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文化工作年度总结

社区文化工作年度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文化工作年度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文化工作年度总结

社区文化工作年度总结范文第1篇

为全面掌握各街道年基层文化建设情况,区文化新闻出版局拟于近期对基层文化建设部分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和全面总结,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迎接市文广新局基层文化中心建设考核验收的相关工作

11月下旬,市文广新局将对全市基层文化中心进行考核验收。各街道要根据要求(具体通知已下发)迅速做好场地和档案准备(包括街道文化中心和各社区文化中心),以便顺利通过检查。同时,为顺利通过年终全市基层文化工作民意测评,区文新局将于近期对全区各个社区文化中心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暗访和抽查,重点抽查文化中心的标识、管理人员配备、功能室划分、年度工作计划、活动公示情况及活动开展情况等。

二、关于街道年度考核有关工作

为迎接全区年终工作考核,请各街道根据《文化工作考核办法》提前做好材料收集和档案整理工作,于11月30日前分别报区文新局各职能部门。

三、调研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和旧村改造社区文化中心规划建设情况

为更好地规划指导下步重点工程项目,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到年,各街道均建设1处以上集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要求,将对各街道拟规划建设的综合文化中心和正在进行旧村改造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请各街道将街道综合文化中心规划情况以及正在实施旧村改造社区的文化中心规划建设情况(具体内容包括具置、建筑面积、投资额度、功能设计、规划情况或建设进度等)于11月30日前报区文化馆。

四、充实文化超市网站内容的有关工作

社区文化工作年度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宣汉县;群众文化;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3-0083-02

近年来,宣汉县群众文化工作在省、市业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大力发展先进群众文化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县县情,提出了建设“巴人文化展示区”的奋斗目标。全县人民充分发扬革命老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全力推进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挖掘巴人文化、文化、土家文化,切实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力整治群众文化市场,初步形成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群众文化发展氛围。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硬件建设有待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不足、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不强以及群众文化骨干力量匿乏等问题。那么,究竟如何进一步加强宣汉县的群众文化管理工作呢?笔者总结几点论述如下。

一、做好政策引导完善融资机制

建立群众文化建设多元融资体系,是保障群众文化建设协调运作的有效手段。在保证宣汉县财政预算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且每年有所增加的基础上,着重加大政策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如社会投资群众文化项目的建设用地可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对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项目,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指标优先安排;对投资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建设的企业和个人,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奖励等等。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吸纳社会资本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投资,从而拓宽投资渠道,保证经费的充足。

在鼓励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投资与捐赠方面,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引导工作。例如,社会力量通过国家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或国家机关对相关群众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经税务机关审核后,纳税人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纳税人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做好类似政策的宣传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对宣汉县群众文化建设投入。

二、加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宣汉县需要建立一个实现“管理有阵地、服务有载体、活动有依托、工作有平台”的工作目标。建议将群众文化建设纳入宣汉县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全县群众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加大群众文化建设比重,以灵魂的地位体现其重要性;制订群众文化建设年度计划和重点项目推进方案。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争取公益用房。宣汉县在解决群众文化组织办公用房问题上,建议可以采取政府投资解决一部分,利用企业开发建设解决一部分,向单位无偿借用或租用一部分的办法来解决。在以往的成效方面,主要在县城内建成了2个50平米的文化宣传橱窗、2个20平米的文化展示形象墙及2个共1200平米的室外群众文化活动场地,用于宣传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文化成果。自2007年以来,宣汉县文化馆先后筹措经费60余万,添置了非线编辑机、专业摄像器材、舞美设备、音乐器材、计算机及其他文化设施等,着力改善了办公环境,为全县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引导群众参与群众文化建设

群众文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到底是为普通大众服务的。宣汉县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从2000年的24.3%,增加到2010年的54%,2011年达到63.3%。只有做到真正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才能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从而吸引群众主动参与。首先,要做好宣传发动,让群众了解群众文化内容与意义。通过开办群众文化论坛、群众大讲堂等形式对群众进行宣传。平时要与群众建立经常性联系,着力培养群众的参与意识;遇重大活动时,采取发放宣传单、设置群众文化活动公告栏、群众骨干走访家庭宣传等。其次,要能够提供群众所需的文化产品。在这方面可以尝试“按需配送”,先通过调查,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再按需调配文化资源,制成“菜单式”目录,各镇、村可自由选择,满足群众多元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站可以涵盖书报阅览、团队活动、教育培训、健身锻炼、休闲娱乐、影视放映、展示展览、网络信息等综合文化服务内容。虽然当前某些村镇还不具备条件,但树立这种主动服务理念对今后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再次,要善于发掘和利用群众文化特长和参与意识。如我县一些老年人自发组成文艺团体,我们立即为他们购置了相应的设备,主动提供场地,引导他们加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我县每年在春节、元旦、元宵、国庆等重要节假日,举办登山、漂流、舞狮、游园、团拜会、广场大家唱、健身操等各项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共计300余次。其中:群众参与的广场类文化活动达60余场次,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达40余次,开展舞蹈、声乐等免费群众培训达5000余人次,参与的群众达10万人次。特别是去年举办的校园歌手大赛,今年举办的宣汉县首届红歌连连唱大型电视歌手大赛,报名参赛的群众近2000人,对挖掘本土优秀文艺人才及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参与意识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四、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培养

群众文化队伍是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必要条件,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是实现群众文化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原动力。加强队伍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巩固现有文化队伍。建设一支年轻化、有活力、业务精、有组织协调能力的群众文化队伍,是保证群众文化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牢牢抓住现有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队伍,造就一支业务精、有组织协调能力的群众文化团体队伍,是当前宣汉县及各镇、村群众文化工作领导者和组织者应做的重要工作,确保现有文化队伍不解散、不流失。二是加大对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对参加活动获奖和文化精品有影响力的,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鼓励,调动文化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抓好文化骨干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文化队伍在巩固中发展,在活动中壮大、扩大群众文化的影响力,提高群众文化的品位和档次。三是壮大文化指导员队伍。可聘请县群众艺术馆(站)专职人员,社会上和社区内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及各界人士担任,至少达到每个社区1-3人。

近两年,县文化馆组织在各个辖区开展文艺辅导、培训80余次,办各类文艺培训班近20期,长期坚持办少儿声乐、舞蹈与美术、书法培训班,共培训学员800多人次。通过培训,有56名学员取得了各种级别的专业证书,有60名学员参加了各类艺术类专业比赛,15人获省市大奖。定期抽派馆内的音乐、美术、舞蹈专业老师,到宣汉县老年大学为老同志们现场进行美术、书法的舞蹈的授课,丰富退休老人的文化生活;在县城先后组建了文昌社区“巴人大鼓”、花园社区“腰鼓队”、津碧社区“红绸舞蹈队”、“英姿舞蹈艺术团”、“少儿舞蹈艺术团”等9个社区宣传文艺队,由社区的群众自发组成,不仅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同时为丰富节日群众文化活动,良好的节日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此外,县文化馆每年都定期对基层文化站所的文化专干进行专门的文化业务指导,进一步提高基层文化专干的业务素质。

五、结语

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群众文化设施建设。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社会文化进步、地方经济发展、群众素质提高等大环境大背景的共同作用下完成。

[1]孙朝阳.关于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J].农技服务,2007,(11).

[2]杨宗军.转型期培育农村群众文化的制约因素与完善对策分析[J].甘肃农业,2006,(05).

社区文化工作年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志愿者;培养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48-002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在公益性文化机构有限的从业人员与越来越多的受众群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弘扬志愿者精神,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人士积极参与到公益文化建设中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才能有效缓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同时,由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我国城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部分地区尤为突出,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建立有效的调处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好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作用,着力培育良呼社会风尚,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关爱人心、抚慰人心,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把基层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和引导到改革发展上来,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1.顺应形势,在调研中孕育“递进培养工程”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了文化阵地标准化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志愿者因此应运而生。公共文化志愿者递进培养的指导思想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把优秀的文化爱好者培养成文化骨干,把优秀的文化骨干培养成公共文化辅导员,把优秀的辅导员培养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服务志愿者”为思路,坚持在实践中总结规范,在探索中完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导向和运作管理机制,使县域内所有社区、村居全部配备2--3名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强、具有组织协调能力、传播先进文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

2.分类指导,在工作中落实“递进培养工程”

实施“递进培养工程”,必须抓住关键环节,保障任务目标落到实处。工作中,要建立注册登记、教育培养、管理监督、考核激励等机制,持续用力,深入推进。

2.1层级递进,逐步提升素质。文化部门应牵头组织对街镇村、各企事业单位文化爱好者进行摸底排查,并通过歌手大赛、票友大赛、乡村大舞台等活动发现人才,建立业余文化人才库。一是指导业余文化爱好者组建曲艺队、合唱团等群众性文化队伍,参加农村文化艺术节、城市广场文艺演出等各类文化活动,发挥个人特长,展示才艺,使他们逐步成长为舞台上的文化骨干;二是采取集中培训与具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下发菜单式培训目录,让文化骨干根据自身需求,参加不同专业的培训,提高辐射带动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公共文化辅导员;三是按照职业、特长和业务能力,对公共文化辅导员评定星级,引导他们把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结合起来,提升思想境界,培育志愿服务精神,自愿报名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

2.2加强管理,发挥带动作用。文化机构应不断探索各类文化,才管理方式方法,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管理体系,形成“总分相联、条块结合”的服务网络。文化馆应成立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俱乐部,负责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的注册登记、日常管理、活动规划和协调运作。根据地域区划、工作单位分组,相应成立文化志愿者服务支队,设在各街道文化站以及重点企业、社区,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文化服务志愿者管理。志愿者俱乐部应定期召集文化志愿者,安排编创计划,结合不同时期群众要求,确定活动内容和主题,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培训、文艺演出,参与文明创建、扶贫济困、帮残助老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努力形成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同步提升。

2.3建立机制,保障工程实施。以机制激发活力,把完善长效机制作为推进“递进培养工程”的重要手段,不断建立完善运行工作机制。一是考核督导机制。各级政府应将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列入为民要办的民生实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把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满意度作为考核文化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列入街镇党委、政府年度考核目标。各级政府应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形象进度,一月一汇报、两月一调度、一季度一检查,严格督导。二是投入保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统筹整合资源,为文化辅导员和文化队伍提供物质保障。另外,各级政府还应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标识评选,推出彰显志愿精神、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志愿者标识,经常组织开展志愿者宣誓、授旗、向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送鲜花等多种形式活动,增强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每年要对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比,对表现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并通过在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聘用优秀志愿者,建立起志愿服务与社会认同相对接的考评机制,引导社会关注志愿服务事业、弘扬志愿服务理念、深化志愿服务活动。

3.注重创新,在实践中检验“递进培养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递进培养工程立足于新形势下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积极探索工作的新内容、新方式,以人为本,层级递进,既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网络体系,又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促进和谐的无穷力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一个闪光的亮点,符合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新性、导向性、带动性、科学性的要求。

3.1创新性。创造性地实现社会文化工作的三个转变:一是对文化工作者个体而言,实现了由利己到利他的转变。过去社会上的文化爱好者仅仅满足于参与活动,展示自我,满足个人娱乐需要。经过递进培养起来的文化服务志愿者,既是文化的参与者、传播者,又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了个人风采,服务了社会,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实现了心灵的体验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不仅提升了志愿者个人的道德水平和服务能力,而目通过志愿精神的内化,激发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文化建设的愿望和意识,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社会文化,多方面地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来,担负起更多的社会公共责任。二是就文化行政部门而言,实现了由政府包办文化向全民共建共享文化的转变。递进培养的过程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网络建设的过程,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群众文化服务,有效地挖掘调动起各个行业、各个层次的文化资源,使过去屈指可数的文化馆、文化站少数工作人员孤军作战,变成了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全方位、立体式覆盖,有效地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减轻了政府的压力。三是就公共文化的工作内容而言,实现了由简单的群众文化活动向弘扬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转变。递进培养出来的志愿者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在志愿者俱乐部统一指挥协调下,开展长斯性活动内容丰富,阶段性活动主题鲜明。

3.2导向性。在县级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有组织地推行志愿者服务,是我国基层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文化志愿者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通过递进培养工程,广泛吸收社会各个层面的专家型、专业型、特长型、热爱型志愿者加入到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有效地改变了群众文化过度依靠政府的单一发展格局,弥补了群众文化事业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也为志愿者奉献社会搭建了平台,更好的满足了群众文化的需求。

3.3带动性。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先进文化,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文化必须为社会文明进步服务。在组织发动群众文化爱好者参与社会文化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以先进的文化凝聚人、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

3.4科学性。递进培养工程从理论提出、制度设计到付诸实践,内容不断深化,形式不断创新,始终追求科学,讲求实效,践行“以人为本、注重实践、规范发展”的科学工作理念。一是突出群众在文化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递进培养的目的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重在构建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人才网络。培养的每名文化爱好者都是群众文化的生力军,都要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而把其中的骨干培养成辅导员,进而成为志愿者,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引领先进文化,实现了群众文化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二是实现群众文化与火热现实生活的良性互动。三是顺应了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管理需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其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和给力的精神支撑。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必须先行。

社区文化工作年度总结范文第4篇

一、精心举办各具特色的乡村春晚

全省农民文化乐园(省级、市级)及有条件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0个村),充分挖掘庙会灯会、民俗庆典等资源,以村民为主体,请群众当主角,于2018年春节期间,每村组织演出1台自编、自导、自演的联欢晚会。围绕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主题,以群众喜闻乐见、互动参与的艺术形式,展示我省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等方面的新变化,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新成果,宣传好人好事,热情歌唱新农村、歌唱新农民、歌唱新时代、歌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各县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结合“百馆千村文化结对帮扶活动”,做好辖区内乡村春晚活动的总体设计策划,在活动筹备、节目编排、舞台布置、演出保障等方面提供指导,并结合“群星奖”创作展示提供节目支持。

二、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展览展示活动

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增设服务内容,节日期间面向群众正常开放。其中,公共图书馆联盟120个成员单位联动,以“共读共享,共度书香年”为主题,举办读者活动、百姓讲堂、公益展览、巡讲巡展、网络书香过大年等5个系列、20多项活动。全省博物馆联盟以“文化共享、全民参与”为主题,推出40余项展览。xx博物院还将举办“新年书画笔会”、“新年开门送祝福”、“欢欢喜喜过大年、非遗展示送春联”、“正月十五闹元宵”等年味十足的活动,邀请书法家以及剪纸、糖画、面塑等非遗传承人,现场书写春联、展示手工技艺,猜灯谜、包汤圆、制花灯,深化群众对中华传统节日内涵的了解。全省画院联盟成员单位的书画家将为城乡基层群众开展40多场(次)义务书写春联活动,举办各类书画展览20多个。

三、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

各市县国有文艺院团和民营十大名团、百佳院团要以乌兰牧骑为榜样,争做“红色文艺轻骑兵”。一方面加快进度,尽快完成“全省戏曲创作孵化计划”入选项目的创作任务,将新创大戏纳入演出内容。一方面把文艺演出与送戏进万村、进校园演出活动结合起来,以“文艺进基层,携手迎新春”为主题,新创一批小戏小品、快板相声、音乐舞蹈等节目,选调一专多能的精干人员,组成文艺演出小分队,利用流动舞台车等方式,把舞台搭建在基层,立即到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百团千场”演出活动,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的艺术成果。每个团演出不少于20场。

四、两节期间文化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厅直有关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统筹策划调度、列出项目清单,协调各方力量,精心组织实施,保质保量完成乡村春晚、展览展示、文艺演出等各项活动。

2.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以互联网吧、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场所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抵制杜绝低俗之风,保持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

3.健全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前制定重大活动预案,严防火灾、拥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节日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社区文化工作年度总结范文第5篇

——县文化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回顾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化党总支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文化系统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群众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到98%。

学习调研求“深”,创新活动载体

自活动开始后,每个星期二晚上在文化馆集中学习,每个星期五下午分散学习,组织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文件,并邀请县委党校教授举办了两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会,制作了调查问卷、测试答卷,撰写了学习心得和调研报告,重点围绕深入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推动工作指导转变,促进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牢固树立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意识;深入分析我县文化工作同先进县市区的差距,牢固树立学习借鉴、争创一流、勇于超越的观念。

分析检查求“准”,着力破解难题

遵照“重在总结经验、重在明确方向、重在自我提高”的原则,召开各类座谈会十余次,对学习调研阶段汇总梳理出来的意见、建议,认真进行分析归纳筛选,从中找出影响和制约文化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了问题的专项报告。根据找出的问题,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广大党员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主客观原因,并提出了整改方向,形成了坦诚交流、民主团结、锐意进取的良好氛围。

整改落实求“实”,创新体制机制

在整改落实阶段,全县文化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阶段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立足文化创新,为*建设做贡献”的实践主题活动,突出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解决突出问题、健全体制机制等三个关键环节,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着力解决了发展氛围不浓,工作创新力度不大,工作“一手硬,一手软”,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滞后,社区居民文体活动设施偏少,文化设施不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强问题,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慢,规模小,效益低,文化体制机制不活。健全完善了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机制。认真开展“城乡联建创五好”活动,深入开展“1+1”做群众贴心人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为我县文化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服务全县大局,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文化系统注重突出实践特色,着力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推动文化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后投资60多万元完成了县文化馆升级改造,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投资70余万元,建设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200处农家书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编制了*县“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石雕艺术节,截至目前,全县文化产业已发展到200多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年产值6.6亿元。*石雕文化产业园被批准为“山东省十大工艺品生产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三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围绕春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三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七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举办了首届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节民间吹打乐大赛,*县农民唢呐艺术团代表队获金奖。唢呐《村姑的喜悦》荣获等十部委“四进社区”展演金奖,*县文化局荣获山东省2008年度“繁荣艺术创作突出贡献奖”。四是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整理出版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截止目前,我县共有5项国家级、5项省级、8项市级、49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初步构建起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加强对山东梆子的挖掘保护,成立山东梆子研究会,有效保护和传承了优秀地方戏种。五是大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了奥运保障行动、网吧及网络游戏专项治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多次受到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