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意识的来源

创新意识的来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意识的来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意识的来源

创新意识的来源范文第1篇

邹远东说,酶法是获取生物活性肽的一种方法,酶法多肽是一种用生物酶催化蛋白质获得的多肽、是生物活性肽大家族中的主要成员,酶法多肽作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应用与重视。

1968年,DUDYRICK和WIYOFE首资证实,通过输注蛋白质降解,人工合成的肽,能使狗获得长期生存和生长,这一技术的临床应用,开创了临床肽营养治疗的新时代,在之后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出现了用生物酶催化蛋白质获得多肽的技术,并实现了工业化和产业化,人类获得生物活性肽的能力和数量大大增大了。酶法多肽的诞生,给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基础。目前,临床肽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的临床医生们已通过生物活性肽营养治疗,挽救了千万个患者的生命。

酶法多肽,是一种介于大分子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一段最具有活性的小分子肽。它在临床应用上的基本作用,是为患者提供能量来源和代谢底物,维持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它在临床的特殊作用就是治疗效果。如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炎症反应、升高白血球、纠正白球蛋白倒置、促进伤口愈合、增强糖尿病人体力、防止糖尿病后遗症的发生等疾病。

创新意识的来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教育 意识培养 启蒙 阶梯 途径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去对权威、传统进行挑战,突破条条框框,思维定势的局限,形成自己独特、新颖、富有创新的见解。

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本着物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密切与实际相关联,来源于生活,解释生活现象,高于生活,是一门综合学科。笔者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感觉到要想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除了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要在分析教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注重落实好教学目标,有意识的渗透创新教育的思想之外,更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

一、新课,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启蒙

新课的导入更是激活创新意识的最佳良机。导入的创设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讲究知识的铺垫、台阶或过渡,达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引发学生的兴趣。

八年级是物理的起始阶段,新课的导入是否成功,直接影响他们爱不爱学物理,想不想学物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接受传统的教育按照教学大纲传授教育之余,进行创新。因为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更好的带动学生的创新。在讲序言的时候,应用“奇特、新颖、有趣”的实验。力、热、声、光、电、磁的部分知识用实验来展现,用多媒体来激活:有苹果落地,有奥运会上惊心动魄的场面,助跑、跳高、铅球的飞出,观众们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动作,他们的表情,等等,有生活中的豆腐切刀,冷、热水的交替,有回声测距的奥妙,有池水变浅加强安全教育的场面,有电的时代的展望……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有了探究的兴趣,以及浓厚的求知欲和兴奋感。正是这兴趣与好奇心,促进他们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它们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一种内在动力。物理学史的大量事实证明,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爱。

二、复习课,是激活创新意识的阶梯

九年级是中考前的冲刺阶段,九年级的复习方法也就成为重中之重。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是以专题复习,或以章节复习,中间贯穿一些典型例题。笔者在教学中,实施每一章,或每一个专题中以知识网络复习,并时时刻刻穿插一些中考试题,横向以2010年外地典型中考试题为切入点,纵向以近5年河北省中考试题为突破口,研究题型,以及中考的命题趋向。措施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层次性、渐进性的提问,适应学生水平的教学起点,小步前进。让他们在每跨出新的一步之前,都有充分的准备,使他们能够调整学习步骤而避免过多的疑惑和挫折,以便能更好的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如果学习太容易,他们会感到厌烦,如果太难,他们会产生挫折感。最能激发学生动机的是,让他们做出一定努力并达到较高的成功水平。本着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与他人不同的见解,逐步形成创新意识。教师在提问、举例、讲评问题时,不能就题论题,还要注意多样性,就题拓展发挥,倡导“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一题多问,培养学生的全面性;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多题归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收敛性”的训练。

三、实验课,是激活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实验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物理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间接测量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以大量小的实验方法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小实验、习题实验等内容),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

四、讨论课,是激活创新意识的升华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差异很大。通过讨论甚至争论,学生的认识更加完善,表现出很强的互补性,更为重要的是,在讨论时大家积极开动脑筋,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产生了智慧的火花,创造性思维被激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五、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创新意识的延续

人们的价值观念正经历着从重视人的创造物的价值到重视人自身的价值的转变,而对人的品质评价已趋向于提倡人的创造性、开拓型的性格。因此,最终应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上。凡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个性品质,都是创新需要的,这些个性品质称之为创新个性。创新个性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和持久性,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和决定性的影响。

创新人格主要表现为:良好的思维品质;独立的个性特征,如怀疑精神、创新意识、不迷信权威;优良的意志品质;强烈的求知欲;不竭的进取精神。具有创新人格的学生往往显示出首创性、感觉敏锐、洞察力强、能独立判断、能接纳新经验、持怀疑态度,不太关心细节和实际而具体的事物,对于理论观念及符号转换很感兴趣。为了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在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独创性与多样性,鼓励幻想;鼓励和有创造力的人接触。

创新意识的来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生 技术应用 主动创新意识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个人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企业、国家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尤其是学生的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他是第一线高技能人才推动技能革新、科技进步、发明创造的基础。创新能力来自主动创新意识的培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吸收、转化、创新的过程。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并加以引导、培养、鼓励是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内容。其根源在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动力和意识。

1 培养高职学生具有主动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经过学校的课程体系的安排,从理论学习到实践锻炼,应初步具备了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生产、应用能力。在校期间对理论学习不够重视乃至厌学心理是较普遍现象,导致自身能力的下降。但是在实践锻炼中充分认识到自身理论水平的不足或意识到仅仅在学校的课程体系安排下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造成理论学习的欠缺和实践锻炼的不充分。这就需要学生能克服厌学心理,主动地学习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激发主动创新意识,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理论素质。

1.1 主动创新意识的驱动作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增强理论修养

能发现问题,来源于开展和品味学习、工作、实践的过程;来源于能意识到学习、工作、实践过程中的可创新性;来源于自身掌握有足够知识水平而具有创新能力。其基础在于主动学习、主动获取问题的能力。

(1)主动学习。经过在校课程的学习之后,在实践过程中意识到操作程序、工作流程、生产对象可改造,但是不知道怎么改造;通过学习,进一步认清了工作原理,生产对象的构造,提出改进的方法路线。从主动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创新点,在实践过程中运用。通过综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刺激、强化主动创新意识的形成。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结构、不同材料进行组合、升级,进而创新、创造。

(2)获取问题。主动创新意识可分为自悟主动创新意识和感悟主动创新意识。自悟主动创新意识是通过自觉学习、提高修养而达到对学习成果、实践对象的转化、提升、创造。可能会产生全新的思想、全新的工具、全新的理论。感悟主动创新意识是学习、实践中通过对某一对象的认识或不同对象的互相联系,运用自身积累的知识而发现工作对象可改造、可创新。这是一种受外界环境刺激而产生的主动创新意识。总之,能从工作、学习、生活中提取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结果。

(3)快乐学习。主动创新意识是当工作对象与认知水平处于不平衡状态时,要么主动学习,要么主动改变工作对象。这都离不开通过自我观察获取问题,又通过不断学习而使问题得到解决。高职学生目前对于理论学习的热情普遍不是很高,如果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快乐,那么学习和思考都将是快乐的。对于怀着快乐的心情去积极工作学习,就不会对学习产生厌倦,而是主动、积极地学习。

1.2 主动创新意识的指导作用,在不断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把握研究方向

善于思考问题是主动、积极、重视的态度,端正的心态才能产生正确的思维,才能做出正确的行动;善于思考问题是具有主动创新意识的前提;善于思考问题是最终能解决问题的根源。

(1)加强理论修养,为正确思考问题指出明确方向。通过在学习、实践中的不断思考,当理论水平上升到能解决或超过当前对象的理论水平之后,提出了当前对象可改进、可创新的方向。这需要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之后,需要对问题进行论证,提出的问题是否合适?能不能解决问题?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只有正确的问题和主动创新意识的碰撞,才有可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2)加强理论修养,指明正确的技术路线,寻找突破点。正确的指导思想为解决问题指明合理的技术路线,在这个技术路线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思维才能找到突破点。解决问题的道路可能有百千万条,但是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可能不是很多,真正能走到成功的只要有一条就可以了。关键在于突破点的寻找,就像导火索能引爆整个炸弹一样,突破点能为解决问题创造出行动的新平台、思维的新境界、主动创新意识的新动力。

(3)加强理论修养,跨学科、跨专业、跨层次学习各类知识。当前高职院校、本科院校乃至社会人士普遍存在“学以致用”的观点。学习工作中用得到的知识,对于工作中用不到的知识不用学。且不论工作的不同深度对知识的要求不同,光就承担的岗位而言,普通职员、部门经理、总经理对于知识的掌握力也是不同的。“学以致用”仅仅是初次工作时的基本知识要求量,根本谈不上对工作、实践对象的改变、创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人,不能拘泥于“学以致用”,可以在“致用”中不断在主动学习。要从有主动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全面地不断完善综合知识,从中得到启发、得到思考、得到创新。

1.3 主动创新意识的调控作用,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成功理念

主动创新意识是创新工作机制、改善生活方式、改变学习方法的思维方式,能有效改善工作、学习、生活质量。由于创新过程可能较为漫长,影响了安逸的生活,这时要经得起磨练。要有“自古英雄皆寂寞”的勇气去积极面对创新的过程,包括主动学习的过程。

(1)建立信心,志在必得。主动创新意识是发自内心的想去改变、创新、创造,但是会受到在实践过程中的挫折的影响。主动创新意识的“星星之火”需要有满腔的信心来支持,要有志在必得的决心和毅力,要有作长期艰苦奋斗的打算,要对成功有崭新的认识。主动创新意识是贯穿成功全过程的动力。

(2)努力实践,屡败屡战。要坚定地努力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主动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无法前进,无法取得进展,那是方向的不正确或者是理论水平的不足。任何想法的尝试都不是一帆风顺,一下子就成功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3)标新立异,敢当先锋。主动创新意识不仅是改造、改变意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创新、创造。当今我国科技缺乏新异,都在模仿中成长,没有独立创新的能力,缺乏独立创新的意识。要敢于想象,敢当先锋。一个想法可能得不到别人的支持,那是别人不具有共同的主动创新意识,思想上无法形成共鸣。在创新的道路上要走自己的路,坚持到底,必能成功。

2 高职学生具有主动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

当高职学生具有或初步具有了主动创新意识,对于他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能产生推动作用。其主要表现为能认真对人、对事、对物,做事细致、得体;能勤于思考,主动发现创新点;能将不同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工作的开展。

2.1 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能力,主要在于能从学习中寻找到快乐。在精神境界上得到享受,把学习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会变得越充实,主动创新意识就越强,目标也会越远大。从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最重要的方法是学习与思考统一、理论与实际结合。对所学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善于学习,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显示其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2.2 灵活应变工作生产

在工作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常见的现象。具备主动创新意识的工作者通过学习,能够独立开展寻求解决困难的途径、方法;次者向上层汇报,在上层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再次者丧失信心,无力解决问题。在工作生产过程中要具备不断推陈出新的能力,要具备能改善工作流程、工作环节、工作方法的能力;要具备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生产、提高效益的能力。这样的人才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如果作为通才的领导能想到,而作为专才的从业人员无法提出那是应该感到惭愧的。以此之心激发主动创新意识,促使不断学习。

2.3 全力投入科研创造

科研创造是企业、国家、民族不断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具有主动创新意识的人能将满脑子的知识应用在生产实践中,而不是做一个有脚的书柜,毫无用处。现在对于科研的投入资金是巨大的,是要目的是激发全民族的主动创新意识,从而推动国家科技的进步。高职学生在一线的生产工作中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改善劳动环境、改变劳动工具、提高劳动效率、改造生活用品等等方面入手,坚持创新、创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必能为我国科技的进步作出贡献。

3 培养高职学生具有主动创新意识的途径

高职学生适合于从事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工作,已初步具备了理论修养。但是在校期间对理论学习的不重视是其个人职业生涯的瓶颈。在实用主义占领大家思想的今天,似乎一切与工作无关的知识都可以忽略。殊不知,学习、工作、生活是一个综合体,不能单独存在。这就需要每个人的综合知识能否应付得了,或者是超越得了。所以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习非专业知识。综合知识可以包括古今中外经典著作、物理、机械、化学、经济、金融、货币、美学、哲学、医学、天文、地理、英语、数学等等。综合知识对发挥主动创新意识解决问题有指导作用。在校期间,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创新意识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3.1 在学习中,提高兴趣,增强主动创新意识

在教育过程中,教和育两者同样重要。教是传授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育是阐明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心态。两者通过教师潜移默化,不断提高学习兴趣。通过鼓励、表扬等方法刺激能主动学习、思考的学生,通过批评、纠正懒于学习的学生。学生通过努力,想得到教师的认可赞赏,一个想进步的学生教师是要重视和关注的。从“学以致用”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学习各类综合知识。

3.2 树立榜样,鼓励超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目标往往持怀疑态度,认为不可能实现。其实质是学生不想付诸行动、懒于思考。这时需要教师将成功的例子引入,最好使他们能亲眼目睹成功的过程。榜样的素质应该是相近的,不能将相差较大的人拿过来比较,这样起不到树立榜样、坚定信心的效果。合适的榜样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操作能力。鼓励发挥主动创新意识,超越榜样是可以实现的。

3.3 在实践中,激发探索和思考

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参观工厂车间、施工现场或者在其中实习、实践。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对工厂车间、施工现场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机具从降低工作强度、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上思考提出改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在建筑施工现场实习期间,看见一木工在力矩死角钉一枚钉子,花了十分钟也未能成功。如果改进工具,把榔头改造成气动或电动,减少力矩死角的影响。回到学校能主动地学习,查找相关书籍资料,提出改进的方案、图纸,再会同相关专业人士讨论,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3.4 在竞赛中,发挥主动创新意识

在校期间,每年都会有各级竞赛。在竞赛前的集训期间,是学生最能主动学习的时候。通过集训,无论是理论素养还是动手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教师的指导起到了一部分作用,主要还是学生充分发挥了主动创新意识的作用,对比赛的各环节的不断训练、探索,不断熟练仪器设备的性能,不断改进操作方法。在工程测量竞赛集训期间,经纬仪对中整平环节由平时的3分钟缩短到90秒。

4 良好的环境是实现高职学生具备主动创新意识的基础

高职学生来到学校之后,带着高中时的学习惯性,能认真努力学习。但是来到学校之后不久,发现没有像高中时那样老师看着,于是渐渐放松了。学习上没有人监督、督促,加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导致想学的学一点,不想学的就不学了。总之没有了学习的氛围。从创新创业的角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态度,具备主动创新的意识。

4.1 营造氛围,鼓励创新

全面营造主动创新氛围,以点带面全面发动。以优秀的学生党员带领广大学生全面发展。党支部工作重点放在学生党员的引导培养上,以一个学生党员联系3名入党积极分子和5名业余党校学员走在创新创业的前列,自然在班级中形成龙头学习群。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自然形成,整个系部学院的学习氛围也会慢慢形成。

4.2 建立机制,鼓励创新

建立奖惩机制,让有主动创新意识的学生能得到荣誉,优先评优评先,优先推荐入党。把走在队伍后面并拖后腿的同学要严格按照学生手册的要求予以惩处。通过抓两头,促中间,达到全面提高主动学习意识,从而才能有主动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4.3 选配导师,鼓励创新

优先选派热衷于主动创新意识的教师参加到各种类活动中,正确指导学生的成长。包括专业教师、心理教师、基础课教师,只要有困难,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予以解决,这是选派指导老师的目的。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中尤应选派指导老师。

4.4 提供场地,鼓励创新

为能主动学习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场地,包括教室、实验室以及仪器设备的支持。目前大部分学校有学生创业园,但是学生在其中的目的是以产生利润为目的的创业而不是以学习为目的的创新。在提供了场地的同时,要对项目加以适当的引导,重点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意识出发,鼓励创新,推动科技进步。

4.5 经费支持,鼓励创新

在购买图书资料及必要的零件器材上予以经费支持。鼓励开展产学合作,与企业接轨,服务企业,到企业中去锻炼、去实践、去服务。在申报专利、工法等环节,加强对大学生科技研究的支持力度。开拓企业资源,对接企业,直接服务生产第一线,从企业中获取经费。

总之,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正确树立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才的观念,努力做好本职教育工作,引导、激发、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创新可以是改变外观、改动零部件、改善性能,也可以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彻底改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职学生以平和的心理素质,不断适应工作环境;以较强的动手能力,不断增强实践水平;以“致用”的学习方式,不断扩充理论知识;以主动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身价值。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2012年度科研项目(2012B07):基于培养主动创新意识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 洪晓林.大学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知识经济,2010.2.

[2] 孙颖.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几个关键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1.

创新意识的来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造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121-02

创造,是提出新观点、新发明,形成新事物的过程。创新,是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创造与创新能力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国家之间的竞争评价指标之一就是创造能力的强弱。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摆在社会、学校的一道难题。从创造活动的过程出发,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构成要素,继而形成一定的创造能力,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是人类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改造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创造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度发展的人类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的高级形式,不仅具有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表现为思维发展的突变性、跨越性的自身特有的思维突变,亦即不是在现有概念、知识基础上的循序渐进的逻辑推理,而是依靠灵感、直觉或顿悟的非逻辑形式。创造性思维往往超越惯常的思维模式与方法,给人以“特立独行”的印象,但是在遇到原有理论知识体系、在传统思维模式下所不能解决的难题,创造性思维就显示出了它的威力。此时,也就是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下所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恰当运用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

应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具体问题的表现因人而异,但是作为人脑的高级思维形式,产生于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实践的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有效运用这种思维的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超出常理、超越已有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创造思维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加以培养的。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知识与技能等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与技能在创新活动中表现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三要素,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创造思维能力。

二、创造思维能力构成及其关系

创新,一般是指创造新的事物。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是创造过程的三要素,三者有机结合,引发、促进创新的产生与发展。在创新活动过程中,这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地发挥作用。

(一)创新意识

意识,在哲学意义上,指的是精神。在思维学中,意识是人脑认识活动的保持和认识结果的保存状态,是一种思维状态。创新意识,指的是在创造过程中指向创新结果的思维状态。正如匠人所依赖的手感、音乐家所依赖的乐感、球类运动员所依赖的球感、翻译家所依赖的语感一样,创新意识是在大量的客观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从事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创新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创新欲望、创新思维模式或方法、观察及分析问题能力的集合,是上述几种心理活动的综合,是对创新活动过程、创新思维状态的整体把握与思考。有时,创新意识直接表现为直觉、灵感、顿悟等。

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创新意识起着导向性作用,是创新的关键。创新意识唤醒创新者的创新欲望,形成创新动机,开始创新活动。在创新过程中,创新意识不断激发、鼓舞创新者去探求、思考,运用不同的观点、角度观察与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途径以及思路,直至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将问题解决,从而产生新发现、新发明。

(二)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或者说是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模式,是创新活动过程中表现为不同于传统思维模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例如,辐射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等等。

创新思维方法在创新活动中起着工具性作用。通过不同的思维模式选择与运用,创新者寻找可行的问题解决思路、评价与检验可行方案,最后完成创造活动,实现突破。从方法论的角度,创新思维方法本身就是对传统思维模式的变革,所以,创新思维方法就是一种创新。但是,与创新意识相比,创新思维方法只是具有工具性作用,只是一种思维工具,在创造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体现在创新具体方向、方式的选择,不是创新意识贯穿于创造活动全过程的导向性作用,而且,创新意识还有启动创造活动、激发灵感的产生等作用。

(三)创新知识与技能

创新知识与技能指的是创新者在创新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和技能。它在创新活动中产生着基础性作用。创新者运用一定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往往又是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在创新过程中是一种基础性作用。

创造思维能力三要素的关系可见下图。

创新意识处于创造思维能力的顶端,是最为重要的导向维,贯穿于创造活动全程,是创造活动的方向性选择;创新思维方法是工具维,在具体的创造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解决问题思路;创新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基础维,观察、分析、解决问题都需要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的知识与相应技能。

或者,以三维坐标的形式表达为如下的关系:创新知识与技能和创新思维是基础性能力,创新意识是高级能力。

在这个三维坐标系中,创新意识是关键维,没有创新意识,创造活动无法开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是基本维。

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在《思考的行为》中提出了创造活动的“四阶段模型”。 创新思维过程分为:第一阶段,准备期——明确问题状态。在这个阶段主要的活动是发现问题、搜集资料、从前人的经验中获取知识和启示。第二阶段,酝酿或潜伏期——初步进行研究。运用传统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提出各种试探性方案。第三阶段,明朗期——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阶段往往需要摆脱既有的知识和思维方法,突破常理、一般性方法,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求得突破。第四阶段,验证期——检验所有结论。

在这创新四阶段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新意识的作用轨迹:准备期是创新的起始阶段,是创新的出发点,创新意识带领着创新者从普通思维状态进入创新思维状态。这是一个转折点,创新者从惯常的、工作的一般状态进入创新状态,进入一个高度紧张的思维状态,即创新思维活动状态。第二阶段,创新意识指引着创新者进入研究或发现过程后的初步思维活动。第三阶段,是创新活动的最为关键、最为艰难的时期,在创新意识的作用下,创新者不断思考、观察、发现、提出解决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择适用方案,摒弃不可行方案。一般地,当灵感或顿悟出现时,问题得到解决。这一反复寻找可行方案的过程,是创新意识在发挥导向性作用。

最后阶段,创新意识的作用仍然继续,只是没有在第三阶段中明显、强烈。在验证期,创新意识结束创新行为,旧的创新行为消退,创新者回到正常的行为状态,或者,问题解决方案导致产生新的创新行为,或者进入新一轮的创新活动周期。综上所述,创新意识引发创新活动,指引着创新结果的产生,在创新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创新思维方法所产生的作用是工具性作用。在创新中期,在酝酿或潜伏期和明朗期创新思维通过变换、选择不同的思维方法、思维模式指引着创新方向及选择。酝酿或潜伏期是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选择问题解决的初步方案,明朗期需要运用不同的创新思维方法,寻找恰当的突破口。综合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方案,在创新意识的带领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后方案。

创新知识与技能所发挥的作用是基础性作用。在创新初期,创新知识与技能是运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明确问题,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接下来的阶段里,创新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寻找可行方案;然后,某一领域、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经过艰苦的探索与思考,选择、评价可行方案,最后确定解决方案并进行验证。

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三者作为创造过程的创新三要素,是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内容与途径。

(一)创新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在创新的过程中,对创新问题的认知、分析问题、提出可行方案的思路及方法需要有知识与技能的储备,这是基础性环节、必要环节。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获得,通过生产实践、社会实践获得。另外,创造性思维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往往是多学科的知识,文理兼融并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用。因此,应该坚持“通才”培养,培养拥有复合型知识与技能的人才。

(二)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

创新思维方法可以通过学习创造学、创新思维课程,同时加以必要的实践。培养创新者多方面的兴趣,增广其见识,培养多角度、多层次、不同方式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三)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在创造活动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创新的关键,但是,它的形成也最为复杂。创新意识与道德、意志、思维方法有关,来源于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素质,是一种纵观全局的能力,是创新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方法的有机结合,又高于二者,是一种能力素养。所以,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是建立在崇高的道德情操基础上,建立在坚强的意志上。同时,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形成创新意识。在以社会利益为先的前提下,创新才有源头,才有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田 运.思维辞典[K].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 [英]保罗·特罗特(Paul Trott),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M].吴 东,严 琳,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2.

创新意识的来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应该从小事着手,更要从小做起,从教育上抓起。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注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伴随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段期间,创新教学模式以它自身独特的优势及魅力崭露头角,被各个学校以及老师所接受和推崇。在创新教学模式中主张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不仅有助于活跃整体的教学气氛,还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因为受到教学条件和教学思路的限制,我国的教学一直处于“老师讲课,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呈现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长此久往,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这种硬性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创新教学模式对学生兴趣造成的影响,创新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三)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作为人类在创造活动中积极向上、 富有行动力的意识形态,是创新行为和创造力的前提。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应先从创新教学方法着手。老师在设计课程时,一般会注意创新方法的使用,老师可以通过开展社会活动实践等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让学生了解的课本知识,而且可以在实践中将现实生活和语文课本联系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小学语文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上,一些老师的教学目的依然围绕着考试,学生在语文的教育中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更别说发挥出创造力了;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是片面的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的硬性指标,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偏低。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的两个主体在观念上的差距导致小学语文教育很难达到创造性的发展效果,教学方法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文课程向其他学科的延伸,导致学习的方式上不能融会贯通。小学语文的教育方法和其他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虽然体验教学一再被倡导,但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缺乏课外的锻炼与实践,导致思考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因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形成了固定的学习和思维模式,潜在的创新意识不能得到发挥。要创新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首先就应该打破这种被动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的心灵深处去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创新教学模式时,首先老师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因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老师的影响。

(二)张扬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个性一般指的是某一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且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调节着整个心理过程的开展,影响着学生的外显行为以及内隐活动。所以,个性被称为人类心理行为的动力来源。在学习上,个性能够促使学生沿着一定的方向积极进取,能够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最快的速度转化成实际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模式中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转化成创新的能力,相反的话,创新意识会逐渐减弱,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将成为一张空头支票。在小学语文中创新教学模式,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敢于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将自身的创新能力充分展现出来;另一方面要丰富语文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进一步充实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提高了是非判断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规定中强调了创新教学模式对小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承担起开拓学生思维的责任,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