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护生在实习期间的心理表现
1.1兴奋好奇心理
实习是护生毕业前进入医院进行护理规范操作学习的必经阶段,从理论到实践,是个全新的概念,充满着好奇。她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对新事物较敏感,容易接受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
1.2胆怯、紧张的心理
临床实习期间,实习护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将在校所学的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并通过临床实践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实习护生要直接参与大量的实际操作工作。有的实习护生在操作中往往会担心操作技能欠缺,不能胜任工作;担心与患者难以沟通;担心难以和医护人员相处;担心实习工作中出差错事故,不能完成实习任务,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心理。
1.3腼腆、害羞心理
在临床实习中,有些实习护生往往存在腼腆心理,在学习、工作中遇到疑问不好意思向带教老师提问,不懂不敢问,怕出洋相,怕被人笑话,这样的心理也是不必要的。实习护生应努力克服腼腆心理,为优化学习效果,创造良好的心态环境。
1.4懒散心理
有的实习护生认为进入临床实习可大大松口气,数年寒窗苦读总算出了头。特别是有的到外地实习的学生认为:实习在外,天高皇帝远,学校管不到,可以自我放松一下。在松散心理的驱动下,有的实习生工作松懈,生活懒散,学习不求上进,上班喜欢三五成群地呆在一起,逃避各种力所能及的操作,有的甚至旷工,松松垮垮混日子。
2.护生在临床实习期心理素质教育对策
2.1加强实习带教
如果带教者对护生还是沿用过去旧的带教方法:重操作训练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那么将会对护生的成长不利,对护理学的发展不利。因此,在带教护生时,带教老师要像手把手教她们操作一样,耐心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实习是培养护士优良心理素质的好时机,实习时护生刚从学校出来,心地单纯、接受能力强,对人或事更多地看到好的一面,如果在这个时候给她正面诱导,那么就会收到积极的效果。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如此,如果带教老师方法正确,引导得当,护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2.2树立吃苦的精神
实习护生工作可用“艰苦”二个字来概括,干的都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同时又要学习,经常要参加实习阶段考试,并要为毕业大考做复习准备。因此,实习生的工作是艰苦的。没有吃苦的心理准备,没有吃苦的精神,是难以适应临床实习生活,难以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丰硕的果实要靠辛勤的汗水来浇灌。实习生在临床实习前必须充分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
2.3强调护理工作规范化、严格化
护理工作是个特殊工作,直接关系到病员生命和身心康复,来不得半点草率和马虎。为此,现代护理工作规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并要求严格执行和严格遵守,这是杜绝和防范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的必要手段。因此,实习护生必须及早地、牢固地树立起严格遵守医院医疗规章制度的意识,做好实习期间严格遵章守纪、循规蹈矩的心理准备,凡事切忌草率行事,切忌自作主张。否则,诱发护理差错和事故会损害病员的利益、损害医院的声誉,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2.4强化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与实习医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不同,不同之点在于实习医院的工作主要是以护理为中心,而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医院的主要任务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人才。尽管各实习医院对实习生十分关心,相继建立了较完整的管理网络系统,专门配备了实习生带教老师,但医院与学校的性质与功能毕竟有所不同,这需要实习生有更强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实习生要善于主动地适应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适应边学习边工作的实习生活,这样才能保证临床实习期顺利通过。否则,没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遇事无所适从,难于适应,则对实习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对其今后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抓好实习护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结果:有效的提升了护士的护理质量全面的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结论:以上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整体综合素质。
关键词:护士;素质;培养
随着我国护理人员的不断增多,护士趋于年轻化,实习护士不断走向临床,但由于护士来源复杂,受教育程度和层次不一,无法满足优质护理要求。另外,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娴熟的技能,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再教育是实施护理知识不断更新,不断提高护士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1.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素质是护士日常工作中所必须拥有的行为、动机。这里所说的素质一般包括知识、技能、自我概念、人格等。适应新时代的理念,不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增强医患关系,减少纠纷,促进医疗行业发展。
1.1道德法律素质
作为护士应具有救死扶伤、敬岗爱业及人道主义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具备相应的上岗证书,熟悉业务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身在工作中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自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
1.2职业道德素质
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度责任心,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流程执行,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更高的为患者服务,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1.3业务技术素质
护士日常工作不仅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应该学习管理学、预防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计算机应用,只有自身知识面广阔,社会经验丰富才能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游刃有余,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
1.4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重点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关心人,理解信任人,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护理工作异常烦累,有些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有的护士认为人际关系复杂,不愿与他人沟通。目前在有些医疗机构,少数护士人员的人文素质缺乏,已经构成部分医疗事故的主要因素,应该得到我们重视。护士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就医满意程度,人文素质在构建和谐医患、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1.5心理素质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要有充沛的精力与健康的身体,此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护士是压力最大的三大人群之一,因此护士临床护理常常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大,对护士日常工作、患者的高质量护理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护士的行为、精神面貌极大地影响着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维护护士心理健康应受到重视。
2.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办法
2.1在职学习教育
定期安排学习讲座,从优秀的、有经验的护士的言行中吸取能量,树立护士榜样,进行工作报告,传授临场经验。定期开展相关的法律法规讲座,使得护士明确自身的义务与责任,加强爱岗敬业教育,增强护士集体荣誉感,剖析医疗事故中护理方面的失误之处,培养护士严格执行操作流程观念。
2.2素质模型培训
护士的培养是终身的行为,但是提早的培训规范化有助于后期护士素质养成。护理人员素质不一,大多数培训注重护士专业知识培训,没有结合临床实践,不能全面的评估护士整体素质,应结合新形势下护士所具备的的综合素质建立素质模型,进行规范化培训以及考核。不断纠正护士在工作中的不规范操作,同时建立良好的奖惩制度,对于优秀护士树立榜样模范形象,同时提高其护士待遇,达到优化内部竞争机制,工资待遇与实际工作考核挂钩,充分调动护士自我提高的积极性,规范工作流程的积极性,高质量的为病患服务。
素质模型(见表一)
2.3开展应急演练
场景模拟演练。定期开展场景模拟应急演练,可以提高护士的急救经验,应急处理事情能力,同时可以缩短护士培训周期,更快速的培养护士的综合素质。
2.3.1全员性质应急演练
定期开展全员动员应急演练,针对突发公众安全事件、大批量病患入院、突发性的应急演练等,重点提高全员护理人员的应急、急救、以及全院协调、以及合理资源调配等能力。在演练中发现不足,及时点评,针对不足加强培训。
2.3.2科室演练
科室针对本专业进行模拟场景再现演练,如发生患者情绪不稳定、烦躁、恐惧等,如发生纠纷以及护理差错等,重点培养护士在配合与沟通能力的提高。及时发现演练中不足部分,进行纠正。
2.4多样化培训
2.4.1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可以很好的规范日后其工作流程以及礼仪等。一般岗前培训包括:介绍医院的风气,护理规章,考核标准,并组织学习标准礼貌用语等。
2.4.2层次培训
鼓励经验丰富、资历深的护士进行经验传授讲座:针对急救流程,如何分轻缓:传授物品放置、医护配合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请专业能力较强的医护人员针对各种仪器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如复苏机、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的使用、吸痰术等达到一岗多能水平,在应对突发事件能更好的为病患服务。
2.4.3鼓励再教育
护士大多学历不高,积极鼓励护士在职完成进修,使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掌握更丰富的知识、新理念,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更好的提高自身修养。
关键词:护士 急诊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各种逐步走向层次化及品味化,护理工作从原始单一走向现代多面,人文的护理理念已成为时尚的护理文化。白衣天使们面临的任务艰巨且富有挑战性。我们知道:急诊护士面临的大多是急、重病人,除与医生密切合作外,还有独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另一面。如何使护士在处理急诊急救事务中从容面对、准确无误、忙中求稳、不失大雅,最终达到医患关系和谐的目的,需具备的有效能力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素质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狭义的素质,是指人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广义的素质,是指人在正常的生理、心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品德、学识、思维方式、劳动态度、审美观念、气质、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修养水平。
护士素质是指在一般素质基础上,结合护理专业特性,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特殊的素质要求。护理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技术,是护理人员具有专业素质的必备条件,只有不断学习及实践,同时融入护理新思路、新观念,才能不被日益进步的护理脚步所淘汰。娴熟的技术,是做好护理工作,满足病人需要的重要条件。基础护理学所教的护理技术,都是护士应该掌握的基本功。而娴熟的技术应是深刻理解技术操作的原理、目的、操作正规,手法熟练、准确,才不至于增加病人痛苦。
二、具备良好心理素质
健康心理,是健康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应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满足事业对自己的要求。
1.有谋求事业成功的最大乐趣乐于为解除病人疾苦作出奉献的护士,才会有热爱生命、尊重病人的美德,以及强烈的求知欲去学习、钻研业务技术,探求护理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
2.有正确的从业动机护理工作是高尚而平凡的职业劳动,要能不为名利所诱惑,不受世俗偏见所干扰,就必须不断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端正从业动机,以服从事业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使热爱护理工作的事业心更具有稳定性、专一性和持久性。
3.有坚强的意志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职业生活的特殊性,都需要护士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力、高度的自觉性、坚忍的耐受力,坚持正确的行为准则,严谨认真,正直无邪,以高尚的人格忠实地维护病人的利益。
4.有美好的情感 知识、技术、情感的综合应用是护理专业的特色之一。护士情感的核心是“爱”,对生命的爱心和对事业的热爱而铸就的美好、细腻的情感,是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良药”,同时也是实施护理使命的心理基础。
5.要优化自己的性格,性格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风格和行为习惯。待人热情诚恳,宽容豁达;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有灵敏的思维,稳定的情绪,活泼开朗的个性,稳重冷静的处事态度,是护士的性格特色。优化自己的性格,不仅能给病人以温馨和信任,且能产生良好的护理效应。
6.急诊护士初显表情与行为要与患方保持一致
急、重病人及家属大多表情痛苦、恐慌、语言行为急躁,急切需要治疗见效。因此护士应表现出同情对方,而且护理行为要快捷迅速。例如:输液要一针见血,治疗行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等。让病人从感觉上感受到你对他们的重视,给病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今后的顺利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7.恰当的与病人及家属做语言上的交流
首先对待不同阶层的病员要一视同仁。做到语言简练、画龙点睛,尽量满足病员提出的各种护理要求,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并逐一给予满意答复,让病人对你有依赖感。
8.学会正确运用表情、体态等非评议性沟通方式
如面带微笑、关注病人的目光,赞同的眼神等都可做为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准。
三、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1、思维敏捷、遇事不惊、辨别能力强及应对行为果断、正确,是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首要条件。
论文摘要:护士面对着病痛、折磨乃至死亡的折磨,其工作性质形决定了护士的心理压力,而护生做为护士的前身,通过实习的过程去认知和接受乃至承受这一压力,对于引导护生走向工作岗位,为新职护士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和家属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是出于对护生的心理压力研究,对压力源进行辩别分析,找出主要压力,将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和排解。
1.引言
护士从事着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内科护士所面对的都是长期患病的患者,工作中经常面临各种危机,突发及多变的情况涉及到护士与患者、家属、医生及其他护士等。面对日益增多的压力源,她们十分渴望得到心理上的支持。而护生做为护士的前身,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否承受住各种压力,并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为医护一线输送新鲜的血液和补充优秀的人才,是对医护工作的一个支撑,同时,也是对医护教育的一个考验,更是对护生的一次自我挑战。本文能过对护生在内科实习的压力源和压力进行辩别探讨,以期对护生以及医护工作提供一些基础的理论支持。
2.相关理论分析
2.1相关概念
2.1.1压力源
是指医护人员在接诊、施救过程中应对偶发的特殊情况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泛指医护人员应对病危病人及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及至死亡的心理应对,并由此对医护人员心理产生的抵触及排斥。
2.2遇到的压力因素
2.2.1紧急的工作性质
医护临床工作性质所接触的病患状况不一而足,无法预知和不可逆料性极强,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依据病情变化做出应反映和采取具体措施,以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为目的,紧急的工作性质给医护人员造成了较大工作压力。
2.2.2医患的目标取向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疗技术的依赖程度以及对挽救病患的期待程度有所增长,与此同时,病患的患病原因和患病性质也随之变化且呈增长趋势,医护与病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医患之间的目标取向不同,往使患者及其家属迁怒于医护人员,这对医护人员也造成了较大的工作压力。
2.2.3差异的病患状况
护士所要面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救治,而是情况各异的患者,患者中有的饱受疾病折磨,有的突发危急疾病,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教育层次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带给护士的就是频繁的应对患者及其家属愤怒、恐惧、悲伤、喜悦等快速的情绪变化,患者的差异性对护士的心理也能造成直接的压力。
2.2.4高危的医护风险
护士不同于其他职业,有缓和的余地,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微末的失误都可能造成高危的风险,责任完全由护士承担,护士虽然只是医生的助手,但患者却把护士当做救命的直接人,工作的高危性对护士的心理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2.3压力综合表现
由于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技术操作多,责任大,工作不规律等诸多压力的影响,使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不容乐观。长期过度紧张和高强度压力使她们对工作产生疲惫感,甚至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burnout syndrome, BS),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烦躁或抑郁不良心理反应。 转贴于
3.心理素质的培养
有研究表明,住院患者对护士的关爱行为较为不满意的方面涉及护士的心理素质、情感能力、创造力,以及在工作中表现的主动灵活和独立性等。患者的这些忧虑又正是护士心理失衡的具体表现。基于此,对于护生的内科实习压力源的判别和压力研究应从压力因素的成因入手,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帮助护生在内科实习过程中消解心理压力,培养心理素质。
3.1搭建承受缓台
所谓的承受缓台,是指在护生内科实习前留有准备阶段,通过全方位的护理理论分析和护理实践指导,强化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对复杂的护理工作有一个初步和完整的了解,并预先在思想和心理上产生承受的抗体,提高护理心理障碍的免疫能力。
3.2做到循序渐进
护生实生是学业的规定科目,也是对护生能否适应岗位的一次检验,因此,在实习前要充分征求护生的意见,可采取分批次、分层次的操作实践培训形式,让护生循序的进入实习场景,接受实习内容,并在护生间适时开展讨论和座谈活动,分批次的组织护生对护生进行指导和帮教,最终实现全体护生实习科目的完成。
3.3加强后续疏导
护生实习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要对护生的实习心得和体会以及产生的心理障碍加强后续的疏导,帮助他们做好实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化解工作,不能让护生无止境的承受超负荷的压力,而打消他们承受的信心。
4.结语
护生是医护的后备力量,而护生在内科实习过程中成功的规避压力源,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将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因此,减轻护生的内科实习压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为医护工作输送优秀的人才,对于提高医护质量,提高医护水平,升级医护队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亚军,陆文,张培生,等.护士对患者关爱需要的认识及关爱行为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60-61.
儿科作为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一个特殊病房,其专科特点较为突出,加之现在住院患儿基本为独生子女,家属的期望值不断提升,对儿科护士的职业素质教育就显得极其紧迫。因此,确保带教质量和培养儿科护士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为了适应这种形式,我科自2008年以来在临床教学中运用多种教育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获得良好效果。
1 对象
时间2008.1-2010.12,有实习护生210名,年龄17-22岁;新分入科护士12名,年龄18-23岁,性别男实习生4名,其余均为女性(以下统称护生)。毕业实习阶段和入科带教阶段实施本教学方法。
2 方法
2.1 加强实践性教学,促进临床教学实践:制定专科实习护生的学习目标,有目的带教,正确评估她们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心理状态、学习方式,运用讲解、示教、提问、床旁教学等方式授课,结合临床病例,运用整体护理程序教学,评估病人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阐明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依据,制定护理计划,评价实施效果。激发她们对疾病护理知识的探索兴趣,并将所学理论与具体操作、专科知识结合。老师的榜样作用和高质量的经验很重要,但要避免过度运用经验引导,以免阻碍护士的成长和发展。
2.2 注重临床教学方法:对于护生要注重培养她们的慎独精神,一丝不苟对待儿科护理的每一项工作,养成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努力学习儿科方面的新知识,培养她们观察病情的能力,注重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我们采取的是“帮对制”的培养方法,即每一位新护士都相应配备一名中等资历的护士、一名高年资护士成为帮学小组,高年资护士担任组长,对所属护士的护理文书、操作、理论学习及考核予以把关。工作中逐级指导,使之尽快提高护理业务能力。
2.3 注重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在儿科工作中,加强自身心理训练,提高心理耐受能力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儿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病情变化快而急,护理难度大,只有用心,有信心才能较好完成我科的护理工作。信心是工作的动力,只有保持平稳自信的心态,才能在又哭又闹的患儿面前做到心情平静、操作有序,技术操作水平才能发挥稳定、良好。
鼓励护士学习心理卫生知识,锻炼自己对待困难、挫折的耐受力,提高对心理压力的调控能力,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护士应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职业环境中的一些负面影响,避免影响医、护、患关系和群体的工作情绪。对病人的误解,不配合,甚至不礼貌的行为必须冷静面对,采取善意谅解的态度,换位思考,努力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力争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
2.4 发挥护士长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护士长既是护理管理者,又是护理教育者,要明确护理教育是获得长期效益的有效投资,护士长具有多种作用,监督、指导、评价、支持和促进教育,合理安排带教老师带教护生,教学记录要完整可靠,反映教学情况,对带教中的问题处理及时、得当,关心她们的思想状况及工作压力,并及时考察新护士及实习同学对带教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无要求,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病房好的风气对学生有积极地影响。应注重培养整体护士队伍的教学意识和能力,鼓励护士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多种方式培养护士的职业感,改进护理管理形式,提高护士工作效益,合理排班,兼顾家庭。
2.5 教学质量控制
2.5.1 严格选拔教学老师:对教学老师要提出要求,老师是学生的参照物,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由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具备教学和管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护理专业态度和行为,对工作和本专业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掌握本专科医学护理基础和专科技能,并在临床教学中善于学习和总结,喜爱教学工作。儿科尤其要强调带教老师应具有爱心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在沟通交流方面要善于讲解、表达清楚确切。
2.5.2 对教学老师的评价和考核:教学老师协助护士长完成病房管理工作,重点负责临床教学,应认真履行教学老师的职责,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和反馈教学活动,向护士长反馈实习中的问题,制定试用期护士的量化考核标准。由学生、新护士及病房护士、病人对其进行评价,评价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遵守科室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是否仪表端庄、待人礼貌,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是否正规,能否关心爱护护生。
2.5.3 教学质量控制的内容:科室应具有教学管理制度和组织,必须制定好每周、每月的教学计划,每周安排完成小讲课,具备大纲要求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召开护生座谈会,应有完整的教学记录:科室讲课、教学查房、各类教学计划;有对护生的实习评价及记录,进行专项理论和技能考试,认真填写实习反馈记录本,记录理论、操作考试内容及成绩、考勤、综合评价等。
2.5.4 注重能力考查:应充分尊重护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注重她们的个体化发展,培养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综合能力,指导她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善于总结,养成对新知识、新问题的求知欲和主动思考、独立思考的精神,利用床旁教学、晨会提问等方法考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查房了解她们的服务态度、工作完成是否扎实,人际交往的能力,鼓励参加抢救观摩、科室讲座学习及操作练习等,保证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获得。
2.6 重视职业素质教育
2.6.1 提出形体规范要求,加强训练,养成习惯:要求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大型礼仪业务学习活动,科室交班时、平时工作中应将规范化礼仪服务的姿势、动作运用其中,将规范化基本姿态站、行、坐、交谈、操作等作为对护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强调做一个好护士应仪表端庄、大方、真诚,表情亲切、和悦、自然,动作轻盈、敏捷、准确,并把此作为护士的考核评分标准之一,使之养成处处按规范化姿态约束自己的举止习惯。
2.6.2 加强新护士的语言沟通技巧:指导护生运用良好的语言和患儿及陪护做好交流,要掌握病人的心理,明确儿科病房病人的护理需求特点,有的放矢为病人进行入院健教、检查指导及疾病知识宣教,均应向病员说明此项操作的目的,有无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并且应讲解清楚有效,在病人不配合时,应从有利于病人的角度去劝解、引导,要有耐心,同时自己的概念和观点要明确,这样才能使病人信服和改变决定,服从管理。
3 效果
学生实习末及新护士单独上岗前进行基础知识、专科护理和操作三项考核,考核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占80%-90%,整体护理考核平均成绩91分,基础操作成绩93分,理论成绩85分。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 体会
4.1 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和新护士的职业观,使她们明确了做一个合格的儿科护士必须具备的品质,提高了学习兴趣,发挥了她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了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培养了她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使她们加强了工作责任心。懂得做好一个儿科护士应有强烈的责任感,耐心及爱心,应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丰富的专科疾病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同时要掌握一定的人际沟通技巧。
4.3 护士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带教阶段打下的基础。儿科工作头绪繁杂,独立和灵活的思维很重要,临床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护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做好临床带教工作,培养好我们的接班人,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是临床带教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5 临床带教中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