是应该建立在理财知识的基础上,对理财产品进行充分了解,进而选择购买。盲目的购买理财产品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而合理的理财方式则能够降低理财风险,增加理财收益。因此,掌握理财知识至关重要。

(四)投资理财组合要多样化,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投资理财皆有风险,不应只关注收益而忽视风险,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大学生应该进行多样的投资理财,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收益,进而培养自己的理财思维和意识。

六、结语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入发展,蚌埠市三所高校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行为比较普遍,但是在互联网金融理财方面却知之甚少。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光明的,它将成为大学生消费投资理财的重要渠道。互联网金融在刺激着大学生消费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引导着大学生进行理财。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飞速发展,虽然方便了人们生活,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和成熟期,不应盲目跟风,而应多学习消费和理财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理财观念,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运用我们所学的消费理财知识,为自己服务,为大众服务。相信随着制度的完善,监管的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更加健康繁荣。

主要参考文献:

[1]曹素芳,彭兴富.加强大学生理财观教育构建和谐校园[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

[2]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

[3]谢平,邹传伟.The Theory of Internet Finance[J].中国经济学人(英文版),2013.2.

[4]赵昊燕.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3.

[5]郑晨曦.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分析――以1066名90后在校大学生为样本[J].金融经济,2015.1.

大学生理财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理财教育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shijiazhuang city college student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financial education, analyses the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hopes of college students across the country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inancial educati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education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财渐渐为人们所熟知,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谈到理财,人们总会把它与投资、赚钱联系在一起,实际上理财是一个综合知识,包括理财的观念、知识和技巧三个方面,由于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所起的重大作用,财商已被视为现代人应当具备的三大基本素质之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尤为如此,而理财教育则是培养大学生财商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理财教育的现状,笔者在河北师大、河北体院、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学院四所大学进行了关于《大学生理财教育》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7份,有效问卷为360份,内容涉及理财的概念、投资与消费、金钱观三个方面。

一、理财教育的基本情况

第一,部分同学不了解理财的基本内涵:所谓理财是指以提高现在生活水平或者保证未来生活品质为目的,对现在以及未来生活中财务收支的完全规划,是资产与负债两方面的综合管理,因而理财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投资性的理财行为,它有可能实现财富的增值,如储蓄、股票和基金;另一类是消费性理财行为,不具备财富增值的能力,如消费性贷款、信用卡等。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说与父辈相比,大学生的理财知识相对丰富,但仍有很大比例的同学对理财的认识不全面,如35%的同学认为理财就是通过投资让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的活动,13%的同学则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理财。

第二,理财技巧匮乏,部分同学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投资和消费活动:关于理财技巧,我们都知道理财总是从记账或者说做预算开始的,但是我们45%大学生没有预算或者说从未认真执行过预算。至于基金、股票、国债等具体的理财产品,85%的同学没有接触过,所以投资与理财的经验和技巧无从谈起。即使是他们较为熟悉的储蓄,大多数同学所熟知的也仅限于活期存款和单纯的定期存款,实际上对于定期存款,我们完全可以采取台阶储蓄,接力储蓄、零存整取等多种形式,以最大限度提高存款的收益。

对于消费,多数同学的行为是健康的,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消费水平较低,且饮食比重大。44%的同学的生活费在400元以下,45%的同学生活费在400-800元之间,81%的同学饮食消费占全部花费的50%以上,这说明我们大部分同学的主要花费是刚性消费。二是理性消费。如对于生活费的结余,只有13%的同学会去买心仪的物品,63%的同学会选择储蓄或放在钱包以备不时之需;在财务状况不好时逛街,看到喜欢的物品,只有4%的同学会借钱买,55%的同学坚决不买或者制定计划攒钱购买,还有16%的同学表示在经济拮据的时候不会逛街;92%的同学没有或者很少有买了不久就不用的东西,这都说明我们的大学生能够量入为出,理性消费。三是不虚荣、不攀比。如对于名牌产品,71%的同学认为是否名牌不重要,自己心情好即可,7%的同学认为名牌是为企业广告买单,22%的同学认为名牌质量好耐用,有面子。四是能够合理安排收入。如假设同学们中了500万大奖,22%的同学会开设公司,13%的同学会投资房地产,7%的同学会买股票,4%的同学会买奢侈品,16%的同学会做慈善事业,27%的同学会资助父母,12%的同学会用作储蓄。从调查中得知,冲动消费并没有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第三,大部分同学拥有正确的金钱观,但仍需指导:金钱观是人们对于金钱的态度和看法,包括金钱的本质与功能两个方面。金钱观不同,人们面对金钱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也有所不同,所以说如何看待金钱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价值问题,是价值观的体现。

对于金钱的数量,58%的同学认为钱够用就好,35%的同学认为金钱越多越好,5%的同学认为无所谓,2%的同学认为为了金钱可以涉险。对于金钱的性质,71%的同学认为很重要,29%的同学认为衡量一个人主要看他是否有能力赚钱,至于金钱的性质并不重要。对于金钱的价值,60%的同学认为金钱的价值在于过上富裕而充足的日子,22%的同学认为金钱的多少可以体现个人的价值,15%的同学不清楚金钱的价值;在大学校园中,49%的同学认为金钱不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47%的同学认为金钱可以体现人的身份和地位,但不是唯一标准。对于金钱和个人之间的关系,24%的同学认为挣钱多就OK,60%的同学认为必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兴趣比金钱更重要;对于当前出现的“拜金女”,68%的同学表示理解或者无所谓,32%的同学表示鄙视;对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认同者与不认同者各占50%;而对于那些“炫富”的同龄人,92%的同学认为钱是他父母赚的,自己将来比他们赚得更多,8%的同学会有些自卑,并设法使自己跟上有钱的同学。

二、理财教育现状原因分析

(一)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原本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多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财知识,其消费行为大都是理性的、健康的,其金钱观大都是正确的,原因如下。

第一,现实条件不允许。笔者所调查的大学生主要来自河北省内,而河北省2010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左右,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列第12位,且地区差异较大,高低相差2.0倍。而通过调查,我们得知,我们的学生72%来自农村,64%的同学父母的职业是农民,73%的生活费的主要来源于父母,这就意味着除少数同学外,大多数同学在消费方面必须勤俭节约、量入为出。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父母的示范作用。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关于勤俭持家、勤俭兴邦的名言警句在我国不在少数,“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要求文人学子勤奋读书,“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要求农民、工匠、商人勤于本业,这些话语就像春风细雨渗入大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的指导着他们的行为。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我们的父辈用实际行动向大学生阐释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深刻含义。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人们,经历过物质匮乏时代的困苦与红色革命文化的洗礼,因而对于“勤俭节约”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就继承了父母的这种优良品质。

第三,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影响

针对在社会中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之风,党和国家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形成的良好舆论氛围,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金钱观和价值观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2006年总书记针对青少年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后,我国的学校、媒体和社会都加强了“三观”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形成了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在我们欣喜的同时,也看到了大学生理财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投资理财的知识技巧还很欠缺,冲动消费仍然存在,正确的金钱观还未牢固树立等,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

第一,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我国2000多年的农业社会中,受“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我们的父辈对于金钱问题存在着既爱又怕的矛盾心理,所以他们虽然喜欢钱,但一般不公开谈钱,好像谈钱就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品位和价值。而在对孩子的理财教育问题上就更加保守,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应该主要进行智力和品德教育,过早的理财教育则会使孩子沾上“铜臭味”,影响其健康成长。所以多年来,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理财教育一直是一个盲点。

第二,社会现实的制约。我们的父辈大都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在那时,人们的收入很低,所赚取的金钱刚刚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加之金融机构不发达,理财产品少,人们几乎不需要专业的理财知识就可以很好的打理日常生活,所以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节俭把基本生活安排好,因而我们的父辈大都没有专业的理财知识,也就更谈不上把理财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孩子。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手中富余的金钱越来越多,人们对金钱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虽然大多数人仍旧认同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金钱所起的巨大作用确实让部分人群迷失了方向,陷入了拜金主义的泥沼,这些变化都深深地影响了大学生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如47%的同学认为在校园里,金钱是身份的象征之一;68%的同学对于出现的“拜金女”表示理解或无所谓;50%的同学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一切都说明我们大学生的金钱观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专业指导。

第三,对于理财的种种误解。一种是对于理财的误解。它认为理财就是生财、发财,是一种投资增值,只有那些腰缠万贯、家底殷实、既无远虑又无近忧的人才需要,而没有一定财富积累的人们不具备理财的条件,如35%的同学认为理财就是通过投资让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的活动,实际上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财观念,生财并不是理财的全部。理财包括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目的是使个人与家庭的财务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从此种意义上讲,不富裕的人群更应该学习理财,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品位。

另一种是对于金钱作用的片面理解。其一是过分夸大金钱的作用,把人生的前途认为是“钱”途,认为孩子赚钱越多,价值越大、前途越好,用这种价值观进行理财教育,会使孩子产生对金钱的盲目崇拜,从而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潭;其二是过分淡化金钱的作用,一些家长害怕唯利是图和拜金主义的观念在孩子身上蔓延,就淡化金钱的作用,仍用传统的安贫乐道、苦身度日去教育孩子,从而无法真正解决青少年面临的金钱问题。

第四,中国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和应试教育现实的双重影响,我国大部分家长和学校都不重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许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名牌大学,就会有光明的前途,至于理财,那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情,现在进行理财教育,非但无益,还会污染孩子的灵魂。

三、对于理财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如上所述,理财教育主要包括理财观念、理财知识、理财行为三个方面,涉及金钱的性质和功能、金融知识和家庭理财常识、具体的理财技能等内容,因而我们的教育也应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缺一不可。通过我们的调查得知,79%的同学的理财知识来自媒体、朋友或者自己看书,只有11%的同学来自学校,这说明学校在理财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学校应是理财教育的主阵地。媒体在当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何况40%的同学的理财知识主要来自于媒体,所以绝不能够忽视新闻媒体对大学生理财教育的作用。从调查中得知,我们的大学生大多没有理财经验和理财技巧,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就必须有有经验从业人员的参与,所以资深理财专家或者有经验从业人员的实地指导必不可少,因而笔者对大学生理财教育有三点建议。

首先,加大理财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

它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金钱观的教育,这是理财教育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当前大学生比较关注生钱、护钱等具体的理财技巧,从而忽略了金钱观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只有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他们才有可能获得长久的幸福和快乐,因为金钱虽然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幸福生活的决定因素,更不是幸福生活的全部。二是基本理财知识的传授。只有课堂教学才能够完成对学生系统理财知识传授的任务,从而帮助他们形成基本的理财意识。因为只有了解了理财,他们才有可能进行与理财有关的思考和实践,如果大学生根本无兴趣了解理财,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将都归于无。

其次,加强舆论媒体的宣传力度。

作为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所起的的作用越来越大,几乎可以引领时代的潮流。所以媒体对理财知识的宣传会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媒体宣传除了金钱观的教育之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理财知识和技巧的传授,当然媒体宣传可以灵活多样,不必讲究形式,只要达到预期教育目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