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后现代教育理论

后现代教育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后现代教育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后现代教育理论

后现代教育理论范文第1篇

1.1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目的观后现代主义者是在反思理性主义文化基础上进一步反对确立任何理性原则,其在学校教育目的方面主张采取比较宽泛的态度,建议采取多种不同的教育目的。具有来说有以下几种: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一批具有独立批判能力的人,而这类人应该能够清楚认识到文本的集权性与独霸性,并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认识来跨越文化的边际;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社会文化背景来构建和睦相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构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生态意识,并将平和、安定、和睦相处理念应用于整个生活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认知,进而建立起社会责任感。

1.2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课程观在后现代课程观中认为,学校课程设置应该具备变革性、复杂性及动态开放等特征。课程的变革性主要表现课程对象的内在性、个性化发展以及模糊教育中的平衡与失衡之间的方向;而课程的开放性则将课程视为一种开放性系统,因此可能导致课程出现变化、流动或者错误现象,这也是系统改革的一个契机;课程的复杂性主要指课程内容不再是一层不变的,课程目标也不是预先设置好的,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其将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一个过程。现代教育课程改革中首先需承认课程实施的复杂性,并将其从封闭、静态的课程模式中解放出来,恢复课程的动态开放特性,而互动、开放及共同对话的课程模式也是构建后现代课程的关键所在。

1.3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评价观在现代主义教育理论中,教学评价呈现出标准化、定量化、客观性、信度与效度等特征从而导致其形成一种固定的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这种基于理性的教学评价形式虽然满足了我国应试教育选拔人才的需要,但更多的是丧失了教育评价应有的教育价值功能。在后现代主义教学评价观中,其认为每一个学习对象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需要给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见解预留一定的发挥空间。因此,在后现代主义教学评价中,其主张教学评价应该注重教育对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从而充分体现个体差异的平等性;另外,在后现代教育评价中,主张评价目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区分性和控制性。

2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2.1改革高校教育教学目标在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中,反对现代教育观所培养出来的理性、总体性及大写的人,而其则主张培养小写人、生态人。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中,充分借鉴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论的偶然性、差异性、生成性,将传统过高的学目标转化过来。在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中,其教育目标应该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事实,支持、引导和指导大学生个体成为一名符合自身特质的特殊性的、片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对于高等医学院校后现代教育观的教学目标,其目标定位应该具备三层:在现代医学理念指引下,坚持开展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医学研究之路;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发展理想,努力为现代医学事业而奋斗一生。

2.2优化高校课程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中,其认为现代主义课程内容隐性表现出一种“是什么”,而其则这种“是什么”视为一种及物动词,即:可能“是什么”。因此,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影响下要求课程学习者必须对所研究的材料掌握足够的信息,不仅能够完整的分析、解释、表达、解决素所研究的材料,同时还需以离奇的方式及丰富的想象力与所研究的材料进行交流。从上述理论中我们获得启示,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应该注重疑问性、多样性以及启发性,同时还应该形成一种促进探索的课堂教学氛围;由于课程属于是一种转变性过程,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话,更需要教师通过隐喻的方式来激发这种对话。隐喻方式相对于逻辑方式来说更为有效,其具有生产线,其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我们之前所没发现的东西。隐喻具有启发性、开放性且可引起对话;逻辑则是具有一定的界定性,其通过排除、结束等方式来让我们更加清晰的看见我们所发现的。在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中,我们既需要创造性想象也需要一定的逻辑界定,因此,建议教师在进行描述性内容教学时,可以通过一个好的案例来诱导、鞭策、鼓励学生去深入研究,实现有效的文本对话。一般好的教学案例应该具有足够的不确定性,这样才能够引诱教学参与者进入到对话中。

2.3改革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正如前面所述,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即:单一的考试方式)在进行课程评价存在很多的弊端,其不能真实的反映出高校医学教育课程的教学情况。在后现代主义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个内在化、多元化且带有不确定因素的差异性课程评价体系。当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高等院校已经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医学理论课的考试改革进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主要的改革趋向是: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探索以小论文、实行开卷考试及试行诊断性的多次考试等多种形式,采取期末考试与平时考试相结合、笔试与临床操作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主观卷与客观卷相结合等多种课程评价体系,以此来消除传统课程考核体系中存在的弊端。

3结语

后现代教育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美英文学教学;伦理要求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219-01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文学边缘化”正在逐步加剧,文学也失去了展示民族特色及精神的意义;网络化对纸质版文学强烈撞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也在逐渐消退。后现代文学的作品丧失了原本的道德意义,由于历史的变迁,女性主义、多元化主义等的兴起,文学历史也不短的被人们改写。

一、作者与作品关系

在美英新批评声音的不断鞭策下,目前美英文学教学对作品的选择给与了高度的重视,但是这种重视仅限定在对作品的分析下,而忽略了作者本身的背景分析,使得作品成为孤独的个体,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变得杂乱无章。当前的美英文学作品相当丰富,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并不需要饥不择食,而是应当找到可以完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作品与作者;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子啊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个人形象、特征等方面,这既是使学生更好学习文学作品的关键,也是对学生学习作品权利的起码尊重。

在了解作者跟其作品时,我们可以发现有些作者的个性特征跟其作品道德意识相差甚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个:第一、作家道德意识的高低并不展现在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上,如著名的散文学家培根,他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每篇都是精华,每句话都堪称经典,可是在对培根背景的了解下可以知道,其人品让人咋舌,不敢恭维;第二、作者本身的意识感悟与其作品人物的表达恰巧相反,在这个时候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的分辨作者的情感立场,就会陷入所谓的“伦理危机”。

二、审美与道德伦理的关系

文学作品的审美与道德伦理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文学作品不仅包括道德伦理的诉求,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包括超越道德判断的理论层面。文学作品并不仅由其艺术作品决定,文学作品的思想也不仅是道德伦理形而上学的概念而已。在现代文学史上许多优秀经典的作品在刚出世的时候被人们认为有悖伦理、伤风败俗,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的审美观在不断的改变,对事物的看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对事物有了新的、独到的见解。审美观念的转变如果伦理认知的角度背道而驰就有可能会使人审美观走进审美的发面。在人们的审美观念处在低级欲望的时期,道德伦理突显出其重要性跟紧急性。人们现在的审美观念追求的是能够使人轻松、愉悦的,这种观念时人逐渐变得平庸,变得贪图享乐,使审美失去了其崇高的意义。所以,审美与道德在一定层面上来说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并不是处在对立面上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文学作品的审美正是与道德伦理的结合统一。根据特定的道德伦理标准来对人物塑造出与其相符的现象,在人物的思想情感中表现出道德的高尚水准,并且将这种情感感染作者,这正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主要意义。

三、文学作品的理想跟现实生活中的显著落差

文学作品是情感精神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生存形式具体的道德体现。作者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寄托在自己的文学作品当中,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道德情感,同时,作者对文学的诉求还表现在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控诉,在作品中体现了不得志后的虚妄和破灭感。美英文学对艺术的审美通常表现在悖论上,如艾伦・坡曾在诗歌中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最具有诗意的话题莫过于美女之死;济慈曾说过,永恒的青春只能永远的保存在冷冰冰的大理石上[3]。学生对这些“美”与“死亡”概念无法理解,因为这些表达与常理相悖。在这个时候,教师应当坚守美英教学的道德原理,要不然就会让学生陷入危险边缘,对其人生观的形成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解,教师应当明确的向学生说明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特殊观点”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无奈及对事物观念的扭曲,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去对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情感进行揣摩,在学生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

四、小结

后现代语境下对美英文学教学的伦理诉求并不只是时道德伦理简单的回归到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学层面,而是包含了新的任务跟使命。美英文学教学的传授者不只是对美英文学作品的鉴赏者更应当是道德伦理的传承者和传递者。教师应当通过对美英文学课程的教授,弘扬积极向上的心态,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道德双赢的层面,教师还应当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道德水平,完美展现美英文学课程的道德风采。

参考文献:

[1]秦大俊,李丽雪,常丽颖.后现代语境下美英文学教学中的伦理诉求[J].天津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

[2]史丽媛,邹义明.关颖.回归抑或转向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国文学伦理学批评[J].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后现代教育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高校学生工作 教育管理

“后现代”是继“现代”之后的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知识信息化、政治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这些特点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形式和本质,迫使人们尝试运用新的思路和理论理解这些“后现代”问题和现象。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酝酿和产生的。

后现代主义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理智和文化信条进行质疑的思维方式,它拒绝传统的历史分析法和理性主义,并质疑科学的有效性和知识的客观性,对社会科学理论及其管理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教育管理理论也不例外。

基于教育管理的对象及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不少教育管理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后现论,试图把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基本观点引入教育管理理论,研究和解决当前教育管理面临的困境和难题。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教育管理尤其是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教育管理对象思维和行为方式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一方面社会整体氛围和环境正发生着调整和变革,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及由此主导的行为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管理尤其是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必须进行适应性调整甚至是改革,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管理的环境及对象变化的需要,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种依托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可行且必要的。

一、对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的理解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将后现代主义中关于权力、对话、知识等观点运用到教育管理理论,为教育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宽阔的想象和创新空间。当前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一些学者基于对后现代主义的不同理解和研究偏好,提出了各自的思想和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格林菲尔德、霍金森、英格里西、麦克西等。正如后现代主义反对理论“迷信”、崇尚知识开放,对不同学者提出的教育管理思想,我们也需要批判性地理解和接受。笔者认为,这些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启示可以从教育供给、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理解。

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教育组织处于供给方的地位,而教育对象则是教育的需求方面。作为供给方的教育组织,应该适应教育对象和外部约束条件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发展,没有统一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形式和本质。该观点的核心内涵或者启示在于,教育组织不能一成不变,一方面由于不同性质的学校,由于教育的目标、对象及所处的环境存在显著差异,教育组织必须随之适应变化并形成新的特色。另一方面,同一学校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教育对象的属性和需求存在阶段性差异,需要教育组织根据不同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

从教育的指导思想看,理论指导实践,好的教育工作需要有“好”的教育管理理论作为指导。但是,何为“好”的教育管理知识和理论?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和认识。从宏观层面上说,好的教育管理知识和理论需要紧跟世界教育潮流,及时引进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实践;从微观层面上说,由于教育组织的性质和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学校、专业、年级的教育组织需要具有各自的特色和针对性,用先进的教育管理知识和理论针对教育组织的调整进行创新。

教育组织的变革和知识理论的创新和调整,最终都反映在教育过程之中,换句话说,教育过程体现着教育组织和知识理论创新的成果,这是由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教育管理是事实和价值统一的过程,把教育管理的价值问题排除于教育管理过程之外只重视教育管理的事实,长期以来质问“事实怎样”,而不关心事实背后为什么会这样及应该怎样的问题,把复杂的教育管理问题有意简单化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现代教育管理学把重点放在管理技术的研究上以提高管理效率。所以,教育管理不能仅仅注重事实,而是要把关注点放在过程之中,更加注重对价值问题的考察和研究。

如果说教育知识理论及教育价值关注的是“好的教育管理应该是什么”,那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则解决的是“好的教育管理应该怎么做”。在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看来,教育管理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因为组织本身的动态性决定了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把权力变为管理的实践需要有效地对话和沟通,而对话和沟通从根本上说是对教育需求的一种“市场调查”,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这种调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高校学生主体特征变化与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运用路径

从以上几方面看,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对高校学生工作是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的,它更注重对学生主体属性的尊重及对学生主体特征变化的及时反应。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运用到学生工作中,要求正视后现代主义思潮下高校学生主体特征的变化,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工作的成效。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下高校学生主体特征的变化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一些非主流的、多元的文化思潮通过网络媒介冲击思想尚未完全定型的当代大学生,对他们的文化观、信息观、价值观、竞争观、民主观等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最直接的是青年尤其是青年学生。学生的主体意识强,独立性强,有创造性,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媒介,方便地与外界沟通,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大大提高,生活上比较休闲、随意。但我们也发现他们在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享乐,不愿吃苦,戒备心强;精神上,缺乏远大理想与抱负,缺乏精神支柱与坚定的信念;心理上,由于多重价值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阶层人群及处于同一年龄段的其他群体明显要差,多数处于“浅灰色区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时,容易产生适应与情绪障碍。

(二)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路径

1.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创新学生工作理念。

后现代主义崇尚差异性、偶然性及文化多元主义,不一味寻求“同一性”,强调各种各样的“差异性”。从这点出发,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承认学生是独特的、唯一的个体,建立差异性的学生发展观和多元化的学生评价观。

以人为本,从学生个体需求出发,构建差异化的学生发展思维。不得不承认,在现今的高等教育中,依然还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忽视个体需求的问题,按社会需求塑造学生,把他们看做是知识的容纳器,并按社会需求塑造学生。在学生工作中,强调学生按照统一的步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规格学习和发展。学生工作者在很多时候扮演“灭火器”、“高级保姆”等角色;学校往往以“不出事”、“求稳定”为评价学生事务管理的标准,力求“管住”学生而不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忽视培养学生能力的全面性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差异化的学生发展观承认学生都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是由生物的、地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和职业的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实现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激励学生在思想、知识、思维、能力等方面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和多维性。

主体平等,从学生主体差异出发,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观。学生不是标准化的商品,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对于学生评价,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者面对多少个学习者,他就必须建立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关系,产生多少种不同的影响,接受多少种不同的评价。而在学生管理中,学生工作者按照自己的预期要求学生,按照自我设定的标准评价学生,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学生不仅受到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不平等对待,更受到排斥和贬低。事实上,在我们认为的好学生之外,有很多学生毕业后在他的工作领域中做得非常出色。所以,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理念能激发个体存在和发展的潜力,使其发挥更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尊重学生内在需求,提高学生工作实效。

满足学生身心素质和能力发展的需求。大学课堂上,学生可以学到专业知识,包括一些思想品德课程。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绝不仅仅是专业素质,高校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就充当了提升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是学生工作者的主要阵地,如何设计、架构“课堂”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创造性,非常值得深入研究、探讨,如很多高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和明确的生涯发展目标,把注意力吸引到思考自己的内心和职业发展上来,把各种学习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求,这样,高校学生管理已事半功倍。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也是管理的基本前提。我们尊重世界的丰富与多元,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在多样化管理的同时,实行“平等”管理,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不要用所谓的“好学生”的管理方式“雕刻”所谓的“边缘人”,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他们个性发展。

3.树立平等包容的师生关系观,创新师生交流模式。

后现代主义反对权威,推崇对话,强调开放性、平等性对话,倡导不同认识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主张一种开放、公平的对话,以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它追求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我—你”的关系的内在生成。它认为教育过程中,学生与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即二者作为两个主体在交往中发生相互作用,谁也不是客体,谁也不能操控谁,亦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另一方身上。

在传统观念中,教师是以一种权威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师为上,生为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封闭的,缺乏对话和交流。这种人治管理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很少有创造精神。后现代主义为我们重构了一种平等、对话、宽容、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创新师生交流模式提供了可能。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共同学习、相互影响、包容的互惠式关系,人格上是平等的、朋友式的;教育过程中是民主的、双向的;教育方法上应是服务的、“教学相长”的。和学生平等交流对话,其目的不在于证明一种立场的正确性,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将不同观点联系起来,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通过真诚对话寻求真知,达成共识。同时,应该宽容学生在知识和行为上的错误,理解、帮助他们,而不是打击他们。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智服人,走进学生的心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他们在成长、成才、学习、生活、就业、交友、娱乐及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给予正面引导和帮助。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尊重和真诚,他才会走近教师,聆听教师教诲,接受教师影响,真正从内心认同学生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复兴.后现代教育思维的特征与启示[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2]王梦.后现代主义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2).

[3]刘朝阳.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4]禹露.从后现代教育管理视角看我国教育管理的方向[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3).

后现代教育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后现代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课程建设

20世纪中期,后现代思潮萌发于西方发达国家,因为其本身具有强大的“否定性”和“批判性”功能,矛头直接指向“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和“完人主义”的霸权地位,所以受到社会的推崇。后现代思潮学派众多,观点各异。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态:一是激进的或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二是建设性的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三是简单化的或庸俗的后现代主义。其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于我国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帮助学生认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树立生涯规划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一、后现代思潮关于人性的基本特征

纵观西方国家教育的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三个阶段。前现代教育认为上帝是万物的主宰,现代教育则崇尚科学,崇尚理性,于是人取代了上帝。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失望地发现,“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于是,后现代主义学者福柯惊呼“人死了”。后现代教育打破了人的主体性的现念,给予人和人性研究更多的解放和自由。

二、后现代语境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的启示

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后现代教育反对宏大的叙事,重视自组织过程和隐喻的教育方式,具有解构性、多元性、开放性、平等性的特征,对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师地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第一,解构性注重教育的差异性。第二,多元性关注与学生的对话。第三,开放性要求知识的科学整合。第四,平等性要求重构教师角色。

三、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规划课程建设的几个观点

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研究上,多尔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把课程概括为“4R” 标准,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认为课程应该具有解构主义和非线性特征。课程内容应该具有适当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失衡性,这种不确定性需要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相互协调。

第一,重新诠释教师角色

在后现代语境下,教育以“完整人”教育为核心。教育不再只关注于结果而更重视过程,知识也并非是终极的真理,为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这是一门融理论性、实务性和经验性于一体的课程。在课程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备课阶段,教师是一名导演和策划师。既需要通盘考虑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做好课堂方案的策划工作。在上课阶段,教师是一名组织者和倾听者。一方面课程教育教学的进程离不开老师的组织领导,另一方面在活动体验分享中,教师要用心倾听,发现学生描述性语言背后的隐喻意义,以同理心去理解学生,达到共情。在成绩考核阶段,教师是一名裁判员。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需要在知识、技能、态度、观念等方面进行客观合理的评判。教师扮演的不同角色,充分映射出后现代教育所提出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的理念。具体而言,既不能将教师“权威化”,也不能将教师“边缘化”和“不作为化”。

第二,活动体验的创设

后现代教育提倡知识的境遇观,重视知识的体验。为了全面深入地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活动的体验十分重要。首先,活动体验符合大学生认知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其次,活动体验贴近真实生活,有利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最后,在活动中能够真正实现“知”和“行”的统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实践证明:失败的活动体验只偏重于泛游戏的娱乐要求,忽略内在的反省和感悟。成功的活动体验寓教寓乐,在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引人深思,有效地实现知、情、信、意、行的有机结合。

在课程中经常使用的活动有: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活动法、模拟场景法、小组讨论法、户外拓展训练法、学生讲课法、体验交流法、问题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社会实践法、生涯人物访谈法等。

第三,对话方法的运用

对话是后现代教学的主要方法。在进入课堂教学情境之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对话。对话和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克服单方面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

第四,课程评价机制的确立

后现代教育理论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 后现代主义的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后现代教育思维是重视个人意愿和参与,崇尚创造性、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中性等特征。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不可能无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将无法避免地冲击着中国教育理论的构建与教育实践的运行实施。尤其是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体制的构建。应该超越后现代思维,将后现代主义思维中的特色融入到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构建的进程之中。

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后半叶风靡于西方思想界,并逐步影响到全球的各个领域。当然,后现代主义不可避免地影响、震撼着我国高校教育,也毫无例外地冲击着现代高效的教育思维。因此,深刻地剖析后现代主义,对于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反思与重构,更好地推进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借鉴。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点

后现代是充满诱惑的世界,里面容纳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它又是一个多元、没有统一标准的空间。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后现代主义者们用“后现代性”为工具,对现代性进行反思与批判。后现代主义的特征:(1)不确定性;(2)破碎性;(3)反传统性;(4)趣味性;(5)内在性;(6)整合性;(7)中性化;(8)扁平化。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挑战与扬弃。在思维的方法方面,后现代主义强调整合性与扁平化。在思维的性质方面,后现代主义属于非线性思维,非理性主义强调的是一种直觉、一种自由、一种个体上的选择。

二、后现代主义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制提供崭新的视角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充满新意。新意不仅在于把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的一个独立目标,而且把教育放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首。中国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七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中国教育应该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才能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发挥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作用。

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在不断的前进,从工艺美术教育到设计艺术教育的20年历程里,我们的设计艺术教育的总体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在构筑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体制的这条路上上仍然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前进。进一步深化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要求的认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研究思考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思路,积极解决学校在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后现代主义为高校教学体制研究重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质量观,我们生活在后现代时代,后现代主义教育体制更加注重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人才。就课程而言,不再追求课程的统一,内容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可以加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中的主客体的关系,教学主体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二者在对话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进一步提高学习实效;就教学评价而言,不在是一次考试成绩决定,而是兼顾更多其他的因素,达到综合素质评定的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说过:“大学,必须赶上世界变化的节奏。我们的教育要从体制、机制、教材、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而首要一点就是教育理念的创新。理念有一个以谁为主体的问题。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对学校来说,以学生为主体,首先体现在学校职能的转变,从管理转向服务。我们要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启发学生的自我服务。”这不难看出,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整在发生主客体互动的变革。

将教学体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利用最大的教育平台,创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态度,最终达到双赢的社会效应。

三、运用后现代主义思维对当代高校艺术教育进行再思考

后现代教育思维具有重视个人意愿和参与,崇尚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趣味性和扁平化的特征,它不可避免地冲击了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上的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并进而与学校的教育体制,教育思维都发生的激烈的碰撞。如果能够加以合理利用的话,后现代主义思维能够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教育,根植于各种文化背景、各种局部性和特殊性的知识以及各种各样欲望上,它还很重视作为“生活方式”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的学习经验,它必须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以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能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

思维方式的革命将给高校教育带来新生力量,也只有认定一种新的、更为合理的思维方式,开启一个崭新的教育时代。

后现代主义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颠覆还表现在研究思维的转变。在这方面,它吸收、采纳了分析哲学、当代释义学以及法国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以语言取代了以往的意识,这种思维的转变标志着,研究焦点不再集中于认识主体和意识内容,而转向语言学的讨论,讨论主体群之间的活动及关系。这种思维倾向凸显了以往教育研究中差异性受压抑的问题,从深层次上直接介入语言——知识之间关系的讨论。后现代主义特点具有分散性,没有绝对明确的界限, 所以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思维的创新给予了更广阔的空间。后现代主义树立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将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运用到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中去,以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重新思考一些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性高校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艺术设计教育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时机的成熟,新思潮的冲击,传统艺术教育应该突破原来的体制,打破旧观念的束缚,构建全新的教学理念、营造一种符合时展特征,又有利于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现行教育模式。

从某种意义来看,后现代是对现代性的超越,其所揭示的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方面正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所缺少的。后现代的思维特点为我们的现代教育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思考和融入后现代思维的合理内容,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 晓:浅谈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教学管理 [J] 《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07年第11期

[2]任 虎 马 辉:《关于综合性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几个问题》 [J]《艺术教育》2007年第1期

[3]马永建:《后现代主义艺术20讲》 [A]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序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