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道德教育概念

思想道德教育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道德教育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想道德教育概念

思想道德教育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方法途径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只有充分注重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才能起到良好保障作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漫长的工作,这就需要从理论层面加强研究,为实际的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当代的青少年在国家的观念上还有高度的保持,但是在思想观念上就趋于理性。在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在教育方面还要能进一步的提高[1]。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全面的认识,只注重学生理论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没有重视。

再者,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在教学的方法上没有科学化的呈现。实际思想道德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老师的空洞说教比较多,在感情的触动上相对较少。一些老师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对和学生之间的公平沟通没有充分重视。在教学中的封闭式思想道德教育比较多,在一些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比较少,没有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教学中缺少生命体验性的活动等[2]。这些方面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就有着诸多不利。

另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学过程中,在内容上没有和时代的发展相契合,有的传统道德已经不合时宜。在教师队伍方面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没有将学校的思想道德教和家庭的自己社会的等进行形程整体合力[3]。这些层面的因素就造成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率水平比较低。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实施

为能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水平提高,就要能充分主要教学方法的科学实施。笔者结合实际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的应用下,就对教学的效率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一,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学习。要想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水平提高,就要注重从理论层面进行引导学习,让青少年能够对社会主义的概念以及本质等有详细全面的认识,并要能够使其能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方面能够有所体会,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青少年的价值观正确树立,在对思想价值的判别能力上不断提高。要注重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更新优化,能方便青少年对教学内容的接受。

第二,注重在思想道德上的教学内容科学化的引导。从具体的方法实施上,就要能充分注重对青少年的实践体验活动的加强,注重对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养成。能够注重青少年的实践体验活动的类型多样化呈现,注重通过活动现场的体验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4]。在实践性方面能鲜明的突出,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引导工作上要能加强,注重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有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水平提高。

第三,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就要能充分注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紧密结合,并能和时代需求相结合,在教学的内容能与时俱进,将思想道德的教育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有助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在教学的内容上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符合。对学生的集体主义的教育要加强,能够科学化的引导嘘声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处理方法实施。

第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在民主理念的教育层面要能加强。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能注重对社会市场的经济发展有充分的认识,在德育教学的内容方面不断强化,并要能够和现代化的建设相适应,在新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容的教学方面加强重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就要能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在实际教学的方法上能注重创新性应用。通过从理论层面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分析研究,就能从理论上提供教学的思路以及方法,为青少年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晓丽.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障碍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8).

[2] 李婷,赵慧君.新时期家庭教育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5(07).

思想道德教育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主体间性 思想道德教育 多元主体

高职教育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必须遵循“教育为本,德育先行”的基本原则。思想道德素质在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才质量标准中占据首要位置,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

在社会转型和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高职思想道德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值得深入研究。主体间性教育观,为高职思想道德教育主体研究和多元主体条件下实现培养目标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一、教育主体说的历史沿革及比较

(一)教师主体说

该理论认为,教育三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活动是以教育影响为中介,教育者改变或影响受教育者。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影响者与被影响者,是改变者与被改变者;教育者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对象或客体。在这种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等弊端日显突出。

(二)学生主体说

该理论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该理论要求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助产士”和“催化剂”,教学过程应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于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须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学生主体说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但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足够重视。

(三)双主体说

该理论认为,教育三要素为活动、活动的双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将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界定为交流,交流双边均是教育活动主体。该理论要求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主导者,在教育活动每一环节上都能体现主体性;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选择者、转化者和创新与超越者。我国教育界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就是双主体说,它既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重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主体”与“主导”概念内涵的重叠性,双主体地位很难同时实现,常常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凌驾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得到尊重。

(四)主体间性说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20世纪哲学领域中逐步受到重视的一个概念,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指主体之间是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通过对共同事物达成的共识,主体才能达到深层的互识。因此,主体间的互识和共识是相互作用的。”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是对主体性的发展和超越,涉及教育的本质。“主体间性说”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其交互活动是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该理论要求将目光投射于师生间的交互活动,关注师生间的交互关系。

二、高职思想道德教育主体具有多元性

高职思想道德教育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 ,具有多元性。

(一)教师和学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基于主体间性教育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及其相互间关系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据此,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理应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二)以师傅为主的企业人员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高职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类型,与普通教育相比,其教育主体多元性特征表现更为突出。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通过有限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使其成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必须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对接。这使生产实践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成为必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者的主体必然多元化。从职业教育过程看,表现为生产实践中教育主体的改变和增加,反射出高职思想道德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从社会学观点看,高职教育是学生完成一次社会角色的转变,即从中学生转变成高素质的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学生不仅实践技能的形成需要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经过感知认同、模仿、练习、熟练协调、反馈校正和创新创造几个阶段的反复训练才得以形成,而且未来角色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也必须在真实的生产一线实践中进行培养才能形成。特别是未来角色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爱岗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及其他日常行为规范,只能在工作环境中反复磨炼才能养成。所以,职业素质的形成和职业角色的内化都必须在真实生产过程中才能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通过教师、教学管理者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企业的实习或实训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常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1∶1,国家示范院校实践教学所占比例更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外,企业的师傅、管理人员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学生发生交互关系,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学生的世界观、职业道德、健康心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往往比校内教育更加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以师傅为主的企业人员成为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直接教育者或影响者,他们和学校的教师一样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三)学生相互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为了使教学过程更加紧密地贴近实践工作,使学生在项目与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向和直观的看待学习任务,以便毕业后能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和融入工作角色,高职院校普遍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即“行动导向、项目驱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一种现代教育形式,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其特点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种教学法一般是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教师给出一个任务(项目),学生按照获取信息、计划、决策、执行、控制和评价六个步骤分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起辅助作用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也可相互检查、评价。项目教学法使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影响成为了主体间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的思想道德情操、意志品德、职业精神都会相互影响,所以学生相互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四)家长等社会角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家长与孩子(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对孩子(学生)个体有着重要影响。此外,来自网络的虚拟主体也会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家长等社会角色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三、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在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实现途径

(一)构建以活动为核心、以实践为重点的交互式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视为不断生成与建构的‘文本’,而不是封闭的、稳定的、从外部即可加以研究的意义系统。既然知识是非客观的、不确定的,那么,知识的形成和获得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参与。”同样,高职思想道德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相互交往是关键。它反对 “填鸭式”说教,认为“道德传承与生成的根本途径在于师生交往实践中的体验建构。”因此,我们应建立以活动为核心、以实践为重点的交互式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将思想道德教育投射到整个实践活动中,使受教育者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体验生活与工作,在与教师、师傅、教学与生产管理者及同学的共同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行动感知丰富自己的道德经验,在实践活动中内化道德修养,同时将内化的道德修养外化为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

(二)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全覆盖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体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保障。之所以要建立全覆盖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是由于生产实践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学生易于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者的主体的多元化使得过去的教育管理制度难免有主体缺失的情况。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建设不仅包括学校内的各种制度建设,而且包括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思想道德培养的各项相关制度。它们在空间上,要覆盖学生所有的学习场所;在时间上,要覆盖学生所有的学习时间;在人员上,不仅覆盖所有的学校教师主体,而且要覆盖学校和企业所有相关的人员。虽然目前学校都有相应的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没有与企业共同制定,主体缺失现象比较明显。要形成全覆盖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必须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完善相关制度,要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师傅纳入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范畴,形成思想道德教育齐抓共管局面,才有利于培养社会欢迎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从主体间性教育观出发,明确高职思想道德教育是多元主体间性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各环节的主体;教学过程以活动为核心、实践为重点,为多主体之间相互交往与沟通搭建思想道德教育平台,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模式;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全覆盖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是避免教育主体缺失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6) .

[2]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

[3]基于企业需求为中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绵阳师院学报,2012(12).

[4]韦诗业.论高校师德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 .

思想道德教育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区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探讨

我国的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发展起来,在之前也存在有社区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当时的社区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仍然以单位人为主。这一时期的社会学家先生对我国解放前的社区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等作品,先生通过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实地考察后发现,中国现代教育和乡土社会发展之间产生了不同步和背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主张现代教育在保持其现代性的情况下要尽量融合并扎根于中国的传统和乡土文化,满足当地人们生活文化的迫切需要。二十世纪初,面对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步,以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陶行知为代表的从事“乡村教育运动”的学者们,强调以教育先行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乡村社会改造。这一切都为中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及其研究奠定了基石。

关于社区教育本身的道德教育功能,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内容涵盖科学、道德、法律、信仰等方面,有着提高青少年道德、政治、法律素养的积极作用。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现代化、城市化、社会化发展的必然,是由社区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社区教育本身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这些功能有公民道德的认知功能、公民道德的熏陶功能、社会交往的调节功能、社会参与的规范功能和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

公民道德的认知功能。道德认知作为作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到的思维能力的提高等内容。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往往是以简单、便捷、直观的方式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品德纪律、心理健康等教育的,能够起到增强青少年爱国意识、法制意识和提高青少年德性认知的积极效果。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往往是借助法制宣传活动、社区文化氛围、社区公益广告、社区历史文化遗迹、社区建筑风格等实物开展开的,这种“实物教育”较家庭与学校青少年道德教育而言更直接、更有 效。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坚持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与法制教育进校园、道德实践进社区的工作办法。社区丰富教育资源给青少年公民道德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这为尊重青少年自由内心世界、实现有效外在引导与规范和增强青少年的公民道德认知能力创造了条件。

公民道德的熏陶功能。开展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能够营造积极、上进、健康、乐观的社区文化,这一文化通过与家庭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的交流、融合,在借助社区文化设施、制度、活动载体和采用人格感化、环境熏陶方式运作时,却能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与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呆在社区这一环境里,自然也时时刻刻地受到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生态、民风民俗等的熏陶,而这种熏陶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品德、品质、性情、信念等的形成。此外社区公民道德教育也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等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交往的调节功能。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离不开社区的支持与社区其他成员的帮助。社会交往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群体满意度和集体认同感,可以有效解决青少年遭遇的各种生活难题,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地缘感。社区公民道德教育通过对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知识的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符合社区要求的价值取向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教会他们学会与人相处,进而起到增强社区凝聚力、亲和力的作用和达到青少年道德教育“内得于己,外德于人”的教育效果。

社会参与的规范功能。青少年在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分为意识参与和行为参与两类,指青少年以特定的方式参与到社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态建设中的过程体现。青少年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维护自身权利需要社会参与,但是这种社会参与必须是有规范的社会参与。通过对青少年开展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对青少年的意识、行为形成有效的制约和规范,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爱党爱国、关心集体、遵章守纪、讲究卫生、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参与公益活动、道德宣传教育活动等对青少年的德性、习性、行为等进行有效地规范。

思想道德教育概念范文第4篇

通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首先,理论研究滞后,思想上重视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的教学;各种教材中有关生态的知识太少,且不系统;各种考试中有关生态知识的,少之甚少;德育对象仅限于学校里,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公民生态知识得不到普及,从主观上制约生态道德观的养成,难以用生态道德观自律。其次,从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生态知识的缺乏,学校的德育师资也显得薄弱,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缺失,生态道德观的养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迫在眉睫。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生态环境虽然不容乐观,但一直居于次要的地位。结果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忽视。因此,必须认识到培养生态道德观的重要性。

1.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他们必须具备契合时展要求的道德理念和道德素养。将生态伦理纳入德育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他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权益,并通过自己的表率行为带动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

2.培养生态道德观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生态道德教育丰富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懂得人类应该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维护自然界的权利,自觉维护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形成对后代以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提升,还要在价值观念上有更新的认识,在道德情感上有更好的体验,在道德意志上更加坚定,从而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3.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还是对个人道德素质的要求。首先,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越多的人,越需要以生态道德自律。其次,具有生态道德的高水平人才能影响公民道德的建设。高素质人才必须把生态道德行为从以前的仅仅是避免一些生态伤害提升到促进万物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象,只有比普通市民具备更高的道德素养,才符合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目标。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策略。

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拓宽德育的教育范围,把全民纳入德育教育对象之列德育是全社会的工作,教育对象应该包括全体民众,不仅限于在校学生。生态道德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必须把全体公民纳入教育对象的范畴。不仅要重视法律建设,同时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积极地开展生态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提升公民的生态道德素养,树立生态道德的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全民关心环境、全民保护环境的效果。

(二)注重理论研究,完善学校的德育教育教学体系。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牢牢地抓住,不可懈怠。

我国目前生态道德观教育现状应该侧重两方面:一方面,就是要加强生态道德观理论的研究,建立生态道德观的学科体系以及相关的配套的措施,建立和完善适用于各类学校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道德观教育的教材及相关的生态知识的科普读本,这是提高全民生态道德观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一支乐于生态道德教育、精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这是实现生态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生态道德观培养要从教育对象的知情意行入手。

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丰富教育对象的生态环境知识,培养教育对象对自然的敬畏情感,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入手,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规范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教育对象的生态道德意识。

一直以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占据着指导地位,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使人凌驾于整个自然之上。而人在对自然的挑战中取得的暂时和表面上胜利,则被当作人的独一无二性及地位高贵的明证。而整个自然环境,包括在这一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其他物种,根本就不具备与人平等相处的道德主体地位。因此,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除了毫无止境地索取,根本不必恪守任务道德义务。正是在这种自私的、缺乏长远眼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毫无道德观念的束缚,为谋求暂时的利益而无所顾忌地破坏自然环境,结果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困境。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建立和倡导一种新的、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推卸的时代任务。

思想道德教育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引导教育对象树立人、自然及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自然观,热爱和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全新的环境价值观,从而引导教育对象从强调天人对抗,转而关注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2.培养教育对象维护生态环境的自律能力。

思想道德教育要通过科普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科学知识竞赛等活动,使教育对象明白,地球上多样的生命形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地球现有状态既是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也需要生命活动的调节、控制来维系。要引导教育对象科学地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包容。要使教育对象意识到,对地球上飞禽走兽、自然景观的珍视、爱护不仅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更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要使教育对象树立起生态道德善恶感、良知感、正义感和义务感,把保护生态环境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思想道德教育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