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概论的课程属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体育课程;运动技术;默会知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5-0077-03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Some questions aboutSport technique in PE curriculum. Firstly,Sport technique is a tacit knowledge. There is cognition in PE curriculum. This understand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rise theSubjectStatus of PE curriculum.Secondly,Sport technique is not only PE curriculum object but also a carrier for other PE curriculum objects.So, it is very important in PE curriculum. Thirdly, weShouldSelectSport technique holistically and aimly, and devise its teaching process meticulously according to the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o, the teaching objects can be achieved overall andStressfully.
Key words: PE curriculum;Sport technique; tacit knowledge; teaching
1 运动技术是一种默会知识
就运动技术而言,过去鲜有把它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而普遍地把它看成是一种(特定的)方法,如1989年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认为,运动技术即身体练习的技术,是指那些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潜力的、合理有效的完成动作的方法。[1] 1995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体育概论》把运动技术定义为:“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2]2000年出版的《体育科学词典》也认为运动技术是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3]
把运动技术看成是方法不能揭示其本质属性,方法只是运动技术的表征,从本质上讲运动技术是一种知识。波兰尼将“我们所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这句话作为认知命题,提出了“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只是一种知识。而未被表达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前者就是我们熟悉的“明言知识”,后者则是“墨会知识”。墨会知识主要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是情境化和个体化的认识,不具备明言知识习得过程中那种能够同时为不同的人们所分享的共同性。[4]由此看来,运动技术应收编在墨会知识理论的旗帜下,其知识属性归属于墨会性。
由于运动技术定义中主题词(“方法”)的不合理,传统上人们不把运动技术的获得当作知识学习来对待,认为体育实践课教学没有知识传习可言,只不过是指挥学生跑来跑去、蹦蹦跳跳而已,于是体育课程的知识性、学科性被人为地降低了,体育课程变成了“小三门”,甚至变得可有可无了。
由此看来,把运动技术定义为一种特定的方法是不妥的,而应该把它界定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即墨会知识。墨会知识理论为我们把运动技术纳入认知体系提供了依据,对提升体育课程的认知性与学科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
2 运动技术在体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运动技术之所以在体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运动技术不仅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而且是其它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
首先,运动技术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这里的体育课程指的是我们通常所讲 “正课”,即正规体育课程,对于这种课程,实践中我们也经常把它称之为学科,所以实践中的正规体育课程实际上是或主要是学科类课程。对于学科类体育课程而言,传授体育知识与运动技术就应该成为其最重要的目标与任务。因此,传递运动技术是(正规)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
过去,在学校体育领域存在着两种影响颇大的观点,一是“技术中心论”,二是“体质中心论”。现在看来,我们不能笼统地批判它们对还是不对。就(正规)体育课程而言,“技能中心论”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只不过在重视运动技术的同时,不能忽视或排斥体育课程的其它目标;而“体质中心论”在此处则显得不够妥当。就体育活动课而言,“体质中心论”也有可取之处,因为活动课的主要功能、目标、价值取向是发展学生的体质、情意等;而“技术中心论”在此处则显得不合时宜。
最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虽然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但并没有忽视运动技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性质时明确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5] 尽管把增进学生健康作为正规(学科类)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的提法有待推敲,但非常重视运动技术的学习,而且设有专门的运动技术领域目标。在这一学习领域中,明确提出了不同水平的学习要求,例如:水平一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水平二要求学生“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水平三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水平四要求学生“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水平五要求学生“提高一两项运动的技战术水平,增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水平六要求学生“组织和参加小型体育比赛”等。[6] 通过运动技术的学习,使绝大多数学生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有所专长。
其次,运动技术是实现其它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体育课程目标是多样的,包括身体目标、技能目标、心理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但它们的实现方式是不同的,技能目标是显性目标,是以外显的方式实现的,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目标均属于隐性类目标,是以内隐的方式实现的,是在运动技术的学习或运用过程中间接地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运动技术是其它课程目标达成的载体,如果没有运动技术,其它课程目标的实现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的载体作用主要是在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发挥的,因此在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不要单纯地着眼于运动技术传习,而且要精心设计、组织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使体育教学在传递技术的同时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习运动技术与增进身心健康是统一的、不矛盾的。
对于体育课程中专门的身体素质练习而言,运动技术的载体作用主要是在运动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得以发挥的,这种运用虽然表现为重复的练习,但它的着眼点不在于运动技术的学习,而主要在于通过重复某种适宜的运动技术发展学生的身体。当然,在此过程中也伴有运动技术的提升。
3 运动技术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3.1 关于运动技术的选择
由于体育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运动形式中又包含许多运动技术,而学生的体育学习时间又是有一定限度的,这就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有所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否则,我们的教学就会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什么都教什么都学不好。
从总体上来讲,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技术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当前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生体能发展、体质增强的运动技术。
从不同学制阶段来看,小学低年级一般不出现独立的运动项目,其运动形式多为基本活动及活动性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小学高年级则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项目。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普遍进入青春期,迅速成长的期望剧增,他们不再满足于儿童时期的故事性、情节性的游戏,而愿意接受正规的竞技运动项目和竞争性游戏,因而该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运动项目为基础的。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当今初中体育教学是“在每一类运动项目(如球类、田径等)中选择若干动作技能作为教学内容”的。高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学生“形成稳定的爱好与专长”,这表明高中阶段更为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因而主要开设选项教学课,同时还要必选田径类项目进行学习,这与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形成了很大的区别。大学体育课程由于推行“三自主模式”,目前普遍开设的是选项课,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运动项目自主选择,确定学习内容。
根据上述分析,目前各学段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虽然有较强的针对性与适应性,较过去更为合理了,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全面性还不够。大学只有选项,没有配项(配给的必修内容),实际上是只重视了兴趣、个性与特长,而忽视了一般(基础)发展;中学虽然有选项,有配项(田径),但配项的学分只占运动系列学分的十分之一,不能满足学生一般发展的需要;初中则相反,只有配项,没有选项,忽视了学生中心兴趣的培养、个性与特长的发展,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小学(主要指小学高年级)在一定程度上也存有初中所面临的问题。尽管小学、初中是基础教育阶段,应着眼于打基础及一般发展,但体育(包括美育、语言等)有其特殊性,运动兴趣、爱好与特长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错过了最佳时机再来培养,那只能是事倍功半了。
3.2 关于运动技术的改造
关于学校是否需要竞技,长期以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其一是原封不动地把正规竞技移植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其二是认为竞技应当从学校体育教学领域排除出去。[7]
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并没有采取上述极端的做法,他们还是根据大纲的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着竞技运动项目的教学。
然而,在对竞技类项目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摆脱正规竞技技术及其相应规则的制约,致使教学质量难以进一步提高。可以设想,我们教给学生的是和教给运动员一样的复杂技术和严密规则,就会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当重建体育课程中的竞技教材体系,要对正规竞技内容进行改造,使技术与相应规则适应普通学生的身体条件与心理需求。
实际上,竞技并不是单指正规竞技,而是包含了游戏性竞技、非正规竞技、半正规竞技、正规竞技若干层次在内的完整意义上的竞技。游戏性竞技只需要最基本的运动技术,而且规则可以自定;非正规竞技有了初级运动技术即可满足需要,规则由参加者商定;半正规竞技要求参与者达到中级技术水平,通过修改正规比赛规则来满足比赛的需要;正规竞技要求有高级运动技术相配备,而且使用国际统一规则。
由此看来,竞技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理应不能排除。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将正规竞技改造成与之相适应的半正规竞技、非正规竞技,甚至改回到竞技运动的原始状态――(竞争性)游戏。
3.3 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的阶段性特征
运动技术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因而不同学制阶段技术教学的要求是不尽量相同的。
小学阶段应以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组合或成套技术动作为主,不要过分追求运动技术传授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不要过分强调技术动作的细枝末节。[8]这一阶段以培养学生的一般运动兴趣为主,适当地在高年级培养一点特殊运动兴趣,形成某些爱好。这一阶段的运动技术教学要突出趣味性,力争使技能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初中阶段应着力使学生学习不同运动项目中的若干运动技术,同时还要有重点地学习某些项目,在培养广泛运动兴趣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中心运动兴趣与爱好。这一阶段从总体上讲同样不要过分追求运动技术传授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另外,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是由教师配给的,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口味,易使部分学生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例如游戏法、比赛法、指导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是以选项作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其目的是要在此阶段提高学生的技战水平及运用能力。因此,这一阶段应较为系统和完整地学习选项,培养学生稳定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但选项教学不能完全照搬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毕竟学生不是运动员,要防止过渡追求运动技术而造成课堂气氛单调、沉闷、乏味的倾向,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此外,尽管选项是高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但必修的内容也不能轻视,否则就难以从整体上完成体育课程的各项目标与任务。
大学阶段的运动技术教学特征与高中雷同,但为了满足学生自我实现或走向社会发挥运动特长的需要,应进一步深化运动技战术的学习,同时提升某些运动项目的指导水平、裁判水平及组织水平等。
3.4 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的育人功能
运动技术是其它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在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实现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9]
当前,我们在进行技能教学时,应特别重视身体健康目标,努力发展学生的体质。
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人体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活动能力、适应能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影响体质的应然因素很多,有遗传、锻炼、心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的与精神的)、卫生保健、生活方式等因素。然而,从学生体质下降的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实然因素主要是运动不足、营养过剩、用眼过度或不卫生等,而这其中的“运动不足”与体育教育及其课程不无关系。
运动技术的教学需要一定的身体练习,而从事身体练习就能使学生承受一定运动负荷,从而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发展。但是,以多大的负荷进行练习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然而,目前的问题不是过大,而是过小、不重视,在体育教学中,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兴趣、娱乐、休闲、舒适,那些费力气、拼毅力的运动练习,即便好玩,也未必能够受到青睐,至于课的强度、密度等指标则不被人们所经常提起,似乎提起这些东西就不时髦或有碍于课程改革。于是乎,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自在的气氛中经历了完整的教学过程,获得了良好的心理体验,这样的体育课对学生的身体发展能有多大作用呢?因此,在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体质的发展,首先,注意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强度的运动项目或运动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其次,要精讲多练,提高运动技术教学的练习密度;再次,倘若运动技术实际教学的运动负荷不够,应追加身体素质练习,弥补不足。
然而,我们在运动技术教学中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或排斥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等,否则就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悖。
4 小 结
4.1 运动技术是一种知识,体育课程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认知性,这种理解对提升体育课程的学科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4.2 运动技术不仅是体育课程的目标,而且是其它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载体,在体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4.3 应根据不同学制阶段的特点,整体地、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改造运动技术,设计其教学过程,全面而有重点地完成体育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体育理论教材小组.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93.
[2]体育概论教材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02.
[3]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0.
[4] 杨炳荣.墨会知识与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24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15,35.
[7] 高力翔.社会学习理论在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各阶段的运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56-58.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高校;意义
长期以来,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的,它对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形成体育学科体系,保证全体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发展的基础。但是单一的体育学科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的容量方面;在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在培养体育能力方面;在与社会生活活动的联系关系等方面确有不足。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1.民族传统体育的涵义
所谓“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民族或某些民族在一定范围内所开展的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它是相对于外民族传入的,现代新兴的运动项目而言的。它也不是已失传了的古代体育活动。它受一定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本民族自身的各种因素的影响。[1]
2.民族传统功能
(1)健身功能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是以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们直接参与运动,在娱乐身心的运动中受一定的生理负担,从而促进人的体能发展和体质增强。另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强调形神兼顾,精气神结合锻炼的特点,它是一种主动性的自我调整过程,因此它具有特殊的健身功能。[2]
(2)教育功能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从产生到发展,始终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人类早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舞蹈和体育的形式实施的。原始社会传授生存和劳动技能的体育是原始教育的主体。当代,民族传统体育也是教育的手段,在中国西南众多的少数民族的民间活动中,如白马人祭山神的刀舞、景颇刀阵以及众多民族的摔跤、射箭等,无不是通过体育来传授生存和生活的技能。可见,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是教育的主体,或是教育的内容之一,其本身有着实际的教育功能。 [3]
(3) 民族凝聚功能人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人的社会性要求人必须依存于某个群体,社会的群体和群体之间为了自身的存在和生活,也总是多渠道多方面的彼此发生联系。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强烈的影响和引导着人们共同意识和文化的需要,使得人们自觉的强化了社会集体意识,增强了社会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凝聚力,追求和增强共同的群体精神,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民族传统体育就是一个具体的手段:如赛马、斗牛、摔跤、赛龙舟等体育项目的开展,就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利益和求得自身的发展,总是需要与其他民族发生联系,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媒介,发挥了民族间联系和交流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4)弘扬文化的功能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凝聚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感情,对外也弘扬了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上,早在汉代,中国的刀术就传到了日本;隋唐时期,蹴鞠、击鞠步打球、投壶相继也传入日本。另外,中国与阿富汗等周边国家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了多次体育文化交流。古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蓬勃发展,更加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为世界体育做出了贡献。
3.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高校开设的现实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高校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笔很重要的财富,他们往往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力军.而在高校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就能够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例如可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开设太极拳课程、养生课程,中国传统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宗旨是以人为本,以培养人的正气、胆气、豪气与天人合一思想为主旋律。中国的武术养生尤其是八卦掌和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堪称国粹,因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太极拳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展它。同时在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太极拳是很能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育运动之一。整套拳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渗透着中国古医经络学的丰富内涵,是东方文明与人体运动的完美结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的开展与普及,不仅可以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中医学、军事学、伦理学、宗教学等各种文化的深刻内涵,丰富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 另外,新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第十一条第四款明确指出:“课程内容应本着民族与世界性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吸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纲要》中课程结构的第七条指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纲要在课程目标,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上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为在高校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以此来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体育课部)
参考文献:
[1]黄文武等.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思考 黑龙江: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
[2]李鸿江.中国体育导论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7)
关键词: 体育 人的社会化 作用 关系
1.引言
社会是由社会成员组成的,而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人的成长、发展、完善过程中,经过一定的社会化过程才能实现。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从而逐渐学会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最终形成自觉遵守、维护社会秩序及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社会人。[1]而体育活动特别是竞技体育能促使人达到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对提高人的社会健康水平,成为社会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人的社会化,“就是将一个生物个体通过学习社公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渐转化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反映社会发展,文明与进步的标志。[3]体育运动是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是实践社会规范的模拟机会,同时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4]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的研究,对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培养现代人的竞争意识,扩展视野丰富情感生活,以及挖掘体育的价值与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社会化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人生命的全过程无非是不断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因此,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社会文化内化的过程。[5]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人的社会存在都是以一定的社会角色出现的。因此,人的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的过程。每个人在这一过程中都应该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学会顺利扮演这一角色的本领,熟知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6]从人的个性形成发展角度看,社会人就是经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有个性的人。
3.体育与人的社会化
通过体育活动促使人们适应社会、环境、他人,从物质的人发展成为社会的人,从个体的人发展成为群体社会的人,并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对体育、对身体具有正确认识,而且建立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相互尊重协作、善良的性格,这种综合影响的功能最终表现为人的社会化。
4.体育活动在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作用
人的社会化作为研究社会有机体的逻辑起点,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7]人的社会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反映社会发展、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4.1体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进展形式之一
体育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的基本手段是身体练习,各种身体练习都是人类生活技术、劳动技术、军事技术的提炼与综合,它们既源于生活,又丰富了生活。[8]在社会结构中,社会要求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必须符合社会要求,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每个个体都要各司其职,或有多重社会角色,这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要求。通过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运动场景中人与人的相互交往行为,弘扬体育文化,树立体育公德,成为有益于群体、有益于社会的人,成为社会所承认的角色。人通过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和品德意志、个性,从而帮助确立在社会中的地位。这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9]但人的社会化不仅仅依靠体育活动来推进的,更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进展的形式之一。
4.2体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存在与发展都有一定的生活目标,并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去实现生活目标。体育在实现人的生活目标、实现人的存在价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0]加快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是人们所追求的社会生活中的新的目标。体育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社会生活目标。[11]体育的深层次社会功能体现在诸多领域,如民族自强精神、人文素质、社会公德意识、环保意识等。
5.体育的功能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
即教育功能、健身娱乐功能、培养竞争意识功能。体育多方面的功能对人的社会化有多方面的影响,极大地加快了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现代人类社会化程度越高越能促使体育更好发展。
5.1体育的教育功能与人的社会化
体育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改造经验;发展适应能力;改变行为等。人一出生不会基本的坐立行走和举手投足,必须通过活动和社会交往才能向社会人发展。[12]体育给人活动和社会交往的机会,能使人的身体和活动能力得到很快的发展,给人丰富的体验和经验,使人迅速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体育活动可以培养个体的机智、仁侠和勇敢的行为,并使这些行为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人越社会化,体育的教育功能就越能得到社会和人类的认可。
5.2体育的健身娱乐功能与人的社会化
人的本性要求健身和娱乐,而体育的本质包括养生健身和游戏,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体育运动对文明社会的现代人类的社会化功能日益显现。合理而科学的身体锻炼是现代人健康快乐的基本前提和保证。[13]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就越能深刻理解体育的健身娱乐功能,从而主动地从事体育活动。
5.3体育培养竞争意识功能与人的社会化
体育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平等、竞争与合作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体育规则的平等性,体育活动的竞争与合作性,能使人得到锻炼并朝和谐的方向发展,使人更好地适应社会。[14]人越发展和社会化,平等、竞争与合作的观念就越强,从而越有利于开发利用体育培养竞争意识功能,激发人们主动利用体育来完善自我,适应社会发展。
6.结语
体育运动是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是实践社会规范的模拟机会,同时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的研究,对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培养现代人的竞争意识,扩展视野丰富情感生活,以及挖掘体育的价值与功能等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这里只从几个方面分类进行了浅要的分析。总之,我们既要学会善于利用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的良性互动的主要方面,又要学会防止和降低体育对人的社会化的负面影响,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更好地利用体育为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慧.关于体育与人的社会化思考[J].考试周刊,2007.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常毅臣.温波人的社会化与体育功能的扩展研究[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季浏,胡增荤.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高选.论竞技体育对人社会化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4.
[8]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54-55、61、62.
[9]鲍冠文.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10-14.
[10]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107、184.
[11]李力研.21世纪奥运大讲堂――解读体育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83-85.
[12]易定恩.人的社会化与体育浅谈[M].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3):95.
武术散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一般体育专业人才良好的身体素质,扎实的体育理论、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徒手格斗运动技能,还应具有丰富的创新理论知识,并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充满创新精神,最终才能产生创新成果而服务于社会。
2武术散打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现状
以武汉体育学院等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以及《武术散打》(专选)课程教学大纲为研究对象,对专家、教师、学生进行访问和调查了解,并针对武汉体育学院武术散打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
2.1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按照课程的性质,可以把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通识教育课)和实践环节(军事训练、专业见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三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课程设置又可分为: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2.2武术散打专选课的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武术散打专选课总学时的分配如上表所示,其中理论课教学基本内容包(从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武术散打运动概述(2学时);武术散打技术分析(4学时)、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技能训练(4学时);武术散打战术及其训练(6学时)、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智能及其训练(4学时);武术散打运动员的体能训(4学时)、武术散打竞赛的组织与裁判(4学时);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赛前训练(4学时)、武术散打教练员的临场指挥(4学时);武术散打教学(6学时)、武术散打训练过程的监控(4学时)、世界流行技击术简介(2学时)。技术课教学基本内容是体能训练、基本技术、技法训练、战术训练、技能培养、实战比赛、教学训练实践、技术考察考试。
2.3武术散打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3.1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片面,缺乏广度和深度
首先,课程种类比例不平衡,通识教育课程中政治类和英语类占学分比例的69.2%,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偏少;选修课比例小,灵活性不够。其次,课程内容涉及过于浅显,多以“导论”、“概论”的方式呈现,虽然涉及到不同的学科领域,但是学生很难做到对该门知识的深入了解。
2.3.2课程种类偏少,缺乏新兴、综合类课程
种类偏少是体育专业类院校课程设置共存的问题,由于自身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很难满足目前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素质更高要求的课程,使得课程种类仅限于体育类及相关的交叉学科,课程种类不够广泛,无法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如科研能力培养类课程设置偏少,致使许多院校武术散打本科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质量不高。
2.3.3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影响教学质量
由于大部分学校的教室、场馆等资源有限等客观原因,许多学校仅考虑到教室和场馆的最大利用率,而致使上课时间不合理。如把术科类和学科类课程前后相连,或是两大节术科课安排在一起,尤其是与专项技术课安排在一起,课间没有休息、恢复时间,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从而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3.4专项理论课、技术课和实践课的比例有待改善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学生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技术技法的运动学、力学分析,以及对技、战术整体运用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等掌握的不够全面,特别是对散打理论系统知识的掌握缺乏整体性和宏观性等,反映了武术散打专项理论知识的教学需要加强。其次,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竞赛组织及裁判工作能力等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2.3.5专业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据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进行教育实习,由于武术散打项目自身的特点决定其实践性较强,而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提高—再实践—再提高的循环模式开发,所以目前教育实习时间的安排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提高。学生通过教育实习发现自身的不足时,已面临毕业,没有时间查漏补缺,重新学习和巩固、完善自身的能力。
3武术散打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改革
3.1完善武术散打创新人才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是以培养“完整人”为目的的教育,并不局限于大学本科阶段,而是应该贯穿人的一生。它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为学生的进一步全面发展做准备,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武术散打创新人才发展的需求,依据各院校学科建设的特色,应充分把握自身发展的立足点,以学生为本,设置多个通识教育模块,包括政治类模块、英语类模块、工具课程类模块、人文自然知识类、创新知识理论模块等,通过多个模块通识教育的互相配合,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跃其思维与精神。
3.2增加选修课的比例,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
武术散打专门人才不论是通识类知识,或是相临学科知识技能的扩充,都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其他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有所不同;同时每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环境背景、教育背景的种种不同导致其知识、能力、素质、技术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学计划应该能够从实际出发使得每个学生各得其所,为学生个性的培养提供充足的空间。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基础之上,学生个性的培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之上,选修课的比例和质量则是武术散打创新人才培养举足轻重的要素。
3.3扩大课程种类,拓宽学生知识面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特征,不仅包含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更为重要。科学的新发展和技术的新成果,一般都出现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因此,高校培养的学生是否能进行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知识的“宽”和“新”,以及是否具有超越原有专业范围和进入交叉学科的能力。笔者建议可以与周边学校合作进行跨校选修,跨校选修是高校间合作办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一种方式,是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探索与实践。通过跨校选修能将附近各大学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弥补各学校的弱势学科,增加课程门类,使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渠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现行的教育背景和不景气的就业环境下,武术散打人才本身的就业面就相对较窄,所以武术散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加迫在眉睫,应重视课程的扩充,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
3.4适时开设知识拓展课、讨论式课程、交流类课程
由于武术与民族体育专业人才自身特点以及招生考试制度的特殊性,学生基础教育阶段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技术技能的训练上,导致人文知识相对薄弱、知识面窄,在此压力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在提高,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初期补充和提升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是势在必行的。另一方面,学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认知上存在缺陷,建议入学教育加强这一方面的重视和引导。创新型人才最核心的能力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性的思维,它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因此,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应该训练有利于产生创新思维的思维方式,这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讨论式课程就能从发散思维和整合思维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讨论式课程的关键在于讨论、辨析,只有通过讨论,才能清晰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提高思考问题的逻辑性;通过讨论,学生会广泛的收集资料,提升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根据最新的研究动态或当下最热门的一些话题作为讨论的话题,学生在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分组进行自由讨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3.5整合学校资源,合理安排上课时间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优化整合校园资源,为学生的培养提供最有利的条件。首先,术科类课程是有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课程,是通过对身体的消耗、改造、恢复和提高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的课程,对体力消耗比较大,并且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其次,武术散打专项课,不仅对体力消耗比较大,作为徒手对抗类项目,其对身心的兴奋性调动比较大,恢复至静息状态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笔者建议尽量把专项课安排在单独的一个上午或是下午课程的前面,后面最好没有课,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全力与赴进行学习和训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课后还有空余的时间,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继续巩固、完善技术动作,而且有充足的时间放松与恢复。
3.6重视学生技能培养,调整教育实习时间
专项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在保障专项训练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教学、训练能力的培养,通过以理论课为基础、技术课为指导、实践课为提高的多层次能力培养方式,从第二学期开始逐渐在每个学期安排学生教学实践活动,并结合教师指导,系统完善学生的教学能力;强化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以班组为单位,提供学生参加裁判工作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对裁判能力重要性的意识,逐步使得学生独立完成竞赛组织,并且建立严格的裁判员晋级考核制度。改革专业教育实习模式,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安排每学年实习一次,以便更加切合实际的使学生创造性地学到实际知识、活的知识,也使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和完善。
3.7合理调整专项理论课、技术课、实践课的课时比例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各种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顺应这种变化并不断在其中蓬勃发展。知识经济的冲击更是加大了社会对高素质、全面人才的诉求,创新人才的各方面素质符合这种诉求,加大了我们对武术散打创新人才培养的决心。在武术散打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学生的技术体系,更是要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扩充对武术散打运动深层次的理解。在合理的范围内要加大理论课时的数量,逐步积累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层次。在后几个学期逐渐增加理论课的课时数,加强武术散打知识系统化的教学,加深学生体、技、心、战、智的综合整体把握和理解,为学生的内化吸收提供充足的机会。
4结语
本文作者:邹国勤工作单位: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
(一)教师信念在教育观上,53.7%教师表示非常热爱或比较热爱中学体育教育,46.3%教师表示不太热爱或不热爱体育教育事业。这表明中学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不强。调查还发现,仅29.6%教师认为其职业幸福感高或较高。38.9%教师评价自己敬业精神为一般,24.1%教师表示有离职意向,63%教师希望有机会就去更好的单位、行业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贫困地区教师职业待遇偏低,工作环境较差;二是体育课程普遍被认为是副科,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中学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在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方面,74.1%教师认为自己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但深入调查发现,33.3%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实行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主要起照看作用,仅2.4%教师表示自己在教学体育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等。44.4%教师甚至都不太了解或不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和实质。(二)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是体育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决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最核心因素。调查发现:在本体性知识方面,中学体育教师对运动生理学了解掌握程度最高,达83.3%,其次分别为体育评价(74.1%)、保健学(63%)、运动解剖学(3313%)。深入调查发现,教师对体育概论、学校体育管理和体育史知识掌握较好,均超过7%,但对体育美学、比较体育学、体育经济学和体育社会学知识掌握有所欠缺,这说明体育教师更关注体育的学校属性,而对体育的社会属性较为忽视。体操类和民族传统体育方面,仅6418%的教师能较好地掌握体操类知识,2314%的教师较好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知识。在访谈中,不少教师表示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自身条件、能力的限制,平时对这两方面的知识关注较少。在条件性知识方面,48.1%教师能较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中,72.2%教师注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运用教育学知识,57.4%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知识。这表明中学体育教师比较忽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较少关注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能力和意识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学好体育的因素的系统分析。(三)能力结构能力是教师专业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可分为一般能力(即智力)和教师专业特殊能力两个方面。本调查侧重调查教师学科教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与监控能力、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和科研能力。调查结果发现:8819%教师能灵活处理教材,根据给定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87%教师认为语言文字表达强或比较强;81.5%教师的课堂组织和监控能力强,学生课堂纪律比较好;但仅64.8%教师表示能及时、有效处理课堂内外的各种偶发事件,18.5%教师表示会或偶尔会参加教学科研。这表明贫困地区教师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特别是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学校对教学科研重视不够,特别是对像体育等所谓副科的科研投入更是严重不足;二是教师自身缺乏科研动力,对自身科研能力缺乏信心等。(四)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调查发现,14.8%教师会经常写教学反思日志,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遗憾的是,55.6%教师很少甚至从未写教学反思和日志。出现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教师认为没什么可写,也写不好,甚至写好了也没什么作用,缺乏内在驱动力。调查还发现,参加省市教师培训的教师占29.6%,参加区县教师培训的教师占66.7%,经常观摩同行上课并与其交流合作的教师占16.7%。这表明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还比较薄弱,尚未形成一种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和体制。访谈中许多教师表示: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偏,教师人数少,教师之间专业交流和学习较少,学校的教研活动形同虚设。
综观上述调查结果发现,影响贫困地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既包括学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也包括教师个体自身推动力等主观因素。因此,要提高贫困地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必须进一步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情境,也需要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从制度建设和自身发展需求两方面共同努力,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部合力,共同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进一步修改和完善5教师法6,推行教师公务员制度教师的身份和法律地位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问题,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性问题。贫困地区教师的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身份不高等外在因素影响。因此,要切实加强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首要的就是要修改和完善5教师法6,在贫困地区实行教师公务员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和义务,这样才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爱岗敬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的长期稳定和壮大。同时,建议5教师法6还应规定教师工资、待遇等体系,完善贫困地区教师特殊财政补贴机制,完善教师医疗保险等制度,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后顾之忧,避免贫困地区教师因待遇不高而流失。(二)建立健全双合作机制,实现高校与中学互利共赢所谓双合作,是指要积极构建地方高校与中学、高校教师与中学体育教师之间的充分无障碍合作,促进地校合作、教师间合作,这既为高校研究提供了天然试验场,也为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提供了发展平台。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合作双方必须拥有合作意愿,且双方的参与者应有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关键在于合作双方要明确各自职责,分工明确,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以组合的形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进一步优化。简言之:高校要统筹协调好中学体育教师培训提升的各种人力、物力资源,精选中学体育教师培训的导师,配齐配好培训所需体育器材,扩大贫困地区教师科研项目,特别是指导帮助贫困地区教师开展校本研究;中学要努力为高校体育科研和学生实习提供真实场所,并配备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促进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发展。通过这种合作,形成地校合作核心团队,增强贫困地区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自信,凝聚团队合作力量,做到在合作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合作。(三)构建合理的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培训是教师职后发展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构建合理的教师培训体系,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将体育教师培训纳入教育督导检查范围,加强对体育教师培训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贫困地区体育教师培训制度,而不能认为其是副科就放松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其次,要结合贫困地区体育教育实际,明确贫困地区体育教师培训目标、内容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培训目标上,要以提高贫困地区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掌握新教学理论为目标,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培训立竿见影,受训者学以致用。在培训模式上,坚持灵活性、多样性原则,做到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专家讲座、课改研讨、经验交流、专题研究、参与式培训等多样的培训方式。在培训内容上,要立足于贫困地区教师的教育实践,以贫困地区体育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贫困地区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提升贫困地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四)体育教师要燃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法律修改、合作机制和培训体系的建构,只能从外部助推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要真正提升贫困地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关键还是靠教师自身,靠其内在驱动力驱使,也就是说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和意识要增强。正如叶澜教授所讲,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需求和意识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具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能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3](P243)。这就要求贫困地区体育教师要从贫困地区实际出发,从自身现有水平出发,不断加强现代教育观念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始终做到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习惯。要进一步增强搞好体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强化自我发展的规划意识;要进一步改变过去为教而教的传统观念,树立教学科研的研究意识,将教、学、研有机结合起来,以教促研,以研助教,在研究和教学中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教师只有将转变观念的意识、职业规划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和科研意识集为一身,才能有效地驱动内在的自我发展意识,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总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要提高贫困地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既需要建设社会和学校为一体的支持系统,也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只有这样,贫困地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更好,教师的职业生涯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