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精神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数学素质教育 创新精神 数学气质 数学活动 教学模式
数学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成为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研究课题。笔者仅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及数学教学与整个学校创新教育工作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几个方面
1. 注重学生数学气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数学气质是一种复杂的个人的心理形成物。”它通常表现为“力求把周围的现象数学化,总是处处注意现象的数学的侧面,注意空间的数量的关系、联结及各种函数的依存关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力求现象数学化,应是这种所谓数学气质的实质所在。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有这样一道辨析题,三十六口缸,九只船来装,只能装单,不能装双,问如何装。一个有数学气质的人(当然包括有一定数学经验),可立即领悟到这是把一个偶数表示成奇数个奇数之和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注意事物之间的数学现象,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会逐步形成数学气质,从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浓厚的好奇心,对问题的敏锐感,强烈的探究愿望和坚持性,敢于质疑问难、挑战未来的勇气。
2. 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往往使学生视如畏途。在数学教学中,要从教学素材中选取通俗生动的事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3. 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数学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前人的经验,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接受前人所发现的数学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对数学符号组合的分析、图形的证明、计算的变化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逻辑理解、抽象概括,对称欣赏、表象创造、变化联想等方面,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直觉性和独创性等创新思维的优良品质。
4. 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中学生而言,数学能力就是学习数学(再造性)的能力。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迅速而成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三大方面。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向“创造性”数学能力转化,就必须注重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学生在数学中形成和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力争参与社会实践,解决具有社会意义内容的实际问题,促使其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1. 具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创新的教学离不开教学的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使这条主渠道顺利畅通,必须改变旧的传统思想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数学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和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如尝试自学――探究型、引导――探索型等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进行创造性地教和学。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数学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思维和想象。
三、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纳入整个学校的创新教育体系之中
1. 数学是构成学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纳入整个学校的创新增长率体系之中,才能构成创新教育的巨大合力,达到提高学生方面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2. 数学教学要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结合。学科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要根据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品德,即在创新过程中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谐的团队协作精神。
关键词:数学素质教育 创新精神 数学气质 数学活动 教学模式
数学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成为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研究课题。笔者仅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及数学教学与整个学校创新教育工作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同仁商榷。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数学气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前苏联研究中小学生数学能力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数学气质是一种复杂的个人的心理形成物。”它通常表现为“力求把周围的现象数学化,总是处处注意现象的数学的侧面,注意空间的数量的关系、联结及各种函数的依存关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力求现象数学化,应是这种所谓数学气质的实质所在。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有这样一道辨析题,三十六口缸,九只船来装,只能装单,不能装双,问如何装。一个有数学气质的人(当然包括有一定数学经验),可立即领悟到这是把一个偶数表示成奇数个奇数之和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注意事物之间的数学现象,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会逐步形成数学气质,从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浓厚的好奇心,对问题的敏锐感,强烈的探究愿望和坚持性,敢于质疑问难、挑战未来的勇气。这正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的典型的个性心理特征。
2.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
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往往使学生视如畏途。在数学教学中,都是要从教学素材中选取通俗生动的事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3.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
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数学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前人的经验,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接受前人所发现的数学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对数学符号组合的分析、图形的证明、计算的变化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逻辑理解、抽象概括,对称欣赏、表象创造、变化联想等方面,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直觉性和独创性等创新思维的优良品质。为此,应该鼓励学生摆脱那种习惯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
4.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中学生而言,数学能力就是学习数学(再造性)的能力。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迅速而成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三大方面。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向“创造性”数学能力转化,就必须注重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学生的数学中形成和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力争参与社会实践,解决具有社会意义内容的实际问题,促使其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1.具有创造性地教和学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
创新的教学离不开教学的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使这条主渠道顺利畅通,必须改变旧的传统思想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数学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和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如尝试自学――探究型、引导――探索型等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进行创造性地教和学。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数学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3.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思维和想象。
三、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纳入整个学校的创新教育体系之中
1.数学是构成学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纳入整个学校的创新增长率体系之中,才能构成创新教育的巨大合力,达到提高学生方面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2.数学教学要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结合。
学科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要根据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品德,即在创新过程中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谐的团队协作精神。
3.数学教学要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
学科教学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使得多学科知识融汇贯通,多种能力、方法和手段的得以综合,可为创新策略的建立和丰富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数学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一、语文活动课程的综合性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语文活动课程广泛地跟各门学科结合,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范围,为“跨学科学习”提供了条件。其有利于在知识和学科的整合中培养创新思维。语文活动关涉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可以通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现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整合、语文教学和现代信息教育的整合、阅读与写作的整合、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整合……在探讨研究的过程中,各门学科知识的渗透使学生思维的“触须”伸进其他学科之中,或某一学科不同的角度之中,探索者在既保持思维的活跃又保持头脑的冷静,既保证思维的发散又着眼于研究主体的前提下,实现思维发散的火花“聚合”。
二、语文活动课程的开放性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首先是具有开放的教学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把育人确立为最高的境界追求和最终的目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同时,依据多重智力理论,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不能用同一目标培养人;用同一模式教育人;用同一标准评价人。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能优势,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
三、语文活动课程的自主性特征,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活动课程的主要目的不是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把情感目标提到与认识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它要求与生活接壤,特别强调活动过程中的生活的体验、知识情感的体验,强调学习的态度、价值观、生活方式这些素质目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结合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体验的基础上进入语文活动。在活动的特殊的情境中,在广泛的生活实践和以语文为主的相关学科交叉中,学生带着自己对生活的种种语文观念的独特体验,在教师的有效引导、组织、促进下,开发个体内在的创造潜能,对相关“语文主题”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完成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语文知识能力的新组合,在此基础上完成一种“新文化建构”。活动过程始终把学生放在活动的核心地位,注重学生对活动的体验和强调个体之间的多向信息传递、交流与综合性的探究,在体验探究的基础上感悟新的认知结构,感悟新见解,进而实现知识创新、理论创新。
1 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具备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征
国外有学者研究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并无显著的相关”。他们认为:“教师工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为了使教师工作有效进行,教师必须具备最低限度的智力水平。但是,智力超过某一关键水平以后,它不再起显著作用,而其他认知因素或人格特征就起着更大的决定作用。”(见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那么,起显著作用的是什么人格特征呢?这部《学与教的心理学》援引了中外学者所作的关于“有效与无效教师的特征”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教师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更大的决定作用”的主要的人格特征是“尊重学生”。其实,广大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早就有这样的共识:决定教师教学效果的,教师的学识和能力并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这些调查只不过以科研的手段证明了大家的认识。这个调查虽然不是专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作的,但是,它同样能够说明:取得“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并无显著的相关”,教师具备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征,起着“决定作用”中的主要作用。
我们知道,“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期望效应”和“相信效应”。毫无疑问,“期望”和“相信”的前提是对被期望、被相信者的尊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先生当然不仅是为了防止埋没人才才发出这样的告诫,他显然是在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摒弃“冷眼”和“讥笑”;要尊重人的发展,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应有期望。
英国《教育》周刊2003年1月发表了题为《中国正以创新名义审视教育,但教育改革会引发歧义吗?》的文章。文章说:“促使中国进行教育改革的是一种迟来的认识,即中国的教育制度没有培养出足够具有创新思想的人……通过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并视老师为平等的人,中国的师生之间可能出现一种新型关系。”
文章所说的“新型关系”,即“平等”的关系,不用说是以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为基础的。而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基础,必然是以教师尊重学生为前提的。外国人看我们意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改革,首先关注的是我们的师生关系,而不是教师的创新精神,这不也说明,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于培养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吗?
2 培养创新精神,必须突破“尊重个性”这一难点
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有学者认为,创造力亦即个性品质。这是不无道理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人的个性就谈不上教育。同样,我们也可以这样断言:不尊重人的个性,就谈不上创新。
教育可以培养创造性,也可以扼杀创造性。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严重忽视学生的个性――固守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味地讲求整齐划一。素质教育之所以把“让学生个性发展”作为要义之一,就是要消除“划一”教育、“共性”教育的弊端,强调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个体潜能的有效挖掘,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问题是,对学生的个性由严重忽视到重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施素质教育阻力重重,其中最大的阻力就是对学生的个性难以宽容。上面提到的英国《教育》周刊的文章中还有这样一段话:“问题是要使这种平等关系生效。政府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但无法保证中国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能改变伴随其一生的教学习惯。”这个判断不无道理。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的确有相当多的教师,由于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长期实施注入式的教育行为,已经习惯于共性教育和听话教育,不能容忍个性存在,已经成为他们教育性格的构成因素。他们否定个性,拒绝个性的种种表现,几乎可以说,很多是出自这种性格使然的“本能”。一位教师在一次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之后就曾感慨地说:“道理我都明白,可就是一遇到事就不行了!”正因为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正因为尊重个性是培养者的难点,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首先抓住这个关键,突破这个难点。
3 培养创新精神,必须创造民主、和谐的自由环境
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们的心理自由。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自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的自由环境如何,对于能否培养创新精神至关重要。
一节九年级数学课――“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师让学生看书上是怎样给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分类的。一个学生提问说,除了书上的方法,他还可以按照别的方法分类。教师未置可否,让这个学生坐下了。教师本应该给这个学生一点时间,让他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可是这位教师轻易地把不同的意见给冷落了。
一节七年级语文课,分析何其芳的诗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师讲得津津有味,一个学生提出:“教师,我觉得这首诗写得不好。”教师一愣,说:“这是你自己的事,坐下吧!”就这样,把一个刚刚冒出来的“求异思维”给压下去了。
这两位教师的做法还是“轻”的,有的做法则近乎恶劣了。一位教师上课给学生对练习答案。教师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一个学生有一个答案跟教师的不一样,又不明白为什么错,就向教师提出疑问。这位教师态度生硬地说:“我不是把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了吗?”有位教师给学生分析一个句子,解释作者用某词而不用另外一个词的妙处。一个学生在教师讲课的时候偷偷查了字典,发现两个词的解释意思一样。这个学生很困惑,举手提出疑问。这位教师挖苦说:“我是按照专家的意见讲的,你比专家还能耐吗?”于是引起哄然大笑。还有一位教师讲古代诗歌。有一句诗是“天机织罢月梭闲”,注解:“闲”是“停止”的意思。一个学生问教师,为什么诗人不用“停”而用“闲呢?教师嘲笑说:“用‘闲’诗才是作者写的,用‘停’不就是你写的了吗?”这样的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尊重学生正当的要求和权利,禁锢学生的思想,压抑学生的灵性,怎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必然搞一言堂,课堂气氛必定紧张而压抑,学生毫无心理自由可言;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当成教鞭下的奴隶,这样的“主阵地”不要说培养创新精神,学生本能的创新精神也会被压抑甚至扼杀!
我们也有不少教师,他们的课堂充满了由于相互尊重而形成的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的课堂,师生之间构成一个融洽、和谐、宽松、健康、充满欢乐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思维活跃,热情洋溢,创新精神得到充分的舒展和有效的培植。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精神
一、创业精神的构成
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它的内涵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哲学层面的创业思想和创业观念,是人们从理性上获得的对于创业的认识;心理学层面的创业个性和创业意志,是人们从事创业的心理基础和前提;行为学层面的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是人们创业的行动指南。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精神
创业精神的核心是创新精神。一般看来,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区别不大,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创新精神是古往今来历史发展的源动力,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更替旧事物,催生新事物的唯一途径。创新精神是创业的前提与核心,但创新并不是创业的全部内容,只具有创新精神,而缺乏其他必要条件的人,很难在创业上获得成功。
(二)进取精神
创业并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推动这段过程的完成,没有进取精神是很难做到的。进取精神使人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乐观面对和处理事业和生活中的诸多困难与挑战,最终走向成功。结合古往今来的案例不难发现,进取精神是所有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他们在进取精神指引下持之以恒的不懈奋斗,是走向成功的途中最有利的武器。
(三)冒险精神
创业是对机遇的创造与把握,任何机遇所伴随的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而是要面对诸多风险。对这种风险缺乏预见性和意识,不敢承担风险而畏缩不前,会造成机遇的流失,使创业过程陷入困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风险尤为突出,因此新时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冒险精神,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承担风险。
(四)团队精神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则可以将个人的力量放大,善于组织和管理团队成员,尊重和接纳团队成员的感受与建议,有助于将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因此团队精神对创业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团队精神包含了人与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艺术,即是对创业的助推器,也是对个人素养提升的催化剂,值得所有创业者耐心掌握和探索。
二、大学生是创业的先锋
大学作为最高教育机构,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使命和任务。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到了部分先进技术,能够有条件创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在此基础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专业优势,为创业制定明确的目标。因此,大学生应当是创业的先锋和骨干力量。
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存在教育思想陈旧,实践能力欠缺,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模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培养出的人才缺乏与国际同等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与此同时,我们长期以来所采用的应试教育模式致使教育体系中偏向学以致用的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对薄弱,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缺乏相应的能力和意识,至于创新意识则更是匮乏。因此,高校应该通过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加大相关的课程建设力度,更加对学生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冒险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对大学生就创业能力进行对口教育,将一批具有创业能力及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输送到社会上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为此,必须要加快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型,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完善,促成传统的就业教育向适应时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转型。要改变过去单调、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适当调整专业结构,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在课程中设置创新创业环节,并注重开设创新创业课程;采取因材施教的培养方式,为高素质复合型创业人才的成长提供条件。
四、推动教学改革,提升创新能力
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通盘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使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实践科目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协作能力;在课堂中,应该摒弃照本宣科的说教,结合实际需求,灵活变通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能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案例分析,引导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兆平.论工科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J].理论研究,2011,(04):13-16.
[2]吴世丽,仪建红.当前工科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7,(6):78-79.
[3]王岩.新时期创业精神的本质特征[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7.
[4]赵薇.企业家创业精神视角下的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岳论丛,2010,(12):38-42.
[5]夏清华.创业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8-9.
[6]谢志远,刘元禄.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1):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