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服务保障机制

企业服务保障机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服务保障机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服务保障机制

企业服务保障机制范文第1篇

旅游储备金一般应用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为:旅游业监管部门对具备一定运营实力和较好信誉的旅游企业进行信用授信,使得该类旅游企业具备吸纳旅游储备金的行业资质。有远期或短期旅游消费需求的旅游者将少量的闲余资金交付给取得旅游业监管部门授信的旅游企业,当旅游者未来发生旅游消费行为时,再按一定的优惠比例冲减旅游费用,并且在旅游行为发生时可以获得更优质更完善的服务。旅游储备金的所有权仍归旅游者,使用权则归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对旅游储备金的自主使用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用作旅游服务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还可以用作旅游中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条件的改善,以提高服务质量的品质;二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采取委托贷款、信用贷款、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将旅游储备金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给旅游消费地,进一步解决旅游消费地相关产业的资金困难,支持和增加旅游消费低的各项投入,以此改善旅游设施和培训相关从业人员,提高旅游消费地的接待条件和服务水平。与此同时,旅游企业还可以从融资中获得一定的贷款利息所产生的资金回报,不但可以持续增加企业的资金量,还可更有力地保证旅游企业不断提高服务品质的投入资金,进一步使旅游者得到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2旅游储备金引入金融信用保障机制后的应用模式

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要求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各经济实体业务往来实际方式来看,要想真正将旅游储备金应用到一个比较完善的程度,需要引入金融信用保障机制,这样才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使这一应用真正有效、健康地实施。从一般认识上讲,参与的实体越权威,人们对其的信任度越大。比如,人们往往最信任的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参与得越多,信誉度也就越高。但我国经济法、公司法等诸多市场规范的法律法规中已经明确界定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不得进行担保等经营性活动。因此,我们把诚信保障体系纳入旅游储备金的引用系统的时候,可以将旅游业监管部门去除,使这类政府部门虽然在旅游储备金的这个大系统中,但是并不直接参与到诚信担保体制这个小系统中。这也保障了旅游储备金体系真正规范地进行市场化运作。在担保各方对象确认的问题上,本文认为应遵从一般市场规则,即和谁发生主要业务资金往来,就同谁担保。很明显,旅游储备金应用的体系中,担保双方是旅游者和旅游企业。在旅游储备金的一般应用模式上,引入具有极强诚信保障功能的担保公司,才能使得旅游者交付给旅游企业的的资金有第三方的保障。诚信担保体制的具体操作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通过担保公司签订担保协议,主要担保内容应为服务升级。如果旅游客户在发生旅游行为时旅游企业提供的旅游服务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则发生旅游储备金相关合同的违约,旅游企业负责按照相关合同向旅游者赔偿。如果旅游企业无力或者以各种理由不履行赔偿行为,则达到第三方担保公司履行担保合同中赔偿的条件,担保公司须进行赔偿。另一方面,旅游者交付给旅游企业的旅游储备金是预付消费款,是归旅游企业支配的资金,通俗的说,旅游储备金是旅游者对旅游企业的投资,是旅游企业的负债。因此,旅游企业无需对这部分资金进行担保。

3旅游储备金体系引入金融信用保障机制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本文通过对实际旅游经济产业市场各方业务方式分析,当旅游储备金体系引入金融信用保障机制后,可能会遇到以下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服务费用分配问题。当第三方金融信用保障担保机构纳入到旅游储备金体系中后,会增加一个比较重要的服务方,因此,针对担保方的服务费用问题,就突显出来。从市场运行机制上来看,付给担保方的服务费用,即可以是旅游企业,也可以是旅游者。如果旅游企业负责支付给担保方服务费用,则会增加旅游企业的资金负担,消减旅游储备金对旅游者提升服务的作用。如果旅游者负责支付给担保方服务费用,则会增加旅游者的资金投入,直接消减旅游者参与旅游储备金体系的积极性。因此,针对这一双重矛盾问题,本文认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为旅游企业从旅游储备金的融资贷款利息中,支付给第三方担保公司的服务费用。这样一来,无论是旅游企业还是旅行者,都不会因为第三方信用保障担保公司的引入,而多支付资金,保障了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使得完善的旅游储备金体系的运行更加顺畅和健康。二是旅游行为更加繁琐。第三方金融信用保障担保机构纳入旅游储备金体系后,会直接使旅游者发生旅游行为时和旅游企业提供旅游服务时的往来行为繁琐。旅游企业、旅游者和担保公司三方均需要签订相应的服务合同,首先旅游者同旅游企业签订旅游储备金服务合同,其次旅游企业同担保公司签订担保合同,最后担保公司要同旅游者签订担保履行合同,这就使得旅游储备金体系的实施非常繁冗。因此本文认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是,首先旅游企业同担保公司签订标准担保合同,这一合同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缴纳旅游储备金的旅游者,即针对旅游储备金业务服务的一揽子合同;然后旅游企业同旅游者签订旅游储备金服务合同。这样一来,既不存在繁琐的服务程序,也使得旅游者得到的升级服务有了保障。

4旅游储备金体系引入金融信用保障机制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

旅游储备金体系引入金融信用保障机制后,对旅游经济的发展除具有一般推动作用外,本文认为更突出的作用有以下两点:首先是完善了旅游储备金的一般应用,符合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使得旅游者和旅游企业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旅游客户来说,在和旅游企业发生预付资金业务时,有第三方专业金融信用保障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将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旅游储备金体系中来;对于旅游企业方面来说,担保机构的参与,不但可以使旅游储备金的收拢更加顺畅,而且可以规范自身的市场行为和提高服务水平。其次是担保公司的引入,可以使“大旅游”概念得以实施,不但提高了旅游行业自身的发展水平,也有力地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企业服务保障机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鲜食品 物流 保障机制

1 我国生鲜食品物流现状

1.1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效性弱。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用于对生鲜食品的信息处理,来实现对生鲜食品物流的管理,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方式。

1.2 我国生鲜食品在途运输中的货损率高是生鲜食品运输的一大缺陷。运输形态差、运送不及时等问题明显暴露。其中,冷链技术落后而引起的鲜活性的保值率下降尤其明显。一方面,物流设施设备落后,其落后状态严重影响着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物流网络分布不合理也影响了货损率的程度。

1.3 整个物流行业的标准尚未确立,第三方物流市场尤其是对于生鲜食品的冷链第三方物流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

2 生鲜食品物流保障机制的模式

2.1 生鲜食品物流保障机制的理解

本文所说的生鲜食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生鲜食品的价值而进行的生鲜食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它包括生鲜食品的生产、收购、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是实现生鲜食品价值的保值增值过程。生鲜食品物流保障机制是围绕着生鲜食品物流这一主线,通过对物流、信息流的控制,从源头的原材料品质控制,到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直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配送中心直到最终消费者连接起来的,并入政府部门、监管、检查部门以及逆向物流的整体的网络的保障生鲜食品质量、新鲜程度的组织方式。

2.2 生鲜食品保障机制的过程模式分析

生鲜食品保障机制结构上具有层次性,动态性和地域性等特点,而且在管理上也都涉及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和农牧民等业务实体。但是,整个保障机制的目标,运作过程和控制类别都是可以整体说明的。其过程流程如图1。

生鲜食品保障机制总体上分成四个阶段:生鲜食品的鉴定阶段,生鲜食品的信息处理阶段,生鲜食品的存储阶段和生鲜食品的运输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都贯穿着生鲜食品的全过程。存储阶段包括静态存储和动态存储两个方面。运输阶段则涵盖了生鲜食品物流的正向运输和逆向运输阶段。

生鲜食品的鉴定阶段包括司法部门对于生鲜食品的全程鉴定。也就是在整个物流流程中,每个环节对于生鲜食品的质量和新鲜程度的鉴定。这项措施可以借由法律的强制性手段和政府的行政措施以及食品安全检查部门的专业检查来实现。所有的相关方都要做好相应的收集、反馈和鉴定报告,尽力联合各个相关方对生鲜食品做出相应的措施。待信息后,生鲜食品才能做适时的流动。一旦食品质量未能符合标准要求,则生产厂家以及主管部门等应该作好及时处理措施,对食品做出回收处理。

生鲜食品信息处理阶段主要是针对生鲜食品的跟踪机制。实现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一方面,对于内部物流系统来说,它首先主要是对于服务信号的跟踪和反馈机制。服务信号包括对生鲜食品的质量和新鲜程度的信息检验,而反馈主要是说明生鲜食品的保持程度和对于有货损、货缺等状况的反馈。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准确的反映食品的在途情况。让企业能在第一时间把握整个产品的维持程度。在货损时候,提供信息处理,让企业可以对缺陷食品做好产品信息处理并制定相关的措施。其次是对于食品安全的操作。提高信息技术,提高食品本身价值度,如在途运输中对温度的控制方面。另一方面,信息处理主要是用于企业生产和物流整体系统的联系。两方面同步进行,消除不确定性对于物流系统的影响。信息处理应该包括在一定程度上质检部门和政府机关等相关协作方的信息操作,做到高效率、准确的信息把握。让整个物流系统处于一个信息操作作业当中,尽量让各个相关方都可以处在信息动态之中。

生鲜食品的运输阶段,将食品从原材料供应地到消费者之间的正向运输和当出现缺陷食品时候对于缺陷食品从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或者加工场所的反向运输。其中包括生鲜食品的运输形态和运输时间等。运输形态主要是涉及到动态存储中的技术控制和运输工具运输路线的选择等。运输路线与物流的整个操作系统的路线有关。其中主要涉及到采用自用物流设施体系还是第三方物流运作。运输路线的选择也就是整个食品安全机制系统的环节,也就是综合考虑生产、销售和协调性以求达到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保值增值。尽量简化物流操作系统的节点,在最大的运输利润上采用最为优惠的运输路线而达到最佳的运输效果。运输路线上下游之间的选择可以通过整个物流体系的操作协调,供需方的共享形式来提高整个食品物流体系的运作。让食品能够货畅其流,加速周转,提高流通的效率。从而保障食品的质量与新鲜度。

通过食品安全保障机制模式,可以加深理解食品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正确认识食品安全控制的运作过程。从而,为企业建立合适的运输提供参考,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和业务流程来选择最优的食品运输网络。不仅仅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指明了方向,而且可以通过以该模型原理来对我国的整个食品安全网络做好逐步的完善工作。

3 生鲜食品物流保障机制关键问题分析

3.1 技术的提高

3.1.1 信息技术操作

①生鲜食品流程途中可实行货物追踪。打造“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全程管理”的全程运作体系。让相关信息渗透在整个食品安全机制中,以生鲜食品作为贯穿整个食品安全机制的一条线索,构建信息系统让其成为控制食品质量、新鲜程度的一种衔接、协调的手段。食品的品种多,货物集散幅度大,需引进先进信息系统对产品的安全度进行管理。运输公司的发运单与生产企业的发运单编号必须一致。整个物流环节的信息系统,管理表格基本做到统一。其中,每一个单号都分别对应着货源地、发货清单和发货地点等。这样,不管在哪一个环节,想追踪食品,只要进入公司的网站就可以查询到食品的具体流程了。若有食品的损失,食品的腐烂等状况出现,可以随时追踪食品并对其作出处理。

②高科技的应用。高效率、费用经济的信息传输系统可以为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本文认为,我国物流企业可以逐渐引进诸如日本物流企业中使用的可拆卸式货架、移动式商品条码扫描设备等实用的物流工具,普遍应用物流商品条码和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商品入库、验收、分拣、出库等物流作业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与控制。既提高了效率,又加强了管理。同时,加强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冷链方面的应用。逐步实现与电子商务的紧密合作。

3.1.2 冷链技术

①冷链接洽环节。生鲜食品运输中最常使用的是公路的冷冻车、海运和铁路的集装箱。从冷库到车到箱的过程一般只要严格操作就不会有问题。就公路冷冻车而言,基于生鲜食品的集散地不集中,冷冻车主要是在途中的卸货、温控控制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食品腐烂变质问题。可在车上加入温控仪,在车门加入扫风机(见图2),在此基础上的车上货物追踪仪器也可以看到清楚冷冻车的温控情况。而对于海运、铁路运输,集装箱的温控主要是通电制冷。

②提高生鲜食品的包装技术。充分让包装技术的保护、定量、标识等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以防止污染和腐烂变质。辅助好动态存储功能的发挥。目前生鲜食品的运输包装等等技术还不够成熟,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包装不当而引起的食品变质的比例很大。在保质、保鲜、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中,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急需解决。

3.1.3 运输技术

即产、销、储;点、线、面的结合。也就是结合生鲜食品的特殊性质,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运用不同的运输网络设计,以求达到运输形态上的提高。综合把握各个节点之间的运输。物流商要有很强的运输送货能力,这不仅要在时间上把握,在规模上也要占优势。把生鲜食品从源头的资料供应到最终消费的全程运输看成一个系统的操作过程。以最大限度的节点,最优的路线来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统一。构建生鲜食品物流的全面管理战略。针对生鲜食品特殊性、在运输途中损耗量大、多品种、小批量等特点应采用不同的措施,提高生鲜食品的物流水平。如针对生鲜食品的多品种、小批量特点可以发展专门的散装车,自卸车,针对生鲜食品的易腐性改进冷柜。如低温保鲜食品范畴的食品:牛奶。对质量、鲜度、营养均有很高要求,因此在物流上可采取“当天加工,当天配送”的原则。设置一条从进货、分割、加工、包装、配送运输直至零售店销售的供应链,使流通加工与配送一体化达到统一。

3.2 完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综合运作功能

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的物流服务方式已成为必要。针对我国目前行业的现状,快速的提高到综合性不大现实。

3.2.1 分散式第三方物流

即生产企业的物流外包合作方可以有多家企业形成。可以在仓库、配送、冷库、冷冻车、运输中心等等环节都采用不同的合作方来实现。但要求有专门的独立的冷链物流部门,统筹规划冷链物流业务,如提供专门的冷库、冷藏车,以实现垂直一体管理方式。这种方式要求第三方面物流要有紧密的合作方案,有完善的网点布局,有系统的信息操作。

3.2.2 集中式第三方物流

对于生鲜食品来说,主要是集中第三方冷链物流。在分散式第三方物流运作成熟后,应考虑集中式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业务。即对于存储、配送、运输、冷库、冷藏车运输等环节都采用同一家企业一体化服务。这样三者同一,可以管理轻松,减少了物流的复杂性。对于网络货物信息的掌握比较有可控性。这是物流行业的高级形式,必须以第三方物流的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来达到高效节约的效果。它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到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企业物流最终要达到的也就是一体化的物流。

3.3 搭建社会化生鲜食品物流网络

完善物流体系化操作。生鲜食品从原材料到最终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流通,每一个环节的把关都至关重要。各个相关协作方,包括政府部门、相关的生产企业等都是这个机制里面的重要因素。对于机制的综合运作也就是对于生鲜食品物流的网状结构的操作要实现系统化,让食品行业针对食品的特征来对食品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细分,尽量精简网络结构分级。按照食品的特性规划,合理的布局网络节点,避免盲目的低重复建设。这是一个很长的网状过程,需要一系列的努力管理和完善。其中包括鉴定系统、信息系统、存储系统和运输系统等。尤其主要关于第三方物流特别是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与完善。系统化的操作能够实现食品的多样、快捷化要求,能够达到食品的安全控制可行性简单化,能够实现食品安全的规模效益。各相关方应该共同努力搭建关于食品安全机制的控制平台。逐步完善食品安全控制机制。让食品物流保障机制朝着网络结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健康有序地发展。政府、质检部门等相关部门要尽力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各相关企业也要注重对于自身的质量把关,尤其是冷链物流方面的把关,生鲜食品对于动态存储形态要求极为重要。

4 总结

生鲜食品物流保障机制顺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企业提出了一条解决生鲜食品在物流方面的关于鲜活性、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所构建的生鲜食品物流保障机制模式以及其过程的分析,可为生鲜食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提供一些价值性参考。同时,就本文所构建模式中关键问题分析,是促进该模式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的手段。可以说,技术的支撑、第三方物流尤其为本文所提到的冷链第三方物流的正确之举、社会化网络的明智选择,对整个保障机制乃至未来的物流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实现生鲜食品物流保障机制的经济效益,实施生鲜食品物流保障机制时,我们还应从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物流战略框架,结合相应的技术,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逐步完善物流行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军.从食品安全看冷链技术的应用[N].现代物流报,2007-

07-17.

[2]代文峰.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对策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07(1).

[3]万寿桥,李小胜.农产品物流的改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1):34-35.

[4]汤晓丹,娜仁图雅.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及优化[J].物流管理,2008(2):5-7.

企业服务保障机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地方高校 应用性人才 区域产业 就业保障

【中图分类号】C961.9 【文献标识码】A

区域产业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里,提供相同服务或者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所有企业的集合,是区域竞争中的主要竞争主体。随着区域产业的不断扩大,现代服务业也相继成为区域产业转移、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甚至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高度重视。为响应政府的大力号召,我国许多地区的地方高校都在积极开展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相应地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一大批的服务业人才涌入市场,就业保障就成为我们关心的首要问题,因此必须要健全服务产业的就业保障机制。

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应用性人才的市场需求现状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就整体上而言,市场上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于发达国家,这一差距并没有从实质上缩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缓慢,给应用性人才的就业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服务业所表现出的不足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服务业所占有的市场比重仍然较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市场受限;服务业总体上缺乏高新技术引进,附加值低;服务业市场化发展进程过于缓慢,不够深入;服务业的人才保障体系、市场管理机制都不完善;城市化进程范围小、速度慢,行业内缺乏应用性人才。

在现代服务业的国内外贸易中,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领域:劳动力输出和传统旅游业。从整体上来看,在这两个行业内都缺乏专业知识密集型、先进技术含量高、新型管理模式等一些新兴服务业,这就使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从2003 年开始,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针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应用性人才的实际需要进行了专题调研,启动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这项工程旨在提高人才的培训实践能力,缓解市场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就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上现有的应用性人才资源供给不足,无法满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我国服务业市场上从事传统服务行业的人员比重较大,而现代服务业中许多都是新兴产业,真正需要的是高层次管理型、技术应用型这样一类的人才。目前,在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等方面的人才资源缺口已间接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因此,国内现阶段依旧缺少高端服务业人才。

第二,人才结构组织不完善,分布不合理。我国现有的现代服务业的人才总体结构与现代服务业要求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相比,存在显著差距。我国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整体上受教育水平偏低,从技术等级来看,专业技师及以上人才所占比重非常少。

第三,对人才应用性、实践性培养不够重视,理论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机构的理论教学内容大多过于陈旧,资料更新缓慢,对高素质、懂技术、善管理的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滞后,与现代服务业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就业保障机制研究

国外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就业保障机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首次提出“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到如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目前全球经济产业中产值增长最快、前景最广阔的行业。

2006年11月,欧洲委员会在欧盟制订的“里斯本战略”的基础上,出台了《劳动权利现代化》的绿皮书,针对欧洲整个就业市场的灵活性进行提升,并进一步实现全面非规范化。欧洲委员会建立了一个高级小组,主要职务就是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重新审议了里斯本进程,并制订市场管制的具体措施。2007年到2008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欧洲委员会把就业保障机制的改革、推行灵活管辖就业市场,作为欧洲服务业市场规划工作的首位。因为在全球经济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就业市场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对服务业就业市场的灵活程度进行研究,发现市场上劳动合同的多样化程度越来越深,这些合同与就业合同不同,在就业和收入保障、工作环境等方面都不及就业合同。

欧洲服务业市场强调个人和集体解雇程序和补贴费用都必须越来越灵活,这对劳动力从稳定市场内到市场外临时工的转移工作也提供了便利。在“劳动权利现代化”这一方面,欧洲委员会发表的绿皮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本家的权利,对处于市场结构基层的应用性人才来说,这无疑是对他们的保护。劳动权利是通过近百年的社会抗争争取来的权利的总称,《劳动权利现代化》旨在以最大的柔性进行招聘和解雇,这就确保了市场就业机制的灵活性,这是欧洲委员会首次对市场劳动关系进行大规模干预。此外,为了使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顺利实施,欧洲经济学者们推出了丹麦模式和荷兰模式两个典型。丹麦模式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预先解雇的长期限不作要求,降低失业补偿额度;失业后的前三个月受到政策限制;能够领取的失业救助基金比例提高,达到原来工资的70%~80%。而在荷兰,服务业市场相对于丹麦更加灵活,强调解雇应该柔化,建立更加严格、积极的对下岗人员培训和补工作等相关政策,此外,对工作时间也要求建立统一标准,对保障也应该有一个最低水平。

美国的就业保障制度建立的历史较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现代服务业这一行业,需要劳动人员具备精深的理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需要的是懂技术、善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满足这一要求,美国的一些经济学者和行政人员给出的建议是:第一,加强实践培训、增强应用性人才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由联邦政府出资提供职业培训,改革对人才的培训管理体制,从根源上提升人才的专业技能,降低被解雇的可能性。讲求实效,更好地调动区域产业的积极性;第二,由于美国各个州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政府强调要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扩大就业门路。例如补贴迁移费用、为迁移者提供专业职能培训等措施,以适应新地区、新职业的技术要求;第三,将城镇建设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新兴产业园区,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现行的就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保障美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国内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就业保障机制。回顾国内,我国的服务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程度相对滞后,虽然我国的现代服务业由于改革开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行业规模也逐渐发展壮大,但总体水平依然未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力军。现代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劳动就业岗位中占有很大比重,那么这样一大批劳动人员的就业保障问题就被纳入了政府考虑的范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国内的区域产业导向下的现代服务业与应用性人才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应用性人才就业的逻辑关系。从现代服务业的内部产业结构来看,产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会随着自身的发展不断地对现代服务业提出越来越精细的不同的要求。而应用性人才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也是区域产业发展下的重要力量,他们是企业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应用性人才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是一种供求关系,区域产业要想得到好的发展,就必须依靠应用性人才的智慧劳动;应用性人才要拥有一个好的平台施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就必须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也就是说,有需求才会引发供应,有区域产业引导才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第二,区域产业导向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前提。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在区域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推进的,没有整个产业的发展,相应地应用性人才的就业就得不到保障。以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例,据统计,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服务业产值同比增加20%左右,对广西的产业贡献率达到了25.1%,成为了广西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据此,广西省人力资源局和社会保障厅指出,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需求量将达到100万人左右。并在未来3~5年,培育建设一批满足各个层次需求的人才高地,实现真正的人才聚集与产业聚集相匹配。因此,这样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使现代服务业的前景一片光明,也是对应用性人才就业的根本保障。

第三,区域产业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改善应用性人才的就业状况。区域产业的发展亟需大量的人才,才能与其发展速度相匹配,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的现代服务业正处于发展上升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市场需求的急剧增长,拉动了行业内应用性人才需求的激增。调查显示,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尚未饱和,甚至有些地区处于极度缺乏状态,这就为应用性人才的就业带来了很多机会。当然,现代服务业需要的是高效的、专业人才,以便于提供高质量、内容丰富的服务,这也就提升了应用性人才的地位。首先,人才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区产业经济水平的高低,地区经济发展越好、水平越高,其人才队伍的资质也就越高。区域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需要能够满足各个层次需求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其次,现代服务业涵盖的范围较大,产业需求不再仅仅是单一的策划、宣传或者销售工作,而是需要一些能够从生产基本操作到企业基层,甚至中层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人才。市场的扩大必然吸引更多企业的投资进入,行业内各企业为增强竞争力,必然就会招聘更多专业性人才,这也是产业发展下,为应用性人才就业保障带来的机遇。

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就业保障机制完善建议

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就业保障制度,从整体上看,投入和得到的效果似乎并不成正比,主要问题表现在局限性、不平衡性和保障与效率矛盾等几个方面。因此,构建我国现代服务业就业保障机制的基本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切入点进行完善:

以区域产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现代服务业是为整个区域产业发展服务的,应用性人才必须与时俱进,了解行业发展信息。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都对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就业保障机制提出了特殊要求,必须要适应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各地方高校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来培养、输送人才,加强与企业联合办学,共同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对生产、策划、销售等市场活动也有一定了解,懂得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根本。构建现代化的、符合时展要求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就业保障机制,就要秉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要把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之本,只有培育出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所用,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企业才会为这些员工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在企业中要培养并发挥应用性人才的积极性、创新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成为具有积极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社会主体。

以政府力量为支持。就业不是一个简单而单一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了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应该是多环节的全面性保障,不仅需要法律的硬性约束,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使宏观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拓展就业领域。政府适时适当地调整就业政策,实施积极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调节劳动力资源分配。建立针对现代服务业的就业信息网,让应聘人员市场需求状况一目了然,也有利于他们准确选择就业领域,减少后期的失业问题。对政府政策的参与可以使行业内的就业竞争趋于公平公正公开,为行业制定统一标准,不仅能够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就业保障机制,还能够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保护。

以再就业为保障。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劳动人员大多来源于高校培养的学生,这些学生初入职场,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时可能受负面因素影响较多,因此要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再就业功能。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是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最终目标,建立服务业应用性人才的失业保险制度,要求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对服务业行业内的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政府要协助建立健全的应用性人才失业保障制度,为一定时期内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人给予适当的安置和帮助。

此外,现代服务业是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带动下应运而生的,是结合现代化的创新技术、产业形态和全新的服务方式来对传统的服务业进行改善,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其本质上来讲是源自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需求推动。因此行业内对应用性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必须要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技能和良好的创新能力。这就对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的门槛变得更高。对求职者而言,除了外界的社会保障,最重要、也是最可靠的就业保障就是掌握专业技能,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树立超强的服务意识和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这样才能使就业变得更有保障、更加稳定。市场要起到规范行业发展、优化企业竞争的作用,为应用性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科学的培训。企业要认识到人才是发展的核心动力,没有优秀的员工,企业就没有良好的发展。企业可以适当地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应用性人才的薪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多晋升机会,使之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且良好的就业环境必然对人才形成极大的吸引力,这样既可以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又可以提升企业形象。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产业作为首要的推动力量,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区域产业导向下的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增长点,而人才是拓展现代服务业的首要力量,尤其是具备专业技能的应用性人才。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积极应对,为企业培养并输送更多高精尖人才。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协调好行业内人才分布密度,为广大服务业的人才谋福利。总之,在就业保障问题上,不仅需要政府出台相关调度政策,建立健全的就业保障机制,更重要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维护。

企业服务保障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1产学研协同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作为基本主体的三方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各自投入自身的优势资源,并依赖政府、金融机构及科技服务组织的协同支持,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创新活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率及自主创新能力,同样也为高校及科研机构带来了经济利益及科研成果、产品专利权等非经济利益。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方式。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需要科学的培养体系、正确的培养方法与措施去加以引导和确立。而目前我国从整体上分析和把握产学研合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对合作运行机制的动力机制、支撑机制、保障机制等问题及运行绩效评价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需要进一步完善。因而,发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校企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

2.1动力机制

2.1.1理念引领机制

理念是学生协同创新培养的重要先导,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的工作,思想认识如何引导,必然会直接影响合作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政府要转变对人才培养的理念,提高政府对自身在产学研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其次,高校和科研院所要转变对人才培养的理念,认识到自身在协同创新培养学生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最后,企业应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在协同培养过程中学生对企业生产、科研所起的作用。

2.1.2利益驱动机制

要保证合作教育的成功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其内在的动力取决于双方的共同需要及合作者之间内部相互利益的驱动。只单靠外部推动及宏观指导是难以维持长久合作的,合作本身就是双方的事情,单有一方的积极性是难于实现的,只有使双方形成一个休戚与共,一荣俱荣的局面,即保证“双赢”,合作才有稳定的基础。产学研结合的动力来源于结合领域内的总目标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表现在高质量的产品和高质量的人才、通过科学技术这个中介,将双方的利益捆在一起,并通过优势互补而达到共同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十分注重产学研结合双向功能的发挥,使之既有利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又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使之成为校企双赢的产学研合作利益机制,充分挖掘合作创新的潜力。

2.2支撑机制

2.2.1组织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是保障产学研合作教育顺利运行的工作机制。产学研合作是由学校、企业、科研单位几个不同的利益群体,按“平等自愿、互相尊重、互惠互利”的原则结合起来的,彼此是平等协商的关系。为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高效、顺利运行,必须要加强合作教育的组织管理,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董事会这种组织形式是现阶段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内部管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形式。

2.2.2利益分配机制

生产企业在生产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而科研机构和高校在应用与开发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又有着各自的优势资源。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指合作各成员作为利益主体,对合作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进行分配的一整套制度或契约安排。利益分配机制是产学研合作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反应,处理不好会影响合作的进行。利益分配的关键在于,根据合作中各方贡献的大小,公平合理地对利益进行分配,同时,合作各方应该参与利益获取方式的决策和监督。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即平等原则、互利互惠原则、风险与利益一致原则。

2.3保障机制

2.3.1政策保障机制

国家应出台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协同方面的支持与扶持制度。对于在产学研协同中表现优秀的企业给予奖励和政策支持,对于未履行协同义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惩罚。政府和行业可以共同制定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的实施细则,明确企业应承担的具体义务和责任,确定相关的奖励措施,并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还可以在行业内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协同。

2.3.2法律保障机制

我国政府应制定专门的产学研协同教育法规,对产学研协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以维护产学研协同各方的合法权益。

2.3.3费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可以逐步从财政支出中设立校企合作的专项资金,为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达成和正常运行提供基本保障。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捐赠、资助、奖励、基金等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降低产学研协同各方的成本,以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协同教育。各级政府还应对产学研协同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3结论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创新创业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个核心为目标,以产学研协同为创新平台,并构建产学研协同的动力机制、支撑机制和保障机制。这些机制可保证产学研协同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产学研协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善于创造、勇于创业,从实质上改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业生力军,促进学生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HLJ_2016143);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16G161,16G160,16G154);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选研究课题(2016-ZX-160);东北石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吕洪艳(1982-),女,汉,东北石油大学,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高等教育。

企业服务保障机制范文第5篇

态系统。本文运用协同学理论,分析了食品安全保障的协同机理,讨论了食品安全管理中各利益主体的相互协作机制。并以我国2011年发生的“抢盐风波为例”,针对食品安全保障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保障食品安全的协同机制效应。

关键词:食品安全管理 协同理论 协同机制

1 概述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健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不断打击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尽管国家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但食品安全问题仍层出不穷,如何保障食品安全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许多专家认为,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非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得力,是因为种种因素影响食品利益相关者无法产生协同效应。食品安全保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随着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演化方向。因此确保一个复杂系统的安全管理问题,必须使各子系统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1],即食品安全保障的实现是诸多子系统相互协同作用形成的结果。目前关于食品安全保障的协同问题研究不多。Asylbek[2]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监管食品供应链、社会监督的食品安全保障的协同模式。杰兰洪[3]等人研究了食品冷链物流协同系统的序参量。单汩源,张人龙[4]研究了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协同机制。

由于食品安全保障涉及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四个关键利益相关者,因此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运行就是政府、企业、媒体以及消费者给予资源共享,在各环节和各领域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协作,最终产生整体效应的动态过程。食品安全保障协同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2 食品安全保障的协同系统

2.1 系统的序参量

把食品安全保障的各组成部分看成各个伺服分量,各行为主体均受食品安全性指标的支配。食品安全的实现得益于子系统间的相互协作又反作用于系统,因此食品安全性指标(见表1)可视为食品安全保障协同系统的序参量。

在食品安全保障中,保障食品安全性作为系统宗旨,而作为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会因自身得益时刻改变自身行为,因此得益指标也影响食品安全保障的协同机制(见表2)。如把政府的声誉威信以及消费者身心健康货币化,上述四个行为主体既存在着利益共生,也有某些利益冲突。得益指标即描述了食品安全保障系统的状态又决定了未来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也是食品安全保障的序参量。

2.2 系统的快变量与慢变量

食品安全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快、慢变量的影响。食品安全保障系统一般情况下相对稳定,但当食品政策重大调整或遇到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食品安全保障系统会瞬时出现大的波动。因此,称使系统突变的因子为快变量。同时政府部门针对食品安全保障突变的情况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也属于快变量的范畴。在食品安全保障系统受到干扰时,系统内部因信息流动、资源共享内部作用,使系统逐渐恢复平衡,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因此称系统内部自身恢复的内生因子为慢变量,如食品市场的供需平衡、食品消费价格等因子。

2.3 系统熵

熵即体系内部混乱的程度。食品安全保障自组织的过程,就是熵流动的过程。食品安全保障系统中的市场无序运作视作经济熵紊乱,政府对食品安全政策的调整视作战略熵调整,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结构的变更视作结构熵变更,食品安全保障的过程中涉及到认知、文化、道德或情感上的变化,这里视作道德熵。

3 食品安全保障的协同机制

在食品安全保障系统中,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实现既能保障食品安全性,又能使各利益相关者盈利。由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经济和结构冲突,因此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内部不可避免存有摩擦,构成了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阻力。阻力的大小和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失、社会责任感、协作互补能力有关,此阻力的方向恰好有悖于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构建,因此构建食品安全保障机制首先需要一种内部协调力来克服此阻力。政府的强制监管、经济制裁抑或道德约束都可以成为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内部协调力[7]。因此,食品安全保障系统可借助内部协调力,克服系统熵值增加的趋势,使食品安全向着正方向发展,以防机制解体失效。动力将静态变为动态,使经济、政策与道德在食品安全保障的演化中分别发挥作用。本文中,内部协调力作为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内因,即是战略协同机制、道德协同机制、结构协同机制和经济协同机制(见图2)。

3.1 食品安全保障的结构协同机制

结构协同就是打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监管结构,形成各个部门紧密联系,密切合作的机制。

目前,我国食品监管采用的是职能交叉、分权共治的管理结构模式,各个部门监管职责交叉,遇到事故相互推脱责任,无法形成合力,导致多部门之间不但缺少协调和联动,而且造成现实监管中大量的权力缺位、错位、越位的现象。面对此现状,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监督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该尽快筹建一个食品安全协同管理部门,政府人员担任主体方,由政府积极联络媒体、食品企业以及知名人士构建一个食品安全协同管理部门。

协同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协调、沟通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各项工作。当战略规划明确后,协同部门以科学的管理沟通技巧,使食品从生产、包装到储运、销售、宣传各环节中各部门协同作战,合力建设以食品安全为最终目标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3.2 食品安全保障的战略协同机制

战略协同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负责制定战略,其他各利益方协作实施以保障食品安全的行为。

战略协同机制的构建需要食品各监管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信息是保证协同实现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当某一部门实施某一战略规划后,应以信息的形式传递给其他相关部门,其他部门相应制订相关战略部署。如2011年发生的抢购食盐风波,国家发改委下发紧急通知,指示物价部门维稳盐价,并要求各地政府多方组织货源,保障食盐等商品的市场供应。由于战略协同的作用,使得食盐危机迅速平息。

3.3 食品安全保障的道德协同机制

道德协同是食品生产、流通、进口等环节的企业、监管人员自我约束的非正式制度。道德协同力是食品安全保障协同机制的精神动力。

当前,社会大力弘扬诚信说明构建道德协同机制的决心。国家应该加强社会信用信息的记录和管理、持续开展多层次的信用教育培训、加强信用服务行业规范与自律、深化信用食品行业建设的举措,保证道德协同机制的形成。

“抢盐风波”发生后,政府与媒体积极配合,弘扬社会美德,使食盐制造企业迫于道德和舆论压力,不擅自调价并积极保障食盐供应,同时擅自贮存食盐的个别商贩意识到哄抬食盐价格具有违法性,属于不道德行为。由于媒体的大力宣传,消费者对“抢盐潮”有了理性的认识,不但做到自己不盲从,同时还劝说亲朋好友理性买盐。在内外因子的道德约束下,道德协同机制逐渐形成。

3.4 食品安全保障的经济协同机制

经济协同即食品利益相关者实现共赢。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放心购买到健康、绿色的食品是一种健康盈利;对于政府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树立自身威信即是一种信用盈利;食品企业盈利在于获得自身真实的经济利益。经济协同机制的意义在于能够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得益,达到诸方满意的效果。

经济协同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食品企业、媒体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监督与信任。如政府对信用好的企业适当放宽政策、减免税收,以激发食品企业继续诚信生产的积极性。媒体加强对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性核实,确认广告内容真实性等证明文件。一旦食品事故发生,媒体应提供该经营者的真实名称,由消费者向该产品经营者要求赔偿;若媒体无法提供该商品经营者的真实信息,应当由虚假广告的媒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消费者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购买有国家质量认证的品牌食品,提高鉴别劣质食品的能力,尽量不贪图一时便宜,购买有安全隐患的食品。

在“抢盐风波”前期,由于各利益方的经济利益相悖未形成经济协同机制。如“抢盐”过程中平时仅售价1.5元100克的食盐涨到了15块,而一日食盐销售量相当于一个月的销量,大量超市也出现了食盐断货的现象。政府为了形成经济协同机制,立即对市场展开调查、对食盐物价进行宏观调控,并强制规定每位市民最多只能买两袋200克的食盐,并且对擅自造谣生事者进行经济处罚。在“抢盐风波”期间媒体也放弃了大量的盈利性广告,而是对“抢盐风波”进行合理的追踪报道,请专家辟谣,为公众解惑。媒体看似损失了一些广告收入,而实际却得到了一种无形的资产—美誉度与公信力。因此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构建离不开经济协同机制。

“抢盐风波”的平息过程很好地反映了食品安全保障的结构、战略、道德、经济各机制的协同过程。食品安全保障协同机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协同效应对资源进行整合,创造出远高于单个因子创造的收益[8]。

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具有多个利益相关者,应以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为前提,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构,正确处理政府、媒体、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协同、深度合作,使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发挥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Da You,Bo Fu Zheng.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Urban Specific Functional Areas[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361-363):1143-1147.

[2]Asylbek Kulmyrzaev. Urgent Measures to Improv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in the Kyrgyz Republic[J].A Kulmyrzaev -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Food Security in Central Asia,2012.

[3]L·R·W illiams,T·L·Esper and J·Ozment·The Electronic Supply Chain:Its Impact o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Structure of Strategic Alliances,Partnerships and Logistics Leadership[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

anagement,2002,32(8):703-719.

[4]兰洪杰,刘志高,王瑞江.基于粗糙集约简的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模型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32-37.

[5] Herman hawking synergetic一the mystery of nature.

[6]单汩源,张人龙.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协同研究[J].商业研究,2009(11):1-3.

[7]靳景玉.刘朝明.基于协同理论的城市联盟动力机制[J].系统工程,2006(10).

[8]王兆远.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合作机制研究[J].厦门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