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应用技术本科;体育教学;专业人才培养;对接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2-0029-04
应用技术本科院校是基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技术技能创新积累,直接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的一种学校类型。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1]。
以“基础、普及、提高”为主线,以“终身体育”为方向,是应用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体育课程要发挥好服务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需要寻求融合要素,以课程为载体,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对接。
一、体育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接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学科,通常以追求专业化的运动技术和促进身体健康为目标。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体育课程教学是将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融于身体活动的教育过程,其课程目标一般分为五个领域:一是运动参与目标,即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意识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二是运动技能目标,即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三是身体健康目标,即使学生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根据自身体质状况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形成一种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四是心理健康目标,即使学生自觉运用适宜的体育活动或方法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能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五是社会适应目标,即通过体育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使其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表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奉献精神。总体上看,体育课程目标指向“知识与技术”“体质与健康”“能力与素质”三个方向。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管理和服务基层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这些岗位工作的性质是脑力与体力相结合,要求技术人才既要懂理论和技术,又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2]。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持续工作是以健康的身心为前提的,而要获得健康的身心,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至关重要。而这也恰是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所追求的基本目标[3]。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核心要素,是课程发展研究的方向与灵魂。体育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方向上是一致的[4]。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程方向、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和评价等问题,也关系到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从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按照不同类型专业特点有侧重地调整体育课程目标,即明确体育课程教学需要辅助应用型本科学生哪些方面能力的发展及实现方法等,既要保证基本目标实现,又要助推专业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的基本要素是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最关注的问题。不同的专业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是不同的,体育课程目标亦应与此相契合。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人们在岗位操作、技术实施等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信与坚韧、运动能力、观察力、反应与判断力、解决力、控制力和组织力、合作能力等都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5]。任何一项实践和生产活动都受思想及意识的支配,也就是说,人的肢体活动或所谓的实践活动都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因此,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首先应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实践意识为前提,同时增强学生的肢体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实践意识和肢体能力,才能发展好职业能力。即,体育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体育运动和技能学习激发学生潜在的实践意识,通过思维方式迁移和技能迁移等,解决学生能操作的问题;二是通过掌握运动技术,增强技术人才的肢体能力,解决学生善操作的问题。
二、体育课程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对接
体育课程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对接主要是解决体育教学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问题,通过两者的融通与渗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效益,提升体育课程价值。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一般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其中必修课又分普修课和专修课两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公共体育课安排中,一般是在一年级开设体育普修课,设置基础课程项目,如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及体育运动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大学二年级时,体育课一般设为专修课,教学内容以必修选项课为主,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选择某一类运动项目进行系统学习,掌握该项目科学锻炼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事实上,这种专修课开展得并不理想,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学校资源限制、学生参与意愿不强、项目脱离学生生活等。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应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从知识与技术结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确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课程要素与体育课程要素的共有内容,将专业需求分解在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及课程内容中,以体育学科知识和技术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通过体育课程教学来达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目的。基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改革体育课程设置结构及课程内容,实现体育课程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对接。具体策略如下:
一是调整体育课程结构。在不增加体育课数量的前提下,可将一年级的基础课改为选项课,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发展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二年级、三年级时,结合专业需求开设特色体育必修课和选项课,按照知识与技术、体质与健康、能力与素质三个方向,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改变体质、急救知识、个人卫生、运动生理、教练理论、保健知识、心理调节、体育游戏、技能体育、竞技体育、岗位体育、生活体育等课程内容,从社会、文化、教育、心理、保健、竞争、合作、交往、娱乐、竞技、生活、职场等方面实现与专业人才培养内容的对接[6][7][8]。这种课程体系设计的突出特点是,跳出了单纯的竞技体育教学和生物体育教学的限制,拓展了知识体系,为满足学生专业学习、个性学习需要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是改革体育课程内容。在确定课程内容时,从技能、知识、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来选择。首先,依据各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内容来确定该专业要求学生学习的工作任务,从中提取与体育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在确定体育知识内容时,先逐条针对每条体育技能确定要获得该技能的学习者应当“知道”的内容,即知识内容及其要求,仔细地列出每条知识内容,并根据技能形成要求、教育层次和课时容量,认真甄选每条知识;在确定体育情感与态度内容时,也是先从工作任务入手,确定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职业精神和态度,最需要的工作品质是什么,然后将其融于体育项目中,让学生通过体育项目的执行发展各项工作品质并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最后,将这些知识、技能、职业态度和情感需求进行汇总,开发和创新体育课程项目。
三是拓展体育课程空间。终身体育强调个性能力的发展和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理念,其包含着人的一生中都要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含义。终身体育的实现,意味着除学校体育外,学生将来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都要参与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因此,创新学校体育课程模式,与生活体育接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观念,就成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任务。创建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组织,是拓展体育课程空间的重要形式。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社团组织在满足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条件下,以健身为目标,促进学生个体运动技术技能的形成,使学生在学会运动技能的同时掌握评价自身运动水平的能力,并学会在遇到运动伤害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知识,为学生实现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学生健身及休闲体育的管理,在确保其规范化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健身指导员的整体素质,完善校园内部体育组织机构,促进其健康规范发展。依托各类体育组织开展各类科学健身讲座和系列休闲体育活动,举办体育知识竞赛,促进体育知识传播的多元化。
三、体育课程实施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的对接
体育课程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学生的职业成长、终身健康发展服务。要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转变为人才的现实职业能力,需要一个知识和技能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习得、应用、迁移和建构四个环节。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法。要实现两者的有效对接,需要关注四个环节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是习得。习得是因学习、练习而掌握,是个体获得事实性知识,并习得外显动作、对内调控能力的过程。对于体育知识和技能而言,习得过程是在原有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基础上不断扩大认知和实践范围,形成对体育知识和系统技能的全面认识的心理活动。同样的,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需要经历一个习得的过程,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会在不同的项目学习中进行创新的尝试,从而获得不同的学习结果。有效的习得过程,是在短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法将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操练而习得,形成基于不同个体条件基础的运动能力和专业能力结果。
二是应用。仅有习得,没有知识体验的实践过程是难以实现创新的。应用是在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真切感受和对体育活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在活动中体验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对其产生情感并创新具体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动作性知识和动作技能产生及创新的策略,这也是通过个体体验将知识与技能进行实践转化的重要过程,更是学生专业发展的必经过程。
三是迁移。迁移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学生已经获得的体育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影响;二是指学生已经获得的体育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其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影响。本文所讲的迁移主要指后者。要实现迁移,首先必须学会反思。反思是指学生以反身性的自我观察、分析、评价等方式,对自身经验、活动或身心结构进行从外在本质到内在本质把握的过渡。在迁移过程中,学生通过深刻反思感受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升华过程,将其经验和思维方式转移到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中,并通过专业实践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四是建构。在反思和迁移的基础上,学生以自己独到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视角去感受、体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过程,并在实践中将体育知识及思维过程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即建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这种建构不是单一和单向的活动,是在个体自己主动、积极的调控下进行的持续、反复的改变过程。
四、体育课程师资发展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对接
无论是对于体育教学,还是对于专业教学,都应注重教师的个体因素,以教师个体素质的提升消解学生个体因素中的不良倾向,真正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强化体育课程师资对于专业人才培养内容的认知,使其与专业师资达成人才培养共识。具体策略是推进体育教师转型发展。
一是从教学型转向教学型与科研型并重。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体育系部承担着全校各专业的公共体育教学工作,并要根据专业的不同需求调整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这不仅要求体育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深谙专业人才培养规律,了解各专业对体育教学的需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懂研究能钻研,可通过课题研究、学术活动、与专业教师结对等方式,提高体育教师科研能力。
二是从通才型转向通才型与专才型并重。体育教师在承担公体课教学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加强某项体育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习与锻炼,加强专项体育技能发展,与某大类专业人才培养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需求相对应,学校则要用经费资助、重点培养、破格任用、选拔骨干等竞争激励机制推动体育教师迅速成长[9]。
三是从技术型转向技术型与反思型并重。有研究显示,教师认真备课程度、是否与学生一起进行技能练习、教学法的适宜性、教学组织的有效性等教师个体因素,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教师是否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学生是否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等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次要因素。由此,既要关注教师的技术性成长,更要关注教师的反思能力培养。可通过专题培训、案例分析、小组互动、观摩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反思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反思,通过反思和迁移,将体育教学与专业教学、体育学习与专业学习更好地联结起来。
参 考 文 献
[1]庞丽静.600 所本科转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酝酿大变[N].经济观察报,2014-05-12(3).
[2]陈小虎,杨洋.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20.
[3]汪玲玲.论休闲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6(1):70-71.
[4]东芬.“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体育课程目标实施的思考――基于生命化教育的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4):94-96.
[5]孟繁,谢联瑞,何向彤,钱辉.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构成与标准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5):98-102.
[6]缪建东.生活体育――社区教育新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1(3):103-106.
[7]焦现伟.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4:85-86.
[8]杨岭,全.超越技能的文化表征――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追寻[J].教育研究,2014(10):58-63.
[9]曹勇.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4(12):48-50.
On the Strategies of Linking Sports Foundation Course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Talent Cultivating in Applied Technology Undergraduate Institutes
Zuo Ningning, Liu Ji’an
Abstract As the public foundation courses, to give full play to serve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echnology specialized personne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a need to seek the fusion elements and regard the courses as the carrier to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docking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from curriculum goal, curriculum content an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etc. And it is important to pay attention to guid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transform and develop from teaching teachers to teachers engaging in teaching and science research simultaneously, from general teachers to teachers with general and specialized abilities, from technology-based teachers to technology and introspection-based teachers.
《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是一门工程学科,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思维严密,逻辑性强,并具备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因而学习难度较大[1];另外《化学工程基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接触本课程前,基本上是没有接触过化工生产实际的,对设备和生产流程缺少感性认识。虽然有课程实习,但由于实习学时和实习经费的制约,不可能去很多企业参观学习,一个企业也不可能包含所有的单元操作,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工程的认识缺乏[2]。对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化学工程基础》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反应器和典型化学工艺,浓缩了化工学科中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学工艺学3大课程的基本知识。内容繁多,涉及的知识面广,而教学学时数有限(50学时),内容与时间之间产生了矛盾。另外农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工科课程有一定的难度[3],而且从学生考研究生角度来看,大多数学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不考化工基础而是考化工原理。为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达到少而精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重点讲解化工单元操作内容:如流体流动与输送、传热、吸收、精馏等,而这些单元操作恰恰又是学生考研的主要内容。
同时,对于一些主要本文由收集整理内容,我们还会安排专门的习题、例题讨论课,还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通过做习题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计算,同时通过习题还可以了解和解决生产实际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设计性和操作型问题。
2丰富教学手段
对于《化工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环节,考虑到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还采用“书本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就会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欠佳。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大量引用图片、设备模型、投影、动画等直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人理解单元操作过程的原理,形象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设备原理与结构,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每一章内容在讲授前会先让学生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让大家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展开具体的介绍,而在每一章内容讲解完以后,又会与学生一起共同讨论总结,引导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活记,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比较记忆。为了避免给学生造成这门课程知识离散、内容支离破碎、杂乱而不成体系的现象,在教学中加强各章、节内容之间的衔接,同时也指出其差异。
另外,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忘联系生活实际,采用联想教学的手段。我们根据所学内容,巧取生活中的素材进行联想,把学生引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化学科学来实践生活,在生活实际中学习知识[4]。事实证明,在教学中联想生活常识,无形当中就拉近了课本知识与实践的距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联想生活常识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
3创新实习方式
对于化工生产企业来说,为了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一般不允许学生在较短的实习期间内进行实际操作。在很多情况下学生是以参观与听课的形式学习,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会出现走马观花,应付了事的实习态度,实习效果不好。这样一来,学生感到乏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质量不高。对此,我们在安排学生去工厂实习之前,先安排他们到一个中试基地(目前已经不再作为中试基地使用了,仅供学生实习使用)去体验,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些简单的操作,这样学生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使其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另外,我们还利用一些仿真软件帮助学生在实习之前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学生一旦真正到了生产现场,就会很快适应生产环境,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对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明显提高了。
4结束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31-02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体育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终身进行体育运动锻炼意识的重要前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重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笔者认为,开展初中体育激趣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设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情,指的是由外界事物激发的心理反应;境,指的是客观外界的构成和自然属性。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感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情境,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让学生更为形象地感受某种抽象或单调枯燥的理论、技能,从而使学生较容易理解教师的意图,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通过多媒体、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不同手段,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等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改变学生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单一教学形式。体育课程具有鲜明的活动实践性,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营造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尽快地融入课堂,使其感受到体育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不可或缺的,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例如,在教授“直线跑、立定三级跳和爬越障碍物”的内容时,如果教师单纯地给学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和动作要领,学生并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枯燥的理论和复杂的动作要领可能会使他们对教学失去兴趣。笔者通过对“直线跑、立定三级跳和爬越障碍物”的教学内容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这三个教学内容其实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在影视作品中常出现的故事情节:“直线跑”――逃离虎口,“立定三级跳”――跳过断崖,“爬越障碍物”――翻过城墙。于是,笔者据此创设教学情境。接着,笔者进行技术要领传授,再组织学生分组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能以最快的速度全员“虎口脱险”。这样教学,使得原本沉闷的课堂氛围顿时活跃起来,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二、张扬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新课程改革摒除了传统教学误区,更为关注和倡导学生的个体感受和诉求。不同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上存在较为分明的个性差异,因此,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诉求,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感受,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例如,在一堂体育课上,笔者给学生教授“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头手倒立”等动作。基本动作要领教授完毕后,笔者组织学生分组复习所学的动作。这时候,突然从一组学生中传出掌声和阵阵欢呼声。原来,是该组的一名同学正在练习“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头手倒立”的全套动作,他创造性地把“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头手倒立”这几个动作连贯地编排在一起,中间还加上了几个自创的动作,整套动作做下来不仅顺畅,而且非常生动活泼,简直就像是一套十分赏心悦目的健美操。笔者灵机一动,结合那位同学的创意,把零散、分开的“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头手倒立”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编排,启发那位同学在原有创意基础上形成一套简单易学又富有情趣的动作,并让他表演给同学们看。同学们对这套动作大加赞赏,笔者借此机会问学生们是否想学这套动作。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回答后,笔者让全体学生一起跟着创造出这套动作的同学一起练习,同时启发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学习和训练中,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创意。这样,不但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求知探索的学习空间,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极大地鼓舞了富有想象力和敢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增强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三、激励评价,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阶段,他们对长辈尤其是教师有一定的崇拜心理,十分关注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是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估的主要手段。初中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待学生的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内容要科学化,要实施激励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尺度应该是多样化的,而不应该“一刀切”,简单粗暴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不可取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育的奥妙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运用正确的激励手段,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动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时,切记要使用恰当的语言、温和的态度,应多使用激励性的话语,给学生以正能量,促进其健康发展。
例如,笔者教学“障碍跑”的内容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障碍跑”是一种竞技项目,要求学生跨越一定的障碍物并能够率先到达终点。在教授基本的动作要领和提出注意事项后,笔者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领悟进行自由训练。然后,为了提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加深学生对“障碍跑”竞技活动的理解,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笔者直接诱导他们自己去探索新的障碍物的设置方法,并分组进行“障碍跑”的比赛练习。学生们显得非常兴奋,有的把呼啦圈放置在跑道上,模仿山洞,将“障碍跑”变成了“钻山洞”;有的则在跑道上放置了软垫子,形象地称之为“过独木桥”……可谓各显神通,精彩纷呈。对于学生充满童趣和创意的想法,笔者十分赞赏,毫不吝啬地称赞他们,夸他们想法多、有创意,对各个小组的表现都一一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有一些小组因为组织能力不足,在比赛时表现不佳,但是,笔者也对他们的表现进行了肯定,表扬他们不服输、不怕难的精神。这些有针对性的激励评价,使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自信心更足,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会展英语;课程教学
一、引言
会展是会议、展览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由多个人集聚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体性的物质、文化交流活动。广交会的诞生,使广州成为当代国内会展业开始最早的城市,改革开放进一步促进了广州会展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广州与北京、上海并列为国内三大会展中心城市。为满足广州对会展人才的需求,学院于2009年率先开设了会展专业,采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会展专业人才。
工学一体化教学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工学一体化是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相结合到一体化程度的简称,所以工学一体化教学就是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结合起来的教学活动。在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系会展策划与实施专业(高中毕业生起点三年制高级技工班)开设了一体化必修课程会展英语。该课程结合专业职业发展阶段贯穿两学年,笔者对课程设计和实施作了一些尝试。
二、教学模式设计
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分别属于教育类学校学习与经济类生产经营这两个不同的社会领域,因此,没有必须的特定条件,学习和工作两个过程无法结合,即使结合,也难以体现出应有效果。为了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工作”,教学过程起到了衔接作用。基于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会展英语课程开发在前期专家访谈基础上,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
1.典型工作任务
基于工学一体的会展英语课程开发中,典型工作任务的提炼起到关键性作用。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是一项具体的专门工作,是根据一个职业中可以传授的工作关系和典型的工作任务来确定的,具有职业的典型意义,同时具有促进该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发展的潜力。
如表1所示,学院会展英语课程与其他会展专业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均源自工作任务模块和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将会展专业人员职业发展阶段(入行、成长、立业、提升)和具体岗位工作内容(业务员、项目助理、项目主管、项目经理)结合,由行业专家、学校教师和课程专家共同确定提炼。因此,确保会展英语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过程与其他会展专业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过程相吻合,与真实工作内容和过程相一致。
2.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设计是确定学习目标、内容和学时要求,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的工作与学习任务,并按照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时间上的排列。它一般包括学: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学习与工作内容、学时要求、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估等。
以考核评估为例,作为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考核评估既是教师了解自己“教”,也是了解学生“学”的情况的重要根据。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下,考核评估阶段也一样提倡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是把评价的一切都交给学生,而是在评价中,创建有效机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和评价的目的,使学生在参与评价的同时,接受教育,学会评价。因此,工学一体化会展英语课程建立多元化的、合作互动式的评价体系,从而帮助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教学起调节、促进作用。
以学习任务“Sales Booths Assistance(协助招展)”为例(见表2),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有机结合。过程性评价常用表格、问卷等易操作的评价工具即使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状态,并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和发展。总结性评价除涵盖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评价量表外,常让学生以解说展示的方式对综合性任务进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参与评价和勇于评价的意识。
多元化的考核评估方式将过程和结果有效结合,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
3.学习情境
工学一体化课程中的学习情境是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应的、包含任务的工作活动事件。因此,会展英语课程的每个学习领域内均设计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即学习情境,使与相关职业工作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反映。为使学生从经验的积累达到策略的提升,学习情境的设置要在同一范畴内至少设置3个以上(见表3)。在这一系列的学习情境中,过程、步骤和方法是重复的,但内容是不重复的。通过学习与训练,找出其差异性,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在策略层面得到提升。
为真正体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工学一体化要求,笔者还将学生带到展会现场,为会展英语课程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英语是实际工作中的交流工具。如09级学生参与了2010年第七届广州车用空调展。展会前在学校学习相应学习情境“Exhibition Reception”,并根据展会资料做好准备工作。3天的展会现场,学生能直接与专业观众沟通,灵活处理问题,获得了会展公司的好评。学生不仅获得学习情境的切身体验,还实现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
三、实施建议
学院工学一体化会展英语课程已实施近3年,首届09级学生已进入全面实习阶段。尽管本学院会展英语课程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笔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有待完善的方面,据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学实训建设
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学院能充分利用广州会展业的优势,加强与会展公司的校企合作,同时,也在校内办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但这需要学院各部门和各专业课程的协助才能得以实施。大部分教学内容的实施需要的是校内的实训资源,因此,完善会展实训软件和实训室的匹配是十分必要和紧要的。
2.教师队伍建设
工学一体化课程往往重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关系,但教学过程才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学院会展英语教师都具备基础英语的教学能力,也通过下厂实习去了解会展行业的实际操作程序。但会展行业的发展是快速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会展英语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培训,通过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和外出挂职锻炼及时了解行业和市场的需求,从而形成英语水平高、会展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又能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的专业教学团队,以提高会展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3.教材建设
学院工学一体化会展英语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建设在近3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尤其是工作页的编写结合工学一体化的要求和征集行业专家的意见,内容上体现了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但除教师外,工作页更多的使用者是学生,因此,今后在案例和素材的选取方面应考虑学生的智能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学习需要和职业准备需要。教学过程还应重视与辅助教材、教学媒体的结合,使学习情境更真实,教学内容更丰富,进而形成有声有色的课堂。
四、结束语
会展行业是一个新兴、快速发展的行业,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完善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教学尝试,基于工学一体的会展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获得学生的肯定并取得初步的效果。但教学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要保证教学实训、师资队伍和教材方面的配套,以突破会展英语课程教学中的瓶颈问题。构建较为完整的工学一体化会展英语课程体系,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馈和调整,进行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为最终实现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的培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黄景容.工学一体化教学与三个平台的运用[J].中国培训,2011(06).
[3]孙鸣.英语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历程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起步,由理工科迅速扩展到农、林、医、财经管理、师范等专业,到80年代末,全国几乎所有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初步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成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并于1997年颁布了《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1997]155号),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在当时的环境下,计算机基础三层次课程体系既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又有力地保证了学生在大学期间计算机教育的连续性,使计算机基础教学步入快速规范的发展时期。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及研究水平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55号文件颁布已有数年之久,三层次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向纵深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作重大调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教指委于2004年及时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俗称“白皮书”)。“白皮书”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1+x”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即非计算机类专业新生统一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续计算机基础课程根据不同院校不同学科专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再陆续开设“x”门。“白皮书”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实践证明,“白皮书”的颁布,对保持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的良好势头,深化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课程体系的确立为新世纪初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促使计算机基础教育又跃上一个新台阶。
2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和实践
2.1科学地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摆脱“零起点”后,面临着的新问题是:如何满足学生的不同专业需要;如何满足学生的不同爱好和兴趣需要;如何满足学生学习敏感点的不同需要。面对形形的需求,当然不可能一个一个地教,因为再多的教育资源也无法满足众多的需求。
我们的设想是,必须科学地有针对性地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分析本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相互间的差异,建立起适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概念多、操作性强、课时少的特点,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抓课程的重点、难点,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地介绍最主要的概念。从2004年开始,我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全面实施“1+x”的课程体系,即全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从第二学期开始,根据不同学科需求,再陆续开设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例如,“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针对理、工科类专业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而对于文、法等类专业则开设“VB程序设计”。在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层次的教学培养计划时,教学内容的组织有较强的可塑性,可结合计算机基础阶段学过的课程,逐步将计算机应用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当中,将教学重点放在解决本专业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及更深入的设计上,这个层次的教育也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如我校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就设置了网页设计、动画制作、图像处理等相关课程。这样就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形成非计算机类专业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2.2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块,因此教材的选用尤为重要,教材的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采用高起点的教材是保证学生获取计算机最新知识的第一步。由于我国高校办学层次多样,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没有材。参照“1+x”的课程体系,我们自编了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系列教材。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紧密结合我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注重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考虑本校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突出实用,使教材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考虑到计算机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我校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我们还精心组织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实验教材,理论课与实验课紧密结合,使学生切实通过实验消化掌握书本上的抽象知识。
教材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几年来,我们不断更新改进教材内容,基本上每两三年就重新修订教材一次,以适应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例如,2007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的上机环境从Turbo C变为 Visual C++,我们当年就修订了相关教材,及时地适应了新的考试要求,提高了教学起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3重视课堂教学,加强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形式,对于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知识起着重要作用。为使学生掌握知识,具备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应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搞好课程的总体教学设计及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安排。我们依照新课程体系的教学大纲,精心编制教学日历,精心编写教案。在学期开课前,我们组织任课教师先分头编写教案和教学日历,然后汇总,再分组逐条详细讨论。使每位任课教师对整门课程教授的重点、难点、详细讲述内容、简述内容、自学内容、授课时间、进度,达到的效果及目的均做到心中有底,而对每一堂课讲授的具体内容均设计有教学的重点、难点、详讲部分、略讲部分、自学部分、边学边讨论部分、适于多媒体讲授部分、适于板书讲授部分等详细教案。
(2)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由于学时少、内容多、学生多,我们充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文理专业的差异,精讲多练。我们将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上传到课程网站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允许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电子作业,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热情,同学们对电子作业反复修改,反复讨论,极大地提高了作业质量,涌现出大批高质量的电子作业。同时,我们还在网络教学系统中展示优秀作业,供同学们学习借鉴参考,进一步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完成了质量较高的作业,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
(3) 加强教学互动,与时俱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搞好学习的基础。教师应持平等、亲和的态度主动接近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对于所讲授课程,要经常询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我们的做法是,主讲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到机房指导学生上实验课,现场辅导和答疑。每次实验课前,首先现场演示,然后布置操作练习,针对实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在大课中进行及时的讲解,为下一步教学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些教师同时还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帮助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进一步融洽,从另一个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按不同课程成立课程教学研究小组。由于计算机基础课授课班级多,授课教师多,我们成立了多个教学研究小组,教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可以分在多个教学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课程负责人,并规定如果某教师教学中出现问题,将影响他所在整个课程小组的年终考评。这极大的增强了每位教师的责任心,大家认真备课,认真授课,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研究工作中,各教研小组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3小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