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一新生自我总结

高一新生自我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新生自我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一新生自我总结

高一新生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

1.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分析:

1.1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高一新生不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老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已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生质量。

1.2初高中教材梯度过大。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大于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都比这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的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1.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1.4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笔者曾在高一召开过学生座谈会,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不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带着问题笔者多次听到了初、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的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2.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1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2.1.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劝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2.1.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的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而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2.1.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的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2.1.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是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高一新生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其实,从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思维层次、学习方法上看,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相比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如何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是解决学生“数学难学”,教师“数学难教”的有效途径。下面就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分析

1.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老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就会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而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初高中教材梯度过大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大于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笔者曾在高一召开过学生座谈会,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带着问题笔者多次听到了初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的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5.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上述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阶段的正常学习。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高一数学成绩,应采取如下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第一,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第二,摸清底数,规划教学。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的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

第一,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第二,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而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第三,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第四,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第五,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高一新生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一新生 数学学习

笔者所任职的学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重点高中,所教班级里的学生都是全疆各地州学校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在刚跨入高中时,都有着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有着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反差呢?笔者从自身的工作实践中分析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生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在一段时期将无法消除

绝大多数学生在上高中前都在父母身边,他们的衣食住行都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精力和体力相对比较旺盛,因此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注意力也比较容易集中。到了高中,由于求学的需要,班里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全疆各地州,部分学生自理能力较差,生活没有规律性,导致精神状态不佳,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再加上对环境的陌生感在一段时期内不易消除,容易产生孤独感、失落感,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新的学习。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人们一谈到减负,就会说取消高考问题就能解决,实际上,高考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受高考指挥棒的制约,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为了在高考中取得高分,老师们不断地给学生补充新的知识、新的公式、新的解题方法。但本人并不是一概反对补充一些公式,如果是那样,就好比只有小米加步枪打天下,对此建议把握如下原则:第一是要有节制;第二要视学生的情况;第三要视教材的情况;第四对于少数必须补充的公式和方法的探索、发现、证明,要有学生的参与,不只是直接给出。

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也做了一些尝试:

一、教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学生消除松懈情绪

教师可以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要学生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不要等到高三再努力,开始就要绷紧学习这根弦。在考试时,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激励,利用想象,调整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

二、教师要做好教法与学法的工作

1.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注重教法

(1)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此外,还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使学生提高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2)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多举实例,增强教材趣味性、直观性。多用教具演示,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增强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及早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3)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给他们讨论发言的机会,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

(4)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会有所变化。最好在开学前一段时期内对初高中衔接过程中必备的知识自己先有所了解并将它强化。

(2)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解题思路和步骤,反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反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

(3)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做到“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演;“手到”,即适当做好笔记;“口到”,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

在高一数学的起步阶段,如何有效地抓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真正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这些问题我还会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下去,也恳请广大教育同仁都来关注高一新生数学学习中的困惑,寻求更多、更好的出路。

参考文献:

高一新生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 必要性 差异 脱节 措施

马上又到了九月一号,到了高一新生开学的日子,看着小区里考上高中的学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我就想起去年我教高一时学生说过的话:“张老师,你如果不给我们将初高中的衔接问题,估计我们也会被高一的函数吓到!”翻开之前的日记,我把当时讲的问题进行了重新整理,简单谈一下我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一些看法和做法,敬请各位同行斧正。

一、存在的问题

高中数学内容相对于初中数学内容更抽象、更注重逻辑性和理论分析、更多是研究变量,对计算能力也要求较高。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在初中,教师讲的细,类型归纳得全,练的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高中的数学教师除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外,更注重教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培养。

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解决办法

(一)重要的第一节课

虽然不像高考过独木桥一样,中考毕竟也是选拔性考试,能通过中考的都是初中各学校学习比较拔尖的的同学,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有的同学有种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可以休息一下的感觉,有的同学早就被亲朋好友“打了预防针:高中数学很难!”,产生畏惧心理……再加上高一开始的确有些抽象概念,所以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如果弄不好,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要把初高中的变化给学生将明白,让他们有提前的整体认知。

那第一节课讲什么呢?我就给学生讲了一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变化。首先,虽然近几年,初高中的教材难度都有所降低,但是相比之下,初中难度降低的幅度比较大,而高中,因为有高考,所以实际难度降低的不多。换句话说,初高中的难度差距相差更大了。象因式分解的方法、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等很多问题,在初中讲的很“浅”,很“易”,但到了高中,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就远远不够用了。有些集合牵扯到分类讨论思想,他们更是无从下手。所以某些知识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初中数学内容通俗易懂,多研究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比较抽象,逻辑性强,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还注重理论分析。如高一要讲到的集合、函数、映射以及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等都体现了高中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2、学习方法的变化。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他们习惯了“听老师的话”,该讨论时讨论、该听讲时听讲,遇见较大数的运算就使用计算器,不会做的就问老师或讨论,依赖性较强,不习惯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而高中要求就高了,会讨论也要会独立思考,会解决问题也要会发现问题,会套用例题也要会独立创新……所以,学习方法的改变是必须的。否则就会出现听懂而不会做题,会做而不得全分的现象。

3、学习心理的变化。能考上高中都是有一定能力的,曾经都是出类拔萃的,但是高中又是精英集合的地方,偶尔有点跟不上或者挫折是很正常的,真发生这种事要抓紧迎头赶上,而不是自怨自艾,或者自暴自弃。要相信自己跟着老师的思路,改变自己的方法,你依然可以独占鳌头。

(二)适应变化的方法

讲了那么多的变化,要想适应变化,把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搞好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搞好入学教育。首先,要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其次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第三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补充一些必须的知识。象分解因式的十字相乘法,三个“二次”,常用的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等,都提前给学生补充一下。如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也要提前告诉他们。

3、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在教学中,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辅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4、改变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堂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反思和自我总结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时,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另外,由于初中学生可以使用计算器,所以他们的运算能力都不强,而高考是不容许使用计算器的,所以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锻炼他们的运算速度和运算准确度。我经常在课堂上的当堂检测中举行一些小的运算比赛,先练“准”,再练“快”足部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改变“一看就会,一解就错”的现象。

5、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学习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人到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数学学习不好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

三、小结

总之,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教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师生情感的衔接,只有综合考虑学生实情、课标和大纲、教材、教法等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制定出较完善的措施。在教育、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方法,但也不是无章可循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地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要不断地探讨教学的规律,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懈地努力;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自身的严谨作风感染学生,以自身的过硬的能力指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高一新生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一、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教材本身的内容难度不同。

高中物理新教材尽管降低了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难度,但从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来看,高中物理仍然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初中教材文字叙述比较通俗易懂,内容比较生动直观,学生容易看懂,容易理解。高中教材文字表述比较严谨,含义比较深刻抽象,学生要读懂、理解比较困难。从物理概念、规律的学习要求来说,初中物理要求学生识记的较多,理解的较少。高中物理不但要求学生理解,而且要求学生会灵活运用;不但要求学生记住结论,而且要会推导、论证结论,等等。这是造成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困难第一个原因。

2.心理状态方面。

首先是学习环境的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学生要有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据统计,83.8%的学生可以适应环境变化,16.2%的学生尚不适应环境变化。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适应新的集体生活的。其次是心理因素的变化。经过紧张的中考考取了高中,部分学生有“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学生有畏惧、挫折及自卑心理,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导致成绩两极分化。学习上放松的学生占64.3%,只有35.7%的学生没有放松。虽然过半数的学生对学习有所放松,但是担心自己成绩落后于别人的学生占80.4%,只有19.6%的学生一点都不担心学习成绩落后,可见80%的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压力很大。

3.初、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不同。.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初中生的思维在属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因此定性的感性知识多,定量的理性的内容少,这是符合初中生的思维规律的。于是形成了初中物理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机械式的“接受”过程。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课后反思的能力。

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容量大,各部分知识关联性强,则要求高中生要逐步形成抽象思维。对他们要求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来归纳综合各种事实材料,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然而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一用起来却不知从何下手。这样学生就容易陷入苦闷和迷茫,对物理失去信心。从而使这些学生一见物理就怕,越怕就越难,越难越怕。

4.物理与数学的衔接。

许多学生在高一初始就表现出了应用数学这个工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薄弱环节,如繁分数、数字运算能力差,依赖计算器,三角函数运算与物理学习脱节,作图不规范,空间想象能力差等。

二、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应采取的主要策略

1.研究、比较初高中教材特点,准确把握知识衔接。

初高中物理有很多知识衔接点,如相互作用与牛顿定律、电磁现象与电磁定律等。进入高中后有的知识点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结论在初中成立而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在教学时应有意引导学生联系、复习旧知识,建立知识网络,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分,这样可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2.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教师不能只看学生入学成绩,而应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肯定其长处,并帮助他们分析过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勉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后进生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尽早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高中后,一些学生因不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为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育。

(1)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通过教学中的学法渗透式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初高中学习方法的不同:在初中学习阶段,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而在高中学习阶段,内容多时间少,教师只能选讲典型性题目。这就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思路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还应学会预习,学会听课(抓住重点、记好笔记),学会复习,学会独立完成作业;做到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思考、后问别人。

(2)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习惯。

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步骤,反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总结解题方法规律,并在单元(章)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单元(章)知识总结。以此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好习惯,扩大知识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养成错题记载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养成错题记载的习惯,要求学生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做到及时理解错在什么地方,并记载错题,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作业和测试中发生错误,说明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存在缺陷,如果听之任之,这种错误今后就会反复出现。应指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错误,寻找发生错误的真正原因,并及时加以理解和纠正,这样将有助于知识漏洞的填补。

4.做好物理与数学的衔接。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数学的应用明显得以加强与提高,常要运用函数、图像等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过程。所以应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不要依赖计算器,补充与高中物理脱节的相关三角函数,要求学生规范作图,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