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专题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前我总以为我们是小学生,法离我们远着呢!直到那天听了大浦派出所的周所长给我们作的讲座才知道,法就在我们身边!
周所长和我们谈了许多事例,给我影响映象最深的是有两个同学因一件小事吵了起来,以致后来大打出手。甲同学一失手将乙同学推下了楼。两家人因此而闹上了法庭,双方都有各自的理由,乙同学的家长称对方是故意伤人,而甲同学的家长不承认,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正当防卫,双方争执不下。
同学们,你认为在这件事上谁对谁错呢?
其实,两人由于一时冲动,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他们都有错。同学间有矛盾那是正常的,可我们该怎样处理呢?是像上面两位同学这样,还是去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解决呢?在这场悲剧中受害的又何尝只是甲同学,他不但给对方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体系;创新
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方向。中小学教师应该以“教育职业活动”作为其专业领域,而教师培训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他们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发展。作为继续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体育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近年来,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对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修养,扩展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科研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总体效果不甚理想,继续教育体制不完善、培训模式单一、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是影响继续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学校体育的地位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反差、领导重视程度、培训经费、自身要求和认识的局限性是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原因。可见,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职业观,优化与整合培训体系,构建制度化、科学化的培训体系是保证和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效果的前提条件。
一、确立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职业观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专业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国际社会在认定一种职业是否为成熟专业时,通常会采用以下六个标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专业训练、专业发展、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对照上述标准,在完成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职前培养阶段,至少要在以下三方面加大改革和发展的力度,为职后培训奠定基础,以达成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目标。
(一)进一步调整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强化学科专业性向强化综合性、教育专业性发展,加强“准体育教师”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大教育学科课程比例,使之达到占总学时的15%左右;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课程体系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二)完善体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2000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教师资格条例》,是促进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有力的法律保证。但由于现实种种因素,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实际上是“学历证书制”,而不是“资格证书制”,严重弱化了体育教师专业性的认可。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切实有效地普及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先获取资格证书,后上岗执教。非师范院校的体育毕业生也可通过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获得证书后进入教师队伍。
(三)加速体育教师队伍高学历化的进程
把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提高到专科、本科直至研究生的程度,是教师专业化培养“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客观要求。
二、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体系的整合
(一)整合培训机构,提供资源保证
长期以来,二元制的体系使教师培养与培训职能的分工存在界限,机构设置上人为地分离和封闭,不仅造成双方难以沟通,给管理带来困难,而且使教师教育资源重复。体育教师培训不仅需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方法,更新教育观念与知识结构,还要将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这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深化的专业成长的过程。但相对而言,目前教育学院与进修学校的师资水平、研究能力等都比较薄弱和单一,难以承担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任务。师范院校有较强的教师队伍等必要条件,但由于现有的二元的体系,使他们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实践缺乏较深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实施中小学培养和培训机构组合,实现职能的拓展,优化整合师资队伍,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是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质量的资源和组织保证。
(二)整合培训组织方式,提高培训效益
实践证明,继续教育应分层实施教育。不分层次和对象的教育既不符合教育规律,也无法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从我国部分地区体育教师培训的成功经验来看,体育教师培训的组织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态势。根据体育学科的特征和不同的培训目的,骨干教师的培训的组织方式宜采用集中统一式和协同组合式相结合,新教师培训的组织方式宜采用集中统一式和校本式相结合,专题型教师培训的组合方式宜采用巡回流动式和协同组合式相结合,业务学习提高型教师培训的组织方式宜采用专门发展式和校本式相结合,专题研讨型教师培训的组织方式宜采用专门发展式和组合协同式相结合。
(三)整合培训教学模式,践行以人为本
新任教师的培训可采用课堂讲授与观摩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初级教师可采用观摩研讨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级教师可采用课题研讨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高级教师可采用论题答辩与学术沙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体现了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体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差异性以及成才的规律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整合培训内容,优化知能结构
体育教师培训的内容是培训目标的具体体现。根据体育教师的基本特征,培训的内容可由观念模块、知识模块、能力模块组成。观念模块是先导,要先行;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是基础,在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中应有所侧重。
三、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制度化与科学化
终身教育的思想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的发展,而教师的职后培训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要使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不断发展,就必须使之制度化。一要加强领导的体育教育观念,重视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二要落实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系统工程,把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贯穿起来,制定教师职后培训的管理办法,建立职后培训评估体系,健全和完善职后培训制度。三要继续加强职后培训的立法建设,完善职后培训的有关政策配套,把职后培训落到实处。如职后培训经费问题、激励机制问题等。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体系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职后培训的目标、模式、课程设置上。其模式和课程的设置、安排应保证教师教育的质量,重在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知识结构、促进体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具体要求是:
(一)职前职后课程实施一体化
不是两种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简单重复和相加,重点是实现相互衔接,探索其结合部位,使之形成既显示教育阶段性,又体现整体性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在具体实施中要做到职前教育侧重条件性课程和体育学科类课程,结合中小学体育教育实践,力求理论课程实践化;职后教育以实践性课程为主,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注重实践性课程的理论化;职后教育课程强调专业知识的前沿性,从而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二)体现针对性
能适应当前体育教育改革的现实和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能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模式,使培训者通过学习后,能更好地处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要有理论学习,又要有实际观摩与调研,注重与中小学体育教育实践相结合。
(四)注重体育教师能力的提高
课程教学注重专题研究,注重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强调自学和互学。
(五)课程内容结构的合理性
课程内容结构合理,切合实际,保证课时,确定高质量的教师职后培训的教材资源。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必经两条途径,即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其共同的目的在于培养和促进体育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形成和持续提高。具有3个基本特征:一是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联系密切,正在走向整合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体育教师培训管理不断有序化、科学化、法制化;三是全程体育教师教育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高效率地实施体育教师教育,保证体育教师能够持续接受职业教育和体育教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汉生,季克异,林顺英编著.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1-192.
[2]马敏等.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浅谈教师职后教育的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4,(5) 55-59.
关键词:澳大利亚;体育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培训;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61-02
澳大利亚体育活动组织(Physical Activity Australia,简称PAA)自1982年开始一直在给予体育与健康专业支持、建议和引导,为体育与健康专业注册已经超过30年,工作目标致力于宣传、支持人们更为积极地投身于体育与健康专业。…教育培训和专业发展是其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一,澳大利亚国家体育教育、健身、娱乐培训以培养从业者在体育教育、健身、娱乐职业领域中不断更新实际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重视对其在实践中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对象是起步者或已工作多年的从业者,通过国家培训成为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培训的内容面向体育与健康专业实践,尤其是聚焦学员专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将最新的体育教育、健身、娱乐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践;培训是一种职业型的教育,它注重应用性而非纯理论性。培训机构通过提供一系列的课程、项目和研讨会,以帮助相关人员在专业领域内保持竞争力,提高其在体育专业领域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成为澳大利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
澳大利亚国家体育教育、健身、娱乐培训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体育职业教育和专业发展的效果。
第一,培训准确定位,以培养体育教育、健身、娱乐领域体育教师、健身教练和康复专家为中心,以培养体育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培训的体育教师将可以完成一对一的或是团体教学的工作任务。他们不仅可以在学校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在健身房或社会娱乐活动组织等不同的环境下为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等与健康活动有关的评估、指导和监督。他们可以提供康复锻炼指导,并成为一个与医学领域相关的健身专家;培训的健身教练将完成主要在健身行业的工作任务,健身教练开始阶段是持有一本三级资格证书。他们可以根据训练计划在健身房组织和指导一个小团体进行锻炼;培训的运动康复专家将可以专注于一对一、老年人、儿童的康复指导工作,他们也可以为精英运动员和患有慢性疾病、损伤的人进行康复指导;还可以提供高水平的体能训练、运动训练和其他相关的健身活动;还可以担当综合医疗保健员以及包括在医院、私人住宅等不同环境下的有需要的人进行指导,也有权利从事相关管理工作。
澳大利亚国家体育教育、健身、娱乐培训的目标是培养从事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康复和健身娱乐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学校、社区、医院等培养具有现代体育专业理论和素养,掌握先进体育教育和训练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领域,善于解决复杂体育与运动相关问题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对象不管是在行业内刚刚起步还是已工作多年的学员,关键是确保他们在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得到不断地更新。选择正确的课程以帮助学员继续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并提高专业技能,成为最好的健身专家。在经过初步的训练之后,体育专业能力发展是学员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澳大利亚国家体育教育、健身、娱乐培训机构将提供一系列的课程、项目和研讨会,以帮助学员在健身领域保持竞争力。这种培养目标决定了在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必须面向体育教育、健身、娱乐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或通过体育教育、健身和娱乐实践中实际问题进行案例教学和专题研讨,以培养体育教师、运动教练和运动康复专家的实际专业能力。
一、美术教师专业现状分析
随着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成为常态化后,在日常美术课堂教学调研中,总会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或视频去解决技法演示问题,看不到徒手示范。他们的理由是避免限制学生的思路,其实,背后隐藏着学科本体弱化和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缺失的大问题。这在笔者对区域内近150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得以证实。教师们昕学的专业花样繁多,有的学国画、有的学油画、有的学版画……而中小学美术新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几乎囊括了美术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国画、版画、雕塑、速写、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建筑模型设计……这么多专业集于一身的教师实在难觅,更何况教师队伍中还有不少非专业的和一大批刚入职的,所以,这—现象有其普遍性。其他区县就此问题也开展了相关的培训,比如速写、中国画、版画等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由于统—培训没有选择性而不能满足不同教师的实际需求,削弱了参培教师的积极性;另外,培训内容没能与教材接轨,受训后教师即便拥有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但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因缺乏课例指导而影响教学效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如何提高本区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已成为笔者关注的—个焦点。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即基于教师现状和需求而开发的“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课程。
二、“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课程开发
2013年,教育部教师司颁发《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教师培训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依据此文件精神,笔者组织区名优、骨干教师着力开发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课程。
(一)“菜单式”概念
这里的“菜单式”,是指对小学段上海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上教版)美术新教材和初中段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上少版)美术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相关美术专题进行梳理,并以此建设许多菜单式的专题培训课程,体现培训课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
(二)选用“菜单式”的原则
选用“菜单式”的原则,源自《意见》中提出的“增强培训针对性,确保按需施训;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
(三)“菜单式”美术专题课程框架
“菜单式”美术专题课程框架,源自上教版小学美术新课程和上少版初中美术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区域教师教学现状与需求而生成的八个专题,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探索有效的衔接策略。(“‘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课程框架”详见表1)
(四)“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师队伍建立
“菜单式”美术专题的培训师主要在区域学科教师团队中产生,他们均是区域学科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特色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每个专题安排1至2位负责人,主要是看教材上该专题课例的量而确定的。如果是课例较多的专题,就安排两位负责人,—位聚焦教材解读与课例研究指导,另—位聚焦技能培训。这支队伍组建后,先由区域学科教研员给予培训指导。教研员通过解读美术教师培训课程的样本予以引领,各专题负责人在此基础上分头去创建专题的培训课程框架。等各专题课程建好后,教研员再组织培训师集中交流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研讨,同时邀请上海市名师基地导师莅临指导,最后生成比较成熟的专题培训课程。
(五)“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考核要求的拟定与推行
“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考核要求的拟定,是通过组织培训师共同商榷、教研员梳理完善的基础上产生的,旨在更贴近学科教师的需求,提高培训效率。
《意见》中第四条指导意见:“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我们在落实“菜单式”专题培训时紧扣文件精神,将课程选报方式和考核要求同步推出,让教师在选择专题的同时明确参与培训的目标。这样,全体教师就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在明确目标下开展学习。
在区域“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的“报名细则与考核要求”中规定:
1-2年教龄的教师必须全程参与八个专题的培训活动。完成—个专题的—个教学案例。
3-5年教龄的教师至少参与五个专题培训活动。完成其中—个专题1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生成相应的优秀教案、课件、课堂美术作业以及教学论文—篇。
6-10年教龄的教师至少参与四个专题的培训活动。完成其中一个专题一个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生成相应的优秀教案、课件、课堂美术作业,以及教学经验论文—篇或—项课题研究。
11-15年教龄的教师至少参与三个专题的培训活动。完成其中一个专题一个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生成相应的优秀教案、课件、课堂美术作业,并递交一项课题研究或创建—个专题培训课程。
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至少参与两个专题的培训活动。递交—个单元的教学实践研究成果,以及—份教学经验论文或—个专题培训课程。
也就是说,“菜单式”的培训既有选择性,又有一定的规定性,从而保证教师经过专题培训,能具备足够丰富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应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六)“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模式
为了有效突破“研”和“训”两张皮的现象,在组织开展“菜单式”美术专题课程培训的过程中采用“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予以实施。即美术教材中相关理论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常态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有效接轨,在教师的心中留下—个完整的、系统的过程,即便是观摩他人的课,也会觉得身临其境,完全以主人翁的姿态去体验培训的快乐和收获。这样的培训方式符合《意见》中提出的第三条指导意见:“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
(七)“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课时安排
“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课时安排,每个专题均预设20课时的培训内容,其中4个课时着重于教材核心知识技能与教学教法的解读;4个课时为专题典型课例教学设计的集体研讨;8个课时(周六全天)为美术专业技能的培训,这样,可以有一整天的时间去充分地探索与美术教材相应的专业技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演示能力;最后4个课时作专题课例的展示与研讨,让教师们在参与中感悟、提升。
三、“菜单式”美术专题课程具体实施
因篇幅所限,本文以《纸艺》专题为例,介绍“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纸艺》专题培训课程内容安排(详见表2)
(二)《纸艺》专题课程具体培训方法
1.教材分析人手,明确主干知识
《纸艺》专题培训课程内容,均源自上教版小学美术全套教材(十册)所有《纸艺》课例。首先解读该套教材《纸艺》课例的主干知识、核心技能,以及教学教法要点。不少教师由于学校工作安排的缘故,常年任教低年级或高年级,对整册教材关于《纸艺》专题核心知识技能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通过这样的培训,有助于教师埂好地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
2.知识技能结合,提升示范能力
《纸艺》专题培训中美术专业知识学习后,马上进入与教学对应的纸艺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帮助学员快速把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教学演示的技巧。自主报名参加《纸艺》专题培训的教师同处一室共同实践,教师们均感到似乎回到了大学校园,几乎个个陶醉其中,全然忘记了今天是双休日。现场创作的作品富有创意,也为后续的《纸艺》专题课例教学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1、图2)
3.课例设计研讨,完善教学方案
专题培训中的《纸艺》专题典型课例,作为教师今后自主研修的范例,一定要参培学员作深入的了解,有个过程性、整体性的实践体验。所以,在理论培训时就指定两节专题课例:小学一年级平面纸艺课例《撕撕贴贴变成画》和四年级立体纸艺课例《纸环花开》。要求本专题所有参培学员回去先做好这两节课教学方案的预设,在此基础上组织学员依据所选的课例进行分组研讨。研讨活动上,先让将要承担这两节课教学展示任务的青年教师在组内交流,然后组员们结合自己的预设提出完善的方案。比如《撕撕贴贴变成画》一课,“如何帮助拇指姑娘重建美丽家园”不仅仅是导入激趣,可以作为本课教学的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习得撕纸方法的同时也懂得了帮助他人的意义,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又如《纸环花开》一课,教师就以单一的纸环造型设计花朵,每个学生只要将花儿组合成—件作品即可,教师们提议是否结合春暖花开时节,营造一个美丽的画面,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又可激发创意表现的热情。因为教师们个个有备而来,思维非常活跃,创意教学的金点子快速生成。比如,一年级平面纸艺课例《撕撕贴贴变成画》一课的学生创意表现的方式,教师预设一个故事情节,并将定格的画面分成八个小组去完成,最后全班合力完成一件大作,让所有的学生体验美术创意表现的乐趣;又如,四年级美术《纸环花开》一课,因为是一节纸立体创意表现的课例,在作品表现形式上以学生熟悉的花卉为主题,用纸环塑造形态各异的花朵,全班共同营造一个富有春天气息的画面。从而有效提高了单位时间研讨的效率。(图3、图4)
4.课例教学展示,深化培训效能,
《纸艺》专题课例(小学一年级平面纸艺课例《撕撕贴贴变成画》和四年级立体纸艺课例《纸环花开》)通过分组研讨后,主备教师负责实践研究;两位承担展示课的教师,其中—位教师通过借班方式展示;教研员协同学科核心组教师及专题负责人,共同深入课堂予以指导;在一周后再面向全区学科教师展示最后的研究成果,让与会的教师可以了解到不同年级段《纸艺》课例的教学教法。整个活动方案由教研员及专题负责教师共同策划,比如整个活动的安排、发放材料的呈现方式、与会教师的签到、课堂教学观摩反馈表的设计、展示课例的摄录、研讨活动的过程记录、活动后简讯撰写人员的落实、展示课教师执教后反思的落实、主题研修活动的总结等。整个专题培训采用知识与技能衔接、教学设计与课例观摩跟进的方式,可以让参培教师不仅明确了全套教材各年级段《纸艺》课例的整体架构以及核心知识与技能,还知道了典型课例在整册教材中的教学策略等,切实有效地发挥了经验辐射作用。最后的专题课例现场观摩与研讨,可以进一步加深认识,比如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规范化表述方式、纸艺教学要点、该年级段学生学习纸艺的特点等。同时让还没参加专题培训的教师在集体观摩中对区域组织开展的“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活动有个先知先觉的机会。与会教师的教学观摩反馈信息,也让专题负责人进一步审视自己的专题培训效果和不足,便于及时完善专题培训课程,为其后的专题负责人提供借鉴。(图5至图7)
四、“菜单式”美术专题课程培训成效
如今的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培训与教学一样,应该以受训教师的发展为本。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学习单的形式去引导教师及时反馈专题培训的感悟以及建议,以便培训师在第—时间予以改进与完善,为后续专题的有序推进提供借鉴,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科教师,推进新课堂实验的步伐。在培训师的共同努力和参培教师的积极参与下,不同层面的教师都有了新的收获。
(一)青年教师在参与专题培训中加速专业成长
“菜单式”美术专题培训采用自主报名的方式,使得不同层面的教师汇聚一堂,在不知不觉中,教师们对美术课堂教学探索的热情被点燃,大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向“学的课堂”迈进。如实验小学小曾老师,刚休完产假就投入到《纸艺》专题培训中来。通过纸艺系列化的培训活动,对正在创建的《纸盘艺术》校本课程又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其中三年级的一节《巧剪纸盘鱼》在市级主题研修活动上展示,充分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课堂导入环节,通过用剪刀对纸盘剪三刀的方法巧拼一条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请学生上来试一试:“你能变出什么?”学生组合出类似飞鸟的形象。(图8)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其他学生上来试试“还可以怎样拼?”以简单的引导,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结果上来的几位学生都摆出了不同形象。(图9)为了加深对巧剪、巧拼方法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多媒体视频中魔术师的变法,学生看得入神,有效提升了单位时间的效率。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提议,有了鱼的雏形后还可以去美化鱼鳍,通过欣赏相应的图例加以启发,学生很快就进入高一层次的探索活动中。(图10)等学生设计得差不多了,教师又强调:“今天剪下的纸盘没有浪费的,想想小碎片可以做什么?”在教师的提示下,有的学生将小碎片变成了鱼鳞,有的变成了鱼的牙齿,有的变成了装饰的花纹等。创新的潜能完全被激发,学生经历了由易到难的探索历程,但整个学习过程是愉悦的,作品也充满了创意。(图11)
(二)新教在专题培训中有效缩短适应周期
实践证明,“菜单式”美术专题课程培训活动深受学科教师的欢迎,对不同层面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入职2年左右的新教师来说,这种浸润式学习的平台,有效缩短了他们的成长周期。
在“2012届新教师同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两位新教师所展示的二年级《彩纸片的组合》一课“同课异构”教学,有效体现了“学的课堂”的教学理念。比如在大小纸片的拼贴组合时,引导小朋友先“摆一摆,看一看、想—想”,在尝试实践中发现粘贴组合的技巧。为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两位教师均创设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小张老师利用小朋友熟悉的卡通人物大雄与哆啦A梦的故事引入新课;小杨老师则以“为灰姑娘设计美丽的王冠”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另外,两节课在作业设计上都体现了美术学科视觉性、审美性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图12至图15)
(三)培训师在专翘课程实施中突破发展瓶颈
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前景。在专题培训中,我们首选挑选有特色的、综合能力强的区级名优、骨干教师承担培训专题,让他们在任务驱动下突破发展的瓶颈,成长为优秀的培训师,从而带动区域教师的整体发展。
1.课程建设能力在创建中得到提升
因为每个专题必须结合中小学全套教材相关的课例,逐一分析和梳理,让参培教师明确各课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以及教法要点,所以,在前期的课程架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教材解读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培训演示文稿设计能力、培训方案的规划能力,等等。
2.技法指导能力在培训中得到提升
专题培训课程架构好之后,就面向学科教师实施培训了。这对少有机会承担教师培训任务的名优、骨干教师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培训的语言更加精炼,专题课例的分析更加严谨,专题技能的示范引领更加精准,教师实践内容和方式更加科学,提供的教学建议更有针对性,专题课例设计方案的研讨更有效,专题课例教学实践指导更加到位,典型课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组织更加有条理,等等。
3.课例引领能力在自主探索中达成
每个专题培训前期的教材解读与知识技能的培训,都紧紧围绕专题课例的生成而展开。要引领教师探索具有“学的课堂”风采的《纸艺》专题课例,作为培训师,需要在自己的课堂加以研究,提炼有效的经验,从而提升培训的实效性。
比如《纸艺》专题培训负责人、实验小学的许老师,自承担专题培训任务以来,对“学的课堂”的探索意识更强了,通过坚持实践探索,她在“学的课堂”创建上有了新的突破。2013年5月,她成功承担了上海市小学美术主题教学展示课《美丽的纸盘纹样》。课上,她引导二年级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纸盘纹样与横向二方连续纹样的不同之处,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方式,自主探索纸盘纹样的表现方法,使学生在自己的多次尝试和老师的适时启发引导下终于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有效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将美丽的连续纹样装饰到纸盘上,最后全班学生创建了一个纸盘连续纹样作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探索学习的快乐。(图16)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专业技能的培养
基金项目:2011年宝鸡市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R03-4)。
非专业体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学生在体育产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扩展职业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与研究型人才相比,要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岗位操作技能与实务经验)、沟通能力(理解、表达团队合作),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完善教学模式、增强核心力是体育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十二五”时期,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大量各种规格、适应市场导向、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从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招收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以来,同样遇到像全国大部分已经设置社会体育专业院校相似的问题,如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改行易业成为普遍现象,在校生学习目的迷茫,致使学习动力严重不足,这些现象已严重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我院为更好地适应体育产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专业结构调整、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力度,推进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同时,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社会体育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增强培养人才专业角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管理者是改善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的重要因素
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者具有制订体育课教学大纲、保障教学设备、负责教师培训、检查、总结、改进教学工作等职责,这些环节是影响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决定因素。教师虽然是体育理论课的执行者,但体育理论课的执行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管理者。从上面体育理论课的教学现状来分析:管理者对体育理论课的轻视会导致执行者的轻视,这会直接影响执行者的执行态度和执行能力;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教学内容缺乏统一性、系统性、科学性,体育理论课缺乏严格的考核等现状完全可以由管理者在制订计划时统一安排、监督实施;至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方面,可以由管理者要求、协助、督促执行者不断改进。
改革并优化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培养方案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培养方案改革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二是培养方案;三是课程体系;四是教学内容;五是教学方法;六是培养效果。
1. 体育专业需明确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目标
坚定非专业体育学院的体育专业主要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办学宗旨,着重研究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对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规格定位,深入了解应用型专业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此同时,调查分析国内外院校,尤其是陕西省的社会体育专业方向的设置与不同人才规格的关系,博取众长,为我服务,坚定地走以市场为导向的路子,培养具有创业创新意识、专业过硬、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 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构建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与整合优化,重新制订实践教学体系,加强课外专业训练,制订创新特色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陕西省的体育产业视野,将主导产业确定为健身服务业提供人才需求的角度调整社会体育专业教学体系,建立规范化的实验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体系。加强院企联合培养人才计划,深入体育产业部门调研,了解体育产业的发展特点和发展动态,按市场化的人才规格,确定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对客服务的职业能力协调发展而进行设计的立体专业教学体系。
3.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具有创造性、探究性的一对一“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通过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以省市各健身企业等高规格、高起点为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基地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按照职业规范,着重培养学生从事大众体育健身的对客服务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能力、体育文化产业的广告策划宣传和组织管理能力。
4.完善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和国内现代体育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要求,完善课程体系,将社会体育专业全部课程分为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体统体育、竞技体育、健身健美、社会体育学、保健养生、经营管理等七大课程群。同时,将社会体育专业分为现代安保、社会体育、健身保健、传统养生和龙舟龙狮五个方向,分别按各自的社会体育人才规格,依据市场定位,在体育产业现代化引领下根据最新研究成果、产业动态、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等产业化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覆盖了理念更新、方法转变、管理高效、服务规范、标准统一等领域。强化专业技能教育,增加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比重,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和培养,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岩,舒宗礼.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8,15(7):38-41.
[2]模块学业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