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出行教学设计

绿色出行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出行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绿色出行教学设计

绿色出行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张军老师是北京市第八中学信息技术特级教师,从事中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的教学工作。

张老师从小酷爱无线电制作活动,从制作电视机,到自行设计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他总能够找到乐趣,乐此不疲。这些一方面锻炼了动手能力,为张军老师从事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从这些制作活动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他受益终身。除此之外,张老师兴趣广泛,参加过北京的环城长跑和冬泳表演,至今还坚持锻炼,看书和上网学习更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

张老师为人谦逊,热心指导青年教师,深受教师喜爱。在培训过程中,张老师侃侃而谈、深入浅出,从教学案例入手,深入探讨、分析学科教学基本问题:从分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到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从指导教师如何说课到如何写教学论文,从指导教师做公开课到为教师讲解评课的艺术。此外,张军老师被北京师范大学聘请为免费师范生的兼职导师,被首都师范大学聘请为特级教师指导中心成员。张老师还多次在中央电教馆、中国教师研修网、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高中新课程的讲座和现场直播答疑工作。张老师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带动和影响了一大批青年教师。

张老师在教学岗位上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已经成功地创建了一套适用于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计算机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他创新性地提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进行角色转换、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互动、培养自学能力,这四个方面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张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张军老师重视知识更新,不断自我完善,时刻关注前沿的知识、课题,并与学校教学相结合。1999年将单片微型计算机引入中学课堂;2000年策划创建了机器人实验室和八中业余电台;两次被中央电视台教育节目部聘为科技讲座的主讲教师,讲座的内容已在全国播放三次;多次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计算机》、《计算机教程》、《高中信息技术》等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写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中望3D轻松入门》、《乐智机器人简明教程》、《走进电子世界》等著作。

此外,张老师分别被市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门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优秀园丁、优秀科技园丁、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所谓的技术学习领域是高中新课程的一种提法,它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门课程。在此,我们将分别对大家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比较困惑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课堂教学,是当前每位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近些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很多理念已悄然进入我们的课堂,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模式。在此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角色转换

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师是当然的主讲教师,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听教师讲课,教师让干啥就干啥,教师教、学生学是必然的。

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再是主讲教师,而是引导者,学习的指路人,带领着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经过努力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加以适时指导和讲解;对学生经过努力获取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地提问和安排相关任务,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而这种设计绝不是第一步讲什么,第二步讲什么,怎样讲。这种课堂设计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在确定好教学目标后,应考虑如何导入,展示问题,凸显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怎样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了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可以有多种方法,为学生自学创设一些有益的环境和资料。整堂课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的安排,为此教师为这一节课的安排(教学设计)要付出比以往多几倍的艰辛。正是如此,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模式的实验,表现出畏难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学校对教师工作量的考评与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不匹配。但是也有很多教师克服重重困难,已经设计了很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例。大家的感受是:这样设计一节课,好比写一个小剧本,进入课堂时,教师相当于一名“导演”,整个课堂教学完全是围绕怎样安排和带领学生去完成学习目标。

案例一:北京44中杨翠英老师在讲授《体验、发现、思考——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一课中关于人工智能的魅力的片断,就是按照以上思路设计的。杨翠英老师备课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下载了一些体验人工智能的软件,亲自实践后筛选出其中的三个,并为每款软件设计了体验报告,以引导学生操作。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各组体验不同内容,然后进行交流。四组分别体验了五子棋博弈(人机大战)、手写识别、 机器翻译(中英文互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试验,兴趣浓厚。随后各组推选代表发言,阐述学习感受及体会,各组发言后教师针对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问题给予了指导,起到了总结的作用。在这个环节当中,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个 “学习共同体”。教学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探索的过程,学生们在教学中收获了知识,体验了探索的乐趣,增强了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教学真正成为了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案例二:北京31中牛英会老师在Excel应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家庭拥有电脑、汽车、宠物等情况,在各班小组范围内开展调查,然后各班将小组调查结果用Excel建立数据表并进行统计,再将统计结果数据表上传到教师机。教师再将各班统计结果数据表发送给学生,学生应用Excel建立年级数据表(注:年级数据表中的数据引用的是各班统计数据),并进行统计。最后,学生根据年级统计表创建图表进行分析,学生们在分析中感受到:“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宠物数量的增多,不仅会造成地面环境的污染,还会浪费资源。如果每一个人有一只宠物,那么全世界就会有N多只宠物,每天将会为这些宠物花多少精力、时间和金钱呀!” “汽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但是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排出的尾气会污染空气,伤害人的身体,能源会不断地减少,堵车的‘长龙’也会越来越长。” “电脑这一类高科技产品所占比例较大,消耗电能较多,淘汰的废旧电脑无法处理,将成为电子垃圾。”本节课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我认为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扮演好学生学习引导者这一角色。一是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二是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四是创建一种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互助的课堂气氛,采取各种适当有效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五是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六是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七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育学生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我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首先应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促进者。

2. 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更好地承载教学任务

好的课堂导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思维量充分发挥到最大值,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情境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就应成为学生感知的刺激物。呆板的、常见的、多次重复的事物,往往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时学生的学习意愿几乎为零,这种抑制的状态是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当刺激物发生了变化,具备了新异的特点时,将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容易被课堂上新奇情境所吸引,这是一种好奇心理。

案例三:北京八中李宁宁老师在讲授《图像合成》一节课时采用如下方法创设情境:教师采用TOP2000进行广播教学,展示一张本人在背景中的照片。教师问:“大家看老师展示的这张照片,是什么地方呢?”学生集体回答:“布达拉宫。”很多学生齐声说:“啊!老师什么时候去的呀?”教师说:“老师没去过,那照片中怎么会出现我呢?”学生答:“修改过了。”教师说:“怎么修改过了?通过什么软件修改的呢?我们在网上能看到很多这样的照片,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成照片。刚才大家看到的照片就是老师合成的。”通过一张照片,创设了一个小的教学情境,几句对话引出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感受是自然、明了。

案例四:北师大实验中学的马静老师在讲授 《电子表格的应用》一节课时 ,为了让学生对电子表格的一些常用功能留下深刻印象,创设了一个警察抓小偷的破案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教师扮演警察,某学生扮演报案人。一上课报案人向警察报案,家里被盗,警察(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报案人的描述,提取出作案人的许多特征,然后给出一个有若干犯罪记录的人的电子档案,该档案包含这些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态、发色等特征,接下来让学生对照已提取作案人的特征,利用电子表格的筛选、查找等功能,找出最有可能的犯罪嫌疑人。在这一破案情境中,学生很自然地掌握了电子表格的一些常用功能的应用,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一教学情境很好地承载了教学任务。

引发思考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有疑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使学生处于提问的状态,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结果事先展示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他们会在心里想:“老师是怎么做到这种效果的呢? 我应该怎么做呢?”恰到好处的设疑,可造成悬念,引发学生思考,尤其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层层推进式设疑,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比如在教学生利用Flash 制作雨滴效果时,可以先把自己做好的效果用大屏幕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分析是如何一步步制作的,层层递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设计还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出适当的情境,做到师生同步、互动,就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3. 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空间和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积极实践与探索,把学习间接知识的活动变为学习直接知识的过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归纳结论,教师适时点拨、评价和积极引导,及时地“推波助澜”。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发挥想象力,对学生出现的明显错误,正确对待,在分组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鉴别,总结规律与思想方法,既要鼓励学生“爱讲”,还要引导学生“会听、会讲”。实施以“活动——探究——发现——交流——反思”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进一步完善在反思中创新的教学理念。

案例五:北师大实验中学董玥老师在讲授 《视频剪辑——蒙太奇剪辑手法》 一课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蒙太奇的剪辑手法,让学生提高视频剪辑的艺术性。为了能把通过观看就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介绍给学生,本课采用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供给学生相关的知识讲义,同时让学生观看视频素材,并布置任务,让其找出每一个视频例子所对应的蒙太奇剪辑手法(平行式组接、平行交叉式组接、积累式组接、比喻式组接)等,然后再由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选择理由和各种蒙太奇剪辑手法的特点。由于自学材料对概念和特点的叙述简单明了,学生是在带着任务的情况下学习,因此课堂气氛紧张有序,每一位学生都全神贯注地看视频素材,而后又非常认真地在自学材料上找对应于视频短片中的蒙太奇剪辑手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学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案例六:北京八中李宁宁老师在讲授《数字化图像加工及简单合成》一课时,采用贯穿任务驱动与评价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教学流程依次是:看图分析——抠图——合成——评价——提出创意——引起兴趣——自主学习——思考实践——互相观摩、增长知识——激发灵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现成作品的问题、让优秀作品的作者介绍自己的做法、让学生互评作品成为当堂课的亮点。

当然,我们也发现学生对于明显的问题比较敏感,对于复杂的问题还难以发现,拿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还不多。还有学生在评价他人作品时不够全面、易受其他同学影响。这说明什么呢?不是教学模式有问题,而是学生的适应性不强。长期以来受“师讲生听”模式的影响,不爱思考,懒于发现,被动接受成为这一代学生的通病,尤其在学习比较复杂的信息技术课时,学生的畏惧心理更为明显。因此,教学时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围绕信息技术的主干知识,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得出结论,并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样掌握的知识才是学生“习得”的知识。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1.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没有课标怎么办

信息技术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目前从全国看,在义务教育阶段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也有信息技术教师。但由于信息技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的位置始终没有确定。因此到目前为止,教育部还没有颁布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据悉,有关专家正在努力做这方面的工作,有望近期得到解决。

在此我建议,在没有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各地区教研部门应建立本地区的临时性的课程标准。这个标准的建立可参考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学指导纲要》和2004年颁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同时参考众多版本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课本和参考书,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制定一个临时课程标准。如果当地没有人做这事,教师还可根据本校情况自己确立一个临时性的课程标准。总之,这是有利于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大事。

案例七:北京西城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朱慧老师经过多方调查,组织了部分小学兼职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经过学习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学指导纲要》和2004年颁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编写了《西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标准参考》。经过三年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和教研工作。

2.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之间计算机知识差异不断扩大,怎样解决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之间计算机知识差异不断扩大是一个普遍问题。曾经有人提议分班教学,但在实际操作时学校管理部门很难实现。为此,我们也做过多种实验。新课程倡导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经实验,我觉得只能在教学设计上想办法,应采取任务分层的方法来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这样做同样加重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量,教师要应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很多不同水平的任务,来满足全体学生。对于有显著专长的学生,还可以请他做专题讲座。

案例八:北京八中××同学,对计算机病毒特别感兴趣,见我面经常问:“张老师,最近有什么新病毒吗?”他到处收集病毒,有些痴迷。这位学生上课听课不够全神贯注,因此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在班里也不受关注。通过聊天我感觉他对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懂得很多,有一次我和他商量,请他为全班做一次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讲座。他听了很振奋,在家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星期,甚至家长都找来问我:留的是什么作业,孩子天天在看计算机的书。讲座那天,他从容地给全班同学介绍了病毒的形成、发展趋势、如何判断和防治等,全班同学听得非常认真,结束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每一位同学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掌声。事后很多同学很感慨:××同学是怎么学的,懂那么多病毒知识。同学们有紧迫感,觉得一定要认真上信息技术课,比起××同学,感到自己太无知了。××同学对我说:“老师,我这次可感受到当好学生的滋味了。”我鼓励他说:“如果你认真学习各门功课,同学们对你会更佩服。”××同学由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内动力被调动出来,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反过来又得到同学、家长和教师的认可形成了良性循环。毕业时,他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军校。

通用技术课的热点问题

1. 什么叫通用技术?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是怎样的关系

媒体上经常这样报道:开设通用技术课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难点”。亮在什么地方呢?这门课的开设引人瞩目,体现了我国教育的一大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国民的科技素养和技术素养。现在自动购票系统和自动取票系统等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智能手机也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是现代人生活所必须的。那么什么叫“通用技术”呢?它与“信息技术”是什么关系呢?

在技术课程标准中,对通用技术有一个说法:除了信息技术以外的,所有技术都叫“通用技术”,在课标解读中同时有这样两句话:通用技术不是专业技术教育,也不是职业技术教育。而通用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根据以上这些要点,我认为,开设这门课,不是必须让学生学会某种专业技术,而是将尽可能多的技术介绍给学生,对重点的技术加以体验,从而达到提升技术素养的目的。信息技术是当前最大的通用技术,由于内容很多,又很重要,因此被单独分出来,成为技术领域的一个分支。

2. 通用技术课和劳动技术课的关系

高中新课程中,将原有的劳动技术课取消,随之而来的是通用技术课。由于劳动技术课的取消,很多学校都安排原有的劳技教师教通用技术课,这些教师有很好的优势,他们动手能力很强。但通用技术课与劳技课有本质的不同,劳动技术课以劳动技能的培养为主,而通用技术课是理论和实践并重,不但对重点的技术要加以体验进行实际操作,而且要明白很多科学原理,并学会设计方法。因此通用技术课对教师要求是很高的,既要对重点技术有较好的操作水平,又应有比较宽泛的、多学科的知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研部门的努力,相信通用技术教师队伍也会逐渐成熟。

3. 很多教师感觉,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教材内容空泛,缺乏教学载体

通用技术教材和教师一样年轻,由于是一门新开创的课,编写这样的教材是一件很难的事,是创造性的工作。技术与设计1和2教材中理论知识较多,教师处理不好就会变成纯理论课的讲解,因此在讲解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进行教学。

案例九:月饼盒做外壳(废弃物)制作的电容充放电学具。

我校使用的是地质版的教材,我们将第三章《体验设计实践》、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第五章《再创设计新意》三章内容选择了一个作品为载体,即“电容充放电实验学具”的制作。

图1为电容器充放电的原理图。电路接通后,先按下K1,VD1红色发光管亮,表示充电的过程。松开K1后,电源断开,此时按下K2,VD2绿色发光管亮,表示放电的过程。

制作内容:自行布元件、布线;焊接元器件;设计外壳(包括选材料);选写使用说明书。

教学目的:学会根据原理图安装实物(巩固设计的“表达与交流”这部分内容);通过实验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现象(很好地配合了高二物理教学,同时认识了发光二极管等元器件);学会布元件、布线(体验设计实践);学会焊接、安装元器件(练习焊接技术、学会使用工具、体验工艺的一般过程);学会设计外壳(体验设计实践、画草图等、学会使用工具打孔等、选择材料并学会加工、体验工艺过程)和撰写使用说明书。

在制作选材时我们提倡废物利用,下面展示的两个作品分别是选用月饼盒(图2)和坏鼠标壳(图3)制作的“电容充放电实验学具”。

图2 用月饼盒制作的电容充放电学具

图3 用鼠标壳制作的电容充放电学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