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涵化;民族地区;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301-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7月13日,现在中国最受欢迎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第一期开播,节目中有位云南哈尼族文王第十一代王子李维真以原生态的摇滚歌声征服了导师,在自我介绍中这位在族内贵为王子的24岁在校大学生却不禁潸然泪下,因为要接受学校教育,13岁的他不得不离开家乡进入城里生活,但却因为无法适应、不善于表达以及外貌原因,受到城市同学的歧视与欺负,这位哈尼族王子“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因此他认为比赛能证明自己不比他人差,找回儿时别人对他的尊重。我们在被他声音震撼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其感叹,一个在金盆里出生沐浴、受到族人尊重和崇拜的少数民族王子,进入汉族城区后却得不到尊重,反而是嘲笑和孤立,使得他觉得失去人生的方向,对文化不适应情绪时常低落而影响了自信心和学业。李维真勇敢地站在舞台中央来证明自己,而更多的一般少数民族孩子如何应对这种不适应,如何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学习呢?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不断扩张,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地域空间不断融合,制度结构不断分化,人口自由流动增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民族互动关系等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更深程度的影响和变迁,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会影响强势的城市大众文化。因此民族地区多种文化之间长期的涵化已经形成了既具有该地区特有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城市社区特征的独特文化的“地方民族文化类型”。大多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孩子都是进入城镇中学接受教育,这些孩子更容易受到城市文化的涵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并且直观地反映到学习成绩方面。

中国在宪法和法律上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但少数民族弱势的传统文化往往受到强势的城市文化冲击,在文化传播影响方面客观上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民族教育客观上已经出现“文化中断”现象:学校的“一元化教育模式”造成少数民族从异地求学到重回家乡的两次“文化隔断”而造成水土不服、学习无用、民族教育中的文化不连续性影响少数民族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语言习惯而造成的被动适应和学习困难。

二、分析理论视角

涵化(acculturation),又称文化适应。跨文化心理学家贝理指出:涵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群体成员因接触而发生文化和心理变化的双重过程,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文化或群体层面,指文化接触之群体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等方面发生的变迁;二是心理或个体层面,也称心理涵化(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指卷入文化接触之个体在言谈、衣着、饮食、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贝理提出了与心身、行为变化程度相关联的的文化适应模式,指出个体在不同的心理适应过程中的压力也不同,在异文化接触的准备阶段,心理压力较低,初步接触后压力显现,在文化冲突和危机阶段,心理压力达到最高,此期最易发生心理适应障碍。

文化涵化是一种互动的视角,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贝理认为涵化中的个体差异,除了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文化知识和接触程度等因素有关以外,更主要的是与个体因文化认同而采取的涵化策略之差异有很大的关系,在提出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以及和现有文化交流的倾向性两个独立维度的基础上,区分了四种不同的涵化策略(见图1):整合(同时注重原有文化和异文化)、同化(只注重异文化交流,不愿保持原有文化)、分离(只重视原有文化,避免异文化交流)和边缘化(都不注重原有文化和异文化)。

之后贝理考虑到民族文化群体并不能自由选择涵化策略,增加了第三个维度即:涵化期望和主流文化群体在强有力的相互涵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只有当主流文化群体承认其他民族文化的对等重要性,并追求国家文化多样性时,少数民族文化群体才会采取整合策略。而四种策略中,整合是促进各民族间成功交往与和谐共处的最佳策略。

国内学术界对于涵化的研究中,高永久和刘庸在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文化涵化研究中指出在当前民族社区的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仍然将保持自身的特色,并努力维持社区各族居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民族地区涵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地方民族文化类型”,并将民族地区涵化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全涵化和半涵化、顺涵化和逆涵化、群体涵化和个体涵化、接受、适应与拒绝等,并提出民族文化的群体涵化主要通过民族中某些个体,特别是与外界接触较多的个体的价值观念的转变而逐渐引发的。个体涵化是群体涵化的必经之路,群体涵化是个体涵化的必然结果。这些研究均证明了文化涵化理论对于研究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重要性,提供了群体文化和个体心理两个层面的视角,并重视个体心理涵化及其涵化策略选择与涵化结果。

中国的民族教育经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已经得出了许多宝贵而又有效的的经验和办法,但随着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族接触交往和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和扩大,民族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总结之前的经验和教训,减少“文化中断”的负面影响,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交际以及就业能力,并促进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的互动交流。文化涵化理论能够为促进民族教育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强调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中应该重视涵化及其策略的重要性,并且强调涵化理论的第三个维度即主流文化群体的影响,要促进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必须有主流强势文化的引导与帮助,而不只能依靠少数民族自己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应该注重涵化的互动性,强调涵化的双方都应该采取整合的涵化策略,并且在民族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考虑当地地方民族文化特色,这样才能让少数民族积极主动适应主流文化,并能在友好的文化氛围中增强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育对策

1.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中,应该注重当地的“地方民族文化类型”,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在教育中结合群体层面上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增设或改变教材内容或形式,开设普及少数民族文化的非正式课程或活动,增强少数民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吸引性、教育性与实用性。例如,教材内容增强现代民族性与本土知识,开设民族混合班,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等。

2.民族教育需要注重心理涵化的阶段性和文化的连续性,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措施和教材内容,使得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积极理解并接受、实际运用到所学内容。比如,在涵化的准备阶段心理压力较小,此时应该针对以往的困难和需要组织讲座等活动形式,介绍异文化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创设多元文化氛围,使其对异文化产生亲切感和积极印象,减少文化距离;初步接触阶段应强调主流文化群体的主动引导与接触;如果到了文化冲突阶段,则应该发挥社会支持力量,并提供心理辅导,鼓励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互动。

3.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应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心理咨询和生活学习帮助,帮助他们良好融入、适应。社会支持系统应该包括其所属群体的鼓励与支持,而且包括异文化群体的鼓励与提供日常帮助,创设让少数民族学生良好适应的环境。例如,建立心理咨询室和网络模拟社区。

4.促进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必须注重让少数民族以及汉族学生选择整合这种最佳涵化策略,使学生能够保持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与其他文化形成良好的沟通,并综合两种文化优势,提高自己的跨文化适应和交际能力。例如继续开展双语教育(对象不限于少数民族),不定期让不同民族群体互动,互相表演或展示对方群体的文化。

5.促进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必须强调发挥主流文化群体的引导作用。当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群体进入主流社会,并要学习主流社会文化时,少数民族群体往往带有汉族和他们不同无法相处的刻板印象,这时候需要汉族主动地改变这种消极的刻板印象,用实际行动增强少数民族互动交流的期望与信心,鼓励其主动积极的涵化。

四、结论

文化涵化理论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涵化及其策略的重要性,并且提出涵化理论的第三个维度即主流文化群体的影响。针对民族地区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各种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流频繁,因此需要将群体层面的文化变迁与个体层面的心理涵化相结合,注重发挥主流文化群体强有力的影响力主动引导积极涵化,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带动与鼓励少数民族积极主动选择整合策略,并应该强调民族教育的阶段性和文化的连续性,让民族教育真正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交际以及就业能力等,从根本上巩固民族交流与团结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永久,刘庸.城市社区民族文化涵化的类型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2] 李怀宇.文化中断理论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4,(2).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 双语教学 若干思考

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24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中,既要尊重各民族传承和使用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又要满足国家推行统一的语言文字的要求,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既有理论探讨的价值,也有实践的意义。

1 少数民族使用何种语言教学的标准

语言是一个民族特有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大多以本民族语言作为日常交流工具,并对其怀有特殊的感情。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保存着该民族的历史记忆,并记录着该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前进的轨迹。因此不能忽视少数民族的母语教育。

然而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交流,它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但任何语言文字交流功能的强弱都会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国家的限制,二是使用规模上的限制。考虑到语言文字传播使用的广泛性以及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流的普遍性,应该推进国民教育中使用统一的语言文字。

汉语在中国是应用性最强、最利于提高发展潜力的语言,以汉语言为载体的科技文化知识已形成完备的体系。从寻求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少数民族只有学好汉语才能更好地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从而改变人才结构,提升民族地区的社会竞争力。

2 以对藏族村民的调查为例

藏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数目和分布地区比较大的少数民族,对他们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下文例举了对藏族那曲县香茂乡的达嘎多村(以下简称达村)和宗热格村(以下简称宗村)的村民的双语教学情况的调查。[1]

香茂乡在民主改革前属于阿巴部落的范围,阿巴是一个较大的部落,在民主改革前有230户,1090人,分布在约2000平方公里的草原上,但整个部落能识字的寥寥无几。据调查,即使到了民主改革前夕,香茂乡的三个定居点中只有15个人能不同程度地读懂藏文,仅占调查人数的10.5%,而这15人中还有8人是还俗的喇嘛,1人是有机会通过接触喇嘛自学藏文的当地头人。[2]民主改革后,藏文教育才得以普及,相继开办的各级各类学校承担起了藏文教育和传播的主要任务。在农牧区,藏文普及的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许多中年以上的牧民通过扫盲达到了藏文基本的读写水平。截止2009年,达村和宗村能熟读藏文的人数比例从10.5%增至了67.5%。

目前,藏区普通牧民的藏文文盲比例与五十多年前相比已明显降低,达村和宗村的村民受教育人数基本上达到了2/3的多数,达村的文盲人数更降至了全村人口的1/3以下。不仅如此,受过中、高等教育的牧民子女也有增多,如不少牧民的子女在那曲县城免费就读寄宿制中学,达村还有三名分别就读于大学、农牧学院和拉萨师范专科学校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仍然是藏语教学。藏语教学同时也普及到了对学龄儿童的教育中,达村和宗村的小学每周开设的28个课时中有1/3是藏语文课程,这还不包括其他以藏语为教学用语的课程。同时牧区学校也开设了汉语课程,占总课时量的1/5。

依照《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修正),藏区村民可以选择学习藏语、汉语以及作为第一外语的英语等。就这三种语言的使用情况,对藏族牧民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首选语种中藏语的选择率最高,而次选语种中汉语的选择率最高。这说明藏语对其社会生活和文化意义上的重要性远大于汉语,但是次选率基本上集中在汉语又说明村民们普遍认同对国家的归属感,也认识到学习国家通用语的重要性。

3 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3.1 语言文字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少数民族教育中使用何种文字影响到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对国家的认同感,而对本民族和国家的认同程度又决定了其选择学习和使用哪种语言。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处于相对弱势,有些甚至是濒危语言,少数民族对这些语言的认同更多的是对其民族文化功能的认同而非交际工具功能的认同。但是,人不仅有社会属性还有自然属性,存在于骨子里、流淌于血液里的民族情结并不会因为本民族语言掌握的多少而产生改变。我们在双语教学中强调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并不是试图恢复这些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而是对其族群母语认同意识的尊重。

3.2 语言文字与民族未来发展的关系

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如何发展,关系到少数民族新一代在高级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关系到各民族在未来中华大家庭政治结构、经济体系、文化生活中的相对地位。文化的竞争是“优胜劣汰”的,语言文字的发展同样也符合这一规律,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文字如果得不到国家的保护,很可能会在激烈的语言竞争中逐渐消亡。因此对少数民族母语的保护是应当长期坚持的一项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3.3 语言文字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我国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民族状况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各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尊重多元文化,不只是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还进一步保护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少数民族的语言教学上。中国的少数民族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从而推进教育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一方面还要通过学习本民族语言与文化以保持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对少数民族实施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的双语教学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郎维伟.藏族农牧民人权享有的微观实证研究[Z].2009.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本文作者:储著武工作单位: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

我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大体分为公务员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管理(包括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体制两类。公务员管理体制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如各级政府机关的翻译处(室)主要从事党政文件文献的翻译工作,从业人员大都具有公务员身份,工作性质主要是翻译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除外)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大都从事民族文化工作,从业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那么,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必然面临着体制改革的问题。21世纪以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紧迫任务。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目前,我们解决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来说,走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很难走通。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涉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的文化事业由于区域发展、经济条件的限制,很难在市场上有发展的空间。可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来看,少数民族的新闻广播、影视、网络、出版等翻(编)译工作又必不可少。那么,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总体上只能走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道路,通过国家的扶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这项事业。当然,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适当兼顾经济效益,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此,我们在考虑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改革的时候,必须注意两点:1.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型文化事业不少从事民族语文翻译的工作者、研究者以此为职业和爱好,并以此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桥梁。这本身是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专业化特征极强的表现。但我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管理体制机制上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管理体制不统一、工资待遇较低、人才流失严重等。通常情况下,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在福利待遇等方面确实不如公务员管理体制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强调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需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光靠理想和说教很难支撑民族语文翻译事业的正常发展。这就需要国家考虑到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公共服务型文化事业的特点,一方面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做足功夫,调整相关的政策措施,减少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就是国家加大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资金投入,在稿酬、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对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员适当照顾。2.加强民族语文翻译从业者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在充分认识到这项事业重要性、必要性的同时,民族语文翻译从业者也要看到翻译工作确实需要不懈的付出、长期的学习积累、耐得住寂寞和甘于奉献的精神。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确实冷门,也很难赚大钱。这就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其实,这些涉及民族语文翻译事业体制改革深层次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如何改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的生活待遇和发展问题。不管是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管理体制,还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笔者认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公务员(或者参公)管理体制的翻译机构属于行政岗位,但职位毕竟有限,行政性事务繁杂,对翻译业务工作影响很大。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民族语文翻译人员能够参加国家的职称评审,待遇和福利直接与职业贡献有关。实际上,这两者各有好处,也各有劣势,只有理顺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体制机制,才能够改善当前翻译工作的尴尬处境。为此,笔者认为,当前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应从体制机制上注重理清发展思路,以翻译事业本身的特点来构建发展模式。至于是采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还是公务员管理体制,不能一概而论,但至少要达到动态平衡,不能差距拉得过大,由此根本不利于翻译事业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五大方面。[6]近几年,党和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加快少数民族文化建设。2006年,《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中提出要“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施“新疆、、内蒙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工程——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各种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和发行”,设立“国家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支持“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工作”,以及无线广播电视的覆盖。2007年,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扶持力度的通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工作扶持力度,其中就有重点补贴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少数民族文字编译人才的培养、民族文字新闻出版单位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及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走出去”的项目等。[7]2008年,国家民委、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要加强全国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8]2009年,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这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大举措,大都涉及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要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充分发挥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文化功能。为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从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角度科学定位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作为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权力重要举措,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确实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国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民力的重要体现。但正像前面指出的那样,这仅是重要方面之一。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完全可以有更广的范畴,包括参加翻译整理少数古籍工作、向少数民族翻译介绍优秀汉文化典籍及将优秀民族典籍翻译成汉文等各种文化工作。2.要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审视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我国少数民族大都地处边疆地区,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对我国国家安全影响极大。近几年,不断有一些跨境语言通过书籍、广播影视、网络等途径对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进行文化渗透,误导少数民族群众,严重危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那么,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我们就应该翻(编)译大量优秀的文化作品(包括书籍、影视、网络等),来丰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来源之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伟大复兴。既然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联系紧密,我们就不能仅为一时政策所需来安排工作,而是有侧重地翻(编)译出版符合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实际的作品,切实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3.要充分考虑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本身特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本身是“一种跨文化的族际交流手段”[9]。一般地,不通晓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语言文字很难从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至于成为优秀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研究者,那还得经过长期的学习积累。因此,从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翻译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另外还得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翻译技巧,多向前辈学者学习,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2010年12月,国家民委专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委发〔2010〕198号文件),指出:“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是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各级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干部的桥梁和纽带。”这就明确了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加强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而不是忽视或边缘化这项工作。

当前,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要在坚持为指导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笔者认为,以下工作值得期待:首先,要高度重视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重要作用,突出翻译工作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尽管当前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确实面临着人才队伍流失严重、待遇不高、社会地位尴尬等方面的问题,但正像前面分析的那样,国家已经在投入力量,不断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这是值得欣慰和鼓舞的事情。其次,大力加强民族语文翻译人才队伍建设。民族语文翻译人才队伍建设是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相关管理机构应该联合部分高校、翻译机构、研究院所的力量,就民族语文翻译人才队伍的培养、培训问题拟定出一个具体规划(包括培养机构、培训场所、资金、就业等问题,都要统筹规划和考虑),尽快组织实施。最后,创新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大力推进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的体制改革,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一定的经济效益,切实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城镇化 民族文化 机遇 挑战 发展

城镇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是证明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少数民族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民族之间人口流动加强,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民族文化面临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生急剧变迁,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条件与环境发生了显著而又深刻的变化。这些因素对于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新问题。

一、城镇化对少数民族具有不可回避性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依托,是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城镇化是少数民族由封闭落后的农村文明向以现代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文明转化的过程,是少数民族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城镇化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具有不可回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是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许多实践经验和理论都证明,凡是城镇化水平高的民族和地区,其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就比较发达,反之,城镇化水平低的民族或地区,其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就欠发达,城镇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城镇化既是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水平滞后则会阻碍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急切要求城镇化水平与其相应提高。

2、城镇化是少数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

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说,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释放出来,重新分配到城市工业部门,使城乡的产业有了明显分工,这不仅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还解决了农村的失业问题。可以说,工业化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通过这种转移,现代工业得到了扩大,而传统农业则相对缩小,由此便可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可见,推进城镇化是民族地区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少数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少数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谐发展。

3、城镇化是少数民族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是继人类以及人类文明的出现之后,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作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历史进程,是任何单个的民族与国家所无法抗拒的,因此它是当代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无法变易的唯一选择,“不实行现代化,只有死路一条”。人类学家马格纳雷拉认为,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工业发达社会所共有的某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和社会经济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理解为四个亚过程:第一个是技术的发展。第二个是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更多是用来作为商品,而不是自己使用。第三个是工业化。第四个是城镇化,这一点以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为标志”。综上所述,城镇化不仅是少数民族现代化的一个表征,更是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是否做好了准备,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它都将成为各族人民无法不选择的唯一的选择。

二、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口的城市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员纷纷涌入城市。由农村向城市的发展固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在由分散、落后的农村向密集、发达的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变迁和重构使大量民族民间文化失传和丢弃。从目前的情况看,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成与保持受到城镇化的严重威胁

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是指少数民族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从社会学角度看,它是指少数民族从封闭、贫苦、落后的乡村社会向开放、富裕、文明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过程,少数民族人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环境等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而文化是特定的生态环境、历史人文背景和文化个体互动的结果,其“目的是一个民族、一个社区对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的适应”。民族文化是千百年来少数民族与封闭落后的农村人文生态环境相互调适的产物,是对传统农业文明的一种适应,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特质,如适应极端落后生活状况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甚至一些民间独有的文化习俗、服饰表现、建筑风格、传统工艺等,将在城市人文生态环境下失去使用价值而不得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城镇化使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部分民族传统文化因此丧失了生存的土壤,民族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2、城镇化加剧了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城镇化作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人口流动。人口的大量流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使多元文化交汇、碰撞,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方面,外来人口进入民族地区城市,带去了本民族的文化和生产方式,这些新鲜事物往往被城市其它民族成员尤其是青少年模仿,进而对城市民族文化产生冲击。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人口流向外地城市,他们往往是大城市里的弱势群体,他们所形成的文化也就成了弱势文化,在城市这所“大磨房”里,多元文化全面接触,相互碰撞、交汇、融合、渗透,使得城市强势文化对这些弱势文化造成更深更广的影响。这些外来少数民族人口因工作、生活需要在城市环境中慢慢调适,逐渐接受了城市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点,自身文化在吸收城市文化基础上进行了重组,形成一种特有文化,有时甚至全盘接受异质文化。这些外出人口与家乡又保持着密切的往来,进而将城市的生活方式、新的服饰以及现代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带到封闭的农村,使民族文化的本质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

3、城镇化促进了民族文化的普同化

民族文化的普同化是指民族文化经过交流为其它民族所普遍接受,成为与其它民族所共有的文化,这种共享文化被称为普同文化。城镇化对民族文化普同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城镇化加强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接触和交流,为民族文化的普同化创造了条件。第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大扩展了族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导致了语言、行为方式等沟通方式的普同化。第三,城镇化加快了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使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理念的普同化加强。总之,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程度加深,民族普同文化更加丰富,民族文化“一体多元”格局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三、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对策

城镇化进程是时展的趋势,同时,城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是不可否认的。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和发展好民族传统文化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城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同步合理、健康和谐的可持续进行。

1、民族文化按“分类分层”的保护原则进行保护

我国西部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异彩纷呈,资源十分丰富,哪些应该重点保护,怎样保护,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因此需要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作一次全面彻底的调查,弄清各种传统文化的现状、分布、存量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按“分类分层”的原则进行点对点的保护。

2、要把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在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地方都在重新编制城市建设规划,为了保护民族文化,各地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时首先应该把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考虑进去。

(1)要充分尊重历史和传统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不破坏老城的原貌,保持老城区的生态文化环境。不要以破坏老城为代价而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

(2)要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城市是一个地区的形象代言人和向外展示的窗口,在城市规划中,以保存老城为前提,新建的街道和建筑要尽量体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本地本民族最有特色的建筑和标志物在城市建设中展现出来,并保留有展示民族民间工艺、美食、表演艺术等民族特色的场所。

(3)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城市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首先要通过立法,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保障民间艺人的生活及其知识产权,尊重他们的劳动,使他们对于传承民间文化保持积极自觉的态度。各级政府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民间文艺活动,积极引导城市民众自觉参与到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当中,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同。其次各级政府要保证保护经费的正常投入。各级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要把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经费纳入预算,将挖掘、整理、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经费列入地方的财政支出。再次建立健全民族文化管理机构和保护队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包括很多个专业门类,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民族文化管理机构,保证其编制和必要的经费,建立一支有责任心、有能力并且懂业务的专业保护队伍。

3、发挥教育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增强民众的保护意识

首先,要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广大民众了解当地民族文化存在的状况和特色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其认识到保护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其次,应把优秀民族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大纲,通过学校教育的力量,让少年儿童从小就了解本地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自觉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并通过教育的方式传习民族民间技艺,使民族民间文化后继有人。

综上所述,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城镇化进程中,面对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只有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和现代化的要求加以发展,推陈出新,才能使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高永久、刘庸:城市化背景下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2] 黄伦生: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生存空间[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

[3] 南文渊、卢守亭、冯书生:少数民族城市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3).

[4] 谢志峻、初晨洁、郭建:城市化:民族文化的一元化,还是多元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4).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关系;策略

我国各民族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适应文化差异问题,能够给学生生活以及学习带来诸多帮助。当前少数名族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点文化差异:(1)风俗习惯,各民族之间都有属于各民族的风俗文化,其中就包含节日、生活习惯以及服装等。因此在高校当中,不同民族学生包括老师无论是在学习过程或者校园活动当中十分容易引发矛盾。(2),我国是一个奉行宗教自由的国度,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所信奉的宗教有所不同,部分宗教之间存在信仰冲突,就导致部分民族之间存在信仰冲突问题。(3)民族价值观,由于我国各民族之间人文、地理差异较大,生活环境也有所不同,所以各民族的价值观也存在较大分歧,对社会当中存在的现象,也有不同的态度以及看法。希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少数民族学生适应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减少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分歧。

一、思政教学模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

文化来源于思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的影响到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当中,藏族、蒙古族以及维吾尔族就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少数民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所接受的都是本地文化,对于其他民族文化并不了解。由于文化的差异,所以当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民族文化的差异使得学生之间很难相处和适应。为此大力加强思政教育,可以使各民族学生了解本民族以外的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同时逐个介绍各民族的特色,既能够增长学生见识,又能够将各民族文化得到推广,让各民族文化都能够得到认同以及发展。所以思政教育模式对少数民族文化适应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程度与思想政治教学现状

1、文化长期存在较大问题

由于我国民族数量众多,土地饶阔,以及社会发展平衡等问题,导致我国各民族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是不可避免。我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部分民族拥有各自的民族语言和文字,在思想发展的过程当中,发展方向有所不同。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还不足百年,很难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所化解,该方面还需要有待加强。由于我国近年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少数民族学生选择教育质量高的城市发展,来到陌生的城市需求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也使得我国诸多高等院校迎来一批少数民族的学生,这就给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冲击带来了机会。这一点直接使得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直接碰撞,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时间十分有限,所以学生很难去适应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且使得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一直延续到今日。

2、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够完善

我国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时期才开始得到逐渐发展,思想政治教学起步也较晚,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问题也没有得到重视。由于诸多影响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变得十分棘手,由此看来,我国当前思政教育模式并不完善。其原因在于我国高校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方式都十分相近,缺少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及对于特殊的群体没有做出相应的教育模式,疏忽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我国当前的教育重心主要放在教学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学过程,不能结合实际问题,导致文化差异始终存在。

3、文化适应与思政教学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当前我国对于文化差异问题只有专门的民族学校十分重视,但是其他院校在文化适应问题以及文化差异问题并没有做出太多贡献,然后专门的民族院校十分有限,这就导致思政教育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与预期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主要表现在:(1)我国诸多高校都是以完成目的来实施相关教育指示,并没有领会到该教育模式的意义以及重要性,就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重视问题;(2)当前我国教育部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够充足,且不够尊重各民族文化;(3)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程度没有以思政教学模式作为标准和参考。使得思政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缺漏,不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使得民族文化差异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三、加强文化适应与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之间的协作

1、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对少数民族的了解

以思政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适应各民族文化,为此需要搜集诸多民族资料,了解到各民族之间差异、各民族对外民族的敏感程度等。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才能够充分了解到文化差异的核心问题,再通过思政教育模式化解文化差异问题。例如,在民族大学中,在每年新生入学之前,教师就会将各学生的民族信息进行仔细的统计,并且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民族文化。在了解到学生的民族信息后,教师会同不同民族的学生沟通交流,打开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了解新环境、新文化,让学生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在平时课堂上,教师也应当了解到各学生的学习习惯,并完整的记录,最后进行系统的统计,根据记录了解到各民族学生的差异,以便于大学后半段时期的教学。

2、依靠学生自主管理,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我国大学生年龄主要分在成人阶段,该年龄的学生能够理性的支配自己的行为举止,教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上应当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支配自己。例如,组织各班级的班委,经常开展班级聚会,切实了解到学生之间的问题,尽可能减少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矛盾。教师多加鼓励学生融入到高效生活当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各大组织当中,既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又能让学生更加适应文化差异。除此以外,学校应当多加开展民族文化主题活动,既能够带来学生交流的机会,又能让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和魅力,让个民族文化都被接纳。

3、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从多个方向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思政教学模式对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意识有所要求,还需要了解各民族文化的特点所在,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整的了解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并且需要建造一个完整的文化认同环境。例如,民族大学,完善该校的图书资料,购买完整的民族文化书籍以及思政教育书籍,让学生有了解到各民族的机会,并且使用一定的手段鼓励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并规定教师固定的时间总结出思政教学模式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根据总结情况反馈出思政教学模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情况,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结论

在几年来,各大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数量逐渐增多,导致部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一定的民族文化冲突,为了减少民族文化冲突,各大高校逐渐重视起思政教学模式,通过该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内在思想和素质,让学生充分了解各民族的魅力,减少民族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思政教学模式需要各界的帮助共同来完成,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亚力坤・马木提.浅议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J].河南科技,2014(14)65-66.

[2] 陈田林,苗元江,严亮华.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7)80-81.

相关期刊更多

编辑之友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木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现代医院管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