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境电商融资计划

跨境电商融资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跨境电商融资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跨境电商融资计划

跨境电商融资计划范文第1篇

在接受《东方企业家》采访时,递四方云信息科技总经理李衍升表示,这笔钱会被用在南美和中东的建仓、国内新物流站点的建设以及软件业务的发展上。这家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商的版图,可见一斑。

电子商务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跨境贸易增长,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向跨境电商转型,依靠不断完善的电商与物流体系,超越原来的B2B,直接卖到海外消费者手中。递四方,就是这样一家为跨境贸易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在海外建仓,递四方可以降低海外贸易的成本,让跨境物流的产品和玩家都更加丰富。

“从外贸电商的物流需求来说,我们的物流产品是最全的,有三四十种,从最便宜的邮政小包产品到最贵的商业快递产品都有。”李衍升表示,四大快递(韵达、圆通、申通和中通)只做快递,而邮政只做小包和EMS,所以他们的产品不能完全满足外贸电商企业的全面需求。而对于递四方,从义乌的小商品,到大型的烧烤炉、再大的气垫船,他们都可以提供物流服务,改变了过去跨境电商更侧重高价值产品的现状。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在海外拥有仓库是一个关键因素。用李衍升的话说:“聪明的中国商家用了海外仓后,摇身一变就成了本地卖家。”成为本地卖家的优势在于,最终客户能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而成本相比跨区域的卖家要低很多。在海外建仓以后,各类货品可以统一运输到海外仓,把东西放在当地卖。原本一些并不适合外贸的产品,也可以加入到国际竞争中。

与境内物流相比,跨境物流面临一些不同且更复杂的问题。比如说报关和清关、不同的产品在不同阶段,需要转换不同的运输方式。因此跨境物流的服务提供商要承担更多功能,比如帮助商家进行报关、处理税收问题、考虑商品检查情况。“我们有个客户运一批摩托车发动机到美国去。美国海关规定发动机里不能有油,如果他不知道,事先放入了油,那么进关的时候就会有些麻烦。”李衍升表示。

物流是商业的动脉,触及商业活动的核心流程。因此许多物流公司已经逐渐不再满足于执行单纯的递送服务,而是希望以一个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形象,出现在客户面前。

跨境电商融资计划范文第2篇

>> 地方布局2015 论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地方外贸的影响 地方外宣动态 提升地方外宣的文化含量 地方外宣如何寻找国际视角 地方外交兴起的动因分析 地方外宣电视片采编的误区 发挥地方外宣优势 共同对外说明中国 做好新形势下的地方外宣工作 地方外宣大步迈进的忠实记录 开发第三方外贸服务平台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研究 浅析地方外事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大都会人寿中国2015布局 2015布局基金轻松分享牛市盛宴 2015,是收官,也是布局 东方汇富 地方布局 地方布局移动新媒体 地方外宣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应对策略 建立地方外宣工作效果评估体系的核心要素 浅析GPA对地方外经贸的影响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地方外贸布局2015 地方外贸布局2015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霞")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014 年外贸增速前10 位省份有8 个为西部省份,中部2 个,东部没有。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各省市区年初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东部省份如天津、福建、山东、广东均未完成其进出口预期增长目标,中西部省份除甘肃、新疆外,基本都超额完成目标,湖南、广西实际增速甚至达到预期目标的两倍。

从全国范围看,外贸正进入一个中低速增长期,除山东、甘肃、新疆外,各省市区对今年外贸增长的预期都远远低于往年。

“无论是沿海还是中西部,未来外贸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马宇告诉记者。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融入“一带一路”、发展跨境电商、推进贸易便利化和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措施成为培育外贸新增长点的方向。

“悲喜”两重天

东部沿海省份虽在进出口总额上仍然独占鳌头,但增速普遍低迷,陷入“悲喜”两重天境地,与中西部省份的高速增长态势形成鲜明反差。

根据商务部数据,2014年东部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66万亿美元,增长1.6%,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85%,较2013年下降1.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中部地区进出口3127亿美元,西部地区进出口3344亿美元,分别增长10%和20.5%,中西部地区合计对整体进出口增量贡献60.3%,贡献率首次超过东部。

从外贸进出口总额排名来看,2014年的格局与2013年并没有太大改变。排在前10位的除了重庆(第十位)是西部省份外,其他省份均属于东部地区。广东仍继续领跑全国,稳坐第一把交椅,比排名第二的江苏高出近九成。上海被北京赶超,由第三位跌到第四位。

“这对上海不仅不是坏事,还是希望所在,说明上海正在追求高质量的发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张鸿表示,上海进出口总额降低原因在于当地正在向服务业转型,制造业这一贸易“大户”则逐步向中西部转移。据悉,2013年上海市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62%,服务贸易进出口占全国30%左右。

从增速看,排在前10位的省区分别是宁夏、重庆、陕西、贵州、广西、湖南、青海、内蒙古、湖北、云南,有8个省区均在西部,中部有湖南、湖北两个省区,东部则没有。宁夏、重庆、陕西、贵州四省区的增速均超过30%,遥遥领先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东部11省市,基本与过去外贸高增长的“光辉岁月”告别,除北京、河北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省区均呈现低位运行态势,广东、辽宁两地的外贸甚至还同比下降。

“中西部增速比较快,不是因为其竞争力提高,而是出口生产地从东部转移过来了。”马宇评述道,比如,富士康近年从沿海向内地省份如河南、四川等地转移,对迁入地外贸贡献就非常大。

制造业的转移也让中西部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9.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占全国总额的81.9%;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08.6亿美元,同比增长7.5%;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0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

东部地区由于现有贸易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在转型升级成功产生新动力之前,外贸难以获得突破性发展。中低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

马宇强调,无论是沿海还是中西部,未来外贸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而不能寄望于产业转移。

聚焦“一带一路”

虽然目前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规划即将出台,各省份都已提前布局,主动融入这一大战略。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各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发现,除广东、吉林、海南外,其余省市自治区均提及“一带一路”。

北京、河南、辽宁等提出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天津、湖南服务“一带一路”,贵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等等。这些省区市只是简单提及,并未作进一步说明,但“积极”“主动”是其共同态度。

相较之下,“一带一路”核心区域的16个省市对各自定位及发展重点更为明确,并对今年的推进工作和目标作出了具体安排。比如,重庆的定位是“一带一路”的“战略节点”,福建则要“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云南更为明确地要立足于“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

“一带一路”旨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因此,地方在布局时都注重与相邻国家和区域的互联互通,很多省区市的交通基建规划已经成型并且细化。比如,四川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方位布局,以期“畅通东向出海通道”、“对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运输通道和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形成通往西北和中亚的便捷通道”、“提升连接欧亚大陆桥的运输大通道”。

在产业转移的方向和方式上,甘肃、陕西、青海、四川等省也都有了计划和安排。比如,陕西提出,支持杨凌建立“一带一路”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和在国外实施节水农业、良种繁育、生物工程项目,引导建材、食品、纺织、水泥、光伏企业到中亚国家释放产能。

另外,不少省份还表示将开展对外商务合作和人文交流工作。如甘肃要推动中欧货运班列常态化、青海要举办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圆桌会议、福建着力推进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并做好华侨特别是新生代华侨工作,等等。

虽然各省都对“一带一路”表现出极大热情,但是,“由于涉及外交、政治问题,‘一带一路’不可能全面开张,国家必须打头阵,与沿线国家磨合沟通,循序渐进、各个击破,不要操之过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跨境电商成“新宠”

近年来,虽然我国进出口增速放缓,但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4.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跨境电商进出易额约5057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2%。2014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速也超过了30%。

在刚刚召开的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上,商务部副部长钟山指出,2015年外贸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着力培育外贸新商业模式,支持和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等发展。

“跨境电商作为下一步的外贸增长点,确实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告诉记者。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对比各省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跨境电商的关注度骤升。去年,只有北京、天津、浙江、广东等6省市提及“跨境电子商务”,而今年,东部所有省区(广东、海南尚未)、中部的黑龙江、山西、安徽和西部的四川、新疆都提出要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另外,湖南表示“建设好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河南将“推动郑州跨境电商服务试点成规模、提水平”,陕西则提出“支持西安申报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试点。”

据了解,为支持跨境电商这一新型业态发展,海关总署从2012年开始选择条件成熟的城市开展试点,通过试点建立新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监管模式。截至2014年底,上海、重庆、杭州、宁波等16个城市已经获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目前尚在排队申报的城市还有很多。

“跨境电商的发展还需要很多保障条件,如国际物流和仓储的配套、产品质量的保证、跨境支付的保障,等等。”宋泓表示,在国际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配套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

浙江近日公布《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下称《计划》),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通过建设公共海外仓解决跨境电商面临的国际物流和仓储难题。《计划》指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出口市场设立海外仓,搭建以海外仓为支点的目的国配送辐射网点。” 作为外贸稳增长的措施,贸易便利化被许多省市写进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贸易便利化

作为外贸稳增长的措施,贸易便利化被许多省市写进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马宇认为,“制度层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外贸水平提高的根本所在,而其中,贸易便利化更是关键节点。”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发现,贸易便利化措施基本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通关便利化改革。如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天津、辽宁、福建、广西)、深化关检合作“三个一”(辽宁、广西、重庆)、推进电子口岸建设(辽宁、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等。

二是通过退税减轻企业负担。如安徽提出要“落实出口退税和启运港退税政策”、陕西表示将“用足用活出口退税政策。”

马宇认为,我国将退税政策作为刺激外贸增长的手段,税率时高时低,这并不合理。出口退税零税率不应只是权宜之计,而应该是鼓励出口的常态化政策。

三是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提供融资、通关、退税等服务,如河北、福建。

跨境电商融资计划范文第3篇

众所周知,物流一直都是跨境电商最大的软肋,近年整个跨境电商的发展无比迅猛,但物流方面s频频传出爆仓、延误、禁运的消息,且频率越来越高。尽管物流行业始终在致力于开发各种新的渠道,但面对跨境电商日益增长的发货数量和不断提高的运输要求时,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直击痛点 海外仓“松绑”了对商品重量和规格的限制,远超跨境物流的运送速度、绝佳的买家购买体验、不断增长的海外仓发货比例,这些都让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丝解决物流难题的希望。

在众人迷茫之时,海外仓近来的强势表现,给业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何为“海外仓”?所谓的“海外仓”就是海外仓储服务,即由跨境电商交易平台、物流服务商独立或共同为卖家在销售目的地提供的货品仓储、分拣、包装、派送的一站式管理服务。卖家将货物存储到当地仓库,当买家有需求时,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响应,及时进行货物的分拣、包装以及递送。

海外仓“松绑”了对商品重量和规格的限制,远超跨境物流的运送速度、绝佳的买家购买体验、不断增长的海外仓发货比例,这些都让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丝解决物流难题的希望。

惊与喜,海外仓的新奇体验

俄罗斯时间2月26日下午,远在莫斯科的娜斯佳收到了来自中国的邮包,里面是她计划下个月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让她感到惊讶的是,这件商品是她前一日在阿里巴巴速卖通才下的订单,没想到第二天便收到了。派送的速度,甚至比她在国内的电商平台购物还要快,这种体验让娜斯佳对中国跨境购物好感倍增。然而,她并不知道,这件商品之所以可以做到极速送达,是因为商家提早将货备到了设在莫斯科的海外仓。

2月的莫斯科依然寒风凛冽,距离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15分钟车程的俄速通海外仓内却是一片热闹景象。北京时间26日凌晨,俄速通-格林伍德海外仓陆续接到中国商家的订单,接到订单后工作人员迅速投入忙碌的工作中,订单操作、下架、打包、装运等工作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清晨,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时,第一批货已从海外仓发出。俄罗斯买家最快一天便可收到来自中国的商品,速度超乎他们的想象。

同一时段的中国深圳,一家毛绒玩具企业的老板王孟正在装货准备运往美国的海外仓。“自从用了海外仓,跨境业务有了不小的改善。”王孟表示,近两年外贸订单量下滑,企业把一部分精力转移到跨境电商,并且赢得不少新订单。

“订单不少,但利润不多。”王孟说,对于不少外贸企业来说,“B2C”模式的跨境电商业务有些“鸡肋”,主要原因就在于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王孟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位美国消费者在亚马逊网上订购了公司的一款玩具。该玩具在亚马逊网上的包邮价是30美元,然而商品从中国发货到美国消费者手里,各项运费合计高达120元。“这样的一单交易,基本不挣钱。”

去年,王孟接触并尝试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建立的海外仓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尝到了不小的甜头。“从费用上来说,有了海外仓,一件毛绒玩具只需几块钱的海外仓费用,加上本地5美元左右的物流费用就可以送到消费者手中,物流总成本控制在60元以内,企业的利润空间有了保障。从时效上来说,以前,一个玩具从中国发货,到美国消费者收货,至少需要15天时间,影响了购买体验。如今利用海外仓,美国本土的消费者下单后,我们可以从美国的海外仓直接发货,只需2天左右就能把商品送到。”

直击痛点 顺势崛起

近几年,传统外贸增长乏力,跨境电商却逆势增长。如王孟一样的一些传统外贸企业家开始将目光瞄准跨境电商平台,通过它们直接把商品销售给国外消费者。

据悉,目前我国各类跨境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逾20万家。据《2016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统计,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规模达到6.3万亿元。而据商务部预测,2017年将增长至8万亿元规模水平,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超过30%。

“建海外仓,能解决跨国寄件的时效、成本、清关、禁运等问题,而这些都是传统跨境物流的痛点。”福建纵腾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聪对记者表示,传统出口模式需经过外国进口商、外国批发商、外国零售商三个环节才能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而海外仓建设可以让出口企业将货物批量发送至国外仓库,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本地销售、本地配送。

此外,海外仓也是展示品牌、售后、咨询的窗口。以售后为例。原本由于无法处理退货,不回收而直接补寄商品造成的损失已成为跨境电商企业的固定成本。现在海外仓可回收退货、提供简单维修服务,也能保障第一时间补寄商品,在降低损失的同时还能提升服务质量。李聪告诉记者,“海外仓可以使成本至少降低30%―40%左右;更可观的是,我们回收成本的时间也将提前15天左右。”

过去由于国际物流环境复杂,跨境电商一般以200克以下、不易破碎的商品为主打,而一旦海外仓成了标配,销售体积较大、价值较高、易碎的商品也就不再是个问题。“包括陶瓷制品、户外产品、铁艺家具等特色产品,将更容易通过电商渠道走出国门。”李聪表示。

此外,据记者了解,“海外仓”同样广泛惠及国内“海淘”消费者人群。顺丰海淘、丰趣海淘等跨境电商企业以其“海外仓”作为统一收货地址收货后,再将货品集运回中国,不仅提高商品流转效率,也降低了物流成本,让国内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海外的产品和服务。

正是由于海外仓的种种便利,在中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布局全球的同时,拥有“海外仓”日趋成为其重要的竞争“砝码”。

自建仓,那些不为人知的“坑”

易仓科技调研发现,月销50万美元以上的大卖家中,55%的想自建仓或计划自建仓;月销百万美元以上的卖家中,这一比例甚至达到69%。那么,建海外}是企业“标配”吗?

“走过这么多年,我依然觉得建海外仓并非易事。对中小企业来说,投入是要迈过的第一道坎。”李聪对记者坦言。

据他介绍,目前企业海外仓主要集中在美、德、英、日、澳、俄等电子商务较为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首先是人力成本普遍高昂,如在美国仓库,工人的最低成本达每小时14至15美元。其次是仓库租金高昂,美国的海外仓年租金是100-120美元/平方米左右,英国的海外仓年租金为80-100英镑/平方米左右,德国的海外仓年租金为60-100美元/平方米左右,澳洲的海外仓年租金是130美元/平方米左右。不仅如此,租仓时业主需要提供企业信用证明,新设立公司无法提供,必须缴纳巨额保证金给银行做担保。

另外,建设海外仓还需投入硬件设备、开发软件系统等。“粗粗算来,在美国建一间规模3000平方米左右的海外仓,资金投入大概在上百万美元。”李聪说。

除了成本考量外,企业设立海外仓还要面临诸多“隐藏”的风险。

伴随着海外仓热,近两年,在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开展海外仓业务的中小企业不在少数,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最终因经营不善而停业。据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海外仓涉及的环节非常多,需要非常专业的运营体系和团队,也需要有一定的海外资源” 。

“清关风险、产品质量问题、库存压力、产品竞争力、税务合法性,都是潜在的挑战。” 总部位于深圳 的第三方海外仓服务商――飞鸟国际创始人李哲戬认为,对于初涉海外市场的企业而言,海外仓的合法性、税务、清关以及产品质量的各种解决方案非常重要。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海外仓绝非他们成本预算和进入海外市场的必要因素,更多则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开启本土化运作的考量。李聪认为,跨境电商企业月销售没有达到200万元-300万元人民币,绝不要考虑海外建仓,“这是门槛问题,即便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亦是如此”。

有棵树品牌公关总监张倩亦指出,销售规模才是企业是否在某一市场自建海外仓的考虑基础,一时的盈利还不足以支撑做出建仓的判断。并且,通过消费市场的数据积累和分析,海外仓运营也需要企业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模式。

政策力挺,是浪尖也是风口

“海外仓不应是单纯的‘仓’,我认为应该‘去仓化’,提供本土化、多样化的海外服务。把海外仓变成卖家在海外真正的触角,让卖家可以不出国门实现本地化。”易仓科技CEO陈磊表示,海外仓即将跨入2.0时代。相比于在海外仓1.0时代只具备代收和发运两大传统仓库功能,在2.0时代,海外仓将演变成集中转、退换货、加工维修、分销、金融等于一体的新型仓库。

2015年6月,商务部《“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推动100个跨境电商企业建立“海外仓”,跨境电商企业可将货物出口至国外仓库, 实现产品的本地销售及配送,节约物流成本。

2016年,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外贸创新发展,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 跨境电商被提至外贸增长新引擎的高度,鼓励企业出口的“海外仓”站上了政策风口,成为中国制造的海外支点。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对外贸新业态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建设产品“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海外仓建设再次得到政策鼓励。

“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仓’,既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外贸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实现外贸稳增长和优化升级的一项重要部署。”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指出。

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海外仓”这一块“跳板”?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海事法院院长夏先鹏提交的一份《关于促进“海外仓”模式创新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亦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跨境电商融资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转口贸易;跨境融资;信贷风险

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不断拓展以及外汇局加强对转口贸易项下的外汇收支管理,人民币转口贸易业务快速增长。

转口贸易人民币跨境融资在为境内企业缓解流动资金压力的同时,也容易成为异常资金跨境流动的新渠道,由于转口贸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一、典型案例

某CQ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Q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是由香港A集团和国内B集团共同投资成立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4635万美元(已全部到位)。为配合公司MES项目研发,CO公司通过某市多家商业银行开出转口贸易项下人民币信用证,进口氢化棕榈梗脂、棕桐油以及电解铜。对应出口合同交易方为香港和马来西亚的数家公司等。近期,CQ公司已建成的一条年产5万吨MES生产线在六次试车后,由于生产工艺不稳定未能量产,加上外部资金链断裂,导致公司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各家银行陆续到期的信用证无法按期收款。该事件发生后,相关债权银行积极与CQ公司沟通,采取相应措施,以抵押物为切人点,力争使企业筹集资金补足保证金,将陆续到期的敞口信用证变成低风险,确保权益最大化。

二、案例原因分析

根据政策规定,企业一旦确定使用转口贸易方式开展业务,其结算方式有“先支后收”和“先收后支”两种。“先支后收”对中转商而言需先垫付资金;“先收后支”对最终进口商而言也需先垫付资金,若中转商或最终进口商任何一方出现资金短缺,都将影响转口贸易的顺利实现,解决的途径则是加入银行信用,即通过先期开出银行信用证,满足中转商不先行垫付资金的需求,同时根据最终进口商银行开出的信用证,中转商顺利实现货物所有权转移至最终进口商,并以收入汇款来偿付信用证,进而完成转口贸易全流程。因此,无论“先支后收”还是“先收后支”,一旦加入银行信用,转口贸易两种结算方式实际就成为一种先收款后付款的“先收后支”模式。 在对上述典型案例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后,不难发现,银企在共同策划转口贸易人民币业务运作上,极有可能隐藏或掩盖了很多致命的风险隐患,最终导致银行被迫垫付人民币开证资金。

1.买卖合同内容简单,虚构真实贸易背景,开证与实际货权转移不对等

如某商业银行一笔以转口贸易人民币背景开立的90天远期进口信用证项下,信片j证申请人即借款人CQ公司,信用证受益人即供货商香港M公司,最终进口商香港N公司。进口租船提单显示发货人为香港M公司,提单标示的货物通知方为香港N公司。单据货物所有权的转移方向为:香港M公司一香港N公司一中国cQ公司一香港N公司。借款人CQ公司实际并未与生产国供货商即香港M公司发生货权交易关系,银行对中国CQ公司的转口贸易人民币开证,实际上信用主体是香港N公司。该信用证的风险在于信用主体错位,CQ公司极有可能以假合同虚构贸易背景,造成了合同开证与实际货权转移不对等,一旦香港N公司资金链断裂,到期信用证银行必须垫付。

可以看到,企业通过虚假的转口贸易先从境外收取转口贸易项下跨境人民币收入,再通过其他方式(如远期信用证、海外代付、协议付款、预收延付等)延长对外支付期限,最终达到境外融资的日的。虽然《关于明确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1]145号)明确规定:境内结算银行在办理转口贸易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时应进行真实性审核。但实际操作中,由于转口贸易“两头在外”、资金流与货物流脱节,银行在办理转口贸易资金收付时,难以准确获取相对应的物流信息,仅能审核合同、发票等表面单据的合理性与真实性,而这些表面单据极易伪造,故转口贸易交易是否具有真实的贸易背景难以查证,为少数企业通过转口贸易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实现境外融资套利提供了便利渠道。

2.银行审核信用证条款流于形式

对于真实贸易背景的信用证,对条款内容的描述是相当严谨和慎重的,这关系到货款和产品质量。但在转口贸易人民币融资性开证中,一般只要求合同、发票、装箱单等商业票据,不要求收益人提品检验证书、产地证、保险单等重要单据,有的连海运提单都没有,只有简单的货物收据,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经办人员虽熟悉国际惯例、精通业务,但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资信情况不甚了解,信用证条款审核只流于表面,而且转口贸易运作方式的特殊性使经办人员更加难以把握。

3.以新还旧滚动开证,企业存在信用风险

据分析,CQ公司极有可能利用在多家银行滚动式开证来维持资金周转,用新证融资归还旧证,无形中制造转口贸易正常运转的假象,骗取多家银行的信任。由于人民币转口贸易信用证不受额度限制,可以开立更多的远期信用证,以此变相筹措资金,形成“远证即融”。据了解,该市多家商业银行为CQ公司开出了90至360天不等的人民币远期信用证,如果企业套现资金亏损或流动资金状况不好或转口贸易的上下游企业出现资金问题,都会导致该转口商资金链有断裂的可能,具有很大的信用风险。

4.相应的人民币资金监管制度尚不健全

汇发『2011]11号文规定转口贸易收入需纳入待核查账户管理、相应外汇收入应在企业进行相应转口贸易对外支付后方可结汇或划转,转口贸易价差超过20%的,企业还须经当地外汇局核准后方可结汇或划转使用。货物贸易外汇改革也将超期限、超金额的转口贸易作为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性报告内容。但对于跨境人民币结算管理而言,日前除了禁止交叉币种结算外基本没有限制,跨境人民币结算相对宽松的政策,激发辖内转口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量猛增,客观上存在企业通过转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来逃避外汇监管,实现异常资金流人的可能。

同时,RCPMIS系统无法直接监测转口贸易资金收付情况,需要配合国际收支申报系统,导出数据进行人工筛选,资金监管存在一定的困难,极有可能由于交易过程中收支不对等且交易背景的真实性把握难度较大,使转口贸易成为违规资金流出人的通道。

综上所述,从转口贸易形式界定到实际业务操作,其产生信用风险不外乎内外部原因。外部原因在企业:主要是借款人经营计划无法实施而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借款人有意占用银行资金或套现融资或蓄意欺诈等;内部原因在银行:主要是所掌握的借款人信息不全面或不真实,在利益驱动下,对无贸易背景的转口信用证项下潜在的支付风险认识不足、对信用证融资及还款资金监控不力等。

三、对策建议

人民币转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加快人民币“走出去”步伐,企业作为一个利益主体,热衷于做转口贸易有其合理的需求。因此,为应对风险而采取的政策规范,应是合理的、适度的,并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

1.企业防控风险策略

企业对自身经营风险有着天然的避害心理,因此要通过市场手段加以引导。如银行可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情况,适时提高或降低开证保证金比例,密切关注资金收付情况并及时给予提示,对一些创新组合产品组织企业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认识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2.银行防控风险策略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是商业银行防范转口贸易人民币信用证风险的基本策略。

一是加强开证前的审单工作,主要对信用证条款的转口贸易背景进行审核,特别对开证金额超出企业正常业务需求、交易价格、付款期限不尽合理的更要严格审查;二是对异常情况如企业短期内频繁开出同种类型、金额较大的人民币远期信用证,要及时向人民银行报告。

跨境电商融资计划范文第5篇

一、基于跨境电商的农产品贸易发展特点

(一)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迅速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eBay、亚马逊、阿里巴巴、敦煌网、兰亭集势等跨境电商平台相继发力,农产品跨境交易量显著增长。2013年起,进口农产品(跨境生鲜交易等)又成为新的跨境电商热点,淘宝天猫、京东商城、我买网、1号店、“我要跨境购”相继开通海外农产品贸易频道,2014年上海自贸区也开通了“跨境通”、“报税店.COM”两个农产品跨境电商平台,农产品入境交易量同比快速增长。据阿里巴巴平台数据显示,2013年农产品入境交易同比增长近61%,而 “1号店”2013年就已引进了全球近70个国家的2万种商品,进口量非常大。另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内地进口食品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元人民币,这也势必进一步促进中国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二)参与主体更多元化,信息沟通更顺畅

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参与者不仅有外贸企业、工厂,还有品牌商家、小微企业、个体商户和直接消费者,参与主体日趋多元化。同时,各类农产品贸易信息在跨境电商平台与全球企业和消费者及时公开与共享,不受地域与时间限制,通过平台互动,国际卖家及时掌握不同地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多样性需求,通过跨境电商网上预售等手段,还可有计划地安排农产品生产与跨境交易,而国际买家通过平台可以方便地接触到更多国家和地区提供的多样性、高品质农产品,选择面更广,选择也更多了。同时,通过对相关农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等信息进行在线对比,农产品跨境交易的针对性和效率都提高了。2015年11月,国际性大型农产品垂直电商平台“全求吃”上线运行,其致力于“互联网+农业”的创新发展,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搭建国内外农产品食品流通大平台,将实现农业全产业链数据互联互通和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均衡供应。

(三)农产品贸易呈现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

跨境电商平台的信息畅通、商品丰富且更新及时、交易便捷等优势,促使小额批发或零售的跨境电商农产品交易激增。据阿里研究院统计,2013年,其电商平台上农产品出、入境交易同比分别增长了81%和61%。而2014年,其零售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已达75万个,与此对应,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也再创新高,2014年阿里平成农产品销售额达483亿元,较上年增长70%。正是由于跨境农产品贸易“小额、多频”的特点,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有利于其及时周转资金,控制风险,适时调整营销策略;而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不仅可以满足其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小额的农产品跨境交易风险较小,更乐于尝。

(四)多元化新兴国家市场进一步拓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产品贸易的产品信息与服务信息在全球市场广泛扩散,再伴随着亚马逊、EBAY、PAYPAL在全球新兴市场的开拓和快速发展,导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跨境零售交易机会增多。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企业及服务企业不断向农产品跨境营销、通关商检、物流、支付等产业链其他环节延伸,有机整合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等多方资源,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一体化服务。尤其是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中流通环节的减少,使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服务链条的完善,国内外买卖双方更加便捷、及时地沟通与交易,使得农产品贸易进入市场的壁垒降低了,农产品的贸易市场更进一步多元化,促进了多边贸易的发展和新兴市场的开拓,包括东南亚、俄罗斯、巴西、印度、土耳其、南非新兴国家市场不断涌现,使得原有以欧美市场为主的农产品贸易格局开始松动,这也将有效降低单一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二、跨境电商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转型升级

(一)促进农产品贸易方式转型

与传统农产品贸易方式对比而言,农产品跨境电商通过B2B,B2C,甚至C2C之间的直接交易,有效减少了交易环节,削弱了贸易中间商、商的作用,有效降低了中间成本,使消费者能收获质优价廉的国际农产品,同时也加速了交易的时间,农产品贸易的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例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以前品尝新鲜的国外水果和海鲜产品是一件非常奢侈,也比较麻烦的事情。可是现在,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农产品跨境交易日益频繁,通过天猫“喵鲜生”、京东商城生鲜频道等多个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直接采购来自韩国、澳大利亚、泰国、美国、智利、丹麦等世界各国的农副产品。同时,借助亚马逊、阿里巴巴、敦煌网、兰亭集势等跨境电商平台,越来越多的中国农产品直销海外市场。

(二)促进农产品贸易服务升级

农产品跨境电商涉及的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等更加频繁、琐碎,呈辐射状,这就需要进一步整合供应链服务,加强专业外贸服务转型升级,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营销推广、海外建仓、通关、物流配送、退税、金融等一站式服务,才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风险应对机制。例如,除了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等几大外贸电商巨头服务业务不断转型升级之外,一些大型外贸公司、企业也纷纷试水进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如由山东省最大的省级外贸公司整合改制而成的新华锦集团搭建的“锦贸通”综合服务平台,就建立起出口信用保险集约平台、融资担保平台、海外追账平台等国际贸易服务12大子平台系统,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了包括农产品跨境贸易在内的更加完善的的服务环节。

(三)促进农产品贸易渠道多元化

传统农产品贸易主要基于大型农产品企业或外贸公司的大额“集装箱”式交易模式,而农产品跨境电商以“小批量、多批次”交易模式为主,面向的群体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企业、进出口商之间,还面向批发商、连锁店或个人消费者等。跨境电子商务使得农产品小额批发和零售贸易显著发展,产品需求更加多样化,贸易频率显著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贸易模式的转型升级,除B2B外,M2C、B2C、C2C、F2B2C、O2O等各种模式竞相推出,基于此,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渠道更趋多元化,出现了不断创新的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如自营式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综合服务商平台、垂直电商平台等。

(四)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品牌消费

传统农产品贸易国际化营销渠道相对较少,营销推广成本高、时间长,而随着三网融合+物联网的发展,企业可以利用跨境电商的各类数据(如:评价信息等),对更好地迎合消费群体的多样性需求,从而实现精准营销。目前,“三品一标”产品正成为农产品电商的主角,其规范有序发展有利于促进跨境电商农产品品牌建设,如“褚橙”“柳桃”和“潘苹果”这些农产品通过打造品牌集中推广,在电商领域已取得了突破。可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移动端),企业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都可以直接获取企业相关信息、农产品信息,这就为企业提升知名度、推广农产品品牌提供了便利,更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的国际化品牌营销。如农业产品电商(广州果无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一村一品一故事”的营销策略,将“石湖一点红红薯”品牌特色原生态农产品在电商平台进行推广 ,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基于跨境电商发展农产品贸易的制约因素

(一)出入境流程冗杂,(冷链)物流跟不上

农产品跨境电商,尤其是跨境生鲜电商,由于其产品特性、保质期等问题,对物流的要求相对较高,冷链配套、交货的及时准确、供应链的衔接顺畅,都直接关系到交易的成败。然而,目前,国内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跨境冷链运输技术落后,第三、第四方跨境物流配送服务滞后,都造成了跨境农产品的损耗率加大,再加上跨境贸易流程冗杂,进出口通关报检手续多,生鲜等农产品运输、储存、损耗等成本增加,进而导致交易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由于跨境电商涉及不同国家间的政策差异,物流周期长,投递时效不稳定,收货时间波动等问题,都影响到跨境电商农产品的品质,也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二)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质量认证不健全

中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产业链不健全,农产品基地建设滞后,农产品质量安全性不高,农残指标,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不易控制,容易受到国际上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而且,跨境电商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规范管理欠缺,农产品协调机制不顺畅,目前,国内农产品卫生标准国际化水平低,基于跨境电商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体系尚不健全,此外,跨境电商农产品检验检测手段落后,质量监控体系仍不完善,且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还未涉及农产品品牌化建设阶段,这些行业性难题已成为制约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信息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薄弱

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领域开展国际贸易的活动,由于其市场存在虚拟性和开放性,交易主体的信息存在较大的不对称性,就使得贸易过程容易产生一些失信行为和欺诈行为,而跨境电子商务的国际性特点,势必存在各国对于跨境电商管理体制、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不一致性和差异,从而导致跨境电商农产品交易的风险加大,虚假信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品、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频现。同时,当前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较薄弱,信用管理滞后,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于跨境电商信用安全也缺乏相应的法律保证和监管机制,评价体系不完善、信用匮乏使得交易过程中消费者的交易隐私和交易主体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从而影响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税收征管、退税问题

基于跨境电商的农产品贸易,订单具有“小、频、快”的特点,大部分农产品以国际小包、国际快递直邮方式进行交易,没有走正规的报关报检流程,也无法纳入海关监管统计,因而较难适用于传统国际贸易的退税、征税规则,而目前,政府对于跨境电商小额贸易是否要征税,如何征税,采用何种方式征税及退(免)税问题,依然在探索当中,具体的退税、征税的细则还没有出台,这就导致当前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退税、征税处于两难的境地,长远来看不利于农产品贸易跨境电商的长远发展。

(五)缺乏农产品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既懂农产品贸易又懂电子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短缺。农产品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是应掌握农产品行业情况、了解国外市场(产品偏好、消费习惯、交易方式等)、具备电商知识和技术、国际结算、国际贸易政策和管理能力等的创新型人才。而目前,中国跨境电商方面的专业培训机构数量少,且体制不成熟,人才培养、输出滞后,导致跨境电商行业人才供不应求。同时,面对跨境业务激增导致的人才缺口,市场和教育部门快速响应机制不够灵活,人才供给乏力,导致许多涉足农产品跨境电商的企业开始想方设法地吸引优秀跨境电商人才,有的甚至挖同行墙角,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也阻碍了农产品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四、促进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借助平台和数据解决农产品跨境电商的信用问题

由于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的国际性和网络虚拟性等特点,交易环境复杂,监管难度大,网络欺诈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建立信用公共服务平台,健全信用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减少农产品跨境交易信息不对称、交易不透明等现象。另一方面,应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实名制认证和信用评级,通过大数据的积累解决信用问题包括对于平台上农产品质量的投诉信息,不合格产品和不诚信买卖方及时予以网络公示;对于恶意侵权,经营行为严重违规违法的跨境电商,应采取线上线下配合,并联合政府部门对其进行司法处理。

(二)利用跨境农产品贸易电商平台,倒逼农产品质量提升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落后,给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应积极配合,加快制定和完善适应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质量和检验检疫标准,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及云计算追踪农产品原产地和品质,以及通过评级和曝光等监控跨境电商农产品交易情况。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农产品跨境电商的风险抵御能力,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另一方面,通过倒逼机制,提升跨境电商农产品的质量,从而使国内外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享用到高品质放心的农产品,进而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三)改善农产品跨境电商的物流服务水平

要加快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应加强农产品跨境物流的一体化建设,统筹安排国内外仓储、配送、服务中心,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通过高效的信息资源整合(快速发货、海外仓储、配送中心服务,海外退换货服务),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跨境物流竞争力。同时,对农产品跨境物流配送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和再造,探索跨境物流新模式,降低其费用,提前抢占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的先机,建立和推广“海外仓”模式与配送服务网络。另外,提升海关对进出口农产品的监管能力,通过保税物流港区建设、无纸化通关、卡口智能核放等模式创新,提高通关服务水平和效率,从而确保了农产品跨境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四)创新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税收征管与权益保护机制

随着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逐渐暴露出税收征、管、退和结汇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针对跨境电商贸易中交易、流通、支付等方面的特点,政府应积极探索、创新有别于传统农产品贸易的税收法规及海关政策,尤其是应便利农产品跨境电商企业网上办理征、缴、退、补税等手续, 以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同时,通过减轻跨境电商农产品的税负,扶持与跨境电商平台相关联的农产品实体店和外贸企业,为了解决退税难得问题,可以允许跨境农产品在保税中心集散,并按商品实际交易性质进行监管。通过深化海关、保税仓库联网核查,加强海关与税务部门的数据交换,实现对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出口退税联网管理,提高退税效率。另外,针对农产品跨境电商中涉及的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政府还应积极修订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和保障,并针对相关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促进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规范、高效发展。

(五)重视农产品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

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市场人才配备机制来不及调整,造成人才供给短缺,这需要政府、高校、农业企业多方的共同协作完善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跨境电商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从而实现与包括农业在内的产业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政府也应鼓励人才培训市场,积极开展农业跨境电商人才的培训项目。在这方面杭州作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率先进行了尝试, 2015年7月,杭州成立首个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直接面向社会,培训既懂外贸又懂技术的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这有助于进一步破解制约跨境电商人才短缺的难题。

参考文献:

[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及政府监管问题研究――以小额跨境网购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4(9):3-17.

[2]崔艳红.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出口成本下降的路径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5 (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