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精神的内涵

创新精神的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精神的内涵

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创新精神 措施

近年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必须要对创新精神的意义和内涵有一个充分、客观的认识,从而找出培养教育的最佳途径。接下来我们就从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出发,试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结合创新精神培养工作开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有所借鉴意义。

一、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创新精神是指一切与创新有关的思维、意识以及心理状态。它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但与科学精神的其他方面也互相不矛盾。创新精神是在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摒弃旧的事物,努力创造新思想、新事物。因为只有在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需要时,创新意识才能通过努力转化成创新成果,从而改变社会生产力,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呈现出阶梯形的递进规律,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由上述创新精神的基本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精神的发挥,能有效提高国民的整体创新素质。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的义务。要培养出有文化、有技能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就要一方面重视学生文化课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强化专业技能的巩固;另一方面,要重视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时,还能不断接受新技术的挑战,有拿得出手的绝活,可见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另外,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使中国面临着更多的国际竞争压力,而新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任何企业或者事业单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所以加强高职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工作刻不容缓。

二、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措施

近几年来,尽管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精神工作已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和赞同,但就目前具体开展情况而言,创新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够重视,师资力量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等等。实际上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有很多,关键在于能否很好地去执行它。下面我们就列举出几条改进措施以供教育工作者们参考。

(一)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培养创新精神

一般来说,人是不可能独立生存的,周围环境的改变对其的影响很大。同样创新精神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为此,首先政府部门要极力创造一个轻松、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鼓励人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自由讨论的风气,这样在争辩中就能获得创新的灵感。再者就是要创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良好环境,提供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人进行交流讨论的平台。鼓励发表新观点、新看法,提倡师生共同搞研究并相应提供学研一体化实践环境。当然,有关部门应当营造浓厚的创新荣誉气氛,让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二)倡扬批判精神,培养创造力和批判力

有很多说,中国和东亚都很重视教育的作用,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但是为什么在创造力的发挥上中国人总是不如犹太人和西方人呢?这是由传统观念决定的。一般来说,中国人比较注重宗法人伦和服从性,而西方人注重自身自由和竞争性,就表现出了较强的创造力。中国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慢慢成为老师的复本,努力做一个听老师话的乖孩子,对知识很少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这对学生未来自身的发展是不好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引导学生树立对事物的批判精神,有疑问才有创新,努力培养大学生批判力和竞争力。

(三)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注重实践环节

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保证。在开发创新教育课程时,要结合创新教育的实证性和操作性特点,提高教师创新意识和教学能力,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老师,应该尽量安排由实验、实训、模拟练习、社会调查,以及课外活动等组成的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热情。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突破口,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创新能力。

(四)改变实践教学方法

以上讲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如何做好实践教学工作也是一个问题。老师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互动性,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的作用,让学生独立活动,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搞些小发明小创造,适当地给予指导,并提供物质和精神保障。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其在实践中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改革教育评价制度

评价学生的成绩不单单只看学生完成课业任务的情况,应综合考虑学生平时积极思考的态度以及独特的方法和见解,并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同时也要加强师生间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第2篇

文化校园是广义上的校园文化,是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想模式和终极目标,是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集中反映。它是一种校园形态、文化形态和价值形态。文化校园相对校园文化而言,其文化育人功能、精神陶冶功能、价值引导功能更为全面、具体、深刻。文化校园更具有文化传承、文化启蒙、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功能。文化校园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是全方位的,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行为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文化校园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研究文化校园建设、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对策分析。

一、文化校园建设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

文化校园建设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文化校园建设营造具有创新内涵的校园文化底蕴、提供大学生创新活动需要的设施和场所、建立有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文化制度。从精神内涵、物质基础、规范引导等方面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保障。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是文化校园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它以无形的形式存在于大学校园中,通过学校历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形成了完整的精神文化体系,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内在的导向。高校文化校园建设应将创新教育的理念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培育,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来实现,形成覆盖高校的价值体系,营造具有创新内涵的校园文化底蕴。为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创新内涵的校园文化底蕴通过课堂教学、文体活动、学术讲座、师生交流等多种形式体现,利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衔接将为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供帮助。使得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时刻感受到创新文化氛围的熏陶,逐步形成创新人格特质,树立创新观念和目标。

(二)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物质基础

文化校园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物质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更加需要完备的物质条件。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了大学生积极创新的情操,开放的图书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理论条件,健全的网络条件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完备的实验室、教学基地为大学生科学研究提供了创新平台,大学生创业园区为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了场所和空间。因此,作为文化校园的一部分,高校基础设施状况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物质基础。完备的物质条件为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对大学生创新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

校园丰富的文化活动是文化校园建设的载体。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宽广的知识面。校园文化活动在这一方面发挥了它的优势,融汇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将文化与科学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对专业教育的补充,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还在实践培养方面提供了平台。以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为例,人文、理工背景的众多大学生汇集在一起研讨、学习,实现学科的交叉互补,在活动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又锻炼了创新能力。同时,校园文化制度为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结果的评审提供了保障。例如,学生社团活动、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在相关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下开展,大学生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积极研究创新的方法和规律,进行创新活动。这种规范对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育不仅具有推动作用,也具有约束和引导的作用。

二、文化校园视野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精神缺乏,参与意识薄弱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他们在学习和科研中敢于创新,不畏权威,能坚持实现个人理想的精神,是大学生在主动探寻和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或者在创造的过程中产生的智能心理和非智能心理的优化整合。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这也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面临的首要问题。经历了高中教育阶段,进入大学校园后,众多大学生仍然习惯于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表现在课堂上即为被动接受知识传授,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和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学习和研究,在完善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学会自主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另外,部分具有创新动机和意识的大学生参与意识薄弱。对于专业学习中迸发出来的新思维、新设想不能及时付诸实践,失去了创新实践的良好机遇。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缺乏、参与意识薄弱的现状是由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

(二)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缺少平台、缺乏引领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渠道虽然比较多,但是专门针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设立的实践基地还不多,在现有的创新实践基地当中,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园是比较常见的形式。但是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园设立在校园中,相比其他创业空间不仅需要遵守更多的秩序,同时在创业行动上也受到比较大的束缚,很难在同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校园之外的创新实践平台更加匮乏,高校缺少与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缺少针对大学生建立专门的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种类繁多,但高质量的创新活动不多,大学生参加创新类竞赛活动严重依赖于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校园内组织的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不高。此外,在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中,缺少经验成为制约创新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是创新活动缺乏引领,缺少创业创新经验的分享和获取。仅依靠创新课程的理论学习还不足以帮助大学生获取创新经验。

三、文化校园视野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的路径选择

(一)积极建设具有创新内涵的大学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文化校园的核心,积极建设具有创新内涵的大学精神文化,使创新精神成为文化校园的灵魂。从学校发展层面来讲,应该将创新精神融入到自身的历史文化、办学理念、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之中,通过内化的宣传和渗透,让创新的价值理念在长期的学校发展中形成意识氛围。从教育教学层面来讲,促进教师将创新精神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育的环节来引导学生,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并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从学生管理层面来讲,秉承“培养创新精神”的工作理念,积极地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大学生在校园活动的“第二课堂”中投身实践活动,建立并改进学生管理制度,从制度方面激励大学生的创新行为,从保障方面支持大学生创新活动。

(二)利用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校要鼓励和要求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科学竞赛,参与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自由、自主地开展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学术讲座、科研征文;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参与科研单位的科研活动;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拨出专款,奖励学生科研,支持大学生的学术活动。高校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支持应该是全方位的,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物质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在制度层面建立更多鼓励性政策,例如将科研活动、创新型竞赛计入学分,打通教学环节与非专业素质培养环节,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参与创新实践。对于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园等创新实践基地的管理要制度化,更要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在规则范围内给予最大限度的包容和理解,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三)利用校企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提供平台

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学科特点;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成了教育界的焦点问题。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学科、各教育渠道的有机结合。相对其它学科来说,语文学科因其丰富的想象空间和人文内涵,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我认为,应该在充分把握语文学科特点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把握解读的“模糊性”,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①读前重激活学生思维。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新颖别致,构思精巧的问题, 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矛盾,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②读时重“悟”。无论是学生的“疑问”和“感悟”,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都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重视。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应用恰当的形式,诱导学生把自己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③读后重评。教师要告诉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多元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并通过教师的评价,在学生中积极倡导一种敢于争论、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的精神。

二、把握作品的“文学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

爱因斯坦曾说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 推动人不断深入地钻研,勇攀高峰的是持久而稳固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稳定的创新情感对其创新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学精品,文学性很强,十分利于学生创新情感的形成。

语文中的作品有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有的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还有的激情奔放,让人怦然心动,十分适合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同时,在师生共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尊重学生独特的解读,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三、把握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与智力相比,自信、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创造力的制约更为明显,也可以说人的创新能力高低与人的某些个性因素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包括:自信心、独立性、自制力、好奇心、坚持力、勤奋、好胜心、怀疑态度等。

语言的功能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延续,更是人文精神的传递。所以语言包涵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对学生创新性人格培养具有丰厚的营养基础。

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课内外阅读材料等资源,挖掘这些阅读材料中的思想内涵,通过学生的内化过程,把材料中的那种人文精神根植到学生的心中。如著名人物的人格魅力,像王献之练尽墨汁十八缸的持之以恒,伽里略敢于怀疑,终于发现重要科学定律等等。而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认识一些不利学生创新人格形成的观念。尤其是汉语言经历了几年的发展,深刻地打上了汉民族的文化烙印,在中国民族传统的文化性格中有许多不利于学生创新性人格培养的思想,如“和稀泥”式的中庸之道,自居谦下,不争强好胜,遵从权威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高度,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背景中去审视这些思想。

四、把握学科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精神 精神内涵 缺失 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24-02

汤用彤先生讲过,“大学之大,在于精神,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可见大学精神犹如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人不可没有灵魂,大学也必定要有精神所在。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一)大学精神的概念

大学精神,源自于中世纪西方的大学理念。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一般可追溯到中古世纪创办的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当时欧洲的“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教授治校”等唯理主义被看成是现代大学普遍之精神。[1]冷余生认为:“大学精神,就是与以大学为主体的思想、感情、作风相统一的,对大学生存与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精神。”[2]苗素莲把大学精神定义为:“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的形成和过程中,经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大学自身的角色定位,它体现了大学人对大学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同时它又以价值观念和文化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的行为,显示着大学区别与其他组织机构的独特气质。”[3]大学精神植根于历史传统,同时又体现时代精神的要求,融二者于一体,笔者认为,大学精神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又是在实践中可以体现出来的一种气质,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核心价值体系,它约束并规范大学的行为,影响大学的办学水平,并使大学区别于社会的其他机构团体组织,体现其独特性的内在品质。

(二)大学精神的内容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同时大学精神也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创造性的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其中体现,将大学精神具体化更容易使我们理解其精神的内涵和本质。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精神

笔者认为,自由之精神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精神所在,也是一所大学其他精神得以存在的前提。一切知识的创造,事物的创新,发明的出现无不是在自由的思想和氛围下诞生的。自由包括思想自由,学术自由,言论自由,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自由的思想是前提,是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没有自由的思想,人的创造性无从发挥,便探求不到真理的存在,更不可能有学术的创新;学术自由包括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作为探究高深知识的场所,大学应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教学与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不受外界的干扰与控制,这样得出的研究成果才更真实,更能有效的引导社会的进步;言论自由涉及到研究成果的发表问题,教授能够自由发表著作,公开表达自己的对社会问题的见解,允许有批判精神的言论,并能够正确引导社会的价值方向。

自由精神的发扬不应受到行政化管理的过多干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自由精神的作用,当然自由精神的发扬应建立在务实的基础上,不偏离道德和法律的轨道,为创新精神的弘扬提供价值基础。

2.批判创新精神

有了批判创新,社会才得以不断发展,人类才能不断进步。作为社会价值导向的引领者,人类文化进步的先驱,尖端科技诞生的主要场所,大学更应具有批判创新的精神。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是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地,更可以把其解释为人类在社会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在批判创新精神的强大驱动下,创造出来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栖身之所。[4]大学精神应做到维护真理批判糟粕,以真理为唯一的检验标准,培养创新型人才,探索新知,革新社会思想,引领时代精神。

3.人文精神

“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5]这句话可以作为对人文的理解,以人为本,社会生活中如此,教育中更应如此,因为教育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类的生活。人文精神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体现了人首先为人的意义所在,我国大学在经历了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后,重新树立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势在必行。大学一切工作都是在围绕人,维护人,促进人的活动中进行的,以维护人的尊严,提升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发扬人的本性为宗旨。同时人文精神也是体现一所大学文化底蕴之所在。

4.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实践、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大学是精密、尖端、高深知识产生的主要场所,这里所产生的一切知识成果,科技产品最终都是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先进的知识将为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前进提供强劲的动力。因此,科学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有了科学的精神,一系列科学研究活动才得以规范进行。科学精神来源于实事求是,是客观的追求真理的态度,是用理性的的眼光观察和分析一切事物,不畏探索,严谨求证,并勇于批判。

5.包容精神

大学“大”字为首,大学精神即是大学为“大”的根本所在。笔者认为有容乃大正是大学包容精神的体现。先生讲过“兼容并包”,包容精神是大学根本精神所在,有所包容,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才有可能在现有的环境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故又与创新精神相辅相成。当然包容是在立足本土化,尊重社会特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的,以正确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对待新事物,并能够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包”到内容,“容”进精神。只有真正具有了包容精神,大学才能称之为“大”,“大”也才体现了其应有的价值。

二、我国大学精神的缺失

(一)自由精神的缺失

我国高校行政化管理过强,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对行政机构有了过多的依附性。一方面表现在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受到限制,大学严格的科层制度缩小了科研活动的生存空间,国家按照行政单位管理高校,使我国大学的管理出现行政化,官僚化,没有体现出教授治校的价值。政教不分使学术自由受到行政力量的控制和干扰,在这种氛围中,思想很难活跃起来,自由的选题,自由的进行科研活动,自由的发表学术成果都成为空中楼阁。另一方面表现在学术功利化倾向严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被称作象牙塔的大学也逐渐融入了社会,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与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联系起来。在开放发展的同时也会或多或少受到社会功利主义的影响,表现出急功近利、科学研究过分注重利益分配、甚至出现学术造假的现象。这些现象所带来的问题就是严重阻碍了大学的自由发展,违背了大学的自由精神,给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批判创新精神的缺失

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大学甚至出现了高考状元辍学的现象。我国的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发展,而大学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也没能让学生在批判创新能力方面有显著提高。在一项82个企业对学生评价的调查中,诸如与创新素质有关的“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各项能力水平50%以上都处于“一般”水平,这种现状与时展对大学生素质要求是极不相称的。[6]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训练,主动性,积极性没能很好的激发并发挥出来,有很多情况是学生不会用审视的目光看待教科书的知识,即使有怀疑也只有少部分人提出,多数学生还是不去深究,或提不出自己的看法。长此以往,批判创新的精神便会受到压制,面对困难很难勇敢的另辟蹊径,大胆尝试,致使很多毕业生脱离校园后在社会上生存显得难以立足。

(三)人文精神的缺失

人文精神体现了人在道德、情感、理想等方面的追求。我国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学术道德失信、学生学习活动诚信缺失严重、人际交往淡漠等。由于受到社会各种利益的诱惑,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现象屡有发生,为了论文能够顺利发表,为了能够评职称,有个别教育工作者不惜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最终的成果,甚至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学生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报告造假,甚至出现考试“”,替别人完成作业来获取报酬的不正当行为。网络的盛行使我国当今的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各种事情,写作业、聊天、购物、甚至吃饭,而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接触逐渐的减少,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回答中,表示完全赞同的高达45.8%,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0.5%,完全同意“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便宜”的占32%,部分同意的占38.6%,完全不同意的只占2.6%。以上可看出高校人际交往的淡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7]这种人际交往的淡漠很容易早成大学生自卑、自负、对他人漠不关心、没有社会责任感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四)科学精神的缺失

由于受到我国市场经济利益的影响和冲击,有少数教师教授出现了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心态,缺乏严谨的学术态度。教学中照本宣科、墨守陈规,少了创新,少了对知识本身所赋予的科学态度的认识,甚至有极少数教师知识贫乏,不能与时俱进,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敷衍了事,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不能认真负责。在高校要“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下,扭曲的其本身的真正涵义和价值,有甚者借助其名,在利益的驱动下,片面追求所谓的学术成果及其带来的相关利益,不惜降低或牺牲教学质量,没能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之本,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要求,也背离了大学科学精神的诉求。

(五)包容精神的缺乏

包容精神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对西方大学精神的排斥。过分强调本土化,忽视了国际化的重要性。文化传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精神,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国家与社会,在遇到外来文化扩张时都会表现出本能的敏感性和内在的抵触性。在遇到新事物时持有批判的态度是正确的,但过多的批判就会造成精华的丢失,反而使自我不能及时创造更新,这就使得西方大学很多精神中的精髓没能很好的被吸收利用,无法有效的植入我国大学的土壤。

三、关于我国大学精神重构的设想

(一)加强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去行政化,政教有效分离,各司其职,教育主管部门逐渐将权力放手,给予大学充分的办学自,逐渐转到教授治校的主旨上来。给予学术自由以法律上的保护,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学术行为,奖励学术创新,学校内部实行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课程创新、学术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作用,并设立监督机构,制定监督条例,提高师德,培养教师学生事实求是的态度。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以学生为重,以培养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为宗旨,举办各种文化课程、心理辅导、社会实践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并能都落到实处,让学生教师能真正体会到人文气息,从学校的基础设施到环境建设、软件应用都应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思想境界、帮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要想生存和发展必然要走向开放,而开放的前提就要以平等的姿态虚心学习与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一方面在立足本土化的基础上,借鉴别国的优秀经验并为我所用,用开放的态度迎接外来的新鲜事物,与时俱进,保持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融洽结合。另一方面,联合一切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学校进步的社会性因素、资源和力量为其发展服务,主动敞开大门,博采众长为育人而用,这既是教育社会性的体现,也是教育民主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俨. 大学精神的缺失及其培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6)

[2]冷余生.大学精神的困惑[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1),1

[3]苗素莲.大学精神及其演化――与李森同志商榷[J].教育发展研究,2003, (2)

[4]李俊莉.务实、自由、创新――大学精神三部曲[J]. 理论研究,2012,(2)

[5]黄明东.学校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平衡与融合[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5),67

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第5篇

摘 要:企业家为企业而存在,企业家角色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企业家是企业价值增长的重要源泉,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以企业家精神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企业在培育企业家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企业家精神的缺失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创新

1 企业家精神的涵义

普遍的理解上,企业家常指具体的人,而企业家精神,通常指抽象的企业家概念,即企业家们的共性所在,西方发展到19世纪,人们将企业家具有的某些特征归纳为企业家精神,在英文术语使用上,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常常互换。长期以来,企业家的概念通常是从商业、管理及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定义。进入20世纪后,企业家概念的抽象――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就已拓展到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领域。而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转到政府或社会组织工作非常普遍,也不断提出和实施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造政府服务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

2 我国企业在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创新精神

创新的思想理念,是事业能够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观念上的超前将企业家至于更高的位置,为其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新的观察视角。但是,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排斥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生成。目前,国有企业的领导管理体制依然僵化,企业的主要领导考行政任命产生。这就导致企业家失去应有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养成盲目服从的惯性,这样的机制不利选拔富有创新精神的经营者。

2.2 缺乏冒险精神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不可小觑,同时,冒险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经济思想史上,凯恩斯曾经特别强调了“冒险”作为企业家精神对于整个国家经济成长重要性。他认为,正是企业家敢于冒险,不断寻找新的投资领域,推动了经济的成长与繁荣。凯恩斯甚至称敢于冒险的精神为“野兽冲动”。正是有了这野兽般的冲动,才使得企业有了新鲜的、有活力的血液,因此,企业家的冒险精神是企业成长的源泉。

2.3 缺乏诚信操守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10年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虚假广告、假冒商品、计量不足、欺诈骗销等厂商失信行为的投诉案件投诉666255件。因此,企业的诚信问题亟待提高。诚信精神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同船与桨的关系。诚信,顾名思义是诚实和守信,他是做人之原则,做企业之必须,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诚信就是生意场的第一原则。因此,每年都会举办“中国诚信企业家十大新闻人物”评选,表彰并鼓励企业家争做诚信人。中国对于企业家而言,不仅要求以身作则,遵循诚信做人做事,更重要的是以身示范,把诚信传递下去。

3 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对策

3.1 完善知识结构,塑造创新文化

美国经济之所以如此强大,与美国文化中对待创新的开放态度密不可分。他们鼓励自主改造、自我革新的精神,并能够将其带到商业领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同时,兼容并蓄,吸收各种异质文化,不断实现自身的改造和转化,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生成文化环境。鼓励创新,企业需要提供资金、优惠政策等有利条件,支持创新工作。与此同时,对于创新过程中的失败应采取宽容态度,允许适当、合理的失败,才不会抑制创新行为的可能性与经常性。开放的创新环境下,对于失败的包容,不仅鼓励了创新失败者的精神,更在无形中激励了其他创新者及潜在创新者。

3.2 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人才

培育企业家精神,教育培训必不可少,而且功不可没。加强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专业修养;强调以人为本的诚信经营理念,灌输与企业共进退的创业意识,可以明确目标,统一思想;通过一系列的素质拓展训练又可让其切身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3.3 加大宏观调控,完善竞争淘汰机制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对于企业家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创新并非无原则的冒险,而是在审时度势、科学分析基础上的风险经营,通过市场的检验,使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样有利于企业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有力推动对外经济合作。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对外经济合作的促进、合作、保障和监管体系,将“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推动效应最大化。另外,政府还应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及政策,放宽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各种政策管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环境。

4 结语

由此可见,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不仅对企业家的成长有着重大意义,也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家们应当有意识得培养自己的现代企业家精神,以带领企业发展壮大,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纳敏.企业家精神与企业自主创新[J].现代经济,2008,(7).

[2]王新红.企业家精神是克服公共部门先天不足的良药[J].法制与社会,2011,(2).

[3]周玉华.创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企业史考察[J].中国市场,20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