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高中语文第一堂课的特点
1.较强的资源性
高中语文第一堂课对高中学生学习语文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以及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探究意识。因此,高中语文第一堂课具有较强的资源性,教师可以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来辅助高中语文第一堂课的教学,达到预期目的。在高中语文第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来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展示课堂教学内容,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引用一些典故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历史英雄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来开展语文第一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浓烈的才华性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析能力,一般都会喜欢才华横溢的教师。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第一堂课上应当向学生展现教师应有的谈吐风雅、才华横溢的良好形象,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由衷的敬佩和尊重,提高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保证思路敏捷,言语谈吐大方得体。教师可以引用一些文学语言、诗词歌赋、哲理名言以及轶闻典故,旁征博引,让学生遨游在浩瀚的语文知识海洋之中,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达到语文第一堂课的预期教学目的。
二、“教师权威”形式
由于学生刚刚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与周围同学和老师还不熟悉,急于了解新学期的任务、新课标的知识以及新老师的要求,语文第一堂课很多时候便成为了教师的独角戏。教师在语文第一堂课上大多数都是介绍学习高中语文的目的,高中语文应当怎样进行学习,本学期高中语文的教学任务,高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形式和要求等相关语文学习内容,解决学生比较关心的语文学习问题。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未能使教师很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根本不知道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看法,很难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教育。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很多教师为了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常常在语文第一课堂上使用一些斩钉截铁的语气和结论性的观点,显得过于权威。这种语文第一课的教学方式其实是错误的,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以及探究过程,教师完全忽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会严重影响学生以后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这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的语文第一堂课形式,对那些习惯于跟着教师思路思考的学生来说会觉得不错,然而对于其他学生而言,无疑是导致语文课堂枯燥乏味的根源。
三、“教师跟着学生走”形式
很多教师在语文第一堂课上除了介绍学习高中语文的目的,高中语文应当怎样进行学习,本学期高中语文的教学任务,高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形式和要求等相关语文学习内容和措施以外,还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谈谈对语文的看法、学习语文的方法等内容,让他们在发言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然后教师再进行语文课堂内涵、语文用途以及语文学习方法等内容的具体归纳总结。学生在逐个描述自己对语文的看法时,重复模仿的情况比较多,慢慢地会使学生的发言偏离原来的对语文看法的话题,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这种“教师跟着学生走”的语文第一堂课教学形式,其实并没突出语文第一课堂的指导作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仍然是以形式为中心的课堂,只是把教师要在课堂上表达的内容由学生表达出来而已。
四、“师生平等对话”形式
在语文第一堂课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了“教师学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具体流程如下:
对学生进行典型引导。教师列举一些身边或者本校毕业生学习语文的成功事例,告诉学生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语文其实并不难,形象生动地感染学生。
感言熏陶。教师要求学生描述语文的用途、学习方法、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差异等内容中的一点,并要求学生描述的内容应当和其他人不同,且内容中应当出现“语文”字样,并要求有一定语文功底的学生在发言时尽量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此外,教师还应当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声音洪亮且充满自信。对于性格内向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当进行适时引导,帮助其成功完成发言,增加其语文学习兴趣以及语文学习信心。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口头表扬,对学生发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归纳精要。在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应当及时对发言精要进行归纳总结,起到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作用。归纳总结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本堂课的指导重点来确定。
最后展示。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本学期语文学习的目标任务、学习方法、作业设置等具体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进行阐述和讲解,要求学生将展示内容作为课堂笔记进行整理,整理完毕便可以下课休息。
在语文第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教学计划,通过组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语文用途、内涵、特点以及学习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第一堂课中的指导作用。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和学习自主性,尤其是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我们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实现我们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我们能够满足社会对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从激发学习动机、实现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参与认知活动三方面,详细分析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关键词:
高中语文;自主性;培养措施
学习自主性是指在老师引导下,能够自己学习,并且能够自己为自己创造学习活动,实现自己的知识学习,如果认知能力、综合能力较好则意味我们自己已经具备良好的学习自主性,即使没有老师指导也能够自行完成学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对我们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将好奇心作为我们学习高中语文的强烈动机
好奇心是我们主动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只要将我们的好奇心转换为动力,或者直接通过老师之手引发我们好奇心,进而实现语文学习动力的激发和提高,驱动着我们自觉主动去学习高中语文,进而实现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具体引发我们好奇心的措施如下:第一,要高度重视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引入的情境教学,分析老师教学中讲过故事、笑话和做过的游戏等,以了解老师如何创语文知识内容情境,实现对情景学习法的掌握与应用,即利用情景法来将古板乏味的语文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以加深我们对高中语文知识的印象、了解和记忆,进而实现自己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第二,我们不断学习多媒体学习技术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语文学习,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功能、声乐功能和图片功能等,将复杂多变的一词多义、文言文和诗词等转换呈多姿多彩的视频、音乐和画面,以减轻自己的学习心理压力,让自己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语文,我们的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培养;第三,我们要善于探索性,并积极向老师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与见解,以及时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增强自己的学习信息,保持自己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进而提高我们自身的语文学习自主性[1]。
二、要实现我们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了实现,使实现我们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培养我们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重要途径,而实现我们自己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则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正确学习观的树立措施如下:第一,我们要主动抢占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即在课堂上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里好好学习,最好是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与老师讨论关于学习中遇到问题,以实现知识内容上的有效交流,进而增强自己的语文学习自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我们的语文学习自主性;第二,我们要转变“老师是课堂控制者和主体者”的课堂学习观念,并以争取自己在课堂中获取老师公平、民主的对待态度,如遇到遇到学观念不强的老师,则好好利用老师引导学习的时间,好好学习好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如文言文重难点句式的引导与讲解,实现在课堂有限高效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不但有利于提高我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利于我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对我们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第三,我们要积极与与老师及学生,甚至是家长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以此进一步了解我们自己语文上的学习问题,以便于制定出符合我们实际的语文学习自主性培养方案,将正确的学习观实实在在落实到实际学习中,让我们自己学的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实现,有效增强我们的语文学习自主性[2]。
三、积极参加认知活动,扩展自己的语文知识领域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表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将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进而失去学习自主性,因为书本上的理论也有不正确的,从另一方反应出学习实践性的重要性。所以培养我们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必学积极参与相应的认知活动,并且参与认知活动时,要积极听取老师的引导或活动主办放的引导,积极主动的参加活动中的如何关于语文知识的抢答赛等,并协助老师或活动主办者将语文认知活动推到,以培养我们高中语文学习、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等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自主性。参与认知活动中培养自己语文学习主动性的途径包括:第一,我们要在语文认知活动中积极参与老师的问题探索活动,对于老师给出的语文问题,应积极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结合老师对语文问题的设置目标和点拨,然后利用活动现场有利的学习资源、资料资源及人力资源等,实现对问题的探索,如积极与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听取其他学生有用的意见及建议,同时要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找到关于语文问题的资料资源,最后自己总结归纳出正确的语文问题答案;第二,学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语文学习基础,挑选语文认知活动中符合自己实际的语文知识进行探索和学校,直接将活动的参与权和主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协助老师将认知活动推到,积极鼓动其他学生参与到语文认知活动中,使自己在语文认知活动中得到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我们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提高;第三,我们要敢于挑战我们不擅长的语文知识领域,善于质疑活动出现的语文知识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语文知识疑问,在问题提出及解决中培养自己的语文学习自主性[4]。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我们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对提高我们自身语文学习综合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学习自主习性培养是一个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与同学、与老师共同努力才得以实现。在课堂中要积极占据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并通过提高自己对语文的好奇心来实现语文学习动力的引发;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自己自主学习时间,实现自己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另外还要积极参与语文学习认知活动,并利用新型学习技参与活动并协助老师将认知活动推向,实现我们高中语文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作者:朱佳丽 单位:贵阳市新世界国际学校高三3班
参考文献
[1]孙均.高中语文自主性学习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455.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最大的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所以,需要教师思考当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上的改革,研究出有效的策略办法,应用到教学上。学生应当在教师的教学模式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然后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1.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主要是以文字传承下来的,文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着高中语文的上课学习效率,也关系着学生能否真正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学生一旦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会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具有效率,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2.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主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而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逐渐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许多教师也在不断地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争取为学生创设一个高效的自主学习环境。但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对自主学习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导致了学生没有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没有掌握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的策略
1.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语文的学习中,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在提升兴趣的同时,肯定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展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与独立学习,在课堂上主动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并且将思考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交流,解决学习中的疑惑。
2.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高中生都普遍处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往往在课堂上的学习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得到放松的同时学习语文,增强对语文学习的认同感。教师创设合理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学习的重视,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取得最大的学习成果。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了,并且也可以有效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3.创建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习小组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并且在很多学科中已经得到证实。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当然也会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在分小组的时候,要保证每个小组的公平性,让每个小组内都有参差不齐的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分为很多性质的小组,例如,可以分为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小组和对语文知识理解能力强的小组。这两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就可以交流关于自己对于语文学习认识,增强语文学习的学习方法,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4.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完善自身的素质。在教学之前,深入研读自己所要教学的教材,在课堂教学上做到胸有成竹,有把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了解自己所讲的,让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都有所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材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这样,课堂的气氛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且让教学收获显著的成果。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的学习关系着学生的高考,这就已经足够引起教师的重视了。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指导学生完善自主学习的方法,并且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学习创建一个高效的环境。
初中语文学习主要还停留在记忆和形象思维阶段,学习内容相对单一,学习的趣味性较强。初中阶段的学习,虽然三种基本文体、诗词、戏剧都有涉及,但是仍然以记叙类(包括小说、散文)为主,课文的故事性较强。说明文的选择注重文章的趣味性,尤其是冀教版更多选择的是科普小品文,对文体知识逐渐略化,比如《,蟋蟀》《天鹅》《绿色的基因革命》等。议论文的编排内容越来越少,除了经典的《谈骨气》,其它要么是演讲稿,要么介于议论和散文之间,学生难以快速明确地判断出文章体裁,比如,《谈读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等。古诗词的学习仅限于对课本知识的积累和赏析,文言文只要求学生能结合工具书了解其大一,课外拓展很少。现代诗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背诵、默写阶段。散文的选择也都比较注重故事性或景物描写,比如《,父亲的谜语》《背影》《敬畏生命》等。这些文章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文字浅显,内容简单,情感直白,易于理解。教材的编排和考试的方向,决定了初中语文学习仍停留在记忆和形象思维的阶段。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截然不同,记忆部分占考试内容比例极小,且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记忆部分考试分值不大,但是考核面很广,这表明高中语文仍然注重积累,但是积累的方式由课内学习转向了课外自主积累。说明文由初中浅显的科普类文章转变为内容深奥科学文,且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提取以及加工处理,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议论文则转变为内容深刻的社科文,距离学生生活的遥远,需要学生沉入其中反复揣摩,方能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文言文学习与初中差别更大,主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要求学生将课内学到的文言知识迁移到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文学文阅读内容也出现突然加深的倾向,呈现出语淡情浓、更加突出人和生活本质的特点,这对初升入高中的学生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由于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的原因,学生很难自觉发现语文课程特点的变化,并自觉调整学习方法来适应新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一阶段,尤其是高一第一学期,要向学生简要介绍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的不同,指导学生如何尽快适应高中学习。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除了夯实背诵、默写基本学习环节,还要将学习重点转移到理解诗词描绘的情景、表达的情感上,并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进一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面,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理解初次接触的古诗词。引导学生逐渐改变学生在初中养成的“以本为本”的学习习惯。在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改变以朗读为预习方式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默读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的思考。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议论文的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标出来,并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和文章结构,对于文章中重点字词和语句要及时进行标注和深度理解,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思考。这个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过程,逐渐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文学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初中语文学习的习惯,从文章内容、情节、表达方式、人物心情、主题思想入手去解析文章,而是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产生时代、创作背景、作者的写作风格等较深层次去理解文章,解读文章中所包含的时代信息和时代思想,从而更加准确滴把握人物形象、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
3、教学方法要与学习内容一致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当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模式,尤其是初中学习更是以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为主。初中语文学习更适合课改后的模式,因为记忆性学习和形象思维的发展需要学生之间的互相检测和互相触发。经过初中三年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已经习惯了“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学习模式。但是,高中语文学习中需要学生不断发展逻辑思维,无论是哪个版块的学习都需要深度、缜密的思维,反复的比较和鉴别。这个过程需要精力高度集中和安静的环境,学生随时打断别人的思考,会影响其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适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比如,在预习或者课堂阅读阶段,不许随便与周围人交流意见或者向别人询问,有不理解的内容先标注出来。当学生有了初步的学习结果时,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以提高课堂学校效率。当然,与初中语文学习的另一个显著不同,是学生要养成开发课外课程资源的习惯。高中语文学习内容相对较深,涉及面也很广,不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全部解决的,也不是课堂上能全部能够涉及到的。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觉开发课外课程资源,利用工具书、网络资源或者身边的人力资源,来解决自己学习中的疑惑,从而促使学习更加深入。
4、小结
第一步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字词、文学常识等方面的问题,扫清学习障碍。第二步对照预习要求进行独立思考,尝试去理解问题。第三步是按照习题内容做一做,检查一下自己的预习效果,分析学习重难点。最后一步是将自己在预习活动中的难点内容筛选出来,便于在下一步的学习活动中有的放矢。另外,笔者还定期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方面的技巧与心得,将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好的预习方法进行提炼,进一步完善学生的预习方式,提高预习效果。
二、强化课堂互动技巧指导
课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战场与主阵地,师生互动能够为教学活动增添活力,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理解效果。过去一段时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以灌输方式为主,以适应应试模式的教学需要。如今,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应当注重课堂互动技巧的指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抓住学习的重点,攻克教学的难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首先,引导学生改变“单打独斗”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冥思苦想,要善于和同学进行合作学习。笔者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合作小组,每一小组在人员数量上保持均衡,人员组成方面也体现好中差相结合的原则,在这样的集体之中开展学习研究,更能够体现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提高学习研究的速度与质量。其次,在自主讨论的学习环节,笔者指导学生畅所欲言、百花齐放,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和小组间讨论交流两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思维与智慧成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内交流环节,笔者要求牵头学生发挥好启发引导作用,将小组内每位成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对照教师提出的思考提纲进行阐述,然后全体成员一起进行完善与补充,集中全组成员的智慧完善学习成果。在小组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各个小组进行学习成果交流,在全班层面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性和全面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地位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同时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技巧与能力,对教学效率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强化薄弱环节巩固指导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应当特别强调针对性,因为教学时间紧、进度快,做无谓的重复劳动只会降低语文教学成效。因此要抓重点、抓薄弱环节,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针对性效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新授与回顾同步的方式,指导学生及时巩固和深化理解语文知识点,达到扎实有效的目标。首先,指导学生学会制作“难点分布图”,将新授课教学中尚未完全掌握以及已学内容中不够扎实的知识点分析和筛选出来,将自己在语文学习中学得不够扎实的知识点凸显出来,以便于在下一步的语文学习中突出重点,以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佳的复习巩固效果。其次,指导学生学会制作“路线前进图”。每一轮复习的时间间隔对于学习效率方面的影响较大,间隔时间过短,属于浪费,过长则影响记忆效果。人脑在语文学习中的记忆规律是有章可循的,尤其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一成果得到了广泛运用。语文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合理安排语文学习难点和重点的间隔时间,首次复习、二次复习以及再次复习之间要科学安排,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成效。再次,指导学生学会制作“记忆联动图”。良好的记忆方式是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许多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死记硬背,效果不够理想,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记忆方式,如将关联知识点联合进行记忆的“框架结构记忆法”,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记忆和把握语文知识点。通过将枯燥知识点与形象事物联系起来的“联想记忆法”,能够缓解学生记忆的枯燥性与乏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四、强化课后拓展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