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伦理学的目的

伦理学的目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伦理学的目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伦理学的目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康德;历史哲学;道德本体;非社会的社会;目的论;永久和平

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2?0034?05

“历史理性批判”能否构成康德的“第四批判”,历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康德的确非常关注“历史”,并形成了较有系统性的历史哲学思想,这是毋庸置疑的。长期以来,康德的历史哲学思想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或者是被认为在与赫尔德的争论中作为失败的一方而失去了立足之地;或者是被看作黑格尔的先驱而被笼罩在其阴影之下。但从西方历史哲学发展的线索来看,康德正处在思辨历史哲学的独立化过程之中:一方面,他撇开历史现实而完全从哲学上来思考历史,为思辨历史哲学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他对历史的思考服务于他力图沟通自然与自由、知识与道德的批判哲学体系,或者说,他是从道德主体的视角来考察历史的,由此,历史哲学成为了道德形而上学的一部分。正是这种中间地位使得我们要重视康德的历史哲学思想,因为“它们提供的却是康德早已发展了的有关国家与历史本质新概念的全部基础,它们对于德国观念主义的内在发展而言,丝毫也不次于《纯粹理性批判》在其自身领域的至关重要性”。[1]

一、历史作为人类整体的普遍史

“历史”对于康德来说就意味着人的历史,即便“自然史”(Naturgeschichte)也是人根据自身的有限理性而对自然起源的追溯,是一门人的学科,而非神的学科。正因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为了把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能够追溯其起源,就必须引入目的论原则,而对于上帝的无限来说,目的论原则是不必要的。同样,为了理解人类的历史,康德也将目的论原则引入其中,这种意义上的“历史”就是以“终极目的”为依归的人类自身的历史。

自然史以整个自然界为其对象,那么,人类历史的对象是什么呢?康德说:“无论人们在形而上学观点上关于意志自由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意志的显象(Erscheinung,常译作‘现象’,作者注。),即人的行动,毕竟与任何别的自然事件一样,都是按照普遍的自然法则被规定的。无论这些显象的原因隐藏有多深,以叙述这些显象为己任的历史仍然可以使人希望:当它宏观地考察人的意志之自由的活动时,它能够揭示这种自由的一种合规则的进程;而且以这种方式,在个别的主体那里杂乱地、没有规则地落入眼底的东西,在整个类那里毕竟将能够被认做其原初禀赋的一种虽然缓慢,但却不断前进的发展。”[2](24)在此,康德把人类历史的研究对象限定为自由意志的现象,即人的行动。这种自由意志的现象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与任何自然现象一样服从于普遍的自然法则,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合规律性;另一方面,它作为自由意志的现象是“人的意志之自由的活动”,就不仅仅服从自然法则,也要服从自由意志的法则,因而具有道德形而上学的合目的性。正是这种双重性凸显了人类历史的特殊地位,即处于合规律性的自然科学与合目的性的道德形而上学之间,既具有合规律性又具有合目的性,或者说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但这一意义上的“历史”是普遍的人类史,而非个体的人的历史,因为只有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历史才体现了一种“不断前进的发展”,而对于个体来说,历史总是杂乱无章的,充满着偶然性和随意性。

那么,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人类史呢?康德的人类史并不是以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人类为对象的,这种意义上的历史属于自然史,而是关于人类未来的一部预言的历史。关于“预言的人类史”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果预言完全以自然法则为依据,所形成的就是自然的人类史;如果预言并非以已知自然法则(如日食、月食)为依据,就形成了“预卜的但却是自然的”人类史;如果预言以超自然的启示为依据,就构成了“先知的”人类史。但康德认为,预言的人类史并不是以上三种意义上人类史,因为任何观测都需要有恰当的观测点,“但不幸恰恰在于,在涉及对自由行动的预言时,我们没有能力把自己置于这个观测点上。因为这会是神意的观测点,它超越了人类的一切智慧,人类智慧也延伸到人的自由行动,但人虽然能够观看它们,却不能准确无疑地预见它们(对神的眼睛来说,这里没有任何差别),因为为了能够预见,人就需要依照自然法则的联系,但就未来的自由行动而言,人却必然缺少这种引导或者指示。”[3](80)这是在历史领域中实现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即不是从人类的观点,而是从超越于人类之上的“神意”的角度来观察人类史,但这种“神意”仅仅是人类观察历史的“引导或者指示”,而非历史本身,如此所形成的“预言的人类史”就既不是自然史也不是神的历史,而就是人类整体自由活动的历史,这就突破了历史决定论,而为了理解这样一种非决定论的人类历史,就必须发挥目的论的作用。

二、目的论视域下的人类普遍史

目的论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将目的论原则作为从属于上帝理念的一个“预设”:“这个惟一地基于理性概念之上的最高形式的统一性就是诸物的合乎目的的统一性,而理性的思辨利益使得我们必须把世界的一切安排都视为好像它们是出自一个最高理性的意图似的。就是说,一个这样的原则向我们应用于经验领域的理性展示了按照目的论法则连结世上事物、并由此达到其最大的系统统一性的崭新的前景。”[4](A686?687, B714?715)这就是说,目的论原则是我们理解世界万物的一个原则,它能够把自然万物联接为一个“看似”有着统一目的的整体,以便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但作为一个“调节性原则”,其作用也仅止于此,而无关乎人类的经验性认识。假如把目的论原则作为“构成性原则”而应用于知识领域,就是理性的迷乱。

目的论原则不仅适用于自然有机体,而且整个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目的论系统,而人类“作为地球上惟一的具有知性、因而具有自己给自己建立任意目的的能力的存在者,……按照其使命来说是自然的最后目的”。[5](286)这里所说的“按照其使命来说”,就是指人类“应当”是自然的“最后目的”,自然的“最后目的”就是指人类的文化和幸福。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充分运用其理性的禀赋,从动物般的野蛮状态向理性指导的文明的进步历程,由此,人类整体始终是在向着善而进步的。虽然这种目的论原则作为一种调节性原则,无助于增加对人类历史的知识,但却是我们从哲学上理解历史的“导线”。

在康德看来,人类历史既不像伏尔泰等乐观的启蒙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是一帆风顺的进步,也不像卢梭所设想的那样是倒退的堕落,而是在对抗、斗争中的前进历程。康德认为,大自然并没有为我们人类配备强大的动物本能,其使人类的全部理性禀赋得以发展的手段就是人类的“非社会的社会性”:“人有一种使自己社会化的偏好,因为他在这样一种状态中更多地感到自己是人,也就是说,感到自己的自然禀赋的发展。但是,他也有一种使自己个别化(孤立化)的强烈倾向,因为他在自身中也发现了非社会的属性,亦即想仅仅按照自己的心意处置一切,并且因此而到处遇到对抗,就像他从自身得知,他在自己这方面喜欢对抗别人一样。”[2](27?28)人类的这种“非社会的社会性”产生了双重性:一方面,人类通过对抗,唤醒了人的力量,使得人类在荣誉欲、统治欲和占有欲的推动下,迈出了从野蛮到文明的第一步;另一方面,人类本身的社会性又使得人们能够团结成为整体,从而形成民族、国家,以便战胜各种灾祸,延续人类的生存。

大自然是全善的上帝的作品,在其中没有自由,有的只是对自然法则的服从,因而自然的历史是从善开始的;而人类历史则是作为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的作品,人的本性就在于它的自由,正是这一自由,使得人能够把违背道德法则作为自己的准则,把自爱等动机看作是遵从道德法则的条件,这就造成了人类本性的“根本恶”。因而,人类的历史是从恶开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历史就永远是恶的,人类的“非社会的社会性”使得人类不断地由恶向善,因而人类历史是向着善而不断进步的:“有一个命题,不仅用心善良、在实践方面值得推荐,而且不管有多少无信仰者,即便是对于最严格的理论,也是站得住脚的,这就是:人类曾经始终处在向着更善的进步中,今后亦将继续前进。”[3](85?86)

人类历史作为大自然的一项隐蔽计划就是要使人类的理性禀赋充分实现出来,这就需要达成一个“普遍管理法权的公民社会”,它分为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两个层次:首先,在国家内部,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种合法的公民”。在这一社会中,由于拥有最大的自由,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达到普遍化,同时,公民又能够对个人的自由进行限制,从而避免人类社会成为狼与狼那样的野蛮状态,正是在这种既对立又协作的关系中,社会成员充分地发展自身禀赋,从而促进了人类整体的完善。就像在一片森林中,每一株树都为了争夺更多的空气和阳光而努力向上生长,就迫使其他树木也向努力向上生长,从而导致了整片森林长势良好。社会中,每个人为了实现人生的目的而努力发展自己的禀赋,就会迫使其他人也这样做,在这种相互竞争中,整个社会处于良性发展之中。与此相反,在没有竞争的社会中,每个人完全按照其自由发展,就无从改善其根本性的恶,所造成的就是人类整体的堕落,因而“一切装扮人的文化和艺术及最美好的社会秩序,都是非社会性的果实,非社会性被自身所逼迫而管束自己,并这样通过被迫采用的艺术,来完全地发展自然的胚芽”。[2](29)这是向“世界公民状态”迈进的第一步。

其次,这样一种理想社会有赖于合法的国际关系,即“国际联盟”的建立。国家之间的关系如同个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同样具有“非社会的社会性”:一方面,由于资源的有限,各国为争夺资源而长期处于竞争、战备,甚至是战争状态;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各国也有相互协作,并且即使是国家间的战争也是有限度的,因为其目的并不是使人类消亡。各国正是在这种对立与协作中建立起一种国际联盟,建立一部类似于“公民宪法”的“联合起来的意志的法律”,从而使各国取得自身的安全与法权。

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就在于人性的根本恶,就在于人类的自爱本性,就在于人类本性的“非社会性”。正是在个人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本性,充分实现自身的荣誉欲、占有欲和统治欲,在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中,人类的理性禀赋才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使其不至于在一种美满和睦、安逸与互亲互爱的阿迦底亚式的田园牧歌生活之中,永远被埋没在它们的胚胎里,从而使得大自然能够实现其隐蔽计划——人类的幸福。

康德强调了战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无数次的战争,每一次战争,不管其性质如何,带来的都是灾难与破坏,但也正是战争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如果不是那种总是令人害怕的战争本身迫使国家元首们有这种对人性的尊重,那么会看到这种文化吗?会看到共同体的各阶层为了相互促进他们的富裕而紧密结合起来吗?会看到聚居吗?甚至,会看到尽管在极度限制性的法律之下却依然余留下来的自由程度吗?”[2](124)这就是说,战争,更准确地说,对战争的恐惧,保留了对人性的尊重,保留了人的自由,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所以,在人类目前尚处的文化阶段上,战争是使文化继续进展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且惟有在一种文化完成(谁知道什么时候)之后,一种持久的和平才会对我们有益,而且也惟有通过那种文化才有可 能。”[2](124)同时,战争也建立起国家之间的新关系,建立起了新的国际组织,经过若干次的推倒和重建之后,一种类似于公民共同体的国际联盟最终会永久性地建立起来,也就是实现“永久和平”。

战争看似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体现,“但却是深深隐藏着的、也许是无上智慧有意的尝试,即借助于各个国家的自由,即使不是造成了、但毕竟是准备了各国的一个建立在道德之上的系统的合法性、因而准备了它的统一性,……但战争更多的却是一种动机(尽管离对人民幸福的安居乐业的希望越来越远),要把服务于文化的一切才能发展到最高的程度。”[5](288?289)可见战争只是实现大自然的隐蔽计划,即人类历史发展最后目的的手段而已,尽管这个手段对个人而言可能是残酷的,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而言也许是灾难性的,但对人类整体的进步而言则是不可或缺的。

康德目的论视域下的历史哲学,是对历史的一种哲学考察,是思辨历史哲学的一种形式,它虽然无法取代历史学家的职责,但却是我们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理解的有效的“导线”。对此,康德也有明确的意识:“认为我想以一部世界历史的这个在某种程度上有一条先天导线的理念,来排斥对真正的、纯然经验性地撰写的历史的探讨,会是对我的意图的误解;这只是关于一个有哲学头脑的人(此外,他必须很精通历史)还能够从另一种观点出发来尝试的事情的一种想法罢了。”[2](38)

三、以道德本体为依归的思辨历史哲学

康德的思辨历史哲学立足于道德形而上学之上,乃是为了克服自由与自然、道德与知识之间的鸿沟,正如沃尔什所说:“就他(即康德)来说,至少历史哲学乃是道德哲学的一种派生品;假如不是因为历史似乎提出了道德问题的话,那么根本就不会有什么东西能提示他会去论及历史的。”[6](121)因此,康德的历史哲学虽说也是一种思辨的历史哲学,但它是立足于道德形而上学之上的历史哲学,或者说,是一种在黑格尔等人的思辨历史哲学体系的类比意义上的历史哲学。

康德把人类的幸福和文化作为自然的“最后目的”,但这一意义上的人类仍是有条件的,或者说,仍可能是实现其它目的的手段,因而对于“最后目的”,我们仍需追问作为其目的的无条件的“终极目的”,这一“终极目的”就是“作为本体看的人”,或者说“道德的人”:“人对于创造来说就是终极目的;因为没有这个终极目的,相互从属的目的链条就不会完整地建立起来;而只有在人之中,但也是在这个仅仅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之中,才能找到在目的上无条件的立法,因而只有这种立法才使人有能力成为终极目的,全部自然都是在目的论上从属于这个终极目的 的。”[5](291?292)在此,康德把人区分为作为物自体的人,即道德的人,和作为现象的人,即作为自然界的最后目的的人,前者构成了后者的可能性条件和目的,“自然目的论”(以“最后目的”为最高目的的目的链条)必须以“道德目的论”(以“终极目的”为最高目的的目的链条)为依归,因而“在康德底哲学系统中,‘道德’是非历史的,或者说,超历史的”。[7](XXV)

康德并不关心纷繁杂乱的历史现象,历史之所以能够引起康德的兴趣就在于其中隐含着大自然的计划和目的,即人类的完善和幸福,“因为如果在最高智慧的大舞台上这个包含着所有这一切的目的的部分——即人类的历史——据说一直在与最高智慧唱反调,眼见这种情形使我们不得不嫌恶地把我们的眼光从它那里移开,而且由于我们对有朝一日在其中发现一个理性意图得以完成感到失望,而使得我们只是在另一个世界中期望它,那么,赞美无理性的自然界中创造的壮丽和智慧,并且劝人加以考察,又有什么用 呢?”[2](37?38)这就是说,人类历史作为具有意志自由的人的作品,虽然是从恶开始的,虽然充满着斗争与苦难,但却是以“普遍的世界公民状态”为其最后目的的,是向着善不断进步的。假如历史中没有理性,没有最后的目的和价值,那么我们探讨纯粹偶然的历史就没有任何意义。

康德意义上的人类史是一部“道德史”,即人类向着善不断进步的历史,它体现了大自然的善意,即便大自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如此之多的灾祸,“但毕竟也又促使人重新鼓足干劲,从而促使人更多地发展自然禀赋的非社会性和普遍对抗的源泉,也许显露出一位睿智的创造者的安排;而且绝不是一只在其美好部署

中搅局或者嫉妒地败坏它的恶意精灵的手。”[2](28?29)如果仅仅按照理性来安排人类历史的话,“恶意精灵”也是可以做到的,但康德强调说,它出自“一位睿智的创造者的安排”,这就说明,人类历史是向着善而进步的道德史。但这种进步史并不需要每个人在道德上成为一个好人,只要他遵守公民宪法,成为一个好公民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它并不意味着“意念的道德性的一种日益增长的量,而是意念在合乎义务的行动中的合法性之产物的增多,不管这种增多是由什么样的动机引起的;也就是说,人类向着更善的努力的收益(结果)只能被置于人们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好的善良行为之中,因而被置于人类的道德性状的现象之中”。[3](88)这样的一部道德史的最后目的——永久和平,是值得期待的,因为它可以在实践中经过漫长世代的努力而实现出来,因而它具有较少的乌托邦色彩。

康德的历史哲学是一种以道德哲学为依归的思辨体系,它无关乎人类历史现象本身,而仅仅从道德主体的角度来观察人类历史,将其看作一部通向人类永久和平的道德史,正是在这一历史进步的历程中,自由与自然、道德与知识的分裂得以沟通。

四、康德历史哲学的“类比性”

康德的历史哲学是一种目的论体系,它引自然目的论概念入人类历史领域,以便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加以认识,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知识,而仅仅是类比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知识,因而康德强调说,它仅仅是历史理解的“导线”。而且,目的论意义上的“进步”也并不意味着历史的真正进步,因为这种进步是从作为本体的人或道德的人的角度做出的观察,并不是生存于自然界之中的人的观察,因而,康德的历史哲学是一种历史的形而上学,我们无法用经验的历史事实对其加以证实或证伪。

康德的历史哲学开启了完全从哲学上考察历史本身的思辨历史哲学的新方向,其许多论点也为后来者所继承,如历史的进步性、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等,但与黑格尔从人类历史的事实进展中看出逻辑上的进展,并用这种逻辑上的进展来规范事实进展的思辨历史哲学不同,康德的历史哲学无关乎人类历史本身,而是属于道德哲学的一个部分,或者说,是道德哲学得以可能的一个例证。因此,严格来说,康德的历史哲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哲学,而仅仅是类比于黑格尔思辨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历史哲学。

参考文献:

[1] 卡西尔. 康德历史哲学的基础J. 世界哲学, 2006(3): 73?76.

[2] 康德. 康德著作全集·第八卷(1781年之后的论文)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 康德. 康德著作全集·第七卷(学科之争、实用人类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4]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5] 康德. 判断力批判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伦理学的目的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母婴护理;实践;基本理论

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学包含了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

人、环境、健康、护理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笔者发现母婴护理有其独特性,结合实践来理解护理学当中的这些基本概念:

1人

人是一个整体,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统一体(任何一部分不适或失调都会影响到其它部分以至整体);人与环境密不可分;人有群体属性,有独特的家庭和社会文化背景,有不同的习惯、信仰、价值观,人有独特的情绪和情感。

人是开放系统,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其基本目标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

人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层次的基本需要。

妇女在医院待产至产后机体基本恢复出院的这段时间,对女人而言是生理心理的一个重要阶段,首先在接待方面要做到态度应认真、热情,做好解释工作,,解除其思想顾虑,,取得合作,要使产妇感觉如家人,并对医护人员感觉专业并产生信任感,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取得病人的信任,获得病人全面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为病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满足病人生理、社会心理、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

产妇在生产前后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未曾经历,缺乏信心,尤其是有反复流产经历的病人,较易感到紧张,失去信心,甚至可能换上产前忧郁症,产生消极态度,对即将来临的分娩产生畏惧情绪;另外一个就是过分关心,促成懒惰,对产妇来说,家属的过分关心照顾,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反而促成沉溺于“病人角色”中,表现为不应有的懒惰,产生消极作用。

2环境

内环境指人的生理以及思维、思想、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外环境是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条件、劳动条件、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社会安全、宗教文化、健康保健条件等。

对于产妇住院待产和产后的康复,医院提供良好的环境十分重要,这里的环境包括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温暖信任的心理环境。

护理人员首先对产妇进行基础护理,包括研究并应用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来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心理干预的需要,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为诊断和治疗及时提供病性发生、发展的动态信息,有效地配合并参与治疗、检查,以积极的安全的护理对策,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对于新生儿,要注意尿布、衣物、毛巾、奶瓶等用品用具消毒、清洗及整理。

盲目追求奢华环境,盲目扩大化,都是环境建设中的误区。母婴病房应有适当空间,既有利于产妇与护理人员和家属的活动,也有利于新生儿感知空间,感知小环境里的物理环境。因此其空间大小应适宜,色调应柔和,光线充足,应有温馨的家庭氛围。

3健康

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或缺陷,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适应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变化的过程,没有绝对分界线,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健康是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的稳定,协调,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平衡,和谐,适应良好。

分娩前后是一个特殊的护理时期,它不同于患病,却更要求精心细致,并且女性特别的生理构造在这一特殊时期要求不同的护理和安全。它要求专科护理,结合临床妇产科的特点,应用专科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如强化对妇产病人的监护,密切注意体温变化、体表特征和行为变化,观察产妇身体情况(主要是、恶露、大小便),清洗、消毒产妇衣物,尤其是要保持母婴室内卫生。

4护理

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整体的人,是为人的健康提供服务的过程,护理程序是护理的基本方法。护理活动是科学、艺术和人道主义的结合。

对于产妇的护理包括: (1)身体护理――在产妇不能自理时帮助产妇擦洗身体;(2)护理――帮助产妇清洗、热敷、按摩,减轻胀痛,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3)指导产后恢复――指导产妇做好产后恢复操,指导恰当运动,避免身体不动或过量造成身体伤害。

伦理学的目的范文第3篇

关键词:慕课教学 MOOC+SPOC模式 独立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223-02

引言

慕课一词是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是一种新型的,便捷的教育学习模式。这一新兴的课程教学模式支持学习者通过在线视频,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我解答辅导或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辅导。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自诞生起便在全世界飞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受到这种新型模式的巨大影响。作为国内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学院,肩负着推广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目标,也必然要与慕课这种新兴教学模式发生紧密的联系。[1,2]但独立学院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如被教学的对象知识基础水平较低,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等,决定了必须要探索总结出符合独立学院本身发展的慕课教学方式。因此,本文就以我校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重点阐述相关的教学对策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内容设置

1.教学对象的分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以下简称大计)是高校一门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属于课时多,量大面广的通识核心课程。[3]《大计》具有理论与实践相并重的鲜明特点,尤其重视对具体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课程中许多内容其本身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上机操作实践的过程。我校《大计》课程的教学也经过了将近10年的发展,期间也进行了很多改革与探索,如逐步提高实验课时的比重,将期末考核方式由原先的笔试改为上机测试等。但《大计》的整体教学模式仍是以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面授形式,这种传统的方式对于计算机这类更新变化较快的学科而言,很难保持课程的发展更新性与先进性。而慕课基于其开放性,在线性,大规模性等特点,是与计算机基础学科的发展紧密呼应的。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于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积极推行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重要课程改革,对信息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5级学生共计700余人试行《大计》慕课课程试点教学。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继续对这门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探索,在总结了上一阶段的相关教学改革经验基础上,本阶段采取了MOOC+SPOC模式,即教师课堂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将过去完全由学生自学改进为增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并将本次的教学改革试点对象放在我校机械工程系中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管理系中的财务管理专业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专业)全体四个专业的2016级新生620余人,整个教学过程自第4周开始,第19周结束。之所以在以上专业进行课程的试点改革,是由于以上专业的特点和所开课程是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紧密相连的。

机械制造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除了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之外,后面还将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C》,《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等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的基础课程,未来这两个专业在高年级中的课程设计实习中也还将接触到与计算机方面相关的知识,如机械专业的课程设计将运用到C语言方面的知识,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计将运用到Excel电子表格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这两个专业在一些省市是属于本科二批招生,学生的整体素质略高于其他各专业,比较有利于开展慕课的教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由于其鲜明的专业特点,学生们在四年的学习中要掌握大量的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针对计算机系过去几届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效果不是非常理想的情况下,通过慕课课程“因材施教”的方法,指导本系学生充分利用慕课教学平台,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多次观看课程视频,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慕课平台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以此实现自身知识水平的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的设置

目前我校开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慕课教学尚为试点阶段,所采用的一些形式为:

2.1学生可以采用多样学习形式,即教师课堂授课与课余时间自学相结合,同时利用网络上的慕课课程教学资源来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选用的慕课课程视频资源为“中国大学MOOC”课程资源中的同济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杨志强教授)网络课程视频。

2.2所采用的教材为

龚沛曾、杨志强等. 《大学计算机》(第6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冉娟、吴艳等. 《RAPTOR流程图+算法程序设计教程》.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6年

2.3相关的教学内容根据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的设置有所不同,其中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中除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外首次引入程序设计基础RAPTOR的内容。如表1所示。

二、教学过程及考核的具体实施措施

1.教学的整体实施过程

伦理学的目的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财务管理目标社会价值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相互适应,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是指发展必须保持持久性和承续性,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要改善、优化结构,提升增长质量、提高增长效益,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也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

目标是系统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根据不同的系统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可以确定相应的目标。财务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

财务目标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2.1相对稳定性

财务目标在一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必须把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外界环境的变化与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结合起来,适时提出并坚定不移地抓住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

2.2多元性

财务目标的多元性是指财务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适应多因素变化的综合目标群,要以主导目标为中心,协调各目标之间的矛盾。

2.3层次性

按财务管理内容的层次,可把财务目标划分成由整体目标、分部目标和具体目标构成的层次体系,以整体目标为中心,做好各项具体工作。

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但是,由于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不同,在体现上述根本目标的同时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代表观点有:

2.3.1销售额最大化目标

厂商所追求的是销售额最大化。其理由是,经理阶层的工资和其他报酬与销售额的相关程度大于与利润额的相关程度。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密切注视的是企业的销售额,只要企业销售额扩大并继续增加,银行就乐意向企业提供贷款和服务。如果销售额下降,市场份额降低,就会削弱自己的竞争地位以及与对手讨价还价的能力。

2.3.2利润最大化

有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越近企业目标。假定在企业投资预期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该观点的缺陷:①它不能区分不同时期的报酬,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而今天的一元钱比未来的一元钱更值钱;②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公司之间或期间的比较,税后利润最大化不能成为利润最大化的目标;③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如忽视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等;④没有考虑风险因素,高额利润往往要承担过大的风险;⑤会计利润忽略了一项最重要的成本———机会成本。

2.3.3每股利润最大化

通过将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数进行对比,可以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

该观点缺陷:股票市价除了受企业经营盈亏影响外,还要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以每股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目标,意味着只要资金能投资于内含报酬率大于零的项目,企业就不应该支付股利,但这种股利政策对股东不可能总是有利。

2.3.4公司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

美国学者ArthurJ.Keown在1996年版(现代财务管理基础)中提出“财务管理与经济价值或财富的保值增值有关,是有关创造财富的决策。”可口可乐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中指出:“我们只为一个原因而生存,那就是不断地将股东价值最大化。”Equifax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中指出:“为股东创造价值是我们全部的经营和财务策略的目标。”Georgia-Pacific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中指出:“我们的任务永远是创造新的价值和增加股东财富。”

这种观点认为,投资者建立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种财富首先表现为企业的价值。公司价值是指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股票与负债市场价值之和),它是以一定期间归属于投资者的现金流量,按照资本成本或投资机会成本贴现的现值表示的。

该观点的优点:①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因素,并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科学的计量;②财富最大化目标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方面的短期行为。反映了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因为影响企业价值的不仅有过去和目前的利润水平,预期未来利润的多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所起的作用更大;③财富最大化目标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各企业都把追求财富作为自己的目标,整个社会财富也就会不断增加;④财富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克服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顾风险大小,只片面追求利润的错误倾向。一般而言,报酬与风险是共存的,对额外的风险需要有额外的收益进行补偿。报酬越大,风险越大,报酬的增加是以风险的增大为代价的,而风险的增加将会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必须在考虑报酬的同时考虑风险。企业的价值只有在报酬和风险达到比较好的结合时才能达到最大。财富最大化的观点也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因而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2.3.5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公司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的财务目标,但这一目标具有以下缺点:①对非上市公司不能用股票价格来衡量其价值;②对上市公司,股价不一定能反映企业获利能力股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它同时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时期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为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3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从财富最大化的内涵来看,它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在股份有限公司中,企业的总价值可以用股票市场价值总额来代表。这个目标完全是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推出来的,从单个企业角度来说是比较合理的目标,因为它满足了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目标,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它却是个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目标。这是因为:

3.1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忽视了企业生产负的外部性问题

一般说来,如果某人或者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危害或利益,而该个体又没有为这一后果支付赔偿或得到报酬,则这种危害或利益就被称为外部经济,也就是外部性,收到的危害叫做负的外部性,得到的利益叫做正的外部性。比如说,空气污染就产生典型的负外部性,因为它使得很多其他的,与产生污染的经济主体没有经济关系的个体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这些个体希望减少这样的污染,但是污染制造者却不这样认为。例如,一家造纸厂排放废气,它可以建造设备以减少废气排放量,但是它从中却得不到收益。但是,在造纸厂附近居住的人们却可以从减少废气的排放中大大受益。

由此可见,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而忽视企业生产负的外部性必然会导致企业生产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也必然会导致企业财富的增长是牺牲整个社会的财富为代价的。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的生产应减少负的外部性,增加正的外部性,增强企业生产的社会责任感。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修正为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这存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权衡取舍问题,也是一个企业和社会的利益分配问题。

3.2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削弱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往往会违背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目标,比如企业会利用各种渠道得到各种资源,尤其是优质的资源。而资源是稀缺的,企业获得了优质资源意味着社会在配置资源的能力和规模上大大降低。企业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往往导致企业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正说明了这一问题。企业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使企业缺乏改进企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进步的动力,如果企业还是采用集约式的生产,即高投入、高能耗、高成本、低产出、低效益,这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笔者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符合企业集约式生产的新要求,应同时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修正为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3.3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利于人力资源会计和绿色会计的推行

在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中没有反映人力资源增值的信息,而科学发展观指出“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利益和价值,这就要求会计学科的发展也要核算人力资源,加强对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财务管理的目标理应体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应将人力资源对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贡献体现出来。

在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中没有反映绿色价值的信息,而科学发展观指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要求会计学科的发展也要加强对绿色资源的价值管理。

笔者建议,应将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进行修改,体现出人力资源和绿色资源的价值,而这需要企业不仅站在企业的角度,而且站在社会的高度来定位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修正为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伦理学的目的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教学目标;整合

浙江省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出台三年有余,它是指导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文件。新的课程标准从科学本质和科学素养的高度论述了加强科学探究的意义及其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内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成长。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并强调了它的重要性。

“三维教学目标”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实践运用、大胆批判和积极反思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实践、反思和总结,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 作为行为策略,应该是”三维教学目标”的核心和载体,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研究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就是以”过程与方法”为载体,通过师生有目的的交流和互动来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过程。

一、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可以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过程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以探究性实验为载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性实验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各种能力,提升物理学科素质。

高中物理新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探究实验,而且除了学生实验和课堂探究性实验以外,还有许多如”阅读材料”、”思考讨论” 、”做一做”、”说一说”等可以作为学生课内外自主探究性实验的资料和素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或自行设计情景,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的观察、思考、实践、体验、探究当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当然,学生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师 “退居幕后”,教师对实验问题的精心设计,对学生疑惑及时的加以指导,都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完全可以依托课堂探究性实验来巧妙安排教学内容,从而更有效的实现物理教学中的三维教学目标,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笔者曾经设计过这样一节关于《摩擦力》的课例。笔者把学生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把书中的教师演示实验改造为学生探究性实验,以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为理论指导,即通过对一般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围绕学生探究性实验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先从一般的生活现象出发,通过观察提出假设,由学生自主探究寻找实验规律。研究静摩擦力方向判断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很难理解”相对运动趋势”的含义。笔者在教授该环节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先给每组同学两把毛刷,请同学们在手臂上拉动毛刷,感受一下毛刷的摩擦,同时观察刷毛弯曲的方向。然后再让同学们保持毛刷不移动,轻轻地拉动毛刷,再观察静止的刷毛弯曲的方向。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同学们对”相对运动趋势”及”静摩擦力”有了一个明晰的认识。接着,随机选取四组,由组长陈述实验的结论,大家探讨,再观看多媒体实验影片对比,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先分组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四组的实验数据、图像和结论,大家讨论比较,教师辅助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知识规律。

应该说,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很理想的,学生参与实验积极踊跃,远比教师在前面做演示实验效果要好得多。尤其是在进行探究性实验二时,学生在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内就把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准确地找到了,并对错误数据产生的原因做出了基本正确的判断,这是笔者之前没有预料到的。另外,学生通过自身参与寻找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可以是一种再现式的教学过程

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的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将物理概念、定律发现的主要过程展现给学生,使之熟悉科学家发现规律的思维过程和科研方法,并从科学家的成功中得到启示。从长远意义上讲,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比学习物理知识、技能更为重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科学方法教育,潜移默化的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以教材中的物理学知识和知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为基础,依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使学科学习的过程变为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是一种再现式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力和运动的关系”,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介绍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经验和观察得出的结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两千年后,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这一观点。伽利略的科学方法是:让小球从一个斜面静止滚下来,它将滑上另一侧与它相连的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能达到的高度与初始释放高度一样。如果逐渐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直到它成为水平,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是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运动下去。笛卡儿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惯性原理”。最后,牛顿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对前人的总结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深刻地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明确了惯性的概念。在回顾历史过程中使学生头脑中的观念不知不觉发生变化,纠正原有思维中的直觉错误,建立了正确的惯性观念,也将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物理实验-科学推理(理想化)-结论”介绍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的能力和批判、反思的精神,认识到科学发展的艰难、曲折,真理获得的不易,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

三、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可以是一种应激式的教学过程

“教与学的问题需要从实际而不是理论的观点来处理,需要以一种受情景影响的因而对意外的变化具有高度反映性的方式来处理”。这就强调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丰富性,要组织起”对意外的变化具有高度反映性”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对学生思想和学习方式的解放,同时也对教师的课前准备和课堂反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环节的预设、突发事件的预判,教学方式的调整等等。

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安排了一个课堂小实验,利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在教授这个环节时出现了这样一个突况:有一组同学测得的反应时间为零,这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对于这样一组错误的数据,笔者并没有立刻否定,而是让大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同学们的说法不一,总结起来有”偶然”、”运气”、”反应快”等几种类型。接着,笔者又让大家多做几次实验后再总结,学生发现很少出现”零”的情况,这是一次”偶然事件”,是由同学的”预判”造成的。笔者在肯定了大家的同时又提了一个问题,怎样避免”偶然事件”的发生呢?师生共同总结出两点:1.实验操作要准确规范,尽量避免”偶然事件”的发生。2.增加实验次数以减少或排除”偶然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和检验,不仅解决了突发问题,还加强了学生基本实验思想和方法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教育的最终职能是传承文明,而一个文明的旺盛的生命力不仅在于继承,更在于发展。社会、文明发展的原动力是人们的创造力。如波利亚说:”在教一个科学的分支(或一个理论、一个概念)时,我们应该让孩子重蹈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那种关键性步子,当然我们不应该让他们重蹈过去的无数个错误,而仅仅是重蹈关键性步子。”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就在于此,全国如火如荼开展的课改工作其根本目的也在于此。

用《后现代课程观》中的一段话作为笔者的结束语,”我希望用我所提出的新的观点、原则、问题和方法考察一系列课程和概念。这些概念不足以重新界定课程领域,但我期待,它将为有志于次的人们提供一个起点。可能有助于们朝这个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