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造精神的内涵

创造精神的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造精神的内涵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问题解决 创新精神 培养措施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迫切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解决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问题解决法”的内涵与特征

通过翻阅资料文献不难发现,尽管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问题解决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以健康向上的心态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对数学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进而使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这样他们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很快适应,并能够迅速敏捷地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问题解决的内涵及特点,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巧妙地运用问题解决法,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逐渐提高自身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合理进行问题解决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有效途径

1.巧妙创设问题解决情境,在发现问题中培养创新精神。

如在初中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我用了这样的情境导入: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哪块碎片去玻璃店。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尝试和思考的欲望,学生立即就开始了画图、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建议和想法层出不穷,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在积极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散创新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就说明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创造精神。有人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数学教材,深挖隐藏的内在知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2.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探索问题中培养创造精神。

例题:李明同学在生物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小心碰碎了一块实验用的平行四边形的玻璃片,只剩下如图所示部分(图略),他想第二天(星期六)回家去割一块赔给学校。由于带上玻璃剩下部分去玻璃店不安全,于是他想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重新在纸上画出来,然后带上图纸去就行了,可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怎么画出来呢?如果是你李明同学会怎样做呢?

这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四边形的知识,点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探索,并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画法。一些学生探索出了这样的画法。(1)延长AE,在AE的延长线上取AD=BC,连接CD,则四边形ABCD就是原平行四边形;(2)延长AE,过C作CD平行于AB,交AE的延长线于D,连接CD,则四边形ABCD就是原平行四边形;(3)延长AE,连接AC,取AC的中点O,连接BO并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C,连接CD,则四边形ABCD就是原平行四边形。

在课堂上使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他们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多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生活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也能够举一反三,加以利用,从而逐渐养成创造的习惯,提高创造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创造精神。

对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7页第6题,可以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任意作一个四边形,并将其四边的中点依次连接起来,得到一个新的四边形,这个新四边形的形状有什么特征?请证明你的结论,并与同伴交流。”我们可以展开下列变式教学:变式1:连接长方形、菱形、正方形,让学生画图―观察―探索规律,从而得出结论。变式2: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让学生进行画图―猜想―转化,从而得出结论。变式3:当一般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顺次连接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矩形、正方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样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始动手画图,并在作图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逐渐培养创造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给学生创造动手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问题解决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钻研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恰当使用问题解决教学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白征红.“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教学课堂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56-57.

[2]丁新生.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法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1(4):12-13.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78-01

综观数学发展全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刚刚过去的20世纪,她的发展突飞猛进,一项项崭新的概念.被提出,一个个划时代的成果被挖掘,这其中为适应数学发展而创立的新学科,几乎影响着全部数学乃至人类生活。,数学教育的意义不仅见之于物,还应见之于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各种人才所需的共性的东西,既不是数学知识,也不是解题能力,而是数学观念、数学思考、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由数学的精神来感知人文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什么是数学人文精神人文精神

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其要旨是在任何发展中都要“以人为本”,核心是如何做人。数学人文精神,就是具有数学特质的人文精神。

二、对数学人文精神的内涵的认识

克莱因说: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

1、数学的概念——通过现象看本质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学生经历了对现象进行分析分类整理、归纳加工、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心智,这些活动的经验和方法会自觉地移植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对人和事要通过分析诸多表面现象,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去伪存真。

2、数学的规则──行为规范 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由数学的公式组成。”这种对规则的敬重迁移到人和事物上,使人们形成一种对社会公德、秩序、法律等内在自我约束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便是数学规则影响人们行为规范的最好诠释。

3、数学的严谨性──培养责任感 学习数学常常需要对问题进行反复思考,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与对事业的执着精神,数学的思维方式、文化精神能使人养成周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4、数学的美感──充满和谐 数学不仅仅是内部和谐,数学的和谐在于能解释自然,仿效自然,还在于能描述自然。通过教学过程中展示的数学美,使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和欣赏能提高到文化的层面,事物是和谐地联系着,正是数学的和谐性,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揭示了数学中的普遍联系。反映到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和谐,师生之间需要和谐,社会更需要和谐社会。

5、数学的解题──体验自强 波利亚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的教育,当学生求解出那些对他来说并不太容易的题目时,他学会了败而不馁,学会了赞赏自己微小的进展,学会了等待灵感的到来,学会了当灵感到来后全力以赴,如果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当学生的解法有创新时、当学生碰到困难或挫折犹豫不决时,及时给予肯定、引导。这些成功的经历能够培养他对事业的锲而不舍、自强不息。

6、数学的发展史——创新精神 纵观整个数学发展史,如果没有创造,没有数学家的创造活动,数学就不会发展。在数学理论中的无限、非欧几何、微积分、概率、最优化理论、不动点理论等等,无不闪耀着创造精神的光芒。就以无穷(或无限)的题为例,它向人脑提出的挑战,激发了人类想象力,是思想中任何其他单个问题都无法比拟的。在征服它的过程中,人也砸碎了将自己束缚在地球上的镣铐。而为了实现这一征服,需要调动人得一切能力——人的创造推广能力,诗一般的想象力以及求知的渴望。因此,数学对培养创造精神具有独特的作用,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深刻内涵,实现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才是数学教育的真谛。

三、数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功利性,而数学的功利除了教会学生掌握这门工具之外,还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么立足社会。当然这不同于政治理论的灌输,更不是对数学知识贴标签,而是挖掘数学知识的思想内涵,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那如何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呢,笔者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渗透性原则 教师应努力挖掘数学知识中的人文性内涵,把人文精神的精髓渗透到教育各个环节,内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比如在极限的概念教学中,提出“极限精神”:明知不可企及,你却锲而不舍;历尽千难万阻,终近理想彼岸。通过这样的情理交融,激励学生一种信念:一旦目标明确,就要全力以赴,不怕千辛万苦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2、经常性原则 教师在自己的所有教学活动中,应始终坚持人文教育行为,只要有可能,就应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受到人文精神教育环境的熏陶。

3、自觉性原则 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使人文精神的培养能成为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第3篇

(一)创始文化中隐喻的原型精神。在中国“开天辟地”类的神话中,可以感知先民的创造精神。起源类神话“女祸补天”中同样描述对天地江河等人类生存环境的修复和建设,“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祸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豆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淮南子.览冥训》)推原神话的原型思想,可以窥见“神话还原了人类生活的种种发明、器物乃至技术风俗的来龙去脉都进行了着意的追寻”。申话是早期各民族“口耳相传”间以夸张凸显本民族的“英雄”经验而获得其他民族的追随或者信服,神话在口传过程中同样存在错简、讹误和省夺,但神话又裹扎着历史真实成为“存在的连续”,“中国哲学的基调之一,是把无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和灵魂统统视为在宇宙巨流中息息相关乃至相互交融的实体。这种可以用奔流不息的长江大河来譬喻的‘存在连续’就是中国思想的本体观”。[9]因此神话是中国古代沟通天地人神的文明表征,人类创造自己的环境,将自身从纯粹的原始状态中隔离出来,以表达对自然世界的掌握程度。    

(二) 良善原型展现的文化记忆及其社会动力。历史上中国的城市大多有着各种经提炼过的社会性、历史性神话,代表这些城市的文明认知倩况,甚至是对自然生态世界的熟悉。荆楚武汉的“九头鸟”神话、杭州的西湖传说、西安的大雁传说等,这些传说的丰富寓意及内涵是社会民众的精神动力源头,一种以象征万式表示偶像存在的无形力量,剥离它们超越的外衣、提炼历史精神的文化外核,便可能获得城市史的发展过程,而积极探索他们的现代性造物转化,实现在公共建筑物中的新的现实再现,其影响足以永远成就一个城市的自豪。“相对于物质外在的城市化精神的内在的城市化显然艰难得多。”(如图1)所示为武汉高铁站的“钢铁九头鸟”,概括性以建筑传播荆楚神话。九头鸟展现的鳃鹏之像本意就是积极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形成了传统建筑“如鸟斯革,如翠斯飞”的良善样态。    

在不同的地万这种结构又融合各自的历史神话而展现为形态上的变化,江南地区养蚕织丝,蚕头显然具有多元内涵,吉祥、神性的蚕头改写了江南的山墙仪态。中国书法中隶书的蚕头燕尾形式,中国人和大雁与燕子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大雁南飞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就有着  “鸿雁传书”的愿望。燕子衔泥筑巢符合中国人的定居家庭、爱倩圆满的追求,对动物的夸张变形描述也就成为神话,对动物的喜好也就表达在各种造物以及造物衍生的精神世界中,建筑、头饰、家具都可以见到这些受人喜爱的动物化身。只不过因为工匠技术及环境而使得形态变幻丰富,江南的风火墙形似马头又叫“马头墙”,王要用途是遮蔽风雨;闽南的形似锅耳又叫“镬耳墙”,王要功能是以金克南万的火(如图2)。传统中国的建筑设计样态中人们总是能够找到上千种“善意”,而这种善意不仅吻合人们通俗化的伦理意识,同样也是一种透过美传播精神的物质载体。无论这些建筑处在什么地理空间,社会性的伦理样态都是共通。    

当代中国的现代建筑已经失去社会性的空间层次依托,究其原因除了市场外还有商业资本、设计施工和文化的自信的问题,而工匠传承及其材料制度和建筑样态同等重要。文化原型潜隐在传世的建筑样态中,推倒旧的建筑很容易,但在痛惜失去文化记忆的同时如何重构传统建筑的文化新样态,是个富有挑战而意义重大的课题。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第4篇

(一)丰富的人格内涵

语文教育,本就是最具个性的教育,因为语文教育所借助的载体――文章是人类精神的结晶,因此,作为育人主体的语文教师更应具备完善的人格,这是中学语文教师的灵魂所在。语文教师的人格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语文教师应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科学进步的人生观,为社会和学生甘于奉献自己的价值观,树立高尚远大的理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竭尽忠诚。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爱国意识,热爱祖国,维护民族感情和民族尊严。

其次,要有高尚的情操。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崇尚正气,崇尚英雄,关心社会,关心他人。有了这样的底蕴,在语文教学中,才会有对《枣核》思乡之情的真切赞美,对《五人墓碑记》慷慨赴死的扼腕赞叹;才会有《社戏》的童趣,《春》的奔放;才可能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教育学生。

第三,要有高雅的格调。语文教师具有高雅的格调对创造语文课堂的氛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宽容大度,与人为善,讲诚实,守信用,平等待人,办事公道,活泼开朗,和蔼可亲。有了这种修养,外化出来,则言行举止文明、高雅、显示出一种大家之气;渗透在语文课堂教育中,则让学生赏心悦目,如沐春风。

(二)广博的专业学养

教师要适应未来社会对教育的需要,就必须具备广博精深的知识,否则就失去做教师的基本条件。语文教师厚实的专业学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具备语文专业知识。语文教师首先要在“语文”上下功夫。教的是母语,就必须掌握母语的系统而全面的知识,如果没有这些知识作基础,是很难从事语文教育的。

二是要具备语文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教师自已必须具备这四种能力,从理论到实践上达到一定水平,既能给学生指导,也能给学生示范。常规的“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一定要符合要求。

三是要具备教育与心理学知识。掌握扎实的教育和心理学知识,语文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另外还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与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拥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多方面的爱好与才能,语文教师只有具备多种语文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三)反思――研教能力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懂得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的能力。事实上,教师比外部的研究者更能理解教学的复杂性,更能显现出教育教学的创造性,故教师的反思――研教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反思――研教”既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又重视对教学赖以发生的社会和组织背景的分析,它还是对发生在学校内外的事件及其社会背景进行全面的反思。

语文教师要养成自我反思,不断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习惯,应努力将自己置身于研究的状态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会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理论指导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将反思过程当作研究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努力实现由知识传授者向教育教学研究者转变。语文教师要学会制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加强专业学习,

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四)现代人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运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工具的能力,是识别获取、评价判断、加工处理、生成创造、参与交流信息的能力,是一种终生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态度、方法和能力。其核心就是运用信息资源,进行问题解决和创新活动。

信息能力是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赖以生活、用于学习的能力,它是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语文教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采用不断发展、更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和优化新型教学环境,不断地培养能适应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五)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第5篇

一、道家对 “与道为一”的追求

道家文化的根本和核心是“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所谓“生”就是创生,就是创造。老子揭示了“道”是创生之本,创造之源,创造之境。“道”最具原创性,它可生一、生二、生三乃至万物。“道”何以能“生万物”?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 “惚兮恍兮”,“窈兮冥兮”生动表明“道”不是一个实体,它是动态的深邃的包容广大的超感性的理想世界。道“有象”、“有物”、“有精”、“有真”、“有信”,都体现了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真本然,它“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3] “道”之“象”、“真”、“精”、“信”,都包涵着创造的基因,创造的根本。庄子曾以象征比喻说“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4]从中可见,“道”是一种大境界,大视域,大自由,大本质,大基础,它无穷无限,无所不在。“道”可“御今之有,能知古始”,[5] “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万物而弗为主”,[6] “道”是纯粹自然无私、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庄这些关于“道”的论述,都生动表明“道”具有最高的创造精神,是最高的创造智慧。道家认为只有以“道”为本,由“道”观物处事,才能“通于一而万事毕”,[7]即“与道为一”,才能更好地进行人生创造,通达人生的高境。因此道家提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8]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9]这里的 “一”就是“道”。道家常用“一”来表示“道”。“为天下式”“为天下正”,都是说“道”是社会人生的根本法则,必由之路。通观整个道家文化,可以看到道家把“与道为一”视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和最高境界,“与道为一” 是道家最根本的追求。那么,落实到现实人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创造,怎样才是“与道为一”的境界,道家对此的追求意义何在,于此有着怎样的创造智慧?我们可以通过《庄子》的一些寓言来理解这些问题。

《达生》通过“梓庆为鐻”的寓言,描述了“与道为一”的创作大境界: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齐通斋,下同)以静心。齐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这里有几个地方值得我们认真体悟。首先,梓庆制鐻, 达到“见者惊犹鬼神”这样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的境界,其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有“术”,而在于“有一”。这里的 “有一”就是“有道”。如上所论道家常以“一”示“道”,“侯王得一”, “圣人抱一”, “通于一而万事毕”,其中的“一”都是表示“道”。梓庆的创作之“道”,是通过“心斋”,进入到“与道为一”的创造之境。所谓“心斋”就是祛除一切私欲杂念,使心灵处于高度“虚极”“静笃”,空明纯一的状态。具体说就是“不敢怀庆赏爵禄,非誉巧拙”,“忘吾有四枝(肢)形体也”。“不敢怀”和 “忘”,实质是对“功”、“名”、“己”的超越,也就是对“功”、“名”、“己”的“无”。“无”是一种自然、本真、虚静、淡泊、空灵、新鲜、生动的状态;“无”没有芥蒂、固执、成见、因袭;无挂无碍、无穷无限;“无”便能虚以应物,与道契合。“心斋”而“无”就进入了“与道为一”之境:精神上完全摆脱了功名利禄、荣辱功过的束缚,排除了一切世俗杂念的干扰,达到物我两忘全身心地投入。其次,我们要注意体会梓庆创作“以天合天”的深刻内涵。“以天合天”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意蕴是以人的自然之心顺应木的自然之性。其中前一个“天“是梓庆的“天”,即梓庆的心灵完全处于纯净虚静的自然状态;第二个“天”是制鐻之木的“天”,即木的自然之质。第二层意蕴是“与天为一”。在这层意蕴中,第二个“天”是指自然之道。“以天合天”就是天人合一的浑然“与道为一”的境界。“天”在道家文化中主要喻指“自然”。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要求保持心灵自然浑沌的原生态,以人心自然顺应物之自然。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庄子思想主要是诗意表达,这种诗意表达,是通过描述的方式,“立象以见意”,而不主要以抽象的概念来分析论述。庄子塑造的“象”有很大的包容性、生发性,其内涵是多层次多指向的,它给人们留下的想象联想感悟的空间是很大的。上面所说的“心斋”、“天”之象,就具有这种特点和意义。由此可知《庄子》的寓言形象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启发性、感悟性和创造性。从梓庆的创作过程,我们可以深刻体悟到,进入到“与道为一”的创造之境,就可以达到创造的大成。这种“与道为一”的创造之境,形象表达就是 “以天合天”。如果内心充满物欲,患得患失,急功近利,图名谋利,是根本达不到这种境界的。《达生》篇说“凡外重而内拙”,太看重外在的功名利禄,就会成为创造的束缚和障碍。从梓庆的“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可以看到他对创作有一种忘掉一切的疯魔和虔诚,真正的创造非要进入梓庆那种不怀“庆赏爵禄”、“非誉巧拙” “忘吾有四枝形体”的“无功”“无名”“无己”的境界不可。道家以“无”为本,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0] “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11] “梓庆为鐻”,就充分体现了 “无“最富有生机,最具原创性,是“生生”之本。“无”就是“道”。它所体现的道家创造智慧是,以“无”的宁静虚己,澄明空灵之心境去提升精神的力量,摆脱物欲的拘系,才能更好地进行人生的创造。

    《达生》中还有一则“痀偻者承蜩”的寓言,也表现了“与道为一”的创造智慧:“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痀偻丈人”之所以掌握了捕蝉“犹掇之也”的绝技,苦练技巧是其重要因素,但更为重要的还是他对“道”的修养。“痀偻丈人”在捕蝉时,“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这实际上是进入了忘物、忘俗、忘我的“与道为一”的境界。“痀偻丈人”的形象,生动表明任何创造都需要“技”,但仅仅有“技”的层面训练是不行的,必须“由技入道”,有精神的升华,“道”的修养,才能达到创造的大成。达到了“凝于神”的“无”之境,就可以摆脱外物的束缚,达到一种人生的超脱。这种超脱能使人心境空灵平静、精神凝聚专一,心不旁鹜,专注于创造的有成。这种超脱也可以使人产生无穷的创造力,从而使生命得到超常的发挥。兴趣、智慧在自然浑沌中出,创造力也在自然浑沌中出,道家文化的这种创造智慧,为历史上所有的发明创造所证明。

道家对“与道为一”的追求,实质是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对更高创造的追求。因为进入到“与道为一”,就进入了自如自在无遮无碍的境界。这种“与道为一”的自由,在《养生主》“庖丁解牛”中有艺术的描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庖丁解牛之声犹如美妙的“经首”音乐,解牛动作仿佛优美的“桑林之舞”,解牛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所有这些都表现了一种高度的创造自由,而能达到这种自由,就在于“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即对“道”的追求超过对“技”的追求。“技至此”的根本是对“道”的把握。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他在“道法自然”,“与道为一”中获得了“游刃有余地”的创造自由。

反思当代人缺乏创造性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只重视“技”的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了“道”的修养,失去了“道”的大视野、高境界。比如现行基础教育中的应试倾向,使师生的眼睛就盯着分数的提高,精神道德品质的培养往往处于虚空状态。应该看到分数的提高,只是“技”的提高,倘若仅仅停留在“技”的层面,精神得不到升华,“技”就不能转化成智慧而进行创造。心胸被分数这个“物”束缚死了,创造性就难以发挥了。创造的精神前提是消除私心杂念名利诱惑,使心灵处于自然本真虚静的“道”的状态。如果功利的诱惑太多,创造就无从产生了。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科技学术研究本来应该是一种思想、理论、技术的创造,但由于功利化影响,使一些人在奔“利”的途中,不是真正作研究,而是急功近利走捷径,甚至出现买卖或抄袭学术文章的现象。如此还谈什么科技创新,还能出什么学术新思想?出现这些现象的实质是“道”的失落。“道”乃“众妙之门” ,[12]失落了“道”,那就根本谈不上创新了。

二、道家文化的自由精神

道家文化的突出精神,是自由精神。尤其是《庄子》的思想,更富有追求自由的精神。道家的自由精神主要表现为突破传统、世俗、自我等束缚,开放心灵,拓宽视野,解放思想;追求“游于无穷”,“道通为一”等等。庄子常常通过超常的想象,创造极大极高极远的神奇境界,以诗意地展现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如《逍遥游》塑造了大鹏的形象:“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大鹏之大,大鹏之飞,高远辽阔,无阻无碍,无羁无绊,都是引导人们摆脱世俗束缚,追求“无待”的自由解放。《秋水》中“望洋兴叹”的寓言形象,以大海之大,表现了这种自由精神的追求。其中河伯对自己的闭塞和自满的反思与批判,对大海的包容、无穷的赞叹和感悟,都是对打开眼界,开阔心胸的追求,也是对打破局限,超越自我,不断创新的追求。道家希望通过这种追求,引导人们达到自由之境界。

道家认为只有精神自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13]才有生命的自由,才能真正地去创造。《庄子·田子方》中“真画者”的形象就生动地体现了道家这一创造思想和智慧:“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一史”未画一笔,没描一色,就被认定是“真画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与“众史”的刻意功名,巴结矫饰完全不同。他面见国君,“不趋”、“不立”,突破了权贵、世俗礼法、功名利禄的诱惑和束缚,他的“解衣般礴臝(裸)”,更是用带有原始野性的张力,冲撞着桎梏人的个性、真性的礼法规范。“解衣般礴”的实质是一种自然真实、放达自由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人的思维活跃、灵感飞扬,可以“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技艺得到最佳发挥和创造,所以后世画论以“解衣般礴”为“最高画姿”。“真画者”的形象生动体现了精神自由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创造力,没有精神的自由解放,就没有创造。

道家文化多方启示人们,打破思想僵化闭塞,摆脱世俗束缚,去获得精神自由,创造自由。《逍遥游》中庄子和惠子关于有用、无用的论辩,就是这种启示的一个方面。“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惠子因大葫芦的“无用”而将它击碎,他实际上是以“大而无当”的葫芦,隐喻庄子思想的大而无用。庄子在反驳惠子时,首先批评惠子“拙于用大”,接着以 “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为喻,形象说明有用、无用关键在于如何去用。最后对惠子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指出,惠子“拙于用大”,是受“有蓬之心”所缚,即思想僵化,心灵闭塞。惠子以大葫芦为无用,是囿于传统,受世俗实用观念的束缚,循规蹈矩,只知以葫芦盛水为瓢。惠子的葫芦之喻实际上代表了世俗实用的功利观,眼下不实用不得利便是“无用”。庄子以葫芦“浮于江湖”的形象喻示着对世俗实用价值观的突破,说明从世俗实用的功利观中提升出来,才能成就人生更高的创造。庄子“用大”的思想,实质是破传统,破僵化,破闭塞,破只有实用才有用的思维、思想。庄子的“用大”之“大”,主要指思想精神理想等“虚”的不实用的东西。庄子以“用大”启示人们,“无用之用”具有更大更高更远的用。超越世俗的实用功利目的,才能达到大用。突破僵化、狭隘、闭塞,才会有新追求新创造。

道家文化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重视对人的精神的涵养,认为“养生”之“主”在于“养神”。道家强调 “德全”“德充”,[14] “神全”“纯气之守”,[15]实质上都是要求人们守住“精神”这条生命的根。道家认为一旦人的精神失落了,生命就枯萎了,人就成了徒有躯壳的“几死之散人”,[16]生命的创造就停止了。道家认为“物役”“物累”是造成人的精神不自由、精神失落的重要原因,只有从“物役”“物累”中解放出来,才能获得精神的自由来开拓创新。

道家文化的自由精神,对我们有许多创造智慧的启示。其主要是,精神自由才能突破传统、世俗观念的束缚,才能有精气神好奇心去探索这个世界。精神自由,才能有奇思异想,才会想出新办法,走出新路子。对于当代人缺乏创造精神的问题,应该从自由精神的培养上去思考问题。当今社会存在着的长官意志,权势崇拜,奴性意识,名利诱惑或多或少地束缚着当代人的思想,人们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创造自由。社会分工趋于细致,人们受自己的社会分工所囿,视野狭窄,这也限制了人的创造性。造成当代人缺乏创新精神的重要原因还在于,人们借助高科技的发展对物质追求的欲望越来越高,而对精神的追求淡薄了。相对物质世界的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荒芜了。人的精神萎缩了,创新精神也就从根子上枯萎了。创造性是一种精神品质,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非得从培养精神品质这个根底入手不可。

三、道家文化对个性、真性的张扬,

道家文化的特色是强调性任自然,“法天贵真”,十分重视个性和真性。道家认为“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也”。[17]这里的“真”就是本性、个性。道家以“万物莫不以适为得”,[18]认为适其本性,舒其个性,才有获得人生自由的可能。反之,压抑个性,扭曲本性,“丧己于物,失性于俗”,都不可能有人生的自由和创造。与儒家文化强调“克己复礼”,要求个体与礼法规范相谐调不同,道家强调的是自然,个性,真性,主张“无以人灭天”。[19]这里的“人”指“人为”,“天”则包括自然、个性、真性等等。道家认为仁义礼法规范都具有“人为”的性质,它不是出自人的自然,而是一种外在的人为的强制力量,它对人的真性和个性都具有束缚性和破坏性。这种破坏性使天下“失其常然”,“莫不奔命于仁义”。[20] “失其常然”,就是失去了本真和本然这种生命的原生态,而“奔命于仁义”的实质则是“争归于利”。[21]道家认为“人为”的仁义礼法在“雕琢”规范人的理性文明的同时,使人渐渐失去真性、个性和自然,变得僵化、单调、板滞和死沉。道家在对违背自然的“人为”的批判中,大力张扬人的个性和真性。这种批判和张扬在《庄子》的许多寓言中都得到展现。如《应帝王》“浑沌之死”的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浑沌的个性和本真是无孔无窍,这是它的生命力的展现。违背自然,人为地给它凿出七窍,让它符合一般、规范、世俗,这就破坏了自然,使它失去了本然的个性,失去了“真”。个性真性不存在了,生命和灵魂也就不存在了。再如《天运》中的“丑人效颦”:“故西施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丑人不顾自己的真性和个性,硬去效仿西施,其结果不但没有出新出美,反而丑上加丑,吓跑众人。又如《秋水》中的“邯郸学步”:“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寓言形象说明,失去个性,刻意模仿,走别人的路子,最终将会一事无成。“里之丑人”的效法模仿,“寿陵余子”的亦步亦趋,都是以人为扼杀了个性真性,它生动表明在一般与共性中泯灭了自我,就丧失了创造的灵气。“丑人效颦”、“邯郸学步”都是从反面说明了个性和真性的重要性。

上述几个寓言所描述的“日凿一窍、“丑人效颦”、“邯郸学步”,都是大伪之象,“伪”就是“真”的丧失,它给社会人生带来极大危害。道家认为是礼乐文明的异化使人迷失真性,“以伪继之”,[22]因此道家在对礼乐文化异化的批判中,提出“复归于婴儿”,[23] “复归于素朴”。[24]这种“复归”,不是简单的“复归”,而是“既雕既琢”后,即经过文明的洗礼后,复归于“婴儿”、“朴”。“婴儿”是人性天真纯粹、真诚自然、澄澈明净的象征隐喻,而“朴”则包涵着人性的本真和自然,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等意义。道家看到人们在世俗,物欲的诱惑下迷失了自我,这种迷失使人“茫然无家可归”。道家提出“复归”,就是启示人们回归本心,回归自我。只有回归,才能找回自我而觉悟,才能进行生命的创造。

道家文化对个性真性的大力张扬,所显示的创造智慧是,有个性真性,才有生机,才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才有美的社会,美的人生。个性和真性是生命的灵魂,是创造的根基。个性的缺失是当代人缺乏创造性的重要原因。应试教育的标准化训练,磨平了人的个性,模糊了人的特色。“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使个性突出的思想难以产生。人们一般是按照社会要求定位,做应该做的事,说应该说的话。个人的意愿、兴趣、爱好,特点,退到次要、边缘。突破世俗的个性,往往被视为“异端”而受到挑剔,这又造成人们从众随俗的平庸心态。道家文化的创造智慧启示我们,个性真性的压抑是创造的天敌。要培养当代人的创新精神,就要充分认识,生命之所以能绽放出创造之花,就在于对生活个性化的理解和感受,在于个性能力创造性地发挥。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适其个性,合其本性,才有创造的积极主动性。同样,个性舒展,才有最好的情绪,最敏感的触觉,最强的自信,才有创造的兴趣、精神和灵气。

四、道家文化的理想精神

对于道家文化,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和理解,即道家思想有出世的消极,复古落后等等。其实,就从上面我们论述的三个问题来看,无论是“与道为一”,自由精神,还是个性真性的张扬,都是具有理想精神的。从道家文化深刻的批判性和超越性,也可以看到,道家文化的主要精神是积极的,道家文化追求的“与道为一”的大境界更是一种理想境界。人们都可以感受到,老庄提出的许多思想,可以去追求,趋近它,但很难达到它。原因就在于它是理想境界。象“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25] “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26] “逍遥游”,“德充符”等等都是如此。道家文化的精神实质是理想化的。这种理想与一般的理想不同,它是上升为“道”的大理想。如同儒家文化“仁”,禅宗的“禅”,基督教的“上帝”。

在对道家文化的认识上,还有一种看法,就是认为道家思想是虚无主义。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道家提出“无为”,“无功”、“无名”、“无己”,把 “有为”“功名”等世俗价值都否定了,这就表现了道家文化的虚无性。如果道家文化真的是虚无的,那它就不存在什么理想精神了。对道家文化的认识,关键要去深入体会道家的“无”。理解了道家文化“无”的真谛,就不会认为其虚无了。道家的“无”实际上是对有为、功名的异化或曰负面作用的批判和超越,“无”的实质是超越后重建。道家之“无”在否定的同时,就重建了新的价值体系。道家重建的是以“道”为最高价值,以“道法自然”,“与道为一”为最高理想的价值体系。尼采、海德格尔都认为虚无主义“是最高价值的自行废黜”。[27]道家追求的恰恰是“道”这种最高价值,批判的恰恰是最高价值的失落。对世俗价值的解构也是一种“虚无”,若说道家文化“虚无”,只能从这一点上来说。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否定道家文化的理想色彩。

 “与道为一”是道家追求的最高理想。庄子常常通过对圣人、至人、真人、神人的描述,来表现对这种理想的追求。《大宗师》描述“古之真人”,“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逍遥游》描写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疬而年谷熟”。这些描写都神乎其神,它是通过浪漫的神话式的想象,表现“与道为一”境界的神奇,超俗,自由、理想。这些描写都具有一种“想入非非”的性质,通过这种“想入非非”,吸引诱导人们去追求理想之境界。

在道家文化的典籍中,就是一些被人们认为是具有复古色彩的对远古生活的描写和赞美,其实质也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如《庄子·马蹄》所描写的“至德之世”:“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 ,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在“山无蹊隧,泽无舟梁;禽兽成群,草木遂长”的原始荒蛮中,我们感悟到的则是社会的天然安宁和平,人性的自然率真纯朴,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自然轻松和谐。“至德之世”是按照庄子的理想塑造的,其情其景与现实社会存在着的物欲横流,你争我夺,尔虞我诈,道德沦丧形成鲜明对比。“至德之世”其实是人生真正意义上的“诗意栖居”。庄子视“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的社会为“至德之世”,他对这种“至德”的描写和赞美,实质是对“反朴归真”的追求。当人类进入到文明社会,人性受到文明异化的侵蚀后,“反朴归真”实际上成了一种理想。“朴”和“真”都是与“道”一体的,对它的追求,就是对“道”的理想追求。可以说道家的基本思想就是对“道”境的追求,通过这种追求,建构一种“道法自然”“与道为一” 的政治、社会、人生境界,因此道家的文化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理想精神。

道家文化中有许多神奇的想象,浪漫的夸张,通过这种想象夸张,给人们展现了神奇的世界,高远的境界。道家文化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表现出神奇,博大,高远,深邃的特点,这也显示了它理想化的色彩。道家文化开启了理想之境,并引导人们超越世俗去追求大道,追求高境。道家开启的不仅是理想之境,它同时还以这种理想激发着人们的创新精神,使人“能移”“更生”,“游于无穷”。

理想的缺失也是当代人缺乏创新精神的重要原因。当代社会物欲膨胀,一味追求实利的趋向,使人们变得很务实很理性,不实用的即被视为“无用”而虚置,理想追求精神信仰淡化了。人们在获得名利后,反而感到精神空虚,没有地方寄托了。道家文化的理想精神启示我们:理想的火花,才能点燃创造的激情。精神空虚,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就不可能激发创造性。如果连理想的梦都没有,便什么也没有了。只想今天,不想明天的人,是不会有“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精神的。理想的激发应引起培养创新精神的充分关注。

 

 

参考文献:

[1] 《老子·四十二章》

[2] 《老子·二十一章》

[3] 《庄子·大宗师》)

[4] 《庄子·大宗师》

[5]《老子·十四章》

[6] 《老子·三十四章》

[7]《庄子·天地》

[8]《老子·二十二章》

[9]《老子·三十九章》

[10]《老子·四十章》

[11]《庄子·庚桑楚》

[12]《老子·一章》

[13]《庄子·天下》

[14] 《庄子·养生主》

[15]《庄子·达生》

[16] 《庄子·人间世》

[17]《庄子·渔父》

[18]《庄子·达生》

[19]《庄子·秋水》

[20]《庄子·骈拇 》

[21] 《庄子·马蹄》

[22] 《庄子·则阳》

[23] 《老子·二十八章》

[24] 《庄子·山木 》

[25]《老子·五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