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虫害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蔬菜 病虫害 综合防治

1、蔬菜病虫害防治原理

蔬菜病虫害防治原理:主要是防治方面要增强种子内部抗性及尽量控制病原菌滋生蔓延及虫卵的繁殖,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以农业措施为中心,融合生物的、物理的、农业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土壤、肥料、空气、种子消毒预防。创造有利于蔬菜正常生产的生态环境而不利于病虫繁殖生存的环境。

2、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2.1物理防治措施

2.1.1采用光电方法进行灭虫

灯光诱杀主要针对夜间活动的害虫,如金龟子,本身具有趋光性,根据这以特点我们可以利用灯管进行诱杀,或者利用高压电网灯进行灭虫。

效果最差.

2.1.2土壤的日照处理

日晒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消毒方式,在蔬菜定植前,选择少雨晴天气候,在地面上覆盖地膜或黑膜后,暴晒数天,使土壤温度达到38℃,可以大大减少土壤中的细菌存活几率以达到消毒目的。

2.1.3利用温水对育种进行消毒处理

温水浸种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处理方法,例如采用40-45℃温水浸泡葱类鳞茎1.5小时后再播种,可预防葱类紫斑病;芹菜种子在48℃温水中浸泡30分钟,立即放人冷水中5-10分钟,催芽后播种,可预防芹菜早疫病;当然,利用温水消毒方法,要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及病原菌类型来选择适当的消毒温度和方法.

2.2农业防治措施

2.2.1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三新”具体内容为:1为了防止病虫侵染幼苗,应避免苗棚内混栽。二是对传统的育苗方法进行更新。应用育苗盘育苗,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率,提高秧苗质量。三是对种子做好消毒的工作。并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消毒方式有以下几种:1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2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3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

2.2.2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2.2.3、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以达到避开病虫害为目的。如为了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著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虫害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2.4科学管理。在地下水位较高、雨水较多的地方,推行深沟高畦,利于排灌,保持土壤和空气的湿度。一般病菌孢子萌发首先取决于水分条件,在设施栽培中,结合适时通风换气,控制设施内的湿度和温度,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温、湿度环境,对防止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随时清除田园的落叶、落蕾、落果、残株、病株、病叶以及杂草,消除病虫害的中间寄生和侵染源,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2.3生物防治措施

有机蔬菜栽培中可利用害虫天敌来捕食和防治害虫,效果较好。如利用蓟马的天敌大陆螯峰防治蓟马;利用蚜虫天敌食蚜瘿和七星瓢虫防治蚜虫;利用红蜘蛛的天敌草晴蛉防治红蜘蛛等。特别是在连栋大棚里栽培蔬菜,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效果甚佳。

2.4、矿物质防治措施

种植有机蔬菜,可以使用允许的矿物质原料药剂,如硫磺、石灰、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防治病虫害。但使用时必须十分谨慎,浓度要掌握好,否则也会造成药害和可能影响有益虫、菌的活动。

2.5、植物性药物防治措施

自然界有些植物不受病菌侵染和危害,它们的生物碱中具有一定的抑制病菌生长的成分和有毒物质。取出这些植物的汁液,对防治病虫害有一定的效果。如闹羊花、除虫菊、鱼腥草、樟树、大蒜、薄荷、留兰香、苦楝、草决明等。如使用苦楝油300-500倍液防治白粉虱,用2000-3000倍液防治潜叶蝇、用300克/升浓度的艾菊(鲜重)防治蚜虫和螨虫等。

3、其他措施

3.1.防虫网的应用

防虫网是一种新型的覆盖材料,形似窗纱,有白色网、银色网和黑色网.在育苗期及叶菜、茄果类、瓜类的生长期均可使用.覆盖防虫网后,由于防虫网网眼小,又是全生长期覆盖,害虫成虫钻不进去,从而在田间形成一个人工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止害虫侵人.实践表明,银色防虫网的避蚜防虫效果更好.

3.2微波杀虫

美国研制成一种zaPpor微波发射器,其所产生的热能可杀死线虫及上壤害虫.如用它对土壤进行两小时的照射处理后进行播种,杀虫效果可保持一年,并且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但有一个缺点:成本费用较高.

参考文献

[1] 陈志杰,张淑莲,梁银丽等.设施蔬菜病虫绿色防治技术初探[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8):1452-1457.

[2] 陈志杰,张淑莲,张锋等.栽培防治法在设施蔬菜病虫控制中的应用[J].西北园艺,2005,.(2):4-6.

[3] 朱国仁,李保聚.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病虫防治对策[J].中国蔬菜,2000,(增刊):20-25.

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75-1

1 玉米大、小斑病

1.1 玉米大、小斑病简介

玉米大小斑病病菌孢子的萌发形成及侵入,对环境都有一定要求。大斑病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是20-25℃,小斑病菌稍高于大斑,适温是20-32℃。因此,在夏玉米种植区小斑病发生较严重,而在春玉米区大斑病则发生较严重。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病菌都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病株残体上越冬,或以菌丝体潜伏于病残组织中越冬,第二年孢子萌发引起初次侵染,感病后的植株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再次侵染。

1.2 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轮作倒茬;玉米收获后及时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深翻;另外大斑病是一种兼性寄生菌,植株生育不良易受侵染,即使抗性品种在缺肥缺水时也不能表现出其抗病潜力;药剂防治:40%克瘟散乳剂5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穗瘟净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800倍液。要在发病初期尽早用药,这样农药效果才能较好发挥出来,起到应有的作用。

2 玉米丝黑穗病

2.1 玉米丝黑穗病简介

该病是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一般染病的果穗比健康果穗的长短短,病果穗的基部较大,尖端较细,病果穗顶端无法抽出花丝。有时病果穗的一侧苞叶会裂开,出黑色的粉末,发病严重时,果穗整体变成黑褐色的孢子堆,一般孢子不会飞散。

病菌以落入土中形成厚垣孢子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厚垣孢子萌发并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该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土壤的温湿度。土壤干燥并且温度较低时,玉米出苗较迟缓,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机会,发病率高。反之地温高、出苗快,发病则轻。因此,在冷凉山区,丝黑穗病发生就重。

2.2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深耕;及时拔除病株,以免病菌落入土中;药剂防治:此病是苗期一次染的病害,在苗期利用药剂预防病菌的侵入,将会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用25%的粉锈宁或羟锈宁,按0.3%剂量拌种,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也可用玉米糊作粘着剂增加药效;用70%五氯硝基苯做成含药量不超过0.7%的药土,播种时覆种效果较好;利用种衣剂防病。目前生产上有多种种子包衣剂,可有效地防治病虫害。

3 玉米蚜虫

3.1 玉米蚜虫简介

玉米蚜虫也称腻虫,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中南、西南等地。属同翅目,蚜科。形态特征:有翅孤雌蚜,体长l.6-l.8毫米,卵形,黄绿或黑绿色,复眼红褐色,触角6节比身体短;无翅孤雌蚜,体长1.8-2.2毫米,长卵形,淡绿或深绿色,上浮一层白色粉状物,复眼红褐色,触角6节,为体长的l/3。

玉米蚜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0代左右,冬季以成、若蚜在大麦心叶里越冬,翌春3、4月间开始活动为害,在4、5月麦子进入黄熟后,产生大量翅蚜迁往春玉米、高粱、二熟早稻及三熟制秧田和寄主杂草上繁殖为害。在寄主作物上进行孤雌生殖,虫口数量增加较快,当玉米抽雄后扩散至雄穗为害,尤其在扬花期,气温适宜,繁殖更快,为玉米蚜为害盛期。玉米进入乳熟期,又产生大量有翅蚜迁至迟熟玉米、秋玉米及晚熟高粱上,10-11月玉米黄熟又产生大量有翅蚜迁回麦田和附近的杂草寄主上繁殖为害后越冬。玉米蚜在平均气温70℃以上,即可繁殖为害,旬均温23℃,相对湿度85%左右最适生存。

3.2 防治方法

3.2.1 农业防治 铲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拔除中心芽株的雄穗,减少虫量。

3.2.2 化学防治 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6-10克,对水60-75公斤喷雾,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毫升,加水50-75公斤。每亩用药液75公斤。

4 玉米螟

4.1 玉米螟简介

玉米螟,也称玉米钻心虫,在我国除青藏高原未见报道外,均有分布。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体长10-14毫米,前翅内横线呈波状纹,外横线锯齿状暗褐色,前缘有两个深褐色斑。后翅略浅,也有两条波状纹。卵椭圆形,黄白色。一般20-60粒粘在一起排列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卵块。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体背淡褐色,中央有一条明显的背线,腹部l-8节背面各有两列横排的毛瘤,前4个较大。蛹纺锤形,红褐色,长15-18毫米,腹部末端有5-8根刺钩。

玉米螟主要会对玉米、高粱、谷子、棉、麻、豆类造成危害。玉米螟主要以幼虫的形态进行为害。初龄幼虫的危害:主要对嫩叶造成危害,蛀食嫩叶最终使叶子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幼虫的危害:3龄后的幼虫会蛀入茎秆,对花苞、雄穗及雌穗造成危害。遭受玉米螟侵害的植株会由于运输养分及水分受阻,导致植株茎秆易折、长势较弱、雌穗发育不良等现象的发生,最终影响结实,造成减产。

4.2 防治方法

4.2.1 农业防治 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植株残体及越冬寄主秸秆,此项工作一定要在春季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进行。

4.2.2 化学防治 在春天玉米心叶末期、夏玉米在心叶末期、穗期虫穗率10%或100%穗花丝有虫50头等时间段,要进行防治。药剂可用颗粒剂,用50%对硫磷乳油500毫升加适量水,与25公斤过筛(25~60目)的煤渣或沙石颗粒拌和均匀而成。

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发生;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

林业病虫害是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它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严重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和治理上的普遍性、长期性、艰巨性。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是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市长期以来一直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导致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因素有多个方面,给相关部门的保护工作造成困难,因此,笔者认为,林业的植保工作要重点加强植物检疫,配合相应的养护管理,从多个方面开展林业病害的防治工作。

1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

1.1人工园林

为了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国家开始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人工园林,但这也是中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主要因素。随着人工林面积的增多,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也逐渐扩大,对原生态的园林构成了威胁。因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人工构造的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只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就会失去平衡。当受到破坏之后,人工林也会影响到其他原始森林的生长。

1.2社会活动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没有顾忌到保护生态园林,导致大量原始园林被开采使用,这些都是引起园林被破坏的因素。在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增多的同时,危险性病虫杂草长距离的人为传播,加剧了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松针褐斑病等重大病虫害在国内的传播。国内许多重大病虫害疫区的蔓延均是因为不正常的人为活动造成,这些都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此外,目前存在天然林大量砍伐的现象,人们为了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随意大面积开采原始森林资源,引起了天然林长期超负荷采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1.3管理实效

林业部门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在日常林业建设中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对林业工程规划工作不到位。二是林业种植结束后没有采取合理的抚育措施(养护工作),给病虫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三是政府部门制定的策略仅重视救灾,忽视了防灾控灾。尤其是病虫害暴发后一概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病虫产生抗药性,加快了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在防治手段上缺少更新,早期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案已适应不了新时期林业建设的需要。

2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

2.1种类繁多,损失严重

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多样,给森林植物造成严重破坏。从当前收集到的资料看,我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25种增加到40种左右,这些病虫中有由外地陆续传入的,如松材线虫病、椰心叶甲、红棕象甲。早期采取的病虫害控制方案未能彻底防治松材线虫(松毛虫)、木蠹蛾、天牛类等,少数病种在局部地区同样导致严重损失。近年来,共发生各种林业有害生物面积60.25万hm2,成灾面积7200hm2,造成木材减产逾70万m3,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逾70万m3,直接经济损失逾2亿元,在破坏林业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影响经济收入。

2.2面积扩大,难度增加

在人工造林面积不断增多的同时,病虫害发生面积也相应增加,尤其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造成病虫危害逐渐蔓延。加上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的影响,害虫越冬死亡率低,这些都是病虫害面积扩大的原因。经济林病虫危害日趋加剧的过程中,对当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也造成困难。尽管政府部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其成效较差,投入了大量的治理资金后未能获得预期的病害处理效果,使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难度越来越大。

2.3顽固难治,呈暴发趋势

有些病虫害治理后不再发生,但少数严重的病害会重复出现,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早期危害比较严重的松毛虫、木蠹蛾天牛类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会出现暴发现象而难以得到根治,有的几乎年年在局部地区暴发。若林业部门的监测设备落后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导致防治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3.1保护与增强森林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控制的有效途径森林植物的多样性能为动物、微生物等提供更丰富的栖息地或寄主,从而增加了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天敌种类的多样性使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更加复杂,系统更加稳定。森林生物的多样性,使潜在有害生物的传播或流行的速度减慢,加剧了种间对空间资源的竞争,限制了潜在有害生物种群的扩张

3.2引进技术,更新模式

林业病虫害防治必须要依赖于先进的种植技术,对现有的病虫害治理模式进行更新与调整,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林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林业病虫害防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配套这一问题,林业部门要加强管理模式的更新。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福美砷、杀虫脒、除草醚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广泛宣传,使种植户采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和病毒等)、仿生农药(灭幼脲)、动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植物性农药(苦楝素、茴蒿素、烟碱等),在降低各种污染发生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种植环境。重点搞好科技研究工作,积极推广先进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引进飞机防治食叶害虫技术和3WF-3S喷雾喷粉机、6HZ-2020A手压树干注射器、6HY-25系列喷烟机等新的设备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3.3搞好检疫、监测预报

植物检疫能够及时发现植物的病虫害状况,对预防森林植物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害的作用尤为显著。当前,许多外来的重大病虫害传至国内进而影响了林业植物的生长。林业部门务必要注重植物检疫工作,提升自身的检疫技术水平,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已经出现病情的区域需立刻隔离处理,以免病虫害蔓延。种子、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也应完善检疫措施,维持整个森林的健康建设。

3.4育苗消毒,保护天敌

消毒不仅可以保持种苗的健康,也能增强其生长能力。苗圃建设中在种子及土壤中也会留有病源和害虫,在育苗过程中应对种子和土壤采取消毒处理,以此提升出苗率。同时,在森林中生存很多以林木害虫为食的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等有益生物,都是病种的天敌,护林人员要加强对天敌的保护工作。

3.5资金投入,引进设施政府部门对林业病虫害防治要投入足够的资金,让林业部门能积极引进先进的设施、技术,完善现有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各级政府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作为工作重点,增加防治、测报、检疫

对象等。

结束语

从2004年厦门市提出城市林业建设方针以来,我区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特别是危险性病虫害的除治工作。在全国率先采用工程治理方式除治危险性病虫害,受到国家局和省林业厅的好评。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落实管护责任,森林病虫害防治和预防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区森林病虫害成灾率为0,无公害防治率达93%,测报准确率达92%,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8.7%,病虫害有效防治率达87%,木材调运检疫率达98%。

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油菜 病虫害 防治措施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166-01

一、前言

油菜种植的面积越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任务就越重。农业的发展应该以综合防治为主,积极防治病虫害,减少病虫害对农业的影响。油菜病虫害的防治手段主要包括:生物手段、物理手段、化学手段、农业手段等。以下本文主要结合河南淮阳的具体情况,分析油菜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及特点,找出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和对策。

二、河南淮阳县基本情况概述

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中部,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淮阳地处淮海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是闻名全国的农业大县,粮、棉、油产量均在河南省名列前茅 , 畜牧业居河南省领先地位, 是全国油料生产五强县和淮山羊、黄花菜、花生、大蒜生产出口基地。淮阳还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经济活力增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的工业生产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县内有优质小麦、花生、芦笋、楸树、烟叶、黄花菜及其他果蔬、花木等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基地,经过改造,淮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30多公顷,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三、油菜病虫害简述

1.油菜病害

油菜病害中最主要的是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也称白杆、油菜菌核软腐病或麻杆,是油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多发于十一月和十二月、三月和四月。该病害会对油菜产量产生极大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油菜品质,降低油菜含油率。油菜菌核病的特点包括:多雨潮湿、温暖的气候往往会增加染病几率、加快病情恶化;该病寄主范围广泛;油菜各生育期皆可感染菌核病,一般生长后期感染较多;病菌通常先危害近地面处的叶片、叶柄或茎杆,逐渐向上部蔓延,处于地面之上的部分均可染病;油菜叶、茎、荚果均可感染菌核病;叶上发病时,病斑先呈圆形水浸状后变青褐色,易开裂穿孔,病斑周围变黄。花器感病,变色,易脱落;油菜籽感染该病会导致褪色变白,种子干瘪,荚果壳内产生黑色小菌核;软腐最先从幼苗基部发生,然后扩散至全苗;油菜染病后,叶片变成青灰色,呈烫伤状腐烂;油菜染病后成团枯死、整窝枯死;成年油菜苗染病后呈淡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多为圆形,茎基处多发,随着病变加深,茎基处病变部变成长条形、梭形或菱形,有凹陷,中部变为灰白色,存在同心轮纹,边缘褐色,最后油菜杆会产生白色絮状霉层,表皮腐烂,易折断,逐渐空心,产生菌核及菌丝。

2.油菜虫害

包括油菜茎象甲、黄曲条跳甲等。油菜茎象甲也称油菜象鼻虫,在油菜种植中十分常见,是油菜上的重要害虫,该害虫的幼虫常常危害油菜杆茎,而成虫则常常危害叶片和茎皮。该害虫的特点包括:成虫体长三毫米到三点五毫米,一般为灰黑色,密生灰白色绒毛,头延伸而成的喙状部细长,圆柱形。卵椭圆形,长0.6 mm、宽0.3 mm,乳白稍带黄褐色;幼虫初孵化时大头、无足,颜色一般由白色变淡渐转为黄白色。体长六毫米到七毫米,多呈纺锤形,后期呈黄褐色;一般一年发生一代,幼虫多成群危害杆茎,掏空茎髓,使得油菜杆易被折断,杆茎染病后会产生刺激性膨大,导致杆茎扭曲变形,最后断裂,成虫具有假死性,从幼苗期开始危害油菜叶片;染虫的油菜苗生长、分枝和结荚均受到限制,植株早黄,油菜籽粒不能成熟或全株枯死。黄曲条跳甲也称土虼蚤,属于鞘翅目,叶甲科。该害虫的幼虫一般体长四毫米,呈长圆筒形,头、前胸背板淡褐色,胸腹部为黄白色,常常危害根皮,将其蛀蚀成弯曲的虫道,严重影响油菜生长,降低油菜的产量,该害虫的成虫一般体长1.8至2.4毫米,多呈椭圆形,颜色黑亮,常常危害油菜的叶子,将叶子蛀蚀出很多小孔,导致叶子枯萎,成虫还会危害嫩荚果,影响油菜结实。黑色有光泽。黄曲条跳甲一年可以发生三到五代,成虫具有趋光性,对黑光灯特别敏感。

四、油菜病虫害防治措施与对策

1.油菜病害

方法包括选择优良品种、轮作换茬、摘除病叶黄叶、使用药剂、选择合适时机播种、合理施肥及中耕培土。首要的是选择具有优良抗病丰产的油菜品种,选择无病种子,其次是尽量让油菜与麦类、豆类或马铃薯等进行轮作,可以提高抗病效果。及时摘除病叶和黄叶,扼断传染源。针对病害选择合理的药剂进行喷洒。在正式播种之前,将油菜种子用波美加水的溶液漂洗种子,清除混杂菌核及秕粒,最后要将种子过一遍清水,在通风阴凉处晾干,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播种。合理设置植株分布密度。进行合理的施肥,能够帮助油菜成长,防止植株发生倒伏;选择合适时间重施基肥和苗肥,在油菜生长后期一般不使用氮肥,因为施肥过多易倒伏,加重病害。中耕培土,在田间清沟排水,可防止植株倒伏、抑制子囊盘的形成。

2.油菜虫害

防治油菜虫害可以使用药剂拌种,使用甲拌磷颗粒剂、尿素同油菜种子混合,然后进行播种;在成虫未产卵之前喷撒药剂进行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敌百虫晶体、敌敌畏乳剂及乐果乳剂等。防治黄曲跳甲除了喷洒药剂之外,还可以采用合理轮作的方式,实行十字花科作物与麦类、豆类、洋芋等倒茬轮作,清除田间杂草、落叶、残株。

五、结束语

油菜病虫害对油菜生产危害极大,因此,应当积极采用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方法进行综合防治,以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杨林,陈德福,龙向祥,等.锦屏县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13(2):20-21.

[2]孙梦仙.皖南山区油菜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9):113,115.

[3]陈国华,高军.长江流域油菜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种业,2008(10):64-65.

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杨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地球的生态环境由于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因为许多因素的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得到改善,一项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但是,大多数树木都不具有较短的的生长周期,不足以达到人们的要求。杨树的生长速度较快,并且可以很快的适应周边的新环境,所以人们在进行植树造林时经常选择杨树。采取合理的杨树种植技术,可以使杨树拥有更加迅速的生长速度以及不会轻易地死亡,达到较高的造林效率。

1杨树的栽培技术

杨树是杨柳科中的一种,杨树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分布有杨树,杨树拥有较为广泛的种植范围,在我国防护林建设的树种中杨树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生态环境越来越差,人们拥有越来越强的环保意识,人们保护环境的方式有很多种,主要形式为植树造林。杨树对于防护林建设和经济木材林建设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1.1 栽植杨树的技术要求

杨树在整个栽培过程中,采用优良品种是最为关键的。通过观察研究杨树的未来生长趋势,品种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杨树的生长。选择杨树苗木的时候,良好健壮的树苗是选择的最基本标准,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充分木质化,苗木要求完好无损没有裂痕、健康没病虫害、苗木躯干笔直等是选择苗木的具体判断标准。林业部门所采用的杨树的育苗方法主要为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拥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对于稳定的传递遗传特性具有极大的好处,所以杨树的育苗采用无性繁殖。

1.2选择林地及整地

在栽植杨树的过程中整地的选择相对简单。阳光水分充足是速生杨的基本要求,速生杨所栽植的土壤应为砂质土壤。栽植杨树的土质不能是重盐碱地,杨树不宜栽植在无法达到充分灌溉的干旱瘠薄林地上,杨树的栽植地的积水时间不能超过30d,不能选择低洼易涝的地方进行栽植[1]。杨树拥有很发达的根系,由于具有很强烈的呼吸作用,所以土壤的通气条件必须可以满足杨树根系的要求,在栽植前可以全面深翻稍微贫瘠一些的林区地,通过深翻达到保持土壤水分以及保肥能力,使土壤具有很好的通透性,将杨树根系与深层土壤的相互利用最大化。此外,存在于土壤中的多种养分在通常情况下也需要通过多种好气细菌来进行分解,将这些原本无法被利用的养分转化为可以被吸收的形式,所以全面深翻平整土地是栽植杨树的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1]。

1.4 栽植杨树的施肥要求

由于栽植杨树的林地不具有较高的含氮量,所以使用大量的有机肥是非常重要的举措。首先将肥料与植树穴底部的生土搅拌均匀,之后再将10~15cm 表层土覆盖在上面之后进行造林,避免苗木和肥料的直接接触。在进行有机肥沤制的过程中,如果将过磷酸钙添加在其中,那么效果会更好。

1.5 季节选择

在南方地区,秋季是开展植树造林的最佳时机,同样北方地区也是如此,因为寒冷与干旱是北方冬季的特点,所以苗木可以子在秋季种植之后继续生长,进入冬季之后进行休眠,在第二年春天来了的时候再次生根,在春天可以长出大量新根,这些新根可以使苗木具有更好地生长能力。如果造林的时节是秋季,苗木叶片的变黄脱落的时间是在初霜后,所以为防止脱落过多,所选择的的苗木必须是较为粗壮的, 而且要保持土壤的含水量定期浇水[2]。如果弱苗被选中并栽植,那么弱苗的存活率是无法控制的,并且还有可能出现一些无法控制的与苗木生长期有关的问题。

2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食叶类害虫

杨树的干部有害生物入侵往往是由于杨树的叶部出现有害病虫而导致的。因为如果杨树的叶子被有害生物侵害就会出现早期落叶乔木或者叶子被吃掉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杨树将无法进行良好的光合作用,树木的生长则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偶发出现这种病害还不足以使书目直接死亡,但连续几年发生则树木很有可能死亡。针对不同的有害病虫可以选择不同的农药,如防治草履蚧可选择氧化乐果等农药,叶蝉可用 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 1000 倍液喷雾防治。在发现树木出现有害病虫时尤其是在第1,2 代幼虫越冬蛹在萌芽状态,要将其利用人工设陷阱进行捕捉。

2.2 蛀干类病虫害的防治

杨树的树干对这类病虫害非常敏感,可被其强烈的侵蚀,可以通过及时将幼虫除去,使杨树林具有较好的通风行,让杨树受到均匀的阳光照射等方法来进行防治。当杨树林中的蛀干类病虫还并没有成熟处于幼年时期时,将有机磷农药500倍的液体利用毒签或者是注射器等手段注入到杨树树干的蛀孔之中,再将杨树树干的蛀孔用湿润的泥土封住。当杨树的蛀干类病虫处在成虫的生长阶段的时候,40%的乐果乳油的1 000倍喷洒液是在这个阶段驱除病虫害最有效的方法,

2.3杨灰斑病

杨树栽培中有很多常见的病害,杨灰斑病就在其中。叶片、幼茎、嫩梢及细枝上是杨灰斑病的主要发生部位,杨树在的生长过程中,出现杨灰斑病的病害部位同,所以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所以苗期和幼树一旦受害情况就最为严重。温湿度是杨灰斑病病害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以6~7 月份为高发季节,因为这几个月高温多雨所以易导致病害。杨灰斑病的防治,及时将病叶病梢剪除,并将其烧毁或深埋。

3.结语:

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通过种植杨树来收获,种植者在种植过程中不仅要科学合理的种植还要注意病虫的防治。科学选地、整地、选种、种植都是种植者必须要掌握的,与此同时,杨树病虫的防治和治理也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杨树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