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目前状况
(一)在培训内容上重视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忽视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和相关内容
在实际会计电算化培训中,由于时间、场地和会计人员素质所限,培训内容往往注重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不作讲解;忽略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介绍,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等。造成会计人员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熟悉模糊,不能了解系统的全貌,自然更谈不上软件功能的全面深入应用;有的会计人员仅能操作财务软件,对其他应用软件一无所知,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功能。
(二)培训时间上,重视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的培训,轻视后续培训
许多人错误地将会计电算化培训理解成一次完成,勿需反复的过程,因此许多单位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组织会计人员集中培训一次,取得会计电算化上岗证后就不再培训。但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操作系统也不过一两年就升级,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即使未更换,但也存在升级、追加新功能等一系列新问题。这都要求不断地适应形势变化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及相关知识的再培训。
(三)培训方式单一,效果欠佳
目前会计电算化培训一般由所选财务软件的开发商或经销商负责。另外对脱离手工帐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的会计人员,财政部要求必须经地区财政部门培训,持会计电算化培训合格证方能上岗。这些类型的培训基本上采用授课和上机相结合的方式,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授课时间和良好的上机实习环境,使得会计人员接受正规会计电算化教育的机会往往流于形式。
根据对已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大多数单位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还只停留在“仿真”阶段,即主要运用会计核算和报表处理模块,实现手工会计处理的电算化,而对所购软件的其他功能运用较少。笔者认为,这和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偏低、电算化培训不力不无关系。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管理思想的影响要求会计人员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知识经济对现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冲击导致会计管理思想从事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从而使会计电算化向管理决策型发展。观念的革命是一切革命的先导。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和和之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务要求会计人员充分理解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含义,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革命要求会计人员把握更丰富的会计电算化及相关知识
知识经济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特征,网络的革命带来企业管理、营销方式、财务管理的革命,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披露,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办公方式。财务软件向网络化、管理型发展。把握必要的网络和应用软件知识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的必然要求。
(三)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及网络的飞速发展要求会计人员知识更新更加及时有效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电子商务的出现还大大改变了现有会计信息处理模式。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更快,以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为会计人员多渠道地获取新知识提供了途径。
三、对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培训内容,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丰富相关计算机知识
具体地说一方面是要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比重,要求会计人员把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懂得简单操作和维护,能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熟悉Internet的知识;另一方面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或新的商务模式(如电子商务)等对传统会计电算化内容扩充的要求。
(二)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丰富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以网络为媒介,采用远程教育或兴办教育网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时更新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及相关知识,又可以解决培训时间、场地不足的新问题,官方网站和软件供给商网站还可以优势互补,从政策和实务两方面提供会计电算化培训所需材料。
(三)建立良好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落实培训效果
从宏观来看,可改革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上岗证制度,使会计电算化培训成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教育及后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微观企业来看,可制定企业内部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并明确奖惩以激励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组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环境。
Abstract: It is a important object to improv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teaching in Accounting reform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personnel for society.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ommon problems of Accounting teaching to their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ropose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teaching.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对策
Key words: computerized accounting;teaching;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312-01
1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师资力量缺乏会计电算化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加会计学,而是一门融合了会计学、管理学、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然而高校中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老师,缺乏既懂理论知识又懂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师来担任教学。来自财会专业的教师有的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来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缺乏又财会方面的知识,适应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的是既精通会计理论知识,熟悉会计业务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教师很少或没有机会与同行沟通,也没有渠道与已实施电算化的单位沟通,也是造成教师知识面窄的重要因素。
1.2 教学内容偏窄在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上,不少院校集中在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如拓展,也只是涉及工资管理子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还有相当多的模块没有体现出来,即便有也讲的很浅。这在企业信息管理高度发展的今天,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利于对企业宏观布局的认识,不利于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1.3 实践环节薄弱
1.3.1 上机实验操作简单。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部分高校由于经费、财会类学生少等问题,没有建立独立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没有把重点放在实践训练上,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实训。再者由于课程教学时间有限等原因,忽视对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电算化实验方案简单,综合性实验少,实验内容的单一,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深入掌握。
1.3.2 使用的教学软件单一落后财务软件跟不上升级的进度,硬件设备水平落后于不断更新的财务软件需求配置的情况,无法满足教学实践需求。电算化实训教学往往是针对某一个财务核算软件的简单操作练习。学生只是把一套数据按照顺序输入电脑,经过反复练习从而掌握了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因为学生对全面理解会计电算化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对财务软件不能灵活运用,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面对市场上种类众多的会计软件,可能会无所适从。有的学校教学方式固定,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方式,即一位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成员进行教学,不能因材施教。
2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对策
2.1 改革教学模式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通过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善于打破以往课堂教学上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实行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此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创造条件采用网络教学方式,利用校园网平台,师生共享校园教学网上的信息资源。
2.2 应重新审视教学培养目标问题重新审视教学目标,就要取消以考证为纲及任务观念的短期行为。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会电算化软件操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特别要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为达到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一最终目标服务。
2.3 课程内容设置应分配好由于会计软件的不断开发与发展,使得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更新明显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因此,首先改进教材内容,同时推出与教材相匹配的实验教材。有能力的学校可以自编校本教材。其次,加快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速度,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新知识。同时,根据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相应课程,如:会计软件的使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电算化运用等课程。应当不断完善电算化课程设置,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能力。会计电算化教师既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通过这两方面的结合,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教师队伍。
3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建设
3.1 会计电算化教材和实验室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的建设是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保障。当前市场上电算化会计实践教学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于“自编为主,购买为辅”。此思路可运用于实验室的建设上。通过建立一个手工模拟与电算化相结合的联合实验室,模拟若干套会计业务数据,让学生一方面用手工方式进行核算,另一方面采用电算化手段进行处理,使学生不仅熟悉两种会计处理流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未来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有一个亲身感受,为将来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构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聘请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多年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经验的专家,聘请企业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作为实践课指导教师;通过国家职教培训基地学习、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实习等,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同时在全体教师中启动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这一活动,把现代职业教育先进观念落实到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中去,学中做,做中学,教师通过听讲座、讨论、演习、反复修改,在完成课程教学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提高能力。
4结束语
专业是学校的核心,专业建设应是学校建设的龙头,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行业企业岗位实际工作需要为教学内容;以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为教学方法;以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高职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松青.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成功・教育,2007,(08).
[2]林怀敏.关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的思考.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7.
会计电算化自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试点,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理论与实务不断趋于成熟。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受到了企业领导层认识不全面、会计专门人才缺乏、会计信息系统保密性不到位等因素的限制,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详细的阐述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字:
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将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领域的简称,运用会计软件代替手工做账来完成会计工作,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优化了会计信息质量,大大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会计电算化最早在长春汽车制造厂试点,现已实现30多年的发展,从“初始的发展阶段”到实现电算化广泛推广后的“自发的发展阶段”,到实现电算化的制度化与组织化的“稳步阶段”,直至如今的“创新提高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通过不断地理论与实践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遇到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层对会计电算化缺乏全面认识。
电算化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现我国70%左右的大中型企业已普及电算化,但是在我国小型企业中电算化的普及率只有百分之30。企业领导层对会计电算化认知层度低,即便企业已实现会计电算化,但企业引入会计电算化的目的仍是单纯用其代替手工帐,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企业管理层并未意识到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会计电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部分企业运用会计电算化仅用到了它的核算功能,而关于它处理、加工、分析、预测信息的管理功能却极少用到。正因为管理层的认知偏差导致会计在我国只实现了财务会计电算化而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的电算化。
(二)缺乏会计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与会计的集合,与传统手工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发生重大变化,要求会计人员既要精通会计知识又要熟悉计算机知识还有管理学相关知识。我国企业自引入会计电算化,只是将传统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稍加培训就直接上岗。手工会计人员虽然对财务知识非常精通,但是计算机知识、管理知识知之甚少,导致财务软件仅被用到了一些很简单的初级业务处理功能,高级一些的财务数据加工等功能尚用不到,更谈不上对软件的维护。而软件的维护人员也仅仅是精通计算机知识,基本不懂财务知识,无法将计算机知识和财务知识相融合运用到软件中。现一些学校虽已开设电算化课程或电算化专业,但是教师教授的知识也是偏重于财务相关知识,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很好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财务软件开发公司都是将重点放在研发的财务软件对会计工作的适应度上,很少有公司将精力放在财务数据的安全性研究上。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旦一些关系企业机密的财务数据为有心人获取,势必造成恶劣影响。企业运用财务软件代替手工账后,会计信息以电子符号的形式存在于软件中。这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系统遭受病毒侵害,黑客攻击,硬件故障等导致的会计信息的丢失是无法挽回的。除此之外,会计人员可以不留痕迹的对会计数据进行掩饰性篡改或将会计信息泄露给第三方。厂家虽有对系统进行加密,但这种加密的目的是厂家为了防止系统遭盗版而做的,对会计信息起不到保密作用。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所遇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提高管理层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在会计领域无疑是一场技术上的革命,技术革命重在思想革命,会计电算化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人员工作方式的变革,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要举措。企业管理层只有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的重要意义,才能够从思想上对会计电算化在本企业的推广与发展引起足够重视。企业管理层应当委派专人负责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工作,同时组织财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财务人员完成手工账与电算化的对接工作,合理安排电算化岗位,会计电算化并不是企业的一次性投入,对于后续发展如财务软件的更新换代,管理层也应当重点关注。
(二)进行电算化专门人才的培养。
会计电算化需要的人才应当是集会计、计算机、管理知识于一身的人才。现在企业电算化人员基本是由原传统会计人员转化而来,他们仅对会计知识非常娴熟,并不精通计算机,不能对财务数据进行精加工。所以我国会计复合型人才相当缺乏。国家、高校、企业应当承担起培养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的重担。国家对于会计人才的选拔中应当加入计算机与管理类知识进入考核范围,促使会计人员加强除财务知识以外的计算机、管理类知识的学习。学校在培养会计人才的时候,开设的课程应当综合考虑会计电算化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这样学生工作后才能更好的适应岗位。企业承担对会计人才的继续教育,企业应当组织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进修。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
造成会计电算化中会计信息安全受到威胁的因素很多,企业应当从源头入手来解决财务信息安全问题。首先企业在选择财务软件时要选择系统安全性高的软件;其次企业应该实行财务人员的授权管理并建立财务人员责任制,完善内部控制,让财务人员形成保密意识,妥善保管自己的用户密码,企业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保护系统安全的限制性手段;最后,国家应该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法律法规,我国目前仍未有一部专门规范会计电算化安全的法律法规。
结语
我国自引入会计电算化以来,带来了我国企业会计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将财务人员从传统会计的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经步骤。但会计电算化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管理层认识不足、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缺乏,会计信息系统下财务数据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只有提高管理层的会计电算化觉悟、进行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会计信息系统保密性才能让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继续稳步前行。
作者:吴芳芳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参考文献
[1]张春岚.对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J].标准科学,2010(8)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清晰现有的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开发型,以介绍会计信息系统开发为主,大量教学内容用来介绍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的方法。另一种是实务型,是以介绍软件使用方法为主,主要选择一种会计软件,系统介绍该软件的使用方法。教学目标不明确直接导致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名称的不统一,各高校对该门课程的叫法也各不相同,如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计算机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名称不同反映了教师对这门课程的不同理解,表明对这门课程的内涵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二)课程设置与其他专业课脱节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目前课程设置的特征是:会计电算化与传统的会计课程割裂开来并完全脱离于会计课程,“会计电算化”仅仅是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电算化,传统的财、会、审课程依然基于手工环境,只有会计电算化课程中表明会计已处于新的技术环境,需要更新传统的程序和方法。学生只有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时才接触、了解和使用ERP软件,由于ERP软件的会计模块集成了会计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体系庞大,仅靠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根本无法使学生熟练掌握ERP中全部的会计功能。
(三)符合高职特色的“对口”教材缺少高职教育的明确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现有的大部分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教材基本上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以满足课堂教学的理论阐述为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不符合目前高职高专的教育特点。教材尤其是理论部分的压缩是大势所趋。
(四)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缺乏必要的衔接“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其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如会计电算化初、中级证书。但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与财政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
(五)教学知识落后,与实际工作脱轨目前,部分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采用的会计教学软件不通用或版本落后,使用这类软件作为教学软件,造成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导致再培训周期和成本加大。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高职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财务、审计等专业岗位及相关岗位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根据财会专业的就业岗位,财会专业的高职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专业工作的重心将主要集中在财务核算的日常具体工作上,即对于实际财务软件的掌握和操作能力是最直接被实际工作需要和检验的,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和实训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会使用财务软件并不是电算化会计教学的主旨,着眼于发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让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原理、框架、结构、功能等,也是电算化会计高职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但重点应放在实训教学。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涉及软件工程学中的相关知识和程序设计技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从目前财务软件的应用现状看,企业直接购买成品商业软件和委托开发的方式较多;由本企业内部人员自行开发方式较少,即便是在这一方式下,财会专业的学生也只是起辅助和支持作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和程序开发工作由计算机专业人员负责。但在协助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会计人员掌握的系统分析和开发阶段的相关知识,将有助于提高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利于企业了解和掌握系统开发的整体进度。
因此,不同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培养目标应有所不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不仅是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工作,而且要有一定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以及分析和设计能力,应能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完成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了解系统实施的软硬件技术和要求,能对系统进行正确、合理的评审。其他财会专业(如会计与审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涉外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课程培养目标主要是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与技巧,对一般会计软件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能熟练地进行维护。
(二)改革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为了更好地将电算化教学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改革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其基本思路是将现有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分为三部分进行教学。 一是会计软件实务操作部分与各专业课程融合。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采用ERP软件,ERP软件集成了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能。应将各专业课程与ERP软件中相应的业务模块进行对照学习。在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后,上机操作完成在ERP软件中的应用。图1表明了常用的ERP软件模块与各会计专业课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是增加一门必修课《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会计软件实务操作部分与各专业课程融合后,会计电算化相关实训项目变得具体和分散,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还需要为财会专业增加一门必修课《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这门课程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基于工作为导向设计综合实训项目,该综合项目包括所有会计电算化分项实训项目,贯穿全部课程内容。《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岗位,分别担任出纳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费用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往来结算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稽核岗位、会计档案管理岗位等,组成一个虚拟财务部门,共同完成实训项目。
一、研究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的必要性
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对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其研究的必要性,具体如下:
1。保证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财会信息的真实与否、可靠与否,关系着企业财会信息质量的高低,间接关系着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以及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会计的某些缺陷,但其还存在着诸多风险。比如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相关人员对数据的篡改风险,而且篡改之后不留痕迹,这就需要企业降低会计电算化实施导致的风险,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进行相关研究,以便为各个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决策信息。
2。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这充分应用了企业的监督职能。企业主要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来实现企业的财产安全的有效监督,会计电算化实施之后,电脑病毒的侵害以及财会数据备份的缺失等均会导致企业财务数据的丢失,进而影响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因此,降低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势在必行,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关研究,为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提供保障。
3。保证财务活动符合财会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只有在符合相关财务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开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保障企业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能有效防范财会人员的违法操作活动,然而,会计电算化实施后,各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尚不完善,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指导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
4。 符合企业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企业自身若能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来自自身对盈利能力的关注,还来自企业对其他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而且还应密切关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就是说,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关注影响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即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其中一方面。因此,对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的研究也就非常有必要了。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风险
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由于计算机技术本身的缺陷以及会计电算化充分实施的客观条件的缺乏,这使得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着诸多风险,主要风险有以下几方面:
1。选购会计电算化软件方面的风险。我国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选购环节尚没有有效的法规制约,软件流通环节也没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因此,市场上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多种多样,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小企业甚至将开发的低质量软件运用自身的价格低廉的优势吸引客户购买,损害了客户的利益。而往往许多企业在选购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时,购买没有质量保证的企业提供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对软件及其后续服务缺乏质量保障。
2。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和设计中存在的风险。企业在开发设计会计电算化软件过程中,研发人员由于考虑因素不够全面,考虑不够周密,导致实际开发设计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与实际工作情况不能完全一致,对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3。财会人员操作不规范造成的风险。企业财会人员很多是在经过短期的会计电算化培训之后就上岗工作的,其对会计电算化的知识掌握不够熟练,基本操作也比较生疏,对于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尤其是计算机的维护和管理的知识了解不够,更不用说企业财会人员对于出现的计算机相关问题的处理,另外,由于财会人员的操作不当所导致的计算机硬盘的烧毁、数据的丢失等更是很难解决;企业很难将计算机知识和财会相关知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财会人员业务操作不规范所导致的各种风险,严重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4。企业管理规范不完善造成的风险。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需要现代化的管理工具,还需要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不仅没有充分发挥,而且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不能有效利用,还会导致不法分子进行非法操作,使企业的财产更容易流失;会计电算化操作更改的无痕迹的特点,使得非法操作难易察觉,加大了安全防范的风险;另外,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内部控制非常薄弱,财会信息数据的安全性降低,这严重阻碍了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另外,企业内控中存在的风险诸如不同职务相互兼任、岗位分工不明所导致的责任不明等均能阻碍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
5。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风险。不正常的程序操作以及偶然断电引发的故障,数据存储的磁盘遭到破坏以及计算机病毒的侵害,黑客的恶意攻击,均会破坏程序正常执行及数据的完整,导致财会信息的不完整、不真实或不可靠,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以及各个外部利益相关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最终使公司面临破产清算的境地。
三、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