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培养;创设;营造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308-01
创造力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的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的因素。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的生力军,21世纪的建设者。培养健康的、有创造力的幼儿也是未来社会发展最需要的。体育活动是培养创造力、实践创造力有力手段,它符合幼儿的天性,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是实施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日趋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我结合我园的《运动课程园本化》的课题实践与探索,通过几年实践与积累,对于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总结。
一、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我认为在体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关键是教师具有科学的教育观念,只有具有先进教育观念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素质的幼儿。教师应改变在传统的体育活动中将动作练习方法硬塞给幼儿,把幼儿至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他们只是被动机械地模仿,“学”和“乐”因素被忽视,幼儿创造思维贫乏。
通过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师应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和儿童观,按照“一树、一尊重”的教育观念对幼儿进行以体育活动为载体的创造教育活动,有利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1、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儿童观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个体、个性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应从活动的“管理者”向“参与者”、“支持者”、“指导者”转换。教师的作用致力于“导”,就是教师关键性的指导与幼儿自求得之二者有机结合不可偏废。教师的指导应鼓励幼儿不断探索和发现动作反应的自由性探索,又有激起幼儿探索和发现规范动作要领的指导性探索。
2、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世界是多元的,人是多元的,思维更是多元的,没有差异就没有教育。
二、创设丰富多维度的体育活动环境,提供幼儿创造力的物质基础
《幼儿园规程》中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等环境教育要求。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得以发展的。
可见幼儿教育环境是如此重要,而作为幼儿教育环境之一的体育环境的丰富多维度创设是体育活动顺利开展先决条件,它更是提供了幼儿创造力的物质基础。
首先,体育器械的丰富 在体育活动环境中最重要的物质资源是器械。所以,我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根据活动的目标,尽量提供给幼儿丰富的器械。
其次,活动环境的多维度 我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尽量做到体育活动环境的多维度。(1)器械提供主辅结合。(2)根据幼儿年龄、发展水平创设有层次的环境。
幼儿在有维度体育活动环境中,不论能力强弱的幼儿都能在富有挑战的练习环境中通过不断的体验,自身的潜力得以最大限度得发挥,也诱发了幼儿的创造能力。
三、营造轻松自然的体育活动氛围,萌发幼儿创造力的思想火花
诗人泰戈尔认为:孩子的创造天赋往往是无意识的。因此,为提供一个轻松,自然,愉快的心理环境,能萌发幼儿创造力的火花。
首先,师幼关系的“互动式交往”
其次,师幼关系的“欣赏式交往”
四、灵活多样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广阔空间
现代教育派杜威认为:教学应以儿童为中心,在做中学。现代教育理念使我认识到:在体育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老师应善于捕捉到幼儿在活动中的契机及时发挥好作用,并且运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施展幼儿活动的才华,激发幼儿创造力。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许多种的组织形式能激发幼儿创造力,比较突出的组织形式有:一物多玩;主题情景式;区域活动式。
1、一物多玩,顾名思义在体育活动中投放一种主要器械或配一些辅助材料,幼儿自由探索玩出不同的方法。
2、主题情景式,它是指将体育活动设计成主题情景化。
3、区域活动式,它是指将一块场地划分若干个体育区域。
在体育区域中幼儿自由结伴,自选内容,自主活动,过去依赖老师的现象“我玩什么”“老师我不会”现象少了许多。大班幼儿的合作、责任意识在逐步增强,同伴间能在玩的过程中商量如何玩,怎样玩,从而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铺设了广阔的空间。
五、效果及思考
在全面践行教改要求的过程中,对于学前教育的实际开展而言,需要实现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创新,以充分发挥出学前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为促使幼儿在具备良好思维习惯的基础上,实现身心的健康发育与成长。而从当前学前教育教学的实际开展现状看,一系列问题的呈现,使得当前幼儿教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当前学前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如何实现学前教育教学的创新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新时期;学前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对策
前言
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呈现出了综合性特点,对于相应的幼儿教师而言,要想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教学质量,以促使幼儿在接受学前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结合幼儿身心发育的实际特点与需求,实现学前教育教学的创新,在积极转变教学思维的同时,实现教学方法手段等的创新。而基于学前教育所呈现出的较强专业性特点下,针对该课题展开研究与探讨,能够为当前幼儿教师解决教学中所面临的难题提供新出路。
一、当前学前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制不规范且教学方法陈旧
从教学体制方面看,因现有体制缺乏规范性,致使当前学前教育工作难以实现良性发展,在此过程中,使得学校在教学工作以及管理工作的开展上呈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进而阻碍了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从教学方法上看,当前一部分幼师的教学经验不足,致使在实际教学中容易模仿“老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式,难以形成特色化教学风格;而一些“老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滞后,进而使得学前教学的有效性偏低。同时,从目前学前教学开展的现状看,这一问题的存在也间接的反映出:幼儿园在教学与管理方面,缺乏民主性与创新性,进而不仅弱化了幼师的积极性,同时也阻碍了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基于学前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要求幼师能够以理论为指导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并针对教学模式风格以及效果等进行不断反思与总结,以此来实现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不断创新,为更好的服务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开展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部分幼师虽然具备这一理论基础,但是在实践中因自身精力不足,加上自身能力的限制,致使理论与实践产生严重脱轨问题,且幼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学前教育教学模式难以得到有效实践。
(三)现有幼师观念有待端正与完善
在实际开展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基于幼儿在该阶段身心发育所呈现出的特点下,使得幼儿教师对幼儿身心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幼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具备科学的教师观,明确自身的职责并实现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同时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自我教育与反思的实现来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并关注幼儿的兴趣、实现对幼儿能力素质的培养。但是,从目前幼师的现有教师观现状看还有待端正,幼师不论是在责任意识上还是思维能力与素质方面,都有待提升与完善。
二、新时期下实现学前教育教学创新以促进学前教育稳健发展的对策
(一)实现学前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手段的创新
对于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而言,需要以教学理念的更新为基础,基于教改的全面要求下,树立全新的教育思维,在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力,为实现学前教育教学的创新奠定思想基础。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一系列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被运用于学前教育教学中,因此,对于学前教育教学的开展而言,则需要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学前教育的创新需要以理念的更新与创新能力的具备为基础,并以全新教学手段为媒介,为实现学前教育教学目标提供保障。
(二)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实现幼儿的全面成长
创新是一个民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新时期下社会对人才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与起步,是儿童接受良好教育的开端,直接影响到了幼儿身心的发育与成长,而要想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实现学前教育目标,就需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幼师要以幼儿的实际兴趣需求为出发点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比如以游戏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等来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积极性,进而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并落实科学的评价,在创新与优化学前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为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三)树立科学幼师观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
所谓为人师表,基于幼师对幼儿身心成长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下,则就要求幼师要首先端正自身的教师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取向,并承担起自身的职责,通过自我教育与反思的实现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素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幼儿能力素质的培养,引导幼儿具备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通过合理的分组游戏等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能力,进而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同时要注重与幼儿家长间的沟通,与家长形成合力来共同为幼儿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
总结
综上,基于新时期背景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与时俱进的实现创新,以此来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并实现学前教育目标。而结合学前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现状,则就需要从事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在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幼儿兴趣的激发并促使幼儿实现全面成长,同时树立科学教师观、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并与家长形成合力,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作者:白雪 单位:包头市固阳县木兰街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才仁求吉.加速学前教育创新体系的相关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2,24:145.
【关键词】“大爱”观 大政治教育观 科学教育发展观 解放 创新 生活
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陶行知老先生的“创新教育”理论,倡导“教学做合一”,即: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他提出“以教人者教己”的原则。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陶先生提出“六个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下;解放他的眼晴,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人社会里去取得更十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陶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当前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过程中怎样提高教育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实施爱心教育工程,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操练;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一、实施爱心教育工程,树立“大爱”观,提升政治课的育人品质
爱心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政治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在中小学阶段的成长历程及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到,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政治教师要利用政治课对学生进行“大爱”观的教育。从爱自己、爱父母到爱老师、爱学校,再到爱祖国、爱社会,直到爱人类、爱世界、爱地球。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尊师爱生蔚然成风。在爱的教育中,积极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可开展“为父母分忧解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活动,使学生们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同时,还可开展“敬老帮扶”、“学雷锋,做好事”“庆祝百年奥运”等活动,使学生们感受时代的脉搏,培育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
自觉实践陶行知的教学思想,“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教学固然要发挥教师积极指导的作用,但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愿意学、认真学、乐意学,才算是教学效果好。
二、实施课堂改革工程,树立大政治教育观,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目前,广大政治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政治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新课程考试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课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例如: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课——聚焦文化竞争力时,让学生弄清学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不容易。我以影视资料“千手观音”和“哈利·波特”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反思,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千手观音”和“哈利·波特”在世界许多国家会引起轰动呢?“千手观音”和“哈利·波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反思:“千手观音”和“哈利波特”创设情境是怎样的?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又加强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三、实施生活教育工程,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
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只教人读书。陶行知批评旧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是摧残人才。过去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更是强化了“三中心”(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用灌输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使学生远离社会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
关键词: 职高数学教育 知识与技能 情感 价值观
职高教学改革主要考虑为学生掌握实际技能并能适应以后工作而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在职高的教育数学教学中,我们既不能过分夸大对学生就业顶岗能力的培养,又不能忽视专业基础和文化的培养,而要给职高毕业生提供更大的就业空间,使他们有发展的后劲。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认识和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我们培养合格毕业生的关键。
一、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曾有人说,如果一门学科还没有发展到可以用数学来表述它,那么这门学科的发展就仍不完善。职高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使之更接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所从事岗位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不追求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1.要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数学教师细心地观察和引导,在备课和临堂教学中运用适合职高学生的教学方法,不断尝试并总结经验。要贴近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正确把握学生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2.布置适合职高生的课外练习。课外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既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练习布置得如何也直接关系到职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数学成绩。我们要让课外练习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布置课外练习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要练什么,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职高生的特点,重点要先放在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简单地运用上,再布置一些带有创新性的、能提高思维能力的题目。
二、情感教学
本文所指的情感教育,主要指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教育,使学生产生热爱、喜欢、快乐、激情、热情、好奇、惊奇、进取心、美感等积极、健康的感情。由于职高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接受能力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突出情感教育。具体做法是:
1.结合教材。介绍富于独创性的趣事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奥秘的好奇。在讲授圆锥曲线时,讲人类最早通过笔算算出行星――海王星的轨道,飞机在高空中翻跟斗的动作(轨迹);讲等差数列时,讲儿童时代的高斯计算“1+2+3+…+100=5050”的趣事;在讲等比数列时,讲印度国王与象棋发明人锡塔的故事。通过这样的逸事,趣事,不但能使学生兴趣高涨,情趣盎然,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和强烈的求知欲。
2.设置悬念。从问题答案的新奇、出乎意料出发,从而及时探明由来,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悬念”能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是激发学生对数学求知、好奇的有效方法。设置悬念的方法有多种,具体有:
(1)用数学史上的趣事设置悬念。
(2)用问题的答案设置悬念。
(3)力求教学语言的幽默性,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享受愉悦感。
(4)向学生揭示数学美,从而使学生逐步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三、价值观教育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然而,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利益矛盾与冲突亦在加剧,市场交换扩展到了一切生活领域,其不仅充满了经济生活,而且在个人家庭生活、公共政治生活领域也充斥着交换价值的行为,交换化、金钱化的市场行为使社会道德某些方面陷入了失范,价值取向也趋于模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有了一定的市场,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在动摇……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职业学校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也发生了偏离。学生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往往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缺乏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其表现在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流行什么“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信奉“学习无用论”,抱着“学好学坏一个样,不学和学一个样”的想法,得过且过,虚度光阴。
二是讲究吃穿享乐,缺乏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表现为不珍惜父母的劳动和大好学习机会,学习上低要求,生活上高要求,浪费现象严重。
基于上述问题,职业学校该如何加强对职高生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呢?
确立当代职高生正确的价值观并不难,关键在于如何通过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促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并努力通过自身的人生实践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奏响人生凯歌。为此,利用一切有效的教育手段,加强对职高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是当前职业学校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发挥课堂在价值观教育上的主阵地作用。课堂是实施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即使是数学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堂向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教育。通过教育,学生能够懂得什么是错误的价值观,什么是科学的价值观,以及如何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其次,寓人生价值观教育于活动之中。对学生实施人生价值对教育,必须克服空头说教,寓价值观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生从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到启迪,陶冶情操,接受教育,从而健康地成长。可结合重大的节日或者利用自习课,抓住教育的契机,切实开展有效的教育系列活动或者观看一些教育影片。
一、设立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
合理课程设置应制定合理课程计划。中职幼师学校应根据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开设符合其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课程。在有限学习时间内规划相关课程学习,如专业技能、专业教育理论、公共基础知识课、实习实践课应如何合理开设。目前,许多中职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大多照搬学前教育专科、本科或同类学校课程设置,仅从学校和教师课时出发,没有考虑学生学习特点,忽略学校特色,重复开设课程,或课程重理论学习,或重技能、不重视公共课程学习等,导致学生产生过于强调技能或理论学习,学习困难、厌学等。因此,认真规划课程计划,给学生专业学习提供指导方向,且结合幼儿园需求和学前教育发展规律合理设置课程,既不能仅重理论、重技能,也不能盲目开设课程。理论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理论课程。华东师大王振宇老师认为:公共基础课程要凸显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后续发展潜力。教育理论课程必须高度凝练反映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既要体现学科的精华,又要紧密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需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懂得她们的言谈举止,了解他们情绪变化中蕴含的需要。所以,在课程学习中应适当加强理论课程比重,如第一年课程应加重公共理论课程学习时限,让学生对各方面知识有初步了解和认识,积累知识经验和培养兴趣。此外,第一年也要渗入教育理论课程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应持续三年,比重逐年增加。通过专业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幼儿,了解学前教育教学方法,掌握学前教育规律,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在学前教育中以科学方法指导实践,更好地把握好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关系。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首先,从源头上把关幼师师资来源,这对教师专业素质起关键作用。只有开源,才能做到节流。如,可借鉴德国、奥地利等国家,提高入学门槛,严格要求学生入学能力。其次,实行严格的幼儿教师准入制度管理,以求获得优秀幼教资源。根据幼儿园不同工作者制定不同层次幼儿教师准入标准,尤其对幼儿教师,应进行严格考核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教育能力等。第三,学校可采取学分制。要求学分达到多少才能合格毕业,不合理者不予毕业,严格把关学前教育师资质量。第四,严格考试评价制度。根据开设的课程制定合理的考试评价机制,各学科设立不同考评方法。此外,函授也要严格把关。很多幼儿园为提升教师学历,经常在假期安排教师去参加函授课程学习。目前,很多幼儿教师把函授学习当作获取学历的一种手段。由于没有严格的考试机制,造成教师轻视函授学习,甚至代学替考为数不少,培训中教师经常被动。应严格把关学历质量,变被动为主动。实行注重实践评价,如观察与评价模式,即通过现场督察、同行指导和教师评价等方式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评价人员包括园长或校长、同行等;探究培训模式,包括教师研究小组、教师调查、教师合作组等,重视在职幼儿教师就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开展研究。
三、提供学历提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