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生物在生物的降解和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具有工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最终产物少等优点,是污水处理的首选方法。污水处理的方法很多,可归纳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三大类。目前国内外多采用二级处理工艺或三级处理工艺治理污水,即采用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采用沉淀法除去排放中的无机盐类及其他悬浮污染物、去磷,在中性条件下增温使氨氮逸出或利用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脱氮,借繁殖藻类以去氮、磷,同时收获藻体。
1.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机理
所谓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是以光合菌群和酵母菌群为主导,协同其他有益微生物共同作用,产生抗氧化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发酵等途径分解氧化有机物,把有害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无毒物质。水体中的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吸收和转化某些污染物质,并将大量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类、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水体得到自净。
2.微生物净化水质的方式
微生物用于污水处理一般主要对污水有害化合物中的有机物质起降解、转化的作用。其净化方式有以下几种。
2.1降解作用。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如好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球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有机磷农药、甲草胺、氯苯等;霉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敌百虫、扑草净等;藻类可以降解多种酚类化合物。
2.2共代谢。微生物的共代谢是指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但是不能利用这种基质作为能源和组成元素的现象,这类微生物有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洛卡式菌属、芽孢杆菌属等。
2.3去毒作用。微生物通过转化—降解、矿化、聚合等反应,改变污染物的分子结构,从而降低或去除其毒性。如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可以在微生物的水解作用下,被分解为含有一酸或二酸的物质。
但是,微生物的作用是复杂的,有些微生物在净化作用的同时有毒化作用。这类微生物可以使无毒物质转化为有毒物质,从而产生新的污染。如三氯乙烯能够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氯乙烯,这是强致癌物质。因此,在利用微生物进行净化的同时,要密切监视系统中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及其毒性。
3.污水的微生物处理类型
目前,污水的微生物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3.1活性泥法。又称日曝气法。它是利用含有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通气条件下,使污水净化的生物学方法,是一种应用最广、工艺比较成熟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一般可使污水的BOD5去除率达90%。
活性污泥一般经过人工培养、驯化而获得,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能不断地返回接种使用。活性污泥是一种绒絮状小颗粒,主要由菌胶团形成菌、原有生物、有机和无机胶体及悬浮物组成。
此法最大的弱点是产生大量的污泥,剩余污泥已成为令人头疼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研究开发从源头上不产生污泥的污水处理技术成为热点课题。
3.2生物膜法。它是以好氧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为净化的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的处理装置,又分为滤池法,悬浮颗粒生物膜法等,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印染、造纸、农药、食品等工业废水的处理。净化效果好,一般可使污水的BOD5减少75%—90%。
生物膜由污水与载体BOD5的接触而形成。由于污水通过载体时,污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和微生物吸附到载体上,并发生微生物的增殖。经历一个初生、生长和成熟的过程,在载体表面形成一层约2mm厚的生物膜,生物膜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断增厚,最后老化,整块剥落,随废水流入沉淀池中,然后开始新生物膜形成过程,它是生物膜的正常更新。处理过程中的物质转移:空气中的氧废水(污水)生物膜。此法比活性污泥法产生的剩余污泥少。
3.3厌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是在无氧条件下由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法。通常用于不溶性有机物质,如纤维素含量高的污水,或高浓度的工业废水,也经常用于处理剩余污泥。
3.4氧化塘法。又称生物塘法或稳定塘法,是利用一个天然的或人工修整的池塘,由于污水在塘内停留的时间较长,通过水中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可以将有机物降解。在氧化塘中,废水中的有机物方要是通过有机菌藻共生作用去除的。氧化塘中同时可以进行好氧和厌氧性分解作用和光合作用,三种作用相互影响。
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一般一种污水的处理需要联合使用几种处理类型。
4.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曝气池二级生物处理技术,部分用了三级处理技术。采用传统的处理工艺具有耗能多、没有回报等弊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污水的排放也在逐年增加,研究建设费用低廉,节能和运行管理方便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已成为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于理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对城市生活污水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时,大多不是利用纯培养的微生物,而是对自然界生长的微生物加以驯化、繁殖利用,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不同种类微生物共同参与净化,由于其代谢过程复杂,能量利用不尽合理,以及可能存在微生物拮抗作用,通常污水处理效率有限。微生物强化技术已成为今后处理生废水的重要发展趋势。
5.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优势
随着基因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及酶和细胞固定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生物在环保方面的应用在将来的发展中会日益显示其重要性,使环境污染治理达到良性循环,实现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发展效益,进一步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用微生物对环境治理尤其是对污水进行处理在国内已得到广泛使用,并已应用于各种工业的生产污水和城市污水处理,BOD5去除率达87%—95%;出水水质量较好,一般可达到排放标准;与化学法相比,成本较低;污水肥分高,一般可用作农田肥料;污泥的沉降性能也好,有利于进一步脱水。通过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方法筛选出对污水有极高净化能力的高效微生物,是微生物处理方法的发展方向,在我国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总之,污水治理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重视,而微生物处理技术处理污水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秦麟源.废水生物处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
[2]沈濯良.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M].北京:理论与应用中国科学出版社,1999.
[3]杨维本,符嫦娥.复合微生微物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J].云南化工报,2003,VOL30,(6):7-10.
[4]高蓬明.微生物在环保中的作用[J].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1999,VOL33,(1):118-121.
[5]顾夏声,李献文.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6]杨德明,鄢亚玲,彭琴.LBM优势菌处理生活水技术探计[J].云南冶金报,2006,VOL35,(3):198.
引言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它要求学生要将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掌握必要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技能对于理解和认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有关理论,从事环境工程相关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时创新意识和能力,将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创新为核心,从强调传授知识到知识与能力并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大量的课程实验成为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与理解的必然要求。然而,传统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课中,各部分实验项目相对独立,连贯性不强,且内容重复较多,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难以系统地把握微生物学实验操作,不利于实现对培养学生的环境工程微生物操作技能和综合素养。面对近年来各种实验课堂教学学时都存在压缩趋势,如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综合设计、合理调整、突出重点显得非常关键。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适当调整实验内容,将原有各相对独立的实验项目按照器皿包扎、配制、消毒,菌株划线分纯、计数、转种、保存,革兰氏染色、菌落观察及菌体特征显微观察等系统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实验。通过该综合实验短期而系统的锻炼,让学生掌握4种以上实验项目的实验技能。
这不仅优化实验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在有限实验教学学时内掌握几种关键的微生物学基础操作技术,而且使他们对环境工程领域所涉及的微生物学研究途径有一个完整认识。结合自身特色,设计综合性实验。如自建的污水处理厂,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位于污水厂办公楼内,极大程度上方便了相关实验课的开展。结合此特点,我们提出了“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简单分析”的综合性实验。
一、综合实验教学方案设计
污水生物处理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分解转化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生物处理是目前污水处理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种类繁多,采用传统技术方法和镜检来分纯、计数、观察其中的优势菌株,对比其与进水和出水中主要菌株的差异,有助于了解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巩固基本操作技术。长期对不同阶段、环境下污水处理中优势菌株观察,可以有助于正确判断污水处理运行情况。综合性实验“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简单分析”是在综合实验准备环节、细菌计数、划线分纯、形态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之上,完成对污水中微生物的划线分纯培养、斜面接种、菌落计数(平板涂布法、倾倒法及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相比较)、菌落观察、菌体观察(革兰氏染色及镜检)等系列分析工作。通过对污水分离菌的菌落和菌体形态观察,初步判定大致所分主要菌株类型。结合本组的实验结果,了解所选污水处理的不同阶段微生物生长情况。在学习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生长情况简单分析的方法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微生物基础操作能力。
二、实验教学内容实施
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基础操作,并尝试判断污水处理的前、中、后不同阶段细菌生长情况。实验前,先统一以PPT形式讲授整个实验流程及各部分须注意事项,然后开始分组实验。
(1)实验准备环节:配制固体基础培养基和0.85%生理盐水,并分装固体培养基———6支试管(每支5mL)做斜面,剩余装入锥形瓶中;另外,制作试管、锥形瓶的棉塞,并对试管、锥形瓶、培养皿、移液管进行包扎;然后对以上所有实验用品进行高压灭菌。取出后放入无菌操作台中,并用紫外灭菌。用无菌锥形瓶分别取进水、处理中、出水水样,备用。
(2)细菌计数:计数之前首先对所取水样进行梯度稀释,然后按照平板涂布法、倾倒法及用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法分别进行计数,尽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种计数方法的特点与差异,以便今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计数方法。
(3)划线分纯:取原水样进行平板划线,根据微生物菌落特征分别选取分散开的不同菌落进行再次划线后继续培养,直到获得多个不同菌株。此部分工作由于每次划线培养都需要1天时间,因此若要多次划线分纯,则需学生在课后继续“自助”进行该实验,直到获得纯菌株为止。最后,在已准备好的固体斜面上接种所得已分纯菌株,培养24小时后取出,4℃下保存。
(4)形态观察:取出前一天培养的平板,对细菌的菌落形态和菌体形态分别进行观察。其中菌落形态是观察培养皿内不同菌落形态,初步分析自己分离微生物的种类,并和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大致判断污水处理不同阶段微生物的差异。菌体形态则是分别挑取具有不同特征的菌落,按照已掌握革兰氏染色方法进行染色,镜检观察。实验过程中,学会具体操作技能是根本,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判定同样重要。因此要求学生做详细记录,以便根据所属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所取水样中细菌情况。可根据各个实验部分设计不同图表方便学生记录,如表1就是用于实验污水中细菌计数结果记录用表。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所属小组分离出了那些常见菌,以及结合自己实验,判断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没有哪些菌在不同阶段都存在?如果存在,有哪些?
三、“指导+自助”实验教学模式探讨
采用“指导+自助”实验教学模式,实现课上指导、课下自助。指导老师在课堂上有重点地讲授实验操作技能,学生除课堂学习外,根据自己喜好,或重复练习课堂所学实验操作,或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分析,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更深入的锻炼与提高。这种方式不仅是对环境工程微生物课堂实验教学学时有限的弥补,更是对实验教学学时、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能够充分提高本科实验室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本科实验室教学资源的功能,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熟练实验操作,巩固所学实验知识,增强自主创新技能。在学生自助实验学习过程中,实验室指导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个人情况适当安排和指导。可以根据已学“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简单分析”实验进行延展分析,如设计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过程中的“革兰氏阳性与阴性细菌比例情况分析”、“污水处理中最常见菌体的确定与分纯”、“接触池投加药物量与杀菌效果的关系”等实验,促进学生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p#分页标题#e#
四、实施效果总结
(一)集中讲授效果
实验课在理论课结束后集中两天授课,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既保证了与理论课的衔接,使实验在理论的指引下按其本身的规律和系统进行,又能系统、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使实验内容连续、有序进行。不仅使学生操作起来认真,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系统讲授使得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更有意义。尽管课时有限,但六年来的实验教学探讨发现,95%的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有良好表现,并对这种集中式综合设计实验表示非常满意。
(二)学生评价结果
通过对“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简单分析”实验课的学习和课后自己的巩固练习,系统掌握了从实验基本的包扎、消毒等准备工作到细菌分纯、计数,再到菌落、菌体观察等。此外,由于本实验内容是基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细菌分析,学校有国内首座高校自建污水处理厂,实验取样方便,实验结果对于我们更清楚认识污水处理过程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含油污水 生物处理 达标 环境效益
1 前言
污水处理装置的核心单元是生物处理系统,只有保证生物处理系统的平稳运行,才能确保炼油工业污水处理后总排出水水质达标和回用。
2 生物处理装置在运行中常见的问题
生物处理装置总体上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好氧与厌氧;二是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三是连续式与间接式;推流式与完全混合式;四是常压与带压。不论是那种类型,它处理污染物的微生物的机理是一致的,所暴露的问题也大同小异,最终的结果是导致生物处理装置的运行不正常,出水水质异常甚至超标。以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污水处理常压好氧连续运行的生物处理装置为例,对常见的问题、现象进行说明。
2.1 活性污泥膨胀
这是针对活性污泥而言的。其现象是在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系统后路沉淀区内的活性污泥泥层上移,严重时,整个沉淀区都是活性污泥絮体(菌胶团),且絮体较松散,出水带有大量的悬浮着的生物絮体;处理量和处理负荷明显下降。
2.2 活性污泥流失
其现象是出水中能见到其黄褐色的菌胶团,其严重程度一是可以由肉眼观察水中胶菌团的数量来确定,二是可以检测水中悬浮物含量来确定。活性污泥流失是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十分严重的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原因,正确对待。
2.3 活性污泥厌氧发酵
其现象在活性法生物处理系统沉淀区有微小气泡不断往池面上冒,还能见到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黑色块状污泥上浮,到了池面后的块状污泥很快又分成若干小块,且有大量油花散发出来,出水水色发暗。其根本原因是DO过低或污染物负荷过高,好氧菌生长所需要的氧缺乏。
2.4 生物膜脱落
这是针对固着型的生物膜法的生物处理系统而言的。其现象是在生物处理系统内的水体中能见到大量的、白色的、丝状的絮体。其原因主要有:污染物负荷的突变、供风量突然增大、有毒有害物质的进入、溶解氧的偏低、工况的突变等。
2.5 其它问题还很多。如污泥的解体、污泥腐化、泡沫等。
3 生物处理系统常见问题处理对策
3.1 严格控制进入生物处理系统的石油类在30mg/L以下
在炼油污水处理场设置了许多除油设施,也有许多保证措施。对污水处理场而言,石油类是比较容易控制的指标,受外界的干扰相对较少。石油类有机物浓度过高,进入生化池后将会形成油包活性污泥菌胶团的现象,使其窒息、上浮、流失;对活性污泥的另一破坏作用是改变微生物细胞膜的渗透压,使微生物细胞脱水、造成质壁分离,以致死亡。同时还会引发生物处理系统的其它许多问题,如污泥膨胀、生物膜脱落、污泥厌氧发酵等。
3.2 保证生物处理系统污染物投配负荷的基本稳定
这是生物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关键,污染物投配负荷的突变(过高或过低)会破坏生物处理装置系统的平衡。常见的生物处理系统的有机物容积负荷控制在0.3~1.0KgCOD/m3・d,适宜范围以0.5~0.7KgCOD/m3・d 为好,有机物的增减幅度应控制在投配负荷的10~20%/班(总体上应控制在设计范围内)。3.3 严格控制溶解氧
根据生物处理系统的不同工艺控制不同的溶解氧。一般而言,厌氧处理装置如果是酸化水解类的,溶解氧应控制到0;如果是生物脱氮类的。溶解氧控制在0~0.5mg/L较好,但决不能超过0.5mg/L;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溶解氧一般控制在2~4mg/L,异氧菌宜控制在底限。自氧菌宜控制在上限,应根据菌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
3.4 控制好PH值
就好氧生物处理装置而言,PH值一般控制在7~9范围,异氧菌的控制范围较广,而自氧菌的控制范围相对较小,宜控制在7.5~8.5范围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好氧微生物在微碱性条件下生长较好,PH值适当高一点对微生物的影响程度较小,但PH值偏低,甚至到酸性,这对好氧微生物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在日常运行管理中要严格控制PH的冲击,特别是酸性污水的冲击。
3.5 污泥膨胀的原因很多,措施也很多
在此介绍两种方法:一种是投加化学物质的方法,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氧化铁,帮助絮凝,来抑制菌胶团生长;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干污泥的0.3~0.6%投加),抑制丝状菌繁殖,防止其使活性污泥膨胀,特别能控制结合水性的污泥膨胀;也可以投加石棉粉末、硅藻土、粘土等惰性物质,降低污泥指数;另一种是将解体腐化的剩余污泥排至“三泥”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提高生产线污泥活性。
4 结论
根据来水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环保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曝气出水油、S2-、CN-、COD、NH3-N、酚等组份得到较好的控制,生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活性最强,溶解油的降解率最大,曝气出水水质进入砂滤系统时少许油、悬浮物很好的被去除,操作弹性增强,大幅减少排污费用,为总排出水达标提供了一定的保证条件,环境效益显著。5 发展方向
(1)在线质量分析仪的应用提高污水处理自动化水平,特别是COD、NH3 -N等在线分析仪在污水处理过程控制中需要进行应用。只有广泛应用在线质量分析仪表,才能实现污水处理运行的自动化,提高污水处理的可靠性和运行水平。
(2)积极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发挥科研成果的效用。污水处理首先必须在观念上予以更新,在模式上进行创新,目前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的是敞口式,有的是在其上部加盖板,尽管如此,或多或少会产生恶臭污染,今后选用装置化、全封闭、紧凑型污水处理综合技术是趋势。
(3)炼油厂要有效地回用废水,首先必须考虑的是生产装置工艺用水,炼油厂冷却水系统的用水量最大,要考虑回用,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是回用选择对象之一。来自炼油工艺装置的污水,对污水处理场的影响也必须加以鉴定和彻底弄清其性质,以评价它们中的污染物的影响,增设一套污水深度处理回用装置,减少炼油企业运行成本,提高效益,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微生物镜检;生物处理法
中图分类号:[TU99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水生态系中, 人们根据生态习性常将各种生物归纳为浮游生物、周丛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微型生物、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等。其中微型生物是指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主要是细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 也包括小型的后生动物如轮虫、桡足类的无节幼体、线虫等, 其大小在200Lm 以下。在天然水体中参与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量都相应地加大。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加速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已是势在必行。处理废水时, 通常用初级、二级、三级来表示废水处理的程度。初级处理用于去除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 有时伴之以中和、均衡作用, 一般称之为物理、化学处理。因处理未达到标准, 就要进入二级生物处理, 乃至三级高级处理。生物处理可分为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氧化塘处理三类。现以好氧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为例, 阐明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其他方法的原理基本类似。活性污泥法中的关键装置是曝气池。从初级处理中来的污水进入曝气池后,与活性污泥混和, 通过曝气充氧促进了活性污泥上的细菌不断地对污染物质进行降解作用。
促进活性污泥的絮凝作用活性污泥的絮凝现象直接关系到细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和污泥的沉淀作用。废水的曝气池中停留一定时间后要排入沉淀池, 这时活性污泥就要沉淀下来。一是保证沉淀池的出水比较清彻, 二是沉淀后的活性污泥有一部分要重新回流到曝气池中以便和不断流入的新废水混合, 如此重复不止。细菌的絮凝作用提供了原生动物的生长环境,而在絮状物上生长的原生动物又能加速絮凝过程。已证明纤毛虫能分泌两种物质, 一种是多糖类碳水化合物, 能改变悬浮颗粒的表面电荷, 使悬浮颗粒集结起来, 形成絮状物; 另外一种是粘朊, 能把絮状物再联结起来, 最大的絮状物直径可达3mm。柯兹( Cur ds) 甚至认为纤毛虫比细菌担负了更多的絮凝作用。
微生物镜检
1.镜检概述
在污水处理厂化验室中,微生物镜检项目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项目之一。该检测项目凭借其直观的检测结果,与化验室SV、MLSS、SVI 等检测结果相配合,可以让工艺控制人员方便快捷地了解系统中活性污泥的变化情况,为工艺调整指出明确的方向。
2.镜检采样
2.1 采样
该厂根据所采用的SBR - DAT - IAT 工艺特点,将采样点设置在DAT、IAT 池中段。采样时间为反应池曝气20min时序( IAT 池为间歇曝气) ,即泥水完全浑合阶段,取DAT -IAT 反应池中泥水混合液100ml。为防止水样变质,应立即带回化验室进行检测。采样频率一般为周采或月采,根据接纳污水情况和工艺调整情况可适当加大采样频率。因工艺不同,微生物镜检采样点应为工艺代表性位置,如经典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中的反应池末端或二沉池入口处。样品要采取具有代表性的泥水混合液。
2.2 检测方法
采用经典的计数法作为微生物定量方法。用滴管精确取0. 05ml( 一滴) 充分混匀的混合液滴在载玻片上,从一侧推压好盖玻片。制作过程要注意避免气泡的发生。样品制作完成后利用10 × 15 倍显微镜进行全片计数。形成结果记录时,需同时记录观测微生物种类、数量和状态活性。
指示性微生物
1.指示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的现代定义为: 一切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在本文中,指示性微生物指的是在污水处理中易于镜检观察,对活性污泥状态具有良好反映力的微生物。其中因污水处理厂的工艺不同、进厂污水原液成分不同,各厂各工艺中占主导作用指示性微生物也不尽相同。而作为好氧生物法污水处理工艺中常见的指示性微生物主要有: 太阳虫、钟虫、累枝虫、草履虫、变形虫、轮虫、线虫、楯纤虫等。
常见指示性微生物
2.1 钟虫与累枝虫
钟虫是镜检中常见的重要指示性微生物,一般存在于工艺平稳的活性污泥中。当大量钟虫出现产生聚集时形成累枝虫群落,在显微镜下经常整视野地出现,很好辨认。
2.2 楯纤虫
另一种非常常见的重要指示性微生物,一般在系统稳定初期出现,当进水受到有毒冲击时会大量减少。在显微镜下经常快速游过。
2.3 固着足吸管虫
形体类似钟虫,有多根取食管,一般出现在状态良好的活性污泥中。当系统稳定时易观察到收缩式取食动作,在系统受到有毒冲击情况后取食管会收入体内观察不到。
2.4 轮虫
体形在微生物中较大,一般出现在泥龄较长的活性污泥中。根据污水处理厂选用的工艺特点不同,轮虫在检测中地位也不尽相同。一般在泥龄长的工艺中,轮虫检测数量较多。
2.5 其他常见微生物
其他常见微生物如: 太阳虫、草履虫、变形虫、线虫等,因在本文所提工艺系统中很少检测到,不作为3 微生物镜检注意事项在污水处理厂中,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在进行镜检项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采样地点选择,一般选择反应池中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注意样品为泥水充分混合液,方可代表活性污泥整体好差。
( 2) 采样频率,根据工艺具体情况选择。但生物相指标为长时间连续检测结果的累计,这样当活性污泥系统变化时方有对比判断。
( 3) 根据工艺和接纳污水原液的不同,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也不尽相同。根据自身特点和长期镜检观察,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种类作为指示性微生物才能更好地发挥镜检的指示作用。
( 4) 镜检项目需要化验人员通过长期观察总结经验,每座污水处理厂甚至每座反应池检测结果都具独特性,可借鉴不可照搬。
微生物镜检在污水处理厂的指示性作用
在污水处理厂运行中,通过镜检微生物生长状态有良好的指示性作用,可以发现该活性污泥的活性好差。在该厂工艺系统中,当活性污泥中钟虫数量占主导地位时,该系统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清澈,出水BOD指标低。但累枝虫大量出现,轮虫繁殖加快,往往是污泥膨胀的前兆。当楯纤虫大量减少并变得不活跃时,就很可能是进水有变化受到有毒冲击,这时出水浑浊不清澈。活性污泥在发生膨胀时,其絮状体结构变得松散,大量的变形虫、草履虫等纤毛类微生物出现,这时的污泥SVI 值升高,泥水分离性变差,出水发生带泥现象。当活性污泥逐渐恢复正常时,楯纤虫首先大量出现,状态活跃。吸管虫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才会清晰看到吸管取食动作。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各种微生物按照生态群落特性共生共存。当工艺稳定处理连续时,每种微生物数量活性基本稳定。在活性污泥系统发生变化时,指示性微生物数量比例会发生变化,工艺管理人员根据镜检结果可以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判断。同时对比同期SV、SVI、MLSS 的检测结果可对工艺调整的方向和结果进行验证。
结束语:
随着近几年来国内对环保重视程度加深,排放标准不断升级,环境监管机构对污水处理厂管理要求也日益严格。更好的管理污水处理工艺,让活性污泥具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得微生物和菌胶团保持良好活性,有效地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是每家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核心。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决策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水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民的生存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不水力资源非常的紧张,在水资源分布中,也表现出不平衡的状态,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有近80.4%的水资源在区域范围之内。一些水资源短缺的区域,水资源只占全国含量的14.7%,资源分布不均均衡。很多的区域水资源缺乏。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也在不断的增长,这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生活用水的用量,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工业用水量的增加,这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给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早期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及对环境保护的忽视,使得大量的工业废水、污水排放到水体中,让地球水资源环境受到了非常大的坏破,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让我们水资源状况更加紧张,使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大。要改变这种现状,大力兴建污水处理厂可有效的改变这一现状,有效的解决水污染严重的问题。在建设中,根据城市现状及水资源情况选择适宜的工艺方式,规划建设污水厂,这对于后续的出水质量及污水厂后续的运营与管理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适宜的工艺选择可有效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入产出比和综合效益。
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在水污染技术方面的发展起步较完,最早的净水是用最原始的明矾净水,在我国最早建立自来水厂是在1882年建成的上海杨浦水厂[1]。解放后,污水处理厂的发展速度较慢,多以一级污水处理为多。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中,我国的污水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2]。为此,我国进一步大力发展城市污水处理事业,设立了科技攻关课题,对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等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很多的项目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我们可清晰的看到,截止2011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提升很快,已有637个设市城市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占设市城市总数97%。截至2011年底,已经有1841座污水处理厂建起,污水处理能力为1.12亿立方米/日,比2010年底增加处理能力约1100万立方米/日。
三、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发展与展望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很多的工艺在各污水厂中广泛应用。在不同的项目中要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以提高水质的达标率,降低运行成本。目前,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方法。
(一)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是用于处理颗粒大小上不利于后续处理过程的物质。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筛选、截留、重力分离和离心分离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来进行污水物理处理。主要使用的设备为格栅、筛网、滤池、微滤机、沉砂池、沉淀池、除油池以及离心机及旋流分离设备等。
(二)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主要是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投加如磷、臭氧等化学药剂,让这些化学药剂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反应,以起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三)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可分为工生物处理和自然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有效地创造了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可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通过微生物生长、繁殖及新陈代谢功能的加强,采用一些措施,把一些有机物转化成了稳定的无机物。在这一过程中,让污水中的污染物有效的去除。得以降解、去除。由于在城市污水处理提高自动化程度的过程中,对于氮、磷处理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因此科研人员研发出了很多废水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
(1)活性污泥法
当前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应用最多的方法即是活性污泥法。这是一种生物处理流 程,有非常高的处理能力,而且处理效果较好。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主要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主要的处理工艺方法有AB法、SBR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A2/O法、A/O法等。表1为活性泥污法各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表2活性性污泥法各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
(2)生物膜法
采用生物膜法的主要作用是利用了一定的原理,即微生物群体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会逐渐形成生物膜。使用生物膜法主要的作用是把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掉,有效的形成了生物膜,微生物吸附经溶解的有机污染物,把有机污染物有效的化为H2O、CO2、NH3及微生物细胞物质,有效的净化了污水。
(3)厌氧生物处理法
使用厌氧生物处理法,通过厌氧细菌或兼性细菌的作用,有效的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通过分解的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并把这些气体用在经济生产应用中,以获得较好的经济价值。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使用厌氧生物处理法来得理污泥。
四、结语
本文对于城市污水厂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总结,探析了我国当前城市污水厂所采用的处理工艺技术,并对工艺的特点及发展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邵青.水处理及循环再利用技术[M].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