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农经济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历史课堂; 选择题; 承上启下
不知道有多少青年教师有着和我同样的困惑:如何巧妙地实现教学内容的衔接和过渡?如何顺其自然地承上启下?从而让整个课堂显得更流畅,更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为此,我进行过多次的尝试,结果都差强人意。但是,无意中我使用了一道选择题,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片段呈现如下:
在进行《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教学时,通过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概括了小农经济的诸多特点。接下来,我并没有急于分析小农经济的地位和影响。而利用幻灯片展示了一道选择题:
(2012年1月宁波市高一期末21题) 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
A.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 黄牛过河各顾各
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 小满芝麻芒种谷
结合刚才的分析,同学们不仅很容易判断出答案是B,而且还对其他选项进行了辨析。但是,任务并没有就此结束。接下来,我声情并茂地引述了王家范先生的一句话“中国古代一些有闲情逸致的文人常误读了农村的乡野风景,为所谓的恬静而心醉如痴。”在同学们安静和期待的目光中,我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思考:此处“自给自足”中的“足”究竟是什么含义?有的同学随口说出“富足”,还有的同学思考后纠正说应该是“满足”。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农民的真实生活,我随即呈现了一段史料: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 晁错《论贵粟疏》
通过对这段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同学们对自耕农的生活有了全面的认识:常年劳累,终年无休,异常辛劳和艰苦,且承受繁重的赋税徭役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处于贫困的边缘,随时面临破产。
……
关键词:能人 创新精神 组织绩效
一、研究假设
能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不少学者通过研究能人对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表明:能人能够有效地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带动村民创业,能人在村里从事经营活动,通过提供就业机会、纳税履行了社会责任(符钢战、韦振煜,2007),但从创新精神的角度来研究能人与合作组织的绩效关系的成果较少。本文试根据创新理论,结合成都合作组织的发展实践,探寻能人的创新精神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力图为成都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通过文献梳理,假设能人的创新精神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绩效有正向的影响。其理论模型如图一所示。
其中M1、M2、M3、M4、M5依次表示能人:有创新想法、寻求创新机会、支持创新活动、带动创新活动、敢于承担创新风险;N1、N2、N3、N4依次代表:客户满意创新产品、创新产品提高了企业效益、客户满意创新服务、创新服务提高了企业效益。
二、研究设计
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成都市一、二、三圈层抽取了共64个专业合作组织,各合作组织随机抽取6户农户,共抽取了384户农户,收回有效问卷335份,有效率约为87%。借助SPSS17.0计算了各计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专业合作组织中能人创新精神5个测量指标的均值都较小,说明成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能人不是很具备创新精神,成都农民合作组织的绩效不是很高。从相关系数矩阵的数据可得出9个指标两两相关。对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到因子1为0.84.因子2为 0.93。Cronbach a 值大于0.7,说明数据有一定的可靠性。因子l(0.84)和因子2(0.93) Cronbach a的值均大于0.7,说明数据的可靠性较高。做因子分析适合性检验时,得KMO的值为0.89,且巴特莱特球体检验结果(P=0.000)小于0.001,说明因子分析是适合的。表一是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共得到了2个特征值 大于1的因子。经正交旋转后,这2个因子共解释了87.397%的方差,这2个因子分别表示能人创新精神和合作组织的绩效。(表一)
采用测量能人创新精神的5个指标的平均值作为自变量,采用测量合作组织绩效的4个指标的平均值作为应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显著度在0.01水平上,可知能人创新精神对合作组织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分析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假设是正确的。
三、结论建议
通过对成都市合作组织调查数据的分析,证实了能人的创新精神对合作组织的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能人越具有创新精神就越能为合作组织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说明能人应该具备这种创新素养。实证表明成都市专业合作组织中能人创新精神相对不足,造成成都专业合作组织的绩效较低,建议成都专业合作组织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具备创新精神的能人,另一方面要广泛引入具备创新精神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符钢战,韦振煜,黄荣贵.农村能人与农村发展[J]. 中国农村经济,2007(3)
[2] 卫,郝喜玲.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管理科学,2008(2)
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度分散之间的矛盾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进程中,银行的商业化体制改革要求银行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判断其经营行为,从金融部门看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从中国农村发展的需求看则应该另外评价。因为,商业化的正规金融机构是不可能适应农户由于高度分散并且兼业经营而提出的资金信用需求的,商业银行和小农经济这两方面的对接有问题。我认为,农户经营高度化分散是其根本特点,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也确实要求其追逐利润,规避风险。所以,银行和农户任何一方都没有对错之分。
目前的问题是,农村资金的短缺使之成为极度稀缺要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问题不是农户资金需求不足,也不是政府不想加大农业资金投入,而是市场化取向的银行商业化改革必然要求其退出农业。
农户的资金需求一般具有分散、小额化、周期长、风险高、不易监督的特点(文秘站:),银行如对其贷款,利润就比较低。而任何银行它所追求的利润只能来源于相对有规模效益的贷款。因此,这就导致了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不对称。不对称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没有办法了解农户的贷款需求,农户也不可能拿出详尽的贷款报告给银行,不可能走目前的金融程序向银行申请贷款。此外,农户没有资产抵押条件,即使可以用土地抵押,银行也难以收回这种隐含农民社会保障的抵押品。实际上如果不使用特殊的或暴力的手段,就连高利贷者也难以收回农户借款时的抵押品。
从近几年对农户的整体调查情况来看,农户的存款增长幅度大于其贷款增长幅度,因此有大量资金从农村流出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表面形式就是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吸纳农村的资金有所增加,银行给农户的贷款却是减少的。农民的信用需求能够从银行和信用社得到满足的只占到24,连四分之一都不到,这就证明了我们刚才的假设:市场化导向的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必然结果是其退出农村信用领域,银行的资金供给与农户高度分散的、自给自足和半自给自足的、生活性需求与生产性需求混合在一起的、小额的、周期长的、风险高的、监督不易的资金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体制不对称,其严重结果是导致农村资金要素匮乏。
作为龙头要素和最具组织作用的要素——资金,它如果退出农业,就会导致任何力图加大农业投入的政策措施都不能落实,增加农民收入的良好愿望只能落空。这就会引出一个问题:在整个国家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的同时,农业经济无法实现市场经济。这怎么来解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它调控的是什么?它是在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作用之下调控那些递减的要素,使那些边际收益可能递增的要素替代那些边际收益递减的要素。
那么什么要素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呢?很明显,是劳动力要素,而资金要素是过度稀缺的。因此就必然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在农村搞高利贷是最赚钱的。资金要素的边际效益是上涨的,但由于银行资金供给与农户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资金没法通过国家金融部门进入农村,因此农村成为资金要素过度稀缺的一个领域。土地要素也不能增加,因为它是人均占有的,而且由于土地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所以土地要素的流转比例低。因此,尽管劳动力要素的边际效益降为零,甚至是负值,它也当然不能被替代。
因此,我们说,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发调控资源,在农业生产领域很难发挥作用,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农业结构更有可能会出问题。当我们的政策取向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思路上的时候,农业、农村经济所遇到的困难与这种政策取向的善良愿望之间似乎就出现了不相一致。
中国的农村经济问题不能靠外资来解决九十年代后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外资不断增加来维持的。
那么,农业经济的发展能不能靠外资呢?我的回答是不可能。因为,外资是不会投向高度分散的、自给自足和半自给自足的、生活性需求与生产性需求混合在一起的、小规模的、周期长的、风险高的农业经济的。因此可以说,既不能按照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路来解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也不能靠外部市场来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
简单地强调用市场化的路子来调整农业结构可能走不通,因为单纯开展“农业”的结构调整已经走到头了,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导致农业主产品的成本在“天花板”价格(国际价格)之上,此后小农经济条件下惟一能够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的内在机制,是农民在家庭经营内部自己把劳动力的收益降为零,甚至是负值。在这种情况下,对农业的一切政策设计,包括政府对农民直接进行补贴,其效果都不可能明显。
农村政策研究应该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从以往的经验看,一方面我们认识到,市场化的制度最早是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被借鉴的,那时候的城市仍然在维持计划经济;并且由于政府对农村采取休养生息的让步政策,放开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因此,农村的市场经济制度并不是被设计好、被推行下去的,实际上是在农民作为利益主体的条件下,自发地与农村传统制度结合,才发挥了市场的作用。
另一方面,后来农村发展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则与城市改革从原来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部门垄断体制以及在国家大规模对外开放进程中部门垄断与国际资本结合有关。这显然已经导致农村经济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改变。以往的教训表明,再单纯地强调农业的市场化改革解决不了农村经济的复杂矛盾。如果政府真的想扶持农业,必须从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放开某些垄断领域,让农民合作经济参与进来。
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的深入讨论第一,中国农村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必须用适宜小农经济的思路来解决农业问题。
首先要看到,我国的小农经济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其投入产出比下降为负值其实是个必然的过程。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就不能照搬西方,而东亚小农经济社会模式的基本政策安排——东亚模式——是更值得我们借鉴的。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对农民合作社采取特殊政策放开农业外部规模经营。因为纯粹的农业生产没有规模效益,政府对农民进行补贴又由于交易费用太高而不可能补到每个单一的农民头上,因此,只能靠农业外
部规模来补充农业内部收益下降的损失,政府只能是放开与农业相关的领域,让农民合作经济进入。与农业相关的这些领域包括:农村信用、保险、生产资料购销、农产品的加工,以及农副产品的批发等。所有这些农业生产外部经营领域都能形成规模、产生利润,而惟独种植业产生不了利润。外部合作经营所产生的收益必须通过合作社内部收益分配补贴到种植业上去,否则东亚小农经济从事的农业就很难持续下去。
其次是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要针对那些有组织的合作社,而不是直接投给农户。这还是由于政府与单个农户的交易成本过高。近年来提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税费改革等政策都是以为政府可以与九亿农民进行直接交易,其实五十年的经验教训证明这是做不到的。政府能做的是,对农村的投入和补贴不是用于部门或者部门下设的企业,而是直接用于农村基层合作经济组织。比如,政府对合作社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投入,政府投入可以计股(政府股权甚至可以占到50以上,保证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被私人占有),但不能拿回收益。政府股权收益只能通过合作社内部分配用于农业生产补贴和农村公益事业开支。
不过,即使我们采纳了东亚的合作经济模式,也仅仅意味着我们其实将小农经济条件下必然不断推高的农业生产成本消化在其他涉农行业领域返还的利润之中,而这并没有解决农业规模不足的根本问题(美国劳动力人均土地面积为八百多亩,中国仅为四亩多,相差二百倍),中国的农业依然无法与国际上的规模农业去抗争。
第三,现在必须尽快启动城市化,否则就很难解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也难以带动国民经济整个一盘棋的发展。
这已经是被政策理论界自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谈了十五年的老话题。按说已经没有再讨论的必要,当务之急似乎只是如何操作的问题。但是,如果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放眼全球”,如果考虑到二十一世纪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我所做过的关于加快农村城市化的一切分析,就变得几乎没有意义。因为进一步的分析是,如果按照一九九八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定义的将来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中,中国所能够扮演的,只能是以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生产最低价格的一般制成品的角色的话,其结果可能要求我们只能像当年搞工业化资本积累那样维持城乡二元结构,才能保证劳动力的低成本,否则追求高增长的中国经济就走不下去了。
学术研讨会召开的背景及概况
近百年以来,农户家庭经济被“静止”为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认为其排斥市场与商品经济,只具生存理性,偏好生存最大化与平均主义追求,因而导致中国传统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同时,农户家庭经营作为“小私有者”,又被圈定为导致两极分化和大量地产生“资本主义”的罪魁祸首。两者结合,一度有要让家庭经营这一“小生产”绝种的集体化运动,有行政推动的集约化与产业化的规模经营运动。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后,农户家庭经济再度成为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经营模式,但上述两种矛盾对立的观点至今仍根深蒂固地留存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歧视农户“家庭经营”与农户“小私有”的思维仍随处可见,并妨碍与影响着农业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的正常发展。
2013年5月18~19日,中国经济史学会、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中国农村经济杂志联合主办的“小农·农户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西财经大学校园内隆重举行,试图就近百年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做一重新检讨。会议以小型化、问题化和对话式展开交流,三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和四十多位江西财经大学师生参与了讨论,就“小农经济理论的重新检讨”、“近百年改造小农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及国际比较”、“当前影响中国农户经济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及破解之策”等三个主题进行面对面的交锋,最终使农户家庭经营的“动态开放”性与农业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的正向互动关系构成了会议的共识成果。
关于农户家庭经营的认识
专家们认为,农户家庭经营总体上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它与同时代的社会系统有着物质、能量、信息等多元化的交换,在发家致富的天性与求生求荣的本能驱使下,会与周围环境进行博弈互动,可理性地调适各种社会关系,形成自我激励与灵活的适应转化功能,具体而言从以下方面展开:
农户家庭经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水源头”,不仅在历史上具有先进性和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今天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作为对原始村社公有制与诸侯领主公田制的革命,家庭小农户经济的历史先进性无庸置疑: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利益结构一元化,劳动好坏与劳动报酬紧密相连,激励机制优化,具有创新与采用同时代先进技术的内在动力,正因为如此,历史上农户经济的精耕细作与不断进步,促成了明末清初前中国社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在当代,也正是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了一个新时代,随之而来的乡镇企业崛起、专业户、种养大户以及家庭农户为基础的各种合作组织的诞生,正说明小农自身有向现代转型的冲动与创造力,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不断调整和发展,并创新着专业化、集约化的农业经营新模式。至于中国历史上贫困积弱,原因主要不在家庭小农户经济,而是当时的制度等因素。
小农会在各种具体环境下寻找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具有链接市场的基因。这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的观点相同;农户家庭经营不仅现代农业有效率,即使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也很少见。相关研究机构通过对最近一百多年来赣闽粤三边地区家庭农户经营的考察,发现传统农村的土地租佃制度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十分有效的方式,是当时当地最为适宜的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农村借贷行为并非“剥削”而是有助于生产与生活的资金流动,农民兼业也是主动走向市场、优化劳动力配置的经济理。中国家庭小农户自始至终蕴涵着商品经济的成分,有着内在的有效配置资源的市场基因,“日中而市”的乡村集市日趋繁荣,并逐渐推动着多层次商品市场网络的活跃和整个社会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正因为家庭小农户经济具有内在的链接市场的基因,列宁及才会说小农作为小生产者会“自发地、每日每时地产生资本主义”。
农户家庭经营随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小”与“大”同在一个体系中且是相对的,发展中便有了与同时代生产力相适应的的适度规模经营。这已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户经济的巨大变化所证实。王景新教授认为,当今小农已突破经典作家笔下小而无分工、排斥科学技术的缺陷,正走向现代化,而专业户、承包大户的出现则显示出小农对规模之“小”的超越与“大”农的初现端倪。总之,农户经济的“动态开放”性决定了家庭小农户经济具有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农户经济不仅能完成现代化的转型,而且是推进全社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之一。有学者因此喊出“家庭农户经营万岁!”的口号,又有学者警示说:“消灭小农是灾难!”
无疑,来自于现实中家庭农户经济及其农民存在的许多与现代化发展不合拍的问题,比如安于贫穷、不思进取、平均主义倾向、关心眼前短期利益、对公共利益的麻木、或还时有的乘乱、乘灾哄抢行为等所谓的“非理性”现象,是人们对家庭农户经济及其农民陷入众多认识误区的来源。但问题是人们认识混淆了本原与现实农户经济的区别:本原的小农户经济具有“动态开放”的本质属性,其正常发展则需要制度的保障;而由于历史以来被政府超经济强制或平均主义强制性的“诱致性”改造,导致本质属性的被压抑、扭曲,以致于出现“非理性”现象和生存理性与自我利益的放大极度膨胀,形成与现代化发展不合拍的问题。其实,上述问题并非只是农民阶层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大家常说的“人是环境的产物,制度改造人”,指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可惜的是,实现中人们观察问题往往以表象当本原、以现象当本质。
关于农户经济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探讨
学者们一致认为,农户经济具有的生命力及其与现代化的正向发展能否成为现实,关键在于制度供给。当前要做的是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把农户、农民创业致富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出来,让活力迸发。因此,要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型,正确正理政府与农户、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鉴于当前户籍、土地、社保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农民组织缺失等问题,专家们提出:
农地产权改革的再深化。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一是我们提出的建立国家与农民二级所有的“二级多元确权”,保留国家对土地的宏观管理规划权,去掉中间层次的集体所有权,将土地财产权直接下放到个体农民;二是所有权维持现状,把承包经营权彻底分离出来,作为物权对待,使其能自由交易。两种方案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提高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强化农户的土地财产权益,但仅仅强化承包经营权能否达到这一目的大可怀疑,须知经营权与所有权并非对等平行、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主从与派生关系—经营权从属于所有权,是所有权的派生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实中,一句“土地不是你农民的”,让多少农地权益被侵害的农户上告无门。还有学者将土地产权改革与农民的自由相联系,认为自由要建立在农民具有土地产权的基础上,从而形成庞大的有产阶层,促进社会的稳定。但也有学者认为确权没有意义,理由是多数人陷入了一个理论误区,这就是抠法学概念:农民有承包证却无土地证,在法律上无所有权,但从经济利益角度看这个承包证时,它能够转让,能够获得收入,那就有经济意义,实际上已拥有所有权。这观点与张五常有类似之处。张五常在2000年版的《佃农理论》一书中指出:“私产包括三种权利:使用权(或决定使用权)、自由转让权、不受干预的收入享受权。有了这三种权利,所有权是不需要的。”但这三种权利是否能落到实处,是否真的不受干预并能自由转让,而不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答案是给农民确权。
建立农户需要的各类信贷、供销合作社以及农会组织。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表明,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现代农业,需要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还要有代表农民诉求的社会组织,以解决分散经营面对市场时话语权弱、资金不足、信息不灵的问题,消除农业边缘化、老龄化现象;但合作社组织要以农民为主体,实行同业劳动与资本联合,让资本为劳动服务,坚决杜绝资本主导、支配劳动的现象。有专家指出,当前农户合作组织与合作社存在着为了政绩而强制建立以及形式主义的倾向,一些合作社总是挂着除合作社之外的其他四、五块别的牌子,各种不同的组织形式扎堆在一起,说明农民合作社组织没有得到真正重视;尤其是现有农村财产权制度,农民无法盘活城乡各种生产要素,形成具有活力的各种农村组织。
关键词: “学为主体” 翻转课堂 教学探索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这种转变很难。2013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牵头,组成了C20慕课联盟。慕课是指英文缩写MOOC,即“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大胆地“翻转课堂”,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2013年12月底,我参与了由华师大慕课中心主办、杭州学军中学承办的C20慕课联盟(高中)“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开设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课的研究观摩课,尝试以“学为主体”的教学。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研讨会期间开设的公开课谈谈对“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一、关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就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在课堂外实现在线教学并且将“作业”带入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概念最早引自美国,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视频)而展开。2007年春开始,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则进行了颠覆传统课堂的尝试。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把课堂的时间节省下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
二、教学流程的“翻转”及教学方法的改变
(一)课前准备的充分化
翻转课堂的实质就是学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所以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课前做了诸多准备,落实学生在课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对所学内容作了初步的思考。
1.微视频的制作
翻转课堂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微视频的应用,使新技术在课堂上发挥正能量,真正体现新技术的优势和对学习助力的不可替代性。本课微视频的时间是十五分钟,其设计思路和特点如下。
(1)设计思路:微视频讲述了古代中国的两个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它们实行的原因、内容、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影响。在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响下,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只能是缓慢发展,三个知识点间实际是因果关系,以此逻辑关系勾勒微视频的线索,使课本中的主干知识予以精练的呈现,为后边课堂展开有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设计特点:在讲述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课本三个知识点逻辑关系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在播放微视频后提出几个颇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重农抑商和海禁之间有何联系?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要发展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对比明清时期东西方不同的经济政策的选择及由此导致命运的天壤之别,你有怎样的收获和启示?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以待他们课前思考,为之后课堂上讨论的展开、交流的深入奠定基础。
以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课本内容进行有趣的呈现,调动学生继续微视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能否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恰当的、合理的解释和客观、全面的评析,关键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对相关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梳理,对历史发展逻辑的分析,对历史意义的理解,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对核心知识扎实而深刻的理解、掌握核心概念,是一线教师非常重视的实践性研究课题,对此,微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探索作用。
2.预习学案的编写
学生要有学案的引领。主要目的是配合微视频的使用,使学生对于课本中的主干知识有较深刻的了解。本课的学案中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
学习目标:(1)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3)提高对外开放意识、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学习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培养历史分析能力。
学习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求基于这一点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实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之间的深层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从而认识到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找出内容:(1)重农抑商。阅读“重农抑商",找出政策的首倡、含义、目的、影响。(2)2.海禁政策。阅读“海禁”,找出海禁政策的含义、原因、表现及影响。(3)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阅读这一子目,找出它的产生、缓慢发展的原因。
知识体系构建。
课后反思。
针对性训练(略)。
3.学生问题的收集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所提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学生所提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进行有效筛选,挑出有足够思维含量并且和课本主题相贴切的问题。例如在本节课的课前问题收集中,学生一共提出22个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在课堂上逐一解决时间上根本不允许,另一方面有些问题根本就是无效问题,偏离教学的主线,属于学生的突发奇想。如有学生提出古代商人屡受压迫为何不奋起反抗?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均与本课主题脱节,均属于无效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下一番工夫,对这些问题进行取舍、整合,以使问题的探讨更有效。我在课前将这些问题予以整理,留下六个问题待课堂上展开讨论:①中国重农抑商政策和传统文化有什么联系?②重农抑商政策在一以贯之的过程中有没有改变或调整?③为什么古代要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农、工、商的关系是怎样的?④为什么明清两朝统治者无法考虑到闭关锁国的弊端?⑤如果不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是否会像欧美一样走入工业时代?⑥相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步性如何体现?
这六个问题涵盖了课本中的三个主要知识点,其中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问题有三个海禁政策的有两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有一个。同时,这些问题也比较有深度,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也便于之后课堂讨论的展开。
(二)课堂教学的互动化
1.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
从翻转课堂的流程看,首先学生课前观看视频进行预习,然后课堂上进行探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小组合作。从教师角度看,教师就是布置好任务,然后由学生进行研究探讨、合作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只是任务的安排者,学生才是任务的研究者、执行者。为此,在课堂上将全班学生分为九个小组,每组六个人,由组员推举组长,负责问题讨论的记录和整理,每个问题由一至两个小组负责讨论,形成书面观点,同学间亦可以相互辩驳,思想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学生是翻转课堂中的主体、主角。在小组讨论和发言中,学生思考的深入度和活跃度都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如在讨论“重农抑商和传统文化的联系”这个问题时,学生就曾提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重义轻利观,并引用《论语》中的话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明传统文化中的抑商观念;中国传统中一直存在“安土重迁”意识,这种意识对重农政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的这些观点都颇为新颖,让人眼前一亮。又如对“相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步性如何体现?”这个问题的讨论,发言的学生提到“小农经济是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状态的产物,只是个体的存在,而不注重相互交流;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力水平向前发展的产物,它可以推动科技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形成(如股票、证券)、抗灾能力的增强、世界一体化的发展等”。对于这样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能有如此的认识,已经属于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真正体会到,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时间、给他们讨论的空间,一定会有更大的惊喜。
2.教师当好新角色——导师
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地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我们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时,他们会以最好的行动进行回应。在学生讨论发言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以倾听者的身份出现,在他们讨论出现困惑或分歧时予以适度的点拨。如对于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两者的比较,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在讨论和发言之后,针对这两个概念,教师从对人的解放这一角度入手看两者的区别:“小农经济是将人限制在土地上,它限制人的流动和自由,具有封闭性和落后性;而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生产社会化,人的自由度增加,而正是在这种生产关系下,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自由、平等、民主、个人主义这些概念才会出现。从对人的解放这一角度来看,从小农经济到资本主义是个巨大的进步。”经过教师的一番解说和提升,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又如对于“如果不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是否会像欧美一样走入工业时代”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很不到位,如学生仅仅将闭关锁国归结于君主个人素质,这既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又偏离问题本身。这时,教师就要从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视角出发,论证进入工业时代需要具备的条件,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认知。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绝不是以视频取代老师,学生也不是在孤立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所探讨问题的引领和提升是非常关键的。
三、课后反思与教学感悟
作为翻转课堂的首次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通过课后反思发现还是有诸多不足之处,在此进行归纳整理。
(一)预习学案的设计可以更厚重些
预习学案的设计从课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问题的设计较为浅显,应有的深度感不够。如在对重农抑商、海禁和资本主义萌芽三个知识点的梳理时,以填空的形式对课本内容进行整理就显得思维含量不足,学生很容易在课本中就找到答案,没有真正把导学的意图体现出来,而最后留下的问题也较简单:
学习思考1:应当怎样认识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思考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危害?
这两个问题不足以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只是对课本内容的重现而已。
(二)课堂师生的互动可以更积极些
伴随着问题的提出与思考、讨论的进行,课堂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场所,对话便成为通向理解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因为,对话既表现为师生与历史文本之间的对话,又表现为师生间诚挚的交流与对话,而“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1]整节课应该说有了些翻转课的痕迹,但是可以做得更到位些。如在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和权力时,还是受到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思维的影响,在某些点上教师有越俎代庖之嫌。如在学生针对农、工、商关系问题的发言中,有学生提到他认为“商业是无用的,因为它本身并没有生产,只是进行交换,赚取中间利润而已,于国于民作用不大,国家发展有农业和手工业就足够了”时,打断学生的话语,没有对他的观点进行辩驳,而是将他的观点概括为过于绝对化,没有进行应有的讨论。学生在这里其实是对商业存在的必然性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出现是种历史的必然,通过讨论达到解疑、释惑这一环节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从此例可以看出,教师控制课堂、掌控话语权的传统教学思维依然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更放开些,让学生充分表达的观点,师生充分互动,在辩驳、讨论声中将智慧和启迪内化心间,这才是翻转课堂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
(三)问题整合可以更到位些
从课堂操作层面看,本节课所选取的六个问题,依然不够精练,有些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全班讨论的意义不大。如第二个问题“重农抑商政策在一以贯之的过程中有没有改变或调整?”和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古代要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农、工、商的关系是怎样的?”或者课本中有较明显的答案或者略作思考即可解决。问题太多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课堂收尾环节的缺失:
资本主义在古代中国巨大的农耕大树下,受到自然经济、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重压,没有养分,没有阳光,最多只能长成萌芽,永远是萌芽,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收尾的缺失,总是在完整性和对课本内容的总结方面有些缺憾,也导致在对第五、六两个非常有价值问题讨论的时间明显不足。如果将这两个问题去掉,集中精力讨论四个问题,那么在时间安排和效果方面必将大为改善。
(四)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会更高些
目前,国外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学科多为理科类课程。理科知识点明确,很多教学内容只需清楚地讲授一个概念、一道公式、一个实验,其学科特点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而在文科类课程中,如历史等人文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会涉及多学科的内容,而且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仅就本课而言,学生在问题中就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小农经济等政治经济学术语和传统文化层面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无边界决定了教师必须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随时“关照”学生的突发奇想,这需要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更新教育观念,建立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课堂新关系。因此,在这次翻转课堂中,我切身感受到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有效,教师的专业引领才是源头活水。如果历史教师拥有大气磅礴的宏观视野和挖掘历史细节的专业功底,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引领必然是驾轻就熟、水到渠成。“阅读与思考是一个教师需要终身完成的作业”[2]。
翻转课堂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只要是我们认准的经验,就要坚定不移地借鉴。不论怎样的改革,都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脑思考,自己的嘴说。翻转课堂,不是彻底,而是重在翻转,转为新形势下的课堂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相信学生、利用学生,最终才能发展学生、成就学生。从这个意义上看,本节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