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礼仪教育概念界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礼仪课程;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48-02
中国的礼仪教育是由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创的。正所谓“不学礼,无以立”,至此,“礼治”成为了思想教育中的核心内容被确立了下来,对于后世教育体系的延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仪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内容上有所变化,但是,礼仪的内涵并没有发生变化。礼学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按照自身的规律演化着,并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礼仪文化被世界瞩目,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要树立大国形象,就首先要在礼仪上成为世界的典范。那么,将礼仪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深入探讨礼仪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功能,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非常必要的。
一、礼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礼仪的界定
从目前的教育实践来看,关于“礼”和“礼仪”的概念界定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却被通用,从而导致了学生对于“礼”和“礼仪”的理解总是会相互混淆。人类具有社会性,那么为了维护社会关系,在行为上就要按照一定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约束本身就是对他们的尊重。因此,在人类的道德行为上,礼是最高的准则。纵观中国历史,礼在中国对于中国社会政治的发展,伦理道德规范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礼仪则是“礼”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化表达模式,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而制定的各种礼节和仪式,甚至于言谈举止以及民族风俗等也被划归到礼仪的当中。在社交活动中,礼仪是人际交往中所施行的礼节。如果从民族风俗的角度来研究,一种理解在一个民族延续下来,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仪式。可见,从礼仪中可以体现人的修养,也是人的道德行为准则。礼仪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礼仪是道德思想的外化,将内在的道德通过外在的行为表达出来。
(二)开设礼仪课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礼仪教育可以提高德育效果。思想政治教学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礼仪教育则可以加强校风建设,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实施礼仪教育,可以建立起校园和谐关系,德育教育则会净化校园空气,以杜绝校园中的不文明、不守礼的现象。
2.礼仪教育可以通过德育教育来实现。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课程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具有优良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德育教育方面,如果在校园中形成一个素质教育氛围,将利益教育融入其中,就能够实现明显的教育效果。礼仪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内在的道德素养的形成,而且还能够确保学生养成礼仪行为习惯,成为了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的载体。礼仪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从而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礼仪可以促进学生高标准审美趣味的形成,从而塑造了良好的个人形象。无论是在校园中,还是在其他的社会环境中,礼仪习惯的形成,都会使学生的自信心提升。
(三)礼仪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礼仪课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功能。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建立在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引导和启发,能够将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上来。实施礼仪课程教育,就是要将其导向作用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待人接物要谦逊有礼,言谈举止要落落大方,懂得尊重他人。也就是说,礼仪课程注重的是行为上要符合道德规范,为思想道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正所谓“以礼引德”,通过礼仪的引导,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能够提高社会上的各种现象的判断力。
2.礼仪教育是德育养成的途径。礼仪教育可以保证学生在为人处事上具备一定的修养。礼仪是道德教育的先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获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以礼仪教育为先,从这个角度展开德育教育,以使受教育的学生成为高尚的人、纯洁的人。
3.礼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思想道德是一个人的内在素养,而礼仪具有载体的功能,使内在的思想道德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在我们看来,道德属于人的精神素养,如果仅仅采取说教的方式,不但缺乏说服力,而且抽象、晦涩、难懂,思想政治教育也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礼仪教育作为载体,做到育德于礼,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礼仪课程的有机结合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按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注重思想观念的灌输,或者是注重原理性解剖,将抽象的理论进行讲解,从知识层面加以解释,导致了学生宛如在听知识理论课,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熟记于心,却无法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将礼仪引入其中,可以使原本抽象的课程更为形象生动。尤其是在理论讲解上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的教化。礼仪是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就需要将思想道德教育以礼仪教育得以实现。礼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就要遵守各项礼仪,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了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就可以将这些理论知识通过礼仪的实行表达出来,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以理性认识的方式来理解,通过感性的认识来不断地丰富。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理解,还要引导学生收集自己生活中的相关材料,让抽象的理论知识落到实处。
(二)将礼仪课程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丰富学生的内涵
礼仪教育涵盖面很广,从音容笑貌到言谈举止,从穿衣打扮到为人处事,关乎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礼仪的各项元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道德修养与思想内涵的一门课程,与利益教育相得益彰。将思想政治理论通过礼仪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使抽象的理论以礼仪的方式表达出来,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更为容易被接受和理解。礼仪教育更贴近实际,是因为礼仪是按照行为规范来做,与抽象的理论相比较,礼仪是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来的,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实施教育。将礼仪规范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外在气质,也可以培养内在的思想政治修养,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自身素质是内在的实力,外在的气质则可以形成强大的“磁场”,当一名学生的精神素养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气质。
(三)将礼仪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中,礼仪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是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学生实施传统的利益教育,在于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引导学生产生自我约束能力,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中华民俗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融入利益教育,让学生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提高对不良社会思潮的抵抗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课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否有成效,与礼仪教育引入其中的探索存在着直接的关系。礼仪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社会的历史继承性,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中,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推进了礼仪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林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引入礼仪文化教育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11).
[2]李正军,文春风.教师礼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元素[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9(02).
[3]侯伟,贾龙,秦拓.文明礼仪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4]王贺兰.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08.
[5]刘海波.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古代礼仪;教育;思想政治;德育;目标
1引言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逐渐演变成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但是本质上相差不多,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社会更加注重道德教化和对行为的约束,所以,从古至今都延续着中国古代礼仪教育理念和具体内容,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建立也是基于古代礼仪的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这就要求教育者需要根据古代礼仪文化进行对受教者的德育工作。古代礼仪注重“礼”的培养和教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按照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进行活动,只有在懂规矩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够有秩序地生产和发展,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前提条件。从目前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来看,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这说明对于人们的德育工作并不到位,即使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了道德底线,但这并不是基本的伦理伦常和行为准则,通过对古代礼仪内容的宣传和教育,能够使人们重新全面地认识礼仪文化和树立行为的标尺,进而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这也是目前教育事业最重要的工作。
2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内在联系
2.1内容统一性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中的“礼”是人类社会、天地、自然的基本法则,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规范,同时也是国家各项制度的基础,为人们规定了合理的行为准则,这也是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一致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具有在内容方面的统一性联系。所谓统一性,是指二者表达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一致,并且能够相互融合和促进,共同传达同一个目标或者同一个理念,古代礼仪教育通过一定的社会规范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对社会进行控制,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使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层面的关系以及义务和权利等都能够拥有统一的准则和规范,这也是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内容,同样提倡受教的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这一系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从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实践的内容以及方向,所以,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是统一的,并且共同塑造在人类社会中统一的伦理道德规范,使社会能够更加秩序化和可控化。
2.2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为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制定了标准的体系,同时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德育目标的树立有一定的根据和基础,证明思想政治课德育内容具有科学的内涵,并不是
凭空想象出来的空谈理论,而是根据古代礼仪进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德育资源,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同时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学目标能够进一步展现我国礼仪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促进中国古代礼仪之邦的美誉能够广泛地宣传和感染更多的人们,使古代礼仪能够不断地传承和发扬,将我国的文化发扬广大。因此,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之间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相互之间融合了道德规范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目标,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这不仅仅代表了古代文化的长久传承,也体现了道德规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基本内容。
3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意义
3.1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提供了借鉴
中国古代礼仪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特别重视礼仪文化,学习礼仪不仅仅是提高自身的素养,同时也是对礼仪文化的发扬和保护,古代礼仪的内涵也逐渐成为了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实现的可借鉴的重点内容。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树立学习了古代礼仪的基本价值取向,将大部分礼仪文化也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不仅仅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古代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可取之处,同时也将古代的文化传承下去,成为现代教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古代礼仪文化的剖析和研究,使学生能够结合现实和个人来理解礼仪建立的好处和必要性。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需要知礼仪懂廉耻,这也是学生通过德育逐渐养成的规律和习惯,所以,现代的德育目标是基于古代礼仪教育之上的,通过古代文化的借鉴,实现古为今用的效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和效果。
3.2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为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提供了保障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能够长期稳定地传承和发扬,并且在教育事业中一直以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这说明古代礼仪文化具有科学性和可利用性,能够切实地使人们学习到良好的文化,提高整体的素质水平和道德修养,正是由于古代礼仪教育的重要价值,也为现代的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树立提供了保证,通过礼仪文化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不断感染和修正,同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使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工作也能够顺利地实施,并且在此基础上添加时代因素和现实需求因素,更加符合人们的素质教育目标。如果没有古代礼仪文化的存在,那么思想政治课德育资源的形成就会失去支持和保证,不仅仅不能够使人们产生信任和依赖,同时从内容本身就缺少科学的依据和参照,这对于教育来说毫无可信度可言,所以,中国古代礼仪教育的显著效果和传承性为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推进目标的快速实现和广泛地应用。
4运用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践行策略
4.1宣传和弘扬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促进德育目标的实施
中国古代礼仪已经扎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无形中已经受到了影响和引导,这就是文化的巨大魅力和作用,但是,人们对于古代礼仪的全面了解和学习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都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所以,现代社会为了进一步将我国的古代文化发扬光大,需要大力地宣传古代礼仪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使人们能够充分地理解文化,并且受到全面的启发和督促,这样对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就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因此,宣传古代礼仪文化是为了使更多的人们理解和认可思想道德规范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性,也能够激发人们对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支持,从而更加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人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响应德育工作,这样所建立的德育目标就会比较容易实现。
4.2提高教师对古代礼仪文化的理解能力和与现实结合的能力
古代礼仪文化虽然长期以来都在不断地传承和发扬,但是对于礼仪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界定并不是每个人都熟记于心的,对于教师也是如此,还拥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礼仪文化的复杂和繁多也为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各种礼仪的概念和分类,同时需要重点研究礼仪存在的价值以及如何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所以,老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都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培养,知识是无穷的,礼仪文化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要工作者,其个人的能力也决定了学生的普遍学习水平,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和实际能力的培训和提升,这样才能够更快地实现德育目标,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将我国的礼仪文化和道德不断地发扬和传承。因此,教师的培养工作也是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可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能力进行定期地测评,形成奖罚分明的政策体系,对教师也能够形成一种激励和促进,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增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礼仪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我国礼仪文化的广泛应用,也能够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4.3创建情境教学,形成礼仪文化的实际应用教学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可以模拟相关的礼仪内容进行现场演练教学,可以是行为表演,也可以是语言表达的演练,这些都是对固定的礼仪文化的动态表现,能够充分发挥礼仪文化的实际应用效果,使学生体会到道德规范和高素质的重要性,这样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现代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和变化,增加了情境教学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探索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同样进行古代礼仪文化的真实模拟,尤其注重学生的言行举止的表现,教师根据实际的效果进行评价,并且纠正演练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给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体会礼仪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实际的应用,将理论切实地与实际相联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德育目标能够快速地实现,为现代学生创建了道德规范标准和行为约束,使人们能够逐渐按照规矩和伦理道德进行活动。
5结论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是最主要的文化内容之一,它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和整体的人民素质高度,是其他国家对其评价的标准,中国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这说明从古代就开始注重礼仪的学习和使用,这也是我国能够屹立于国际舞台的重要原因,只有懂得礼仪道德和规矩的国家才值得尊重和信赖。现阶段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于德育方面,通过充分发挥礼仪文化的巨大作用,也能够进一步实现德育目标,所以,本文对于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在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建立和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也是现代社会长期坚持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主要内容,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也为未来的更多学者的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方向和条件,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能够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曲祖江.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迷失及其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2]张丽.高中政治课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探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3]张晓丽.新时期思想政治课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教育的创新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4]黄成菊.从思想政治课的变迁看中学德育发展的方向[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关键词:网络礼仪 原则 构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脑应用的普及,网络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我国,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使用的一种高效便捷的基本工具。而在公司、企业、政府部门里,办公现代化和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因此,谈论网络礼仪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网络礼仪就是指人们在计算机网络上通过电子媒介而体现的、规定的社会行为和方式,是指在网络世界的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人们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使用网络时都应该遵守网络礼仪。当使用互联网的人们懂得并遵守规则和懂得网络形象的塑造时,互联网的效率自然能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发挥,互联网自然会成为一个文明的世界,网络活动便能有组织、讲文明地进行。但是,一方面,大部分人认为网络世界应该是一个自由的世界,于是整个网络世界便呈现出混乱的局面,网络安全就无从谈起,没有安全的世界便是一种原始的有待发展规范的世界。另一方面,现在正确的网络使用规范和健康的网络文化还未成形,论说也各有不同,因此没有一种约定俗成的网络规范让大家去遵守,致使公众的网络意识没有系统性,缺乏约束机制,公众网络道德体系没有真正建立,于是网络个体便无章可循,整个网络礼仪体系也处在随意性极强的阶段。因此,确立网络礼仪的规则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那么规则如何制定,构建网络礼仪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以法为基础
法律是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保障,任何违法的行为都应该受到惩罚。网络交流因涉及他人,故而应当使之合乎法律的规定,不得与法律唱反调。在没有法律、法规的网络中,所呈现出来的也只能是一片混乱:信息大量充斥着垃圾,新闻虽多但可信度不高,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网络空间受到严重污染等。法律法规是影响网络用户行为方式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它通过对网络用户进行认识上的引导和行为上的约束、规制,可以有效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社会秩序,为网络自由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网络中没有法律意识的人,轻者误己,重者伤人。那么网络礼仪的构建就要首先考虑到法律这个因素。确立一部可行的网络法并教育网络主体在践行网络行为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是网络礼仪构建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还没有单行的网络法,只是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暂行管理办法》等。这些管理办法根本不可能解决处理网络行为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比如隐私权保护的问题。虽然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将“侵犯隐私权”作为一个独立案由,但我国立法尚未就“隐私权”的概念作出明确定义,更别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如何界定“隐私权”了。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九不准”,也未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拿2008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人肉搜索”导致的“网络暴力第一案”来说,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判决没有现行的网络法可依,最终只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七)项之规定”来对这个案件进行判决,由此观之,网络立法迫在眉睫。但从这个案件来说,我们可以看到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立法的欠缺,二是网络主体在网络行为中法律意识的欠缺(“人肉搜索”本身只是一个形式,一种方法,一种技术,是在网络普及的当今时代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工调查结合的产物,但是一些网民通过“人肉搜索”对他人的人格、隐私、名誉进行侵犯,这不能不说是法律意识淡薄的一种表现)。
就目前我国现状而言,谈网络礼仪的构建,我们就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并参照国际上网络立法的原则,同时在保持与现有法律稳定性的原则上,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与各相关部门的作用,尽早确立一部能够调整网络行为的法律规范;与此同时,呼吁、倡导并教育网络行为的主体自律自重,强化法律意识,这样才能实现网络规范与网络自由,最终构建和谐的网络礼仪与网络文化环境。
总之,网络礼仪必须遵循法律规则,违反了法律的网络礼仪是不容许的,在开展网络礼仪规范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以法律作为约束自己行为的重要手段。
以育为手段
网络礼仪深入人心,人们在网络中也像平时生活中相见那样讲究礼仪、懂得礼貌是网络礼仪规范的最终归属。毫无疑问,这是需要长期努力和各方面很好的配合才能够做到的。
我们国家现在对于网络礼仪教育并没有重视起来,在基础教育中没有相关的课程,相对来说,其他各国和地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较早使用互联网的美国,有着丰富的网络礼仪教学的经验。美国采取建立教学网站,以进行网络礼仪的教学推广,比如McGraw――Hill公司主持的CyberSmart网站上就提供了小学信息伦理课程内容、学习活动等,包括安全、礼仪、广告、探索、科技五大部分;Netiquette Home Page网站上提供网络礼仪核心守则,并有网络礼仪全文书籍,提供在线网络礼仪测验。而韩国的做法则是把网络礼仪的教学直接纳入学校的课堂,“为了培养健康的网络文化,韩国开始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抓好网络礼仪教育和管理:一些中小学校每周利用一个小时进行网络媒体教育,学习网络礼仪,同学之间约定上网‘不说脏话’、‘不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有的大学计划从新学期开始,增设‘网络礼仪’课程;有关团体通过举办多种学术讨论活动,提高网民的道德意识;信息通信伦理委员会还设立了两条热线,接受用户的有关投诉”。此外,我国台湾地区对网络礼仪教育的重视也值得我们借鉴,台湾目前有很多网站提供有网络礼仪相关内容,比如“资讯之旅”网站,其内容包括:认识互联网络、上网前的准备、网林秘籍等,其中也包括网络伦理部分,提到诸如著作权、网络安全、网络隐私权与网络礼仪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另外,台湾交通大学教育研究所“教师网络素养与认知”(http//eteacher.edu.tw)网站提供网络素养、网络交友和网络沉迷等主题,帮助中小学教师进一步了解青少年的网络世界,其中网络素养单元包括了素养与礼节两部分。此外,还有一线教师等架设了相关网络礼仪网站,列出了网络礼仪的相关内容。
网络礼仪教育在这个网络普及,特别是很多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提供一些参考做法:
①政府在使用网络最多的学生和青年之中,开展网络礼仪和道德教育活动,让他们知道网络上的不文明行为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上网自觉使用文明用语。
②网络礼仪从我做起,每个人在网络中多一点自律,少一些随意。网络礼仪最大的规范要求是自律,在网上能够有效执行监督的就是自己,道德上文明才能真正做到遵守网络礼仪。比如现在各种盗版软件在网上流行,这是一种明显的侵犯他人智力成果的行为,但这却已经成为网络社会上公认的事实,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抵制盗版,那么网络世界将会纯洁很多。而且大量盗版软件都伴随着病毒,是病毒流传的主要途径。此外,还有大量违法网页也是因为人们不遵守网络规则而大肆传播黄毒信息、进行不法勾当造成的。因此,自律是网络礼仪永恒的不可回避的话题。
③学习有关法规,不得有违反《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的言行,禁止盗用他人ID与密码的行为;禁止中伤、诽谤他人的行为;禁止妨碍网络系统的行为;禁止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禁止网上劝诱等商业行为;禁止宗教、政治方面的劝诱行为;禁止违反公德的行为。
以人为根本
网络中需要彼此尊重。如在QQ聊天当中,有些不熟悉的人一上来就发视频请求,更有甚者你不接的话就不停地发,这类人的做法太可恶,是对对方极不尊重的做法。因为对方需要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人空间。这种做法最后得来的结果便是被对方拉入黑名单或被直接删除。因此,网络交往必须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网络礼仪的核心原则之一是适度。把握分寸正是人性和人心所能接受和需要的,能够有效地塑造个人形象和表现自己的修养和气质。
互联网中对网络礼仪的规定一共有十条,其中的第一条就是“记住人的存在”。虽然网络是虚拟的,甚至有种说法叫做“在网上谁也不知道你是一条狗”,但是既然你参与了网络,就应该以在乎自己一样的态度来在乎对方,尊重对方就等于尊重自己。在传统交往礼仪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3A法则”,其具体内容就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努力地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接受(accept)对方、重视(admire)对方,赞同(appreciate)对方,也就是说交往必须是以对方为中心。网络交往同样如此,聊天也好、发E-mail也好、跟帖也好,必须以不侵犯他人的言论权为基础,必须言谈举止都恰当才能树立你在网络中的实际形象,这样,你以后的待遇当然是备受别人尊重。这是其一。
其二,在网络中,为了方便交流,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符号。日常礼仪的表达常是用人体动作,而网络现在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只能把人类形体符号化。形象化的符号带给大家的是生动感和幽默感,另外从交流的角度来看非常简洁方便,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下面列举的这些符号已经是网络认同的,另外还有一些所谓的“火星文”也正在创新和被认同中。
:-) 标准的笑脸。表示笑容和善意
;-) 眨眼笑。表示歪曲、讽刺或嘲笑
:-( 皱眉。表示令人不高兴的消息、令人悲伤的消息
:-| 表示漠不关心
:-0 表示惊讶、担心
:-X 表示封嘴
:-P 表示吐舌头,很有趣
:-@ 作者在叫
:-Q 作者在抽烟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的缩写:
ASAP:As soon as possible 尽快
BF:Boyfriend 男朋友
BTW:By the way 随便说一下
这也是网络文字的一些特点:简单明了。它顺应了现代人追求简单生活的节奏,是人性化的符号,也是社会的符号。
网络礼仪的根本就是“人”,作为网络的主体,“人”应该放在礼仪中的首位:一切以“人”为中心,尊重所有网络人,方便所有网络人,快乐所有网络人!
以和为目标
网络礼仪的终极目标是和谐网络、和谐社会。怎么和谐,怎样达到最终和谐,需要多方面的力量。
首先,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级互联网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完善网络治理,利用法律的、道德的、技术的手段,及时清除网上垃圾,塑造完美人格。
其次,中华民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教育传统源远流长。几千年来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用深邃的礼仪渊源宣扬网络礼仪,用“仁爱”、“和为贵”、“知礼以立”等特有文化传统影响网民,用传统的和谐文化和思想引导网络文化,真正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网络世界。
最后,网络世界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和成熟,网络礼仪更多的是靠个人道德去约束,网络世界的整体和谐尚需要网络人持久的努力和自律,任重而道远。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礼仪的基本核心是善良、真诚、和谐,与此对应的内在要求是尊重、适时、适度、适人。网络人应该遵守网络礼仪,用良好的网络行为塑造个人良好的网络形象。同时好的有素质和修养的网络人应该反对黑客、诽谤、偷拍、黄毒、谩骂等等不良的违法行为。最终达到我国互联网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设出和谐优质的网络世界。
参考文献:
1.沈晶晶、杨锁强、程少川:《基于民族礼仪冲突的网络礼仪形成与构建研究》,《情报杂志》,2004(12)。
2.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秦大晴、杨文锋、肖静芹:《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和谐网络建设》,《传承》,2008(3)。
一、中国古代幼教思想的本要义理
中国古代的幼儿与幼儿教育与现代的概念不同。现代的幼儿教育或者学前教育是由西方传入的概念,特指儿童在3岁以后直至入小学之前所受的教育,并且常指的是正规的学校教育。中国古代从出生之时到外出就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统称为幼学,也就是幼儿教育。
那么,什么年龄段为幼儿呢?《礼记曲礼》中说:人生十年曰幼,学。汉郑玄注曰:名曰幼时,始可学也。把人从出生到10岁出外上学之前的年龄段视为幼。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曰:人生八岁,则至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又把人从出生到8岁的年龄段视为幼。不论是把幼儿界定为10岁还是8岁,所指代的都是从出生到外出求学之前这段时间,幼儿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初始阶段的宽泛概念中国古代从出生之时到外出就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统称为幼学,也就是幼儿教育。
中国古代就有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幼教思想,民间也有小树不剪不成材,小孩儿不教不成人的俗语,反映了古人对幼教的深刻认知。孔圣人周游列国授经讲学,感悟出教习真谛少成若天性,习惯自然成的绝妙论断。汉代的贾谊则明确提出了早谕教的主张:婴幼儿心地纯洁,可塑性大,在婴幼儿纯洁的心境还未受到外界环境的熏染时就要及早教育,造就循规尊礼的言行规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在其所著的《颜氏家训》中倡导: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从事教育活动四十年之久,对幼教领悟颇深。他认为,幼童时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只有使儿童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才能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扦格不胜之患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明末清初的理学家、教育家张履祥也特别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他认为:幼稚之时,必见奋起之志,若举动无恒,即将事无一济矣。少年血气未定,善者固易流于不善,不善者亦易反而之善。幼童时期,思维稚嫩,早以教育,生性不善者亦易反而之善,否则,善者固易流于不善。任何有所作为者,幼年时就确立了奋发向上之志,必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中国古代的幼教主要是家庭教育。施教者一般是婴幼儿的父母尊长,注重根据幼童身心发展和认识水平的特点,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灵活机动、适时而教,感知知识、遇物而教,应幼儿的性情,引发幼童的兴趣,导幼童行为,讲究教育的方法。能坐、能行则扶持之,勿使倾跌也,教以幼童坐、卧、爬、行等肢体运动、戏耍锻炼;按照幼童生理发育的特点创设幼童感知知识、辨析事相、发展语言能力的环境;造就幼童勤于动手、生活自理、讲求卫生的行为养成;培育幼儿日常生活、接人待物、言行举止等礼仪修养;塑造幼童尊老爱幼、扶弱济困、积德行善的行事之道;确立幼童为人处世、谦卑恭敬、诚实正直的德性;还特别重视对幼童言行举止的垂范和影响作用,朱熹论定为:指引者,师之功也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
中国古代幼教的品德教育崇尚孝、梯、忠、恕、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核心思想,并把其作为品德教育的主旨。汉代的王修教育自己的儿子,未必读书,并学做人。朱熹则倡导:自小便教之以德,教之以尚德不尚力之事。钱穆在其《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一文中说: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意义并不专为传授知识,更不专为训练职业,亦不专为幼年、青年乃至中年以下人而设,教育的主要对像乃为全社会,亦可说为全人类。不论幼年、青年、中年、老年,不论男女,不论任何职业,亦不论种族分别,都包括在此项教育精神与教育理想之内。钱穆认为:儒家思想精髓,主要在教人如何为人,孝、梯、忠、恕、仁、义、礼、智、信都是为人的条件,是人所遵守和具备的素养。幼童在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塑就长成难以改变。因此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古代的幼教在立德遵礼、修身养性的铸塑上是成功的,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才成为了世世代代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
二、古代的幼教对幼儿素质教育的借鉴
中国古代的幼教同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相比,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教育形式。古代教育家倡行的顺应幼儿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顺导幼儿性情,鼓舞幼儿兴趣,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依据幼儿成长规律施行穿衣膳食、肢体运动、感知知识、辨析事相、礼仪规矩、德性品行的塑造养成的幼教理念,对于幼儿素质教育改革、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是立国之本,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的根基,以幼儿为本体,顺应幼儿的发展,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的条件和环境,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等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推进幼儿素质教育根本的目标要求。
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本质特征的体现。要借鉴古代幼教以道德教育为主,把道德教育置于重要位置,渗透入幼儿的日常生活、行为培养、感知知识之中。克服幼儿教育为义务教育服务,重智育、轻德育,重识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倾向,把道德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幼儿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摘要:社区化职业教育作为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共生发展的载体,在我国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以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为例,从办学路径、办学经验、办学模式三个方面阐释职业教育社区化的实践,分析其办学理念与目标、办学主体与功能、办学管理与运行的三个方面特点。
关键词 :社区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个案;特点
基金项目:广州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2014年社区教育重点项目“社区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项目编号:2014SQJY04)
作者简介:杜君英,上海行健职业学院闸北区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市民学习指导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4-0073-04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办学模式
当前学术界关于“办学模式”的理解存在诸多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张春梅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将办学模式看成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活动是有规范化意义的,能使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配置最优化的一种结构体系或程式。可以从广义上和狭义上理解办学模式,前者着眼于国家和地区,后者聚焦于某所学校。并且,提出办学模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示范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1]郭景扬教授认为,办学模式的内涵是指学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抽象概括而成的,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的,有效的富有个性特色的学校管理的艺术结构及其操作程序。[2]各位学者由于研究立场、视角的差异,致使该概念存在理解差异,要彻底明辨该概念需要运用分析综合的研究方法。
“办学模式”从字面上可拆分为“办学”和“模式”两个词语。“办学”一词在《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创设、兴办、管理学校,可知“办学”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1)创办过程,即从无到有的新建过程;(2)经办过程,即从有到优的科学管理与良性运作的过程。办学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系统,包括经费筹措、师资选聘、考试招生、教学科研、后勤保障和就业指导等多方面内容。“模式”一词在我国是由著名社会学家最先提出的。1984年,他在考察苏南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后提出了“苏南模式”的概念,1986年,在考察温州后,进一步明确提出:模式就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2]赵庆典认为,“模式”一般应具备三个要素,即事物(或客体)的规范或标准、事物现象(包括思维现象)的抽象、人们可以学以致用(包括研究所用)。[3]饶坤罗认为,“模式”就其外延来讲,就是指有特色的发展路子或发展范式;就其内涵而言,应是理论化、标准化、定型化的型式及其内在运作机制。[2]
依据上述分析,综合各家观点,可将“办学模式”界定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一定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为实现预定的办学目标,对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供借鉴的规范化特色化的发展样式。
(二)社区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社区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职业院校能够以社会化开放化作为指导性的办学理念,为实现民富区强的办学目标,将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形态与运行机制进行抽象概括而形成的规范化特色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样式。
二、社区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个案研究——以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为例
(一)办学路径
一个学校的发展路径就是一个学校发展历程中所经历的道路,这条路径由一些关键事件连接。研究一个学校的发展路径有助于从历史中找出学校办学的机制构成,把握学校未来发展方向。
1.初成阶段。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前身是上海市闸北区业余大学,作为地区性的成人高校,只有服务社区依靠社区,才能生存发展。为适应这种趋势,学校在1992年就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机构,当时称为“区服务办公室”,负责沟通协调,开展为社区服务工作,参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2000年,学校转型为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后,重心偏向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但是,学院领导仍然清醒地认为,学院既是高等职业学校,又是所在地区的社区学院,不应该游离于社区的文化孤岛,而应主动与社区架设桥梁,致力于社区问题的解决。
2.核心发展阶段。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同时,附设成人高等教育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上海电视大学闸北分校。2002年,学院与闸北区社区紧密关联起来,专门成立了为社区服务的部门——闸北区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和市民学习指导中心(简称“两中心”)。该部门作为学院下属部门之一,服从学院和闸北区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办公室的双重领导,主要职责为:(1)承担沟通学院内部与外部,为区提供社区教育指导与服务的职责,承担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为闸北区提供政府决策咨询;(2)承担全区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3)指导服务闸北区社区学校内涵建设;(4)作为全区社区教育信息资源库,即代表学院发挥社区教育龙头作用,发挥社区教育研究站、指导站、信息站、服务站等功能。2005年12月,学院召开以“社区发展与高职教育”为题的学生专题研讨会。“两中心”在学院领导下,为社区教育工作的探索研究、信息沟通、教育培训和指导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3.全面发展阶段。学院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注重辐射周边服务社区,结合社区特色,使得其在上海市乃至全国的社区教育服务方面表现突出。2008年,闸北区被评为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可以说,学院在服务社区的理念及实践上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学生积极参加特奥会、世博会志愿者,学院团委组织敬老爱老、学雷锋活动,维护和促进区域发展。这一阶段,学院实现了从单一的场地开放到办班开课,从孤立服务到与社会公益机构、基层政府等合作的完美过度。2014年,学院在院内成立闸北区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旨在整合学院各系部优势力量集中为区服务。学院在各个方面尽高职所有、为社区所需,学院服务社区,也从社区吸纳一定数量的学生、教职员工,共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熟悉本土环境的资源,在发展社区的同时,也全面发展了学院。
(二)办学经验
1.开放资源为社区提供服务。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成立之后,并没有把自己看成一个孤立于闸北区的职业教育学校,而是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认识到学院位于闸北区,是闸北社区的一部分。多年来,学院不只做好围墙内的教学科研工作,还开放资源为社区居民服务。学院有一个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练舞蹈用的舞蹈房,这个舞蹈房在学生不上课的时候,开放给居民学习舞蹈使用。学校还安排许多实验室、机房,空闲的时候安排社区的小朋友们参观学习,让他们提前对做实验有个初步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院充分调动高职师生资源,为社区居民开设钢琴班、摄影摄像班,素质拓展班,吸引周边居民参加学习,并与阳光之家、居委会联动组织开展居民学习活动,开发了居民学习指南。这样既增加了资源利用率,方便了社区居民学习,而且,密切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开辟了平台。
2.结合专业特色举办特色活动。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有学前教育、信息技术与机电工程、经济管理、商务外语系、应用艺术系5个系20多个专业。在为社区服务中,各专业结合本专业特点,利用本专业人力、物力等资源,创造性地举办一系列活动,不仅服务了社区,也使学生得到了实践训练。2008年,在学院、系以及彭浦镇等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学前教育系慕心社与闸北区小海豚早教中心结成服务对子,协助该早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对0-3岁儿童及其家长开展早教活动。募心社成员在校内完成培训后进入志愿者岗位。随着小海豚服务基地的建立,学前教育系募心社的校外服务基地数已达多所。通过在普陀区悦苗寄养园和彭浦镇阳光之家中开展的服务活动,学前教育系已积累了一定的操作经验。而参加社会服务,不仅为学前系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也为今后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2011年,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闸北区大宁剧院隆重开幕。学院礼仪社的25名同学在老师带领下,担任此次活动的礼仪接待服务。其中11名同学参加了会所晚宴礼仪接待,另14名同学担任主会场的贵宾引导、嘉宾入席引导等礼仪活动。这样的礼仪服务活动,不仅为办在社区的大型活动提供了帮助支持,也使职校的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从实际需求出发为社区服务。学院由“两中心”牵头,发挥社区学院在教育教学中的龙头作用,组织社区学校、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取得积极效果。组织全区8街1镇社区学校探索特色课程建设。在对闸北区人文风俗、居民学习需求等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围绕“社区学校班级——社区居民学习团队”互动模式的研讨、座谈会,指导社区学校建设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提升社区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社区学校内涵建设,进而满足居民丰富多元的终身学习需求。学院高职大学生通过社团、社会实践从社区的实际需求从发,设计服务项目,为区域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三)办学模式
办学模式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一定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为实现预定的办学目标,在对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供借鉴的规范化特色化的发展样式。
社区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一种社校联合、整合资源、服务社区的办学模式。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区域高职院校,突出的特征是它的社区化。主要表现在建在社区、脱胎于社区成人教育、服务社区、依靠社区、与社区环境融为一体。从学院的办学路径和办学经验可以清晰看出,上海行健职业学院采取社区化办学模式,从其结构形态上有“两中心”这样专门为社区服务的部门,在学院的课程设置、实践活动中,紧密与社区相关联。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相比,社会服务的职能更加突出,意义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学院走社区化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发挥高职院校在社会工作专业化方面的作用,为社区提供青少年校外教育服务、居民基本学习服务、再就业实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与创业指导等。
一直以来,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把高职教育与服务社区结合起来,把学生的理论培养与社区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把学院资源开发与社区资源利用结合起来,使社区化办学模式在多方共赢的状态下日趋完善。
三、社区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一)办学理念与目标
1.社会化、开放化的办学理念。社区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区域性、开放性特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该秉承“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发展社区”的理念,在生源选择、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学校规模、就业指导等方面科学预见区域的发展需求,广泛开展社会调研。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环与外界发生紧密的链接,应当树立开放化的理念,破除独立办教育、封闭办教育的境况,尽快使自身融入社会,与企业合作,依靠市场经济规律办教育。
2.民富区强的办学目标。办学目标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是职业教育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社区化职业教育办学目标应当倡导“民富区强”,这是由个体发展、社会进步和职业教育本质共同决定的。职业教育的首要特征是职业性,遵循“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原则。同时,职业教育作为区域性教育,应当承担促进社区发展、致力社区建设的历史使命。“民富”就是要使培养出的学员物质生活富足、精神世界充裕,既要具有专业的技能,又有深邃的素养。“区强”旨在通过职业教育与社会要素的融合、互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社区居民的职业素养,凸显区域的经济竞争力与文化优势。
(二)办学主体与功能
1.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办学主体多元化是职业教育市场化、社会化的必然要求,社区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强调社会系统中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与推动。职业教育的规范办学与有效运行需要社会力量提供物质设施、资金经费、师资队伍、法律制度、实习基地、教学场所等。因此,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都理所应当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区域性教育事业,应当鼓励并引导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搭建合作平台,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对话,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办学模式多元化能够使职业教育灵活全面地反映社会需求,同时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使职业教育获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2.服务社区的办学功能。社区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以服务社会为努力方向,通过促进学员的社会化来实现社会服务的办学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推动社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促进高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2)维护社区政治环境稳定和谐。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学员的民主、法制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与政治参与意识,维护社会和谐局面。(3)促进社区文化繁荣昌盛。职业教育是践行终身教育的重要力量,通过职业教育传承、传播、创新科技文化、职业岗位文化、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来濡染学员,激励社区文化持续地生成与更新。(4)实现社区民众素质提升。社区化职业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满足广大居民的教育愿望,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职业素养。
(三)办学管理与运行
1.民主协商的管理体制。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决定着必须实行民主协商的管理体制。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多头领导、缺乏统筹的管理局面导致职业教育办学效益过低、发展方向不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开放性、社会性特征逐渐得到认可,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学校法人和个体等应该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形成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合力。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应当遵循“平等对话、共同协商、合作共赢”的原则。高效的管理体制依赖于多方力量的密切合作,需要确立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引导和保障这种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2.动态全面的运行机制。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是指职业教育内部组成要素及影响职业教育运作的外部诸要素相互影响的内在机理与外化的体制,它是职业教育持续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条件。[4]职业教育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运行机制主要有:(1)投入机制。在职业院校新建阶段,需要解决资金、设施、场地、师资等要素的来源问题。(2)竞争机制。职业教育参与市场竞争,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从而树立品牌,获得办学效益。(3)约束机制。为保证职业教育科学规范地运作,职业院校应当制定规章制度,建立监督、检查体系。(4)激励机制。职业教育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需要政府给予地位认可、财政支持。除此之外,还应当有利益分配机制、保障机制等,而且,在具体运行中应当动态地遵循,不断调整、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春梅.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模式研究:从对东丰县办学模式的调查中引起的几点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2.
[2]饶坤罗.中外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比较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6:1,2,2.
[3]赵庆典.关于高校办学模式研究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