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意识的本质

创新意识的本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意识的本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意识的本质

创新意识的本质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的今天,我们进入了顾客导向的创造市场,人本理念渗透到组织变革的各个方面。新经济时代人本理念及其相关的员工认同、员工改造、顾客导向机制和制度才是组织变革的时代潮流。

一、组织变革中的人本新观念

这种观念来自于对企业特质的新的认识和对现实变革中存在问题的深入思考。我认为首先认识组织变革的生命力在于企业的人格化精神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这一现代企业理念将企业的改革由物化资本型改为人力资本型。这样才符合企业自身的特质要求。这一步的关键所在就在于唤醒理性—认识人本;其次要充分认识组织的目标是组成成员间个人目标的契约形式而不是一种某个人想象出的纯粹组织的目标.也不能按照过去的那种将组织目标反复组织成员灌输的传统集体主义作法而必须理解这样一种观点即真正有动力的集体肯定是对个体利益最优的一种组合方式实现了扩展的帕累托最优鉴于此有必要建立一种以个人利益最优组合为基础的组织制度化约束的新的企业行为机制依此启动企业中的人力资本的积极运作。其中企业决策层的利益组合、各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利益组合将是这种组合中的重点所在。再次『组织变革中,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冲突状态也不可能得到彻底的避免和解决随着人们努力工作要达到的目标难度越来越大,应该不断地提高人们获得个人利益的比例最终的走向是企业家由经营管理专家的身份转变成股东从而实现第二次高级的融合从而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契合才可能实现。这就不可避免引入产权明晰化理念。

总之笔者认为基于人本的组织变革,就要实现人格化理性认识—契约观念—产权理念三个层次的逐级跟进。

二、员工认同和员工改造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特点和突破,要求我们在组织变革中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弘扬以员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大多数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往往以打工者的心态在企业进行工作缺乏对企业必要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价值感。因此企业要改变那种光靠规章制度从外部约束员工、控制和监督员工的做法通过塑造企业精神、培育优秀组织文化来融合员工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使员工把个人目标统一于企业目标达到一种组织变革的有效整合《孙子兵法》中指出:“上下同欲则胜。“当企业有了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组织变革目标。从管理学原理来看组织中的全体成员应服从于共同的目标,向共同的目标努力和奋斗,而这种对目标的认同和奋斗的动力来自于共同的认识,即价值取向企业文化理论对此也非常强调,组织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理念的建立也把共同的价值取向放在首位。因此组织变革者有一个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建立组织共同的价值取向实现员工认同。

克服组织变革中的员工阻力使员工满意,献身于组织.那么组织必须关心员工投资于员工改造员工这也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是创造客户的源泉。人员不是机器设备而是具有高度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宝贵的资源有效的管理能够使人力资源发生聚变和裂变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管理者必须营造适当的环境来激发人们的热情和主动精神要通过使职工队伍活性化来建立活性化的企业组织。

另一方面从客观上来看要注重对员工进行培训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工具、信息和权力,把每个人置于不断进步的组织中,使员工掌握对付需求变化和偶发事件进行应对的技能。掌握多种技能是改善人们适应性的一个强大手段,并且当它与有效的协作结合时能导致生产率和适应性的重大的改善。不满的雇员是不会热于在公司业务运作的各个方面进行卓越的探索的因此有能力、适应性强并且积极主动的劳动力是使得公司在各个方面取得杰出成绩的基本动力。

三、建立顾客导向

在组织的行为方式上实现从传统的“唯我独尊”式的“生产一一疾肖售“模式向聚焦于顾客的“察知—应对“模式的转变是极其重要的。顾客导向以顾客为中心,使顾客满意关键是要为顾客创造价值为顾客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降低顾客成本和增加顾客效益为什么许多公司引进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思路但却没有达到让顾客满意的预期结果呢,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一些大型公司组织变革中盛行减肥行动.但最后却遭遇挫折,不得不依靠成本竞争来维持现状,关键一点就是没有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专注顾客导向创造新的组织变革优势。

创新意识的本质范文第2篇

1、高职院校德语教学现状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德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德语人才需求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弱势逐渐显现出来,传统教学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社会对学生的德语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成为考察其德语水平的关键。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在笔试考试中成绩不错,但对德语口语的掌握和应用却不尽如人意,高分低能现象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因此,德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时展的必然。但是就目前形势看,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德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德语教学的改革并不重视,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的德语综合能力偏低,不能成为技能过硬的专业人才。

2、高职院校德语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由于传统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实施高职院校德语教育方法创新十分必要。通过创新,可以使学生成为德语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德语教学是中德两国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增强学生的德语综合水平,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交流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德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语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改革,德语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可以同时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这样学生学习德语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另外,学生对教学内容也更容易接受,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德语教学效率。

其次:高职院校德语教学改革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这样,增加了学生学习德语的动力。改革模式下的德语教学淡化了笔试成绩的结果,减小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德语教学更重视学生应用水平的提高,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学生对德语的交际作用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其德语综合能力。因此,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的德语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3、以人为本视角下高职院校德语教学方法的创新

以人为本视角下,高职院校的德语教学,要求德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实践相结合。不但要学习德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对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探究,同时还应该不断的进行教学实验,从根本上实现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减少对教学的强制性,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有针对性。使学生在德语学生中有更多的选择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性活动为基础的德语教学模式,使德语教学实现由“教”向“学”转变的过程。不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教学环境更加宽松,有助于活跃学生的德语学习思维。德语教学模式改革对学校以及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德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3.1提高德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了学生积极性的下降。因此,在德语教学改革模式下,如何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德语水平的关键。实践证明,德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对教案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应该在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对学生的所需的德语实践和学习中易出现的错误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指导。另外,教师还应控制课堂教学纪律,以学生为主体不代表完全忽视教师的存在。同时,德语教师的自身修养也是影响教学水平的关键,新课改下,德语教学的实用性更强,教师的人文修养,审美观念以及对德语文化的理解和掌握都能够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综合素质越高,越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得到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的应用更加广泛,并且对德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德语教师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多媒体的运用,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转变,在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的前提下使他们的德语水平得到提高,实现德语教学改革的目的。

3.2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合理设计课件

现代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通过多媒体来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的传递,因此利用多媒体来完成教学课件的设计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否能够获得有效的信息还要取决于德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其教学课件设计的合理程度。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做出正确的理解,明确教学目的,才能够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教学课件设计,只有合理的,灵活的教学课件设计才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才能增加其对德语学习的信心,提高其德语的运用能力。因此,德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求教师对多媒体等高科技的应用更加游刃有余,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进度的掌握以及课件的设计更加合理化。要做到这一点,在课件的设计过程中,德语教师要提前对教材进行深刻的研究,掌握教材的核心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筛选和编排,选择适合现代德语教学且可以有效的完成教学信息传递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掌握其使用技巧。切实可行的德语教学课件设计包括对时间上和内容上的控制两个方面。要做到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多媒体设备在德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得以体现。

3.3改变教学观念,优化德语教学方法

传统的德语教学模式之所以效率低下,就是因为其过分强调德语基础知识的传授,使教学模式单调,学生积极性下降。尤其是对于长期受封建制度影响的中国来说,传统教学在很长时期内起到了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要实现高职院校德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德语教师照本宣科的枯燥模式,合理利用课前以及课上教学时间,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以人为本,增加德语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以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德语交际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课件的设计和搜索中。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对德语学习的态度和对其作用的认识也是决定其积极性的关键,大学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讲座使学生认识到德语在实践中的作用,端正其学习德语的态度,提高其风险意识。时代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德两国作为重要的交流与合作对象,使德语的地位得到提升。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德语学习过程中,不能仅仅以拿到学分,顺利毕业为目的,而是应该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德语综合水平,在学习中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努力提升德语交际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为社会做出贡献。

3.4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科技的发展,使德语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网络学习也成为学生获取德语知识,提高德语能力的主要手段。网络不但能够使学生了解国际上的变化,认识交际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德语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因此,无论是大学教师还是学生自己,都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来完成德语学习,如利用德语口语视频教学来提升自身的德语口语水平。高校也应继续加大多媒体网络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并将网络系统向学生开放,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查找和利用网络资源。与传统的多媒体相比,网络信息具有更大的优势,其所包含的可利用信息量更大,并且知识的更新速度更及时,合理的利用网络,学生可以掌握准确的德语知识;另外,网络学习具有高效性,通过网络学习,学生可以更加真实的感受德语口语的魅力,并激发其跟随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其德语交际能力;在网络学习模式下,学生也不再过分依赖于课本,其思维更加活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还可以在网上组建德语学习小组,利用组群以及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德语学习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网络模式使德语教学的时间更加充足,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能过将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或同学进行讨论,从而及时得到正确答案,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组织不同形式的竞赛,以提升学生学习德语的激情。在动态中,使学生的德语综合水平得到提高。因此加强网络教学是德语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途径。

创新意识的本质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针对职教师资本科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中存在的开发方法缺失问题,提出了基于TRIZ理论进行课程开发方法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步骤,阐述了这一思路和步骤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以期为职教师资专业的一体化课程开发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关键词】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课程开发;一体化;创新方法

一、引言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面向中等职业学校从事专业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师范性、职业性三性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其人才培养的典型特点就是“懂专业、善教学、有技能”。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在这类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一般都提供了通识教育模块、学科技术模块、师范教育模块、职业技能模块等课程模块,期望通过这些课程模块的组合,培养符合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岗位能力要求的三性融合人才。

但是目前这种模块化课程设置分段执行学科专业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人为割裂了三性之间的自然联系。因此,符合职教师资本科专业需要的、能够体现职教师资专业内涵三性融合一体化课程就呼之欲出。但是针对职教师资本科专业课程开发中一体化课程的三性融合要求,没有参考案例和指导方法。本文利用TRIZ理论尝试解决三性融合课程开发中面临的一些典型问题,以期为形成系统化的职教师资本科专业一体化教材开发方法提供一点借鉴。

二、职教师资本科专业课程开发现状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课程开发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开发取向问题――通过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原理以及各种可重用的技术来尝试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理解教育教学规律,以形成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独特认识的研究取向。课程开发的重点在于探寻课程开发更合适的方法技术以及组织方法,使其解决现有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以满足实践的要求。

纵观近年来各职教师资培养单位研究成果,绝大部分单位关于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还是针对专业性、师范性、职业性,分别开出与之对应的课程模块,分段学习和训练,这种课程体系的自然割裂势必造成三性融合的目标难以达成。

三性融合课程开发时,既渴望专业技术力度、深度达到本科学习的层次要求,还希望课程理实一体,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技能有效融合,在学科知识能力达标的同时,职业技能能够达到企业相应技术岗位的基本要求,这只是一般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基本指导思想,职教师资专业的一体化课程开发,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掌握专业教学方法,使其能够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的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这三种能力的融合就是所谓的三性融合。三性融合不是简单叠加式的课程设计,而是三者有机自然融为一体的新型复合型课程。这种课程既体现出三种能力的各自专业性要求,又体现出三种能力综合性应用的要求。如果我们的课程都做不到三性有机融合,又如何培养出体现三性有机融合的“懂专业、善教学、有技能”的职教师资专业人才?正如姜大源先生所言,对于职教师资专业来说,从以前简单移植本科教育课程,到现在全面转向为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一直没有自己的特色培养理念,没有自己特色的课程观,没有针对职教师资专业特色的创新的课程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

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目前职教师资专业的课程开发,一直延续了、模仿了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理念――从早期的学科体系和实践体系双轨制到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再到近年来探索实践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和项目化的行动导向课程,一直缺乏具有职教师资专业特有的三性融合目标下的课程开发理论和开发方法。但是对于职教师资本科专业来说,符合三性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开发需要实现彻底、有深度、进而实现实质性突破改革,而不是在职业教育后面亦步亦趋。这就使得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具可操作性、体现职教师资特色的三性融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理论和开发方法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三、职教师资专业课程开发的创新解决思路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课程开发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缺乏直接经验借鉴。选择向职业教育靠近,虽然部分解决职教师资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却不能全面解决,留下漏洞。如何创新职教师资专业的课程开发,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篇幅原因,这里以体现三性融合的一体化课程开发面临的典型问题为例说明。一体化课程开发要体现三性融合,强调专业性、师范性、职业性内容有机统一和同步呈现,使得学生一次时间付出,三重收获。但是这一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个典型冲突:即课程的专业性与综合性的冲突。

专业性是指课程本身的在专业领域的学科性要求,必须专注某一专业领域。综合性是指职教师资专业人才培养期望的三性融合,也就是说专业学习应该以知识、能力、教学方法的综合与融合形式呈现。这一冲突恰恰是职教师资一体化课程的创新开发中,我们最为困惑的问题之一。

按照TRIZ理论解题步骤,将课程开发中的专业性与综合性冲突转换为TRIZ标准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设计冲突问题,可以采用TRIZ冲突矩阵来求解,其对应的TRIZ标准冲突是“兼容性”和“适应性”。查询TRIZ冲突矩阵,得到这一冲突的解决,可使用的创新原理包括:28(机械系统替代原理)、1(分割原理)、2(抽取原理)、3(局部质量原理)、5(合并组合原理)、6(多用性原理)、7(嵌套原理)、10(预先作用原理)、13(反向作用原理)、15(动态化原理)、24(中介物原理)、25(自服务原理)。按照TRIZ理论规律,这些创新原理在不同领域都曾经成功解决了“兼容性”和“适应性”之间的冲突问题,因此也有望用于当前特定问题。

其中创新原理7――嵌套原理是指将不同功能的多个对象嵌套在同一个对象内,可以使得该对象产生独特的功能。由此可以轻而易举的产生职教师资专业课程开发思路――将专业理论、实践技能与专业教学方法一体化。开发、建立不同于传统学科教育、不同于纯粹的职业教育的具有职教师资专业显著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课程――在一门课程完全融合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教学方法,体现专业性、师范性、职业性的融合。但是如何嵌套?是TRIZ给出问题解决思路之后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而创新原理24(中介物原理)是使用中介物实现所需动作。这一原理启示我们,如果一个目标难以直接实现,可以借助某一中介物来实现这一过程。这可以理解为我们在嵌套原理的基础上,如果借助某一个中介物,有望实现三性融合。因此特色教材开发的问题就转化为――利用一个什么样的中介物,既能够实现专业性、师范性、职业性的有机融合,还能比较容易的实现融合这一目标。

我们知道,在现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成果中,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已经成功的解决专业性和职业性的有机融合,其解决问题的思路恰恰就是这里所提的嵌套原理和中介物原理――借助于实际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项目化、任务式执行方式,专业性内容的课程中嵌套了职业技能的训练,或者说职业技能课程中嵌套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这一嵌套思想则是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的项目式教材、任务驱动教材呈现出来,将人才培养必须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有机融合在一起。职业教育领域的这一成果也恰好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于是,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的基础上,仅由TRIZ提供的12个创新原理中的两个原理(嵌套原理、中介物原理),我们就可以产生一个可操作的课程开发思路:借鉴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思路,以任务或者项目为中介,实现专业性和职业性的融合,同时,在课程开发中注意每一部分内容都提供tips、页脚注释之类的信息,提示相关内容的教学方法或者培训方法。当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展训练――以本部分内容为背景,进行职业岗位培训,如何设计培训方案?这样不同课程反复训练,则有望培养真正具有三性融合特质的职教师资力量。――当然,针对这一问题TRIZ提供其他的创新原理也可以产生出相应的职教师资本科专业课程开发思路,篇幅原因,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四、结束语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课程开发,缺乏能够体现其特色的开发理论和开发方法。本文将工程领域的TRIZ理论应用于职教师资本科专业三性融合的一体化课程的创新开发探索,限于篇幅,本文仅对职教师资本科专业一体化教材开发中其中一个冲突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其中部分方法目前已经有实际的应用,这说明借助于TRIZ理论进行职教师资一体化课程开发创新,其产生出的开发思路或者开发方案是有实用意义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创新性,并且弥补了目前职教师资领域课程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空白。这一探索模式将对于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课程开发,尤其是教育部 财政部《职教师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开发包》项目成果的创新呈现,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2)47-54.

[2] 严中华,姜雪,林海.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三次浪潮解读及其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9(05)8-9.

[3] 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 邓泽民,陈庆合.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创新意识的本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编辑;创新意识;本质;特点;途径

编辑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加工者和传播者,参与整个精神文化产品的加工、制作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精神文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编辑创新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是编辑在参与编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意识。研究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对于深化编辑学理论、加强编辑人员素养、提高期刊编辑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论述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本质、特点和培养途径。

一、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本质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创新的核心含义就是在生产中“引入新要素”,“实现新组合”。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基础上获得新的发明,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运用。创新落实到期刊编辑活动中,一是对期刊既存文化氛围的突破和对新的文化氛围的营造;二是对编辑活动中固有模式的突破与重组。这种创新,编辑主体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期刊编辑过程的创意中体现出来,称之为创新意识,表现为编辑行为的独特性。创新意识是编辑主体的一种内在属性。它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它能推动和激励编辑主体发动和维持期刊编辑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助推剂,它能推动和促使编辑主体积极寻求有价值的、新奇的、能产生社会效应的事物;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新活动的心理因素,有了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促使创新成功;创造意志是期刊编辑主体创新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不屈精神,它是创新活动成功的保证。

编辑创新意识是编辑工作者正确运用和发挥专业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策划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判断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一种自觉的、能动的、熟练的、创造性的编辑心理现象,是人们不断揭示和认识编辑规律、正确驾驭编辑工作的对象和自身的一种编辑创造能力。

编辑创新意识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编辑心理活动,它是以编辑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为理论依据,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为科学思维方法,以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多项学科专业为知识基础,以作者、读者为社会对象的感知反映、思维、判断、谋划、决策的心理整合和能力的体现。期刊创新意识的实质是期刊编辑在策划选题、组织选题、编发选题上要有主导性和原创性。主导性就是编辑发挥自身的主导意识和创造性,不在家坐等稿件,不是作者写什么编辑就发什么,而是在读者调查的基础上了解读者的真正需求,根据这些需求去组织、编发给读者以心理动力的稿子。原创性要求与时俱进。它是在综观总结历史上的相关选题和审视现实问题过程中捕捉适合自家刊物选题的能力。要求编辑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反省性和自觉性。

现代编辑意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从封闭保守向现代开放意识的转换。编辑的现代开放意识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破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保守的编辑观念和编辑模式;二是吸收和学习现代的科学知识,形成开阔的文化视野。书刊的编辑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稿源、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版式设计、发行、广告、人员配备、条件配备等因素都可以成为这个系统的创新元素,应寻找最佳的创新结合点。第二是从自在向自为的编辑主体意识的转换。自为的编辑主体意识是指在编辑全过程中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它不仅包括能力的策划意识,还要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及自觉的市场意识。第三是从文化传播向文化建构意识的转换。在当前的社会转轨和文化转型中,编辑不仅要完成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播的任务,更需要肩负起文化创新和文化建构的重任。编辑活动中的策划,体现了现代编辑参与高层文化建构的特点。编辑主体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停留于择优劣汰,而是进行初始化控制以引导作者的选题方向。因此,现代编辑必须树立起明确的先进文化建构意识。第四是由知识仓库型向知识创新型转换。意识创新并不是凭空地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种创新必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是一个充分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尤其在现有的以创新知识产品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条件下,编辑主体要面对社会,提高应变能力和发展能力,更离不开学习,更应不断吸收、处理外界各种信息,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第五是从保守型思维向创新型思维的转换。创新型思维意味着对现有事物的超越。一方面缩短与先进的差距,这是跨越时空的,这一跨越就意味着对时间无限量的节约,具有可投入的巨大价值;另一方面是与原有事物拉开档次,必须树立出版物的精品意识、名牌意识。编辑主体具有了这种创新型思维,就善于在事前作出创新决断,要能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的内外环境,发现和抓住时机,对编辑要素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以新制胜,以奇制胜。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已成为编辑主体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二、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特点

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洞悉信息的敏感性。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编辑必须主动把握社会信息,特别是文化信息。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发现新题材,从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发现新领域,从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发现新成果,从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中发现新趋势。

2.认知鉴赏的敏锐性。对于编辑的认知鉴赏作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社长小赫伯特·史密斯·贝利这样形容:编辑好像电子装置中发送端与接受端之间的滤波器。这个比喻形象揭示了编辑工作者沙里淘金、璞石琢玉的认知鉴赏本质。因此,编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鉴赏能力,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使自己不仅能用最基本的是非标准判断哪些稿件可以选用,哪些稿件必须淘汰,更要准确把握图书时展的脉搏,增强认识优秀作品的敏锐性。

3.思维进程的超前性。即在思维进程上,不断用未来的模式来调整和规范现在的思维方法,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事物的认知对象进行创造性思维。在编辑活动中,既尊重客观事物(原稿),又能创造出高于或优于原稿的价值,其成果别开生面、见解独到,体现着人类科技文化的无限上升性,满足读者求新求异的需求。

转贴于

4.批判怀疑的挑战性。在出版界,大多数书稿的作者都是专家和学者。作为期刊编辑,为了出好刊,出精品,就要敢于以批判怀疑的态度对专家学者提出挑战,有时甚至要“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批判怀疑主要体现在对文稿的严格审查上,既要衡量稿件的学术水平和知识水平,也要衡量稿件是否具有创新性,其考辨的重心是稿件的新与旧的关系。稿件要有新的思想体系或新的论证方式,或提出了补充性的观点,或提供了新的论述思路,或拓展了对原有问题的论述,或析出了原有问题的弊端,用新材料予以反驳,提出自己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性的识别,既要求编辑具有批评怀疑的精神,又要求编辑多了解出版物的信息,对学术研究动态能了然于心,同时还要了解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代表作的情况。

5.优化提升的创造性。期刊编辑的优化功能体现在很多方面,如优化选题结构,优化提升文稿内容,优化作者队伍等,这里重点谈对文稿内容的优化提升。编辑活动是一个文化价值的再创造过程。原型作品具有原始文化价值,编辑必须对它进行优化、提升。因此,对于编辑人员来讲,优化是一种职责,是编辑活动本质属性的表现。编辑的优化提升能增加原型作品的价值。开发、优化原型作品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编辑的优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收集处理信息选题到生成原型作品,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完成原型作品,优化主要表现为优选。二是将原型作品转化为传播稿,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传播稿,优化主要表现为稿件的加工和完善。

三、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

期刊编辑创新意识,是创造性编辑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一份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编辑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培养。优秀的期刊编辑应牢固树立以下五种意识:

1.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习成了人们的终身需要。期刊编辑更是如此。因为创新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种创新意识的形成必然要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为基础,是一个充分积累,不断学习、培养的过程。尤其是在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条件下,期刊编辑主体要面对社会,提高应变能力和发展能力,更离不开学习。因此作为期刊编辑首先要博览群书,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一个知识面狭窄的编辑是不会有创新意识的,历史上一切成果卓著的创新者无不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其次是要协调好智力结构。人的智力包括人的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能力。观察力是创新思维获取材料的手段,记忆力是创新思维提取知识储备的重要保证,而想象力是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必须努力开发各种智力,使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发展。其三是要掌握培养创新意识的原理和方法。创新有其独特的规律,培养创新意识也要有独特的原理和方法。

2.牢固树立现代信息意识。知识经济也是信息经济,将分析、接受、传播和创造信息等功能融为一体,已成为时代对期刊的要求。获得及时、准确、可靠、丰富而又有用的信息,掌握高科技信息处理的应用技术,是期刊编辑的基本功。期刊编辑工作者如果不搜集、存储、占有大量的信息,就无法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方式,更谈不上创新。那么如何提高期刊编辑获取信息的能力呢?首先要求编辑必须有追踪本专业前沿性课题的能力,不断更新、充实个人的“数据库”,使自己时刻保持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取得工作上的主动性。其次,要求编辑要有“新闻鼻”,即对各种信息的敏感性,不放过摄取信息的每一个渠道,在博览群书中获取,在学术会议上获取,从与作者的接触中获取,从大众传媒中获取,从读者反馈中获取,从其他刊物中获取,从不经意的种种渠道中获取,使自己成为期刊的“耳目”和“触角”。再次是要求期刊编辑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现代社会电子收稿、网上组稿、在机编辑和网上出版变成了期刊编辑的日常工作,信息处理节奏明显加快,手工加工已无法适应越来越多的量与越来越快的节奏。信息只有通过现代化工具的传输才能得到共享。因此,对期刊编辑的信息素质要求,上了一个高的层次。

3.牢固树立开拓进取的意识。创新意识不同于因循守旧,它要求人们居安思危,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满足于现有成就,敢于和善于寻求各种新机会,赢得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期刊编辑树立不懈追求的创新品格,一要勇于否定自我,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去开拓别人未曾涉足的“处女地”,从而创出自己的新优势。二要勇于否定前人,不盲目迷信书本,敢于打破常规,从别人认为是荒诞的、离奇的、不可思议的方式或角度出发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是创新的萌芽。而勇于尝试,多思路地回答和解决问题,正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

创新意识的本质范文第5篇

一、创新教育剖析

创新教育的进行围绕三个方面: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下面逐一剖析:

(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在创新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有强烈的创新意向,对创新有积极的态度,并且能够自身调整,以稳定的状态长期投入到创新中。创新的意向从何而来?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即想要创新与不得不创新。想要创新的学生能从创新中得到利益:精神满足和物质满足。物质方面较为清晰,可以明确知道如何让学生得到满足,较易实现。在创造过程中涉及的精神活动有,对现状的不满、对某一事物的喜爱、解决困难的喜悦、创造美好事物的成就感、被其他人认同的喜悦、面临挫折的沮丧、被阻挠后的愤怒或沮丧等。在这些精神活动的综合影响下,有人能够获得满足,愿意主动创新。

被动创新是指在人处在不利环境的影响下,不得不创新,以改变不利的情况。比如一道数学题,有多种解法,老师限制使用最常见的解法,学生不得不考虑使用新的方法。创新意识是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如果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创新的状态下,这种创新意识是不会长期稳定的,因为使学生被动创新的环境不可能一直稳定存在。在创新中获得满足后,从被动创新发展为主动创新,这是教育的目的。

(二)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分别为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与精神力量,用于克服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困难包括:自身遇到思维方面的困难,外界力量干预、阻挠。

首先对思维方面的困难进行分析。创新是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未知的事物。这个过程可以借用化学知识来说明:有机物有成千上万种,而它们的产生只需要碳、氢、氧三种本质的元素按照规则组合。创新首先需要把事物的本质抽离出来,然后找到本质元素之间的联系,发现制约它们行为的规则;用这种规则把这些元素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合;解决组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发现的理论规则,再次尝试组合。完成这些需要穿透事物本质的理解力、敏锐的洞察力、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并通过不断训练来获得。

一个新事物的产生会受到一部分人的追捧,同样会受到一部分人的排斥。作为新事物的创造者,想要把这件事物分享给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获得认同或借此实现某一目的。但是分享是有风险的,需要预测分析风险,宣传新事物的优点,获得社会强势力量的支持,避免因此遭受打击,这是为人处事的智慧。

二、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中小学的课业情况及学生能力特点选择以下教学方法:小学阶段学生没有音乐知识、鉴赏能力低可采用综合性表演教学法、识谱教学法、器乐教学法、视唱教学法,让小学生学习基本的乐理、乐器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在较高年级视谱唱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初中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一时期可加强乐理知识的难度,采用视谱唱歌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器乐教学法,让学生唱出自己曲风,编出自己的歌曲,用乐器演奏自己编写的曲子。由于学生的鉴赏能力不完全,音乐质量不高,以鼓励创作为主,反对同学间的恶意嘲讽,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高中阶段,学生开始趋于理性,并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同时课业任务加重。以鉴赏和较高水平的创作为主,减少创作频次。采用欣赏教学法、音乐相关学科教学法、器乐教学法和创作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学科关联获取灵感,创作出曲子,鉴赏改进,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曲子的创作即是创新能力的体现,通过曲子创作获得打破传统的勇气,创造新事物的快乐,强化创新精神。这种创新不同于初中时的敢于创新,它是理性的升华,通过创新培养出学生对自己想法的肯定与自信,在创新的过程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