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

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意识是基础,创造性思维是核心,创新能力是发展与归宿。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中学教育更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入手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不应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挣脱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鼓励学生敢想、敢动手,擅思多问。

现行的中学物理教材有明显的特点是增设小实验、探究性实验。如何利用教材中的小实验、探究性实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利用这些实验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初二物理摩擦力教学时,可先布置学生回家演示一根筷子提起一杯米的小实验,使学生产生兴奋的学习点,在课堂教学上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长期在这种传统方式下接受教育和学习,形成了一种压抑的课堂心理,他们求异、求变的意识受到抑制,表现出心里和行为上的障碍,感知不敏锐,害怕失败,不想也不敢怀疑某些知识,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由此我们必须构建一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师生关系及课堂环境。例如,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形成鼓励学生提问、概括知识点、陈述个人观点的课堂氛围,高度评价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建立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活动中,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做作业都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过预习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作用更显著。

(1)设计导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都是课后进行,如何克服盲目性,教师如何调控学生的自主学习,导学案起着重要作用。物理教学中设计导学案时主要内容应有:初步了解下一节的基础知识;复习、巩固、补习与新内容相联系的旧概念、旧知识;归纳新知识的要点。(2)注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步骤:要求学生围绕物理概念、规律、公式、阅读教材,画出重点;分出层次,弄清知识含义;预习书上的例题,做课后的练习题;结合做习题,再读教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做好自主学习笔记,将知识条理化。(3)注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而习惯的特点有稳定性、自动性、约束性。预习长期坚持,在课内和课外进行,疏与堵相结合,才能形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才能提高自学能力。

二、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技能,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中学物理中除演示实验外,还有学生实验、小实验等,但相对来说由于受时空限制,学生动手的实验少,应开发课外实验予以补充。将课内与课外实验结合起来,改“测定、验证性”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路性。如,开放实验室,学生将演示实验变成亲自操作,可结合复习举办实验展;成立仪器家电维修等活动小组开展多次课外活动。

2.利用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教材是教材内容的补充与延续,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不可多得的教材内容,而创新意识是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不安于现状,执意于创新、创造要求的动力。高一课本中,编入7篇阅读教材,有的加深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理解,有的介绍现代科学成就,这些内容不仅能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求知的鲜明个性,从而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它的理论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实验过程既要动手,又要观察,因此观察与实验是研究的基本方法。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又借鉴了其他诸多科学研究方法。

微元法是物理研究的又一种特殊方法,又是物理学中较难掌握的方法,它是将物理过程无限分割,在不均匀中看到均匀,在变化中取出不变,又在均匀中看到不均匀,在不变中取出变化。

4.利用习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习题的练习,就是物理知识的简单创新活动。一道物理题解题的过程,由三大步组成:审题、求解、验证。审题过程是学生罗列题中的条件,结合物理知识,通过归纳、演绎、想象等思维方法,呈现解题思路。求解的过程是利用物理规律列出数学方程,通过逻辑推理求解,验证也是通过应用逻辑方法进行。因此,解题过程是“直觉+逻辑”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习题教学中,还可以利用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展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01-01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作为教师,我们要热爱学生,必须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传授方式和训练方式不断翻新、富有变化,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参与、勇于交流、勤于思考,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好的课堂气氛不只能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创新思维更加敏捷,同时也会让教师的讲课更富有激情,创建一个互动性强更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环境

1.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效果,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多朗读,培养学生语感,还要注意为学生制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在教学中努力实现多元互动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参与、勇于交流、勤于思考,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产生创造性思维,也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授课热情,学生将学得更自信,生活得更精彩,最终达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保持一个好的教学情绪,创建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为主动的心态更加积极的汲取知识,这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是十分有帮助的。但要切忌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结合实际的授课内容,创建与之更为符合的教学环境,切勿太过形式化。因此,语文教师应改善原有的固定教学模式,多将现代化教学工具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播放课文录音,多媒体投影仪课件的运用,实物投影仪对学生作业和作品的展示等等,这样既可节约板书和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学生立体思维。

1.2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上好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是很多教师由于整天忙着批改各类学生作业,把备课放在了次要位置,有的教师只是拿以前的教案充数,有的教师干脆上课就不用教案,根据经验来上课。不排除有些教师不用教案也可以讲得很好,但是没有准备地上课必定会造成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很难说有效率,更不用说在课堂上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身心愉悦地学习了。

1.3 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与文本对话,解读文本,做到对文本的充分认识,做到胸有成竹。对课本的研读,不光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探究,对课文的标点符号、标题、乃至课后训练都要细致的探究,这些内容是教材的重点成分,它体现了编者的意向,以及授课中应该重点提及的知识点。教师应该多方面地为学生开阔眼界做准备,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重要思想的机会。

1.4 教师要设计最合理且富有特点的方式进行提问。提问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验收教学成果,同时还可以对教学效率进行提升。在做提问时,教师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不仅要将教师自身的影响扩散,更需专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富有艺术性的提问会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投入更多的热情,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思维更加敏捷,最终会使课堂教育达到令人满意的成效。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现社会对教师人员所赋予的期盼,也是现如今每位教师人员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注重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激发学生体内蕴藏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富有自主能力。

2.1 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重点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使学生对待知识更为主动与渴望,让学生慢慢发觉对创新的兴趣,并渐渐的培养出创造性。这便要求教师一定要改变原有的的教学形式,对多种优秀的教学办法多加使用,创造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富有想象是创新的动力所在,不管是任何一种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都是有帮助的。所有发展都始于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想向是无穷的,它推动知识的前进并扩宽知识的道路。

2.2 增强创新意识参与性是教师对学生引导的必要项目,是提升能力的根本。学生是课堂里的主角,教师应当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更为主动的学习,让学生更多的思考,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独立学习空间,让学生享受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及其理由。阅读课文可让学生自学后做小老师,给其他学生讲课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教学信息的交流,有利于形成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2.3 在教学新课前总是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文、独立阅读、发现问题。学生初步自学课文时,要求做到三看一查一提问。三看即看课文、看注解和看课后思考与练习;一查就是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一提问是指向老师提问自己不懂的难题。这样长久发展就会培养学生多想多问的意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以及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创新求异的思维品质就会慢慢形成。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课本内容多姿多彩,课外活动样式繁多,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宽阔空间

3.结语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入探究理解要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帮助学生养成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固定教学模式,不断为自己充入新鲜的理念,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自我要求自我完善,为新世纪的教育事业注入自己坚实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继祥.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反思及改革路径的选择[J]. 中国校外教育,,:.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Eclipse Struts 教学组织 激励 需求 创新

一、相关概念简述

1.什么是Eclipse.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幸运的是,Eclipse 附带了一个标准的插件集,其中包括 Java 开发工具(Java Development Tools,JDT)。

2.什么是Struts.Struts是一个基于Sun J2EE平台的开源MVC框架的解决方案,它把Servlet、JSP、自定义标签和信息资源整合到一个统一框架中,开发人员利用其开发时不再需要自己编码实现MVC框架,极大节省了时间。

二、“在Eclipse中开发Struts工程”的教学方案设计

1.课前准备细致化。为了让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课堂上受益,教师在课前应将教学材料准备充分,除了需要认真查看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等情况之外还需要认真准备在项目进行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否有学生可以超前实现既定目标,如何对学生实施“激励”使之达到更高要求等。比如,在使用Eclipse开发Struts工程项目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项目,这个项目应该具备“学生比较常见并且对其业务逻辑熟悉”的特征。其次,准备细节,即从“建立工程”开始到“项目功能完善”间的所有问题准备到位。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最好能整理成为“项目指导书”分片置于Word文档中(也可直接置于教学所用的PPT文档中,但是经过实践检验效率不如Word高)。第三,将有关课堂节奏和控制的相关内容整理到PPT文档中。这样双管齐下既可以实现教师在课堂上的宏观调控又可以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2.课堂组织宏观化。有了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材料,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放手学生学习,自己充分地发挥其指导和辅助作用了。首先,教师应该从宏观上告诉学生课堂学习目标;其次,告诉学生如果需要达到目标应该做什么;然后,给学生一些指导性文件(即课前准备的项目指导书);最后,实现了学生学习教师在必要时辅导的“教学做”为一体的局面。为了保证学生不至于看到很长篇幅的指导书就不知从何下手,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将指导书分片给学生发放,此时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宏观调控和把握,与此同时实现了对各种水平层次学生的照顾。如技术基础好、对项目掌握得比较快的学生,可以将指导书整体发放给他们,这样不仅能让他们对项目有完整的认识,更加对他们的超前需求有了提前满足;而对那些技术基础薄弱、对项目的理解不够深刻的学生,则可根据其进展逐步将指导书跟进,我们可以预料到,课前准备的指导书越细致,可操作性越强,则这部分学生的进展越快,反之则不然,所以为了在课堂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们需要认真准备这些材料。

3.项目成果个性化。在如此细致的指导下,学生的作品雏形是一致的,在一些强势学生做好雏形作品后,教师就要发挥其导演作用,让这些学生们的“表演”更加精彩一些,比如,针对某个功能提出更高的业务需求,更人性化的界面需求,更节省资源的方法需求等,用这样的一些“激励”方法可以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以此为契机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案例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大类。对于已经实现基本要求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课堂上的需求似乎已经可以达到“自我实现”这一层次上,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教师而言,我们的职责不再是简单地给他们记个满分,而应该想办法促使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由此形成“实现需求—激励—实现更高的需求—激励—…”的良性循环。

4.评价学生层次化。在类似此项目的评价体系中,层次化似乎显得更重要一些。因为学生的基础不一,成果不一,这必然造成了评价标准也不一的局面。那么该如何分层制订评价方式呢?首先,根据其成果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分层。比如,在此项目中,满足了基本需求的学生假设为第1层,满足了较高需求的学生假设分到第2层,满足了更高需求的学生假设分为第3层等。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成绩上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因项目而异。其次,根据其项目制作过程中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这时需要使用正常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即可。最后,将评价结果加权处理。

三、结论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范文第4篇

一、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的创新大门

教师课堂教学中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妙趣横生的描述、抑扬顿挫的音调会使学生情不自禁进入主动学习的环境中,创设一个以乐引思、以乐求知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也在无形中悄悄地开启了学生的创新大门。

例如:在讲《向心力》一节内容时,我首先在讲台上做了一个实验;即让一个小球从斜槽轨道的顶端释放,小球绕过与底端相连的圆弧轨道一圈运动。然后,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小球经过圆弧轨道最高点为什么未掉下来? (2)我如果把小球静止放在最高点释放会出现什么结果?(3)如果我们想象把这一装置放大,你坐在轨道上的一辆小车上敢模仿这个小球的运动吗?一个实验、一串问题立即将学生带入思考、讨论和遐想的氛围中。在此基础上,我又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引出本节主题——向心力,并借助录象播放游乐场中人们坐过山车的欢快镜头,从而将课堂氛围推向了。并且,我在本节课行将结束之际,鼓励学生去思考:游乐场的过山车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你能设计一个既安全又更显“惊险”的新型“过山车”吗?要求学生回去就此问题设计方案后交上来,下节课进行现场论证。在这堂课中,我通过精美的语言组合、精心的课堂设计并自然过渡到学生的生活体验(游乐场的过山车),使学生自觉地融入到了愉悦、主动的学习氛围中,同时,也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用学生关心的热点去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青年学生关心热点问题正是青年们的朝气所在,教师如能抓住这一契机,大胆地将学生对一些热点问题的质疑有机地融入课堂,无疑会给课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这是学生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向教师掷出的一条条绚丽的“彩带”。我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当前科学界的热点问题开展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例如:我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5号”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这一学生关注的热点渗入到《天体运动》部分的高三复习课中。学生在课堂上向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神州5号”飞船的相关问题。如:为什么杨利伟在飞船中采用平躺的姿势?飞船的火箭发射为什么是竖直发射而不是其他方向?“神州5号”宇宙飞船最终在离地面大约340千米的高空飞行了14圈,它是直接被送到这个高度吗?飞船是如何实现“变轨”的?等等。我为此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去引发讨论、进行释疑。在学生频频质疑的过程中,我注重去捕捉学生每一个质疑背后的闪光点。因为,正是这些这些闪光点显现出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性、深刻性和创新性。教学过程的实践证明,通过了对这些热点问题质疑和析疑,既强化了基本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更激发了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创新激情。

三、用“开放型”习题的训练作好学生创新思维的铺垫

习题训练是学习和巩固知识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题海战术”极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而定式思维又是创新思维的宿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巧设习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该是我们教学探讨的重要问题,这也正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关键所在。因此,我在高中物理教学尤其是高三复习课的教学中一直致力于设计“开放型”习题,以此为载体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具体做法简述如下:

设计一些给出部分已知条件,问能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哪些量。

设计一些给出部分已知条件问能根据这些条件设计出哪些实验。即所谓开放类实验题,这类题答案并不唯一,鼓励学生开动大脑,多多益善。如给出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几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及电源、电键和导线等,要求学生自己去设计几种测量的实验方法。

3、将一些习题重新编排,只给出题目的一部分,让同学根据一定的要求自编习题等。如有两个在真空中点电荷相距一定的距离,要求学生将以下的内容设计出来,自编一道习题,然后大家比一比,看谁设计的题目既包含了我们所学的较重要的知识点,又富有新意等。 转贴于

四、用学生成功的创新去增强创新成功的信心

获取成功,无疑会增强进取的信念。创新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因而,在我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总是在努力创设时空,让学生去体验成功的欢悦。在课堂上,我特别注重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闪现的创新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加以肯定、助其燎原;我积极鼓励同学学会敢于向我多说几个“不”,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要“人云亦云”。

简述如何培养创新意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作文学习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保持进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种方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对生活实际加以联想,更好地进行作文的写作。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学生的思维比较固定,对写作的兴趣不高等现象,因此亟需相关的作文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善于从教材之中挖掘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在新课程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明确地提出了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由于教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材料,因此教师应该善于从教材之中挖掘出相关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以培养和开发。语文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应用得十分的广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材之中有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具有很强的非智力因素,这就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一定的前提和条件。

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在很大的程度上同他们的远大志向相关,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材的讲解之后还要对科学家们的远大志向向学生进行简述,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起远大的志向,鼓励他们努力地进行实践。

二、善于鼓励学生感悟生活

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社会阅历等方面还很薄弱,因此在进行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学时,教师首先就应该使得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鼓励学生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有亲身感受的事情,不能够凭空的瞎想,这样不但可以对学生的观察力进行锻炼,还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充分的抒发出学生的情感[1]。

三、加强作文教学工作的实践性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这就使得小学生在进行作文的写作时难以将创造性的思维充分的发散出来,思维被固化了,教师只是传统地向学生讲授写作的技巧,使得作文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这样也会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写作的兴趣[2]。学生写出的文章空洞,存在着相互模仿的现象,没有创新,针对这一现象,小学的语文作文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作文教学的实践性,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体验生活创造更多的机会。

(一)课前向生活开放

写作的内容是源自生活的,可以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记录和升华,如果学生在进行写作之前,可以对写作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直接体验,那么就可以极大地提升写作文章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之前,要根据写作的内容来鼓励学生提前进行观察,或者是进行相关的资料的收集。例如:在进行“难忘的童年”这篇作文的写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难忘的童年往事,必须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课中对生活在以再现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在课堂之中将生活进行再现,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关于生活的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并且使得他们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生活。这时教师还要充分的运用情景教学的相关手段和方式,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以及演示等来对生活的画面进行再现,这样就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他们细心地对生活进行观察,不断地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3]。例如:可以带学生参观烈士纪念馆,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等,这样都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扩展学生的眼界,使得他们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

(三)课后对生活进行延伸

由于写作课堂上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来对写作的要求和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同时伴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将会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这时就要求小学的语文作文教师要加强课后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将教学内容加以延伸,使得教学内容能够逐步地向生活加以拓展。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助于创造的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4]。由于小学生十分的好动,因此在进行作文的教学时,教师要鼓励他们进行适当的想象,甚至可以是幻想,解放他们的双手和眼睛,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想充分的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写作技能进行训练,巩固他们的写作基础,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得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加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此外小学的语文教师要想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丰富教学的形式,完善写作教学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处于一个相对活跃的状态之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促进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淑娟.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作文能力的提高[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5(Z1).

[2]陈连梅.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7).

[3]李艳荣.作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新课程(小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