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教学

为了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实施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的必然趋势。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应用人才的培养。《化学与社会》课程是高校面向非化学化工类学生开设的一门自然科学选修课,应该担负起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予了高等教育更多的机会。教育改革在经历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之后,如今的素质教育成为最主要的内容,其核心在于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年作者所在的长安大学兴华学院开设了多门公共选修课,其中包括《化学与社会》。本论文通过分析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形势,阐明现代社会独立学院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本人讲授《化学与社会》过程中的体会,探讨了如何在独立学院提高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的教学效果,并呼吁应加强三本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

一、独立学院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

公共选修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益选择。我国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多偏重对学生本专业的学习要求,而对学生在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以及素质修养则鞭长莫及。公共选修课在帮助学生完善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提高素质修养方面大有可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复合型。公共选修课是高校实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且必须的课程结构模块,是独立学院因时制宜地因材施教、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环节[1]。且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各个方面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使学生可以不拘于专业和年级的限制,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主讲教师,这一方面为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素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授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2]。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渗透到了环境保护、新材料、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离开化学科学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相对于化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化学知识的普及远远的落后了[3]。相反,由于各种传播媒体无意或有意的宣传,在大众的心中,化学却越来越多的与一些负面影响相联系,例如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等。固然,化学作为一门传统科学,必须正视这些已经存在并不断发展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科学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由之道,只有通过科学的发展我们才能消除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开设这样一门课程,向大学生普及化学知识,使其全面客观的认识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化学科学的进步来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随着我国独立学院数量的增加,独立学院亦如此。通过《化学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大大开阔视野,丰富生活情趣,充分认识化学与人人有关,衣食住用样样离不开化学,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时时为化学提供实用的机会。同时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人的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增强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大有帮助。本课程的特征是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的统一。

二、《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主要内容

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开设对象是全校性不分专业不分年级的三类本科大学生,考虑到三类本科学生的特点,内容的安排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不求理论的系统性。课程内容不宜涉及到过于专业的化学知识,而应结合学校整体教学规划和选课学生的专业特点拟订合适的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笔者力求与社会发展同步,不断补充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重点讲述有关化学发展和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不再遵循以往教科书按章节进行教学,笔者按照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课程分为5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化学与能源、环境、日常生活、材料、计算机科学的关系。课程所涉及对象从全球变暖、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大的方面,到空气、食品、能源等日常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用品,以具体而有趣的实例讨论化学在社会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在扩大了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增加了许多日常生活经验常识,尤为重要的是为非化学专业的同学打开了一扇了解化学世界的窗口[4]。

三、如何针对学生特点提高《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1.设置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新颖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课程内容

为三本学生讲化学,重要的是要引起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并让他们真正学到有关的化学实际应用的知识,同时要注意到其在中学时的化学基础。所以讲授的基点不是放在大量的化学分子式、化学反应式、化学原理上,而是从化学角度来讨论一些社会问题,更多的是大量素材的归纳和实际应用知识,让学生“认识”化学,理解化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国家经济建设、保护环境、增强人民体质的关系等。所以,设置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新颖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课程内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首要途径。例如:(1)我们在讲化学能源部分,首先从最近的油价上涨开始,向学生介绍了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尤其是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开采利用的历史;然后介绍了世界当前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化学在缓解这一危机中所做的努力,其中不但讲解了电池的发明和应用,还包括了最新的生物柴油技术和扩展的燃料电池技术,以及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最新的科研成果;最后对未来的能源开发进行了展望,其中更详细探究了核能与矿物能之间的比较,并引入了2008年北京奥运的氢能源汽车。(2)在讲化学材料时,我们讲到了“神七”太空漫步时穿的太空服的特殊化学合成耐高温材料芳纶1313。(3)在讲化学与日常生活时,在讲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介绍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微量元素的主要功能;然后讨论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着重介绍微量元素与某些地方病如克山病、甲状腺肿、氟中毒营养饮食与键康的关系,并结合有关当前学生营养、体质状况的调查材料以及饮食与某些地方病的关系,引导学生要正确树立平衡营养观念;就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介绍了皮肤的结构、护肤品中常用原料的化学成分、护肤品中有毒成分以及防晒的基本知识;结合日常生活讲解了日用洗涤剂的种类、去污原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洗涤剂与环境、人类健康的关系;同时还讲了“三鹿奶粉”事件中添加的三聚氰胺的化学检测法,西安市场出现的硫磺生姜事件中硫磺生姜的危害与辨别以及硫磺熏制食品时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等。

2.利用不同课程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其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对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有更清楚的了解,化学与社会选修课在教学形式上要体现灵活性:

第一,以专题讲座为主,采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教学,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再好也不及多媒体对信息传递的直观和有效。对于《化学与社会》这种公共选修课程来说,多媒体的合理使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笔者准备了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大量的图片和图表使得学生理解更为便捷。此外,笔者还根据课程的安排精选了多部科教影片,在课程讲解完成后播放,学生看完后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从而增加知识的容量;

第二,摆脱传统习题模式,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化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培养学生分析与判断能力;

第三,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制作成PPT(PowerPoint)演示文稿,在班上作口头交流,这种方式特别受到学生欢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

3.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科学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对于化学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不可否认近现代的化工工业的飞速发展对于环境的伤害是巨大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学生在毕业后将成为社会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增加他们在环保方面的知识素养,对于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此,课程中专门安排了“化学与环境”一节,从环境污染的源头、现状、后果以及目前的应对办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介绍;除此之外,在其它内容的授课中,也需要不断渗透环保方面的知识。

四、结论与建议

化学科学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核心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较全面的介绍化学科学的发展现状与应用情况,内容丰富且浅显易懂,适合全校性文理科学生扩大知识面,对学生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努力提高各类人员对《化学与社会》的认识,建议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尽可能开设《化学与社会》公共选修课。

参考文献

[1]陈媛媛.提高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7):37-38,42.

[2]郭娟.关于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6(2009):39-40.

[3]阚春.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社会的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范文第2篇

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我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起到了科研训练的作用。我院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方面做了诸多尝试,近二年来,先后有16位教师和106名学生参与其中;不少老师愿意担任实验中心兼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极大的提高了师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我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一般2~3人分为一组;学生在自行查阅文献、设计与实施方案及撰写实验报告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实践的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培养学生科学求索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养,培养了适应地方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更有助于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

2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铜仁市地处贵州省东部,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目前已发现矿种59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0余种,包括汞、锰、铅、钾等22种金属矿物。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藏资源为新型材料的合成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钾是植物营养的品质元素,在自然界没有单质形态存在,主要以盐的形式广泛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可溶性钾矿在我国较为匮乏,我国农业生产所需的钾肥三分之二需要通过进口供应,在我国具有储量丰富的不溶性钾岩矿石的条件下,如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必将使缺钾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铜仁市万山地区富含大量的不溶性含钾页岩,矿石中K2O的含量在8.4%~11.1%之间,初步估计的储量在10亿吨以上,远景储量在50亿吨以上,有比较好的开发前景。基于此,多数化学工作者对含钾页岩提钾技术进行了研究,力图将不溶性钾转变为可利用的钾肥,由此而衍生出多种测钾含量的方法,其中仪器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取得了部分成效。我们以万山含钾页岩提钾后浸出液中钾的分析方法为实验题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综合或设计性实验,以期找出适于万山含钾页岩的简便低廉的化学分析方法,为深入研究含钾页岩的溶出技术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我市固然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就其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中固体废弃物所导致的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重金属污染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废渣在堆积过程中发生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土壤微生物不能够将其分解,矿渣废弃物中重金属元素的释放、迁移对附近土壤等地表生态环境自然就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通过接触、食物链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学生在对铜仁市松桃县锰矿矿渣废弃的土壤调查后,对土壤进行重金属离子的测试,从设计到实验自己完成,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物理化学实验中有“燃烧热的测定”这一实验项目,过去按书本上的内容测出萘的燃烧热,我们将其改进为对沿河、秀山、六盘水出产的煤进行燃烧热的比较实验。通过练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燃烧热的测试技术,而且对如何设计和思考有较好的认识,也为将来从事煤质分析奠定基础。茶叶作为一种保健饮品;其中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及其衍生物(为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醇类和黄酮类等)的总称,占茶叶重量的15%~30%,是茶叶中最重要的保健成分之一。已有文献表明茶多酚具有高效的抗衰老,抗辐射,消除人体过剩的自由基等多种保健和药理功能,在食品工业、医药行业和日用化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梵净山翠峰茶,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所产茶叶品种之一,因主产于该县境内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而得名。产品具有“色泽嫩绿鲜润、清香持久、鲜醇爽口”等特点,赢得了业内专家、消费者一致好评。梵净山绿茶已从一种饮料的植物升华为一种地理的象征,是贵州多彩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以我地区的特色资源梵净山绿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为实验题材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对开发梵净山绿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的同时也推动了梵净山绿茶品质的宣传。铜仁市石阡县被誉为“中国的苔茶之乡”,石阡苔茶是名优绿茶,以其优异的品质获得贵州十大名茶的称号,2010年荣获“贵州三大名茶”称号。由于现今对石阡苔茶茶叶的品质、化学成分咖啡碱进行研究报道甚少,我们以石阡苔茶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为实验题材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从而筛选出提取石阡苔茶咖啡碱的最优方法。对石阡苔茶功效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宣传石阡苔茶品质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3取得的实践效果

我校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改革开放以来,铜仁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国家、地方财政对我院投入资金力度的加大,用作实验设施的建设资金的比重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使我院实验设备、仪器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通过结合我区特色资源为实际的实验题材,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知识的能力,而且通过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2006年升本以来,我院一直坚持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立志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更好的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现如今我院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化学学科的人才,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具备了一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基础,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等课程的基础上,对有关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进行贯通。验证性的实验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多;化学实验的仪器设备相对齐全,新技术方法的训练较多。通过两年的化学专业实验的探究与实践,学生熟练掌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方法、操作、步骤、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并且在学校开放实验室,积极指导学生等全力支持下学生有更多空间、时间去探索,去收获更多知识。我校在不断的完善化学实验教学,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已经过度到以探究性与实践性为主的实验教学。教师和学生在不断的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总结,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近年来,学校启动了国家、省、校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随着我院招生规模的扩大化,有针对性的引入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方面具有独特创新能力,为我院培养出化学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很强的优秀毕业生打下基础。通过对2008级和2009级两届化学本科班进行综合性设计实验实施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主动找到指导老师共同分析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他们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通过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科研素养、激发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教学模式。同时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将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项目结合,也较好的解决实验经费欠缺等问题。这种教学、科研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已在师资、设备的优化配置、学生素质培养和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方面显示出突出的效果。

4结语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俄罗斯;传统医学;外国传统医学;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R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6-011-03

俄罗斯是一个现代医药学在医疗卫生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近年来传统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引起俄国民众的广泛关注。笔者对俄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的状况有较深入的了解,现将俄罗斯的传统医药学发展概况进行简述。

1 俄罗斯传统医药学源流

俄罗斯传统医药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当地的传统医药学治疗方法。俄国地域广阔,资源十分丰富,在俄罗斯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些应用草药治疗疾病。如自西伯利亚至乌拉尔山、一直到俄罗斯西部平原的森林里,有一种叫做“малина(玛丽娜)”的野果子(树莓),许多年来俄国人习惯在夏季制成果酱,在冬春季时用以冲热茶喝治疗感冒。同时还认为这种野果子营养丰富,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研究证实,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十余种氨基酸,常食可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在乌拉尔山区与高加索山区盛产天然蜂蜜,大多数俄国人都有别墅,夏季在别墅养蜂自制蜂蜜,长年冲茶饮用,在感冒咳嗽时饮用蜂蜜热茶是俄国民间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俄国矿泉、温泉资源较多,饮用矿泉或应用矿泉、温泉洗浴,也是俄国民间长期沿用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另一类是传入的传统医药学的治疗方法。19世纪,来自我国地区的藏医经长途跋涉来到当时的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开了一家藏医诊所,使用藏药治疗疾病,治愈了许多当时的西医难以医治的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至今已经100年的时间过去了,藏医在俄国几乎无人不晓。尽管在俄国真正了解藏医、学习过藏医的人几乎很少,如今在莫斯科及其它大城市已出现俄国人开设的以藏医诊所为名称、以传统医药学手段治疗病人的医疗机构。近年来也有俄国人专程来北京找藏医院治疗或寻求合作。

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卫生部派出首批赴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学习针灸的医师,回国后分别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及喀山市的医学院工作,成为前苏联时期针灸临床教学与科研的骨干。由于当时来中国学习针灸的医师大都是神经内科医师,经学习针灸后他们认为针灸的作用机理主要与神经反射有关,因而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前苏联针刺治疗法也称为神经反射疗法,至今在俄国一般民众称针刺疗法(иглотерапия)这个单词,在医学院及各级医院中仍沿称为针刺反射疗法(иглорефлексотерапия)。前苏联已经正式认可针灸为医疗部门的临床学科之一,具有合法地位,并规定只有医学院毕业后从事神经内科专业工作的医师经专门的神经内科专业进修后,才有资格学习针灸,经过医学院针灸专业学习班3个月以上时间学习后,才能取得针灸医师许可证从事针灸医师的工作。这个规定被一直延续至今。在前苏联时期,自20世纪50年代中末期就开始了针灸专业的医师培训,并形成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及喀山医学院三个针灸培训研究中心。50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在俄国的各个城市医院中都有针灸专业医师,阴阳图已经成为针灸科室门口特有的标志。如今一般俄国人所了解的中医药学就是针灸学,他们通常把针灸学称为中国传统医学。俄国教育部、卫生部已将针灸学及其它传统医药学治疗方法归入康复医学专业,国家专业技术编码为140051。

印度的瑜伽功作为印度传统医药学治疗方法之一也已传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及其它大城市都有教授印度瑜伽功的专门场馆。

2 学术概况

2.1学术著作出版状况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前苏联就开始陆续出版针灸专业著作,早期出版的有译成俄文的我国前著名医学家朱链撰写的《新针灸学》。1980年后出版的针灸专业著作逐渐增多,例如译成俄文版的《难经》,前几年出版的国内的《时间针灸学》一书也被译成俄文出版。据了解,近20年来俄国出版的中医药学著作有数十种之多,在这类学术著作中,有的是将中国的中医药书籍原文翻译成俄文出版,例如《中医基础理论》;也有的是将中医药学方面的较为实用的部分中药与方剂知识译成俄文汇编成册。

近20年来俄国还出版了不少反映其传统草药治疗方法的书籍,这些书籍中既有学术性与专业性水平较高的植物药理学方面的专著,也有供平民百姓阅读的科普性、实用性的书籍。此外,俄国还出版了一些反映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的书籍。

2.2 专业杂志状况

在俄国反映传统医药学内容的学术论文主要刊登在《康复医学》与《针灸疗法》两个核心期刊,其中以《康复医学》杂志影响较大,与《俄罗斯医学》、《心血管病杂志》、《肺病杂志》等都属于同一档次。

2.3 科研状况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前苏联逐渐形成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喀山3个针刺疗法教学与研究中心。其中俄卫生部下属的莫斯科医学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规模最大,专业技术人员最多。该研究所位于市中心区域,其包括针灸门诊与基础实验室两部分。针灸门诊是一个独立楼房,有十几个诊室和教学用教室,病人很多。基础实验室位于门诊楼旁边的另一楼房内,有各种生理、生化检测实验设备,开展各种与针灸相关的实验研究。

2.4 学术交流状况

自前苏联到今天的俄罗斯,每年都举办大量医学学术交流会,近年来各种医药学术交流会还有增长趋势。与针刺研究有关的论文主要在神经病学及康复医学方面学术交流会交流发表,也在其他各专业性学术会议发表,这主要与论文涉及的病种有关。每年除俄全国性的专业学术会议外,还有不少地区性专业学术会议。莫斯科与圣・彼得堡经常举办一些国际性医学学术交流会。

3 临床应用状况

3.1 在诊断学方面的应用

前苏联时期的医疗器械行业就已经开始研制小型穴位诊断治疗仪。20世纪80年代末期,德国产的穴位诊断仪,开始进入前苏联医疗行业市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就在中国大陆热衷于CT、核磁共、彩超等西医诊断仪器时,依赖于德国先进技术的计算机穴位诊断仪,以体穴诊断、手穴诊断、耳穴诊断3个系列,迅速占据了俄国医疗行业穴位诊断应用领域的几乎全部市场。十多年来,随着德国在计算机医疗诊断仪器应用方面的技术进步,销往俄国的德国产计算机穴位诊断仪已多次在技术上更新换代。如今在俄国的每一个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都有十几台这类德国产计算机穴位诊断仪,一般都在非公立医疗企业(民营性质)的医疗门诊中应用,收费水平大约相当于普通CT检查费的1/2。

3.2 在治疗方面的应用

3.2.1 穴位治疗仪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穴位治疗仪在俄国民众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可分为以下几类:激光穴位治疗仪,医疗单位用穴位电疗仪,小型家用穴位电疗仪。激光穴位治疗仪与大型穴位电疗仪在俄国应用十分广泛,一般市区级医院门诊部的理疗科中都有此类设备小型家用穴位电疗仪有中国大陆产、新加坡产、俄国自产等不同种类。俄自产小型家用穴位电疗仪已有许多不同品种,销售价位较低,较受病人欢迎。

3.2.2 针刺治疗的临床应用

在俄国的各级医院中从事针灸工作的医师均来自神经科专业医师,加之长期以来受针刺治疗与神经反射作用机制相关这一理论的影响,其针刺治疗的疾病主要是以神经科疾病为主,也治疗一些其它系统疾病。然而俄国医疗界长期形成一些片面看法,也令人啼笑皆非。例如,许多俄国医师都告诉脑血管意外(脑中风偏瘫)患者发病后的最初半年内不能接受针刺治疗,而这半年时间则往往是针刺治疗脑血管意外最有可能取得疗效的时间。目前俄国针灸医师经常应用的针刺方式主要有体针、耳针、手针3种。

3.2.3 中药的应用

中药进入俄国医疗市场主要是近十多年的时间。俄罗斯实行严格的医药许可证制度,中药要进入俄国市场,首先要注册申报许可证。目前在俄国境内可见到的中药不多,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入俄国境内:

(1)注册申报许可证后通过合法途径进入俄国市场。目前这类中成药不多,其申报的许可证大都是保健食品许可证。在俄国大城市可见到的中国大陆公司厂家以注册申报保健食品许可证方式在俄销售的中成药,有来自广东中山的冬虫夏草口服液及来自天津某公司的中药冲剂。此外,还有多种中国产含中药成分的减肥茶亦按保健品申请许可证进入俄国市场,这些保健茶大都正式报关,按批发手续在俄各地药店销售。例如,飞燕减肥茶进入俄市场已有近十年历史,并在俄建立了分装厂以降低成本。

(2)另一类是正式申报俄国的药品许可证后进入俄市场的中成药。由于注册费用高昂,目前此类品种不多。例如,广州生产的华佗再造丸于几年前就已取得俄国药品许可证,在俄国各大城市药店均有销售。

(3)通过不合法的灰色清关途径进入俄国境内。这类中成药在首都莫斯科常有专门的经销商,中成药往往夹杂在其它日用品之中通过灰色清关,经销商取货后因无许可证仅能在莫斯科市的中文报刊上登广告销售,销售对象主要是居住在莫斯科市经商的数万中国人。近年来,随着俄国加强市场管理,这类中成药已很少见。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商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将越南产中成药注册申请药品或保健品许可证进入俄国市场,近十年来在俄各地城市药店都可见到印有中俄文说明、而是越南产的十全大补丸和十全大补酒等中成药。德国产的银杏叶制剂也早已在俄各地药店大量出售。

3.2.4 俄国草药的应用

俄国人早就有应用当地草药治病的习惯。在前苏联时期,各地城市的药店就少量出售当地草药制剂供顾客选用。位于首都莫斯科市和平大街地铁站附近全俄最大的草药店,已有数十年历史,出售俄产各种草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俄全面转向市场经济,许多俄国公司开始生产各种草药制成的制剂在药店出售,最简单的是制成茶剂出售,外包装上注明组成成份、主要功能、主治和用法,目前在俄国大城市药店里可见到几十种这类茶剂出售。近年来,还出现了俄国当地草药制成的药片经注册批准后在药店出售。

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良好的植被提示其具有丰富的草药资源。

4 中俄合作前景与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已经近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的增长为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中俄两国地缘相邻,在经济上具有极大的互补性。

4.1 合作前景

根据俄国目前传统医药学的实际状况与俄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医疗市场的需求,在传统医药学领域对俄合作具有较好前景,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4.1.1 化学药品副作用明显的现实问题,使得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关注传统医药学方法治疗疾病

俄国是世界平均受教育程度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这种受教育程度的高水平使得一般俄国人所了解的医药卫生常识要更多一些,更加关注健康(在俄国为健康干杯是最常用的祝酒词之一)。在这个以现代医药学占据医疗卫生领域主导地位的国家,人们对化学药品的临床副作用表现和危害,了解和经历的比中国人要更多一些,由氨基甙类抗菌素损伤位听神经功能引起的听力障碍、各种化学药品过敏反应的出现率都要更高一些。正是这些现实问题使得各阶层的俄国人都越来越多地关注传统医药学方法治疗疾病。

4.1.2 近十多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俄国民众对中国中医药学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以往俄国人只知道中医的针灸治疗,知道人参是中药。现在许多俄国人已了解到中药有数百种饮片,不仅可组成汤药治病,还有许多疗效显著的中成药。近年来俄国电视台的国家频道、第1频道、文化频道等主要频道,也都曾多次介绍中国的中医药是如何治疗疾病、中国的中医院、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知识,促进了俄国人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

4.1.3 自2000年以来,俄国经济一直稳定恢复增长,俄国人收入的逐提增高为中医药进入俄国市场提供了经济基础

自普京执政后,俄国经济步入稳定恢复增长阶段。自2000年以来俄国经济增长率每年在5%~7%左右。自2000年以来,俄国人的收入在逐渐增加。经济收入的增加为俄国人的消费提供了支持,也促进了人均健康消费的提高。

4.2 需要注意的问题

自1991年俄独立以来的十多年,俄的法规政策不断健全,要在俄开展医药合作,必须清楚了解俄国的有关法律规定。俄国的药品管理法规在继承前苏联相关法规的基础上,近十多年来不断补充完善。俄国对医疗服务性公司、医药销售性公司有一些法律方面的具体规定。俄国是一个高税、严税国家,税务政策也是需详细了解的。目前,俄罗斯进口商品不仅要交纳关税,还要交纳增值税;一般公司的营业税率为40%~45%;中成药产品进入俄国市场首先要按照俄罗斯相关法规办理注册申报许可证,无论是按保健品、还是按药品注册申报都需要相当一笔费用。了解这些才能对合作或投资后的经济效益有一个恰当的评估。

5 结语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范文第4篇

本文综述了纺织品有机抗菌整理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季铵盐、卤胺类等抗菌整理剂的研究现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纺织品;有机抗菌剂;抗菌整理

纺织品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滋生繁殖的良好载体,日用及医用纺织品对抗菌均有巨大需求,抗菌纺织品成为功能纺织品中一个最重要的种类。纺织品的抗菌整理始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形成有机、无机、天然三类抗菌整理剂,其中有机抗菌整理剂是发展历史最长、应用最广的一类[1-3]。本文就有机抗菌整理剂的分类、作用机理、研究现状等进行介绍。

1 抗菌整理剂的分类

根据官能团分类,有机抗菌整理剂主要是酯类、醇类、有机酸、酚等物质,种类繁多,多达500多种,常用的有几十种,依据化学分子结构可分为20多类,部分常用有机抗菌整理剂及产品见表1[4]。

根据溶出性不同,有机抗菌整理剂可分为溶出型和非溶出型。溶出型有机抗菌整理剂与织物以吸附等非化学方式结合,抗菌性能经洗涤次数增加急剧减弱,适用于用即弃类纺织品或洗涤次数少的纺织品。常见的溶出型抗菌整理剂有甲醛、乙醇、五氯苯酚等。非溶出型有机抗菌整理剂与织物以化学方式结合,适用对反复使用和洗涤具有抗菌耐久性要求的纺织品。代表性的非溶出型抗菌整理剂有有机硅-季铵盐类、二苯醚类、有机氮类等。

根据与织物的结合方式,有机抗菌整理剂可分为直接吸附型、交联结合型和反应结合型三类,整理剂与织物的结合力依次增强,使用耐久性依次提高。

2 作用机理

抗菌整理剂所指的抗菌为广义概念,包括了灭菌、杀菌、消毒、抑菌、防腐等,是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来杀死有害病原菌或妨碍有害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及其自身活性的过程[5]。

有机抗菌整理剂的抗菌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使细菌细胞内各种代谢酶失活,阻碍生物的呼吸作用,从而杀灭细菌;

(2)与细胞内蛋白酶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其机能;

(3)抑制孢子生长,阻断DNA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

(4)极大地加快磷酸氧化还原体系,打乱细胞正常的生长体系;

(5)破坏细胞内的能量释放体系;

(6)阻碍电子转移系统及氨基酸转酯的生成。

部分有机抗菌整理剂的杀菌作用方式,见表2[6]。

3 研究现状

3.1 要求及研究方向

理想的有机抗菌整理剂具有以下特性[7]:(1)抗菌性能良好,具有优良的抑制、杀菌、消毒和除臭功能,对细菌和真菌具有广谱抗菌效果;(2)抗菌耐久性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能持续保持良好的抗菌性能,耐水洗、干洗和常规洗涤剂洗涤,耐日晒,可熨烫;(3)安全无毒,对人体不产生毒副作用,不破坏人体皮肤黏膜的微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4)不对纺织品造成负面影响,如不降低纤维的力学性能,不影响织物的本身色泽,不降低织物的透气性和吸湿性等;(5)加工简便、成本低,与其他整理剂相容性好,具有良好的经济附加价值。

有机抗菌整理剂的优点在于开发历史长,技术成熟,抗菌性能好、价格便宜,然而在安全性、耐久性上存在突出问题,因此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实现上述前三项特性,目标是开发更安全、更耐久、功能更强大的有机抗菌整理剂。

3.2 安全性

安全性是有机抗菌整理剂难以回避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不少有机抗菌整理剂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致畸性、变异性和致癌性。为了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一些厂家使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有副作用的抗菌整理剂。随着人们对抗菌整理剂毒理学的深入研究,禁用抗菌整理剂清单不断增加。美国FDA2016年9月2日颁布禁令,规定在洗手液和沐浴露中禁止添加三氯生和三氯卡班。三氯生一度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抗菌整理中,欧盟和日本早已禁止三氯生用于服装,但目前国内仍没有法律法规及标准对其限制使用,仅有GB/T 28023―2011《絮用纤维制品抗菌整理剂残留量的测定》作为检测方法标准。

国家标准GB/T 31713―2015《抗菌纺织品安全性卫生要求》明确规定了抗菌纺织品的安全性要求,要求抗菌整理剂应经卫生安全性评价,安全性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抗菌物质应为非溶出性或微溶出性;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性和致敏作用,对黏膜不应产生刺激性,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

评估有机抗菌整理剂的安全性周期长,费用高,鲜有关于新型有机抗菌整理剂安全性评价的论文。提高安全性的策略主要是与天然整理剂或无机整理剂进行复合,对现有低毒类有机抗菌整理剂进行改性以提高综合性能。

陈仕国等[8-9]制备了一种无毒无刺激的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有机硅甜菜碱抗菌整理剂。甜菜碱是在同一单元中同时含有阳离子基团(如季铵盐)和阴离子基团(如磺酸)的两性有机材料。该抗菌整理剂同时含有季铵盐和阴离子亲水基团,通过化学键合在棉、麻等纺材料表面,赋予其持久的抗菌活性和亲水性。经深圳疾控中心毒理实验室检测,该抗菌整理剂属实际无毒产品,对皮肤无刺激性。

3.3 耐久性

提高有机抗菌整理剂的耐久性主要策略是通过引入活性基团实现整理剂与织物纤维表面发生化学键合,从而提高整理后织物的耐洗牢度。

Dow-Corning公司开发的带有反应性硅氧烷基团的有机硅季铵盐类抗菌整理剂(AEM-5700),提供了可固定化非溶出性纺织品用抗菌剂的新途径。该产品的畅销使有机硅季铵盐成为有机抗菌整理剂的研究热点。

吕艳萍等[10]用油酸甲酯和DL-602 进行酰胺化反应,再经硫酸二甲酯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有机硅季铵盐类抗菌整理剂ASQA,用于棉织物整理,具有优良的抗菌耐洗性等[11]用苄基氯季铵化叔胺基硅油合成了新型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具有良好的织物抗菌性和耐洗性;蔡露等[12]分别以两种叔胺中间体与γ-氯丙基甲基硅油通过季铵化反应,制得有机硅季铵盐N,N-二甲基-N-辛基氨丙基聚硅氧烷氯化铵( POASC) 和N,N-二甲基-N-十三氟辛基氨丙基聚硅氧烷氯化铵( PFASC),两种抗菌剂均整理到棉织物表面,接枝率约2.7%,整理后的棉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有很大提高。

张伟等[13]为了提高壳聚糖的水溶性,增强其与棉纤维的结合力,合成了带有纤维反应性基团的水溶性O-甲基丙烯酰胺壳聚糖季铵盐(NMA-HTCC)。经整理至棉织物,皂洗30次后抑菌率仍高于90%。

3.4 抗菌活性

提高有机抗菌整理剂的抗菌活性主要策略是进行结构上的改性和复配多种抗菌整理剂。卤胺化合物抗菌整理剂具有杀菌速度快、稳定、长效、杀菌效率高、抗菌功能可再生等优点,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杀死绝大部分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等常见病菌,甚至对某些病毒也有杀灭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14]。

马凯凯等[15]合成了两种基于氰尿酸的卤胺抗菌剂前屈体,并在交联剂1,2,3,4-丁烷四羧酸(BTCA)协助下成功交联到了棉织物上,经简单的次氯酸钠氯化后,获得具有抗菌效果的棉织物。氯化后的抗菌棉织物在5min~10min 之内就可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全部杀死,展示出了优异的抗菌性能。蒋之铭等[16]制备出了三嗪类抗菌棉织物,结果显示该抗菌纺织品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氯化后的改性棉织物可在5min 之内使全部大肠杆菌失活,可在10min内使全部金黄色葡萄球菌失活,抗菌性能优异。

刘颖等[17]选用卤胺化合物和季铵盐两种抗菌剂处理棉织物。合成了5,5-二甲基-3-(3'-三乙氧基硅丙基)-海因(DTH)及其聚合物(PDTH),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Quat-C1),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Quat-C18)。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抗菌剂混合使用时抗菌效果比单独使用卤胺化合物有所下降,但比单独使用季铵盐有所提高,且季铵盐的加入可显著减少卤胺化合物的用量,从而节约成本。

任学宏课题组[18]合成了反应型卤胺抗菌剂,并在其应用方面获得了突破。以三聚氯氰为活性基团,分别合成了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反应型抗菌剂,应用于棉织物抗菌改性。抗菌测试显示,水溶性抗菌剂比非水溶性抗菌剂抗菌效果明显,水洗稳定性好,两者织物强力损失均很小。卤胺抗菌纺织品具有高效的抗菌性能,可在5min~10 min完全杀死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糖菌;抗菌纺织品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抗菌整理后的织物强力损伤小;抗菌整理工艺简单。

陈富群等[19]以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胺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合成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季铵化度( 20%、40%、60%、80%、100%) 的多季铵盐抗菌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季铵化度的增大,临界胶束浓度和临界表面张力减小,抗菌性增强,且都优于常规型抗菌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王冰等[20]研究了有机硅季铵盐和壳聚糖季铵盐抗菌剂的抑菌活性以及两种抗菌剂复配后的抑菌性能。与单独使用相比,有机硅季铵盐与甲壳素季铵盐复配后可以提高对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并且具有杀菌时间短、见效快、抑菌率高等优点。

3.5 多功能性

赋予纺织品多功能是研究热点,如果纤维经一次整理,即可实现纤维多种新的功能,不但大幅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还能减少整理工序,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开发兼具其他功能的有机抗菌整理剂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峥嵘[21]设计并成功合成了具有拒水拒油功能的全氟丙烯酸酯单体、具有抗菌功能的含季铵盐的短链丙烯酸酯单体(d1)和含季铵盐的长链丙烯酸酯单体(d2)、可以与棉纤维进行交联反应的双羟乙基砜丙烯酸酯单体和能改善拒水拒油性能和低成本的十八烷基丙烯酸酯单体,将拒水拒油单体、抗菌性单体(d1、d2)、交联单体及其他辅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得到了功能性乳液,经该整理剂的棉织物具有良好拒水、拒油、防污和抗菌性能。另外,以脂肪族异氰酸酯(IPDI)、低聚合度聚醚二醇(PFOX)、N-甲基二乙醇胺、1,4-对二氯苄、氨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等为原料合成了含硅和短氟链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也具备上述多种功能。

4 结语

有机抗菌整理剂凭借抗菌效果好、成本低等优势在纺织品中大量应用。有机硅季铵盐、卤胺类抗菌整理剂成为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类别。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持续增强,现有低毒有机抗菌整理剂的安全性值得深入研究,为了在有机抗菌整理剂的性能和环境友好之间取得平衡,研发具备缓释性、作用周期长、高效、低毒的有机抗菌整理剂将成为未来新型有机抗菌整理剂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赵欣,朱健健,李梦,等. 我国抗菌剂的应用与发展现状[J].材料导报,2016, 30(7):68-73.

[2]郑皓,徐少俊,杨晓霞,等. 抗菌防霉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J].纺织学报, 2011, 32(11):153-162.

[3]何源,徐成,师文钊.织物抗菌整理研究进展[J].印染, 2013, 39(16):50-54.

[4]马超, 吴瑛. 抗菌剂抗菌机理简述[J]. 中国酿造, 2016, 35(1):5-9.

[5]赵洁,安秋凤,李献起,等.有机硅在抗菌整理剂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4, 26(2):310-319.

[6]莫尊理,胡惹惹,王雅雯,等.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机理[J].材料导报, 2014, 28(1):50-52.

[7]陈仕国,郭玉娟,陈少军,等.纺织品抗菌整理剂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12, 26(7):89-94.

[8] Chen S, Yuan L, Li Q, et al. Durable Antibacterial and Nonfouling Cotton Textiles with Enhanced Comfort via Zwitterionic Sulfopropylbetaine Coating[J]. Small, 2016, 12(26).

[9]Chen S, Chen S, Jiang S, et al.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tibacterial cotton textiles finished with siloxane sulfopropylbetaine[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1, 3(4):1154-1162.

[10]吕艳萍,李临生,安秋凤. 织物抗菌整理剂有机硅季铵盐ASQA的合成及应用[J].印染助剂, 2005, 22(1):20-23.

[11]胡晓侠, 贺江平. 新型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的合成[J]. 印染, 2014(8):13-17.

[12]蔡露, 李战雄, 戴礼,等. 织物抗菌剂有机硅季铵盐POASC和PFASC的制备及应用[J]. 丝绸, 2015, 52(11):13-20.

[13]张伟, 戴新兰, 周静洁,等. 反应性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其改性棉织物的抗菌性能[J]. 印染助剂, 2016, 33(8):47-51.

[14]殷志剑, 郭玉良, 金雅,等. 反应性抗菌整理剂合成技术进展[J]. 纺织导报, 2007(11):79-82.

[15]马凯凯, 姜潜远, 蒋之铭,等. 基于氰尿酸的卤胺抗菌剂前驱体的合成及应用[C].中国抗菌产业发展大会,2013.

[16]蒋之铭, 任学宏. 棉织物的三嗪类卤胺化合物抗菌整理[J]. 印染, 2014(23):11-14.

[17]刘颖, 马凯凯, 任学宏. 卤胺化合物/季铵盐抗菌整理棉织物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4(5):226-229.

[18]李琳, 任学宏. 水溶性卤胺抗菌剂的合成及抗菌棉织物的制备[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2):76-78.

[19]陈富群,周俏婷,王伟,等. 新型多季铵盐类抗菌剂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J]. 现代化工,2016,(12):78-81,83.

[20]王冰, 金朝霞, 张宗申. 复合型季铵盐类抗菌剂的抑菌效果[J]. 大连工业大学学螅 2015(1).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范文第5篇

顾随先生最广为流传的一句箴言是:“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它有两层意思,一层无外乎说,无生与有生,悲观与乐观,都是生命旅途上的客观实在,无法回避;另一层却具有转化的含义,是指我们可能从对“无生”的觉悟中获得将此生过得更充分的理由,并借着对生命悲感的体验,提升喜悦和满足的能力。

顾先生之学问如此容易使人迷恋,大概是因为他们拥抱了文学最重要的主题,即对人类有限之生活的悲悯叙写,和对无限之精神的执著追求。后者吸引着智慧,前者中存有着深情。这冲突的两端同样意味丰富并值得担当,可在负重前行的漫漫路上,很少有人能消化怨气和怀疑,将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平衡能力作为真正的人生成就。顾先生的一生都充满着波折,但在两难的境况下,学术却被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过往文学因他们的阐释而能为当下提供支持,成为生活的真实注脚。

顾随先生生于最动荡的时代,身体孱弱、心性敏感,且在15岁时,母亲就因为婆婆的虐待而死去,所以他终生未能改变以悲伤为底色的心绪,其自号“苦水”大致也是因此。但由于能以哲学观照命运,顾随身经之悲,却转化成了他的作品对读者的抚慰能力。

有一位朋友从北大回到一座江南小城工作,阅读苦水先生的著作以为安慰。我抄给他《临江仙・送君培北上》:“去岁天坛曾看雨,而今海上秋风。别离又向月明中。沙滩潮定后,戏浪与谁同。把酒劝君君且醉,莫言我辈终穷。中原逐鹿几英雄。文章千古事,手障万流东”。这首写给冯至的词并不完美,甚至稍显粗率,但依然具有直接触动人心的力量。“沙滩潮定后,戏浪与谁同”那种现代经验中真实的落寞与“文章千古事,手障万流东”借古人之语自宽的夸张相平衡,便把夸张都变为了对友朋劝慰的拳拳之意。

杜甫说:“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在中国文学的序列中,永远都有来自遥远时代的支持者,使我们的处境不致太过荒芜,何况顾随先生的时代与我们的时代实在是有太多重合与相似。

信意

顾随之可爱,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以一个现代人的身份来生活和体验,却借助古典文学对之进行表述。看顾随在日记和书信中吐槽学校人事、发起同人刊物、呼朋唤友去吃羊肉锅子,以及讨论恋爱问题,渐渐会忘记他作为大师或前辈学者的身份,而将他视为一个未曾谋面的笔友。

顾随于1897年出生于河北清河县,初名顾宝随,后改名为顾随,字羡季,号苦水,晚号驼庵。今日南开大学的“叶氏驼庵奖学金”即据此命名。1955年,随在天津师范学院的《教职工履历表》里写道,他出生时,家里有一百亩地,开着一个银号,资本是一万吊钱。到二十岁时,家里已有地两百亩,资本一万元。那是1917年,而1918年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的工资才每月8元。因为祖父和父亲都是清代的秀才,所以顾随从小就被关在家塾里学文言文,直到10岁那年终于获得父亲的大赦,进入高小读书。18岁时,顾随毕业投考北京大学,校长看过他的考卷后,觉得他的古典文学功底如此之好,似乎不需要再在中文系浪费时间,就建议他改学西洋文学,以求中西贯通。于是顾随先到北洋大学预科专攻英语,两年后转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在自述中,顾随说他被关在家塾里读书时,对于“念古书,写文言”能力上虽能驾驭,情感上真不喜欢。谁知升入高小后,他并没有如愿解脱,反而发现了文言倒还是长处,数理化学起来更是一窍不通,得靠老师送分才能勉强过关。因为书信、日记和自传材料的缺失,顾随怎么看待自己的大学生活无据可知,但以他1921年24岁时的一系列书信来看,当时在山东青州中学任教时的顾随已经完全是一个活泼、自由、热爱社会生活的现代青年。于是,他一边体验着生命底色的悲哀,一边兴致勃勃地生活,难以入眠时便躺在床上默想出一首又一首小词。

这是我最喜欢顾随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因为我也厌恶背书,更重要的是,他从未将古典文化视为不可置疑的神圣信仰,也并不持守封闭的文化本位论,指望靠恢复古典来维持国本,拯救颓风。相反,年轻时代的顾随自认为是新文化阵营中的一员。他推崇鲁迅。当年就读于天津女师,后来成为河北大学中文系主任的王振华教授回忆说,顾随先生在课上讲《伤逝》和《娜拉走后怎样》,以至于满室呜咽。如今我们看《顾随全集》,还可以找到他的一系列白话小说,以及以鲁迅小说研究为主题的讲稿和论文。他曾经说过,“弟虽无著作天才,然若专心致志,与近日中国作者相见于文坛诗国中,敌手大约亦无多”,甚至希望同样在小说创作上获得成就。与此“专心致志”相反,顾随自述其诗词写作,却说是:“但不过信意读之,信意写之而已。”

我猜想,若让叶嘉莹先生来阐释“信意读之,信意写之”,她会说,此八字道出了小词之写作的精髓,就像晚唐五代的小词之所以具有兴发感动的力量,是因为文人以余力作词,并未想要借此进行言志或求道的自我剖白,所以反倒在最大程度上留有诚意,也为那些无可名状的幽茫心事找到出口。顾随词作感动人心的力量就藏在“信意”之中,因而难以着意模仿。

清醒

顾随的著作中真的具有太多新文学与旧文学、新思想与旧思想的矛盾。他的清醒与可贵也恰恰存在于这一矛盾中。

顾随自己是英文系出身,并借助别人的翻译广泛阅读日本、北欧、东欧文学。除提到契诃夫、托尔斯泰、高尔基、波特莱尔、夏目漱石、小泉八云等当时世界最新潮的作家之外,他居然在信中戏仿刚刚被赵元任翻译过来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现译《爱丽丝漫游奇境》,小朋友们虽然喜欢,成人读者却常常觉得此书甚为古怪,难以卒读。顾随读得津津有味,并号召朋友们:“这部书实在是一部好书,您暑假在家没事,不妨熟读,千万不要拿着当作消遣。”

翻阅《顾随全集》,我获得的印象是,顾随对西方文学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与他同时代或稍早几十年的西方作品中,而不大涉及西方的古典文学。这大概是因为从生活经验上来说,顾随具有现代人的死亡焦虑、情感追求和生活趣味,所以他有能力欣赏和模仿从《红笑》到《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一系列作品。同时他也发现,现代生活经验及其带出的情感和思想,在其最普遍的层面上,也确实更适合用白话文来表达。他说:“白话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古文表达不出来的。今日用旧体裁,已非表现思想感情之利器。”“青年人应该创造新的东西,不应该在旧尸骸中讨生活。”在这样的观点之下,顾随对他的弟子叶嘉莹说,研究古典文学而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除取经于楔形文字外,无他途也”,又说,“至少亦须通一两种外文,能直接看洋鬼子书,方能开扩心胸”。

顾先生的提醒深具眼光。当时年方22岁的叶嘉莹尚不知道她的人生将在巨大的L浪中鹏飞鲲化,但在70年后再予反观,我们不得不承认,叶先生也同样是因为将她所在时代的真实体验和思想资源注入古典文学的写作和阐释中去,才拓宽了诗词表现力的世界,并增强了古典文学对现代心灵提供支持的可能性。

近代以来所有有志传统学术者寻找到的道路中最为健康可行的一条即是重新对传统文化进行阐释,发展其中具有生命力的那部分,并使它为现代生活服务。顾随先生未必有此明确的表述,但他的古典文学创作和研究却遵循着这一原则。由于“重新阐释”远未完成,而文化上的原教旨主义者又层出不穷,“保存国故”的旗号下常常藏着专制王权的梦想,因此在这一波“国学热”之中,重新提起顾随,真的是一件适时而必要的事。

锐感

顾随的清醒还在于在文化问题上分清社会与个人的界线。他虽然从国民教育的角度反对教青年写词,认为“教青年人填词是伤天害理的事情,稍有人心者, 当不出此”,但这完全不妨碍他自己填词讲词。从他与学生的通信中可以看出,他常常以教师的身份劝导学生开拓阅读视野,写作白话文学,又像挚友一样与对方诗词唱和,并为对方的清词丽句击节赞叹。我想,顾随深深知道,对于养成现代公民所需的文化修养而言,白话是更好的载体,但每个时代都有一些格外敏感的心灵不满足于此,他们要求更精微的审美体验。这不是刚刚起步的国民教育的任务,但如果你恰好拥有这样的天资,那也不妨用它来谋取幸福。

因为是完全将读者预设为那些天生锐感的人,顾随的诗话词话甚至触及了一些不可言诠的人生与美学境界。

比如他说:“诗最高境界乃无意,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秋夜独坐》)岂止无是非,甚至无美丑,而纯是诗。如此方为真美,诗的美。‘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陈与义《春雨》)亦然。”这样的话,听得懂的人一看就懂了,不仅看懂,还觉得自己经过或将要经过的无数个雨夜和黄昏都被他说出来了。可是深以为许的这些人,并不能再进一步将之演化阐释给不懂的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