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一、提高竞赛项目的易操作性

传统的体育竞赛项目主要是以跑跳投为主。反复跑,反复跳,不断地进行投掷练习,动作难、繁,学生对动作不易掌握。体育比赛有不同于其它的组织活动,裁判员就占了相当部分的比例,有些学校存在着缺少专业体育老师,这么多的“非专业裁判”就要先进行“岗前培训”后上岗,方能公平公正。从学生方面讲,过于成人化的传统体育比赛,无论从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情况来看,还是从比赛的效果上来看,都不太适合于中学生的比赛。新课标中提到,体育教学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游戏的教学手段。这就改变了以往教材难、繁、偏、旧的特点。体育课程标准中还提到了:在日常教学中,运动技能学习领域要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的主要手段。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但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根据这一要求,在体育比赛中,我们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主要以易操作的项目为主,如:传统项目踢毽子,跳绳,五子棋,乒乓球颠球,定点投篮比赛,拔河比赛等。这些项目都是学生平时所喜欢的,且简单、易操作。

二、提高竞赛项目的趣味性

传统学校体育比赛主要以田径为主,参与对象主要是田径队员和田径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曾做出这样的调查:喜欢球类运动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81.6%,武术、韵律操占86.9%,而我们在调径项目时感到很吃惊,学生喜欢田径运动只占19.3%,其中1500米是学生最不喜欢的项目,占85.8%,其次是800米占75.9%,跳高占54.9%.这一组组数据充分反映学校一味的追求竞技体育的比赛,以及受旧课程标准旧大纲的影响早已让学生感到厌恶乏味了。结合新课程标准,针对项目趣味化,我们在校体育运动会中开设了许多趣味十足的可操作性的比赛,具体分为以下几个大项目:跳绳,有单摇、双摇、集体跳绳,特长跳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特长表演),踢毽子,有单腿踢、双腿盘踢;乒乓球比赛;篮球,七年级是定点投篮,运球接力等,八年级进行篮球比赛;棋类有五子棋,象棋,反棋;有仰卧起坐,立定跳远比赛。至于田径竞赛,还是要搞的,不能一味地偏废。

三、提高竞赛的参与率

现在的学校运动会学生参与率极低,不能激发全体学生借比赛契机参与健身活动。往往是每个班级选派几名体育成绩突出的学生代表班级去比赛,那些想去而体育成绩并非优秀的学生却没有机会参加,有的班级实在没有“体育健将”也只好把班上最好的顶上去。这样的校运动会把大都数学生置于参加圈外,成了少数人的活动。表面上看来轰轰烈烈,而在大多数学生的内心深处却是冷漠的。就算是把开体育运动会当作选拔运动人才的舞台,那对于其他没有被选上“运动人才”只起到陪衬作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指出:“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新课标中也重点谈到:“健康第一”,我们要让更多的学生自觉参加学校的体育运动会,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使学校运动会真正成为愉悦学生身心,强健学生体魄的展示。引导学生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把素质教育融入学校的体育运动中去。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体育游戏;体育教学

体育游戏是一种开展极为广泛的社会性活动,是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它是按照一定目的和要求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意识性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大众性、普及性和娱乐性。现代的许多体育竞赛项目都是由过去的体育游戏发展演变而来的。由此可见,体育游戏是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育运动的一种手段而贯穿于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体育教学之中。正确认识和研究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运动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一)体育游戏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任何人所设计的任何一种体育游戏都是具有一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传授某种生活和劳动技能,可能是为了发展游戏参与者的体力和智力,也可能是为了游戏参与者某个方面的身体教育和身体娱乐。动物虽也有一些类似游戏的嬉戏,但那只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游戏活动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因此在进行游戏活动过程中,人们不但可以创造性的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的规则,传授游戏的经验,而且还能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游戏。

(二)体育游戏有虚构和假想成分

学生在游戏时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可以与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毫无联系。它并不产生游戏本身目的以外的其它实用价值。正是因为游戏的假想成分,在游戏之前,学生无需做更多系统训练的准备。

(三)体育游戏具有娱乐性和竞技性

现代的许多体育竞赛项目都是由过去的体育游戏发展演变而来的,人们当初创编这些游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争强好胜,而是为了寻找快乐和乐趣。而且这些游戏的活动方式同时还受一定规则和要求制约,可以调节游戏者之间的关系。参与者良好的关系是游戏得以公正顺利进行的保证,有助于游戏的发展。

(四)体育游戏的可操作性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通常所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普及性也为体育设施不足的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富有思想性、生活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的体育游戏项目,通过精妙的创意、有趣的过程、轻松的动作、新鲜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学生非但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反而是符合这一时期青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真正实现了发展素质与愉悦身心的高度融合,通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高职体育的教育特点

高职学生一般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的学生肌肉和骨骼力量不断增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已经趋于完善,体育运动能力随之提高。这部分学生学习与掌握运动的技能比少年时期速度快,不仅能注意模仿,而且动作更协调一致。随着他们运动调节能力的发展,体育游戏可伴随着其他运动项目学习。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对发展力量、耐力尤其重要,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敢于拼搏的时代精神。同时,对于稍微敏感的男女性别问题,体育教师应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所区别,并且注意引导他们打破性别障碍,强调遵守规则和团结协作,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三、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游戏是一项极其丰富的活动,包括跑、投、跳、攀登等多种技能,对学生的反应、协调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也对身体素质的训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活动是,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游戏应做到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如果没有趣味性,也就不能吸引学生了。要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身体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单凭趣味性还不够,必须把品德教育渗透到游戏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发挥体育游戏教学的多项育人功能。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把趣味性作为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把品德教育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体育游戏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游戏教学应做到竞争性与安全性相结合

游戏教学的趣味性主要来源于竞争,在一定条件下,竞争的因素越多,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比赛的气氛也就越热烈。因此,在组织游戏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适当增加游戏活动的竞争因素,以满足他们的获胜的欲望。同时,学生的过于兴奋,求胜心切,极易发生扭伤、撞伤现象;有时场地、器材等因素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伤害,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一方面要保证游戏教学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必须确保学生听从指挥,严明纪律,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三)减少负面因素,评判应做到客观性与激励性相结合

体育教师在制定游戏规则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在执行规则的时候要做到公平公正。学生对游戏活动的结果,尤其是胜与负的评判极为关注。因此,教师对游戏结束时的评判工作不能忽视。教师在评判时必须根据规则要求,实事求是对于游戏过程做出客观公正的裁决,否则稍有偏颇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此外,教师的评判还应注意激励性与导向性,在游戏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勇敢顽强、积极拼搏、遵守纪律、关心同伴、热爱集体的人和事,应予以肯定和表彰。对获胜者应勉励其谦虚谨慎,争取进步,失败者奋起直追。同时还应启发学生把游戏学习中的收获渗透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争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摘 要 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带有浓厚的社会属性,当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进行体育运动时,就在运动中实现交往,建立特定的人际网络关系。人际网络实质上就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关系网,体育运动是一种相互交往的社会活动,在体育运动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人际网络,而在这些网络中分别传递着不同的人际信息,这种复杂的人际信息流动构成了整个人类的体育活动。人际网络关系建立的好坏,对于人们从事体育运动以及体育运动自身的良性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教育观察法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人际网络的真正内涵,并对体育运动中人际网络关系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 体育运动 人际网络关系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现代体育思想要求体育运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能与各方面协调合作,建立优化的人际关系。体育运动是一项社会活动,特别是对抗性项目的竞赛,个人之间,集体之间,运动员与裁判员之间,运动员与观众之间经常会发生频繁而激烈的思想感情的交流。为了取得胜利,运动员要相互协作、相互帮助与支持。有时候运动竞赛的形式甚至有超越政治的特点,比赛能将不同政治观点,不同肤色的人种,不同的民族聚集在一起,从而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人类发展到今天,体育运动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己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不分种族、肤色、年龄、性别均参与其中,从事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进行比赛、交流、切磋: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观众、教师、学生进行了广泛的人际交往,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人际交往在协调教学,处理师生关系、家庭关系、上下级关系当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处理好人际网络关系,有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际网络关系的特点是具有情感基础和人文精神,在运动中具体表现为彼此是否融洽,相互之间是否信任和积极往来,并制约着体育运动;它们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又相辅相成的一种互动关系,对于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 体育运动中人际网络关系研究现状

由于人际网络分析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在体育运动中进行人际网络分析的研究还处在萌芽状态,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成果。以往体育运动中人际网络分析集中在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上进行,而且彼此是相对割裂开的,没有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因此,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只是从局部来进行。总的情况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从现阶段的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的研究上,大部分是研究者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研究的随意性较大。而对于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中人际关系和交往的研究则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国外在对运动员和观众以及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关系研究上有些成果,而国内只是在国外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描述,没有实质性的研究。有关群众体育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的起步。由于相关研究还没有进一步深入,所以人际网络研究所面临的困难还很大,我们有必要先进行人际网络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

二、体育运动中人际网络关系的主要特征

(一)关系双方价值的一致性

体育运动中人际关系的交往双方有共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念,有共同或相近的兴趣和语言,这是激起人们积极反应,并不断促进关系发展的基本原因。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使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联系更紧密;对某种体育项目的崇拜,使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汇聚在一起,组成非正式团体等等。人们对体育的价值认同是体育运动中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二)人际网络关系的直接性

体育运动中人际关系是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发生的。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不同角色之间的交往形成了体育运动中的人际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关系双方均以体育运动中不同角色身份出现,按其角色规范行事。而且,这种关系基本上是直接发生在两个角色之间,形成直接关系;

(三)人际网络关系发展的阶段性

体育运动中人际关系的发展需要经过一系列相当有规律的阶段。一是定向阶段:这期间主要是关系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需要等来选择交往的对象。二是探索阶段:关系双方开始主动向对方表露自己内层次的思想、情感和取向,使交往不断扩展到新领域,增加新内容。三是交换阶段:在此期间彼此频繁接触,交往深入,表现为双方亲密的友谊。四是稳定阶段:双方已经完成相对稳定的良好人际关系,表现为近距离交往等。在上述各阶段出现障碍,都将意味着交往的中断或关系的破裂。

(四)人际网络关系的不断变动性

体育运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动态系统,无论是体育竞赛远是运动训练过程,均是在不断交化。而且由于体育竞赛特殊性要求参加竞赛的人也是在不断变动的。体育环境在变,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在变,其人际关系必然是变动的这是体育运动的特殊性决定的。

三、体育运动中人际网络关系的发展趋势

(一)体育运动中人际网络关系的观念由依从性向独立性发展

由于传统观念和封建意识的影响,人际关系的人身依附观念根深蒂固。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运动中人际关系的观念将在依从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独立的观念。表现为关系的平等,关系双方均有自,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均等方面。

(二)体育运动中人际网络关系的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际关系交往提出了新的要求。有资料表明在经济落后的农村,人们每天交往大约不超过40人次。而在现代大城市,人们每天以各种方式进行的交往最多可达1万人次。因此可见,封闭式的体育在现代社会是无法存在的。封闭和个人同样也无法生存,无法取得任何成就。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的人际关系模式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趋势。

(三)体育运动中人际网络关系的交往方向,由纵向深入向横向扩展转化

在当代体育运动中人际交往面积越来越增大,但人际关系的深度却不与广度成正比关系。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由于交往时间有限,因此人们往往追求交往的面,而不是交往的深度,所以形成了向横向扩展的趋势。

三、结论

体育运动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是建立在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交往基础上而存在和发展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交往活动必将促进体育的发展,恶劣的人际关系和异常的交往则制约着体育的普及与发展。与此同时,合理的体育运动能让人们融洽彼此的关系并进行积极愉快的交往;不健全的体育运动则会破坏健全的人际关系,阻碍人们的正常交往:体育运动与人际关系和交往之间也同样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为了更好的从事体育活动以获得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从而为人类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以及科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包昌火.人际网络分析[J].情报学报.2003.22(3):365-374.

[2] 张正民.体育运动中的人际网络分析[J].20044(30):12-14,30-33.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训练 足球运动员 研究 现状

足球运动员心理、技术、战术、体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人员认为在竞技能力的四大要素中,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就整体而言, 技术、身体素质、心理品质、战术质量紧密相关。运动员的技术和身体素质是实现战术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完成战术任务的保证。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偿、相互制约,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作用或依赖某一方面的优势,已很难在高水平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说它们又是彼此影响、融为一体的。从训练的角度而言,一名教练员要求队员竞技能力的发展,必须以各因素基本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理论依据,有目的、有层次地在不同时期安排不同的训练比例。

一、所谓的心理训练,指的是对运动员在心理方面有目的地进行定向训练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性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运动训练和争取优异比赛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心理素质不仅能够对竞赛成绩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对体力和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起到不小的作用。心理素质的好坏在非比赛时,是无形的、抽象的,而在比赛时,又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当然,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地训练。

二、长、短期的心理训练

足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心理训练和短期心理训练。心理品质是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获得的。短期心理训练一般是为具体的比赛做准备,是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训练。通常需要在动机训练、比赛环境适应、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状态的调整、放松、恢复、消除心理障碍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技术性的心理训练工作。上述两种心理训练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长期心理训练是短期针对性心理训练的基础,而赛前训练则保证一般训练的针对性。

1、运动员心理调节应根据训练周期、阶段和比赛任务的不同有重点的进行训练,必要时采取专门措施强化练习。运动员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终于有了展现自己训练成果的机会,自然会非常刻苦,同时又担心训练强度过大,造成运动性损伤或疲劳,影响身体机能。这种担忧持续发展,可能增加对待训练的厌烦或恐惧感觉。生理上往往会有变化,例如卧床时间增加、身体发冷、软弱无力。国外研究表明,大负荷训练(例如有球训练、极限冲刺、抢断、跳跃和变向冲刺跑)与心理压力的综合作用可以导致免疫系统的抑制,进而增加受伤和感染的可能性,使运动员在训练和热身比赛中无法正常发挥技术水平,降低整个球队的训练质量。解决此类问题,教练员可以运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暗示,意念放松等方法进行“综合放松法”的心理训练。

2、教练员要建立球员的个人心理训练档案,给队员提供心理和身体放松方面的个别化指导,充分保证每一次训练和热身比赛后恢复性训练的质量。实践证明,足球运动员在赛前大强度训练后,采用“综合放松法”的心理训练,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教练员可以综合运用表象训练法、自我暗示训练法、模拟训练法、意志训练法、放松训练法多种心理调节方法和训练手段。教练必须认真观察球员的言行举止,特别是眼神、表情等细节,寻找根源,针对不同运动员的心理变化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有效地解除不良的赛前状态。例如,指导运动员采取适合自己的放松训练法,例如意念放松方法,听音乐等娱乐节目来减轻心理紧张程度。韦毅等人认为教练员可以用诱导方法来影响运动员,不要马上规范队员的行为,让队员表述自己的意见和情绪,以减少紧张程度。

3、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一般有表象训练法、自我暗示训练法、模拟训练法、意志训练方法和放松训练方法等。他们对足球水平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可以说是足球教学训练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在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经常运用摄像、摄影、录像播放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动作和技、战术运用的时机,或者让训练者观看自己在比赛中的优异表现,从而加深对足球比赛的理解程度和强化技、战术打发的运用。

三、结论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状态分为三类,分别是比赛场上得分处于领先时的心理状态、比赛场上得分处于僵持时的心理状态和比赛场上得分处于落后时的心理状态。足球比赛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也是十分复杂的,特点因人而异,有时有几种不同的心理状态渗透在一起,交替出现,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比赛发生作用,这种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平时的心理训练尤为重要,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渗透到比赛的状态中。

参考文献

1、李山 专项化视角下力量训练法的辨析与整合[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

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文化;转型;实践

Abstract:collegesportscultureconstructionisthecampuscultureandtheconstructionofspiritualcivilizationisanimportantpartofcollegesports,thisarticlefromthesystemtransformationunderthebackground,thepaperdiscusseshowtostrengthenthepracticeandinnovationofsportscultureinuniversities,thistodeepentheunderstandingofthecampussportsculture,further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sportsculturehasimportantguidingsignificance.

Keywords:collegesports,Sportsculture,Transformation,Practice,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也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师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氛围和条件。各高校应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组织与领导,积极的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创造条件,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发展,把素质教育内容融入高校体育文化之中。大学生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最大受益者,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提高自身的体育意识,积极地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行列中来,让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浸透高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1.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

体育文化的性质是一种现代人的生活文化,体育的价值理念、精神道德等属于理想性文化,而体育的具体形象内容则属于实用性文化。随着校园体育由单纯的体育教育向多元化功能的不断拓展,体育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与高校体育教育的相互整合,已经基本形成了既包括体育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社会其他组织、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形成了独特的校园体育的亚文化体系。因此,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功能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有组织、有目的地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体育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体育运行过程中发展人的社会性,树立正确、良好的体育价值观,使学校的体育教育产生更好的效能。

2.高校体育文化的结构和要素

2.1具体结构

1.物质结构,是表层的物质文化,指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械等,是校园体育价值观的具体反映,也是学校体育的外在社会形象。

2.表意结构,它是浅层的行为文化,是集体育宣传、群体、竞赛活动于一体的反映校园体育氛围和精神面貌的文化特征,是学校体育精神和教育目标的动态反映。

3.认知结构,它是深层的精神文化,是共同追求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体育文化观念和意识理念系统,是校园体育的核心和灵魂,也是衡量是否形成高校体育文化的标志和标准。

4.评价与规范结构,包括校园体育制度、章程和组织机构等,反映了学校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是一种制约性的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评价、规范结构应适应社会变化的环境,允许对现行规范的一定偏离,有助于校园体育保持灵活性。

由此可见,从表层到深层的有序结构,物质文化是最具体实在的,它构成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硬件外壳;行为文化是一种处在浅层的活动;制度文化是由观念形态的转化成为硬软外壳的支撑;精神文化则是观念形态和文化心理,是核心。精神文化通过制度文化来表现,支撑和规范师生的体育行为,使之具有校园体育核心文化的特点,构造出学校的实物外貌,并从其实物外貌中反映出学校体育的核心文化。

2.2构成要素

高校体育文化的要是包括:校园体育环境、学校运动员、体育活动形式等。校园体育环境,是形成高校体育文化的最大影响因素,是建立高校体育文化的前提,一个学校的体育设施、建筑形成高校体育文化的物质外观。学校运动员,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人格化和具体化,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校体育代表队,对其体育文化建设来说就是一种缺陷。高水平的校运动队可以形成高校体育文化的热点,形成一个社会学概念上的社会权力表达,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力。高校体育文化又是通过许多互动的体育活动形式具体的表现出来,而校园体育竞赛则是一种表现。校园体育活动最终以文化网络沟通传播,并得到继承和发扬,反映着文化的继承性,同时也影响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高校体育文化的转型

高校体育存在于社会文化系统中,其自身的高校体育亚文化现象必然融入社会体育文化系统的普通性规律之中,高校体育文化的变化与发展也必然会受社会体育文化的影响。体育价值观决定人们的体育行为,体育文化的导向是通过文化的传递模式,以间接渗透的方式,将社会体育价值观个体内化的体现,体育价值观一旦形成,就成为个人体育行为选择和体育态度形成的指南。在国家推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后,从竞技体育优先转向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是一种价值反思之后,对竞技体育自身的价值尺度与价值追求的权衡。这一社会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转型引发了学校体育文化的重心转移。

3.1教学理念的转型

由生物观念向人文观念转变,体现了从强调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向以人为本与健康第一的体育文化素质理念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手段性的,而是目标性的,注重的是个体品质心理向体育文化心理价值定向,更多地在高校体育中应用“文化迫力”的作用。

3.2教学设施的转型

体育物质文化的现代化,运动场馆设施功能的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体育文化结构标志。高校体育设施的更新可以说正在进行着一场校园文化意义上的竞争,这在高校体育文化转型中进一步体现着文化的新意。

3.3内容选择的转型

竞技运动的普及化和群体活动的竞技化,高校体育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多地选择流行体育文化的热门项目。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影响下,高校体育具有将竞技体育的精英文化普及化的趋势,如网球、击剑等运动项目;同时也具有将社会体育的流行文化提升的性质。诸如三人制篮球赛、软式排球等项目的推广和发展。

3.4社会功能的转型

由单纯体育教学向文化的多元化功能方向拓展,高校体育的文化功能正由单一的体育教学功能向体育科学文化、群众体育文化、社会体育文化等方向转变,体育科研活动、高层次体育赛事的承办,以及社会体育推广活动正在部分高校中尝试与拓展。

3.5体育价值的转型

由重竞技、重技能向重群体、重素质转变,随着高校体育价值理念的转变,高校竞技体育的目的和出发点正悄然改变。许多高校正在将体育工作重心由抓高水平运动队、重体育技能教学向全面普及学生的群体活动参与率、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方面转变。更多高校将竞技体育看作普及和带动学校群体活动的一种手段。

4.体育文化的实践与创新

4.1实践性的加强

目前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适应社会的能力差,走出校门后,人际关系处理中容易遇到困难,有的还存在着恐惧感。而培养学生人际关系能力,可以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来得以实现,它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舞台,学生有了更多交往的机会,甚至有了和校外或国外人员交往的机会。各种体育社团的建立,也让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经常在一起,进行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一些重大体育比赛活动,还可以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大会比赛的服务和组织,使其在实践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4.1.1加强身心协调发展

高校应开设积极、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能力,使大学生的注意力、反应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锻炼来降低或摆脱不愉快的精神状态,把他们从烦恼中解脱出来。通过锻炼来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对学习和工作带来战胜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4.1.2增强组织管理能力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既要训练学生在运动中与同伴协调合作,加强纪律观念,又要训练学生学会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要使学生有组织管理的知识和意识,还必须具备组织管理的能力。例如在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一些组织管理事务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从而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4.1.3促进多元化发展

体育文化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是极为十富的,有体育哲学思想、价值取向、审美观等意识形态构成的组织体系,有相关体育制度、地位、人与人的关系等所构成的组织体系,有运动项目、健身手段、竞赛规章、设施运用等组成的操作体系,这些都要求体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整体效应,否则很难完成体育之社会功能。高校体育文化和高校的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相互交义渗透,构成了高校文化群,他们共同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5.总结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加强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才能发挥校园体育文化以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才能大大地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为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发挥独特作用。高校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的体育文化市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创造丰富多彩的人文校园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体育教育环境,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陈媛媛,炊遂堂,当前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