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改革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中学校长,笔者一直在 努力探索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牢牢抓住了强化管理和突出特色这两个基本环节,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明显实效。
策略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
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校长的价值观、献身精神和工作能力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本保证,而民主型、转化型风格的校长无疑有助于课程改革有力推进及其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这样的校长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勇于表明自己的立场,忠实于课程计划但不是做新课程改革计划的绊脚石,敢于面对各种崭新的课程尝试但又不是做亦步亦趋的过于忠实的随从。
作为一校之长,笔者十分重视新课程改革工作。新课程实验一开始,学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课改工作决策;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的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编排本校的课程方案与课程表,组织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编制实施方案等;成立了以主管业务的副校长为组长的科目课程小组,负责提出本学科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课方案及其说明,并上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主导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等;成立了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对学生可否获得学分进行判定。
在管理制度方面,我校特别注意对传统的管理制度的反思,从理念、结构、运行程序、教学行为、评价方式等全方位对课程管理制度进行了变革。学校重建并规范了课改的相关制度,主要有《萍乡二中新课程管理制度》《萍乡二中校本教研制度和规定》《萍乡二中学生学分认定实施细则》《萍乡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萍乡二中教学成绩分析方案》《萍乡二中继续教育条例》《萍乡二中教师培训制度》《萍乡二中减负措施》等,并且对学分制、选课制、走班制都有相应的规定。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又对这些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从而确保了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且能高效开展。
策略二:重视教师培训,更新课程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是课改工作中的主要力量,教师的价值、信念和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新的课程改革方案,若不能改变教师的知识观,则改革成效堪忧, 只有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改革过程,认同改革理念,在改革中学习和成长,担负起重要的职责,做改革的行动者,架起自下而上的联系桥梁,才能达到改革的目标。基于这一理念,我校十分重视课改培训工作,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
首先是抓好离岗培训。学校利用暑假狠抓了省、市组织的新课程的系统培训,先后有近40名教师参加了省里在南昌、新余、吉安、井冈山等地组织的新课程培训。除此之外,学校不仅组织了高一、高二的教师和全校的行政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加了市级新课程培训,而且对所有教师都进行了新课改的校级通识培训。学校的校长、副校长也都参加了省和国家级的课改培训,教学处负责人更是多次赴课改实验省区的课改样本校进行学习考察。
其次是抓好校本培训。我校为规范校本培训,制定了校本培训工作制度。校本培训形式多种多样。一是集中培训。校长、副校长利用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的契机,为全校教师开办课改专题辅导讲座;组织全校教师收看课改先进校专题报告等等。二是开展“每月一研讨、每周一反思”活动,利用每周三文科备课组活动和每周四理科备课组活动的时间,分年级分学科研究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三是抓好个人自学。为了促使教师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赶上课改步伐,采取多种形式交流教师学习心得,以便达成共识。
第三是抓好计划培训。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课改顺利开展的助推器。我校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通过观看光盘、听讲座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和知识,真正从内涵上把握新课程教学理念,努力做到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树立人本意识,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服务意识,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策略三:科学规划课程,打造校本特色
本着学校课程规划应与国家课程改革精神相一致的原则,我们在课程设置时非常注重处理好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关系,并在确保课程全面实施的基础上凸显学校特色。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制订了《萍乡二中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由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研究并确立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类型并围绕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心理健康素质、艺术素质等方面,联系生活实际或学科重要模块来进行专题深化的开发。在教师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学校开设了多批校本课程,如笔者的《萍乡傩文化概况》、刘小东老师的《无线电技术》、邓柳萍老师的《生活中的化学》、邓国荣老师的《数学史》,以及历史组的《一百个励志的历史故事》、音乐组的《心中唱首家乡的歌》等。笔者带领英语教研组胡文香、唐汉辉等几位教师开发的《高中英语新课程词汇和常用句型经典荟萃》以及艺教处的《歌声伴我成长》等校本教材深受学生喜爱。
在实验过程中,我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凸显校本特色。通用技术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高中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开设这两门课程,都需要专门的实验场地。花数十万元建一两个通用技术教室在当前还有些不切实际,到校外去开辟实践活动基地又不便管理。正是如此,实验年级的师生大胆创新,看上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前景,看上了往往被人忽视的校园建筑楼顶,看上了最普通的土壤。他们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力优势和人力优势,借助市农科所专家的技术支持,建起了菌类中的尖端产品――大球盖蘑菇“空中”实验基地。通过半年的精心培植,蘑菇长势良好,产量丰富。而笔者指导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纯谷壳屋顶露天栽培大球盖菇》还荣获了全市新课程实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一等奖。为此,省、市相关领导和专家多次到现场考察,认为此举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又培养了学生一技之长,值得提倡。
学校另外一个特色是将课程改革与“名师名课工程”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有力推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我校“名师名课工程”实施已有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对课程改革有着良好的助推作用。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在课堂,狠抓课堂教学研究,做好教材整合,是提高课改成效的技术保障,也是课改的主旨。从课改一开始,我校就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关注点,开展以此为目标的一系列教学研究,抓住了课改的要旨。这一工作不仅使管理者逐步梳理出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也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在具体实施中,我校采取了跟踪听评课、随机抽评课等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有效地总结和反馈了实际教学情况,促进了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
策略四:丰富教研活动,提升学业水平
在新课程改革新形势下,全面搞好教科研,注重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的水平自我提升,对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教学研究可以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所进步,可以带动整个学校教学发展;通过教科研,可以凝聚一批人,培养一批人,锻炼一批人;通过教科研,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扬长补短,创出自己的名牌。其次,通过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将赋予教师个人科研能力,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各方面不断获取新知识、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师观,创造性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对此,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新课程改革的各项教科研活动。在2009年参加的省电教馆征集高中新课程教案和课堂实录评比活动中,有15人次参加并获奖,其中获省级一等奖的多达四人次。新课程实验不仅促进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也让学校成为了“国家教育部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验合作学校”。2010年3月,我校“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音乐子课题顺利结题,并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被评为优秀实验学校。在5月份课题结题的汇报表演中,我校刘琛老师的精彩演出也赢得了评委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新课程实验开展以来,有上百人次在全国和省、市级教研论文评比、课件比赛中获奖。而英语组、数学组、生物组等老师分别主持的省级课题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即将结题。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反思;改革措施;策略
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纠正新课程中的错误偏向,让教育真正回归本质,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促使教育真正地实现质的转变,是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1.新课程改革出现异化的主要因素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新课程的理念出现了异化和偏差,很多学校的教育目标仍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方面:
从社会层面来讲,由于社会的习惯和认知的差异,社会各界对课程改革的实施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宽容,对教育的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耐心,只关心短期的结果,忽视了教育的内涵发展即人的教育,整个社会功利性色彩浓厚,对教育发展的本质缺乏必要的尊重和正确的认识。在很多地方,社会评价一所中学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高考升学率。高考指挥棒对学校、教师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这种社会的评价绑住了学校和教师的手脚,为了提高高考的升学率,应试教育牢牢地主宰着我们的课堂,在现在的课堂上依然是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即应试教育。在笔者所接触的许多课堂中,自主、合作与探究只不过是一种装饰或者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点缀,这也是目前中学教学的真实现状。因此,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是无法得到真正培养和提高的。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社会对新课程的认知、对教育的认知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方向,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热情。
从文化层面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影响了新课程的推进和效果,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崇尚权威,重视集体和道德,忽视个人自由和价值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实在深远。尽管从近代以来,民主思想在中国不断深入并发展,但是这种思想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行为、价值取向的影响仍然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忽视了对教育个体的尊重。
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与教师能力之间的差异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要求教师转换原来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要求教师变革陈旧的教学行为,深入学习,潜心钻研,认真反思,并成为教学的研究者。这些要求对一些教师来讲简直是无法逾越的高峰。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师资的培训也是非常的重视,相关部门对广大教师进行过不少的培训,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要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习惯绝非一日之功。对于教师来讲,长期形成的观念和习惯不是靠几次或十几次的培训就可以改变的。不少教师在培训时心情澎湃,培训完在面对现实的残酷后偃旗息鼓,一切照旧。再次,对于接受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师来讲,由于教师能力的差异和专业水平的不足,实施新课程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基层学校中,相当多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缺乏全面准确的把握,这样的教师当然无法真正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措施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围绕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的一场教育革命,针对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构建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
教育是社会中的教育,教育仅仅是社会的子系统,要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只靠教育部门来解决是不够的,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全社会应正确认识并重视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认识到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树立对教育的虔诚之心和必要的尊重,摒弃教育短期化、工具化、功利化的教育观,建立回归本真教育的教育制度,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推进教育改革。
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远比高考升学率重要,我们的评价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品德和孩子的情感,我们要以恰当的尺度评价教育。“不能将教育价值仅盯在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上,还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建立健全的人格,包括学会和周围同学、老师等人往、树立良好心态,以及对社会和异性的理解等。”[1] 社会需要对教师进行充分的关爱和尊重,同时对教师也需要多一些宽容,任何一个教师都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社会和教育管理者要从发展的角度对教育和教师给予适度宽容,真正关注教育的发展,关注师生的情感需求和精神追求,为教育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2.在教学中积极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让教育回归本质
我们教师要把贯彻新课程理念作为自己教学的行动指南,“学生在有自信、有尊严的教育中所获得的自信和尊严,将成为他健全人格的一部分,影响他终身发展和成就,而这就是教育的终极意义和价值 [2] 。”那么,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教育的本质呢?第一,作为教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课改理念和教育的本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入,我们教师不仅要积极学习教学教育理论,并且要有科学批判精神,并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吸纳,不要盲目模仿。第二,积极钻研教材教法,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行以学生为主,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第三,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此外,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重要体现。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下,师生之间才可以进行平等的争论和沟通,这种相互尊重的观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和教学行为中,才能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真正构建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
新课改指出:“改革考试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评价标准的偏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
第一,建立科学的全面的教师评价体系,在教育改革中,教师是主导和生力军,只有把教师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课程改革才能得到真正的推进。必须要改变以教学成绩好坏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要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只有这样,才不会以偏概全,对教师进行不公正的评价,并引导教师按照这些标准去努力,自然而然会推进教育改革。
第二,社会和教师对学生和学校的评价应打破原来以奖惩、排序为目的,过于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要真正把更多的关注放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并注重学生发展评价。“评价最终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只有建立起有利于师生发展和体现过程的多元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尊严和教育的本质。
面对新课程中的现实,面对教育的异化和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我们只有从教育的本质出发,让教育回归本位,让生命有尊严,从社会、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切实采取对策,才能推动新课程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主要为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中的重要课程,这一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理论性,而且需要学生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整体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学习较为不易,因此需要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改变这一课程当前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课程改革;翻转教育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电气工程随处可见,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的重要性由此凸显出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我国高职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后续课程的学习都需要运用到这一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一课程的学习较为困难,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落后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我国各个高职院校学生电工在电子技术这一课程上所取得的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高职院校与相关教师需要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让每个高职电气专业学生都乐于去学习这门课程,让高职学生能够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学习到知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
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1.1理论性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以数学、物理等知识作为基础的,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与电工电子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因此这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中包含的理论知识种类较多而且内容庞杂,全部记忆需要时间而且较为困难,想要进行相关的实践课程必须熟练掌握这些理论知识。
1.2实践性
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实践,为了解决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的问题,而高职院校是我国技术型人才的培训基地,这些人才都需要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投入工作之中,“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关于电气工程的维修、维护都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因此电气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也应该注重增长自身的实践经验。
1.3变更性
科技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电工电子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内都有所应用,例如军工、科研、生产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电工电子技术的内容因此也处于更新状态,不断有旧的内容被淘汰,又有新的内容加入进来,因此“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变更性,这就对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的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更新,让课程自身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
2“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具有的问题
2.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落后
很多高职教师在教授电工电子技术这一方面的课程时教学方法落后,自身的教学观念也没有与时俱进,对高职学生仍旧使用“填鸭式教学”,教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相关的知识,在考试中可以取得较高的分数,这就造成了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作为主导,但是学生很少有机会可以进行实践,自身的实践能力存在问题,而且很多高职院校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并不是要求学生能够解决某一电器存在的问题,而是和普通高校一样采取考试的方式,这样只会让学生认为理论知识更重要,只知道去熟悉考试可能会涉及的知识,自身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提高,所掌握的知识也十分有限。
2.2“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整个知识体系较为庞大,其中包含了物理、高数等方面的知识,如果想要学习好“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就必须掌握好物理、高数等方面的知识,但是高职学生自身基础知识较差,物理、高数这些知识是他们自身不具备的,他们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前提是高职院校对他们进行物理、高数等相关课程的培训,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无法满足学生这些要求,学生物理、高数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就无法跟上教师的思路,不了解这一课程中所讲述的内容,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学生自身也会逐渐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失去兴趣,对课程产生抵触情绪,造成学习成绩的降低,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2.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很多高职院校在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学模式暴露出了较大的问题,相关教师在课程中过于注重课程中的细节,对于课程的整体进程没有予以重视,对于某方面知识特征、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会进行仔细的分析,但是却没有说明这部分知识在电工电子技术的整个课程系统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于学生的学习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学生受到这一教学模式的影响,会在学习中注重单一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整个课程,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与运用,而且高职院校与教师在这一课程上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学生的相关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与提升,“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偏低。
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策略
3.1改革当前教学方法
我国的新课改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高职院校应该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注重学生的自我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很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应该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师生之间需要进行互动,教师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发挥出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关于电路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先提出一种电路的排列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之后告诉学生还有哪些方法的存在,让学生自己对其他的排列方法进行探究,让学生专注于问题,提出电路排列的其他方法,并且进行计算,得出相关数值;其次,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存在着很多较为抽象的内容,只是依靠教师的语言难以叙述清楚,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这一方面发挥出它的优势,它能够将很多抽象的内容具体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对这些内容可以更加直观地去理解,降低教学的难度,而且多媒体技术中所包含的视频、图像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为接近,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接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再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部分电子元件带入课堂之中,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这些电子元件对知识进行讲解,并且让学生对这些元件进行观察,了解不同元件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并且将这些电子元件与家用电器的使用进行结合,让学生感觉到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就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通过实践加强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
3.2更新原有教学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电器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而且自身具有较多的内容,为了保证学生可以从这一课程中学习到足够的东西,改变当前学生学习的现状,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首先应该强化相关学生的基础知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包含了物理、高数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很多高职学生自身基础较差,对这些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因此在实际学习时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高职院校应该针对这些学生添加物理课程与高数课程,保证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其次要注重加入新内容,科技在不断发展与进步,而电工电子技术处于时代前沿技术,会不断出现技术的更新,高职院校需要对电工电子技术保持高度的关注,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学习到关于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新技术,不断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加入新鲜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以及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3.3注重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教育与培养的人才以技术型人才为主,因此实践教学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高职院校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仍旧以理论教学为主,这是极为不合理的,电工电子技术是为了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存在的,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这一点,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首先应该让学生熟悉一些电子元件的性能与使用方法,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改变以往实践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能力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教师给出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自行挑选实验所需的器材、元件,之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果,教师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再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的印象;再次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等进行虚拟实验,强化学生对每一个实验的记忆与了解,让他们知道看起来较为相似的实验实际上存在着哪些方面的不同。
4结语
高职院校自身需要重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开发“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室,让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知识的薄弱点进行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环境,学生在实验室可以与教师对某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高职院校还应该与相关工厂、企业进行联系,安排学生进入其中参观、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自身的能力进行锻炼,巩固自身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对自己学习过的知识可以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晓慧.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8):26-27.
[2]叶光胜,李光亮.翻转课堂模式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实践探究[J].职业,2016(14):57-58.
(一)教学观念落后
在高校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长期收应试教育的影响,一时间很难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素质教育下表现为教学方式陈旧、思想老旧,不利于钢琴课程改革策略的实施。在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如果仍然实施老旧的教学观念,不仅会影响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会影响学生工作后对学前学生的教育,影响下一代的钢琴基础的提高。
(二)钢琴课程组织形式不合理
很多高校由于缺乏物质硬件条件,对学生的教学采用大班模式,这种患者下学生的动手活动时间比较少,影响学生钢琴技能水平的提高。大班教学对钢琴教学来说是一种不理想的教学组织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很难照顾到个别有特殊性的学生,不利于学生整体钢琴素养的提高。
(三)课程目标设置不够明确
课程目标的设置是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一项必须实施的教学步骤,学前教育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对钢琴课程目标有一个比较情绪的认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钢琴课程设置目标并不是太清晰,导致学生很难有效的提高钢琴整体技能。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改革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高校教师在进行课程教育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多进行学生演练教学,多让学生动手弹奏钢琴,以便提高学生钢琴技巧,培养学生整体钢琴素养的提高。同时教学过程中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教材改革
高校学前教学专业的钢琴课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学生通过钢琴课的学习要掌握钢琴的演奏水平,同时具备为少儿歌曲编写伴奏的能力。目前的钢琴教材多倾向于钢琴基础性教育,需要对教材进行改革。高校钢琴教师通过讨论君顶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新增一些辅助教材,比如《钢琴实用教程》,这部教材内容轻松灵活,学生比较容易上手,而且课程包含内容类型丰富,通过此教材的学习能够很好的把教育内容与幼儿园的钢琴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改革
1.加强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高校学前教育学生学习钢琴的目的是将来更好的为幼儿服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本专业角度分析,注重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而钢琴演奏技能和技巧仅仅是此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一项基本技能,不能将其作为教学的目的。教师在教学选曲的过程中要选择一般伴奏型音乐,比如活泼欢快类型、进行曲类型等,以便能够使学生通过对这一类型音乐的学习,掌握各种伴奏音型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各个调的和弦、琶音等时不能单纯的进行技巧性提高的联系,要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在键盘上地找到音节位置,以便对不同调的音乐实施伴奏。
2.注重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
高校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弹唱问题,有些学生只弹不唱,有些学生“弹”和“唱”不协调,这些都是缺乏音乐表现力的一种形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缺乏系统、全面的训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一开始教学时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弹自唱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教师弹、学生唱,或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配合训练。
(四)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音乐技术理论;课改
随着我国文化优越感的丧失,音乐的优越感亦已殆尽,由此导致技术理论全盘西化。在音乐技术理论课上,很少会用我国传统的音乐理论来描述我国音乐,并且审美导向和价值导向都是扭曲的。为了培养能认识和传播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跨世纪音乐人才,改革各个层次的音乐技术理论课,尤其是高师音乐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因为它不仅是突破旧的音乐教学框架的重要阵地,也是连接我国少数音乐学专家与未来音乐教师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实现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来说紧迫而任重道远。
1 音乐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音乐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艺术,不仅有娱乐功能,还具有教育和审美功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音乐理论教学越来越被大家重视。音乐理论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础,不仅制约着其他音乐学习,还直接影响着音乐学习的质量。要想提高音乐理论教学,就必须从教学内容、方式、理念入手,解决音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第一,音乐理论教学没有体现民族化、主旋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西方的流行音乐一度成为我国音乐市场上的主流,受到很多年轻人喜爱,而我国音乐教材上一般是比较严肃、高雅的民族音乐,这就使得音乐理论教学不能很好地被大家认可和接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受到冷落,很多音防砺劢萄Ф际墙杓和引入西方音乐,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对民族音乐的认知。第二,音乐理论教学没有与实践相互结合。音乐本身是一种视听艺术,听众只有在实际音响里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妙,加深对音乐理论的认知和理解。由于音乐理论本身具有枯燥性,在教学上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容易被大家排斥,出现了音乐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第三,音乐理论教学手段和设施落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不断推陈出新,多媒体教学逐渐被引入教学中,但由于许多地方在思想上的不重视,没有对音乐理论教学进行投资和改造,音乐理论教学手段较为落后且设施陈旧。
2 音乐理论教学的改进方法
我国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艺术的一部分,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娱乐性,在审美和功能方面也更具教育性。作为一门独立的音乐基础学科,音乐理论教学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音乐理论教学的认知,从根本上改进音乐理论教学的方法方式,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推陈出新,使音乐理论教学质量得到飞速提升。第一,音乐理论教学要突出民族性。在我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汇聚了古人的智慧,也融合了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因此我们不仅要传承我国历史文化,还要发扬传统民族音乐。在音乐理论教学上,要从思想、方式、方法、内容上进行改革,让我国传统文化充分融入音乐理论教学,将我国民族精神贯穿其中。我们还要借鉴西方音乐的优点,将我国民族文化精髓贯穿于音乐理论教学中。第二,提高音乐理论教学的文化品位。音乐理论教学本身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这就需要我们在音乐理论教学上增加趣味性,将枯燥的音乐理论变成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的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形式。例如,音乐理论中的五线谱教学本身就很枯燥,而且不容易被大家认识和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讲一些有关的故事等方式,将枯燥的音乐理论变成一种富有较高文化品位的东西,丰富学习的形式。第三,音乐理论教学要联系实践,加入多媒体技术。音乐理论教学应不局限于书本,充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对音乐理论进行推广和发扬,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促使其更好地去感知音乐的内在魅力。将多媒体引入音乐理论教学中,不仅可以减轻音乐理论教学的枯燥感,也可以使大家更加形象、生动地感受音乐理论的博大精深。
3 音乐技术理论课程的设立
根据对传统音乐技术理论课程设立的得失分析,我国音乐院校的音乐技术理论课程可以这样设置――开设“旋律学”“多声音乐基础”“织体学”“音乐分析”“演奏演唱技巧写作与音响”五门课程。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旋律学”“多声音乐基础”“织体学”“演奏演唱技巧写作与音响”是侧重于写作、分析和写作分析的三种不同教材;而“音乐分析”由于自身专事于分析,除作曲专业可能有少量的结构写作练习外,其余各专业基本上都以分析为主,各专业可使用同一教材。
“旋律学”按“旋律的历史”“旋律的要素”“旋律的结构”以及各地区、各民族、各历史时期的旋律特征分章讲授。“多声音乐基础”实际上是将和声、复调两个课程合二为一,并增加了20世纪新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中多声现象和多声技巧的内容。“音乐分析”是通过对作品技术形态的分析揭示音乐作品的本质内容。音乐作品中各基本要素(表现手段)都从某个侧面表现音乐作品的某种本质,曲式结构只是音乐作品各基本要素中的一种,单纯的曲式结构分析不能表明音乐作品的全部内容,因此“音乐分析”需对音乐作品进行包括曲式结构在内的各基本要素(表现手段)的个别分析和综合分析,以使学生全面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演奏演唱技巧写作与音响”将传统配器课中的乐器法部分单独列了出来,并增加了声乐演唱技巧的内容。其中,演奏演唱技巧写作部分可借鉴原乐器法的讲述方式;音响部分则从音乐声学的角度解释合奏、合唱、重奏、独奏等各种体裁形式的音响原理,同时不排斥传统配器法和乐器法富有经验的听觉心理方式,并将其运用到教程之中。
本文所提设想是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的一些思考,音乐技术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仅凭个人的思索,改革的设想可能既不全面、也不严密。但是,笔者坚信虽然目前的音乐技术理论是有缺陷的,但也是有可改进之处的,同时也坚信,除了笔者,肯定还有其他人在思考如何改进,甚至已经在着手改进这种教学体系。笔者在此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我国音乐技术理论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