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小麦;种植;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046-01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小麦的种植面积也在迅速扩大,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种植,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针对小麦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1 播前管理
首先选择适合当地种植条件、抗逆性强、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主要预防黑穗病和地下害虫[1]。其次是土壤处理。播种前宜将除草剂施于地表;采用机械耕地、耙地,保证土地平整,上虚下实,结构良好;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施有机肥30~60 t/hm2,氮、磷、钾肥占总肥量的60%。前茬作物收获前7~15 d及时灌水增墒,提高出苗率。
2 播种管理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耕作制度,在最适播期进行播种;种植方式可采用宽窄行,即宽行17 cm、窄行8 cm;膜侧种植宽带60 cm为一垄,垄宽36 cm,垄间距24 cm。播量一般在330~375 kg/hm2,晚播品种要适当增加播种量[2]。为提高出苗率,播种时要保证深度一致,下种均匀。
3 田间管理
3.1 冬水
越冬前大水灌溉至自然落下,漏水严重可适当补灌。切忌冰层盖苗。
3.2 越冬防护
在越冬期防止牲畜啃吃、侵害幼苗。
3.3 镇压保墒
一般12月下旬土壤封冻后及时打碾,弥合裂缝,保温防冻。次年2月上旬返青前后进行1~2次打碾提墒,促进返青。
3.4 追肥
根据小麦需肥规律分阶段多次进行,播种后追肥;长势较弱的越冬群体需要冬季追肥;返青期群体偏小的麦苗需要春季追肥;拔节前结合灌水追施尿素;孕穗期需追肥,可采用叶面施肥[3]。
3.5 合理排灌
分阶段多次进行。未进行压冬水的小麦,需及时浇返青水;未进行返青水的小麦,拔节期需及时浇水,4月上中旬及小麦孕穗期早灌头水,适时管好抽穗水、麦黄水[4]。忌大水漫灌,以免出现倒伏或贪青晚熟的现象而导致减产。
3.6 防治病虫害
小麦常见病害主要有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黑穗病、纹枯病等;常见虫害有蚜虫、麦红蜘蛛、吸浆虫、黏虫等。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抑制小麦病虫草害。尽可能少使用或者不使用化学农药,禁止施用高剧毒、高残留的农药。
3.6.1 农业防治。即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昆虫、作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采用合理耕作栽培管理技术使生态系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发生发展,或者直接抑制害虫的种群数量。简而言之,即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管理、栽培措施等防治害虫的方法。例如,适时播种,有效减轻小麦锈病和纹枯病的发生;适时进行中耕除草,减少自生麦苗;秋播前,减少越夏菌源,减轻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生;合理施肥与灌溉提高抗逆能力等。农业防治虽然见效慢,但持效期长,而且省工经济,还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抗药性。
3.6.2 物理防治。即不用化学农药直接杀害或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物理防治手段包括: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人为捕捉或者设置障碍防止害虫蔓延;结合害虫的一些特性如趋黄性、趋味性、趋光性等,对害虫进行诱杀。
3.6.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对人无害,无污染,不形成抗性。主要方法是以虫治虫,小麦病虫害种类很多,同时病虫害的天敌种类也繁多。应对病虫害,向麦田引进天敌,保护和利用天敌,维持生物物种平衡,达到加强防治小麦虫害,并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
3.6.4 化学防治。尽可能避免使用高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尽量使用生态化学制剂,如50%辛硫磷乳油拌种,可防治蛴螬、金针虫。抽穗前,或小麦锈病病发率达5%时,或小麦白粉病病发率达10%时,用2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 g/hm2对水稀释后喷雾。小麦蚜虫发生时,用40% J乐果乳油1 500 g/hm2对水稀释后喷雾。使用生态化学制剂,污染少,对小麦生长无太多影响,是病虫害防治手段的必然趋势。
4 后期管理
抽穗到成熟称为生育后期,包括抽穗、开花、授粉、籽粒形成与灌浆等,是形成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严重发生时期,要根据后期的生育特点,进行科学管理。小麦成熟末期进行收获。
5 参考文献
[1] 周增莲.小麦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0(16):228.
[2] 周有印,谢付振.农业结构调整下的小麦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2010(8):253.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识别;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33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且栽培历史悠久,吉林省水稻质量好、产量高,是我国大米的主产区。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病虫害问题往往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本文总结了几种比较常见的水稻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1水稻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1y枯病
识别:水稻纹枯病是水稻常见病害之一,也称水稻云纹病,该病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发生,该病发病主要受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尤其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率高。识别该病主要是观察接近水面的叶鞘上是否出现椭圆形的水渍状的病斑,颜色一般呈灰绿色或者灰褐色,并有向上不扩展的趋势,此时就要引起注意。总的来说该病在我国北方发病还不算典型,但是也要引起重视,因为该病可以引起水稻空壳率增加,导致水稻籽粒不饱满,造成水稻减产。
防治:预防该病注意控制湿度,尤其在高温环境下。同时注意品种选择,尽量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及生命力旺盛的水稻品种。同时,注意清除土壤中的病菌。药剂防治建议使用20%稻脚青(甲基砷酸锌)或10%稻宁(甲基砷酸钙)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100公斤喷施,或加水400~500公斤泼施,或拌细土25公斤撒施。
1.2稻瘟病
该病害对于水稻危害较大,一旦发病就会对水稻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如果防治不及时,严重时甚至可造成水稻减产50%。同时,该病由于发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叶稻瘟和穗颈瘟。
1.2.1叶稻瘟 识别:叶稻瘟主要为害水稻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的斑点呈绿色,伴随着叶稻瘟的发展,斑点会继续发展变大直至叶片死亡,最终导致水稻植株发育不良,影响水稻产量及质量。
防治:预防该病仍然以抗病品种为首选,加强田间管理。药剂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使用。
1.2.2穗颈瘟 识别:水稻发生穗颈瘟后主要是影响了水稻的养分输送,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和发育,该病通常会由水稻叶稻瘟发展而来,严重时会导致水稻穗颈节坏死,出现白穗现象,造成水稻籽粒不饱满,直接影响水稻的商品性。
防治:预防该病应从选种开始,选择抗稻瘟病能力强的品种为主,注意栽植密度,同时注意平衡水肥,加强田间管理。药剂可选用稻瘟康35毫升+稻瘟康Ⅱ号35毫升对水15公斤,均匀喷雾全株,7天用药1次。
1.3白叶枯病
识别:白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病极容易造成水稻出现碎米和秕谷现象,直接影响水稻的商品性,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该病主要感染水稻叶片,在水稻叶片的边缘和叶尖出现斑点,斑点颜色一般为黄绿色,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沿着叶脉延伸,变成长条形的病斑且颜色逐渐变成黄褐色,最终变成灰白色,最后叶片枯萎。
防治:预防该病要先做好药剂浸种工作,降低发生的几率。注意水田管理,避免淹苗。多施用磷钾肥,平衡氮肥,田间管理等。药剂可选用20%氟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2%氨基寡糖素1200倍液, 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2水稻常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2.1稻飞虱
稻飞虱是水稻常见害虫之一,体形很小,触角呈短锥状,有透明的翅膀,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动的距。该害虫主要以刺食水稻汁液为主,一般栖息在水稻基部,影响水稻生长,逐渐导致水稻植株变黄,从而影响水稻产量。防治措施:选用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亩用100克,对水45公斤喷雾防治,或者赛嗪酮,或10%吡虫啉30克/亩对水45公斤喷雾。
2.2水稻螟虫
螟虫是主要为害禾本科作物为主的害虫,水稻螟虫也是为害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其中为害最为严重也最为普遍的有二化螟和三化螟。三化螟对水稻危害程度最大,其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水稻,而二化螟除了为害水稻也危害小麦、玉米等作物。防治措施:5%锐劲特悬乳剂30毫升/亩、48%乐斯本40毫升/亩、3.6%杀虫双大粒剂1.5公斤/亩、55%特杀螟50克/亩、1.8%阿维菌素40毫升/亩、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克/亩,以上药剂任选对水50公斤喷雾使用,注意全田喷施应均匀。
参考文献
[1]熊国莲.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2016,(29).
[2]刘晓飞.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防治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2).
[3]邹前锋,杨晓晖,彭杨,成连香,吴述云,胡柏森.浅谈如何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J].农业与技术, 2016,(18).
[关键词] 临夏县 玉米 常见病 玉米螟 黑穗病 防治技术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58-01
临夏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1735-4636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030.5小时,无霜期170天左右,降水量640.5毫米,农业播种面积达50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菜、中药材、蔬菜等农作物。玉米作物是全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全县玉米面积达17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4%,占粮食面积的46%,玉米作物病虫害防治不但关系玉米的丰欠,还关系全县粮食产量的高低。
1 临夏县种植玉米现状
临夏县根据不同的生态区域可分为北塬灌区、干旱半干旱区、高寒阴湿区三种类型,全县现辖25乡(镇),219个行政村,玉米种植遍布全县各乡(镇)。目前,种植玉米17万亩,其中,旱作区乡镇全膜双垄覆沟播玉米11.14万亩。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有金穗3号、4号、酒单4号、预玉22号、等品种,其中金穗3号、4号,酒单4号等中早熟品种主要在西南片乡(镇)种植;豫玉22号中晚熟品种主要在北塬片灌区、中部川区乡(镇)种植。
2 玉米常见病及其防治
玉米作为临夏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见病也较为普遍,主要集中反应的病害主要为玉米螟、玉米黑穗病等,虫害主要是粘虫危害。
2.1 玉米螟
2.1.1 玉米螟。玉米螟又Q玉米钻心虫,是世界农业大害虫,幼虫群聚食心叶,嫩叶;稍大即蛀茎蛀果,一生经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阶段。
2.1.2 玉米螟的危害:玉米螟严重危害玉米的正常生长,受害的玉米苞商品价值下降,经济损失大于产量损失。其以幼虫蛀茎取食,破坏组织,造成籽粒不饱满,青枯早熟,风折倒伏,甚至颗粒不收,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2 防治技术
2.2.1 化学防治
2.2.1.1 心叶期是玉米生长的旺盛时期,也是螟虫危害的盛期,可与心叶中期和心叶末期防治。防治以1%幸硫磷颗粒剂,1%1605颗粒剂,0.5%林丹粒剂等施药,亩施药4-5kg。
2.2.1.2 穗期是玉米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可用50%敌敌畏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滴穗,每穗滴2ml;也可在雌穗顶端,穗上2个叶腋,穗下1个叶腋和雌穗着生叶腋撒施1%幸硫磷颗粒剂。
2.2.1.3 药物不定期喷施:可用18%杀虫双400ml加8%敌敌畏200ml兑水喷施,也可用3%乐尔颗粒剂0.5kg,施与喇叭口或玉米花丝吐出处。
2.2.2 其他防治
2.2.2.1 推广秸秆还田或用作沤肥、饲料、燃料等,以减少或压低玉米螟越冬基数。
2.2.2.2 实行轮作、间作等耕作方式,采收后及时清除玉米秸秆及叶片等措施,减少虫源。
2.3 黑穗病
2.3.1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狗尿胎”、“灰包”等,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小花雄花的全部或部分小花受害,花器变形,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菌瘤,呈灰褐色破裂后散出大量灰粉,受病重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成黑穗。黑穗受病外观短粗,苞叶叶舌长而肥大,成熟时苞叶开裂散出黑粉,内混有许多丝状物。
2.3.2 病害症状:黑穗病一般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受害严重植株在苗期可表现各种症状。幼苗分蘖增多呈丝生状,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片颜色暗绿挺直,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黑穗病从侵染玉米幼苗到成苗,具有来年传染性,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2.3.3 黑穗病传播途径
2.3.3.1 主子传播。黑穗病病原菌为孢堆黑粉,该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有些则混入粪肥或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土壤带菌是最主要的初次侵染来源,种子带菌则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2.3.3.2 土壤传播。黑穗病病菌在土壤、粪肥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玉米连作时间长及早播玉米发病较重;高寒冷凉地块易发病,沙壤土发病轻。旱地墒情好的发病轻,墒情差的发病重。
2.3.4 黑穗病发病原因
玉米黑穗病无再侵染,发病程度取决于品种的抗性,菌源数量及环境条件等因素。
2.3.4.1 品种抗性:品种间抗性差异大(但无免疫品种)。
2.3.4.2 菌源数量:连着地发病重,因连作土壤中的菌量会迅速增加。
2.3.4.3 环境条件:播种至出苗期间的土壤温、湿度条件与发病有密切的关系。病菌萌发侵入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土壤含水量20%时最宜侵染。
2.3.5 黑穗病防治措施
2.3.5.1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解决该病的根本措施。选择种子时,应选择抗病性强的杂交种。
2.3.5.2 种子处理:用药剂处理种子是玉米黑穗病防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种子处理方法主要有拌种、侵种和种衣剂处理三种方式。一般用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较好。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0.7%用量拌种。选用包衣种子也是一种很好的防治方法。
2.3.5.3 及时拔出病株:玉米黑穗病在苗期已表现症状,随叶龄增加,特征也愈加明显。可结合间苗、定苗及中耕除草拔除病苗、可疑苗。拔节至抽穗期病菌黑粉末散落前拔除病株,彻底扫残。拔出的病株要深埋、烧毁,不要在田间随意丢放。
2.3.5.4 合理耕作、轮作。可间作、套作,忌玉米多年连作,可与蚕豆、小麦、马铃薯、油菜等作物合理轮作。
2.3.5.5 适期播种。忌过早种植,一般在土壤墒情好,清明前后可播种,播种宜深浅一致,覆土薄厚适宜。
2.3.5.6 推广新技术。可运用地膜半膜覆盖侧边种植,也可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也可用宽膜覆盖一膜三行种植
【关键词】核桃;病虫害;防治
1.核桃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该病害主要危害到叶片和新的树梢,在感染的部位会产生白色的或者是灰白色粉状的物质。
1.1病害的症状
叶片染病后,叶片的一面将产生病斑,一般呈现灰白色粉状。同时叶片另一面粉层的浓淡不均匀,凹凸也不平,九月时候病叶上将会产生微小的黑色斑点,叶片发生扭曲褶皱。新的树梢染病后,节间会缩短,叶形将变狭窄,叶缘出现卷曲,进而变成褐色呈现枯焦状态。等到冬季落叶后,染病的树梢将呈现灰白色。
1.2发病的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冬芽鳞片间或者冬芽的鳞片内越冬。第二年春天,染病树芽展开叶子出现花蕾后便会产生分生孢子。它借昆虫传播或者风雨的传播,传染危害其他枝条和植株。每年6月份和9月份都是发病的高峰期。一般来说,栽植密度过大而且通风透光不好的果园发病较为严重。
1.3防治的方法
首先是清除病源,从核桃展开叶子至开花的期间,要及时而且经常将病梢、病叶摘除;等到核桃全部采摘后,要及时地剪除病梢、病芽、扫除落叶然后进行集中的烧毁或深埋。然后再进行药剂的防治,染病严重的种植区域要在发病初期喷3~5度的石硫合剂。
2.核桃黑斑病
该病由病源细菌引起。主要危害果实,叶片,较嫩的树梢和树芽,致使果实变黑、腐烂、早落,或使核仁干瘪,出仁率降低,影响核桃产量和质量。而且在叶片大量脱落后,影响花芽分化形成,直接影响来年产量。
2.1病害的症状
果实感病后,果面上出现黑褐色小斑点,随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病斑,有水渍形状的晕圈。病斑中央下陷龟裂并变为灰白色。遇雨天,病斑迅速扩大,并向果核位置延伸,使核壳变黑。严重时,全果变黑腐烂,提早落果。叶片染病后,叶子上将出现多角形或者其他形状的黑褐色斑点,而且叶子有半透明圆圈,染病严重的叶子病斑将扩大,叶片呈现褶皱枯焦,导致提前脱落。
2.2发病规律
病源细菌在病枝、芽鳞等组织内越冬。第二年春,核桃展叶期间借助昆虫风雨及枝叶间的摩擦传播到其他健康的叶片和果实。细菌从叶片气孔或者其他部位入侵核桃树内,等到8月份左右发病,并且会反复多次的感染。发病与种植区域周边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细菌入侵叶面的最适温度为常温即20~25℃左右。
2.3防治的方法
首先加强栽培管理,核桃树在生长过程中,每年秋季要施入足够的有机基肥,并且使用合理配方施肥。同时注重清除感染源,采果后要清除病枝病叶病果同时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最后进行药剂的防治,在发芽前喷洒3~5度的石硫合剂,等到核桃树展开叶面后喷洒波尔多液多次。
3.核桃炭疽病
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这种病害主要危害到果实、叶片、芽和嫩梢。果实受到感染后将引起提前落果或者是核仁干瘪。
3.1病害的症状
果实上病斑最开始为褐色,之后很快变为黑色,形状呈圆形。染病的部位出现黑色斑点。湿度较大的时候,病斑上的黑色斑点呈粉红色并且伴有小突起。染病严重的情况下,病果上出现多个病斑连在一起成一片,全果变黑腐烂然后提前掉落。叶上病斑并不规则,有时是沿叶缘四周约1cm宽处出现枯黄,或者在出现长条枯斑或圆褐斑点,严重染病的时候全部页面会枯黄然后脱落。芽、嫩梢、叶柄、果柄感病后,出现不规则或长形下陷的黑褐色病斑,造成树芽梢枯干,叶子和果实出现脱落。
3.2发病规律
病菌通过菌丝以及分生孢子寄在病枝上、病果及芽鳞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次病原的来源。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和昆虫的传播,从皮孔等处侵入核桃树。发病的早晚和轻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种植区域周围的温湿度。一般情况下,雨季早,雨水多、湿度大、温度回升快的年份发病较早而且较为严重,反之则发病较晚且比较轻。
3.3防治方法
首先要注意合理的密植,加强抚育方面的管理,同时注意保持园内通风和透光,来提高植株抗病抗寒能力。也要及时的清除园内病枝、病果,减少染病的来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0%托布津500~1000倍液,在核桃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迅速生长期各喷1次。
4.核桃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4.1核桃举肢蛾
4.1.1为害情况
该虫6~8月份以幼虫蛀食青果,使果实变黑而早期脱落(俗称黑蛋),是影响全省核桃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害虫,其发生数量与树下荒芜程度成正比例关系。
4.1.2防治方法
冬季至翌年4月深翻树下土壤,清理杂草和枯枝落叶,以阻杀、减少越冬虫源。6月中旬至采收之前拣拾落果、摘拾黑果,并集中深埋,以消灭果内害虫。在深山或不便采取前两种防治办法的地方,在小麦稍黄之际,每隔10d,连续两次向树冠喷洒2.5%敌杀死乳剂或功夫乳剂3000~5000倍液,以灭虫保果。
4.2核桃小吉丁虫
4.2.1为害特征
幼虫主要蛀食1~2年生枝条,在韧皮部蛀成螺旋状坑道,切断营养及水分输导,造成枝梢干枯和幼树死亡,是严重影响我省核桃树生长与结果的主要害虫之一。
4.2.2防治方法
防治此虫非常经济有效的办法是:4月中旬~5月中旬之间,或果实采收之际,彻底剪除干枝(略带一段活的树枝),并集中烧毁,以消灭枝条中的害虫。
4.3芳香木蠹蛾
4.3.1为害特征
幼虫会蛀食危害核桃颈部皮层和木质部,受害后当年树势衰弱,叶子和果实出现枯萎,来年则整株死亡。
4.3.2防治方法
7~8月间在核桃根颈部幼虫入侵孔处涂抹2.5%敌杀死乳剂300~500倍液,以毒来杀低龄幼虫。在幼虫蛀入木质部危害时,先刨开根颈部土壤,清除孔内虫粪,然后用注射器向虫孔注射80%敌敌畏乳剂50~100倍液;也可以用蘸敌敌畏的毒棉球堵塞虫孔,并用湿土封严,以熏杀木质部中的幼虫。
4.4银杏大蛋蛾虫
4.4.1为害特征
银杏大蚕蛾虫体大,以幼虫暴食核桃树叶,往往可将整株树上的核桃叶片吃得荡然无存。
4.4.2防治方法
抓好三个环节:①在4月上旬前,用小钉锤或斧背砸死虫卵灭虫;②低龄幼虫期向树干和有虫的树冠部位喷洒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剂3000~6000倍液;③7~8月摘除虫茧,并集中销毁灭虫。
5.结束语
防治核桃的病虫害,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病虫消灭或控制在最低指数和最小范围内,不至造成灾害。核桃稳产丰产的关键是科学地实施以核桃病虫害防治为主的田间技术管理,重点抓住4~7月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科学使用防治效果好的专用药剂,并辅以人工捡拾落果、水肥管理等措施,就可大大提高核桃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吉胜.核桃病虫害防治[J].中国林业,2012.
[关键词] 阳泉曲镇 玉米 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214-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社会大众对食物的营养化续期越来越高。玉米是我们日常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对改善人体营养结构有着很大作用。此外,玉米还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近些年,我国对玉米的需求量不断提升,而全国范围内玉米种植面积呈现缩小趋势,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就需要我们积极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内玉米的产量,尽量满足玉米市场需求。
1 科学选地整地
科学选地和整地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玉米适应性强,在任何土壤中都能够生长,但是为了保证获得高产,应该选择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方便,没有连续种植过玉米的土地种植,以壤土或者沙壤土为宜。选地后要做好整地工作。整地深度一般在25~30cm之间,确保地面平整,土壤细碎,上虚下实,为播种创造一个良好条件。对于田间有效层较浅的情况,应该使用深松机进行深松,打破犁底层。一般情况系深松深度在30~40cm之间。结合整地还要做好施肥工作。底肥施入应该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公斤,施入复合肥30公斤,磷肥15公斤,钾肥10公斤。将上述肥料混合均匀后随整地一起施入。
2 科学播种
2.1 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首先,科学选种。玉米种子对保证玉米获得高产和稳产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一定要科学选种。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种植制度和田间肥力情况,选择生产潜力大、抗病虫害性能高、抗旱、耐倒伏的杂交玉米品种;其次,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在播种前需要做好科学选种工作,将种子在阳光下暴晒2~3天,提高种子的吸水能力,同时将种子的瘪粒、病虫害粒和机械损伤粒及时去除,提高种子纯度。播种前2~3天使用粉锈宁、多菌灵或者辛硫磷进行药剂拌种。对于有条件的种植户我们推荐使用包衣种子,大丰系列较适合当地种植。
2.2 适时播种
首先,足墒播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一旦田间墒情适宜应该立即安排播种作业。结合地区病虫害流行趋势,抢墒早播,避开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一般在4月20号-5月5号播种;其次,确定合理的播种量。播种量要结合立地条件和玉米品种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机械播种每亩用种量为2~2.5公斤;最后,机械化播种。玉米播种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深度维持在5~10cm为宜,行距维持在50~60cm之间。在正式播种前需要调整好机械,确保播种一致,播种均匀,不存在重复播种和漏播现象。
3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3.1 查苗补苗、间苗定苗
玉米播种5~7天左右就会连续出苗,出苗后要及时检间出苗情况,针对缺苗的应该及时补种或者移栽。对于田间断垄不严重的从稠密地区移栽玉米苗,对于断垄严重的使用相同玉米品种催芽后直接播种,确保田间出全苗。当玉米生长到3~4个叶片之后应该及时进行间定苗,间苗按照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去杂留纯的原则进行,对于缺苗地^应该保留两株玉米苗。
3.2 做好中耕培土工作
做好中耕工作可以疏松土壤,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一般情况下,拔节期中耕1次,大喇叭口期第2次中耕并培土。中间如果遇到降雨天气,还需要额外进行一次中耕,促进土壤呼吸和玉米根系生长。玉米出苗后如果田间杂草较多,可以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严格控制好除草剂的使用量。
3.3 做好施肥灌溉工作
首先,做好施肥工作。一般情况下,每亩产量在500公斤的地块需要碳铵80~90公斤或者尿素30~40公斤。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要结合玉米实际生长情况进行科学追肥。从玉米进入拔节期就需要及时进行追肥。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孕穗期要及时进行施肥,每亩每次追施尿素10公斤。
4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当地玉米常见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和丝黑穗病,有一年发生过粘虫。针对这些病虫害,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化学药物防治。对于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要点: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适时晚播、提高播种质量、农药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焚烧或深埋。农药防治:可用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也可用高巧、立克莠进行拌种。玉米螟的防治要点:玉米收获后彻底处理秸秆,粉碎还田、烧柴、沤肥等。种植抗螟虫品种、灯光诱杀(用高质汞灯诱杀玉米螟蛾)。药剂防治,螟虫进入茎秆或雌穗之前用氯氰菊酯进行防治。对于玉米黏虫可以选择使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对水50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J]. 吕丽华,陶洪斌,夏来坤,张雅杰,赵明,赵久然,王璞. 作物学报.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