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创新教育

中小学创新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创新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学创新教育

中小学创新教育范文第1篇

一、历史、渊源流长

创新是人类诞生以来最古老而又最现实的问题。创新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人类社会和整个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综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创新教育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启蒙阶段

教育具有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社会过程。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创造的史诗,创新使人类社会获得了文明和发展,人类的创新是教育的结果。创新教育是整个人类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把人类教育史比作一条长河,那么世界着名的教育家就是这长河中的颗颗明珠,创新教育就是这些明珠的光芒。在十八世纪之前,虽然创新教育没有从整个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但教育家在他们对教育的论述中包含了大量的有关创新教育的真知灼见。

古希腊着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要求启发学生去寻找正确的答案,主张教师成为使学生产生新思想的“产婆”。

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强调要教给学生研究学问的方法。法国十六世纪着名教育家蒙田主张教学方法要实行启发式,发展儿童的自动性、创新性和好奇心。

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反对教学上的权威原则??只要学生盲从,不要学生理解。

2、形成阶段

创新教育的形成经历了坎坷的发展。创新教育的形成是与创造力和创造发明的心理研究联系在一起的。

早在1898年想象和创造力的先驱、法国心理学家波扬认为:“迄今我仍仅仅获悉了创造发明的一般情况。”

为了探索创造力和创造发明的奥秘,许多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各自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开展了研究。

笛卡尔和斯宾诺莎把创造力与理解力、逻辑思维联系在一起,休谟从经验主义心理学出发,认为创造力是邻近、相同或相反事物结合的产物。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格式塔心理学家马克思、韦特海默发表了《创造思维力》一书,分析研究儿童、成人和名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的创造思维,提出了对创造力的独特见解,这是对创造力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07年哲学家柏格森发表了《创造进化论》,从理论上论证了创造对人类生活的重大意义,强调“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每一瞬间都是一种创造”。

1908年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撰写了《科学与方法》,因此,对创造的研究成了本世纪的时尚。随着理论研究,一门新型的教育学科诞生,这就是创造学,它将创造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教育活动,产生了创新教育。

最早把创新教育的实践落到实处的是美国,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举办了创新培训班。

3、发展阶段

第二次世纪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教育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在理论研究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对创造力作了系统的对比研究,首先制订了创造力的测验。

80年代末,许多学者在总结、借鉴以前关于创造力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验研究,提出了关于创造力的新认识、新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斯腾伯格1988年提出的“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以及他与洛巴特1933年提出的“创造力多用理论”。在实践上,对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有新突破,美国、日本等国的着名企业提出了开发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初步形成了系列训练的方法。他们建立了创造力开发研究中心和咨询公司,开设了创新训练课程,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当今世界的多元化、一体化和信息化的特征源于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部分??创新正在生活的每一角落里全面铺开。创新能力的开发已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实力。因此各国对创新能力的开发越来越关注。如:

美国总统提醒人们:“我们正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亟须一种新的创造精神的时代”。日本人也提出:“独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开发国民的创造力是“走向21世纪的道路”。由此可见,开发创新能力是未来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提出的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

二、目标:培养创新人才

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制订目标体系。

在制订目标体系之前,必须弄清创新的概念及其特征。

韦特海默在《创造性思维》一书中指出:“创造性过程通常是这么一种形式,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开始重新怀疑,并重新研究一切”。

J.E.德雷夫达尔认为:“创造力是人产生任何一种形式的思维结果的能力,而这种思维结果在本质上是新颖的。”

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能力有不同的解释,一般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创新概念,是人们(包括儿童)在各自领域,以同样的质和量的水平,产生新东西(包括思想、观念)的活动方式。

狭义的创新概念则是产生前所未有的新东西的活动方式。

不管狭义的,还是广义的,“新”总是创新的根本特征

。 国外发达国家围绕这个“新”字构建创新教育目标。他们把目标定位于培养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创新能力、品德高尚、体魄健美、身心发展良好的现代化的新人,即善于适应变化和创新的新人上,如:

日本人提出,教育要成为“打开能够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大门的钥匙”,“教育要适应技术新时代而提高学生的人格品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谋划能力和创造性智力以及为创造而进取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使受教育者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

美国人则强调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释放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骨髓中都充满未来思想和未来意识的人”和“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

英国人在《学校课程框架》中提出了发展创新思维,了解世界群体和个人,养成正 确道德观念等教育目标要求。具体来说,创新人才具有这几方面素质:

(1)创新意识,包括追求创新,推崇创新,乐于创新等;

(2)创新思维,包括创造性想象,积极的求异思维;直觉思维、敏锐的观察力,敏捷而持久的记忆力、良好思维品质等;

(3)创新技能,包括获取、处理信息的技能,动手操作、与他人合作,善于捕捉灵感技能等。

对于上述问题,日本心学教授宫城音弥从他的研究角度作了阐述。他认为创新素质应包括:活力(精力、魄力)冲动性、行为性;扩力(发展力、思考力和探索力);结力(组合信息能力、灵感、感知能力、联想力、构成力)以及个性等四个方面。创新首先要通过活力即身心的精力,使扩力发挥作用,扩力扩散出来的东西又依靠结力而结合。个性能调控活力、扩力和结力。

三、原则:让学生主动创新创新教育原则是根据创新教育目的要求提出的实施创新教育必须遵循的准则,是有效组织创新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世界各国在强调创新教育时,十分注重必须坚持一定原则,概括有关国外教育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则:

1、规范化原则。

创新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并不是一切新的都是好的。为此,各国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主张必须加强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明确创新教育的方向,这是适应未来创新社会的需要,正如埃德加尔?富尔在《学会生存》中指出的:“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P205)。

尽管各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存在差异,但有着共性的道德规范教育,这就是:

(1)学会关心地球,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做为国际和平积极贡献的人;

(2)学会关心环境,不浪费资源破坏[:请记住我站域名/]生态平衡;

(3)关心自己,重视生命,增进身心健康,努力维护安全,做努力创造、富有个性,有文化的人;

(4)学会关心他人,团结合作,主动为他人做好事;

(5)学会负责,不仅要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还要对全球和后代负责。

2、探索性原则

探索性原则要求教师不是把现存在知识生吞活剥地照搬给学生,而是要在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质疑,鼓励学生去探索,在探索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正如日本在临教审的教育改革审议报告中指出的“不可否认,在我国的教育中严重地存在着以记忆为主填鸭式倾向”。而未来的社会中,不只是要求单纯地获得知识的信息,还必须重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创造和表达。

为了引导学生探索,国外教育家构建了不少创新教育模式,如启发学生创造思维,激发学生创造行为的威廉姆斯创造与情意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吉尔福特模式;泰勒的发展多种才能模式以及由美国心理学家G.A.戴维斯的四环节创造力开发模式等等。

3、活动性原则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活动,这活动包括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创新兴趣、增长创新才干,发展创新人格。

美国教育测验所和大专院校委员会曾对3700所私立大学的学生作过一次调查,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中学坚持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比那些在中学光是学习的学生获得成就多得多。坚持活动性原则。

首先,课堂教学要开放,促进空间和时间上的灵活性、学生思维活动活跃性、组织形式的针对性,为学生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心理学家哈登通过研究,得出开放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相关的结论。

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如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学校有计划组织学生参观、调查,开展各种自然实验和创造发明活动,激发学生对社会和科学创新的兴趣,培养儿童严谨、细致的创新态度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4.个性化原则坚持个性化是促进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可以这样说,没有个性化、就不会有创新。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为了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把实行个性化作为基本价值指向和最重要的原则,并贯彻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坚持个性化原则,首先要实行教学民主化,师生之间必须建立真诚、平等、共融的密切关系;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提倡学生在共同性前提下的独特性;再次,废除给予性学习,实行自主的解决问题学习,实行知识、技能与培养创造力三位一体的教育;还有,必须使教育环境“人性化”,创设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环境。

5、终身学习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知识以人所不及预料的速度铺天盖地而来,人们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就得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样,才能创新。终身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坚持终身化学习的原则,就是要不断学习,掌握创新知识,研究探索新问题,活到老,学到老,创新到老。终身学习的思想已对国外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和规划产生巨大影响,加快了创新教育的实施。

四、保障:教师的创新形象

培养创新的人才,离不开教师,只有树立教师的创新形象,才能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国外一些国家的师资培训机构强调,创新型的教师不只使学生知道过去,尤其重视教学生去关心将来,认识明天和创造更美好的将来。创造型教师的形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能指导学生过智慧型生活,不仅是教学的“严师”,而且是拓展学生心灵和智慧的“人师”;

(2)以启迪智慧,开发创造力,使学生获得精神愉快为前提;

(3)唤醒学生关心未来,对未来作广泛、深入的思考,培养学生对未来的创新意识;

(4)能认识创新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具有创设促进学生创新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的能力;

(5)能提供合乎学生心理发展和创新程度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儿童创新人格发展;

( 6)能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为促进学生创新作好铺垫;

(7)能在言教、身教、境教上下功夫,以确定自己的创新形象,为学生的创新提供精神导航;

中小学创新教育范文第2篇

1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因势利导,是创新教育的良好策略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无论是科学创造还是艺术创造,都开始于浓厚的兴趣,而其先导和支柱是强烈的好奇心。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探索和创造的契机、兴趣与动力。富有好奇心是创造型人才的一个显著特点。他们对什么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们常会提出许多新奇的问题。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在学习中常表现为爱“刨根问底”,即使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太大意义或老师回答不了,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的钻研精神,而绝不能“泼冷水”,摧折创新的幼芽。

2 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创新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索的精神。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听众,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能力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

3 创设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在教学中一贯提倡师生平等地参与课堂双边活动,有师生之异,无尊卑之别。尤其是学习文学作品,不同的接受者常会有不同理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苛求完善,使其平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其次,经常展开小组讨论。针对课文的重点、疑点和难点组织话题,把学说分成小组,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再次,尝试让学生自命作文题目(包括从报刊获取材料,然后拟出话题类作文);经常让学生自改、互改作文,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优秀习作,还试着让班内其他学生来点评,然后把佳作及学生评语一起推荐发表。这些尝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使他们的写作热情空前高涨,也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4 创设新情景,导入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创设新情景,进行视角转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变换设问的角度,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设问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向应做相应的变化,这样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 勇于质疑,善于求异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

学生能质疑,表明他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发现过程中已有所探索,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求异就是不苟同于传统的或者一般的答案,提出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求异思维的特点是独特、新颖、灵活,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和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逆向思考,对老师的讲授、同学的发言等提出反驳或修正,并讲明道理。只要学说能独立思考,言之成理,教师就应该支持。不但如此,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还要让他们明白:从某一个角度思考不通时,应及时改变角度,另辟蹊径,这样在思维的海洋里纵横驰骋,自由畅想,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6 教师的不断创新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中小学创新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73-01

1.正确认识小学实施的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从未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展的必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需要不断的改革,我们提倡的创新教育,不但在教育的设备、手段、工具要更新,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近几年来,人们对于中小学创新教育的认识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对创新教育有不同的阐释,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应该说这一认识揭示了创新教育的本质。大家都认为中小学生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等的创新。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是一种特殊的创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目的是通过这类创新性活动让其从创新的教育走向创新的人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创新大都表现为综合的创新素质,其主要包括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2.优化创新心理,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理想、坚强的信念、诚挚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此外,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而创新个性的发挥既有主观因素,又与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营造和谐、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

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情绪冲动。这种情绪的冲动程度贯穿在每一个行为表现的过程之中,冲动的积累和连续性决定着创新行为的质量和成果。这里,意识是行为的指南,能力是行为的保证。人的创新意识从孩童时代开始发展到做大事、创大业的创新人才,是极为漫长和艰难的。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主动参与便是学生创造性成长的开始。主动参与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发现,当一个学生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自觉地去主动参与,并不觉得所从事的活动是一种负担,甚至会为攻克某一难关而废寝忘食。可见,兴趣是一个人主动参与某种活动的动力。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通过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的欲望,从而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3.2 诱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是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

中小学创新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作为祖国花朵的小学生,应该从小就接受创新教育训练。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必不可少。

一、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教师对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把握不准确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不要把知识都定格在教材上,因为,课本上的知识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对于语文的教学,还应该与其他的学科以及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要注意知识的跨越,但是要跨越得恰到好处,不然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极端。例如教师在进行语文施教的时候,应该把语文中的思想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科之间的关联,在保证课堂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创新过程重教学形式轻教学效果

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只要不断改变课堂的教学形式,就能够达到教学策略的创新,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教学创新不一定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这不是创新追求的目标,教师应该从根本上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目前,很多教师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教师到网上拷贝别人的课件进行修改,并没有关注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这样不仅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反而还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还有的教师,将问题设置得环环相扣,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这样虽然能够让学生恍然大悟,但是对学生的创造力并没有明显的帮助。所以说,教师不应该只注重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应该注重教学效果,只有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够有效提高。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优化对策

1.践行教育理念,鼓励生生创新

近代教育家告戒我们:“理念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而言,需要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孩子,让生命的阳光照亮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不仅照亮孩子的优点,还要照亮孩子的缺点,特别是在对待学生的缺点上,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厚待“差生”,关爱学生的“缺点”,要善于理解学生,了解他们之所以“差”的原因,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善于正面引导,尊重学生个体,要善于因材施教,使其能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才能逐渐成为他自身品质的一部分。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角度探求多种求解途径。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些例子教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除了以上践行建议,鼓励生生创新亦是重要的。它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要创新,正确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以及适当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重要的理论发现和科学的创造发明等来源于儿童的一个想法。

2.教学模式改革,多元化教学

在现代教育的建设下,我国首要做的便是改革教学模式。在早期,已经有部分学校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浙江省温岭市实验小学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了教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的方向一是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改革的另一方向是多元化教学,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让教学呈现出百花竞艳的多样姿态。其中,多媒体教学通过以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中,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必须通过朗读传达出来。所以,首先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听课文的配乐朗诵,给学生们以美的享受,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中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而文字的描述毕竟是片面的,因而播放一段西沙群岛的记录片,把学生带进西沙群岛去领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文章。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求异存同

学习语文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个引导者,给学生几个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和怎么学。同时,鼓励和促进所有学生积极自主学习,探索相关知识,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去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另外,“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启发、点拨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人的创造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求异思维能使学生凭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创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三、摆脱思维定式,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固定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了定式思维,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经常是模仿教师的思路进行。在遇到新型题目时,定式思维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他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进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能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来分析问题,从深度和广度上对问题进行分析,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在他们遇到思维障碍时进行及时的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主动探究过程中,他们能快速地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深入思考和分析,加深对新知识的掌握,使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在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活跃性时,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创新,使课堂教学环节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参与和学习的意识。通过积极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收获能成为他们产生学习内动力的重要促进元素,在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之后,学生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谈及时,教师要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进行分析,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式,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实现创新、高效的语文教学。

四、结束语

语文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科,因此,应该从小学就开始进行培养,通过教学的不断创新,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探索能力将会得到提高。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进行创新。首先,教师的自我专业素养要得到一定的提高;其次,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本质,把握实际,善于发现问题;最后,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有效的拿捏,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中小学创新教育范文第5篇

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使体育教学更加健康化、兴趣化和民主化。

(一)教学健康化。中小学体育教学是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努力培养教学健康化的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使教学内容健康化,不过分追求技术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身体练习活动,以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促进其心理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努力营造健康的教学环境,教学态度要端正、师生关系要融洽、体育教学器材配置要合理等等。此外,还要培养合理恰当的体育教学行为,表现出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的行为。不体罚、不侮辱、嘲笑学生,行为强度有理性控制,安排适当的体育锻炼强度,运动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帮助与保护,个体行为表现有鲜明个性,又能根据体育教学环境做出调整,为青少年学生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恰当。

(二)教学兴趣化。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兴趣化是激发和保持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的内部动力。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兴趣化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运兴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环境因素的诱发。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技术讲解生动形象、教学用语简洁幽默、场地器材组合多变、体育信息多向交流等方面的特征。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学民主化。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每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机会均等,每个人都可以有发展自身的适应性活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把“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给更多的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让每学生树立更强的自信心。教学民主化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师在教学组织方式上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增加个性化教学形式,实行开放性教学,包括讲解、示范队形非固定化、教师非固定化、增设选修课等。在教学管理与决策上,体育教师要尽量听取学生的意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管理和决策等等。

二、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能力培养

(一)提高与学生交流与互动能力。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师生在规定了主题,以教材为中介的活动过程。交流与互动能力的创新更深层地反映了体育教师在这种活动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体育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不难看出体育教师开始由主要表演者向组织者、促进者发生转变,教学活动更倾向于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体育教学因其特有的活动性质在交往、互动上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参与、合作、对话等方面。体育教师不仅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而且与学生一起分享对体育课程的理解和快乐。以教促学、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二)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培养。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资源、体育信息资源等等。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创新是指体育教师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对课程资源再次发现与利用。长期以来,由于体育教学大纲对全国所有的学校规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统一的评价标准,教师几乎成了体育教学大纲的忠实执行者。教师也无需开发课程资源,只要按部就班就行。在以往上体育课,我们经常听到“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时数是……”。无论教学内容是否学生喜爱,无论“前摆时手一般一超过身体中线和下颌水平位置(跑步的摆臂姿势)”,这样的教学要求是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起到多大意义,我们体育教师多半是依葫芦画瓢。在教学设备和地理环境方面,我们也经常听到“我们学校体育设施太差,没有标准的田径场,没有好的设备……”、“我们学校所处地理环境不好”。精良的设备,适宜的环境对学生健康的成长固然重要,但学生的成长不会因为体育设备和环境的不适宜而停顿不前。因此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教学条件不断探索,开发出有助于激发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