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经济与技术

农村经济与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经济与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经济与技术

农村经济与技术范文第1篇

1.1核桃种植过程中的栽植技术

1.1.1整地的时候必须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进行核桃栽植的时候,首先必须进行土地的整理,因为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进行土地整理的目的是为了让土壤表面状态以及耕层结构能够适合核桃树的生长。在云南地区中,核桃生长的海拔一般在1600~2300m之间,年平均温度在12.7~16.9℃之间,年降雨量在1000mm左右的地方。在进行核桃种植整地的时候会优先选择梯田修筑以及抽槽换土的办法,除此之外还会选择一些措施来熟化土壤,增加土壤本身的肥力。此外在进行土地整理的时候,还必须重视其中的细节,征地规格应该是80cm3左右,并且在开挖定植穴的时候还必须将表层土壤以及下层土壤分开进行放置,对于挖出来的表层土,应该将其和土粪混合起来,并且在保证混合充分之后,将其填在坑穴的底部位置。而分开放置的下层土,应该将其和速效肥料混合在一起,并且在混合充分之后,将其填在定植穴的中上部位置。

1.1.2选择合适的核桃品种

在选择核桃品种的时候应该参考专家学者的筛选以及培育的工作经验,并对核桃品质进行总结,了解核桃的品质、产量以及结果时间,这些因素在选择合适的核桃品种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在那些种植核桃比较合适的地方,地方相关组织机构必须重视选择合适的核桃品种,这样才能够给核桃种植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在很多专家学者在优化核桃品种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选育开发之后已经获得了一些优良品种,如薄壳香、林系、本地泡核以及云新系列等。

1.1.3选择合适的苗木,做好定植工作

在进行核桃栽植的时候,应该选择壮苗来嫁接,并且苗龄一般情况下要达到2~3年。在栽培的时候,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栽培方式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使用比较广泛的方式有矮化以及密植两种。核桃的花本身便是单性花并且雌雄同株,在进行授粉的时候也是通过风来进行,很多核桃树都需要进行异花授粉,为确保每株核桃树授粉都比较充分,在种植授粉树的时候就必须分散,应该确保范围内都有授粉树。在进行定植的时候也应该根据相关的技术进行,比如说在进行矮化、密植的时候,栽植方式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好栽植密度,若是种植的地方是山地,那么其密度应该是4m×5m,这样的距离在山区种植的时候是比较合适的,并且在选择定植穴的时候,比较合适的大小也是60m3左右,在定植穴挖好之后,需要进行施肥,一般情况下肥料是1kg过磷酸钙和50kg的农家肥料。在选择定植时间的时候,应选在核桃树萌芽之前,最佳的定植时期应该是12月到次年1月之间的时间。为了更好的提高核桃苗的实际成活率,避免出现旱苗的情况,还应该在定植结束之后将地膜使用进去,覆盖好树盘周围,保证核桃树根部的水分比较充足。此外,还应该进行涂白剂的涂抹,并且在涂白剂中还应该将杀虫剂添加进去。

1.2管理技术的应用

在做好核桃树的定植工作之后,还必须保证管理方式的科学化,给核桃树更好的生长奠定基础。主要分析的是除草、松土以及间作方面的技术。

1.2.1除草、松土

在进行核桃园管理的时候,松土以及除草都是每年都要进行的,在进行松土程度以及除草次数选择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松土的针对性,帮助其更好的生长。若是核桃园还属于幼龄园的时候,最合适的除草次数是一年3~4次,在除草的时候,也可以同时进行松土,一般情况下,松土的深度应该在10~15cm左右。若是核桃园已经成为了成熟园,进行除草和松土的时候,次数应该和幼龄园相同,但是每年还必须根据苗木须根的走向来对其边缘进行松土,在松土的时候,范围应该是须根向外的40~50cm左右,并且松土的深度应该在60cm以上。

1.2.2林粮间作

在进行核桃树种植的时候,要真正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将以耕代扶的方式运用进去,就应该考虑林粮间作这种方式。但是在进行林粮间作的时候,必须深入的了解核桃园的实际情况,并保证林粮间作的针对性。若是核桃园中的核桃苗处于幼龄期,那么最好种植一些杆比较低的作物,并且不要种植那些漫爬的农作物,比如说豆子、薯类以及瓜类等;若是核桃林中的核桃树处于中龄期,那么比较适合种植的作物有洋芋、魔芋以及虫娄等;若是核桃园中的树木是成年期的树苗或者老树林的时候,在确保果树以及间作作物水肥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小麦的种植,这个时候果树以及林地的情况能够实现小麦和核桃的双丰收。

1.2.3树枝整形以及修剪技术的运用

核桃树在栽植的时候,选择的方式是矮化以及密植,所以,在必须根据需要对核桃树进行一定的修剪。在整形和修剪的时候,主要方法有疏枝和截短两种,这两种方式运用的目的存在明显的差别,截短指的是将一年生的枝桠剪掉,其目的是将顶部新生的幼芽剪掉,这样能够让果树抽出新梢,其分枝数目会有明显的增加,这对树体更新以及壮大非常重要。疏枝指的是将那些发病的枝条、干枯的树枝等一些和果树更好的生长没有关系的树枝去掉,将那些结果能力比较强的枝桠保留下来。对于那些栽培密度比较大,并且生长条件比较好的果树,一般情况下整形修剪的时候,方式是主干疏层形,若是树苗离地面的距离达到1m或者一点2m的时候便能够将其修剪掉,并且还应该利用两年时间来修剪好定干整形带中的枝桠,确保第一层主干枝应该有三枝发育情况比较好的枝桠;而第二层枝桠和第一次枝桠之间的间距应该在1m到1.2m之间,并且通过2年或3年的时间做好第二层主干枝的修剪工作。对于那些栽培密度比较小或者是生长条件比较差的果树应该在定植2年之后,确保其主干高度在1m左右,并且上方可以保留一些长势比较出色的枝桠,并且主干枝数量应该在3个或4个,培养主干侧枝应该在2年之后,并且数量应该在2枝或者3枝。在修剪完毕之后,其高度应该在3.5~4.5m之间。这样在4~5年之后便能够形成心形的树冠框架。

1.2.4在核桃种植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在果林种植的时候,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其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果林的实际经济效益。针对病虫害,可以将防治结合的技术应用进去。果农应该做好对核桃树的常规检查工作,做好核桃树的对比和观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2核桃种植技术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在云南地区,核桃的产值已经达到了120亿元,不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极大的提高了云南省农民的平均收入,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水平。随着核桃种植的不断推广,农民收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核桃适合种植的地方,为了更好的进行扶贫工作,帮助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进行核桃种植技术宣传的时候,可以将集中讲课和基层宣传的手段使用进去,这样能够很好的将相关技术传授到农民种植户,这样便能够很好的传播核桃种植技术,并且在实践的时候,农民也会有意识的使用这些技术。对于那些地理条件比较适合核桃种植的地方,地方政府可以重视核桃种植技术的推广,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重视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将核桃种植技术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契机,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重视核桃种植业的推广,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核桃种植技术的运用高效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农业的发展,在那些适合核桃种植的区域,政府也必须重视核桃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帮助农民更好的掌握核桃种植技术以及种植过程中的要点,提高核桃的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3结语

农村经济与技术范文第2篇

节庆体育是从节日文化活动中发展而来的,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中间且源远流长的传统体育形式,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逐渐具有全民性、集体性、开放性、交融性等特征,是一种自在的、传统的、民俗的体育活动。而节庆体育在增强人们身体素质、提供丰富的娱乐活动的同时,对农村经济发展,包括旅游业的发展、农副产品销售等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节庆体育的形成及其功能

1.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节庆体育来源于民间的节日文化活动。中国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在魏晋时期传统的节庆体育也基本成型。与许多传统文化活动一样,节庆体育形成之初,与民间祭祀、巫蛊、祓禊等神秘的信仰有关。到唐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节庆体育的神秘气息日益减少,逐渐完成了从娱神到娱人的社会功能的转变,成为一种在节日期间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节庆体育。

2.增强体质,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中国古代农村,由于田间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且缺乏科学引导等原因,人们很少会专门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农业逐渐代替了手工农业,农民的空闲时光增加了,但缺乏专门的体育锻炼的传统却没有改变,因此,节庆体育从传统的娱乐性中又衍生出强身健体的功能,在丰富了农民闲暇时光的同时,也使农民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二、节庆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节庆体育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1.节庆体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地区生产力

生产力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与该地区的生产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提高生产力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提高生产力的过程中,人是其中的第一要素,因此,要提高一个地区的生产力,就必须保证该地区的劳动力不流失不损失。在我国农村,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非常突出,因此,对于广大农民群众而言,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也是脱贫保证自身劳动付出的重要因素。正如前面所说,由于历史原因,农村缺乏体育锻炼的传统,而节庆体育活动恰好有效地填补了这块空缺,使农村居民在娱乐中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保证自身劳动力,从而提高了地区生产力。

2.节庆体育的发展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

节庆体育来源于民间的传统节日。这期间,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劳作,共同准备节日活动。这些节庆体育活动大部分都具有集体性、合作性等特点,需要人们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方能完成,如舞龙、舞狮、赛龙舟、扭秧歌等。此外,这类活动往往带有一定的竞技特征和鼓励机制,能够激发参与者的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培养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拓性、创新性以及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的精神。这种团结进取、百折不挠、敢于竞争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对人们创业热情的激发,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3.节庆体育的发展能够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节庆体育活动的开展,往往带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在经过一系列的策划和宣传之后,必然能够提高其知名度,形成知名品牌,从而带来明星效应。广大游客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大量游客的涌入,必定会带动当地消费的发展,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比如,湖北省宜昌市通过“国际龙舟拉力赛”的成功举办,将“赛龙舟”作为该市的旅游品牌,形成了一笔无形的资产,不仅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大大提高,而且还带动了该市其他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大力发展,除了吸引大量的游客以外,还吸引了大批投资开发商的进驻,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节庆体育的影响

1.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节庆体育提供更好的平台

节庆体育虽然是广大人民群众自主参加的体育活动,但其组织发起却需要政府的支持。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政府资金更多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一些更为重要的方面,用于体育文化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的,这对节庆体育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备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节庆体育的文化娱乐功能和强身健体功能逐渐突显出来,政府有充分的经济条件来建设节庆体育所需的场地设施,能更好地宣传当地的地域特色,提高当地节庆体育的影响力。

2.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节庆体育输送更好的人才

节庆体育活动说到底是人参加的活动,需要有观众和参与者,而只有当人们从劳动中解放出来,拥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才有兴趣去参加或者观看节庆体育活动。如果一个地区经济条件落后,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而留守的居民尚在温饱线上挣扎,则必然没有人参加节庆活动,节庆体育活动就无法组织和开展。所以,只有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良好的状态下,农民能够在家乡安心工作,并有足有的闲暇时间,才能够组织开展农村节庆体育活动,培养更多专业优秀的节庆体育活动人才。因此,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能够间接为节庆体育输送更好的人才,促进当地节庆体育的发展。

3.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节庆体育提供了隐形保障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人只有在解决了自身的物质需求之后才会进一步地追求自己的精神需要。因此,只有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民解决了自己及家人的温饱问题时,才会有多余的精力去追求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才会对节庆体育活动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另外,大型的体育活动集会需要消费的支撑,如果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仅够温饱,也就很难再为了节庆活动增加更多的支出,这显然也是不利于节庆体育发展的。因此,唯有农村的经济发展较好,才能够顺利开展节庆体育活动,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节庆体育与农村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节庆体育与农村经济互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节庆体育本身的特点,出现了不少问题;近年来,随着节庆体育的不断发展和外化,这些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1.形式单一,缺乏地域特色

中国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地域性文化,每一块土地上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和文化传统。节庆体育活动脱胎于传统节日,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而地域特色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人口流动的加速,各地的传统文化大面积消亡,民俗活动趋于统一和单一,缺乏鲜明的地域特色,造成审美疲劳,降低了人们对节庆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这对节庆体育活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2.功利性强,活动过于商业化

节庆体育和农村经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节庆体育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广大农村居民带来了利益。但是,我们强调的是良性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节庆体育活动和农村经济的共赢,而不是杀鸡取卵式的粗暴型发展。但是,随着节庆体育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扩大,许多地区为了牟取利益,将节庆体育活动打造成纯商业化的活动形式,引起不少居民和游客的反感。这种形式也是不利于两者的相互促进发展的。

3.时令性强,不能可持续发展

节庆体育活动往往与传统节日密不可分,这就导致农村节庆活动有很强的时限性,不适合随时随地开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比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在每年的七八月间举行,会期在7―10天之间。但是,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讲,这段时间并非法定假期,无法出行,而过了这一时间,就只能错过这一盛会,节庆体育活动也随之停止。再比如,“赛龙舟”一般只在端午前后举行,其他一些比较大众化的项目如舞龙舞狮等也只有在节日到来时进行等。节庆体育活动的时效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功能的发挥。

4.娱乐性强,削弱了节庆体育的健身意义

我们一开始就提到,节庆体育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具有两大主要功能,即娱乐功能和健身功能。但是,就目前而言,人们更关注的是它的娱乐性而非体育性,完全把节庆体育活动当做娱乐观赏活动来进行表演,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我们发展节庆体育活动的初衷。

四、如何解决节庆体育与农村经济互动发展中的问题

1.保证节庆体育活动的地域特色

保证节庆体育活动的地域特色要从当地的地域性文化保护做起,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特色和精华,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因地制宜,综合发展,使节庆体育真正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只有这样,才能在宣传推广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提高竞争力,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

2.扩大节庆体育活动的规模

农村的节庆体育活动往往会受到?r间和场地的限制,但是,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可以扩大节庆体育活动的规模、增加体育活动的形式,活动形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从而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一方面,解决居民健身问题,发挥节庆体育强身健体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节庆体育活动的影响力。

农村经济与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学习方式;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B-0004-01

现代信息技术以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等优势,在新课程改革中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为教育质量及学生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

一、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方式

由于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观念严重

长期以来人们对学生学习过分关注成绩,将文化课考试看得高于其他一切,这种传统思想束缚了学生,将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二)学习形式单一

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学校、家庭等对学生学习形成无形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书本知识,课后在监督下做很多作业,这种单一的学习形式长时间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对学习不能有浓厚兴趣,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 信息技术对农村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一)强大的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资源丰富、形式灵活等优点得到人们的认可。它给人们强大的视觉效应,调动学生的兴趣。现代教育信息不仅将本地资源加以利用,还将其他省份、甚至国外的资源通过网络共享,增强了交互性,形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资源库,满足了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在资源利用中,通过点击鼠标、敲击键盘就能完成学习。

(二)与现代教育接轨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教育要与之适应,信息化技术促进了教育与社会接轨,促进了教学水平提升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 依托信息技术优化农村学生学习方式

农村初中教学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信息技术应用较为缓慢,加快此项工作,对提升农村初中教学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一)提高认识,推进信息技术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提高认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信息技术对农村教育发展及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到学生,都要积极转变认识,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学习中的应用。

要创建电子阅览室,按照配备标准,从微机配置、网络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标,让学生进行专题学习,充分发挥名著大家读、名著之我见、在线沙龙等网络互动板块功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促进能力的提升。

(二)多项转变,采用灵活的形式

首先是学生自学形式的转变。传统学习方式是老师将学习内容规定好,让学生阅读课文,遇到问题要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有的则选择放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到网上查阅学习资源,如自学指导、内容重难点、突破措施等,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供保障。

其次是互动方式改变。传统的师生互动中许多初中学生不大愿意展示自己,效果不大理想。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如利用QQ群、博客等进行交流互动,不仅打破了空间等限制,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一些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在虚拟空间中大胆释放自我,利于学生个性展示。

再次是学生训练形式改变。以往学生作业是老师课堂上布置好,规定学生什么时间完成并上交,老师在规定时间内批阅,第二天讲评,周而复始,这种单一的训练形式,学生易产生厌倦情绪。现代信息技术使老师将作业挂在网上,学生随时打开,完成后提交,老师利用网络进行批阅,再将结果反馈给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加强研究,拓宽教育创新途径

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大学习方式转变及创新能力培养力度,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强化了学习方式及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传授教学,以其强大的功能、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等诸多优点,吸引学生的眼睛。而网络的普及,为翻转课堂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可以在家中学习到相关课堂视频、教材重难点分析、优秀的练习试题及拓展资源等,通过多方面知识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对转变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等有着重要作用,教学实践中要加大研究力度,总结经验,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与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 人力资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在古典经济学中,直到20世纪下半叶,舒尔茨等经济学家提出完整的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中国学者李宝元(2000)指出,人力资本的内涵主要指通过教育、培训和其他正规和非正规的学习过程,以及通过健康投资、劳动力迁移等手段而凝结在自然人身上的知识、技能、优良品质和所有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

一 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

1.农村人力资本不断提升,但存量仍然较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统计年鉴》显示(见表1),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城乡人口数的比重在逐步下降,但由于基数过大,乡村人口逐年增长。也就是说,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人口对象在进一步扩大。

在国家“普九”教育与扫盲教育政策的指导下,随着各方面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逐年增加。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比重稳步增加,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以及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总的来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仍然偏低。张亿钧(2007)在计算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后发现,2003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3年,比城市劳动力少了3年,不难看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偏低。

2.城乡人力资本差异明显

从2009年城乡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来看,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率、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分别比城镇劳动力高3.5、15.3、13.4个百分点,而高中文化程度与大专及大专以上人口却分别比城镇低10.2、16.5个百分点。农村大专及大专以上的劳动力比例仅为2%,而城镇这一比率已达18.5%,城乡人力资本差异由此可见一斑。城乡现实存在的收入差距更主要的是财政在教育投入上的城乡“二元标准”,造成了我国城乡人力资本投入的不平衡。据测算,2003年我国平均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包括城市学生在内)与农村初中生均经费比是1.38∶1,平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包括城市学生在内)与农村小学生均经费比是1.22∶1。教育投入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城乡人力资本的差异,农村教育经费长期不足已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阻碍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提升。张文玺(2007)指出,在有限的财政资源下,由于城市优先政策造成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上的不平等。尤其是在基础教育和初等教育方面,投向城市的预算内财政资源要远远高于农村,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非常突出。

3.农村人力资本地区之间差异大

我国农村教育投入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中央财政预算内投入只占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2.5%左右,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农村教育投入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而农村教育投入的多寡,又直接影响到区域间劳动力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水平不同,进而引起人力资本的差异。按经济发展水平从小到大将各省市自治区进行排列,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即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高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米本家(2009)指出,2006年人均教育经费最高的省份是北京,达3443元,最低的是贵州,仅371元,贵州仅为北京的10.78%。2006年人均教育经费在800元以上的省份是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除外均是东部省份。

二 农村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研究

农村经济与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承包经营权;GPS;GIS;RS;登记发证

1 引言

根据农业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任务是“查清承包地块面积,确定空间位置,建立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妥善解决面积不准、空间位置不明确、四至不清、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合同、面积、权属证书落实到户,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该工作以户为基本单位,对现有人口、地块、土地面积、承包现状进行核实。传统承包经营权确权使用皮尺丈量,绘制草图即可确权办证,该方法只能基本满足面积和四至的相对准确,但成果没有空间位置,不能满足新时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要求,探讨新的更加准确的方法十分重要。

2 基于3S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2.1 工作流程

近年来由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组成的3S 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土地调查、林业、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样,3S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方便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基于3S技术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流程见图1。

图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流程图

2.2 基于无人机航摄的工作底图制作和地块图绘制

工作底图是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查的基础,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中,多使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获取的影像经过处理后作为工作底图。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获取测区影像数据、野外像控点测设、内业空三加密以及数字测图几个主要步骤。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项目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比例尺为1:500,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到界址点坐标和地块图。

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方法获取试点区域的影像,经过处理后根据田埂、农村道路等线状地物分割地块,得到界址点成果。采用CORS对航测法界址点成果进行精度检查。经统计,点位较差小于15cm的界址点有234点,占总数的26.71%;点位较差在15-30cm之间的有515点,占58.79总数的%;较差在30-45cm之间的有127点,占总数的14.50%。视CORS测量成果为真值,计算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界址点的中误差为±16.3cm,可以满足NY/T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中航测法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2.3 基于CORS的界址点测量和地块图绘制

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进行界址点测绘和地块图绘制时,部分区域可能被树林等遮挡,影响判读,精度难以满足要求,此时需要采用CORS进行测量。目前CORS技术已经成熟,根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众多测绘项目的检查情况,在满足CORS测量要求的情况下,其测量平面精度优于3cm,可以满足NY/T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中实测界址点的精度要求。本次测量时,每个界址点均独立观测两次,平面较差小于3c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经统计,使用CORS技术每天可以完成300-400个界址点的测量工作,与传统的测绘方法相比,CORS具有数据质量稳定、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测量距离远、灵活方便等优点。

2.4 成果公示审核

由村、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组审核地籍草图后,在村、组公示。公示应注意以下问题:核实承包人名字是否与身份证一致;核实地块位置、形状是否正确;检查地块与表格是否对应起来,有地块合并、分割的标注在地图上;确定承包面积与实测面积差别较大的情况是否需要变动;查看有无遗漏;本次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地面积是按照实测面积或调绘面积计算的,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家庭承包经营土地调查表上承包面积与实测面积相差过大的情况,需要调查人员核实情况。

对公示中农户提出的异议,及时进行核实、修正,对完善后的工作底图再次进行公示。

2.5 基于GIS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建设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以GIS平台为基础,主要包括土地权属、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影像等信息,满足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需要,同时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的管理,具有数据输入、编辑处理、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及更新等功能。

经过数据集成完成数据库建设工作,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三个 “一体化”:即登记发证与档案一体化、图数一体化、业务审批和流程控制一体化,提高办事效率,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和建库符合标准规范。进行数据库试运行,通过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汇总、数据分析数据库应用,测试系统的稳定情况,数据库有无死机现象;查询及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数据汇总表格及各类图件的输出是否符合要求。

3 结论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是土地管理的大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影像对权属调查、外业指界等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可以直接在影像的基础上进行界址点测量和地块图绘制。CORS技术可以进行界址点补测,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GIS 为数据管理及登记发证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化管理。基于3S技术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方法得到界址点坐标和地块图,并辅助CORS实测法,在保证精度的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工作经费。该经验可以在单位其他区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项目中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水华. 3S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中的应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02:148-150.

[2]宋化清,徐波. 3S技术在兴平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中的应用[J]. 地矿测绘,2014,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