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高校质量文化概念解读
高校质量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高校所有人的集体责任,其目标指向最终实现质量的加强。
(一)质量文化概念之来猓质量文化的概念与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有效性缺失的认识有关。虽然全面质量管理被看作一种比较有解释力的质量管理理论,但是全面质量管理与组织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仍然很模糊。对全面质量管理计划的概念、要素与影响方面的认识也存在不确定性。为了克服这些不一致与不足,一些学者开始把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认为成功的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依赖于将质量镶嵌于以及反映于组织文化当中,而不是仅作为一套工具和技术。另外,质量文化的概念还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质量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二战后曰本成功企业管理现象的研究发现,文化因素在企业及其组织行为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此后,“文化与质量不再被当作独立的因素来考虑,认识到质量实际上源于一种更广义的文化视角变得越来越重要。质量文化这一概念能更好地解释组织质量提升,也能更准确地把握质量提升的内在机理。这一概念出现后迅速在企业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领域找到了发展空间,如在高校质量管理中。欧洲高等教育领域从进人21世纪以来就特别关注质量文化的状况与培育,大大深化了质量文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
(二)高校广量文化之要素
套用文化这一上位概念的结构,高校质量文化的结构主要包括物质层质量文化、行为层质量文化、制度层质量文化和道德(精神)层质量文化四个层面。有学者认为大学质量文化包含了批判反思的精神文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相关管理制度文化、教师与学生等大学组织中行为者的行为文化、建筑公共设施与各类标识等物质文化这四层面。
世界着名管理思想家菲利普?克劳士比分析了企业质量文化的六个构成要素,即“了解”、“承诺”、“能力”、“改正”、“沟通”、“持续”w。“了解”即明白真实需要,改变传统对质量的认识;“承诺”即表示要全员全力投入提升质量的任务;“能力”即具备完成质量改善工作的方法,保证所有制度与措施朝向组织发展的方向;“改正”即切实掌握问题,杜绝问题根源;“沟通”即通过充分的信息共享使成员明确各自在质量管理中的责任;“持续”即持之以恒地对待质量管理工作。这些要素对于高校质量文化建构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王建华教授进一步指出,考虑到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传统,高等教育质量文化还必须包括“宽容”、“信任”与“自律”等原则性要素。
欧洲大学联合会的相关研究指出,作为一种组织文化,质量文化具有文化、心理因素以及结构、管理因素。在这种双层结构中,对高校而言,文化心理因素指向一套共享的价值、信念、期待与奉献,是每个成员的责任;结构、管理因素指向个体行为的协调,是学校的责任。加强院校质量文化的核心是促进正式的质量保障程序与潜在的非正式的相关价值与假设之间的互动,这一互动通过学校层面的良好沟通、讨论与参与过程得以实现。
上述三种要素解读对于理解高校质量文化的内涵均具有积极的意义。文化结构的视角有利于我们认识高校质量文化的精神、行为、制度、物质四个维度;企业质量管理的角度则有利于我们从心理学的认识、行为、意志三方面对质量文化要素进行归纳;欧洲大学联合会提出的概念有利于我们从心理与管理角度,也即个体内在自觉与管理层外在自觉两方面来把握高校质量文化的建构。
二、质量文化的特点与反思性工具价值
从上述对质量文化概念的解读中可知,质量文化具有内生共享性、地方性、整体性、演进性等特点。
首先,内生共享性指质量文化具有精神层面、心理层面的内涵,是内生于个体、内生于组织内部的,符合组织成员内在发展诉求的内容。抛开个体与组织内生发展需求这一根基,质量文化的行为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等等都会缺乏价值依附,质量文化注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其次,内生共享性指有关质量与质量管理的某种价值为所有成员所认可和坚信,而共享性发展需求与目标的达成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价值诉求,从而成为指导他们进行教学、管理活动的信念基础。共享也意味着强调民主和沟通,因为共享的基础和前提是,高校质量管理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认识与利益能够在民主沟通的过程中得到最为充分和恰当的表达与反映。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价值选择才能够得到最广泛群众的认可。如果仅仅是作为一种外来的、外在的、强加的认识与要求,那么它很难内化于一种文化,更不可能奢望其指导组织成员的行为实践。如果仅仅为了应对外部要求而形成的质量保障体系,那么往往会成为一种权宜性措施而流于形式。
地方性指高校组织自身以及学科等基层的知识与实践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只有糅合了这种地方性知识与实践,高校质量保障的结构与文化才能形成一种特定的质量文化,而不是质量保障体系程序与既有基层文化互不相干的格局。从这个角度看,学科知识与实践对于质量文化的构建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类学院与另一类学院的质量文化很可能因为学科特性而有明显的不同,比如理学院与文学院。
整体性是指质量文化是内在精神与外在行为、制度与物质的有机整合,是内在心理要素与外在管理要素的有机整合,是各种要素的相互融通,而不是割裂。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质S文化自身在提升质量方面的强大影响与推动力。而这种融通并不能依靠质量文化各种要素自生自发的互动,而是需要组织管理者站在全局的角度自觉地进行战略性构造。
演进性指质量文化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演进的。这是因为高等教育的个体需求、社会需求都处在不断变化中,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有关质量管理的方法等也会随之变化。文化本身具有时代性,它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而独善其身。从来不存在永恒不变的质量观念、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文化,即便世界一流大学的质量文化也会带有时代的烙印,也需要根据不同时代所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条件的变化持续地建构其质量文化,使质量文化始终保持活力。
质量文化的内生共享性、地方性、整体性、演进性等特点表明,质量文化是一种建构性存在。这种建构性意味着,质量文化的形成需要高校在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借助全体人员之间的持续沟通,形成对于质量保障各方面问题的最大限度的理解与共识,实现该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它还意味着,对于任何一所高校而言没有普适性的质量文化,质量文化从来都是历史的、情境性的存在。因此,质量文化培育需要在充分揭示和认识大学既有质量文化,理解其形成的情境性的基础上,把握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要求,并将其逐渐融人到既有质量文化中,促进既有质量文化的演进,形成更为积极的质量文化。
作为一种建构性的概念’质量文化可以作为一个起点、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反思性工具,而不是万灵药,不是对质量问题的答案,不是对外部评估要求的应对性策略。正如有学者所说,“质量文化概念首要和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可以作为一种工具,用来追问事情如何?学校的功能发挥得如何?学校的利益相关人都是谁?学校如何定位?”
三、质量文化视角下的高校质量管理改革
当前,我国高校质量管理面临很多问题,正处于积极探索的发展阶段。作为一种反思性工具,质量文化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深人反思我国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中的价值取向、权力配置、发展手段等问题,有助于培育积极、成熟的高校质量文化,提升质量管理成效,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积蓄更为深层和持久的动力。
(一)价值取向上重视内在目的与内部价值的实现
质量文化这一概念的内生共享性特征提醒我们不断反思质量的概念,追问针对“谁的质量”。如果高校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得到清晰的认识和达成共识,则质量管理无疑会陷人盲目。虽然,质量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概念,这种多元来自学生群体的多样性、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来自于对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关系的多样化关系的认识,等等;但是,从最根本的方面看,高校的质量应该是有益于学生发展、有益于教师发展、有益于学术发展、有益于大学自身使命的实现。也就是从教育的内在目的与内在价值寻求对质量的解读,以高校中人的全面发展与组织的内涵发展为最终价值追求,而非一味地被外部价值所牵引。这就要求在理念上首先要把人的发展、知识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最终衡量标准。当然,即便对于人的发展这个问题,也必须清楚它在当代意味着什么。就学生的学习而言,现在早已不局限于对既有知识的获取,而必须是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旺盛求知欲以及习得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形成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与能力,转向学生“创造性文化基因”的培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逻辑性思维能力在内的创造性文化基因的发展以及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才是当代学生发展的真正内涵。
当前,我们对高等教育质量关注更多的是其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情况,即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与社会责任。毋庸置疑,高等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当今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进社会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在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体系中,无疑是有远近、轻重之分的,而且这些责任的实现方式也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无视这种区分,则对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性与社会责任的认识往往会陷于片面和短视。例如,把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与学生的就业率挂钩,把科学研究的质量直接与研究成果的经费和经济效益等挂钩,而忘掉了高等教育在培养自主发展的、具有独立人格与批判精神的人,以及产生能够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知识与思想的科研成果这些最为根本的质量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种种努力中,各级重点学科项目、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等成为关键指标。这些自上而下政策驱动的宏大叙事与高等教育“适应论”不谋而合,在此背景下,人的发展与学术的发展这些领域实际上处于被忽视的境地。高等教育质量因此更多演变和扭曲为有利于反映学校绩效的、有利于反映学校主管领导政绩的指标,而非高等教育内在价值与使命的实现。难怪有学者专文批判了我国髙等教育“适应论”的问题与缺陷。对大学内在价值的坚守必须上升到理念的高度而不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高等学校质量管理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勇气拒绝短期利益的诱惑。
(二)权力配置上强调基于院系与学科
质量文化概念的地方性特征提醒我们反思“谁保障质量”。在高校质量管理中必须强调基层院系与学科的地方性力量的参与及其利益的反映,在权力配置上要强调基于院系与学科,赋予院系与学科更多质量管理的权力与责任。这也与高校底层沉重的组织特性有关,高校发展的潜力和条件更多地孕育于底层的学科中。对于高校改革而言,基层变革是一种关键的形式,质量管理改革除了考虑外部质量保障要求以外,更多的是需要发展其基于自身学科、历史特色的内部质量保障程序及相应的质量文化。院系与学科等地方性基层要素参与高校质量保障也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内部治理结构要求相一致,要求发挥基于学科、院系的权力,以及教师、学生的权力。通过广泛、持续的沟通,在院系与学科层面的教师、学生、管理者中形成有关质量管理认识与实践的共识,使质量管理的理念扎根于基层,把质量管理的权力适当下放到基层,使质量管理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形成质量管理的强大群众性力量,与质量管理的相关政策相呼应,才能切实推进质量管理改革。
当前,我国高校质量管理更多依赖外部驱动和外部保障,学校层面的质量保障体系建构更多重视外部评估等规范的套用。而外部质量保障常常忽视学科特殊性,更多反映的是外部的需求与利益。外部需求与利益包括政府所代表的政治性价值取向引导、主管部门管理的方便(效率)、市场与社会当下对人才培养类型层次与科研成果方向与类型的急需。虽然这种外部需求与利益在高校质量管理中有重要的导向与推动作用,但容易导致不顾条件的一刀切和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另外,在学校质量管理的组织与体系建构中,权力与任务如果主要集中于校级层面,而学院与学科基层的权力有限、任务模糊,则易导致学校的质量保障活动实际上处于悬置状态,难以落实。
(三)发展手段上要重视战略性
质量文化的整体性、演变性特征有助于提醒我们反思“如何保障质量”。在质量管理中,要通过持续的努力促使质量文化各要素的整体性建设,增进各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而不是零敲碎打地进行质量保障;还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对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持续的调整与改进。因此,在高校质量管理中,重视战略性是必须的,只有战略性的质量管理框架才能避免随机性,超越短期应对性策略。虽然短期策略可能会在应对外部评估中获得胜利,但是它不可能建立一种院校层面的体系化的质量保障文化和实现质量的持续提高,而战略规划则可能W。把质量管理纳入到战略层面对待,有利于树立“质量是高校生命线”的理念,以此统领具有长效机制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积极质量文化的构建,缺乏战略的高度则质量管理往往容易为短期目标所牵累,陷于零敲碎打和简单的加法游戏。
把质量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纳人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中:首先,需要基于现实、着眼未来。基于现实即切实了解当前制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与环节所在,着眼未来即以高校未来人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方向与层次定位来规划质量提升的阶段性目标与措施。特别是需要避免短期利益左右质量提升的战略目标与举措。其次,需要注意领导与全员参与的完美结合。领导对于引领变革方向和激发变革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全员利益共识的全员参与是推动变革持续进行的内在和基层动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力量相结合方能获得最大的改革动能。第三,它还需要持续性的投人与努力。无论在人力资源方面,还是财力投人方面,都需要有持续的保障。这种高成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投人相一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许多炼化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信息化不仅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信息系统集成化也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炼化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架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生产操作控制层(PCS)、生产运行管理层(MES)和生产经营管理层(ERP)。这三者一起构成企业的神经系统,既可将业务计划的指令传达到生产现场,又可将生产现场的信息及时收集、上传和处理。然而,许多企业构建ERP之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底层生产信息实时地反馈和ERP计划信息实时地下达。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ERP主要是针对整个企业或集团业务,侧重于整个运营资源(人、财、物)的管理,集中于整个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和供应链,ERP并不能分析生产的瓶颈、改进控制产品的质量,对产品生产进行排产;第二,MES主要针对车间,侧重于管理生产的执行,集中于现场生产现场资源。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讲,MES提供的视角相对狭窄,缺乏进行决策支持所需要的生产执行数据的广度和深度。如果二者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为解决该问题,我们可以将MES与ERP系统进行集成,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数据平台,以优化公司的信息管理。
1 ERP与MES系统集成分析
ERP: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对企业资源的整体考虑,实现企业人、财、物的统一管理,迅速集成大量的事务处理和业务数据及提炼成有效的决策信息,从而提高企业领导层的决策质量和效率,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其通常包括:财务管理、生产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物料管理等模块。
MES:是整个系统中的执行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将经营目标转化成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目标,并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形成从生产经营到生产运行和过程控制的一个周期性高效闭环系统。MES一般包括:实时数据库、实验室信息管理LIMS、物料平衡、生产管理、生产分析等子系统,如图1所示。
炼厂信息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诸多子系统和模块,其涵盖企业各个领域,每个子系统和模块内部的数据流程一般没有问题,然而各子系统和模块间的信息集成才是炼化企业信息系统的精髓。实现信息集成,关键在于优化和整合ERP与MES系统业务流程。首先,对MES和ERP各自相关数据流程进行梳理,通过流程的整体优化划分出哪些流程在MES中处理、哪些流程在ERP中处理。对于在两个系统中都可以实现的功能,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需要,分析ERP系统和MES系统的功能特点及该共有功能在该系统中实现的优缺点,然后决定取舍。需要注意的是,不管MES还是ERP,都有自己的实现逻辑,在决定某功能的“归属”时,一定要保证该功能在所选系统中实现逻辑的完整性。由于MES系统和ERP系统的投资不菲,而两者间的功能取舍存在又这么多变数,所以企业在大规模的建设信息化之前,从业务需要出发对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规划是很重要也是很有必要的。
2 ERP与MES系统集成的实现流程
2.1 ERP与MES系统集成方案
2.1.1 对生产任务进行全面的设计
在ERP系统中对市场需求进行平衡后,即可对其进行生产任务的规划。首先,根据产品要求做技术准备,设计合理的物料清单,并搭建制造清单、给定工时和材料定额。其次,保证物料供应,完善物料数据。第三,明确生产加工能力,进行能力测算。最后,由于企业的人力、财力、设备运行状态都在随时变化,还需要生产调度对规划方案进行临时调整。企业在利用ERP与MES系统集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将企业生产计划、所需的生产材料等信息和有效数据开放,相关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生产任务和计划,同时及时的反馈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情况。
2.1.2 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操作流程进行设计
如图2,在ERP系统接受生产任务以后,生产人员对MES系统中进行生产的投料、移动、报废、完工等一系列操作流程中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并将其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整理归档。
例如:某炼化企业在ERP系统中根据订单与销售预测排出生产计划,并根据质量管理拟定产品质量。生产计划和质量设计结果由ERP导入MES,MES系统根据这些信息排出更细致的生产作业计划。MES下发作业计划以后,对生产执行进行管理,将生产反馈给ERP系统的采购物料模块作为计算生产成本的依据。同时,MES在生产执行的过程中还要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把质量结果反馈给ERP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块。销售与分销在ERP系统中实现,把相关信息传入MES系统中的储运管理模块。
ERP与MES系统集成后,避免了信息反复输入的问题,减少了中间传递的环节,从而减少了工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保证了企业信息的准确、安全等性能。
2.2 ERP与MES系统集成的主要工作流程
2.2.1 对信息和数据的格式进行统一
ERP与MES系统包含诸多子模块和子系统,其集成方案势必包括多家供应商产品,并不是依靠一个开发商就可以研发的。因此,在ERP与MES系统集成运行的过程中,企业要保证ERP与MES系统集成的格式是一致和统一的,这样才能将ERP与MES系统集成的功能进行充分的发挥,将其运行的效果得以提高。
2.2.2 确保信息和数据的一致性
在ERP与MES系统集成运行的过程中,企业要保证信息和数据的一致性,这也是ERP与MES系统集成运行的关键。例如:企业可以利用台账的形式,对企业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业务的ERP与MES系统集成的运行的,提供了良好的环节和条件。
3 结束语
通过ERP与MES系统的集成功能,可以有效的将企业的信息的达到资源共享的状态,将其信息和数据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的管理、生产。
综上所述,ERP与MES集成后能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使MES系统的生产计划更合理,ERP系统的数据更及时有效,工作效率更高,对于炼化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来说系统集成化既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孙永武.企业ERP与MES系统集成的研究与实现[D].苏州大学,2014.
[2]代婷婷.ERP系统和MES系统的集成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2,05:24-25+62.
[3]丁小进,王遵彤,乔非.ERP与MES的集成新模式研究[J].机电一体化,2014,03:9-13.
答案是否定的。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也要追求平衡,不过不再是企业内部各项职能之间的平衡,而是企业作为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在融入社会中实现的新平衡。要实现这一平衡,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最大化,需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什么才是互联网时代成功的管理模式?我们认为,应该是能够及时发现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用户规模增长的管理模式。在这方面,海尔是探索的先驱者。
一、人单合一:追求价值的创造与共享
海尔“网状”组织结构,减少了企业与用户的距离,也同时削弱了企业管理中领导的地位,那么,如何提升员工在企业中的凝聚力?链接企业与员工的纽带在哪里?如何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海尔探索发现,用户是连接企业与员工的链条,是他们的利益共同点。从这一角度出发,海尔创造性的提出了“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何为“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人”就是员工,“单”就是用户,“合一”是让每个员工与他自己的用户结合到一起,“双赢”是让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核心在于实现企业、员工、用户三者的价值创造与共享。具体来说,通过解构与转化,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增值;以三张表为手段,实现价值的创造与共享。
解构与转化:将企业负责的大单解构为每个员工负责的单,把企业总的用户资源转化为每个员工负责的用户资源;把企业的资产分解为每个员工的负债,员工以有偿负债的资源去挖掘用户,实现资源的增值,如未能完成产生的负债由个人来负责。
三张表:以公司战略为导向,首创战略损益表、日清表、人单酬表等三张表作为考核员工的依据,激励员工去主动创造价值,员工创造自己的用户需求,产生超出企业平均利润部分由员工分享,这种机制驱动员工全力以赴去创造更高的利润,实现员工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
“人单合一”是管理模式上的一大革新,O大地挖掘了员工价值创造的潜力。但也客观存在一些难以逾越的难题,如带来较大的观念冲击、雇佣关系的改变、员工企业忠诚度的降低、缺乏归属感与安全感等等,这是我们需要去进一步去研究与探索的课题。
二、自主经营体:探索迭代式管理的载体
海尔组织架构从“正三角”转变为“网状”结构,管理流程从“串联流程”变为“并联流程”,管理模式从“瀑布式”变为“迭代式”,从研发、设计、制造、营销逐级流转后不再关心用户,到将研发、制造、营销共同面对用户,一代一代往前走,各环节对用户负责、共同分享产品收益,在这些转变中衍生出了一种新型的组织,叫做自主经营体。自主经营体指承接企业战略目标,有着明确客户价值主张,可以端到端全流程满足用户需求,并可以独立核算共享的经营团队,随着规模的扩大,可逐渐发展为小微企业。
它的诞生,打破了组织的边界,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自经体的项目确定后,召集最好的资源,不仅仅是团队成员,还可以整合外部更多的外部资源,形成生态圈,到下一个项目,人力、物力等资源又进行重新组合。
它的诞生,打破了领导的层级,实现了团队与用户的零距离。员工与用户零距离接触,用户就是领导,管理变得扁平化,自经体体长竞争上岗、成员互选,实现成员利益最大化。
它的诞生,打破了设计的边界,实现了个性化定制。供应商参与到设计、制造的全过程,变大规模定制为个性化定制,全流程按需求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截至2015年2月,海尔共计从自主经营体孵化和孕育2000多家创客小微公司,共计诞生470个项目,汇聚1322家风投,吸引4000多家生态资源,,为社会提供超过100万个就业机会。
在海尔,典型的自营体转小微企业案例莫属“雷神”。海尔原来在游戏本电脑领域的布局是零,但却用创客小微的形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做到了行业第二。三个80后年轻人,发现了市场上没有专门的游戏本电脑,这就是用户的痛点,从痛点出发,搜集了三万条意见,探索设计什么样的电脑可以让用户满意,后期引入风险资本,从执行者变成一定程度的所有者,实现了从零到行业第二的成绩。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已完成三轮融资,估值6个亿,2015年销售额达7亿元,2016年预计销售额达11亿。 试想一下,如果海尔没有“自营体”管理模式,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雷神”。它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这个正确的机制指引着它走向正确的路线。
自经体以及由此衍生的小微企业产生了明显的效益,但也给海尔管理方面带来了一些难题。如:总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协调内部关系,打通自经体、小微企业底层数据,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这是任何一个互联网企业,包含 FACEBOOK、阿里巴巴等,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三、 i-360TCE:颠覆传统的质量管理体系
谈及海尔集团的质量管理体系,业界都会赞不绝口。一个涵盖“基石、地板、支柱、栋梁“的海尔质量屋,经历了经过30多年来的兼收并蓄和自主创新,为产品质量的稳定与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但是,在“以用户为主导”的互联网时代,海尔质量屋是否依旧可以满足管理的需求?是否仍然是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它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即更多地关注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对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不太关注。那么,如何在原有“质量屋”的基础上,打造“以用户为主导”的质量管理体系,海尔不断探索,形成了“网络化360度用户交互体验模式”,简称为“i-360TCE模式”,其中“i”是代表用户的交互,“360度”代表全价值链、全方位,“TCE”是代表全面的用户体验和评价。
全流程的用户体验与评价。在这个模式中,利用互联网交互平台让用户参与到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全流程中进行体验和评价,旨在保证用户参与到产品的全流程,从源头上确保用户对质量的满意。
并联交互APP的平台支撑。为支持“i-360TCE模式”有效运行,海尔开发了一款并联交互APP―并联即时交互平台,在平台上企业与用户实现了零距离互动。用户遇到故障后,用户信息――自动向最近的服务点发送工单需求――提供服务――用户评价与建议――各利益相关方(如设计者、制造者、供应商等)与用户开展互动――进而改进产品与服务,实现信息的闭环与优化,达到全流程用户最佳体验。
在“i-360TCE”模式下,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用户的互动中,发现产品的优劣势,主动参与到设计与改进的环节中,最终为用户创造价值,它为海尔创造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在海尔,有这么一个广为流传的事件,海尔有一款滚筒洗衣机,用户评价其实用性强、但容易生锈,一家德国供应商得知后,研究产生原因是洗衣机门上的螺丝钉、容易生锈,并主动提出新的设计方案,虽然设计成本提高了,但产品却得到了用户的一致认可,争取了市场份额,获得了企业利润。
可以试想,如果没有这个并联交互平台,没有各方共同参与到用户的评价中,德国供应商就无法获知产品的缺陷,也不会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更不可能为海尔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四、互联网工厂:实践个性化定制的先驱者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强调“中国工业4.0计划”,提出了我国工I制造未来十年来的宏伟图景。作为中国工业的领先者,海尔也在探索着其4.0战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核心实践是建造互联工厂。
从2012年起,海尔就开始了互联工厂的实践,目前,已建成沈阳冰箱、郑州空调、佛山洗衣机、青岛热水器等四大互联网工厂,全球首台定制空调已在郑州互联网工厂上线。
什么是互联网工厂?张瑞敏这么描述:“互联工厂,通过信息互联,实现了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转型,全球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定制个性化产品,全流程参与设计、制造过程,满足用户最佳体验。”
它是一个“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配送”的体系。一切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致力于从设计、制造、配送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的特色化的服务。
它是一个以“众创汇”作为前端支持的平台。在平台上,用户可以将自己的需求提交给海尔,海尔根据需求开展设计、定制、配送等,用户可以全过程查看“产品”诞生的整个过程,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全流程的参与者。
它是一个实现用户自主设计的制造系统。海尔通过接受个性化订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新增智能制作模块,后续通过用户对颜色、功能、图片等的自有选择实现个性化定制。如,网友“妮子妈一名”自主设计一款长颈鹿图案、带身高测量尺的冰箱外观得到了网友的点赞,此设计最终入选海尔冰箱款式的新增模块。
它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它是如何实现全过程的参与? 2015年8月11日,作为全球首个透明工厂,目前已拥有由11个通用模块和4个个性模块车间组成的200多种用户柔性定制方案。企业可以与用户通过“微信互动”,企业可以实时了解用户的需求,用户可以实时观看生产现场,生产效率与效果大幅提升,给用户带来了可视化和定制化的体验。
正如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房殿军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海尔对工业4.0的探索和实践是非常超前的,中国制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制作逻辑的重塑,海尔互联网工厂将用户、模块商和工厂等要素,用开放平台的方式聚集到一起,这种制造逻辑给家电行业甚至其他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 工程管理 策略 特点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软件与硬件的比例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软件的开发已成为计算机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在计算机软件过程中,管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软件产品的质量与设计、生产和维护过程中的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加强软件工程管理,提高软件产品可靠性成了保障软件系统实施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1 软件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其特点
1.1 软件工程管理的内涵
软件工程管理的定义,美国PMI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对软件工程管理作了如下解释:软件工程管理是为了完成一个项目的需求和目的,将相应的知识、技术、工具以及技巧运用到该项目的具体事务中去的工作,软件工程管理的实现是通过执行以下这些运作流程: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结束。PMI 倡导的软件工程管理理论的中心内容是执行软件工程管理所需要的具体知识,这些具体的知识根据普通软件工程管理的要求可以划分为九大知识领域,传统意义上的软件工程管理的概念就是如何实行和运用这九个领域知识, 来对一个项目进行管理。
1.2 软件工程管理的特点
软件工程管理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其管理过程以及内容的特殊性。为保证软件工程获得成功,必须清楚其工作范围、要完成的任务、需要的资源、需要的工作量、进度的安排、可能遇到的风险等。一个项目从始至终所有阶段的总和称为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通过对项目的总结,任何一个项目都应该具备以下阶段:
(1)项目启动阶段
启动阶段的目的是决定某个项目整体或某个项目的某个阶段是否启动。决定一个项目是否启动,首先要建立对一个项目的认同感,要弄明白开发的是什么类型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同时还要对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所涉及到的范围、具体资源要求、费用要求、面临的种种风险等,将这些内容形成一个项目意向书来呈现出来给客户, 来帮助客户确定他们的要求以及期望,并帮助他们做出一个判断,来确定是否让项目立刻上马
(2)项目计划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整个项目做出一份合理可行的计划。明确出在项目各个阶段的任务,需要做的事情;然后由各级项目经理来确定具体每部分的工作计划,列出每部分需要做的具体事情,并且根据人员具体的配备而制定出各个部分工作的时间节点以及整个项目的时间表。
(3)项目执行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项目的计划来完成相关的事情,包括确定落实完成各项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比如说人员,实施设备,相关费用,以及各种所需信息。然后由项目经理带领全体人员开展各项项目工作。同时跟踪整个项目以及项目各个部分工作开展情况, 并通过各种方式向项目利益相关方报告项目进度和执行的具体情况。
(4)项目控制阶段
项目控制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项目各个阶段的结果是否和项目的计划保持一致。通过各种方式来控制项目的结果不要和项目计划产生偏离,并且通过衡量结果,对比项目计划,来找出项目差别,并且提出相应的策略。这个阶段的任务还包括,审核在项目的执行当中提出的一些修改的请求。同时能够调节项目整体进程当中的资源配给, 并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工作的总体进程做出一些修正。
(5)项目结束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使整个项目的最终生产结果能够符合这个项目最初所定的计划, 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得到一个客户方肯定的确认。而且还包括一些项目完成之后的收尾交接等工作,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并且完成文档等项目相关资料的保存等一些善后工作。
2 软件工程管理策略
2.1 分布式软件工程管理策略
分布式软件工程管理的特点:资源共享,即共享硬件和软件资源;开放性, 即可使用有不同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和软件;并发性,即可通过并行处理来增强性能;缩放性,即可通过增加新的资源来提高生产力;容错,即在出现某个失误之后仍具备继续运行的能力。但是,分布式软件工程管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分布式应用的功能可以分成三层:(1)表示层提供用户界面;(2)应用逻辑层为应用提供计算功能;(3)服务层提供支持上两层功能所需的底层服务。
2.2 软件能力成熟模型管理策略
要促进企业更为理想地完成商业目标,要把软件开发作为过程看待,按照统计质量管理理论对这个过程进行管理,达到软件开发的工程化和标准化。CMM 重视软件开发的管理、提高软件工程能力,能够指导企业改进企业软件过程,同时为软件开发机构建立严格规范的软件开发过程提供参考,最大程度优化软件工程能力。CMM 的不同成熟度等级的主要特征如下:第一,初始级,即未加定义的随意过程。软件过程的特点是无秩序的,有时甚至是混乱的;第二,可重复级,即规则化的过程;第三,定义级,即标准的、一致的过程;第四,管理级,即可预测的过程;第五,优化级,即持续改进的过程。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工作;空间数据;无线管理
前言
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为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方便信息的查询,但是地理信息平台不提供模拟决策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因此,要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基于模型,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提供帮助。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含义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应用系统,它能把各种信息同地理位置和有关的视图结合起来,并把地理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及各种应用对象、CAD技术、遥感、GPS技术、Internte、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等融为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形与数据库技术来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检索、分析和输出地理图形及其属性数据,从而为土地利用、资源评价与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识,为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决策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测绘业,就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同时也是测绘服务业的重大创新和革命。
(二)空间数据的描述方式和特征
测量工作的土要成果是与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这种信息称为空间信息或空间信息的描述信息。如果这些空间信息是以一系列X、Y、Z点串表现的点、线或多边形,这种形式为矢量形式;还有一种以像素阵列方式表现的点、线或多边形,如图片、图像等,这种方式称为栅格形式。现在测量的成果多为矢量形式,矢量形式是空间数据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矢量数据库的管理方法与空间数据的特征密切相关。空间数据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每个空间对象都具有空间坐标,即空间对象隐含了空间分布特征;
2. 非结构化特征使它不满足关系数据模型的范式要求,因而空间图形数据难以直接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3. 空间关系特征要求记录拓扑信息以表达多种空间关系,因而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4. 分类编码特征,明确每一个、每组空间对象;
5. 海量数据特征等都对矢量数据的管理方法大大增加了难度。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
基于空间数据具有自身的上述特殊特征,国内外对空间数据的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开发,长期以来,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1. 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系统
由于空间数据具有其自身的上述特殊特征,这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难以满足要求,囚而大部分CIS软件采用混合管理的模式。即用文件系统管理几何图形数据,用商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属性数据,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目标标识或者内部连接码进行连接。
2. 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图形和属性数据都用现有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软件不作任何扩展,由CIS软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使之不仅能管理结构化的属性数据,也能管理非结构化的图形数据。
3.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由于直接采用通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效率不高,而非结构化空间数据对GIS来说又十分重要,所以人们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进行扩展,通过定义操纵各种空间对象的API函数,使之能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
4. 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目前,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是最适应于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因为它不仅支持变长记录,而且支持对象嵌套、信息的继承与聚集。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允许用户定义对象的数据结构以及它的操作。因而可以将空间对象根据GIS的需求,定义出合适的数据结构和一组操作。
二、空间数据的无线管理方式
现在的测量均是将测区按某种比例尺划分成若干图幅进行,在测区表现和浏览方面不直观。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管理多种测量数据之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的无缝管理,也就是将测量的成果成片的管理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提供作体系,在测绘工作中,使工作人员可以直观的了解整个测区,以达到最为理想的工作效果。实现无缝空间数据库有两个不同的阶段:
(一)在逻辑概念上的“无缝”组织阶段。所谓逻辑要领上的“无缝”组织,只是从用户的视角来看待空间数据库,它基于Morton码的瓦片式大型地理空间数据库设计思想,并建立了一个“无缝”GIS数据库。然而,它们仍然只是一种逻辑概念上的“无缝”组织,能够完成地理数据的几何接边和逻辑接边,但物理上仍然按照图幅的概念进行存储管理,对同一地物实体在多个几何标识和同一地物标识间进行后台关联处理,对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因而说是逻辑上的“无缝”组织。
1. 优点:在用户视点上,系统便于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组织弱点。
2. 缺点:因为其物理底层依然是分幅方式管理地图,其分割地理实体的机制依旧,通过多个几何标识进行后台关联处理使系统的灵活性降低;查询检索依然不便(通过关联涉及多图幅或多专题):地理实体的完整性与一致性维护;数据分步管理等对“关联机制”的“压力”;插入或修改数据库会使“关联机制”不得不作相应的变动。所以逻辑上的“无缝”在本质上依然没有解决问题。
(二)在逻辑上和物理概念上真正的地理空间数据库无缝组织阶段。物理概念上真正的地理数据无缝组织是从底层、从设计者的视角解决了传统GIS的分幅管理的问题使客观对象在地理数据库中以唯一的几何和物理标识被记录,这样从本质上(物理结构)使客观世界中的完整地物对象得以在计算机中被存贮。这样,不但从用户视角看,其在逻辑上是无缝的,同时从设计者视角看,其物理地层结构也是无缝的。
1. 优点:从内到外统一了逻辑与物理的“无缝”概念,从本质上解决了GIS数据组织上的弱点问题。
2. 缺点:数据的入库要求过于严格,在现实情况下有一定的难度;对己有GIS数据库的改造工作量较大。
三、测量数据管理方式改变后的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的多种空间数据管理方式,虽然形式有多种,但主要是为了实现空间数据的管理。如果真正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管理测量数据,测量工作者的任务还很艰巨,这就要求测绘业同仁,认真学习,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并大胆实践。地理信息系统也是在详细分析了空间数据整体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具有规定性的空间数据描述特征(点、线、面)后开发的。也就是说测量数据要符合规定性的整体空间数据描述特征后,才可以被管理、再利用,这就要求测量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把握新事物的内在规律,掌握新的管理方式的基本要求。另外,测量工作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的测图,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更新,作为基础测绘的测量成果需要共享、需要分发,被其他行业利用,需要测量人员利用不断更新的技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数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