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污水处理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河网型农村农村污水人工湿地分散处理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rough a practical project example with rural sew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difficulties and rural sewage treatment principle,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scattered sewage collecting way and the artificial wetland technology, combining examples to wetland design parameters and operating costs selected,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shows that constructed wetland in rural sewage for application.
Keywords: with the artificial wetland sewage type rural scattered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R1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整体目标,我们在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同时,不得不重视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现阶段广州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农村的生活污水日渐增多。据统计,广州市约有7000多个自然村,约300万农村人口,加上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农村污水量渐渐超出附近水体的承载能力,农村的水环境严重恶化。
为全面改善水环境,广州市政府在全力整治城镇污水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开展农村污水的治理工作。要完成全市7000多条自然村的污水建设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本文所述案例作为河网型农村的典型,房屋沿涌分散分布,污水就近排入河涌。笔者仔细踏勘现场,根据污水排放情况与地形地貌,提出采用人工湿地的污水分散处理方案,力求改善农村原有水环境,建造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1工程背景
该农村面积约为445公顷,村民及外来流动人口共有5000人。河涌遍布村内每一个角落,村民以种植农作物与养鱼为生,大部份土地用作农田与鱼塘,只有一小部分为小型加工厂。该村是一条典型的河网型农村(见图1),村民房屋基本是沿河两岸建设,因历史习惯,村民的生活污水基本就近排入河涌,现状没有任何的污水收集管道。污水包括粪便及洗涤污水,在旱季,河涌水质已为劣V类水质。村内道路、村屋等经过建设已焕发新貌,但贯通全村的河涌污染严重,与村容形成强烈的反差。本工程的建设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更高的高度,是一个很有示范意义的工程。
图1 村河网及人工湿地位置示意图
2 工程设计方案
2.1 设计依据
作为河网型农村,村民居住地分散在河涌边,排水分散,全村面积较大,地势平坦,污水收集集中处理难度大,管网敷设的长度与埋深都较大,投资金额高。因此我们考虑进行划分区域,分区域建设污水收集管道与处理设施,降低建设成本与运营成本。
(1)污水量
村内常住人口3500人,流动人口1500,统计实际用水19000m3/月,共计用水量633m3/d,排水量以用水量的80%计算,实际统计污水排放量为633×0.8=507 m3/d=21.2 m3/h。考虑随着经济发展,预留20%远期人口增长空间,本项目的污水排放量以600m3/d计算。
(2)污水进出水水质
农村生活污水包括厨房、洗涤、洗浴废水及厕所和家禽养殖废水等,污染物主要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相对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分散、污染物成分简单、易处理,水量变化大等特点。现场抽样检测村民生活污水水质,并考虑随着建设的发展,排水系统将逐步完善,进水浓度将进一步提高,推荐设计进水水质如下表示:
名称 BOD5 (mg/L) CODCr(mg/L) SS
(mg/L) NH4+-N(mg/L) TP(mg/L) PH
平均值 150 240 250 40 5 6.0~9.0
本工程排放口水体为IV类水体,处理后出水水质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出水标准要求执行二级标准(GB18918-2002)。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见下表:
名称 BOD5 (mg/L) CODCr(mg/L) SS
(mg/L) NH4+-N(mg/L) TP(mg/L) PH
平均值 30 100 150 25 3.0 6.0~9.0
2.2 污水收集管道设计方案
我们考虑把该地区划分为四个区域,不同区域的污水单独收集处理,管道建设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同时也降低日后运行污水提升的用电量。
建设村内污水收集系统,将每户污水接入到该系统中,最大程度地完成村内的雨污分流系统建设。对于目前已经建有雨污合流的沟渠,大部分紧贴化粪池和房屋外墙而建,村内的巷道上除了化粪池和雨水沟外,几乎没有空间来建设新的排水管道,考虑到这个因素,污水管道宜按以下两个方式建设:
(1)当巷道内有位置敷设污水管道时,宜将污水管紧挨现状雨水排水沟建设,并且在满足排水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减少埋设深度。
(2)当巷道没有位置敷设污水管道时,可考虑将原有合流沟渠改造为污水收集渠,雨水采用地表漫流的方式排放。
污水管道的设计要根据农村排水的特点,增加个性化的设计,以确保最大量收集污水:
(1)连接每户卫生间出水的管道不应小于DN100,坡度不小于1%,出户后首先接入化粪池,化粪池有效容积2~3m3。
(2)连接每户生活洗涤水出水的管道不应小于DN100,坡度不小于2.5%。
未经化粪池的生活污水在排入收集系统前应设置格栅或格网,拦截固体物。
(3)污水管道宜根据地形沿道路铺设,在满足排水标高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减小埋深,管道规格采用DN150~DN300,车行道下管道覆土不小于0.7m,非车行道下采用浅埋方式,覆土不应小于0.6m,管道坡度不应小于3‰。
(4)管材采用UPVC管。采用检查口替代检查井,每隔30~40m设置污水检查口,在管道的交汇点,选用D700或者600x600的检查井。
2.3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近年大量应用到污水处理中。人工湿地净化机理就在于充分利用湿地环境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的综合效应来净化污水,它们包括沉淀、吸附、过滤、溶解、气化、固定化、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硝基化、反硝基化、营养元素的摄取,生物转化和细菌、真菌的异化作用等具体过程。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是在原来水平潜流与表面流人工湿地改良过来,它创新地把下渗流与上渗流相耦合,形成复合水流方式,更高效地处理流经的污水。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从湿地表面纵向流向填料床的底部,床体处于不饱和状态,氧通过大气扩散和植物传输进入人工湿地系统,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硝化能力高于水平潜流湿地,可用于处理氨氮含量较高的污水。
(1)工艺流程
污水先经过格栅处理,隔离塑料等较大的杂质;格栅池出水通过泵井提升流入一级植物塘,植物塘是一个升流式厌氧池,将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出水再自流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利用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降解、填料过滤吸附等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经过两级碎石过滤后,最后是采用细颗粒的砂过滤,这样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标排放。处理工艺流程图如图2:
图2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图
(2)湿地构筑物设计
本设计处理规模为600m3/d,按区域划分为四个人工湿地,分别编号为1#、2#、3#、4#人工湿地,根据接入的污水量,1#和3#湿地的处理规模可达到为100 m3/d,2#和4#湿地的处理规模可达到为200 m3/d。1#和3#湿地具体构筑物分别如下:
格栅井,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尺寸0.6m×0.8m×1.0m,设置两道格栅,第一道10mm粗格栅,第二道5mm细格栅,人工定期清渣。
提升泵池,总占地面积:12m2,设计尺寸3.0mx4.0mx2.5m;内设50WQ10-15-1.1潜水污水泵2台,1备1用。
一、二级植物塘,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级设计尺寸4.8m×12.8m×2.2m;
一、二级碎石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级设计尺寸8.5m×12.8m×1.7m;
砂滤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尺寸7.3m×12.8m×2m,。
2#和4#湿地的具体构筑物如下:
格栅井,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尺寸1m×1m×2m,
设置两道格栅,第一道10mm粗格栅,第二道5mm细格栅,人工定期清渣。
提升泵池,总占地面积:14m2,设计尺寸3.5mx4.0mx3m;内设50WQ25-10-1.5潜水污水泵2台,1备1用。
一、二级植物塘,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级设计尺寸5.8m×19.8m×2.2m;
一、二级碎石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级设计尺寸12.8m×19.8m×1.7m;
砂滤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尺寸6.8m×19.8m×2m,。
关于湿地的填料和植物:
一级碎石床碎石粒径为30~50mm,二级碎石床碎石粒径为25-30mm,砂滤池用碎石和粗砂,池底先填100mm厚碎石,碎石粒径25-30mm,再填1500mm厚粗砂,砂粒径为5-10mm。
植物种植:花叶芦荻、凤眼莲、风车草、芦苇等耐污性强、净化效果好的植物,并根据实际情况种植少量观赏性植物,既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又产生美化环境的效果。植物塘每平方米种植30棵植物,碎石床与砂滤池每平方米种植10棵植物。
2.4人工湿地运行管理措施
(1)一级植物塘底部设有排泥管,每月排一次泥,排泥时可人工清理。
(2)人工湿地进水时应尽量做到均匀进水,碎石床的水位控制在碎石床面以下2公分处。
(3)人工湿地中植物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水位调节、补种、杂草控制、病虫害控制,收割。严格养护好各系统中的高等植物,缺苗时应及时补苗,及时清除人工湿地的杂草和凋落物。无论水位如何调节,绝不可将植物完全暴露在水位线以上。
3 运行成本
为了保证工程将来的正常运行,应对湿地系统进行适当地管理,但是由于湿地系统管理简单,维护方便,故整个工程劳动定员为1人,由村内人员培训合格后兼管湿地。产生的费用如下:
管理费:湿地设备管理员1人(工人),管理费800元/月,则800×12=9600元/年;电费:以一千瓦时0.8元计费,提升泵::每天工作20h,一台工作,产生电费5.2×20×0.8×365=30368元;
本工程综合运行费用:39968元/年,年处理水量219000m3,折合处理成本为0.18元/ m3。其它污水处理工艺在同样出水水质条件下的运行费为0.4~1.0元/m3,故本项目的经济性、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
4 结语
采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有节省投资成本,运营费用低,管理要求低等优点,适合推广到其它类似的工程项目中去。本项目投入使用后,村内的水环境得到彻底的改变,污水不再随意排放,河涌也不再黑臭,慢慢恢复往日生机。
参考文献:
[1] 张克强,杨鹏,李野,等,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引言:在许多地区和城市,城市内河成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污管道,致使其水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浅层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近十几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不断出台各种有关加强环保的法律、法规文件以及有关措施,并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使这种局面得到有效遏制。随着这种局面的好转,加之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对城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以及城市水环境治理与景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内河的综合治理摆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为当务之急。
城市内河包括了截污、清淤、护岸、绿化等内容。人们对综合治理的污水截流、清淤、底泥处理、两岸绿化等方面的内容做了不少研究,内河生态护岸也有了成熟的技术工艺,有的城市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内河治理,使水质有了明显的改观,成为国家文明城市。
1、城市内河治理,必须截污、治污先行
1.1内河治理,治污现行
根据国家规划发展的法律文件,按照各个部门的权限,制订中长期的污水截排规划和内河治理规划,按照“内河治理,治污现行”的原则,由勘测设计部门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划分污水治理区域;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水环境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以及城市排水专业规划的要求,确定截污规划和方案;
1.2截污、治污的方法:
1.2.1发动群众,组织人员对内河污水排放情况进行统计,包括: 对污染源进行登记:地点、流量、排放量、排放时间和高程等,了解排污原因,参照内涝城市的排水经验,建立排污泵站,统一回收进行处理。其中查处污染源要逐一编号、不留死角。
1.2.2污染企业处理和解决方法
对于企业污染事故和现象,管理部门应严格执法,加强管理,对超标排放者严惩不待,用经济手段促进企业污染治理。同时,应强制要求排污企业进行废水回收利用、减少排污数量和污水集中排放处理等方法解决,动用社会科技力量,由专业咨询公司为企业出谋划策,满足截污规划的前提下,拟定具体方案(或方法)供企业选择,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
1.3长期污染治理规划系统设置
参照地铁设计、施工经验和国外污水地下输送系统的成熟经验,建立大型排污系统和排污泵站,再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水质排放标准。排污管道可结合城市内河治理工程同步进行,并制定污水管道质量的控制和检验方法,保证排污管道安全运行;
2 截污、治污方法
2.1截污、治污的区域性
根据水流速度和河流污染段的长度,需要各个市、区(县)各部门的协助和共同努力。一般情况下,中小型城市,山地地形的城市截污和污水输送比较容易,大城市、平原城市排污、治污则应增加一定数量的大型泵站来保证污水输送。
2.2厂矿污染治理
推荐采用新型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增加水循环的利用次数,增加污水处理设备和设施,使水质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对于污染严重、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和污水排放无法输送的厂矿,进行转产或设置专用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2.3雨水、污水管线设置
2.3.1雨、污水管道分流
组织实施城区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网系统完善工程,杜绝新污染源进入河流水体;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受纳水体环境要求较高时,可考虑将初期雨水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减少对河流的污染。新城区应优先考虑采用雨、污水完全分流制;
2.3.2雨、污水管道合流
对于改造难度很大的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可维持合流制排水系统,合理确定截留倍数。在降雨量很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流制。
2.3.3房间污水管道设计新理念
新楼房设计时采用双管道,旧楼房可进行改造,使大、小便器排除的水另行集中处理,设立沉淀池,通过新型土工布材料,加大污水颗粒的拦截,通过新型清除、脱水和干燥设备将其处理后运送到至农村做肥料使用,同时采用远距离监控设备保障其运行状态;
2.4原有居民区排污管道
采用原有居民区的排污系统,通过管道输送,个别区域可以参照其他城市排涝成熟经验设立泵站,使用抽水设备提供至下一级的排污站;进行沉淀过滤后,然后送至污水处理厂,水质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内河;
2.5污水处理厂设计、施工
根据城市人口和厂矿企业,确定建造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城市用地受到限制时,可采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地面部分采用花木美化,形成公共休闲场所;健全地表垃圾处理系统,防止造成地面雨水污染;
2.6内河水质监测
环境保护部门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提供水质报告,防范出现新的污染源;
3 城市内河治理的方法:
3.1建立设计内河治理规划设计方案比选制度
以实用性环境和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为目的, 对工程设计的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优化。 污水治理分区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考虑现有的城市地理条件和排水现状,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分别采用定性或定量比选方法,对排水体制、 排水分区方案以及中心城区相关污水处理方案等进行了多方案比较。通过方案的选比,确定符合现状又满足远期发展要求、技术合理、经济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3.2内河治理规划宣传
对于规划设计方案,要利用现代电脑技术,制成视频和大型图片通过电视和广场进行宣传,让市民看到明白,同时可以在拆迁过程中得到理解和支持,使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3..3.拆迁
拆迁的实施前,要保证资金到位。对于违章和违法建筑,要以说服为主,对拆除后确有居住困难的居民,应通过社会民政等部门给予适当解决;
3.4.规划意见征集
收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聘用内河治理方面的专家,对设计设计方案进行评审。设计单位应对各方的意见和建议要做好回答和解释,有条件时,组织专家到外省学习或邀请有成功治理经验的外省城市内河管理人员到福州,进行规划和方案指导。
3.5内河治理施工方法
3.5.1河道底部、驳岸
河道底部根据当地材料和实施清淤的方案,对河道底部进行生态性处理,而不必追求攀比而采用地砖材料铺设。已经形成的驳岸、景观在设计中尽量利用,不必拆除重做。在河道整治和建设水环境时采用自然型岸边,,不用和少用硬质材料,尽一切可能采用自然型的护坡,创造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生长环境。
3.5.2驳岸顶部路面铺设,要根据以往步行街因车辆经过出现的塌陷缺陷调整垫铺材料及施工工艺;对于非景观部分,路面不用拆除可以利用的,维持原状;
3.5.3绿化树种选择
加大岸边绿地面积,尽可能利用岸边现有树木,只要是四季常青的树种就行。福州市城市街道两旁绿化树木很是具有实用性,大部分是芒果树, 即达到了绿化效果,又增加了观赏,很是美丽。
3.5.4岸边栏杆及景观
城市内河景观应重实用,戒奢华,结合当地人文生活特点,气候环境,突出重点。岸边栏杆选用可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防洪的重要性,与河道未来管理设施结合,如上岸台阶等,有防洪抢险作用的栏杆在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同时,能承受一定的侧向拉力;其他地段栏杆以强度、耐久性为标准,起到保护行人,特别是儿童防护的作用;有晨练和夜晚锻炼散步的大型场所,增加有太阳能光源和自动控制的灯光设施;
3.5.5内河清淤施工工艺
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杜绝落后的清淤方式,以防施工中造成新的污染;清淤产生的淤泥,在运输过程中,不得出现掉、洒现象;并对清理的淤泥制订综合利用方案,如制作新型建筑材料等;
3.5.6内河治理奖励
树立每段内河治理的荣誉纪念牌,标明设计、监理、施工、造价等单位及执业人员名称,对有突出贡献者,进行电视采访和报纸表彰,进行物质奖励和颁发立功荣誉证书等,让内河治理工程成为他们的业绩;
4 内河水质改善措施和方法
4.1利用生态护坡,营造水边生物多样性
规划建设中应注重水系的自然型水边环境的建设,宜采用草坪护坡和岸边挺水植物,形成岸边景观。芦苇和美人蕉的生长量高于其他植物,美人蕉的氮磷积累量最高,两种植物对污水的综合处理效果最好。
4.2修补水中生物链
在城市内河中间种植水生植物和放养各种水生动物,以修补水中的生物链,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香蒲、水葱、千屈菜、黄菖蒲、睡莲等不同品种的水生植物,能根据自身不同的生物特性,分解水体中有害物质,在改善水质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明显改善了水质,景观效果良好。如下图所示。
香蒲、水葱、千屈菜、黄菖蒲、睡莲等不同品种的水生植物
4.3水下森林净化水质布设以黑藻、伊乐藻、金鱼藻、苦草等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睡莲等为主的水生植被,以吸收和转化水中和底泥内的营养物,辅之于构建水生动物种群,维护生态平衡,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4.4内河水系有计划补水
根据每个河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引水,促进水系循环,保护水中植物,进一步提高水质。要设法创造活水源头,比如建造大型污水治理厂,把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活水源头,另外可考虑从其它江河湖泊或水库引水,为城市内河提供新的水源。
4.5城市内河生态修复技术简介
4.5.1水体修复生物制剂技术
主要有水质改善微生物制剂方法、底质改良技术和藻类生态改善制剂方法。
4.5.2生物栅与人工水草净水技术特点
生物栅和人工水草-藻菌生物膜技术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富营养水体水质改善的原位净化技术,不需要任何动力和能源,具较好的生态安全性;可以明显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遏制或者消除水华,从而迅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改善水体景观质量;该技术可以在不降低水体营养水平的情况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显著提高富营养水体透明度,为富营养水体水生植被恢复与重建营造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
4.5.3生态浮岛与漂浮式人工湿地技术内容
生态浮岛技术就是利用人工浮体,在上边栽培水生植物,净化水体,抑制藻类生长。漂浮式人工湿地就是在河道深水区域设计的浮岛载体,利用陶粒、生物碳等填料作为浮体,和水生植物构成可移动的人工湿地。如下图所示。
生态浮岛
4.5.4造流曝气技术内容
利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水体自然生态净化原理,在相对封闭、水体流动性差的的水域中,设计曝气推流,营造水体的循环对流,从而改善水体中的水流流态,促进上下层水体交换,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破坏微鬟藻的生存环境,实现抑制藻类繁殖,激活水体净化机能的目的。
5结语:在城市内河治理中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工程的实用性和质量,而忽视周边环境的规划设计思路,把河道治理作为一项综合工程,突出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使用功能,以城市环境美化为中心,力争做到河道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境景观相结合,建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内河环境。
福州凤坂河整治工程―驳岸修复 请编辑老师对该照片处理、编辑,并谨请发表。谢谢。
【关键词】内河治理规划雨、污水处理治理方案比选施工方法
水中改善 生态修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发文字号】主席令第74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发文字号】主席令第87号
[3]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 17-90
[4]福州市城市内河管理办法(第二次修正)【法规分类号】C631039200001
[5]熊缨;苏志刚;高举明不同挺水植物在生活污水中生长量及去污能力比较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1期
解决世界性难题的中国留学生
在广西大学土壤化学专业读书时,江鹰的成绩就是全系第一名。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边工作边准备继续出国深造。1988年,他如愿得到东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远赴东洋求学,导师是日本著名的环保专家松本聪教授。江鹰刚到日本,就和教授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松本教授把自己的论文给这位新来乍到的学生看,让他先熟悉了解。江鹰发现论文中有一些地方跟自己在国内所学的有出入。他跑去敲导师的门:对于您的论文有些不同看法,想跟您探讨一下。老师颇不以为然,只答应给他半个小时。江鹰指出了论文中三个表达欠妥当的地方,还把一个没有推导出来的公式推导完成了。老师睁大了眼睛:这论文有的博士还看不懂呢,一个进修生竟然能指出错误!从此对江鹰刮目相看。
当时的日本,一个环保难题正迫在眉睫。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日本从美国引进了用土壤处理污水的技术。具体办法是将管道铺设在土壤中,污水通过管道渗透扩散到土壤中,利用土壤的过滤分解能力净化污水。这种方法在美国得到很好的应用,但是引进到日本时却出现了问题。因为日本的土地有限,在使用一两年后管道就出现堵塞。由于找不到堵塞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日本众多的水处理企业陷入困境,濒临倒闭。这个问题甚至被拿到国会上讨论。老师将这个课题摆在江鹰面前时,江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因为这和自己原来的专业――土壤学有关联,又是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接过课题的江鹰,决定尽快找到堵塞的机理,在哪里堵塞?什么东西堵塞?为什么堵塞?要弄明白这三个问题并不容易。长长的管道埋在地下,用眼睛看不到,光一个在哪里堵塞的问题,就足以让江鹰忙活好几个月。他把土壤用特殊的树脂固定以后、切成薄片、经过研磨后做成仅有0.3微米的透明土壤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土壤结构的变化。在观察了大量的土壤薄片后,江鹰终于发现了土壤堵塞的原因。原来,是一些微生物分泌的物质破坏了土壤微团粒结构,也堵塞了土壤孔隙。江鹰决心寻找另外一种微生物来分解堵塞物。为此,他专程到日本工业微生物研究所请教专家。但研究所的专家却给江鹰泼了一盆冷水:“到目前为止人类了解的微生物可能不到微生物总数的3%。你认为你找到了有用的微生物,但它可能将更好的微生物排除了。即使你发现了这些微生物,将它放到土壤中,也很有可能无法存活。你的思路完全错了。”一席话,使得江鹰大失所望。然而失望之余,他却从这番话中得到了逆向的启发:既然人们发现的3%的微生物不能为我所用,那可以试试剩下的97%的啊,如果能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让未知的微生物可以存活,为我所用,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在这个思路的启发下,江鹰重新设计了实验方案。又经过无数个夜以继日的实验,终于成功地研究出了防土壤堵塞的高度污水处理系统装置。这套装置得到了日本政府的认可,也引起了日本同行们的极大关注,纷纷邀请江鹰到企业进行介绍。博士论文答辩那天,有两家企业提着酒等在门外,只等答辩结束和他签约并开瓶祝贺。就这样,刚刚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就成为日本环保业举足轻重的人物。
向自然学习的污水处理装置
虽然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但江鹰并未就此止步。用土壤净化污水需要大量的土地,当整条河流被污染的时候,往往没有足够的土地来处理。当时,日本的四万十川河被称为日本的最后一条河流,也面临被污染的危险。爱知县的县长找到了松本聪教授,希望能找到治理的办法。能不能将土壤净化污水的原理浓缩到一个小型装置里呢?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江鹰开始了新的研究。在他和松本老师的共同研究下,一个高度处理污水的装置诞生了。
这个名叫“自然循环方式水处理系统”的深度污水净化技术是采用自然的净化原理,用腐朽的木头,木炭,石灰石、废铁等自然原料加工作为填埋过滤净化材料,并通过科学的组合,使该装置内的生物净化功能达到最佳效果。江鹰将其称为“向自然学习的技术”。由于这套装置具有高效,稳定,简单,方便的特点,而且其投资建设费用和运作管理费用也比较低,日均12000吨的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费仅相当于原有污水处理费的1/3。因此,被日本政府认定为最具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效益的污水处理装置。
在自己获得的发明专利在日本广泛应用之后,江鹰开始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能为祖国的人民造福。
1998年,江鹰参加了中国教育部组织的春晖计划中的三峡水库和重庆地区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当他来到重庆市,看到正在建设中的投资40亿元的污水处理厂时,心疼得啧声连连,因为那还是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需要埋设许多的管道,将全城的水都集中起来,这些管道还要穿过长江。所有这些,对于重庆这座山城来说,都是难上加难。在这个浩大的工程中,光铺设管道就耗去了27亿元。而且,用这种方法处理出的水并不理想,对水只能算是一种低级的净化。
当江鹰将自己研发的自然素材的净化材料和系统装置介绍给大家时,重庆市有关人员扼腕:“江鹰啊,可惜你来晚了一步。”
重庆之行使江鹰感到必须尽快推广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自然循环方式水处理系统”。之后,他回国的次数增加了,向更多城市介绍自己的污水处理技术。
如今,这套污水处理系统在深圳,北京,武汉,太湖地区等地域得到运用,并建立了示范工程。
“我一个人回来是不够的,还要将更多资源带回来”
在回国介绍自己的技术项目的同时,江鹰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日本那么多好的技术和人才,如果都可以带回国内,那该多好。在这个想法的驱动下,2002年江鹰发起成立了“日本企业对中国投资促进会”,并担任理事长。促进会旨在推动中日企业之间的项目技术交流、融资、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促进会成立后,做了多方面有益的尝试,其中最成功的尝试就是青岛胶南临港产业加工园区的规划和开发。
几年前,山东胶南还是一片无人愿去的荒地。刚刚从青岛调任胶南市委书记的张大勇和江鹰早已熟识。中午接到调令后,张大勇书记下午就给江鹰打了电话:“把你的团队带来吧,这里有更大的天地。”这样,江鹰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了胶南。
市政府划出了63.7平方公
里的土地,打算在青岛西海岸建起一座现代化的胶南工业园区。将整个工业园区交给一个外国的民间机构来做,这在山东甚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江鹰和他的团队面对的是整个胶南的干部群体,为此,他们请来了世界四大规划师之一的山田刚史先生,对胶南城市进行规划设计,并就此设计方案的规划理念和设计要求,多次与胶南四套班子的成员进行讲解说明。在经过多种途径的沟通工作后,原来持有怀疑态度的当地一些工作人员也慢慢地理解了他们,逐渐地被他们的规划理念,设计的软件作品以及他们的工作精神和作风所折服,最后与他们团队完全地融合在一起。江鹰他们具体地规划了三大组团:青岛临港产业加工区、青岛海滨国际大学园区、青岛琅琊台度假区,最终使胶南建设成为位于青岛西海岸的一个现代化新型生态环保城区。江鹰他们选择了青岛临港产业加工区的建设作为第一步。从规划到目前的4年时间,该园区进驻的企业已经达到100个,整个园区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如今,随着青岛临港产业加工区的崛起,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进驻,胶南正逐渐成为青岛市西海岸的三大核心区之一。
在引进海外技术项目人才的过程中,江鹰的团队还开创了一个高效低风险的“地、中、海”模式。“地”是指地方政府,“中”即中国国内的企业,“海”则是海外的技术人才。在帮助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工作中,他认识到,应该利用海外优秀人才带来好的项目,用这些好的项目吸引大量海外资金,进一步引进更多的海外优秀人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滚雪球模式。但是海外的项目和技术能否顺利地在国内得到实施和应用,还取决于该项目是否符合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要求,以及是否能得到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和有实际运作经验的中国企业的配合。
“新农村建设不只是外在的建设,更是内心的建设”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环境“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按照区委“建新城、冠三、创示范”要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资金、整村推进、连片整治,解决我区重点流域和区域最为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通过连片整治示范,在农村环保体制建设、政策机制创新、农村环保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形成典型示范经验,实现我区农村环境显著改善。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通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建设,用1年左右时间建设示范区2镇15村(社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镇环境监督与管理机构,完善农村环境监督与管理制度和机制,有效解决示范区2镇15村(社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禽畜粪便等污染环境问题,使示范区2镇15村(社区)农村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稳步推进我区城乡环境一体化。
(二)具体指标。根据《省财政厅省环保厅关于申报我省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的通知》(财建[2012]26号)等有关指标要求,从连片整治、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等五个方面确定示范区2镇15村(社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指标体系,作为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指标,详见表一。
三、整治范围
以我区河和河流域沿岸村镇为我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域。其中镇包括社区、云盖村、东塘村、五丰村、云友村、集贤村、金凤村、军营村、桐木村等9个村(社区);含浦镇包括含村等6个村(社区),整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农户14007户,总人口45850人。
四、整治内容
(一)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通过实施“清洁水源”工程,完善饮用水源保护设施和分散式饮用水源地截污设施,修建隔离栏2公里、拆除饮用水水源地排污口5座、设置标志牌和宣传牌90处、设置交通警示牌30处、修建排水沟1公里。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通过实施“清洁家园”工程,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进行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等建设,使示范区内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妥善处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按省环保厅要求,在整治范围内增设2569个垃圾堆肥池,新增900套垃圾分类桶;新增14辆从村到镇垃圾运输车和16辆三轮收集车;补充15名保洁员。示范区2镇各新建1座镇垃圾中转站,共计2座镇垃圾中转站,新配置2辆垃圾转运车。
(三)农村生活污水工程
通过实施“清洁家园”工程,建设一批符合农村特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使示范区内农村生活污水得到妥善处理,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污水达标排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整治范围内共需建四池净化系统4455套;示范区内公共场所主要是小学和村部,共需建四池净化系统26套。
(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程
通过实施“清洁田园”工程,通过修建沼气池和利用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改造栏舍等,对养殖废弃物做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对于20头以下规模较小的养殖户,采用户用沼气池及配套四格净化池作为污染治理措施,共建803座沼气池。对于存栏在20-500头的养殖户采用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对其猪舍进行改造,共改造猪舍面积17141平方米。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一是全面动员。2012年11月上旬至11月底,召开全区农村连片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整治工作下达目标责任书,明确整治完成时限及要求,确保整治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二是宣传培训。11月中旬至月底,由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宣传和培训。三是指导连片整治示范区所在镇、村成立农村环保协会和农村环保合作社,引导村民自主参与连片环境综合整治。
(二)开展专项整治。2012年12月——2012年4月,具体落实整治项目建设
1、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2012年12月至2012年1月,示范区所在镇、村组织完成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包括拆除饮用水水源地排污口、建设截污及隔离设施、设置标志牌、宣传牌和交通警示牌。
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2012年12月上旬至月底,区政府统一采购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转运设备,包括垃圾分类桶、垃圾运输车、三轮收集车和垃圾转运车等,新建镇垃圾中转站。镇、村组织实施新建垃圾堆肥池。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程。由专业公司负责整治工作。2012年12月上旬,由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招标,确定建设单位。12月中旬由中标单位制定项目设计方案,领导小组组织专家技术评审。2012年12月底至2012年4月由施工单位组织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各施工单位与各行政村签订合同,与镇上签订目标责任书,约定竣工时限,及时跟进,加强现场监督,保证建设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三)验收总结(2012年4月——2012年6月)
按照《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成效验收细则》对建设的整治项目逐个进行自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整治项目质量,形成长效机制。准备验收材料,迎接中央、省市的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区委常委、副区长立,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环保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水务局、区农业林业畜牧局、区环卫公司、区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区爱卫办、含浦镇、镇等单位行政正职为成员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环保局,由区环保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日常工作。
(二)责任分工
实行区政府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筹安排,区直部门抓点促面、督促检查、协调指导,镇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的工作模式。
示范区所在镇人民政府对本辖区整治工程具体负责,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实施方案编制,落实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并组织实施。
区发改局结合统筹城乡工作,配合各部门整合资源,合力打造示范亮点。
区环保局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会同区财政局负责落实环保配套资金,负责制定全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指导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业污染防治、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等工作;指导生态创建、环保组织建设、环保知识培训和环保宣传等工作。
区财政局牵头落实区级配套资金,统筹中央和省市级配套资金的安排使用,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参与项目管理和竣工验收,财务报帐审核,及时、足额支付报账资金。
区水务局指导推动“清洁水源”示范工程涉及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程,负责对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片区的筛选、配套资金的落实和安排、实施方案编制的技术指导,负责示范工程建设过程的督促、协调和指导检查。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指导推动“清洁家园”示范工程,负责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中转站建设工作的质量监督。
区农业林业畜牧局指导推动“清洁田园”示范工程,负责做好畜禽养殖场(户)退出和治理工作;推广沼气技术,做好沼气池建设服务;做好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指导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区环卫公司负责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指导,负责垃圾转运处置和保洁员队伍培训等工作。
区城管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对非法搭建的猪栏、猪舍等违章建筑开展执法行动。
区爱卫办负责做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对乡村垃圾处理及村容村貌进行整治。
其他相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按照区政府的总体部署要求,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整治任务的全面完成并达到连片整治的预期效果和目标要求。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由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示范区所在镇、含浦镇人民政府负责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的组织落实,并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示范工作的组织实施提供各项保障条件;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负责做好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
2、健全队伍,抓好落实。列入示范区所在的镇、含浦镇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有专人管理、推动和落实。
3、科学规划,认真实施。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科学制定整治规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工程项目,制订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4、全力整合,保障资金。由区财政统一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对示范区15个村环境建设投入,进一步保障示范区项目治理良好效果。
5、加强管理,监督考核。加强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和项目经费等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两镇人民政府每月向区整治领导小组报告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及相关问题困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示范工程进展、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6、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邀请新闻媒体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制作宣传片,将农村环境整治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广泛宣传农村环境整治的目的重大现实意义,推动当地百姓积极参与到整治工作中,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新农村;绿色节能;住宅建设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99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1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QSX2013-24WT)。
[作者简介]吕春(1966―),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结构及墙体材料。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加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1〕。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在狠抓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发展新农村的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并提出了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三化”目标。在新农村建设中把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理念和方式的根本转变。近年来,齐齐哈尔市结合新农村绿色节能住宅建设,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首先,政府投入专项扶助资金,结合农民厕所改建、畜圈改造、厨房改革等,引导支持农民建设沼气池,实现了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再生利用,不仅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而且有效地改变了农民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其次,积极推广新型保温节能墙体材料的使用;三是采用适合当地农村特点的新型供暖方式,改造传统浪费能源的炕灶,大力推广和普及了省柴节煤炕连灶,提高了玉米秸秆等资源的利用率〔2〕。
一、存在问题
齐齐哈尔市地处我国北方严寒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一年采暖期长达六个月之多,采暖时长超过全年一半时间以上。冬季住宅取暖问题一直是本地区住宅建设尤其是新农村住宅建设的首要问题。新农村居住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许多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住宅建设围护结构节能标准不高,住宅整体档次偏低。以梅里斯区卧牛吐达斡尔族镇吉雅提格日住宅小区为例,着重从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筑节能设计、建筑材料选用、庭院环境设计以及居住区采用的供暖方式、供水管线问题、废水及其他废弃物的排放、日常生活燃料问题、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应用等各方面进行考察、论证,找到一种适合北方高寒地区尤其是齐齐哈尔地区新农村居住区建设的策略,通过对该策略的分析研究,从根本上改变齐齐哈尔地区新农村居住区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二、目的意义
通过对高寒地区新农村尤其是齐齐哈尔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策略研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现阶段齐齐哈尔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环境污染问题,能源消耗问题以及住宅建设成本偏高等问题,对本地区乃至黑龙江西部地区及我国整个寒区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以及生存状态的改变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农村住宅居住区建设过程中,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达到节能、节电、节水的要求,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工程造价,为建设具有北方特色的寒区新农村居住区具有指导意义。
三、建设方法
在寒区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策略研究中,其主要目标是积极推进该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格局。农村家庭院落是人与其所饲养禽畜共生、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并存的生态系统,又是人类文明与物质生产并存、物质和能量高度聚集的特殊区域〔3〕,从目前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看,农村庭院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所以从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角度要注重农户庭院建设,建设一批低层低密度或者低层高密度住宅,以二层到三层为主的联排建筑。墙体、屋面、门窗等围护结构采用价低质优的节能材料:墙体采用新型草砖自承重体系,屋面采用保温彩钢板结构,外窗采用三玻中空节能塑窗,外门采用钢制节能保温门;采暖系统可采用水源热泵供暖系统,积极开发我市的浅层地热能源,发展土壤源、地下水源热泵供暖系统。每户配套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自来水采用深井过滤装置,排水采用中水处理系统;燃气采用集中沼气站;路灯及景观照明系统采用光伏发电等,形成真正的寒区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
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关键是现在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给予资金及政策上的支持。同时,积极探索寒区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的试点并大力推广。从地方村镇角度,重要的是转变理念,明确寒区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的主体,开发出适合北方寒区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标准,建筑设计方案,性能好价格低的墙体材料以及采暖系统、给水及排水、供电、供气等最优方案,从而实现最适合北方寒区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的目标。
齐齐哈尔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首先必须采取深入调查、座谈的方式进行。采用规划及建筑设计的标准图形式,选择适合这一地区规划方案及建筑设计方案。根据现有的村落特点进行规划,规划设计可按现行的村建制或者屯建制进行规划;采用适合现代北方高寒地区新农村建设特点的户型进行单体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可开发出二户一套、四户一套等单层或者多层的标准图纸;合理选用墙体等围护材料,当地配套建设一座草砖加工厂,使墙体材料价格尽可能降低,而且充分利用当地废弃的秸秆材料;供暖采用新型节能供暖系统,例如采用水源热泵供暖系统;排水采用中水处理系统,减少化粪池清理费用,处理后的水可以灌溉或生活使用。再生水来源于污水处理站和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院区内污水处理站,雨水经管道收集后入院区内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燃气采用集中沼气站;路灯及景观照明系统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四、建设策略应用
吉雅提格日建设项目位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卧牛吐镇,为我市农村地区典型的达斡尔族村落。原有住宅多为泥草房或者普通砖房,采用火炕或者土暖气供暖,供暖需消耗大量煤炭或者秸秆资源,且冬季室内温度低,内部生活设施简陋落后,属于我市新农村建设中急需改造项目。该项目从前期总体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其新农村建设的节能环保要求。无论从建筑材料选用还是项目供暖、供电和供水等使用功能方面均采用符合当地特点的工艺方法。项目采暖采用水源热泵供暖系统,室内外排水采用管道收集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小区内中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院区内的卫生间冲洗、小区绿化、道路浇洒等。下面主要就吉雅提格日项目采用的节水策略进行分析。
(一)再生水的利用
项目建成后拟用水源采用卧牛吐镇公共供水水源,保证了项目区内居民饮用水的水质达到我市居民饮用水要求标准。每户设置两块水表,饮用自来水和生产生活用再生水各一块水表进行计量。再生水来源于中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为鼓励居民大力使用再生水,再生水水费应大幅降低,同时引导鼓励居民积极使用再生水,尤其消耗量较大的绿化用水,可采用雨水回用供水系统直接供水,也可以采用中水供水系统直接供水。
室内外排水采取雨水与污水分流、污水与废水分流的方式进行。卫生间及厨房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小区中水处理系统;所有生活污水及废水经中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灌小区内的绿地及冲洗厕所等;项目区内雨水经管道收集后统一排入小区内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内,经处理达标后用于禽畜饮用、厕所冲洗、浇洒路面,绿化用水等。小区内所收集、利用的雨水总量均按雨水收集设施设计规模确定〔4〕。
(二)环保及节水节能措施
吉雅提格日建设项目采取了一系列给水、排水、供暖及其他各方面的环保措施,尤其注重使用功能的细节设计。例如在给水直线管段设置胀缩装置,防止水流噪音的产生〔5〕;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多功能水泵控制阀,以减少噪音。潜水泵坑均采用特制的防臭密闭孔盖,使室内环境不受影响。室外化粪池透气管沿建筑井道出屋面高空排放,避免影响项目区内居民生活。室内卫生间采用水封效果好的地漏,以降低水面蒸发对水封的不利影响。采用具有尾流冲水功能的坐便器,以保证每次冲洗完毕后水封被充满。
从卫生防疫及节水节能角度,生活饮用水采用不锈钢材质的水箱,并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生活用水水池设加锁密闭孔盖,并设有通风系统。公建设施内蹲式大便器及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洗脸盆采用感应式龙头,防止人手接触产生交叉感染疾病。根据《齐齐哈尔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查明地下供水管网情况,避免施工中损坏供水管道。项目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节水合同,保证施工期间节约用水。施工单位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合理进行给水系统设计,使之能尽可能的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降低本项目供水系统的运行费用。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水池、水箱溢流水位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同时要充分利用齐齐哈尔地区充足的太阳能资源,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制备生活热水,在因天气或气候原因热水器出水温度达不到使用水温时,再利用其它辅助热源,如水源热泵供暖系统进行加热,以满足生活热水的要求。通过采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大幅度降低其它能源的消耗,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在设计中,可通过给排水专业、建筑设备专业与建筑、结构专业的密切配合,使太阳能设施与建筑物实现一体化,这一措施同时满足了生态建筑的节能要求。
五、结语
现阶段针对齐齐哈尔等高寒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环保节能等综合多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研究,例如复合节能墙体、门窗节能、太阳能利用、沼气利用等〔6〕。齐齐哈尔地区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未来一段时期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具体实施目标体现在规划以单层或者多层联排建筑为主,节地节能;建筑采用节能设计,节能标准达到65%;围护结构中墙体材料选用草砖复合墙体,门窗采用节能型门窗,既节约能源,又降低造价;小区环境建设以庭院型功能设计为主;供暖采用水源热泵供暖系统;供水采用中水系统,达到节水及减少废水排放费用; 燃料采用统一沼气池,减少费用,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太阳能及光伏发电设备的应用。通过以上各方面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最终达到节能、节电、节水的要求,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工程造价,为建设具有北方寒区特色的新农村居住区,实施节能降耗、治污减排、新型生态示范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赵海燕,周峰涓.加快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及对策〔J〕.理论观察,2013,(06).
〔2〕费滟杰.全面树起节能的大旗〔N〕.齐齐哈尔日报,2008-6.
〔3〕陈爱巧.自然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双向选择的结果〔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1.
〔4〕GB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