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遗传学的意义

遗传学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遗传学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遗传学的意义

遗传学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教改革;医学遗传

【中图分类号】R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31―02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和核心学科,并且是生命科学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传递方式、发展规律,从而为遗传病的诊断、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任何人才的发展都只有依托合理、深厚、开放的背景知识结构体系,才能在在专业技术上有更精尖的水平,这就是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原理,医学类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而医学人才的培养又有其特殊重要性,因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医学遗传学,对于医学类大学生来说就是一门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为什么说医学遗传学这门课程很重要?因为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根据调查的结果,结合理论推算,人群中约有3%~5%的人受累于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约有15%~20%的人受累于某种多基因病,约有0.5%~1%的人受累于某种染色体病。这三大类遗传病汇总合计,人群中约有20%~25%的人患有某种遗传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些疾病已得到基本控制而显著下降,而遗传病的发病率却相对升高,人类的疾病组成已发生很大的变化,遗传病的危害性日益增大。遗传病和先天畸形已成为我国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体细胞遗传病中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不同地区人群死亡原因中位居第一位或第二位。所以在临床上,遗传病是医学类大学生从事专业时遇到的非常常见的疾病。所以懂得遗传学的知识,弄清楚它的发病机制,搞清它的遗传方式,就是治疗该遗传病的关键。分析它的遗传方式,就能对有关患者进行生育指导,这对提高我们民族的人口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遗传病都有哪些种类?从遗传物质的突变方式和传递规律的角度看,目前遗传病可分为五大类:(图1-1)

试举几例说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症:患者结、直肠壁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息肉,症状主要表现为血性腹泻,这是一种癌前病变。而白化病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佝偻病是一种X连锁显性遗传病,患者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和小肠对磷、钙的吸收障碍,造成尿磷增加、血磷降低,而使骨质钙化不全而导致佝偻病。常见的红绿色盲是一种X连锁隐形遗传病,患者不能正确区分红色和绿色。外耳道多毛症是一种Y连锁遗传病。还有一些遗传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例如,唇裂、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等。我们对于人类的自身的认识就是通过观察其生命物态所表现出的种种的性状,而人体的各种性状都和遗传密切相关。例如人类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等等,这些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关于单基因遗传病的最新的有关数据:截止2013年10月23日的统计数据,OMIM(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网址是http://ncbi.nlm.nih.gov/ )收录的总条目数为22 057个,与人类疾病或性状相关的序列明确的基因座为14 403个(在MIM 号前具有“*”号标识),其中具有已知表型的基因座(在MIM 号前具有“+”号标识)有117 个。分子机制明确的遗传性状有3 934 个,分子机制未知的孟德尔遗传性状有1 728 个(在MIM 号前具有“%”号标识);其它可能以孟德尔方式进行遗传的性状有1 875 个。在分子机制未知的孟德尔遗传性状中,常染色体遗传1 592 个,X连锁遗传131 个,Y 连锁遗传5个,线粒体遗传0 个。(表3-1)

从国际范围上看,医学遗传学,也是当前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一种遗传病的遗传机制的揭秘,都意味着会给全球的患者的治疗带来福音。可见医学遗传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不可或缺的。希望医学类院校在医教改革时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上给与更多考虑,这样会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事业更加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晓慧主编:医学遗传学(第2版),2010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赵华东等: 三年制护理专业《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常见问题与对策,2012(7)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3] 陈育民主编: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1版),2006年8月,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遗传学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教学方法;合理应用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和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以遗传病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遗传病的遗传规律、发病机制、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是医学教育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以及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人类遗传性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医学遗传学作为研究遗传性疾病的主干学科,其教学内容多、学科间联系紧密、教学知识点贯穿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领域,是医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由于遗传性疾病并不常见,医学遗传学知识在学生执业医师考试内容中所占比例较少,所以学校安排课时少,学生相对也不重视,医学遗传学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课时少任务重、学生重视度不够、教学方法不合理等问题。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医学遗传学知识,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然不能胜任。通过总结教学经验,笔者发现根据各章节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学科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不同教学方法在各章节中的合理应用

1.传统讲授法结合启发式教学

传统讲授法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以授课为基础。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较,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少主动思考的弊端。医学遗传学基础理论知识较多并且抽象,传统讲授法能够快速地进入主题,但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随之将学生带入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章节,采用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将二者的优点相结合,在系统讲解医学遗传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如讲解遗传的分子基础,可从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意义,进而阐明基因的概念、结构以及功能。将抽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前沿科学技术联系起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其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层次。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遗传的分子基础以及遗传的细胞基础章节可采用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2.围绕病例展开的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由Barrows教授引入,目前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PBL教学法主要应用于遗传病病例教学章节,单基因病和染色体病章节涉及多种遗传性疾病。教师选择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见过或者听过的病例,如白化病、唐氏综合征、红绿色盲。具体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根据病例提前收集资料,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内容包括疾病发病机制、遗传特点、临床表现、治疗预防原则等。通常学生讨论的内容并不全面并且其科学性有待考证,此时需要教师做总结补充并且纠正错误观点。如白化病,学生关注点在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遗传规律,教师可以从遗传规律绘制白化病家族系谱图,进而引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规律,计算发病风险。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直接交流、沟通,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及解答。讨论结束后学生以自我评价报告的书面形式做自我评价,评价报告得分计入期末成绩。PBL教学法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密切互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模拟门诊教学法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涉及较多临床知识。模拟门诊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组织下,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给出病人具体患病名称,由学生扮演医生和病人,完全模拟真实的就诊场景。临床模拟教学法主要应用于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章节。具体的实施过程可将学生分成两组:病人组和医生组,两组学生各自检索相关资料,病人组的学生负责整理描述该病的临床症状,以及其他需要咨询的内容,医生组则要给出具体的诊断、治疗、预防方法。两组学生派代表扮演医生和患者,模拟就诊场景。临床模拟结束后医生组与患者组要根据模拟过程中各自的提问与回答做出互评与补充。临床模拟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临床经验与引导组织能力,现场总结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

模拟门诊教学法应用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巩固知识点,使学生体会作为医生的责任感与严谨性。模拟门诊教学法能够促进医学遗传学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搜索资料的能力。

4.科研进展专题介绍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医学和遗传学相结合的前沿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较快,但教学教材相对滞后。为了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并且激发学生对科研的热爱,日常教学要与科研进展相结合,所以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结合社会热点,在相关章节开展医学遗传学研究热点进展报告很有必要。如由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切除双侧乳腺事件,可设置疾病的基因检测与定位研究专题报告;2016年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开展高龄产妇面临的遗传病高风险研究进展以及试管婴儿技术难点等相关的研究报告。通过社会热点介绍科学发展的趋势、重大事件、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可开拓学生视野。

5.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

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都存在医学遗传学教学学时少、任务重的现象。教材中涉及的不常用的部分内容,通常在课堂中教师是不讲或者略讲的,然而现实课堂教学选择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医学遗传学深入学习的需求。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可以利用电子图书馆、中国知网以及各高校精品课程网、医学论坛等途径获取课堂上没有涉及的知识点。网络资源库最大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根据需求自主获取学习资料,亦可在线与教师、学生互动、交流。自主学习是传统教学的良好补充,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锻炼了其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由于其内容繁重、抽象,学生普遍反映难学。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实现现阶段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多种教学方法穿插在课堂中,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上课注意力集中,学生对医学遗传学基础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加深了对各类遗传病的认识,了解了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及临床经验,同时要全面提高知识结构,时刻关注医学遗传学及相关学科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马红莲,张联珠,聂晨霞,等.关于提高医学遗传学教学质量方法的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19(12):135-136

[2]戴红彦.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J].学术论坛,2016(3):153-154.

遗传学的意义范文第3篇

>> 成瘾相关记忆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愈肝颗粒对大鼠肝癌的抵制作用及其表观遗传学机制 自身免疫疾病的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表观遗传学与人类健康 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表观遗传学与食管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表观遗传学调控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表观遗传学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研究生《表观遗传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表观遗传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表观遗传学标记在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表观遗传学的靶向性和个体化治疗策略 浅析表观遗传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神奇的遗传学 遗传学的未来 表观遗传学有助解释妊娠高血压 关于遗传学教学的思考 遗传学中的数学思想 遗传学的概率计算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有很多基于亚硫酸氢盐(bisulfite)处理DNA的检测启动子甲基化的方法,其原理是亚硫酸氢盐修饰将去甲基化的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但留下甲基化的胞嘧啶不变。在随后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CpG区域时,尿嘧啶被转化到胸腺嘧啶,而从甲基化的胞嘧啶则在此过程之中保持不变。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胞嘧啶之间的区别可能是胞嘧啶和胸腺嘧啶之间的区别,最初甲基化的程度可以由Pyrosequencing TM技术计算。最近亚硫酸氢盐测序、(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MSP, methylation-specific PCR)、甲基化敏感单克隆核苷酸引物延伸(Ms-SNuPE,methylation-sensitive single nucleotide primer extension)等技术也普遍用于基因的甲基化测定。另有一些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全基因组染色质结构的改变。例如利用特异性识别甲基化胞嘧啶的抗体进行免疫沉淀实验,后进行质谱测定;另一方面也利用DNA结合蛋白抗体或组蛋白的特异性修饰抗体,进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测定,后进行DNA测序。更新的技术可以结合芯片,进行高通量的实验设定。

迄今为止,有关于神经性疼痛模型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数量并不是很多。从以往的研究报道来看,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非编码RNA的调控模式在神经性疼痛的发生、发展及其维持的各个环节都有发生非常明显的改变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的探索表观遗传学参与神经性疼痛的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相关的修饰程序是如何带来了持久而长期的痛觉异常和痛觉过敏的,并为以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神经慢性病理性疼痛是如何发生、发展与维持打下基础,并为其后续的控制、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通讯作者:陈恒玲

参考文献

[1] Doehring, A., G. Geisslinger, and J. Lotsch, Epigenetics in pain and analgesia: an imminent research field. Eur J Pain, 2011. 15(1): p.11-6.

[2] Chen, Y.C., et al.,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PRDM12 is essential for human pain perception. Nat Genet, 2015. 47(7): p.803-8.

[3] Bell, J.T., et al., Differential methylation of the TRPA1 promoter in pain sensitivity. Nat Commun, 2014. 5: p.2978.

[4] Bai, G., K. Ren, and R. Dubner,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persistent pain. Transl Res, 2015. 165(1): p.177-99.

[5] Zhong, T., et al., Parental Neuropathic Pain Influences Emotion-Related Behavior in Offspring Through Maternal Feeding Associated with DNA Methylation of Amygdale in Rats. Neurochem Res, 2015. 40(6): p.1179-87.

[6] Li, K., et al., Epigenetic upregulation of Cdk5 in the dorsal horn contributes to neuropathic pain in rats. Neuroreport, 2014. 25(14): p.1116-21.

[7] Favereaux, A., et al., Bidirectional integrative regulation of Cav1.2 calcium channel by microRNA miR-103: role in pain. EMBO J, 2011. 30(18): p.3830-41.

[8] Sakai, A., et al., miR-7a alleviates the maintenance of neuropathic pain through regulation of neuronal excitability. Brain, 2013. 136(Pt 9): p.2738-50.

遗传学的意义范文第4篇

摘要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是以研究遗传和环境的差异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的程度为目的,为探讨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该文以天性和教养为突破口,紧紧围绕行为遗传学在人格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遗传力、环境、特定基因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关系。

关键词行为遗传学,人格,遗传,环境,基因。

分类号B848

1引言

行为遗传学是在遗传学、心理学、行为学和医学等学科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以解释人类复杂的行为现象的遗传机制为其研究目标,探讨行为的起源,基因对人类行为发展的影响,以及在行为形成过程中遗传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1]。目前,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比较盛行。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分析人格特质的个体差异时,能够说明在何种程度上用遗传和环境的差异来解释人格差异。

人格的行为遗传学是研究个体差异的生物基础,即研究每一个人所遗传的特定的基因组合怎样使其在后天具有表现型的个体差异。所谓的表现型是指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个体的行为和生理特征;与其相对的概念就是基因型,它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生命繁衍继承下来的遗传特征。行为遗传学假定个体的表现型差异主要来源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2]。具体来说,人格的行为遗传学强调研究每一个体从亲代遗传中继承的一系列不同的基因,鉴别对人格产生重要影响的特定遗传因子,探讨这些基因的特定组合怎样影响着个体的气质、人格和心理健康。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除了证明遗传因素的重要作用外,还为说明环境的作用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因为,环境和经验也影响着个性特质从基因型到表现型的实现过程。换句话说,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既证实了“人格是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观点,同时,又为解决遗传和环境决定论之间的矛盾冲突提供了新途径。

目前,行为的遗传学研究主要采用遗传力、共享与非共享环境、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思路,探讨天性与教养(即遗传与环境)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揭示行为遗传学在人格研究领域中的发展趋势。

2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趋势及其发展

20世纪70年代席卷行为遗传学研究的争议已经消退,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行为科学越来越接受遗传影响这一观点,表现为越来越多的行为遗传学的文章出现在主流行为学杂志和研究领域中。这是行为遗传学在现代行为科学中极大的转变。行为遗传学是研究行为遗传的,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的早期研究就是通过遗传力、环境来比较双生子和收养研究,寻找遗传和环境影响人格差异的证据。目前的研究试图发现并确定使行为和心理特质具有遗传性的特殊基因。

2.1人格的遗传力研究

遗传力是一个描述遗传影响程度的统计值,指观测到的(表现型的)变异中能被遗传变异解释的百分比。它是衡量遗传在多大程度上能解释心理特质差异的指标,也就是说,某一群体或个体的表现型差异能够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例。由于同卵双生子有100%相同的遗传物质,异卵双生子有50%相同的遗传物质,而养子与养父母之间没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人格的遗传力研究以 双生子与养子为研究对象,来比较人格的个体差异中能够用遗传差异解释的比例。这类研究采用人格自陈问卷或其它测量手段,外向性与神经质是在此类研究中被测量得最多的两种特质[3]。

基于人格自陈量表及其他测量手段的研究都表明,双生子人格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力。在一项对24000对涉及五个国家的儿童双生子研究中,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在外向性上的平均相关分别为0.51和0.18,在神经质上的平均相关分别为0.46和0.20。根据遗传作用的加法式模型,将同卵与异卵双生子相关系数的差值乘以2,分别得出外向性的遗传力为62%,神经质的遗传力为52%。许多人格量表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外向性与神经质之外的其他特质上,同卵双生子的相关也总是大于异卵双生子[4]。一项以近1000对德国和波兰成年双生子的研究比较了自陈问卷与同伴评定法在大五因素上的得分情况。其中,每个双生子的人格都由两名同伴对其进行他评。结果发现,同伴评定的平均相关为0.61,表明一致性信度较高。同伴评定与自我评定分数之间的平均相关为0.55,说明自我评价具有中等的效度。有研究已证明,自评得分与其他研究基本相同[5]。

与双生子研究相比,收养研究则表明,个体的人格发展受遗传作用的影响要小。双生子与收养研究结果的这种差异主要集中于两点:一种是相同的生活环境可能会增强同卵双生子之间的相似性,对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一假说。收养研究中低遗传力的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非加法遗传效应。所谓加法遗传效应指的是各种独立的遗传作用会“加在一起”影响某种人格特质,而非加法遗传效应则指的是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无论遗传效应是否为加法,同卵双生子在各个方面都完全相同,但异卵双生子彼此之间在加法效应因子上只有50%的共同性,非加法遗传效应对他们及其他直系一代亲属彼此的相似性影响更小[5]。

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一直仅限于考察遗传因素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人格的个体差异。采用自陈问卷研究人格差异的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对于人格差异具有重要影响,每一种人格特质在用自陈问卷测评时都表现出遗传的作用。因此,目前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已经超出遗传力的界限,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研究遗传与教养两者的关系,即从环境角度对人格进行考察。

2.2人格的环境研究

2.2.1人格的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研究

双生子与收养研究表明,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性主要源于他们之间具有共同的遗传特征而非共同的家庭环境[6]。著名的行为遗传学家普洛明(R. Plomin)认为,家庭经验是很重要的,但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是针对某一个子女,并不是被家庭成员所共享。也就是说,影响人格发展的环境对于同一家庭的成员来说并不比不同家庭的成员更为相同。普洛明提出了人格的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7]。共享环境指生活在同一家庭的子女在平均水平上所享有的相同环境,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家庭背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职业、受教养程度、等)、学校状况、共同伙伴、邻里情况、民族情况等。非共享环境则指子女在家庭内外获得的独特经验,来源于仅仅被一个子女经历的事件,可以分为系统影响和非系统影响[2]。系统的非共享环境包括家庭地位(出生顺序、性别差异)、子女间的相互作用、父母对某个子女的独特教养行为等家庭内的经验,以及独特的同伴经历、朋友、教师、运动、其他活动和兴趣、教育、职业经历、配偶、家庭生活等。非系统的非共享环境则往往无法预期,常见来源有意外事故、疾病、精神创伤等其他特异的经历。

共享家庭环境的影响可用遗传无法解释的相似性来估计,如收养子女之间的相似性。非共享环境的影响则用遗传和共享环境都无法解释的方差分量来表示,一起成长的同卵双生子之间的差异就代表了非共享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共享环境对人格的影响极小,平均只有5%变异可归因于共享环境,可归因于非共享环境的变异则有35%[2]。也就是说,非共享环境对人格特征的影响,使得生长在同一家庭的子女彼此不同。以普洛明为代表的一些学者非常强调非共享环境的作用,即强调后天教养及个体在家庭内外的独特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8]。因此,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的提出,为研究者在环境中考察人格提供了新的视角。

目前,行为遗传学家正试图确定非共享环境的具体来源以及它们与心理特质之间的关系。研究者认为应从评估每个儿童所经历的特殊环境入手来确定具体的非共享环境因素,即采取特殊的环境测量方法。这类研究起步较晚,其中以一项名为“非共享环境与青少年发展”(nonshared environment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NEAD)的研究最为著名[9]。研究发现,非共享环境并不仅限于家庭环境。当人们开始步入社会时,家庭之外的环境更可能成为非共享环境。例如,工作环境、社会支持、离婚都可能成为非共享环境的根源。其他非系统性的因素,如意外事故、疾病等也会导致子女之间的差异。随着时间的发展,此类经历的微小差异也会逐渐积累并导致行为结果上的显著差异。

2.2.2环境的测量显示遗传对人格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在对环境的测量中发现:基因变化发生在环境的测量之中,即环境因素也具有可遗传性。教养行为表现出遗传的影响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父母的人格等遗传特征可能会反映在他们的教养行为中;教养行为也可能会反映子女人格方面的一些遗传特征。换句话说,环境测量所以会表现出遗传的作用是因为人们会部分地由于遗传的影响而形成其个人的生活经历。这种情况被称为“教养中的先天影响”。这种影响与遗传倾向密切相关,因而在人格的行为遗传学中被称为 “基因型―环境相关”[6]。基因型―环境的相关并非指独立于个体之外的环境受到遗传的影响,而是指个体卷入经验的程度或个体接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具有一定的遗传性。遗传的影响是通过被其作用着的心理特质来传递的:遗传影响着个体的心理特质,心理特质影响着个体的环境。

基因型―环境相关的发展过程有三种类型:被动的(passive)、唤起的(evocative)和主动的(active)[10]。被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是指,当父母和子女拥有相同的遗传倾向时,提供的环境会强化这一遗传倾向。例如经常参加文体活动并且又鼓励这种活动的父母倾向于抚养喜欢文体活动的孩子。因为,孩子不仅拥有鼓励其参加文体活动的抚养环境,而且遗传了父母倾向于对这种环境做出反应的基因。唤起的基因型―环境的相关指环境对个体受遗传影响的行为所做出的反应。例如,积极的婴儿比忧郁的、消极的婴儿受到更多的注意和社会性刺激。主动的基因型―环境的相关是指个体选择能够强化自己遗传倾向的环境和伙伴的程度。例如,一个具有社交性基因的儿童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并会选择具有社交性儿童作为伙伴。所以,不同基因类型的人会为他们自己选择不同的环境,这些环境对他们将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以上事实表明,当个体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环境时,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个体就会寻求、改变和创造不同的环境,即遗传因素会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选择和改造。

总之,人格的遗传力和环境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遗传与环境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但后来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更强调“非共享环境”对人格发展的重要而独特的影响,这恰恰是传统的人格研究中未能涉及的方面。

2.3人格的特定遗传基因研究

人格的行为遗传学在遗传力和环境的研究中,主要探讨的是遗传―特质―环境之间的关系。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却发现,基因的变化可能是导致人类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应该进一步探讨基因―特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当前的任务是通过确定与人格有关的特定基因,并通过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来了解特定基因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即要确定遗传基因是如何对行为产生影响的。这就是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最激动人心的方向之一,即运用分子遗传技术来寻找影响人格的特定遗传基因[11]。人格基因的发现将使研究者可以直接地测量个体的遗传型,从而推进对人格作更深入的遗传学分析。

遗传基因对人格所起的影响可能涉及多基因,但它们对人格的影响幅度有差异。目前,研究者运用DNA标记来寻找与复杂人格特质有关的基因(这类基因被称为定量化特质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简称QTLs),这些标记位于与某种特质有关的基因内部或附近。研究的目的不是要找到负责某种特定人格特质的单个基因,而是要找到能够解释该特质中某些差异的多个基因。试图将某些基因特别是那些与具有生理作用的DNA标记有关的基因与人格联系起来的做法是很有道理的。行为遗传学家采用连锁研究(lingkage studies)和关联研究(association studies)的方法来寻找与特定行为或人格特质有关的基因。连锁研究采取从行为水平到基因水平的自上而下的方法,以携带某种疾病或性状的家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几代人的DNA样本,以确定对人格特质影响较大的基因。而关联研究(也称作QTLs分析)则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即从确定与某种行为特质可能有关的基因入手,观察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行为特质的两类人群携带该基因的情况,目的是确定这些有关的或可能的侯选基因与行为特征或人格特质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对于连锁研究,关联研究更能找出只有微弱作用的基因。但由于复杂行为的侯选基因数目较多,因此,要对所有的侯选基因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判断也是一件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最近有研究发现[12,13],儿童的行为与单胺氧化酶(MAOA)基因有较高的相关;而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和应激刺激的交互作用对抑郁具有影响。

人格特定遗传基因研究的进展使得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人格研究者将能够利用DNA标记作为研究工具。人格特定遗传基因的研究不是去发现与人格有关的DNA标记,而是要利用DNA标记作为研究工具,对与人格有关的基因进行心理水平的分析。这样才能在探讨人格的因素结构、人格与精神病的关系以及归因问题时,考察特定基因与有关心理现象是否有关联。目前,在研究方法上,行为遗传学已从传统的家系研究、连锁与关联法开始向以动物(主要是与人类基因有99%相同的老鼠)和人类为被试的多基因数量性状位点分析、模式调试生物测定(biometric model fitting)、基因调控和基因工程等方面发展。这些新的技术与方法使得研究者能够直接在动物身上操纵基因、观察基因改变对其行为的影响,并进而推测人类行为的遗传基因。实际上,许多关于人类行为的遗传学研究结果都是基于对动物的研究,包括智力、新颖寻求、攻击、成瘾行为、抑郁和神经质等异常行为。

人格的特定基因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发展问题、多变量问题、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伦理问题等。个体差异的发展问题回答了人格差异的起源以及人格随时间的变化和连续性等问题。多变量问题是研究多特质间的共同变异,包括人格特质彼此之间及内部的关系、基因与人格之间的生物机制、人格与心理病理学之间的联系等问题。寻找并确定与人格有关的基因就是探讨本性和教养(即基因与环境)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相互作用。虽然心理学家倾向于从心理社会因素的角度考察环境的作用,但我们肯定还可以从基因的角度来探讨它。不论结果如何,正像DNA双螺旋理论的创立者沃森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命运已不存在于我们的星座中,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中[1]。

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是指对经验敏感性上的遗传差异。它是心理病理学的素质―应激模型(diathesis-stress model)所提出的最一般的交互作用模式:具有某种遗传风险(素质)的个体对环境因素(应激)以及环境中的机会都非常敏感[10,14]。例如,有遗传问题的人受心理社会危险性影响的可能更大。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特定基因与导致行为的环境应激源之间交互作用的了解还远不及对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了解。与复杂人格特质有关的基因能够提供关于遗传素质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我们对基因―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判断与了解。

3结束语

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为传统的人格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也为人格的遗传与环境决定论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虽然如此,在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中,遗传和环境的相关和交互作用如何、遗传怎样作用于人格发展,遗传对不同人格特质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怎样的作用,怎样寻找影响人格的特定遗传基因,怎样认识这些基因,怎样揭示基因作用于人格的根本机制等,这些问题都是行为遗传学在未来人格研究中必须加以回答和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白云静, 郑希耕, 葛小佳, 隋南. 行为遗传学:从宏观到微观的生命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3): 305~313

2 刘晓陵, 金瑜. 行为遗传学研究之新近展. 心理学探新, 2005, 25(2): 17~21

3 Plomin R. Environment and gen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9, 44(2): 105~111

4 Plomin R, Corley R, Caspi A, et al. Adoption result for self-reported personality: Evidence for nonadditive genetic effec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5(1): 211~218

5 黄希庭主译. 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6 Plomin R, Colledge E. Genetics and psychology:Beyond heritability. European Psychologist, 2001, 6(4): 229~240

7 Plomin R, Asbury K, Dunn J. Why are children in the same family so different? nonshared environment a decade later.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1, 46(3): 225~233

8 Plomin R, Spinth F M. Intelligence: Genetics, and genomic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6(1): 112~129

9 Pike A, Plomin R. A behavioural genetic perspective on close relationshi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997, 21(4): 647~667

10 Plomin R, Caspi A. DNA and personality.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8, 12: 387~407

11 Plomin R. Behavioral genetics in the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0, 24(1): 30~34

12 Caspi A, McClay J, Moffitt T E, et al. Role of genotype in the cycle of viol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 Science, 2002, 297: 851~854

13 Caspi A, Sugden K, Moffitt T E, et al. Influence of life stress on depression: moderation by a polymorphism in the 5-HTT gene. Science, 2003, 301: 386~389

14 O′Connor T G, Caspi A, DeFries J C, et al. Genotyp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in children′s adjustment to parental separation.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03, 44(6): 849~856

ON THE STUDY OF BEHAVIORAL GENETICS IN PERSONALITY

Zhang Lihua1,2, Song Fang2, Zou Qun2

(1 Research Center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4; 2 School of Tian Jiabing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

Abstract

遗传学的意义范文第5篇

一、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陈旧、老套,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中生物教学比较偏重于知识的记忆,而不是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过程.这在遗传与变异的教学中也是如此.一般而言,教师都是先讲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然后再分析课本中的遗传案例,最后再推导总结出遗传与变异的规律,让学生进行记忆、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根本没有参与学习,其主体性作用根本没有得到发挥,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学生既没有学习兴趣,也没有学习动力,更别说生物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了.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够理想.

2.评价方式单一、落后,不能发挥评价应有的作用

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仍然在按照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教师是唯一的评价者,而很多教师“唯分数论”,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也根据分数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习态度及创新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素质.这样的教学评价单一、落后,不能全面、客观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按照学生的成绩进行教学,学生按照成绩来进行学习,根本没有考虑到教学实际和学习实际,塑造的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型的人才,而学生并没有深刻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没有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利的.这样的评价方式,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具体的教学方法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才能具有不断进步的内驱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知识水平,创造机会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学习“相对性状”时,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举例,学生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多指与正常指”、“单眼皮与双眼皮”、“直发与卷发”、“狗的黑毛与白毛”、还有一些错误的例子,等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哪些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为什么是错误的,怎么判断的.通过这些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思维能力

所谓探究教学是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多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知识时,教师要紧紧抓住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这条线索,和学生一起对遗传学的三大定律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探究,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总结来得到答案,从而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

3.充分利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发展,各种教学辅助手段相继进入高中生物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挂图来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也可以用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来说明DNA的结构等.而且教师可以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参与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和现代化,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要点,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学习遗传和变异时,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影视资料进行教学,在大屏幕上展示比较抽象的生理过程和物质的微观结构,将那些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展现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参与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这是教学时必须要注意的一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以便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其次,评价要具有层次性.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活生生的人,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势必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一些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的评价要具有层次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愉快的心境中进行学习.再次,教师在评价时要多鼓励、多肯定.哪怕学生有了一点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用赞赏的语气给予表扬,以便使学生找到学习的感觉,即使是学生有了错误,教师也要中肯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积极进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