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文化创意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纪念意义。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应该是文化特征强、易于宣传推广的产品占主流。根据调查显示,购买群体以学院师生为主,在设计定位上重点考虑易于推广、需求量大、性价比高的文化产品,针对一些有需求的人群,满足校园文化的传播功能。
二、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定位
根据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定位的目标消费人群,可以按照不同种类的消费人群来分类为:大一新生所需要的新生手册、大四同学所需要的毕业纪念册、校园风景、校园建筑明信片集、用来与校外作交流的商务礼品套盒等。
(一)新生手册
新生手册,包括新生进入校园生活的需求为设计原点。比如学校的手绘地图,可以让新同学更快了解我们的校园,及早进入大学生活的状态。当然,衣食住行是大学生的生活必须,可以在手绘地图中加入了一些生活元素,如学校周边比较有特色的小店,以及对这些小店的推荐原由,让同学们快速的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口味。针对学院所在的地理区位,宣传城市文化。如:武汉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城市,有着自己深厚的文化及历史。作为刚刚来到这个城市的新同学们肯定是又欣喜又好奇,新生手册里面会有大武汉的推荐游玩地点,还会有极力推荐的小吃,以及到达该位置的详细地址及乘坐方式。还可以约上同在武汉上大学的同学一起去游历武汉,在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上加上一些有用的信息,如:赴各大高校的乘车方式、学校所在城市的风景名胜、文化旅游地、吃喝玩乐地图推荐等等。
(二)毕业纪念册
毕业纪念册主要的目标人群是大四学子,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对青春岁月充满缅怀,在设计上,会通过一些形式感让他们一看到就会回想起母校。其中包括校园风景明信片、校园生活明信片、校园台历等。将校园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四季风景、学生活动等精选整理成系列明信片来唤醒记忆。同时还可以配套设计一些校园贴纸、校园印章等文化辅助产品。留出DIY的空间,定制一份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
(三)商务礼品套盒
商务礼品套盒是为了加强学院与其他兄弟院校之间更好的相互交流,最主要体现高校自身特色,把校园文化、建校历史和教育教学特色等展现出来。商务礼品套盒多为兄弟院校往来馈赠之用,可搭配一个精美的笔记本,笔、名片夹等内容。力求以实用、好用的形式展示校园文化。(四)个性礼品各个方面展开设计,在定位上以日用消耗品为主,考虑普遍性与实用性。例如校园文化的文具系列设计,可以设计和制作一些个性零钱包、文艺布袋等产品。此外,装饰品也可以纳入个性礼品这一栏,校园文化装饰品的设计要注意其摆设的环境,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办公环境、家居环境、宿舍环境。办公环境的装饰品既要外形材质美观,尺寸又要适用于办公环境,这并非是限制其设计尺寸,而是要注意其摆放方式如在书橱里、办公桌上、还是落地的墙边或角落。其设计要求相对比较严肃、庄重适于办公场所。而对于适宜摆放在室内环境的校园文化装饰品设计则可以相对设计得活泼轻松、愉悦。在尺寸上也应有相应考量,如:大学宿舍环境一般相对狭小,在设计尺寸上考虑适应性,如果是尺寸偏大的产品,则考虑壁挂式的结构,以节约空间。
三、校园文化产品设计理念
对内传播文化,对外彰显学校的办学和品牌形象,这是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主旨。校园文化是多维度、不断往前发展的,校园文化产品自动承担起对内宣传、对外展示的功能。
(一)教育导向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与教师,对社会最前沿的信息有着超常的敏锐性,透过社会的本质将从中汲取更多的正能量。校园文化产品可以引导学院师生更好的了解,追求新的思想、精神追求,促进学校发展。通过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与呈现,引导学子更好的认识校园,爱我校园。
(二)传承创新
论文摘要: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具有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迅速,其关键是人才,本文论述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设计艺术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积蓄力量,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撑。
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上所有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再教育,技能培训以及自我完善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处于这个产业链的高端,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不能从其学科体系中割裂出来,必须在河南省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大背景下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依托大的学科体系展开全面的比较分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征。[1]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可以根据在产业链上的作用和分工的不同,分为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活动的组织人才和文化创意成果的经营人才。而文化创意人才能够位于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是因为创意产品的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中。文化创意人才所从事的创造价值的这种活动,改变了过去必须要有实体生产才能成为产业与创造价值的观念,而将抽象的、无形的创意活动当作产业链的一环。
1.文化创意产业的个性与共性
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个性的自由发挥,而创造性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共性,产业机制是规模化的,需要有制度和协调。[2]所以这样一种个性和共性的结合,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创造性产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协调问题。
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即文化创意增值和个性与共性的矛盾调和。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首先是文化创意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它的基本培养模式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批量为社会输送创造性的人才。此时创造性人才的个性表达是基于一个系统科学的创新体系之上的,最终的教育成果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人才储备。
2.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形势
目前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以英国政府定义为基础的“ 创意型”,主要依托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领域;二是以美国界定为代表的“版权型”,即生产和分销知识产权的产业;三是中日韩等国的“文化型”,不论哪一种产业形式,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都是以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作为中坚力量。[3]仅以游戏产业为例,在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
二、河南省高等艺术教育的比较分析
河南省高等艺术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方向、高等职业应用型的设计艺术教育、纯艺术教育。其中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和高等职业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是河南艺术教育的重点。
(1)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
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占基础性地位,而艺术素质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高等学校需要艺术教育,实施艺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方向
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以培养从事普及艺术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人才为核心的。培养讲方法、知识渊博、长于引导,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理论研究能力的高水平教师。
(3)高等职业院校应的用型设计艺术教育
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领域发展教晚,但规模最大,分类最细,教育目标最明确的类别。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办学目的是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的行业内专业人才,与行业相关技术、工程紧密结合,能够快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熟练掌握专业基础同时具备日后深入学习的能力。 转贴于
(4)纯艺术教育
纯艺术的概念最早被赋予的意义是反艺术实践中任何的功利性目的,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一种很纯粹的,重精神体验的艺术活动。因其被定义了本质的非功利性,自然而然的与应用型的各艺术设计专业相距日远。
我们看到艺术普及教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的快速壮大,学历培养和就业优势两把利器完成了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支持和提升。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歌猛进,社会对应用型设计人才呈现出很大的刚性需求,高就业率、高收入带动了艺术教育市场整体的繁荣。
三、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在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及有效支撑
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是指高等职业学校主体有计划发掘、培养与完善学生的设计艺术创造素质与能力的行为及其体制,是专门的以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目标为导向的设计艺术文化创造能力教育,其终极性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实现意义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梦想。[4]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在高层面上的发掘、促进学习者的设计文化素养、创意创造与传播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问题,设计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创新思维的发展。设计艺术的创新思维实质是指以辩证的逻辑性思维为基础,以敏锐性、独创性以及批判性为特征来体现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在设计艺术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捕捉创造灵感思维的能力。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作用就是培养创意型、素质型、可持续发展型的人才,这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受到消费者文化层次、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等软因素的制约,一个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养的受众市场无疑是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保证。在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大框架下,通过高等艺术教育四个层次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在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积蓄力量,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虽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必定会成为我国未来的朝阳产业,前景不可估量。文化创意人才是河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文化资源,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高等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必须完全融入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兴的经济力量,将文化创意与艺术感染力和科学技术生产力更为紧密的结合起来,携手纯艺术发展的力量,高度重视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充分利用现有设计艺术教育资源和优势,才能为河南培养更强更多本土化的文化创意人才,以促进和满足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范式的分野及反思[J].现代传播,2007(1):108-116.
[2]徐光春.徐光春在香港谈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2007.55-56.
[3]历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7.
1、活动背景
书画、摄影艺术是艺术殿堂里的文化瑰宝,举办书画、摄影比赛对于陶冶当代大学生艺术情操,锻炼大学生美学修养有着重要意义。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倡导健康、优质和具有内涵的校园文化,展现我校学生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现中国书画、摄影艺术魅力,传承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书画社、摄影协会、美术协会同举办首届大学生艺术文化节。此次活动由书画社、美术协会、摄影协会共同举办。
2、活动主题
发扬艺术之光,展示书画、摄影风采,共创魅力校园
3、活动目的
(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我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为书画爱好者提供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促进书画、摄影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学生活动增添生气
(2)为学校的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书画、摄影才华的平台,发掘一些有创意的人才。
4、活动时间5、活动对象:在校全日制学生
6、活动地点:河南师范大学校园
7、活动项目:毛笔、钢笔、篆刻、POP字体创意设计、绘画、摄影
二、活动前期准备:
活动申报
活动分工
海报、横幅以及宣传点的申报
活动需要的材料准备
工作人员岗位安排
三、参与人员:
应邀老师嘉宾、赞助商、报名参赛人员和书画社、摄影协会、美术协会全体理事会成员及干事
四、活动宣传:
传单宣传:由工作人员逐个寝室楼发放传单。
海报宣传:在同学们每天的必经之路,学校主干道张贴海报。
横幅宣传:在学校主干道悬挂活动宣传横幅。
设点宣传:活动前期,在餐厅前设宣传点对活动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并发送传单。15号出宣传板在万人餐厅西侧主干道上。
五、 活动流程2、报名地点:万人餐厅西侧(包含初选)。
初选:由参赛者所提交的参赛作品中进行初步海选(此次活动书画社分管毛笔、钢笔、篆刻、POP创意字体设计四个项目,摄影协会分管摄影项目,美术协会分管绘画类专业组和非专业组两项)。
终选:选手20日集中在田家炳进行决赛,现场发挥,内容不限(摄影不再进行决赛赛,直接评选)。
3、评判:由各项目专业老师做出评判,每个活动项目各选出十份作品,其中每个项目分别为2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并对获奖选手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4、展览:将获奖作品整理好展览在学校的主干道上。
5、比赛时间:20号上午田家炳508进行书法类、509进行绘画类的决赛。
6、获奖结果另行通知。
六、经费预算
数量 单位 单价(元) 总计(元)
报名单 100 张 0.1 10.00
墨汁 2 罐 8.0 16.00
宣纸 80 张 1.0 80.00
奖品 20 份 20 400.00 条幅 1 幅 60.0 60.00 素描纸 20 张 2.0 40.00
合计 620.00
(1)实践教学课堂与市场接轨。
融入“创意市集”理念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并不忽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其次,明晰课堂任务,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依据市场需求开拓创新思维,在任务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建立职业意识。第三,实践作业要求以原创成品形式提交。学生需要考虑制作时间、资金以及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包装等问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需不断借鉴老师的意见并分析购买者的意愿而调整设计方案,这一切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第四,完成的成品作业在创意市集售卖“。创意市集”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延伸,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给学生原创作品提供出路,学生可以将成品作业拿到校园附近的跳蚤市场、夜市、地摊等“创意市集”点去售卖或者通过淘宝网店、微店等平台寄售,以接受市场的检验“。创意市集”的出现使学生感受到了原创的魅力,作品的销售与收藏使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极大热情,同时也获得了学习动力和成就感,而这也使得项目化实践教学切实落到实处。
(2)专题设计、毕业设计阶段展开实战。
高职院校每学期都有特定的实训周阶段,艺术设计专业大二、大三教学大纲中安排有专题设计。目前实训周的专题设计更多以某项任务下达,教师要求学生在实训周结束的时候提交设计效果图,学生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实现材料搜集,那么学生的设计效果图更多以自我意愿出发,脱离市场及用户的需求。因此,这样的实训周教学没有达到真正的实训目的。由于专题设计与毕业设计阶段学生时间充裕并广泛接触市场,因而推广“创意市集”理念要求学生进入实战阶段。教师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将创意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同时,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创作空间,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尽可能考虑到市场因素、消费者心理因素以及设计师自我个性化因素等,学生的这种带有手工痕迹的“限量版”作品在“创意市集”销售中会更能出奇制胜,这一切为学生为进入职场与自主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指挥棒交给市场。
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作业考虑到材料成本、时间、工艺等因素,往往以电子设计稿或者手绘稿形式提交,稿件上注明设计理念与规格大小,但事实上设计稿与成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教师对作业的评价不是很客观“。创意市集”的出现为虚拟的设计稿件变成实物成品展示提供了平台,学生不仅要懂设计还要兼顾市场行情、顾客心理、时尚趋势等,并通过选材、造型设计等环节亲手将设计作品制作出来,其次需要完成装饰与包装,最后通过“创意市集”这个平台售卖接受来自市场多方面的评价。总体而言这是学生创新设计理念的可行性验证过程,不但很好地评价了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客观地评价了老师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里学生切实体会到了设计的核心价值以及自我发展需要调整的方向。
(4)组建学生“创意市集”社团,形成自主创业孵化基地。
实践教学融汇创业教育,必须要为少数优秀学生搭建制度性的创业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学校、分院两级共同出台激励政策,树立专业突出的创业学生典型。鼓励各专业、各班级学生根据构想方案内容自行组织10~15人的“创意市集”社团,成员也可以跨学院、跨专业自由组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在不同知识背景下的相互沟通,也可以使之进行跨学科知识的相互补充“。创意市集”社团成立以后,成员可以通过课堂授课内容进行原创设计研发,也可以自发在课余进行创意作品设计,学校或者分院可以派专业教师作为客座指导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在创新思维、原创作品开发方面有所突破。其次,社团可以分工,部分学生做市场调研、部分学生进行创新设计,还有部分学生通过校园跳蚤市场、夜市、网店销售设计作品,并将顾客的需求及时反馈。社团定期召开研讨会议,就各部门掌握的信息进行交流,分析作品的优劣之处,及时设计调整方案,使“创意市集”社团的小众行为逐步形成具有创意产业链的工作室。第三,指导教师可以带领社团成员参加其他城市、其他各大院校的“创意市集”产品交流,在交流与考察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拓展市场“。创意市集”社团的成立与运行,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和专业热情,培养了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综合素质,为艺术设计专业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模式。
2“创意市集”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理念推广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创意市集”实践教学理念“。创意市集”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不光局限于个别专业好的同学,草根原创作品在一定时候更具有创新性。推广“创意市集”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校园文化节活动进行宣传与实践“。创意市集”作为校园文化活动一大特色,其中不乏优秀创意产品的诞生,优秀创意产品的展示与售卖将会吸引校园众多学子参与,从而扩大“创意市集”的影响,最终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以笔者所在的学院来说,创意文化是学生工作的品牌,学生校园文化节系列活动中有“创意市集”这一板块。活动主要以学生的原创手工作品在学校人流较为密集的步行街上展示并公开售卖,让全校师生能够在这条独特的步行街上感受创意文化的魅力,惊叹学生奇妙思维的想象力,搭建创意设计同学与公众需求的互动平台。其次,通过“创意市集”产品展示发现校园优秀创意创业人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新意识,加快以原创设计推动自主创业的步伐,并使“创意市集”活动成为我校一道特色创意文化风景。
3结语
创意产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发展创意产业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实现资源创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目前,我国提出了发展创意型经济的国策,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一批创意产业基地。在创意产业中,艺术设计行业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对创意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创意产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社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高职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创意产业的发展相结合,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我国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有多种层次,既有研究生、本科生,也有高职生、中职生,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创意产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既要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又要与本科生、研究生有所区别。培养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注重创意能力,而且要注重实践能力。因此,要培养新一代技能型创意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知识有很大局限性,造成的后果是用单一的思路解决问题,得到的是一个标准答案,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当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互相交流,努力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尝试用不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会了怎样学习,才能成为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意型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创意”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创意既可以是某种点子、想法,也可以是某种策划或思路。一个创意是否成功,是要靠市场来验证的,一个适合市场化经营的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创意才是成功的创意。艺术设计教育要注重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创造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受到外界因素影响,逐渐磨灭了这些天赋。我们看到儿童画的时候,都觉得很有创意,但孩子到了初中、高中阶段,绘画中呈现出来的创意似乎消退了,而注重的只是技法。由此看来,这跟教育方式是有关系的。如何培养创意能力也是个问题,很多人说创意是没法教的,但我不这么认为,创意的培养虽然没有公式可循,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去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意能力。让学生参与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在项目过程中认识自己创意能力上的局限性,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到创意设计中,探讨不同的创意形式,坚决反对抄袭与设计的程式化。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有效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合作能力
“跨界”是指突破原有事物质的范围,发展生成新的事物。文化创意产业的“越界”是指根据产业的发展要求,不断进行细分,创意产业中既有设计、研发、制造等生产领域的内容,也有艺术、文化、信息、休闲、娱乐等精神心理服务活动的内容。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一专多能”。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是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新技术、新行业不断涌现,我们创意的空间也不断扩大。现代社会,一个人不可能从事一项职业,作为创意设计人才,除了要掌握“一专”之外,还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具有跨界合作的能力,甚至可以是一身多职。在教学中,可以组织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同学组成小组,共同完成项目。通过合作,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通过团队的力量来锻炼学生的跨界思维、合作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体创意与集体智慧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结构,是创意人才不可或缺的,也是决定创意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高职创意人才除了要有熟练的设计技能,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通过合理配置必修课、选修课,加强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工作室、模拟公司等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创意竞赛,参与设计项目,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扩充知识,提高个人素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为学生适应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打下基础。
五、注重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不是单纯的艺术家,也不是只懂得简单技能的工匠,而是具有文化素养的创意型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的特点是重技能,不能像本科生、研究生一样偏重于理论研究,但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片面重视技巧的培养,在创意思维方面却十分薄弱。这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只注重刻板的技法,学习过程中容易养成不动脑、不思考的习性。比如,目前很多院校的课程设置,电脑软件课程偏多,学生过分依赖电脑,设计作品东拼西凑,毫无创意可言,这非常不利于创意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设计实践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要使创意设计作品符合市场需求,进行校企合作,参与企业实际项目设计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校企合作应以创意产业的特点为前提,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教育与产业的融合,采用各种形式开展与企业的项目合作。通过合作将创意产业的价值观引入课堂,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互认同和相互渗透。要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在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中的主导优势,努力寻找与文化企业联合办学的结合点,以互惠互利原则,建立各种联合办学方式,让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中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需求,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一批“创意城市”“创意园区”应运而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创意产业所需人才,就要改革传统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资源,进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与规划。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完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走上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9)[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