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化学与能源

绿色化学与能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化学与能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绿色化学与能源

绿色化学与能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化工;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措施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排放的工业污染物,使人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危机。化学工业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客观上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等负面效应。环境污染多与化学工业有关,例如臭氧层空洞、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白色污染等。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问题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由此也催生和促进了绿色化工的快速发展。

一、绿色化工的概念

绿色化工又称为可持续发展化工,是指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工艺源头上运用环保理念,推行源头消减,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从而降低了成本,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绿色化工使化学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从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

绿色化工利用各种高新技术,用无毒、无公害的合成或天然原料,或者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实现原料的绿色化;以绿色化的原料在绿色化的高效催化剂、 溶剂、 助剂等作用下进行原子经济反应,实现化学反应绿色化;采用绿色化的原料,在绿色化的催化剂、绿色化的溶剂和绿色化的助剂作用下,进行最优化的反应,获得环境友好或环境无毒无害的绿色化工产品;使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所需要的绿色化工产品,不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从而实现废物的零排放,避免污染环境。

二、绿色化工的优点

绿色化工是降低化工污染的最有效手段,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障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绿色化工通过技术革新的手段,使物料得到有效利用,将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从源头上使废物不再产生,从而消除污染,彻底改变以前先污染后治理的局面,使化工污染控制过程,实现由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绿色化工不但环境效益高,而且能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绿色化工可以在环境资金投入不多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显著地削减污染物,使化工行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得到彻底缓解,有效的控制化工污染。

绿色化工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促进化工行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绿色化工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和设备,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物耗,提高经济效益,并把它们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化工挖掘环保潜力,提高化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效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的目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我国发展绿色化工的措施

(1)政府要完善制度支持绿色化工。政府部门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用长远的眼光发展经济,正确认识投入和产出问题,对于污染严重的传统化学工业,要逐步放弃支持它们,要扶持对传统化学工业的绿色化改造,支持绿色科技领域的研究与技术开发,鼓励开发清洁工艺技术以减少污染源。完善各项环境经济政策,实施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与收费制度,鼓励化工企业在中间生产环节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全面推进绿色化工生产。对绿色化工生产,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绿色化工生产的投资和信贷,实施优惠和倾斜的政策。从制度上对绿色化工的发展提供支持,逐步完成传统化工向绿色化工的过渡。

(2) 实行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新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评价的基础是污染物末端治理设施是否达标,重点在污染物治理设施的规模、资金、性能方面。这种环境评价制度,不但忽视了主体生产工程本身的环保措施,而且无视生产过程中少排污染物的潜力,不能满足绿色化工的要求。因此环境评价应从化工项目的立项,扩大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对原材料选用、工艺、技术选择、能源消耗等,实行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提出相应的绿色化工发展建议。

(3)选择重点领域进行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化工行业的科技工作者,要以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出发点,及时调整研究领域和方向,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综合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化学化工技术,大力开发绿色生化工程,如生物煤炭脱硫技术,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发,改善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开发新生物质能源,将生物物质用作化学原料和能源。加大对生物降解塑料催化剂的研究,解决日趋严峻的“白色污染”问题;大力研制开发生态肥料,提高肥效,以改良土壤,减少农业污染;加大对低毒、低成本、无公害、生物活性高的农药的研发,促进农业绿色产业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改革传统化工产品体系。地球上,淀粉和木质纤维素是最多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它们都含有糖类聚合物,用这些生物质作破碎成单体后最为化工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细菌发酵,或者生物酶的催化作用,可生产出无污染、可生物降解的绿色化工产品。这样,既可以保护资源,有可以保护环境,是实现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5) 广泛开展绿色化工的宣传和人才培养。目前,我国社会大众对绿色化工的认识,都还比较肤浅,因此,要广泛开展绿色化工的宣传,提高对人们传统化工产品及工艺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加大媒体力量的宣传,加强对绿色化工的信息交流和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高等院校,为培养国家未来高级建设和管理人才,要在化学化工教材里融入绿色化工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工意识,培养专业的绿色化工技术人才。

总之,由于我国资源和能源消耗呈持续增长趋势,我们面临的环保压力日益增大。在传统化工面临资源匮乏、能源耗竭、污染环境和生态失衡的严峻形势下,大力发展绿色化工,降低污染,节约能源,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的绿色化工[ J].广州化工, 2000年04期

绿色化学与能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化学;发展现状;高中化学

一、什么是“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又称清洁化学(Clean Chemistry)、环境友好化学(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stry)、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 )。绿色化学的先驱、原美国绿色化学研究所所长、耶鲁大学P.T. Anastas教授在1992年给出的“绿色化学”的定义是:“The design of chemical products and processes that reduce or eliminate the use and genera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翻译成中文即减少或消除危险物质使用和产生的化学产品和过程的设计。我们可以把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理解为在化学工艺和反应中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并力求反应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不再产生废物,实现“零排放”。从而从源头上根除污染,研究环境友好的新反应、新过程、新产品,实现化学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二、“绿色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绿色化学最初起源于美国。1984年美国环保局(EPA)提出“废物最小化”,倡导减少产生废物和回收利用废物,从而达到废物排放最少的目的。绿色化学的思想萌芽。

1989年美国环保局又提出了“污染预防”的概念,指出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场地产生的废物,包括减少使用有害物质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并以此保护自然资源。绿色化学的思想初步形成。

1990年,美国颁布了“污染防治”法案,将污染的防治确立为国策。该法案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绿色化学”一词,并定义“绿色化学”为采用最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产生最低排放的工艺过程。

1991年,美国环保局污染预防和毒物办公室启动“为防止污染变更合成路线”的研究基金计划,用以资助化学品设计与合成中污染预防的研究项目。1993年研究的项目扩展到安全化学品、绿色溶剂等方面,该计划更名为“绿色化学计划”。

同一时期,日本等其他很多国家的政府、学术界和企业也开始关注“绿色化学”的研究和开发。

1995年美国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1999年澳大利亚皇家化学研究所(RACI)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此外英国设立了“英国绿色化学奖”“绿色化工水晶奖”,并创办了世界第一本名为《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的杂志。日本也设立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这些政府行为都极大地促进了绿色化学的蓬勃发展。

三、我国“绿色化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也很重视在绿色化学方面的研究。

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开展了“绿色化学与技术”的院士咨询活动,分析了国内外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1996年,国家召开了“工业生产中绿色化学与技术”研讨会,并出版了《绿色化学与技术研讨会学术报告汇编》。

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联合立项启动了“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中国科技大学绿色科技与开发中心在该校举行了专题讨论会,并出版了《当前绿色科技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论文集。同年,香山科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72次学术研讨会,闵恩泽院士、陈家墉院士等都做了有关绿色化学的重要报告。

1998年,合肥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这些都加快了我国绿色化学研究的步伐。

四、“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中的渗透

1.“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新课标和教材中的体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很多重要知识、理论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并总结的。所以,绿色化学思想融入化学学科是必然趋势。《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到了绿色化学的概念,比如,“实验化学”模块中提出“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强化实验安全意识”“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化学教材也有很多地方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概念。比如,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里第二大点就是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用一张图可以简单明了地介绍绿色化学的特点。在紧接着的思考交流部分通过比较环氧乙醚制备的新旧工艺,介绍了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是体现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反应。

再如,选修1“生活与化学”第四章第三节垃圾资源化中治理白色污染的3R原则就源自绿色化学提出的“5R”原则:减量(reduction)、重复使用(reuse)、回收(recycling)、再生(regeneration)和拒用(reject)。

高中化学教材中最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是实验内容,对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做了简单统计:

对上述实验中涉及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也做了简单统计:

由上面两个表可以看出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多、涉及的可能污染环境的物质也不少,因此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是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2.“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体现

(1)推广微型化实验

微型化实验仪器的体积小,药品的用量可以减至常规所需量的十分之一或更少。与常规实验相比,微型化实验的突出特点是实验成本低、环境污染少、反应速度快、安全系数高、实验效果好。尤其是药品用量少、速度快、污染小的特点与绿色化学的理念完全一致,且十分适合中学实验教学。

(2)利用多媒体模拟化学实验

高中化学里有一些危险系数大或污染严重的实验并不适合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比如,电解饱和食盐水、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我们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实验视频,或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真实实验。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实验过程,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实现了化学实验的“零投入和零污染”,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绿色化学。

3.“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试卷中的体现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都有浓厚的绿色化学色彩。例如,2013、2015年江苏卷第一题选择题就是直接考查保护环境的几种做法;实验流程题更是大多体现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等绿色化学的思想。高考是有教育功能和导向作用的,高考试题对绿色化学的关注,势必引导高中教学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从而引起全社会对绿色化学的关注。

我们要在实际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使命感,让绿色化学的理念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扎根,形成良好的社会环保氛围,促使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R.布里斯罗.化学的今天和明天: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朱清时.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6):415-420.

[3]徐汉生.绿色化学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李进军,吴峰.绿色化学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8).

绿色化学与能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经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绿色人本战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10-0003-05

一、绿色经济背景:基于人本发展观看中国面临的战略性挑战

笔者认为,一切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学说,归根结底,都是关于人类自身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学说,即:人们在稀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下,如何在技术上挣脱自然压迫并与之和谐共生,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和谐社会以与他人友好相处,并最终在内在的心智追求中获得自我超越,从而完满达成生存自由、社会自由和精神自由的总福利目标。这就是所谓“人本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按照工业化这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历史标记,可以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分为前工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三大社会形态。在这样的大历史时间尺度上,我们又可以按照颜色将三大社会形态下的经济性状,分别以“白色经济”、“黑色经济”和“绿色经济”命名。从人本发展观来看,所谓“白色经济”,就是在前工业化社会背景下,自然环境压迫人、人与人在极度稀缺的资源环境下恶性竞争的一种经济发展状态,其典型表现可以形象地描述为“自给不足、一穷二白”;所谓“黑色经济”,就是在工业化社会背景下,人以大机器生产体系而从大自然中攫取资源,不断压榨乃至破坏自然环境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典型表现可以形象地描述为“大干快上、秃山黑水”;所谓“绿色经济”,则是在后工业化社会背景下,人们在经济高度发展后重新意识到“敬畏大自然”的重要意义,追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以图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典型表现为:“绿色环绕,莺歌燕舞”。按照这样的人本发展史观,我们就可以深刻而准确地把握时下炒作得沸沸扬扬的“绿色经济”之时代背景和实质意义。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绿色经济”是后工业化时代背景下,对工业化社会的“黑色经济”和前工业化社会的“白色经济”的否定之否定。我们是一个正处在“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虽然已经摆脱了前工业化社会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正在着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作为“三农”人口大国,中国在总体上依然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能从“黑色经济”的残酷现实中快速走出又不至于陷于可怕的“白色经济”困境,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战略性挑战和重大难题。

其次,要知道,绿色经济概念的提出,是以西方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基础和背景提出来的。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Pearce)等《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绿色经济的概念时,特别强调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集权统治文化传统和数十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很多领域的市场化及其开发程度已相当高,但长期以来政府的直接干预作用依然相当强势,特别是在自然资源采掘、管理和保护方面,以及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领域,政府行政性垄断经营和计划经济管理色彩一直都很浓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渐淡化政府行政性指令计划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有效配置和利用自然资源以及优化自然生态及生活环境中的基础作用,也是中国绿色经济转型和人本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重大难题。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绿色经济是在现代公民社会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具有显著人本化发展含义的历史概念。一些西方学者和国际组织在倡议发展绿色经济时,提出国民财富由四类资本存量组成:一是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即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源,包括农用地、牧场、森林、保护区、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二是生产资本(manufae-tured capital),或称人造资本(man-made capital),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积累的财富,包括机器、厂房、公路、铁路、供水系统和输油管道等形式的物质财富存量。三是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即人们对自身进行教育、健康和营养等方面的投资而形成的一种主体性能力和精神创造力。四是社会资本(social and organization capital,SOC),是指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一定组织形式表现出来、具有“介质”作用的财富类型,包括各种组织、网络、制度规范、司法系统及伦理道德和政治法规体系等。绿色经济特别强调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地方小区、商业团体、工会乃至国家法律和国际环保条约,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习惯、规范、惯例、传统、伦理、秩序、程式、意识、价值和文化,以及效率、活力、动机及创造力等,由此引导国民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和自主地投身于有利于增进人类福祉的公益活动中。这对于公民社会功能长期缺失、人本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中国来说,要实质性地发展绿色经济,也是一个在短期内难以逾越的制度障碍和发展鸿沟。

未来1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奠基时期。如何立足国情、放眼世界,通过致力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大人力资源教育开发力度和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来为经济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文环境和人力资源能力支撑,是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抛砖引玉,主要从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教育开发能力建设两个方面,对于中国绿色经济发展走势及其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展开初步讨论。

二、发展绿色产业,扩大绿色就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比较优势

近年来,绿色经济之所以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一个重要现实背景就是全球范围内遭遇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经济衰退、能源危机以及粮食短缺等多重发展困境,人们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应对危机的新策略、摆脱困境的新出路和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引擎。为应对危机,中国政府也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并将之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加以积极培育,加快建设低碳排放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在2008年启动的4万亿元经济投资刺激计划中,至少有2100亿元直接用于生态环保方面;2008年4月-2009年4月1年期间,中央新增投资的10%、共计23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生态建设

和环保项目。那么,就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能否对于整个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呢?对此,我们需要做出客观审慎的分析。

发展绿色产业,无外乎两个指向:一是“经济绿色化”,即对钢铁、化工、建材和造纸等传统产业及经济系统,通过推行清洁技术、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的生产方式,进行“绿色化”或“生态化”改造。二是“绿色经济化”,即利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自然、生态和环保资源,向“环保”要效益、向自然索取“绿金”,并积极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小、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或专门致力于环境保护的新产业,例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食品、可再生能源开发、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这些产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植树造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绿色节能建筑、生态恢复工程建设、环卫和废品回收及其他各类绿色服务业等;一类属于需要依托专业化、高素质人力资本的高科技产业,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新能源开发,往往需要大量高科技人才和高资本投入。基于中国人口多、素质低的人力资源状况,在短期内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绿色产业,将高科技绿色产业作为长期努力目标和方向,可以很好利用人力资源动态比较优势,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绿色就业潜力,可以说遍布各行各业。长期以来,劳动就业主要集中在农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等行业。《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8年末,全国经济活动人口为79 243万人,从业人数77 480万人,其中,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分别为30 654万人、21 109万人和25 717万人,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39.6%、27.2%和33.2%,城乡就业比例分别为39%和61%。按照温室气体排放量、自然资源要素密集度和经济增长拉动力以及对就业和收入的贡献率等指标来衡量,绿色就业除了挖掘建筑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绿色潜力之外,大规模人力资源支撑力主要来自传统环保产业、生态农林产业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三大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绿色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传统环保产业发展迅速,植树造林成为长期行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成长,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新能源开发已初具规模,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试点范围和废品回收利用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但在所有绿色产业中,传统环保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最大。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环保产业就业人数从1 460万人激增到7 300万人,其中,垃圾回收、处理和再利用行业吸收就业人数增长最快,平均每年增长25%―30%。近年来,中国也加大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环保相关产业市场需求和就业规模快速扩大。据统计,2004―2008年,全国环保相关产业国有单位和年销售(经营)收入2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从159.5万人增加到300多万人。但在非农就业总规模中,环保产业就业规模微乎其微,所占比例不到1%,可见就业潜力巨大。

森林,被认为是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生态林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绿色产业,就业潜力也很大。据有关研究估计,每增加1公顷森林面积就可增加一个就业岗位。发展绿色生态林业包括:植树造林,恢复退化生态系统,构建农林复合系统,加强森林保护和再生管理,可持续开发利用森林木材、森林药材、森林旅游、森林食品和森林花卉等相关产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2002年以来,国家开始实施各种森林公园和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每年可安置500多万人就业,加上其他相关产业,总计可安置林业就业3 000万人左右。当然,在发展绿色林业的同时,以开发利用天然林资源为主的135个大型森工企业(国有林业局)、近50万名富余职工需要转业安置,传统林业向绿色林业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再配置任务繁重。

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等可再生新能源,是未来绿色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向,其大规模发展必然会带动绿色就业增加。媒体报道,美国政府计划在未来10年斥资1 500亿美元大举开发新能源,由此将创造绿色就业岗位500万个,以引领绿色经济新潮流。据估计,2007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就业人数也达110万人,占当年非农就业的0.24%。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能源开发属于资本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不仅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支撑,而且需要远远高于传统产业的资金投入支持。据有关研究估计,每创造一个就业岗位,风能需要投资115万元,太阳能光伏电池需要91万元,太阳能热利用需要70万元,生物质能需要14万元。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转型远未完成,经济发展仍然主要依托以煤为主的一次性能源为动力来驱动,这样高端的绿色产业和绿色就业还是有些高不可攀。但从长远发展方向来看,要实现人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可持续动态转换,发展以新能源开发为主导的绿色经济,大力开拓新能源产业领域的绿色就业,是不可避免的战略性选择。但由于经济对传统能源的惯性依赖,以及巨大的就业转换压力,在可以预期的将来,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行业的发展规模和就业比例,也不太会像美国等发达国家那样很快发生逆转。

总之,中国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必须立足人口多、素质低的基本国情和人力资源状况,巧妙利用人力资源的动态比较优势,在短期内必须将发展重心放在传统环保产业和生态农林产业等劳动密集型绿色产业领域,然后在此基础上才可以面向未来致力于新能源开发等高科技绿色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产业、开拓绿色就业,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转换和变革过程。在全球化新时代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格局中,由于自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就业结构长期处于低端、落后状态,中国经济发展深受发达国家高端的产业、能源和就业结构强力“压迫”乃至“胁迫”,其产业、能源和就业结构高度化转换始终面临着低成本优势与高附加值诱惑、黑色现实与绿色前景、下岗失业压力与新领域再就业潜力这样一系列两难困境,如何有方向感地、策略艺术地平衡处理好这些矛盾、冲突和问题,对于实现绿色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决定意义。

三、发展绿色教育,开发绿色人才,建立新型国民素质教育体系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教育开发。中国教育面临的矛盾、问题和挑战,既有发展阻滞,更有制度掣肘。追根究底,是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大环境,与大一统、一刀切传统体制下的标准化应试教育模式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冲突。未来中国人力资源强国之路,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先导,大刀阔斧地开创教育新局面。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积极发展绿色教育,大力开发绿色专业技术人才,建立新型国民素质教育体系,是21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基本方向和长期目标。

发展绿色经济需要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支撑,需要开发、培养和塑造出一大批绿色科学

技术人才、绿色技术工人、绿色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按照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定义,绿色人才包括环境及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废物管理、生物多样性、绿色建筑和可持续交通等领域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绿色人才培养应该着眼于绿色经济价值链、产业链的全过程,瞄准国家经济社会重点发展领域,着力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农业、绿色交通、绿色建筑、装备制造和工程管理等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起专业全面、基础扎实、梯度适当的人才储备,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绿色经济发展要依托绿色科技进步来支撑,科技创新是推进绿色经济高级化发展必不可少的强力杠杆。但是,中国由于仍处于发展中状态,在绿色经济高端发展领域存在诸多科技瓶颈约束,从长远来看,国家要有计划地投资和培养绿色经济高端专业科技人才。但是,鉴于特殊国情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可过分倚重和强调专业技术人才,忽视低端绿色技术工人、绿色商业人才、绿色经营管理人才及其他各方面人才的基础支撑作用。发展绿色经济,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领军科技人才,还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拥有较强管理能力的绿色产业运营人才。要注意发挥产、学、研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理工科、人文和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综合互补优势,加强彼此间的流动和整合,努力培养一大批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丰富产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绿色人才。

此外,在绿色人才培养方面,要避免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重科技研究人才、轻职业技能人才的偏误,注意各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与传统能源产业动辄百万千瓦级的规模相比,新能源自身分布不均衡、规模相对要小得多,最大量的人才需求还是在传统低端部门。因此,绿色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既要注意培养从事科技开发的领军研究人才,更要重视培养产业急需的实用技能人才。各级学校教育应有所侧重、做好分工,重点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要重点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普通高校、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则担负着培养生产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就近期来看,学校与企业双轨并行、彼此联手,尽快培养出一大批动手能力强、上手快的专业技能型绿色人才,对于增强绿色产业工艺制造基础,节约生产成本、发挥比较优势,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潜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当然,绿色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绿色专业技术培养的问题,还涉及更为广泛的文化传承、精神素质修炼、生活习性修养和社会环境维护等一系列活动。从根本上看,绿色教育还要从娃娃抓起,要上升到应试教育制度变革层面乃至整个国民素质再造的战略层面来认识。要通过大刀阔斧的制度变革,彻底革除封闭、畸形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努力建立健全一种新型绿色国民素质教育体系。概括地说,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基本指向是:坚定秉承“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基于中国“天人合一”的优秀文化底蕴,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和多样化个性,注重人自身内在的多元化全面发展要求,使青少年能够在人与人、人与自然良好互动的和谐环境中,自由、自在、自主地健康成长,直面现实,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工作,学会与自己(身心)、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在心、德、智、体、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只有在这样一种“绿色”的教育土壤上,才可以塑造出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绿色专业技术人才来。

四、绿色人本战略: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长期指向

目前,中国政府绿色经济战略指向已经明确,国家相关发展战略规划也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并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法规政策。同时,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制订并推出“人力资源强国战略”,颁布了教育、人才和科技发展等一系列中长期规划纲要。将二者整合在一起,我们提出“绿色人本战略”概念,强调绿色经济是中国未来数十年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长期指向,或“以人为本”是中国未来绿色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坚守的核心理念。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实施“绿色人本战略”,是21世纪上半叶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绿色化学与能源范文第4篇

一、县域经济绿色发展面临严峻的生态负面清单挑战

(一)城镇化建设中生态负面清单

一些县域城镇化发展“三轮驱动”,同步推进大城关、小城镇和新村建设,对国土空间布局进行了改天换地,大规模的征地拆迁、移山填海、毁林断水,虽然城镇新村规模扩大了,但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生产生活环境被硬化,沿江造城既占用河道河滩、破坏水系,也使河床窄了、河岸硬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下降了。同时,高楼林立封闭了城市通风口,加重了城市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

(二)工业化过程中的生态负面清单

县域工业化不少地方走了“劳动密集型”“梯度转移型”的弯道、“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和“牺牲环境换取眼前发展”的歪路,成片占用农地搞开发、大量引进低端企业,虽然解决了部分劳动就业,创造了一定规模GDP,但不少企业“小作坊大占地”“小产值大排污”“小效益大包袱”,让不少工业企业骑虎难下,产能过剩化解难,实现转型升级更难。

(三)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负面清单

在一些地方存在大面积毁林栽果种茶的现象,如毁掉生态林种上了速生林,不仅造成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还破坏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一些地方在河湖中过密过度搞网箱养殖,在河岸周边发展养猪养鸡养鸭场,对河流造成污染;一些地方农业种植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对水源的污染等。

(四)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负面清单

不少县域大量占用海滩、河滩、湿地,搞围海、围湖造地开发建设,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有的项目投资少、效益低,却大量占用国土资源,有的甚至只是面子工程或政绩工程;一些地方县镇村级竞相出让当地的矿产资源,有的急功近利低价出让,粗放o序开发,大量废弃矿渣随意堆放,覆盖植被,冲刷河流,造成一些黑河、红河、白河等有色河流;有的地方无序开发水能,一些小水电站无序布局,既影响流域生态,也影响了正常行洪。

二、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是实现县域绿色发展的基石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进入新常态的关键阶段,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新经济。绿色产业正以其旺盛的社会需求、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新经济的标志性产业和业态,迅速填补了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空档”。从经济发展的外部约束看,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达到了历史“峰值”,资源、环境状况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矛盾空前激化。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以其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正的外部性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产业载体和支撑。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深刻调整,绿色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国际竞争力的新重点。绿色产业以其新技术、新工艺的高比例研发应用和新要素的高效率整合,日益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条件和路径。从绿色发展的要素结构看,绿色产业作为绿色生产的核心载体,是形成绿色消费和绿色文化的决定性因素。绿色产业以其完整的产业链、绿色产品的生产者、价值分配的引导者,不仅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而且有利于推动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进节能减排、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市容美化绿化、土地利用、大气治理、垃圾处理、水生态治理建设,最终实现绿色发展。

三、县域经济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化路径

(一)技术绿色化

技术绿色化是指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以节约资源和能源,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以及生态负效应最小化为目标,运用“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的技术、工艺对传统的生产环节进行改良的过程。技术绿色化包括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加强重大绿色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形成一批成果转化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推广。

(二)产品绿色化

产品绿色化是指创新、生产新的绿色产品或对原有产品的生产流程、加工工艺进行绿色化改良,使其具有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利于回收的特征。产品绿色化是绿色科技应用的最终体现,可以避免或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产品用后的回收处理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服务绿色化

服务绿色化是针对绿色营销而开展的,是绿色营销最终价值实现必不可少的营销功能。随着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及企业服务意识的加强,绿色服务已经超越了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的本质任务,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之举。绿色服务不仅能有效地传播绿色消费观念,指导消费者正确地解决在绿色消费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误区,还有助于减少环保成本,节约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绿色产品价值再造,实现绿色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四)管理绿色化

管理绿色化是指将环境保护的观念推行融于产业管理之中,它涉及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要求在管理中时时处处考虑环保、体现绿色。管理的绿色化促进了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了产业的运营效率,规范了产业主体的经营行为,提升了产业市场形象及品牌竞争力。绿色管理的原则可概括为“5 R”原则:一是研究(Research),将环保纳入决策要素中,重视研究环境对策;二是消减( Reduce),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三是再使用(Reuse),变传统产品为环保产品,积极采用“绿色标志”;四是循环(Recycle),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五是保护(Rescue)。积极参与社区内的环境整治活动,对内、外部公众进行绿色宣传,树立绿色形象。

四、县域经济发展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绿色产业研究和宣传引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的理论,就没有领先的行动。针对绿色产业基础性研究薄弱的实际,应加强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加强对绿色产业的内涵、标准、边界、评价和绿色产业发展的重点、难点、路径和产业体系、政策体系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二是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动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制度,为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提供信息基础、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三是加强对绿色产业发展指数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以利于政府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同时,着力抓好全民众动员、全社会参与的绿色发展宣传教育引导机制建设,加大绿色发展宣传力度,力求把各个行业、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干部、群众生产生活的思想观念引导到绿色发展上来,真正实现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绿色发展。

(二)大力鼓励绿色产业的技术创新

要发挥技术高地优势,完善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机制、平台和政策,引导企业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重点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和设备制造能力,研发、示范、推广一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使科学技术在绿色产业发展中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三)建立反映绿色发展理念和原则的市场机制

继续完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创新推广模式,扩大项目规模和范围。探索推进水权交易、林权交易,探索市场化节能环保新模式。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污染治理项目的建设运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进一步理顺资源能源价格。出台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扶持政策,完善市场服务平台,培育打造一批实力雄厚、具有核心技术的服务机构,壮大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构建绿色财政金融体系,加快发展绿色补贴、税收减免、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支持项目财政贴息、绿色保险,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在绿色产业中引入PPP模式,积极利用国家绿色债券政策和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产品,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

(四)建立政府绿色发展考核决策引导与协调联动机制

完善绿色GDP政绩考核机制,根据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发展定位,实行“共同但有差别”的绿色政绩考核机制,加重生态涵养、低碳循环、节能降耗、产业培育考核比重,建立领导离任生态负债资产审核制度,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完善绿色决策审核机制,规范重大发展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和透明化,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设。完善政府G色采购机制,加快建立绿色技术进步的绿色新产品和服务的动态信息调整系统,确保政府绿色采购有序、科学、公平、高效、透明。建立完善的职能部门和各区域的协调机制,促进各部门和各区域在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有机协调和统一。

(五)完善绿色产业发展监督制约机制

完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加强绿色产业发展实施工作的指导、支持和监督,有效约束各区域和企业行为。建立受企业和环保局双重领导的驻厂环境监督员制度,实行职业资格管理。开展重点污染企业环境行为和污染减排情况定期巡视报告制度的试点工作。对企业按达标型、风险管理型和领先型区别管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赋予一切单位和个人以环境公益诉讼权。完善公众参与监督机制,促进社会企业、环保组织、社会大众的有效有序监督。

(六)构建有利于绿色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一是构建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各产业发展规划体系。科学制定县域绿色产业发展总规划,明确绿色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政策举措。根据总规划,就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制定具体的专项规划,形成一总多专的科学规划体系。二是构建绿色化产业发展法治体系。在原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市绿色化发展要求,修订完善和制定县域更加科学务实管用的文件规章,推进严格执法、依法治绿。三是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根据绿色化发展的需求,制定完善一系列有利于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实现有效激励和约束。四是构建绿色化发展科学治理体系。坚持依法推进绿色化发展,教育引导社会各方和全民参与支持绿色化,建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现代治理体系。

(七)搭建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载体

绿色化学与能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营销;营销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全球气候变暖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石化能源的稀缺性,导致各国对其能源安全的担忧。低碳经济是指以最少的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排放为限,实现整个经济社会投入产出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我国学者鲍健强认为:“表面上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

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低碳经济就意味着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意味着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利用技术的创新,同时也是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改变(陈兴中、孙丽丽,2009)。低碳经济在内涵上包括了低碳生产、低碳流通、低碳分配和低碳消费四个环节,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政策创新及制度设计,提高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立低碳的能源系统和产业结构,实现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低碳化(李晓春,2009)。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庄贵阳,2009)。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做出积极的响应与配合。从企业营销行为上看,绿色营销也是追求营销效果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生态,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因此,推进低碳经济下绿色营销的发展与创新,就是低碳经济微观基础优化的过程。

二、低碳经济与绿色营销的研究回顾

(一)关于低碳经济研究

英国学者在Emission Scenarios中描述了未来的经济增长和能源使用相对于气候变化的长期后果(IPCC,2000)。Galeotti M.,Lanze A,Richer(1999)在FEEM Working Paper中使用了110个国家的数据预测二氧化碳排放量同GDP的关系并对排放进行预测,认为气候变化的争论已经引起了人们普遍对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关注。Nicolas Stern(2006)指出了二氧化碳导致的经济问题。Johnston D.等(2006)探索了21世纪中期在英国的房屋股票中减少超出6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技术可行性,指出了通过技术减排的可行性和困难。Treffers T.等(2005)在能源政策中探索了建立长期可持续的能源系统的可能性。他们在分析节能减排、能源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关系中认识到了企业和政府的责任,企业绿色营销有助于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健坤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主要的是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效;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是实现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杨昌荣(2009)对我国低碳经济中的外贸体系转型提出了建议。学者们普遍认为,对新技术、新能源的投资,积极利用财税制度,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推广教化低碳消费模式,建立客观的减排标准,转变我国产业结构,扩大碳汇等有助于我国推进低碳经济。蔡林海(2009)从世界竞争格局角度,分析了低碳经济带来的绿色革命对国家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二)关于绿色营销研究

绿色营销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关心地球环保活动的大潮中,各国先后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措施,营销管理界最终形成了体现可持续发展观点的营销理论——绿色营销。万后芬(1994)最早发表了《企业必须重视绿色营销》一文,随后罗国民等从环境与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研究了绿色营销的规律性,自此掀起了国内系统研究绿色营销的热潮。王向阳(1998)从消费者心理方面分析了绿色消费对绿色营销沟通的互动。何志毅、于泳(2004)按照消费者对绿色产品需求的程度,将消费者划分为深度绿色、轻度绿色和漠视型。叶方同(1998)研究了国际绿色营销以及绿色壁垒对国内企业的影响。魏明侠与司林胜(2004)著书研究绿色营销的绩效管理,阐述了绿色营销的外在作用机制和内部实现机理,并构建了相应的绿色营销绩效评价体系。王明星(2005)认为,鉴于宏观市场营销与微观市场营销的区别,将绿色营销局限于微观市场是有缺陷的。对于绿色营销的主导者,学者们观点不一。传统观点认为,只有绿色消费者才是绿色营销的主导者,绿色消费的需求直接诱发了企业的绿色消费行为(李华,2000);何志毅、于泳(2004)的观点是非政府环保组织向上可以向政府施压请愿,向下可以教化消费者及社会公众产生绿色需求,是促进社会、企业形成绿色观点的主要力量。结合我国的实践,田奋飞(2002)认为,政府是绿色营销的第一主导力量。

三、中国绿色营销发展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目前,虽然中国绿色营销理论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绿色营销实践进展甚微,绝大多数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积极性不高。除食品、化妆品行业外,其他行业难觅绿色营销踪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没有政策、法规的支持

传统的绿色营销,单方面要求企业自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甚至以牺牲企业利益为代价换取外部效益。受到逐利动机驱使,大多数企业不愿意采用绿色营销策略。我国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加之违法成本低,有些企业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利益。

(二)绿色需求不足

仓廪实而知礼节,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在满足低层次需求之前,不能产生更高的绿色需求,不能刺激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此外,绿色价格过高近一步抑制了绿色消费。

(三)回报低、成本大

受客观条件制约,绿色营销不能产生规模效益,导致少数希望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负担过大,而所得回报不足以支撑起绿色营销战略。从价值链角度考虑,企业实际上是处于上游生产厂家和下游生产厂家、经销商或消费者的中间环节,如果它要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势必要上下游全行业产业链全部实现绿色营销才能顺利生产绿色产品。单个企业推行绿色营销,在缺乏上下游企业支持的情况下,顺利生产绿色产品的可能性被降低;即使通过经营实现企业目标,代价和成本也很大,造成绿色价格偏高,在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的同时降低了绿色消费者的顾客让渡价值。 (四)评价指标不完善,可操作性差

绿色营销具有外部性,其绩效的形成受外部和内部博弈的影响,很难界定。忽略外部性,单纯考量绿色营销的企业绩效,是一种狭义的绩效观,它必然会影响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积极性。

四、低碳经济与绿色营销的区别和联系

(一)低碳经济与绿色营销的区别

从实践效果上看,绿色营销与低碳经济都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的优化。但是从本质上讲,二者存在不少差别。

1 涉及的对象范围不同。经过不断的发展,绿色营销观念包括了生态、环保、健康等许多概念。单是其中的环境保护就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物种保护、水资源保护、气候、土壤等很多领域。而低碳经济仅集中关注与大气碳含量相关的问题,虽然碳汇减排涉及绿色植被保护、低碳农业涉及食品安全,但仍不超越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转贴于

2 评价标准不同。对企业绿色营销的评价多采用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有基于灰色系统的绿色营销绩效评价,也有基于PIP的绩效评价。低碳经济的评价使用碳指标,将碳排放量作为经济发展指标的依据。

3 推动力不同。低碳经济是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相结合(孟德凯,2007)。绿色营销的推动力是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与政府、企业的多方博弈(武永春,2009)。虽然有学者接受主导力观点,认为在当今中国,绿色营销的主导力是政府。但是即便这样,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仍是企业绿色营销活动的主要目的。

4 最终产品不同。绿色营销的核心是绿色产品。绿色产品价值有:一是内部价值,即绿色技术开发者或绿色产品生产者获得的价值,如绿色技术转让费,清洁生产设备、环保设备和绿色消费品在市场获得的高占有率等;二是直接外部价值,即绿色技术使用者和绿色产品消费者获得的效益,如用高炉余热回收装置降低能源消耗,用油污水分离装置清除水污染,食用绿色食品降低了人们的发病率等;三是间接外部价值,指未使用绿色技术(产品)者获得的效益,这是所有社会成员均能获得的效益(如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也是绿色技术负载的最高经济价值。低碳经济催生的是社会、经济机制。遵循低碳经济机制产生的物质产品,不一定是绿色产品。

(二)低碳经济与绿色营销的区别

低碳经济与绿色营销作为政府和企业管理实践的两大基本课题,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 产生背景相似。绿色营销是环保观念与营销管理结合的产物。而低碳经济的催生原因同样是同际对气候变暖、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的担忧。气候变暖及资源枯竭会给人类乃至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倡导低碳经济就是倡导环保。

2 概念本质相融。例如,提倡保护树木,既是增加碳汇又是保护自然野生环境,低碳模式就是绿色模式,绿色模式也是低碳经济。又例如,低碳农业反对滥用化肥、农药,既可以减少生产所需的石化能源,又可以保护水源、保证食品安全。

3 响应主体一致。环保团体、环保人士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是传统绿色营销的拥趸群,即绿色消费者。在低碳经济时代,倡导低碳消费生活理念并积极行动的群体也是这样的人群。

五、低碳经济对中国企业绿色营销的影响

(一)企业绿色营销的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

首先,随着宏观环境向低碳经济转变,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将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完善的低碳经济制度需要政府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财税政策。届时,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得到政府的支持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激励更多的企业采用绿色营销手段,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实施绿色营销策略。其次,低碳经济催生相应的低碳法律、法规,强制企业实现低碳目标,从而达到绿色的目的。企业履行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把实施绿色营销从实现社会责任降低到实现社会响应,也降低了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道德要求。再次,低碳经济发展也有助于增加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数量,完善整个供应链,减少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成本和阻力。最后,全社会的舆论倾向可刺激更多的消费者产生绿色需求,企业将采用绿色营销手段回应绿色需求。受舆论导向形成的低碳需求,刺激企业研究,并推广绿色消费。

(二)绿色营销理论的观点分歧进一步缩小

首先,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种绿色营销宏观政策的诞生,从而促进绿色营销的普及,使更多的企业和政府接受绿色营销理念。其次,绿色营销是宏观环境范畴还是微观市场营销范畴的争论将逐步消失。目前大多数学者将绿色营销囿于微观市场营销范围,研究绿色营销的理论成果大多聚焦在绿色观念、绿色产品开发、绿色包装、绿色价格制定等。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将绿色市场营销局限在微观企业在现实中是很难执行的(王明星,2005)。通过在低碳经济下绿色营销的健康发展,可以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绿色营销在微观市场范畴得以实施不能脱离宏观环境的支持。脱离了宏观环境,绿色营销就只能是少数以环保为卖点公司的独门武器,不能成为一种广泛的营销哲学。

(三)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将更有操作性

首先,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发展模式,适用于任何行业,因此在任何一个追求低碳的行业都可以通过“碳管理”具体操作绿色营销。其次,将碳交易概念引入绿色价格定价机制,可以使低碳产品更具有竞争力,让高碳产品负担碳汇值部分,从而更利于保护环境,而且让绿色价格更具市场适应性。再次,绿色营销体系评价将引入碳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这将使绿色营销产品和企业的认证更加科学。此外,低碳经济环境下,清洁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埋碳技术将是国家大力扶持的项目,同时也将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导向。最后,绿色营销的传播价值导向更加多元化。2010年5月26日联想在网易网站上的ThinkPad广告,倡导如果每只客用纸杯少3.5克,飞机每年减排20吨碳,而带着轻达1.12千克的笔记本登机会让“生态因你而改变”。而2009年的春天,谷歌租用羊清理草地成为了各大报纸的新闻。淘宝调查显示,低碳已经成为淘宝卖家的新卖点。上述例子表明,低碳经济下绿色营销的新传播卖点就是低碳。

注释:

①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4期153至155页。

[参考文献]

[1]蔡林海低碳经济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2-56

[2]陈晓春,李胜,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41-43

[3]陈兴中,孙丽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探析[J]商城现代化,2009,(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