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物知识归纳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策略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概念都来源于科学实验,许多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实验中得到体现。因此,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实验不仅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更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帮助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和进行各种知识创新,同时也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改变教学观念,重新认识生物实验教学功能

在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重新认识一下实验教学的重大功用。教师应当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并不是生物课程的附属品,而是一门与其相辅相成的课程。初中正处在一个认识世界的时期,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因此,良好的实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实验课并不是让学生来玩耍的,而是让学生在这里通过实验探索发现知识的奥秘。改善生物实验教学观念,无论是教师还是,都能从中获得益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减少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有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够主动去学习,教师要能够明确实验的目的,根据目标来完成实验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认为生物实验升学不考,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缺乏科学的态度,这给生物实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生物实验不仅仅要在课堂当中使用,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当中也有重要作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要想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不要牵着学生一步步走,要相信学生能够自己完成实验内容,鼓励学生从失败当中找到原因和解决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实验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明确实验目的,引导学生做出实验总结,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注重小组合作学习,使用探究性教学形式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实验内容多、实验器材、材料多、过程复杂,个别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任务重、难度大。这时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活动效率。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初中班级人数较多,小组成员以4人为宜。因为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超过4人会造成有的学生任务太少,有的甚至无所事事,养成学习的惰性,无法实现探究性教学的价值。其次,组内合理分工。每个同学都在活动中承担一定任务,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中,有的大胆的学生负责携带、有的负责制作实验装置、有的记录、有的清洗器材,做到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实验”探究时,教师安排学生在实验室利用课余的简短时间完成分组实验,并提出以下的要求:各小组所用容器的大小水量的多少、萝卜的大小要统一;对其所用盐的分量则有不同的规定。建议并鼓励学生同时做5个(包括不放盐的清水条件下的实验),以便形成对照;测量和观察液位的变化与萝卜的变化。然后,在课堂上要求各小组将实验结果呈现出来做比较。他们不难发现第1小组容器中原有的水溶液变少了,萝卜变硬了;第2~4小组容器中原有的水溶液变多了,萝卜变软缩了。通过观察和交流,还发现,当盐量增加到一定量之后,随着盐量的增加而萝卜软缩现象逐渐变得明显。而盐量较少时则萝卜反而类似在清水中的变化,变得硬挺。对不同组实验出现的差异,学生感到十分惊喜和迷惑,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四、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归纳总结能力

学生经过动手操作与学习,已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基本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一一作记录。然而由于学生们平时少观察,他们的记录也存在有不足之处,因此在实验中教师要及时抓住他们记录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给予指导与纠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数据分析等方式推理出一些实验结论,交流表达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如“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这一实验中,学生们已通过教师的演示与讲解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这时教师应从中去给学生启示与指导:同学们你们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它有哪些特点,要认真给予记录,相互交流讨论,最后引导学生们得出结论:“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不同形态的细胞中有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从而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和主动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当中,教师要能够采取生动的实验,用新奇的方式来进行实验的讲解,活跃课堂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生物知识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当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开启生物知识大门的钥匙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陈继青.优化与开放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07,(3)

[2]薛春江.浅谈新课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实验教学研究,2009,(8)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方法;情境

从教材设计上对实验模块的重视,我们可以看到实验探究在初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做好初中生物的实验探究呢?我认为一方面要确保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这需要教师为学生们创设一个趣味的探究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控制好探究的过程,保证实验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行实验后的拓展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总结归纳能力,帮助他们在实验探究上取得好的成绩。只有这样对实验探究的全过程进行把控,才能做好生物的实验教学。

一、创设趣味的实验探究情境,激发孩子探究兴趣

一个趣味性强的实验探究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实验探究的状态中,发挥“一两拨千斤”的效果。那么,如何创设趣味的实验探究情境呢?首先,在备课时,生物老师们要花费时间精心地去准备和发掘情境,使得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就处于实验的情境之中。老师们可以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先根据实验要求去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例如:在检测马铃薯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前,我先让学生去超市购买一个马铃薯,再上网查阅可以检测淀粉的试剂。让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验之前就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帮助他们提早进入探究实验的状态。其次,在收集和准备实验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感觉到信息源过多,收集起来的材料杂乱无章。倘若教师没有进行合理筛选,势必会对学生的探究实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所以,本人通常选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探究材料,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过程的讲解,直观、生动地让学生进入到实验探究的情境中。除此之外,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我还会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在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时,我会联系之前学过的动物细胞的知识,对学生说:“上一次我们观察了口腔上层的表皮细胞,对它的结构已经有所了解,那么这一次我们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后谁能告诉老师它和动物细胞有什么不同吗?”从而引导学生按照这个思路去观察、思考,更快地掌握植物细胞结构的知识。

二、对实验探究过程严格把控,确保实验顺利开展

众所周知,一节初中生物的实验探究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要使学生在这短短的45分钟里对知识进行充分掌握,又要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是很困难的事情。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把控探究过程的方法。首先,一线的初中生物教师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最大化地吸收知识,就要确保整节实验探究课始终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控制好实验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进行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探究中,许多学生在利用显微镜看到小肠绒毛的时候,都表现得异常兴奋,可是兴奋过后就没有继续观察。这时,我通常会问学生:“看到小肠绒毛的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小肠绒毛都有哪些特点吗?”从而推动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其次,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有差异。为了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探究的效率,本人采取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科成绩进行小组分配的方法。让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组长,带领学困生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帮助学困生们在实验探究中能够有所收获。

三、开展实验结果的汇报工作,提升学生的探究总结能力

在本人多次旁听其他初中生物教师的实验探究课堂教学后发现,许多教师都完成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过程的严格把控。可是在学生操作实验之后,却没有引导他们去总结实验结论,找出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锻炼到学生的实验思维,不利于他们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验探究课程结束后,要留足时间给学生去思考实验过程,再进行汇报总结,使实验探究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探究和总结能力。例如:在进行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探究之后,我组织学生去总结这次实验,总结产生各种现象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要用黑纸去遮光?为什么未遮光的部分用碘液测试会变蓝,它发生了什么反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之后让学生自己组建小组,将实验过程、现象制作成PPT进行汇报。我发现,在汇报结束之后,每一个学生对该模块的实验都理解的更加透彻,令我很是欣慰。总而言之,在生物探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教师能够从探究前的准备,探求过程的监控,探究结果的提升全方面地控制初中生物探究过程,就一定可以让生物实验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还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实验探究能力,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成效 方法

引言

有效性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能让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的课堂教学。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那么作为生物教师如何组织落实好每一节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生物科学是一门基于实验操作的,要求一系列频繁实验操作检验、反复实践应用求证、最终适配科技生产的教学活动,它与日常的工业生产、科技应用以及社会生活具有紧密契合的衔接联系。而作为一种新型前沿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打造实施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理论构筑以及实践铺设还存在诸多明显的瑕疵和集中的问题,如课堂生物教学气氛冷淡、师生互动程度较低、预期教学目标实现效果不尽如人意等。

进一步细化改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适配创设,深入拓宽生活化、创新式、多元性的理念深度与模式广域,着重激发培养学生群体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意识以及实践性理念,稳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自主创新意识,从而使得初中生物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圣地,也可以扩展成为了解生活、感知生活的试验场,这也是符合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切实之策。

一、教师应进行有效备课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此可以看出提前准备对于一件事情的成功开展与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初中生物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且科学的备课,从而为开展高校的教学课堂做好准备。

(一)吃透教材

在深刻地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目标及科学内涵之后,教师还应对改革后的初中生物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挖掘,从而吃透整部教材所体现出的新课程标准的实质以及不同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联系自身的教学实践,教师才可以很好地把握住整部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核心部分,从而开展有的放矢的高效教学。

(二)了解学生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自身的实际状况与需求对于开展有效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加之每一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开展备课工作时就应该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从而综合学生的整体学习接受能力,来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各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制定教学方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应做好充分的方式准备。只有选择好了正确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成效。

二、借势媒体,为有效过程领航

多媒体设备在当今已经成为了教学实施的重要帮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地提升。借助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开展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化生动化 所以,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教学内容。

(一) 多媒体设备导入教学

所谓多媒体设备导入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使得教学的导入更加生动更加丰富例如,在动物的行为这个部分的学习之中,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进入到课堂之中,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的内容 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一开始的阶段就播放动物世界等纪录片的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动物世界的丰富内容和鲜明的色彩等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成功地实现教学的导入。

(二) 多媒体设备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有些比较的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实现生动化趣味化教学,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传染病的预防这个部分的学习之中,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传播方法等是教学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消化这些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卡通动漫的形式将有关传染病的几个知识点进行形象化地阐释。这样的方式也必然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认识,深化学生的理解,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三) 多媒体设备总结教学

任何一堂课都应该有一个总结归纳的部分,也就是对该节课上所讲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概括。例如,在完成了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这个部分的学习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回顾,而学生每回顾一个知识点,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该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记忆或是及时地改正学生在理解上的错误。这样必然会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地掌握。

三、加强交流,为有效互动把脉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也必然是不断获得发展和提升的关键性人物。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有效性课堂的创建,笔者认为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以使得双方更好地彼此理解,也可以促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掌握,学生也能够掌握教师一般性的教学套路 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能更好地促进有效课堂的创建。例如,在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这个部分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笔者发现学生能够在讨论和交流中更好地区分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在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也没有以前那么拘束,而是直接提出了很多有探究性意义的问题,如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等动物的发育过程最大区别是什么等问题。所以,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从多个方面来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来激励学生 从而在创设出有效性课堂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有效性发展,这样才可以实现有效性的课堂创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两大目标。

四、总结

通过对于以上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成效的方法探索,我们可以认识到,改变现如今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的方法以及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只有各位初中生物教师的各自探索与修正,才能够从实际应用上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的学习方式。它主要是以问题为起点来开展探究活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使能力得到培养。因此老师要深刻理解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在生物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信息时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理论的记忆型人才,更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处理信息的新型人才。生物学科大多与生产和生活联系紧密,非常适合采用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课题的确立、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查阅,再通过调查研究、实验操作、搜集数据、分析结论、实践运用等一系列过程。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包含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实践证明:通过探究性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养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独立自主、不怕困难、与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以及开拓进取、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现状

认识不足。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重视传授知识的结论,忽视教给学生去探索真理的方法。有的老师因为习惯了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授知识模式而迟迟不改变教学方式,没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性。

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但是有少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动手、动脑能力欠缺而不愿去探索。

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由于组织不严密,活动目标不明确,把放手变成了放羊,缺乏老师的正确引导就会造成大家干得热闹却没有收获。其次是有的老师又放不开手,让每位学生都按照老师事先拟定的框架去做,失去了个性的培养。另外由于现在的班额大,人数多,课堂时间有限,使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位学生,尤其是那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更易失去探究的信心。还有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以往经验不够重视,等不到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就急忙告之正确结果。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措施

教师根据初中生物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探究性学习的规律,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重视探究的过程。具体措施如下:

1.创设问题情景,确定研究对象,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激励学生学习。营造积极互动、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与研究内容有关的生物标本、图片、故事、动画、生活经验、环境问题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情景,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启迪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认真设计探究方案

首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动手、动脑能力等不同进行平衡分组,分工负责,确保每个成员都能融入其中,有事可做。通过探究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发展。

其次,根据探究的内容设计可行的探究方案,方案设计得是否合理是保证探究顺利完成的关键。在设计方案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他们从材料用品、方法、步骤、原理等方面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在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分析、论证中完成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把知识给读出来,析出来,悟出来,品出来。

再有,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探究方法的引导。初中生物的学习已经要求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在认识过程中要教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如观察、归纳、总结、演绎等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像观察法,要引导他们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进行观察比较。比如在进行探究活动时,观察一株完整的植物体,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各种不同植物体的特征,找出共同的特征,总结出一株完整植物体器官的构成。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记录、分析总结、讨论,最后归纳出一株完整植物体器官的构成。缺少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在探究时把次要问题当成了主要问题,结果时间浪费了,结论也没得出,就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让学生既享受了探究的过程,又掌握了探究的方法和技巧,使能力得到提升。

3.求真务实,正确对待实验结果,及时总结

正确对待实验数据和结果。并不是每一次探究或者每一组的探究都能按照预定的计划顺利实现,可能在探究活动中有的组成功了,有的组失败了。但不论成功与失败,都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实验记录和数据,切忌不要为了怕别人的笑话或老师的批评,或为了自己所谓的自尊而随意乱改记录和数据。一旦在探究的失败中失败了,一定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摆正心态,把失败当成是走向成功的一次练习。无论实验结果是否成功,都要教育学生认真进行总结,这是检验探究成效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分析、归纳、整合能力,牢固掌握知识,并且在总结时进行反思,反思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下次改进。培养正确的科学探究态度。

总之,根据初中生物科的特点,结合新大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生物课上开展探究性学习非常重要。教师一定要在探究前、探究中、和探究后起好引导和组织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知识归纳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活动课” 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课程实施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到大自然中,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探究而获得知识的机会。国外许多学校非常重视实践活动,甚至把学习新知识也放在教室外进行。我国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提倡具有启发意义的活动性教学观念,特别强调知识的自然习得,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总结了我校生物科组多个“活动课”课堂实施成功案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施难点的对策。

一、初中生物“活动课”的教学方法

我校生物“活动课”面向所有学生,在正常授课时间内在校园进行。其内容以初中生物学教材内容为主,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改编。“活动课”分为课前准备、导入、实施和总结四个阶段。实施的活动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思考性,也要体现学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要让“活动”贯穿于始终,就要在“动”字上下工夫。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讨论法

在“活动课”中最常用的是讨论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例如,在《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前奏活动课中,学生每次选取叶片前,都要依据老师的问题先由小组讨论,确定应该选取怎样的叶片。问题1:在指定的范围内应选取一棵怎样的植物用于“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实验?问题2:如要进行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实验,你又如何选取植物的叶片?你选取的原因是什么?问题3:设计“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且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实验材料处理方法。2.调查法

学生通过调查校园特定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等方面,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例如,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课中,让学生调查阳生与阴生植物的特征。调查1:你能在我们的校园找出哪些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调查2:分别调查三种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生活环境和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结构特点。

3.实验法

实验的场所不一定要在实验室,也可以将实验仪器带到室外;实验的材料不一定要由老师准备,也可以由学生自行寻找。例如,在《到哪里寻找微生物》中,每个小组带着一台显微镜和滴管、玻片等相P仪器,在校园内自行寻找水样观察微生物,并将观察结果画下来。学生不仅可能观察到衣藻、草履虫,还可能观察到其他的单细胞生物,甚至是浮游植物和动物,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4.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轻松巩固知识的效果。例如,在植物认种活动中,当学生将指定区域的植物都认识后,每组轮流派出代表,当教师说出植物名称,他们就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该植物。在游戏中就迅速地记住了今天学的所有植物,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5.操作法

操作法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让学生制作植物标本,可加深他们对植物分类和植物形态结构的认识。

二、初中生物“活动课”的实施难点与对策

学科活动课程建设是当今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许多教师都有开展室外活动课的想法,但很少真正实施,是因为在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我们也在尝试化解这些难题。

1.课时紧张

初中生物,尤其是七年级上学期的内容多、课时少,不少老师怕上了活动课就完不成教学进度。但新课标的实施正是初中生物课堂改革的契机。活动课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要建立好活动课的模式,随着课程推进,学生将会养成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再通过课堂40分钟的精讲精练,是可以完成教学任务的。而且活动课的学习内容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而不是无止境地拓展课外知识,例如,《到哪里寻找微生物》就是以教材《单细胞生物》为基础而设计的,学生不仅做了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还观察到其他单细胞生物,完成了课标要求。

2.纪律难控制

初中生特别好动,有些老师怕带他们到室外上课,纪律不好控制,一不小心就成了“放羊课”。解决的对策有很多,例如,向体育老师请教整理队伍的指令和方法;嗓音小的老师戴上扩音器,保证每位学生都听到自己的指令;按照学生的特点分成互补型的小组,并选出负责任的小组长;备课时安排好每个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设立小组激励机制,在活动课表现优秀的小组可获得相应的奖励,有了团体间的评比竞争,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3.形式单一

只要说到室外活动课,绝大部分生物老师只能马上想到植物认种。其实,如果我们把学生分成4~6人小组,将课堂活动变成小组活动,再根据相应的课堂内容采用讨论法、调查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活动课的形式可以有许多变化。

4.拓展的知识太过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