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几个概念的界定
1、什么是课堂:学生学习的场所既是课堂。
主体性:课堂既然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就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反思行为。
生成性:学生是既然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蕴涵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操练,不断提高各种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说: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 。
2、什么是教学: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人才成长活动。
主导性: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广泛性: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切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模具”。
3、什么是课堂教学:既单位时间内有组织的教与学的互动生成的全过程。
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思维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情景、教具、手段与场所等。课堂教学具有预设性、专业性、艺术性、生成性和特色性等。
4、什么是本质:本质是指事物根本的属性。
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感性的直观不能理解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抽象出事物的本质。
二、课堂教学分析
1、课堂教学的优势
其一高效性。相对于“家庭教育”、“个体教育”能极大地节约教育成本,提高受体的总体容量和知识接受的速度。其二程序性。能根据受体的生理、心理和认知水平,设计出施教的过程性预设。其三计划性。在区域内,能批量设置学校布局、教育设施设备、教师资源配置和受者年级班级划分等。其四公平性。受者在统一尺度下,能接受平等的公民性教育。
2、课堂教学的困惑
其一差异性。学生的认知有先后,人才的发展趋多维,这是课堂教学必须正视的,最难解决的,但要不断解决的,也是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二生成性。动态的课堂生成动态的情景,在具有预测性的基础上,更具有不可预见性。“教案”与“教学”永远是两回事。其三评价性。培养目标是收敛的,培养的结果是发散的;评价的说法是要多元的,评价的实际是单一的,培养目标与评价方法永远是一对说不清理还乱的矛盾。
3、课堂教学的不足
其一教啥学啥。老师把教学过程看成完成教案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忽视了学生主体性。
其二教材至上。老师忠实执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教什么,忽视了课程标准与因材施教。
其三教法单一。老师照本宣科,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缺乏生动的情景,忽视了问题的探究。
其四学法呆板。学生学习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学生处于被动的“容器”状态,忽视了触类旁通和智慧碰撞,。
其五目标唯一。教学中为了完成认知目标,只强化知识掌握,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等。
其六重果轻因。教学中不问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只求结果的记忆套用,忽视觉了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
其七以问代思。教学中采用一连串的明知追问,牵着学生亦步亦趋地接受一个又一个结论,忽视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设计。
三、课堂教学的一般性
1、在接受中理解,在理解中接受
既然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是课程的文本实践,那么就要在接受中理解,在理解中接受完成好接受性学习。其一是,学习并掌握符号系统;其二是,学习并掌握系统符号所反映的前人(他人)认识成果,作为自己认识的起点之一。因此,接受性学习,是学习语言符号系统的基本方法,接受性学习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2、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理解
既然课堂教学是高效率的学习组织,那么“有效学习”就尤为重要。
其一:“理解”与“运用”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其二:要有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才能保证主体健康发展。 其三: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选择性、方式多样性以及学习效果。因此,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要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
3、在课堂中联系社会,在社会中分析课堂
既然课堂教学要与社会实际联系,那么课堂教学的社会背景与问题,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课程改革以来,各种矛盾和困惑交织:
其一:教育走向。社会各种矛盾必然要反映到课堂上来(考什么、学什么、教什么、改什么)。其二:主体发散。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快于主体能力的发展,同时个体间的差异加大,社会支持差异选择的力度增强。其三:价值取向。教师自身在重大社会价值冲突中的困惑与矛盾,使教师有意无意地出现“职业倦怠” 。其四:自我发展。课改以来,新概念、新方法大量引进,需要教师加快学习的步伐,自我充电。因此,要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4、在教中学,在学中教
既然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就要为了解主体、服务主体。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做好学情调查,努力使教师制定的计划符合多数学生的实际 ; 二是从学生认识的水平与认识需求出发,变“整齐划一”为“多维并进”;三是积极采用多种方法发挥利用学习主体的差异 ;四是通过创设环境与示范引领,促成学习主体的有效学习 ;五是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与迁移;六是要关注课程标准,不要让教材限制教学实践 ;七是让学习主体进入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乐趣;八是鼓励和批评都要有度 。因此,教学相长贯穿着课堂教学的始终。
四、课堂教学的本质性
1、思维是怎样来的
人类思维是任何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那么思维是教授出来的还是训练出来的啊?初初一看好像是教出来的,细细一想又觉得是练出来的,其实根本是练出来的!我们可以这样分析:一个从来都没有上过学的人,也有思维,只不过他的思维品质会差些。那么他靠什么学会了思维呢?
一靠遗传,从祖辈那里继承而来;二靠生活实践,不断积累感悟体会升华而来,不断体验这是其一。
其二是上过学的人除了知识比没有上过学的人多了些外,在人文修养和思维品质上更有优势。思维品质好的人处事相对严谨,做事情更有条理性,分析问题更能看清问题的本质。思维品质好人的劳动更需主观能动性,除了劳动目的的生存性外,还追求劳动的价值性,对工作的选择性也比较自我。
思维品质好的创新更有可能性,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还有创新的欲望这是创新的基础,如果有良好的环境和良好的直觉思维,那么创新就更容易了些。因此,每一位教师,你在授业解惑传道的过程中,别忘记了给你的学生不断地训练各种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真正做到会学习、会思考、会创新。
2、课堂教学的目标特点
三维目标即是:一是知识与技能,要把握基础性,揭示初元性。二是过程与方法,讲究逻辑性,提升抽象性。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人文性、社会性、和生态性,体验实用性。
3、课堂教学的本质揭示
综上分析,我们给出课堂教学的本质刻画:“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传道授业解惑,消灭愚昧,公平教育,最终达到全人的全程、全面的共同发展。”
其一:“传道授业解惑”,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求。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 。
其二:“消灭愚昧,公平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是传承光大人类文化与文明,指引下一代共同迈向美好未来的摇篮。
其三:“最终达到全人的全程、全面的共同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学习求发展是人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目的中要求全程、全体、全面,培养出完全的、有个性的“全人”。
4思维养成是课堂教学的精髓。
心理学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
本人说:以概念为元,命题为链,对事物的分析判断的人脑运动过程就是思维。
课堂教学归根结底就是以学习知识技能为载体,展开思维活动为主线的对受教育者不断进行良好思维养成的全过程。
5、思维养成的几个切入点
一是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阶段切入;二是根据受教育者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切入;三是根据所学学科知识发生发展的学科思维切入;四是根据课堂即时生成的情景切入;五是根据客观事物运动演变的规律切入。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程序设计
一、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即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程序设计过程中一般要把握以下原则:
1.全体性、开放性原则
要把握这个原则,必须让学生群体参与,让每一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师生的情感交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加速知识的内化过程,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还要求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考虑课堂提问的实效性,梯度性原则,注重课堂提问的反馈评价。
2.主动性原则
要把握主动性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比如采用作业形式多样性,增强讲解的趣味性等,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点,知识点的连贯性比较强,教师还要注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认识论和中学生学习心理特点
认识论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人们不断发现和认识真理的过程。科学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是几千年来人们发现和认识自然界的成果的积累,本身属于真理的范畴。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人的认识活动总是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属于对真理的认识过程,只有在遵循认识规律的情况下,才能更快更好的学习和掌握阶段内要求的数学知识。
另一方面,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少年阶段,思维活跃,才思敏捷。他们具有发展的联想、推理、抽象、创造性思维等特点。思维能力向深化和扩展方向发展。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喜欢进行奇特的幻想,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容易通过形象思维方式认识新事物。
因此,在课堂教学程序设计中将抽象的概念、定义、推理具体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并通过循序渐进的知识编排和举一反三的讲解,增强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逐渐内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纠正错误,发散思维,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课堂教学程序设计
1.课前关联复习
结合数学知识的结构性特点,笔者在课堂教学程序设计中安排课前关联复习一个环节。本文以初中数学绝对值一节的数学教学为例来说明具体的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过程。课堂开始时,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回顾前面章节中学到的关于正数,负数,数轴以及相反数的相关知识点,为接下来同学们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绝对值的定义做好知识准备。
2.循序渐进和师生互动
根据上述人们认知规律和青少年学习心理特点,课堂教学程序设计应更多的体现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在科学的认知活动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相应地数学知识,同时对同学们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也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在课堂教学程序设计中精心设计了师生互动环节,遵循新课标中所要求的全体性、开放性、主动性原则。
承接上述教学实例。绝对值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让同学们学习并理解其两种意义: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几何意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另一种是代数意义:(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3)零的绝对值是零。
经过前面的关联复习,同学们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期盼着在老师带领下去揭开和认识将要学习的新内容的真面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抽象性较强,开始时同学们不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师在知识编排和讲授过程中可以采用、图形结合、循序渐进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于是接下来,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数轴,借助于具体的几个数,如1,5/3,2.8,4等和-1,-5/3,-2.8,-4等在数轴上的图示,讲解教材中绝对值的定义,这样就把抽象的绝对值概念转化成数轴上的一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自然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入绝对值符号,记法,并辅以板书“|1|=1,|5/3|=5/3,…,|-1|=1,|-5/3|=5/3,…,|-1|=1,|-5/3|=5/3,…”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和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通过形象思维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原来绝对值和线段的长度有关联,以线段长度来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实施途径
从化学这门学科的本质上来讲,其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高中阶段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很多学生都对生活中的化学有着比较深的感性认识,这对于我们开展化学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为基础,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并在认识转换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提高起来。另外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随着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也会逐渐被激发出来,这对于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经验,对于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出自己的一些
看法。
一、以生活现象导入,引发学生感性认识
如前文所述,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很多都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学生对于这些生活化的化学知识有着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我们在开展化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感性认识作为良好的课程导入,在新课开始之前先用学生所熟知的一些化学现象来引发学生感性认识的共鸣,在随着课程的推进和新知识内容的逐渐讲述,学生会对这些新知识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对于学生理解和吸收这部分新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
帮助。
二、回归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生活化的课堂模式开展不能完全将生活引入到课堂,还要将课堂引入到生活之中,这样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够变得更加完整,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培养。在以往教学中,课堂过于脱离实际,学生完全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于实际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这种“纯化学”式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思维模式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变成一个“高分低能”的无用之才。因此在生活化课堂模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效地将生活引入到课堂之中,又要将课堂灵活地带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在两者之间自如地跳进跳出学生才能够在不断的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起来。
三、提高实验教学的生活化成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验
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效地融入生活化的成分,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去,同时实验教学还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良好的培养作用。学生通过对既定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的理解自行设想新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在既有实验结果固定的情况下优化实验的过程,以达到更理想的实验效果。在生活化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理解每一个实验步骤的真实意义,提高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实践性。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大力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利用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来进行理性的教学,促进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将学生培养成集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于一身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堂;生命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9-0008-03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1]教育应是生命化的教育,那么,课堂教学就应是生命化的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能力以及人格魅力,以致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学生通过课堂在学习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同时,应逐渐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本真价值就在于教师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和学生生命价值不断完善与自我发展。“生命化课堂”的提出,是对课堂教学本质认识的飞跃,彰显了人们对自身价值的关怀和人文关怀,反映了课堂教学实际的迫切呼声,更体现了师生生命发展的主体需要。
一、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本体
生命化课堂教学是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赋予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新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生命化课堂教学,我们必须从它的理论基础来了解。
(一)生命哲学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在德、法等国为了反对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潮而产生的,它的根本精神就是“找回失落的精神世界”,归还生命的完整性。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狄尔泰(W.Dilthey)、齐美尔(G.Simmel)和法国的柏格森(H.Bergson)等。由于对生命概念的理解以及研究视角的不同,这一思潮的哲学家们在理论上往往存在一些重要区别,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派系。尽管如此,但不同生命哲学家之间仍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把生命看作是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与领悟,心灵的内在冲动、活动过程;他们把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看作是具有活力,或者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存在;他们认为哲学所探讨的不是世界物质或精神本源,而是内在于并激荡着整个世界的生命[2]。
狄尔泰是德国生命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生命的意义是在生活中、历史中彰显的,生命是在体验、表达和理解中存在着的,生命的意义与真谛不能依靠探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认识,只有经过解释和理解才能去把握[3]。而齐美尔认为,生命的意义不能只由人的主观理解去感悟,生命个体要亲自去体验与创造。由此,提出“生命比生命更多”和“生命超过生命”两个概念,即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与创造。为此,从生命哲学的视角来看,生命化课堂教学提出要求改变传统课堂上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强调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让学生由教师灌输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与感悟生命,进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及自我实现等。由此,在教育中有人本主义教育观,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完整的人,把自我实现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对人进行开发潜能、完善人格等的培养;2.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主要指突出情感、价值观、道德品质、人格发展的重要性。3.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应该是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及价值观的形成。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生命化课堂教学应在课堂教学中以“人”及“人的生命”为出发点,教师应关爱每位学生,关注学生的独特性,进行个性化教学。课堂中教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挖掘每位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关注学生生命的独特性、情感性、主体性、完整性。
(三)后现代知识观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期以来,在批判现代主义强调绝对理性、规范性、确定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它主张世界是多元的、开放的、不确定的。后现代知识观,是后现代主义理念下的知识观,是对现代知识观的批判、反思与超越,反映了人们对知识新的理解。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有以下几个特征:1.知识的开放性。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开放的、多元的、不断变化与生成的。知识的开放性体现在它是对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解释,而不是对封闭、稳定的意义系统的客观反映,知识是多元的,任何人都可以有对它的理解,知识是过程而非结果;2.知识的动态生成性。后现代知识观主张知识存在与实际情境中,是主观与客观、个体与外界相融合的生成过程。由于主体原始的经验积累、情感体验和智力结构的不同对其知识的认识也不同;3.知识的相对性。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否定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性和客观真理性,认为知识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解释,或者一种假设,这种解释和假设不是绝对正确的、确定的,而是猜测的、可证的。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来看,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再是课堂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主动生成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与知识相遇,让学生在与知识的对话中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的过程,让学生从知识的权威中解放出来,寻求人生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让学生的生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特征
(一)彰显生命的自主性
人是有生命的,生命给予了人去探索、去认识、去追问的机会,认识世界、求知外部世界是人的本性,每个人在求知中获得生命的舒展与获得生命的意义。生命化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探究外部世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正如巴赫金所说:“人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参与进去。他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4]这样,教学活动就不再单纯是掌握知识的认知过程,而是学生自主学习,个体生命全面彰显与丰富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求知欲、创造欲的满足,在这种生命满足中,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在生命自主性体验中感受到生命的健康成长。
(二)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多彩生活中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立个体。生命化教学课堂反对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提倡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倡导生命的个性化。为此,生命化教学课堂主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学生的一小步进步都要做到给予鼓励,宽容学生的失误,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进步,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使每个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
(三)关注生命的生成性
人与动物不同,人的生命是未特定化的。动物的特定化,使动物的生命是“完善”的,“达到了完成”的。正因为它是“完善的”、“完成了的”,所以是确定的、限定的、无法发展的。人的未特定化是一种不完善,这意味着自然界没有对人做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造的自由[5]。人的未特定化,意味着人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人的发展永远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生命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看做是处于不断变化的个体,教学中不应该预先设定僵硬的目标去限定学生,而是基于学生当下的生命状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与创造力,使得学生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与升华。
(四)完善生命的整体性
生命是人存在的最基本形式,然而人是一个多重生命的复杂生命体。人的生命总体可以分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为此,生命化课堂教学中要关照到学生学生整体性的发展,自然生命是最基础的,人的心智、道德、人格等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所以在生命课堂上不能无视人的自然生理生命的发展。精神生命是超越自然生命的内在生命,表现为个体的完美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为此,生命化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智育、德育、美育的统一,净化学生心灵,完善学生人格。完整的生命化课堂教学不能忽视社会生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6]。把“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目的,开始注重社会生命,为此,生命化课堂教育中同样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命,注重学生社会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可以以社会实践课堂的方式进行教育。为此,为了造就全人,在教育中必须坚持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平衡,以人生的美满圆融为目的,在实际生活中去实现天人物我的和谐。
三、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确立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动态性、多元性、生成性,为此需要个体生命主动调动自己的体验去活化与内化知识,创生与丰富公共知识的结构,使得知识与生命相连接。叶澜教授认为,这个联系的过程就是生命如何在实践中主动运用自己的各种经验、体验,让知识活化的过程。”[7]基于这样的知识观我们把必须确立生命化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1.课堂教学应使学生学生通过参与与体验,增加知识的新想法与新内容,或者体悟到某种解决问题的新策略。2.课堂教学所实现的价值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而是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全方位的提升。3.课堂教学是发生在学生自身与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过程、互动交往过程和沟通合作过程。
(二)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体系
1.课堂教学目标要多元化
生命化课堂要求完善生命的整体性,生命的整体性具体有知、情、意、行等各方面,这就要求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目标应多元化,整体性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于让学生乐学,可见这三个维度指向了生命的完整性、和谐性发展。为此,生命化的课堂教学目标应以追求生命的完整性与和谐性为目标。
2.课堂教学内容要生活化
生命化课堂教学应关注生命的生成性。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为目的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必须首先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内容必须生活化、现实化。使知识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联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与体验知识的意义。教师在课堂中应善于营造学生的生活世界,鼓励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发现知识、认识知识、感受知识的魅力,理解人与知识的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观与价值观,提升生命价值。
3.课堂教学过程要交往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知识为本位,教师独白式的授课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只是教师一味的知识搬运的过程,缺乏师生交往与对话,学生的自主性被压抑,学习成了机械的灌输过程。生命化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自主构建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要不断进行交往与对话,教师要善于启迪学生对知识提出疑问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心灵,鼓励学生敢于有创新思维和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生命化课堂教学力图建立民主、平等、理解与对话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生命共同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6.
[2]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9.
[3]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28.
[4]李衍柱.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J].文史哲,2001:(2).
[5]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9.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5-88.
一、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前因后果,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可以将每节课所要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的知识体系之中,注重数学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以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和理解相关知识,注意同一个知识的不同表达,注意把握知识延伸和拓展的方向,以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要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意相似知识的细微差异以及不同知识的内在关联,注意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利于引导学生初步感悟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
比如,在教学了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的《认识分数》以后,我们紧接着学习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在教学了第一课时《小数的含义与读写》之后,为了加强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我给学生练习了如下的题目:
用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出每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
由于前面一个单元刚刚学习《认识分数》,所以学生对“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十分之几也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让学生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例如,0.1元就是十分之一元,0.3元就是十分之三元……这样就将前后知识之间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延伸和拓展了前后两个单元的知识点,让学生初步感悟知识之间的系统性与内在联系性。
二、充分了解学生认真分析学情,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学生需要学习什么知识、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以及可以怎样学习这些知识出发,考虑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问题;要准确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和“最近发展区”,弄清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必要基础和相关能力,是否接触过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达到何种程度,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障碍,通过怎样的点拨与引导能够克服它们;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验,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存在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信息有机地融入课堂学习活动。
例如,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学习过简单的统计物体个数的方法,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物体的个数。那么在三年级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个单元时,可以预先让学生去统计好一些数据。比如,可以给学生分好小组,让学生下课时在小组内统计一下各种生肖属相的同学分别有几人,也可以统计一下小组中喜欢每种球类运动的人数各有多少人……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让学生说一说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出什么结论。在充分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情况下,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来。
三、预先做好准备留出一定空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全面分析学生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理解、模糊认识乃至错误想法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备有一个或多个应对措施;要有积极面对甚至主动激发教学意外的开放心态,视各种教学意外为可贵的教学资源,弹性安排教学进程,灵活设置教学环节,真正把学生放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善于总结以往课堂教学的经验,反思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水平,提高面对课堂意外生成的信心和能力。
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这课时,我预先让学生准备了小棒、圆片等学具,让他们用小棒、圆片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物体,模拟第一种间隔排列的方法,也就是两端的物体相同的排列情况。要求同桌两人相互合作,共同摆一摆。我在巡视学生活动时,发现有两组学生摆的方法是错误的,这两组学生摆成两端物体不相同的了,而这种情况恰好是我接下来要跟同学们讲的第二种排列方法的规律。此时,我先不急于公布他们的错误,而是先将第一种物体排列的规律,即“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一个”这一规律向同学们交代,并板书结论。然后公布刚才巡视发现的情况,通过组织学生对这两组同学的摆法进行讨论,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两端物体不相同的排列情况,最后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得出结论:两端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