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药工程专业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制药工程专业的主要相关学科是化学、生物学、药学(中药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我国制药工程专业办学,分布在理工、农林、师范、医药等院校,覆盖广泛。在寻求现代化与传统相结合的模式,在中医药院校开办该专业要凸显本校特色,还要满足专业发展需求,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校自2011年在设立的制药工程专业,目前已经有5届毕业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从发展的过程中来看依旧存在众多问题,尤其是在学生毕业后发展中有着突出体现[1],表现为学生的就业方向与专业培养的契合度不密切,工程设计能力不能满足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
工程设计能力是指具有运用科学的知识及方法,有目标地进行创造工程产品和计划的过程,基本涉及到全部领域。2017年2月"新工科"建设理念破茧而出[2],之后从“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再到“北京指南”,新工科研究与实践要从新结构、新质量、新理念、新体系及新模式五个方面再出发[3]。从新工科角度分析当前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学校和企业需求的矛盾,有机融合中药传统与现代工科的特殊发展要求,为积极探索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能力的培养的提供了新的思路。
1中医药院校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现状
1.1硬件及课程设置办学条件的限制
我校中药学等相关专业是龙头学科,制药工程专业受到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及药学和医学的影响,课程偏重理科,工科的培养特点无法突出。课程对制药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生产过程大规模管理和现代化控制过程的教学与培养相对薄弱,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药工业企业的发展的需求。在2011级2015级培养方案中,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开设了有突出中医药院校特色的中药方剂学、中药学等选修课程,一方面增加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自信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就业范围[4],但是另一方面削弱对学生工科能力培养。增加专业实验课程,如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及制药工艺学等相关实验,增强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更加凸显出了对理论教学的重视,整体上看对工程设计实践部分的培养是减弱了。
1.2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不合理
制药工程专业对于我校来说属于新建专业,没有理工类院校工程背景的支持,所引进的教师中具备丰富工程设计能力背景的非常少,在讲授工程方面的课程时,不能完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制药工程专业工程设计的内容拓展较为欠缺。无法给学生打好扎实的工程基础课程的基石,尤其是对工程制图、仪器仪表自动化及化工原理等课程的学习没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学习,对后续工艺车间设计的学习掌握等造成了影响。
1.3实践实训环节规范标准化的局限
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是人才培养方案上要求的必修环节,由于校内缺少仿真实验平台、实践模拟GMP实训基地等,学校主要依赖企业实习完成的实践能力的锻炼,效果不尽人意。客观困难一是由于企业生产环境的需要,大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仅仅是在外包和物流质检等环节,进入GMP车间困难。二是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实习实践的具体教学时间,经常企业会飞行检查等各种特殊原因无法配合学校时间,临时更改实习实践地点及内容[5]。因此,对于实习实践的环节难以规范和标准化,不能对每届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随机性。
2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探索
2.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大实践实训环节比例
在我校工程背景不强的环境下,更加需要从各个方面突出制药工程的实践环节。因此,需要学生在实现理论框架的建构、基本概念清晰,以及基本理论知识先行引领的前题下[6],逐步开展专业的实践环节。首先,我校进行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并在现有学分制培养要求下,将以前的18课时1学分缩减到16学时1学分,逐步精炼理论课时,增加相对应的实验和实践教学课时。其次,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进行整体上和系统上的规划。第三,对工程设计方面的课程的教学方式地行改革,例如,将实习过程中企业无法安排大量学生深入了解的工艺生产环节,争取企业同意后,录制实地教学视频,在课堂上进行系统和详细的讲解。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应用,进一步丰富工程课程方式,实地操作并录制视频分享到课后班级平台上,来拓展理论课程教学的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2.2丰富工程设计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培养工程设计能力中,需要采用多种环节、多种方式来全面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有实质的提升。第一,对制药工程专业必备的实践实训环节,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化工设计和制药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让学生在校期间更多了解企业及社会的发展需要,让学生个人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更好的定位。第二,从课程理论学习直接到毕业设计环节,过程和衔接跨度较大,拆分不同的步骤来培养学生,分为从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际独立完成工程设计等不同的环节,例如,将全班完成的一个设计题目,每组设计完成一个操作工艺,课堂上进行讨论。各个组完成不同设计任务,最后做到部分学生独立进行初步的工程设计。第三,利用全国性的竞赛平台,创造更多的参与可能性。对于制药工程学生,可以参加例如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7]。我校积极创造条件,从2015年开始,每年均仿照制药工程专业设计竞赛的模式,举办院级竞赛,扩大学生参与度,进行设计能力锻炼。虽然在全国比赛中,我校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拓展、综合归纳整理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上有了稳步的提升。
2.3整合地方资源配置,培养复合型工程设计人才
在制药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我校积极探索整合多个院校资源及社会资源,针对性的加强区域地方合作办学和企业的合作机会。首先,同一城市相关院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可以联合共享校内的实践实训机会,我校同工程性较强的院校建立了联合的金工实习平台相互协商合作使用。其次,增加和各个实践教学基地的沟通,主动送本校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学习,聘任富有实际工程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讲座及课程指导,或在生产过程中,录制实际生产过程讲解实例,从而弥补校内教师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缺点。
3结语
新工业革命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8-9],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医药院校中的制药工程人才的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创造性的突出本校特色优势,并同当地其他的工科优势性学校加强交流合作,走出一条中医药复兴的现代化之路,为本专业建设的持续推进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洪丽,董建.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7):78-80.
[2]吕红梅,谷颖.新工科建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01):66-70.
3]熊平.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制药工程专业设计实践教学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8(4):61-65.
4]仝艳,李晓飞,王宪龄.地方中医药院校如何建设制药工程专业[J].中国外资,2012(12):272-272.
5]陈宪,许小平,欧敏锐.基于设计竞赛的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实践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7(4):85-88.
[6]张良,袁永俊,陈祥贵.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生物工程类专业多学科交叉共建的探索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87-89.
[7]李亚楠,刘斌.新工科教育中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学术竞赛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9,46(7):231,241.
[8]刘冬颖.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26-29.
关键词:地方中医药院校 制药工程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21世纪,制药业迅猛发展,但缺乏制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国内制药工程专业教育是以本科人才培养为主体,大部分院校的制药工程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设置合适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
制药工程专业是在工程学、化学、药学、生物技术等学科和相关管理法规的基础上形成的交叉学科。如何合理安排基础学科的教学内容,施行特色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难题。在具备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探索制药的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在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原则上,最终培养出高素质,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作为中医院校的制药工程专业,传统专业主要有中医学、针灸和中药等课程,没有相关的工程课程。目前国内精通工程、药学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人才还很缺乏,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工科学科支撑,造成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实践机会少,从而不能名副其实,达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般说来,中医院校在专业课教学中,涉及的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知识较少,这就违背了教育部的教学方针,也使学生就业的范围大大缩小。
如何在本院校的基础上,立足自身的优势,合理安排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任课教师能力的培养,逐步建立实训基地供学生实习,都是需要仔细研究,论证的。作为一个特色专业,我们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生搬硬套,要根据培养目标,建立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
一、中医院校应立足自己的优势学科,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方案
制药工程专业涵盖了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和微生物制药等方面,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它涉及化学制药过程、中药制药过程、生物制药过程、生物制药过程和药物制剂过程,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因此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组成是相当复杂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各门功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对于一些需要拓展的知识,可以建议学生课下自学,集中进行讨论。
对于中医院校来说,中药相关学科是优势学科,应当将制药工程专业与传统中药学科有机结合,同时也要兼顾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充实,体现重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使学生毕业后能在各个医药行业就业,从而拓宽了就业范围。
制药工程专业作为工科专业,必然要开设必要的功课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制药工程专业在很多地方高校属于新增专业,往往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等和工程专业设置的要求相差很远。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理论基础 薄弱,工程技术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强,体现不出工程的特点。对于中医院校来讲,除了以上的问题,制药工程专业还存在偏向中药这一问题,而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等方面的知识就非常欠缺。目前,化学制药和中药制药企业普遍存在,但新的医药企业多以生物制药为主,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候,不能厚此薄彼,使学生具备一个较宽的知识面。
此外,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制药及相关行业,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反馈,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已就业学生的意见,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但是,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要求的变化是很快的,而我们的教科书中内容更新比较慢,造成在学校里面学习的知识滞后,因此紧密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加强校企合作以及教师的知识更新是很有必要的。
二、制药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
由于制药工程专业是新的工科专业,因此具备(中)药学和工科背景的教师非常少,因此在讲课时,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讲好制药工程课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培养。除了工程专业课之外,中医院校的工程基础课程也相当薄弱。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工程制图等课程,课时安排较少,不能扎实的学习,从而造成学生数理基础较差。特别是工程制图课程,如果学不好,后面的车间工艺设计根本就无从下手,使学生产生厌倦工程课程的情绪。
对制药工程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工科出身的老师要加强药学专业知识的培训,对于药学相关专业的老师则要加强工科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去相关的专业院校培训学习是见效最快速的。另外,制药工程教师要保持自学的良好习惯,与时具进,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此外,引进制药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特别是有过长期药厂工作经历的专业技术人才也是非常关键的。引进人才的知识结构要与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的要求一致,中药制药、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方面的师资水平也要相当。
三、逐步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
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从事药品生产、研制及管理的才能,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没有实践过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很快就会忘记。因此在加强制药工程专业理论教学水平的同时,重视实践这个重要环节。但在新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却往往是最薄弱的。由于专业建设过程中,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很大,学校往往投入不够,从而造成实践是新专业建设中最薄弱的。但是,为了保证制药工程学生的培养质量,要逐步加强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加强实验室建设,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熟悉部分药品生产的方法和一般工艺过程、基本操作程序以及管理规范,认识和了解一些常用实验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尽快地进入角色、适应工作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到工厂实习,是学生在完成制药工艺、设备、车间设计等专业课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目前,制药企业对校企合作兴趣不大,学校是主动的,企业是被动的。学校主要关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并不能为企业解决实际出现的各种问题,反而给企业带来了责任和负担。因此,找到长期的合作企业作为学生实践基地是很有必要的。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指导教师按照GMP生产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对每一个生产岗位逐一讲解,走马观花,往往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带着问题进入GMP生产车间实习,深入各个岗位,结合已有的理论知识,自己找到答案。指导教师集中进行讨论和指导,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具备初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实训实验室也是解决学生实践问题的好方法。目前一些较早设立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都建设了自己的实训实验室,解决了学生的实践问题。这也是今后制药工程专业发展的趋势,建立自己的实训平台,解决学生的实践问题,使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动手能力得到保证。有了实训平台后,由工程背景的实训老师来指导学生的实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每个操作环节的技术要点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而且还会有安全隐患。只有通过经验丰富的实训老师反复讲解,并演示实际的操作给学生看,才能真正达到与在企业实习一样的效果。
近年来提出的仿真实验教学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按照GMP要求,通过计算机仿真学习与模拟、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学生进行厂房、车间的工程设计思想和方法教育,并进行具体最佳制药工艺路线选择及设备选型、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设计与计算,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对大多数地方院校来讲,学生的实习都安排在四年中的最后半年,这对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制药工程专业是及其不合适的。如果学生从大二开始,就能每年在假期中进行一次实践活动,走进实验室,接受实训,进而到工厂实习,这样周而复始,理论与实践不断交叉,不仅能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动手能力,从而渴望学习新的知识。知识只有用到的时候才知道有不足的地方,只有不断地去实践,学习才更有动力。学生才能明白为什么我要学这些课程,学了到底能用到哪里。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非常有利于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非常具有工程专业的特色。
总之,地方中医院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依托优势学科的基础,实现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和生物制药的均衡发展,加强教师的能力培养,引进有制药工作背景的高级人才,加强校企联合和实训实验室建设,做好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使制药工程的学生在毕业后,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有很宽的就业面,真正实现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庆国,关世侠,李卫民.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9,105(5)
[2]彭代银,马凤余,王键等.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J].教育研究.2004,20(2)
关键词:农业院校;制药工程;药剂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96-02
制药工程专业正式出现在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是1998年,它是随着药学类学科发展而形成的,是药学类相关专业的延续。目前设置该专业的院校主要是医药院校和理工科类院校,农业院校开设的较少。药剂学,全称药物制剂学,主要针对药物剂型开展研究,是针对药物制造的综合应用技术学科。通常情况下,药剂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在农业院校中,药剂学仅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同时在药剂学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课程教学的分析,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慎重选择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教材
1.教材需紧跟时代脚步,避免教材内容陈旧。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使用的教材大多出版年份较早,内容较旧,有局限性,教材中的理论和技术已经跟不上现代制药技术发展的节奏和步伐,特别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制药行业[1],同时生物制药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制药行业带来很多创新。很多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把掌握这些药剂学的新技术、新理论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根本,但往往忽略了培养这些能力的最直接、最关键的是药剂学教材的“与时俱进”。鉴于上面的问题,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应根据涉农药物制剂的特点,选择内容较新、尽可能地覆盖最新的技术和理论的适合涉农药物特色的药剂学教材。
2.教材需紧扣培养目标,避免专业特色不符。教材是联系学生与教师的纽带,教材的选择除了要“与时俱进”,还要“因地制宜”。不同类型的院校,同是制药工程专业,其课程设置一般不同,即使相同的课程,课程侧重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别。有些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课程教材选择没有充分考虑到结合自己本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特色,盲目选择内容量大、技术新颖的教材,甚至直接使用医药类专业的药剂学教材,这不仅给学生的课程学习带来压力,最主要的是没有让学生获得属于自己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偏离了培养目标要求。所以,为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意编者的学科背景及研究方向,同时院校应组织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论证评价,为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好基础。
二、提高教师授课能力和专业素质,改进药剂学教学方法
1.授课教师实时优化教学方案,更新教学内容。大部分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课程课时不多,而药剂学课程特点是知识点较多,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很多[2],这是对广大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课程授课教师教学方案设计的最大考验。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把药剂学的知识点和技术系统且清晰地讲解出来是关键所在。所以,药剂学授课教师需要在授课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实时优化教学方案,使学生获得最大受益。
教材的编著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最新版的教材也不一定能100%覆盖现有的所有新技术、新理论。药剂学课程中技术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授课教师应主动获取最新的药剂学相关的技术及理论,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更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毕业后尽快地适应工作,更易与企业接轨。
2.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如老师讲学生记笔记,学生更倾向于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授课。多媒体设备更适合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课程所涉及的不同制剂相关的复杂设备、药物新剂型的原理等内容的讲解[3]。通过多媒体的使用,使复杂的仪器设备和原理图可以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如同把企业生产设备搬进了教室,不仅能减轻授课教师的授课压力,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迫切想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可以利用“剂型设计与技能大赛”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学生自己进行处方设计和制剂工艺设计,制作开发成相应的剂型产品,以此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操作水平,增强对药剂学专业知识的掌握。
三、改善实践教学条件,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物理化学 制药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110-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2016年6月2日,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这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卓越计划”实施迎来新的契机。武汉工程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拥有制药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1],同时也于2012年2月入选了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为适应笔者所在学校制药工程“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和“三实一创”(实验、实习、实训和创新)实践教学新体系[2]和高质量制药工程类技术人才的需求,我们对物理化学这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1 优化物理化学理论与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
卓越工程师培养与传统的理工科学生培养不同,重点强调的是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而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且是制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为后续的制药反应工程、制工艺学、制药工艺设计、制药分离工程及药代动力学等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因此,针对制药工程“卓越计划”的物理化学教学,应加强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实验教学不仅要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也要与制药工程实践相关联。
1.1 结合“卓越计划”优化物理化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
该校制定的针对工科学生的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包括十章内容,具体为:气体的PVT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电化学,界面现象,化学动力学,胶体化学。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重点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但是如果结合制药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我们认为除了这两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外,以往被我们弱化了的某些知识也应引起重视,应该提到教学重点中来。比如多组分系统热力学,这一章的内容其实是实用性非常强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溶液体系中的热力学问题。这些知识与制药工艺学、制药反应工程等课程密切相关。另外,针对制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优化物理化学理论课程的内容,除了上述对课本中重难点的重新划分这一方面外,还包括引入课本外与制药工程相关联的物理化学知识。
1.2 优化、扩充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一般仅仅只是结合物理化学理论课程的内容,且大部分是验证性的实验,实验教学的目的集中在验证原理和掌握操作方法,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而“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很显然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卓越计划”的实施要求。因此,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的优化与扩充势在必行。
结合制药工程的专业背景,在动力学方面,除了传统的蔗糖水解及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常数的测定实验之外,还可以增设一个Belousov-Zhahotinskii化学振荡反应活化能的测定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动力学的理解,更能让学生初步认识体系在远离平衡态下的复杂行为,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药物合成反应的理解。除了增设综合性的实验之外,还可以开设设计性的实验,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根据所学的可逆电池理论设计原电池、测定氯化银的溶度积。
以上所提出的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挑战,让传统的被动实验变为主动实验,使实验课程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顺应“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2 教学与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针对“卓越计划”,在物理化学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上也必须做相应的改革。传统的物理化学教学模式是PPT和板书相结合,缺乏小组讨论的环节。但学生普遍反映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理论性太强,概念抽象,公式繁杂,学习起来比较枯燥,这些问题其实是可以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而得到改善的。针对“卓越计划”的学生来说,小组讨论环节应该在整个理论教学中占据一定的课时。可以将3~5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已学的物理化学理论知识讨论制药工程领域的相关问题。这种沙龙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对“卓越计划”学生的物理化学考核,我们将理论和实验的考核结合为一体,最终的成绩由理论考试的卷面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和实验成绩组成,三者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50%,20%,30%。这种考核方式较传统的理论与实验单独考核的方式更能提高学生对实践和主动学习的重视,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更符合“卓越计划”的教学目标。
3 结语
物理化学是化学领域的核心课程[3],针对制药工程“卓越计划”的学生,我们通过优化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以及调整教学和考核方式,拟探索出一条适应“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物理化学教学新途径,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主动性,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为制药工程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药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珩,杨艺虹,万春杰,等.创建国家精品课程制药工艺设计的体会[J].药学教育,2008(2):7-9.
关键词: 河北科技大学 制药工程专业 面向区域经济
河北省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化学原料药产业基地,石家庄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重要的医药工业生产基地,近年来医药产业超常规发展,形成了包括化学药、中成药、农药、兽药、药材、中间体等生产、加工、流通、研发和服务在内的医药产业体系,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已居全国首位、世界前列。对制药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十分旺盛,未来的发展过程将对医药产业给予更大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支持。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促使其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这为我校的制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契机。
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创新型、创业型生物医药应用性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大学本科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基础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制药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朝阳产业,在“十二五”及长远的未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非常大,河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应通过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专业内涵,充分整合、集成各方面优势和资源,更好地与河北省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搞好制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从而为建设医药强省作出贡献。
一、制药工程专业的建设背景
制药工程专业是新兴专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1998年开始正式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结合国内外情况,在原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的专业基础上进行调整。最先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除了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几家重点院校以外,河北科技大学是最早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一所省属院校。河北科技大学在1993年依托有机化工和发酵工艺专业建设了化学制药和微生物制药专科专业,1995年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化学制药和生物化工本科专业。1998年,按照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根据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将化学制药和生物化工整合为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本科专业,2009年制药工程专业入选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二、面向区域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紧密结合河北经济建设特色,我院创立了课内外“验证―开发―综合”内容互补、“启发―指导―交互”方法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1],找到了工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切入点,提出了“寓教于研,以研促教,研教融贯,教研相长”理念,形成了校内外基地互补、产学研基地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新模式,强化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教育观念由单纯注重理论的知识传输转变为注重面向社会需求的能力培养;知识结构由化工制药的单一工科模式向理工、药化结合的复合模式转变;教学模式由验证式实验教学的继承型向教学、科研结合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理念由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型教育向重实践、重能力的素质型转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由单向灌输的传统型向多媒体教学、双向互动现代型发展,实现了多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管理模式由墨守成规的封闭式转变为鼓励创新的开放式。
三、特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我院在国内高校率先建设了“药物制剂实训基地”和“工程实践观摩中心”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以此为基础建设的化工制药实验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还建立了拥有核磁共振波谱仪(NMR 500M)、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价值百万元以上的大型检测仪器的分析检测中心,并建设了华北制药集团、石家庄制药集团等多个稳固的产学研产基地。我院将继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凝练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为制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服务。
四、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2]。我院通过与地方制药企业的结合,在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结合企业实际,突出做好人才的专业特色培养;建立学生培养成熟度能力模型,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构建毕业生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实施综合评价;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机制,与企业共同寻找教学与应用的实际结合点,实施并完善毕业生的质量监控体系。
五、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拓展实践教学平台。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智能指导评分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引入,可以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3]。通过现场实习与仿真模拟训练系统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学生首先在网上模拟仿真实习,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解决了到工厂只能参观不能动手操作的问题,模拟训练后,再到工厂实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种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有利于形成“课堂授课―听觉、网络和人机交互―视觉、实验室操作―感觉、任选开放实验―综合”的立体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文字教材的线性信息组织结构改变为多媒体教材的非线性网状结构,使被动的、固定的、模式化的和单一的表达方法得到根本的改变,对于加强课堂上教与学的交流,调动联想思维,进行启发式、发现式教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起到的作用。
六、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师资队伍建设中一度出现的队伍老化、青年骨干教师流失的具体情况,我院本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重点”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建设师资队伍,改善教学、科研环境、建立激励竞争机制,积极引进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
通过公开招聘和自主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增加具有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提高我院制药工程专业在全国的影响力;通过积极引导、调整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政策等办法,强化学术梯队建设;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按需择优引进高层次人才,并使其发挥作用。聘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担任讲座教授,指导并参与我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各种形式到国内外进修、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通过以上途径,我院凝聚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工学、药学及化学博士为主体,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工程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七、制药工程专业建设成果
河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建设近几年取得一系列成果:(1)先后承担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2项,成果分别于2005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具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河北省高校化工中试基地、河北省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为河北省药物化工的重要研究基地,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已形成药物中间体制备等6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为制药工程专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3)在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方面成果取得了一批具有制药工程专业特色的成果。2008年化工制药实验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生物制药教育创新高地入选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007年药物化工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河北省省级教学团队,2007年制药工程专业入选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目前本专业《药物合成反应》、《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波谱解析》及《工业药剂学》等5门课程入选河北省精品课程,2009年制药工程专业入选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药物合成反应》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于奕峰,刘方方,赵莹等.化工制药类专业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化工高等教育,2007,3:35-37.
[2]于奕峰,赵莹等.化工制药类技术基础实践平台建设.首届大学化学化工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摘要集,200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