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益智区环境设计

益智区环境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益智区环境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益智区环境设计

益智区环境设计范文第1篇

一、区域环境创设要充分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区域环境要富有童趣。区域环境除了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考虑区域设置的大小、形状、结构外,还要在视觉上刺激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更高。比如我们幼儿园小班创设的“娃娃家”,无论是“客厅”“厨房”,还是“卧室”,都充满了童真童趣,幼儿都很喜欢参加,活动时也模仿得逼真。

区域环境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了激发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探索、创造的兴趣,我们在进行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动机、兴趣爱好、学习方式、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等,尽可能扩展幼儿的知识范围,让每个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比如我们在创设美工区时,会考虑小、中、大班不同的年龄特征,创设出的美工区各具特色,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特点。

区域环境应是动态的,随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和补充,教育目标要随着主题活动目标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表演区,不能让幼儿一直只表演同一个节目,这样幼儿会失去兴趣,节目要随着主题教育活动的变化有所改变。同时区域环境还应根据幼儿的需求不断调整,如果班级幼儿对原有的区域活动已经没有了兴趣,教师们可根据幼儿当前需求作适当调整,最大程度满足幼儿个性与创造力发展。

二、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有效、实用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因此区域活动的材料不能成为摆设。那么怎样投放材料才更有效,更实用呢?

投放材料要有目标性。我们应当以当前主题活动中孩子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并且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区域的多种教育作用。同一种材料能为多项目标服务。比如我们阅读区里的手工类书籍、绘本是美工区的主要材料,但在美工区加工过后的立体几何物品也可以成为建构区搭建的材料。只要孩子的发展目标与材料的教育功对应,就能做到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进入区域活动。

投放材料要有探究性。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被看作探究活动。因此我们在材料的提供上,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比如我们把七巧板投入益智区,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

投放材料要有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如果我们区域环境中材料没有更新,肯定会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中二班的美工区,先投入了一些常规的美术材料,紧接着又投入了沙画、刮画材料,后来又投入了一些编织、粘贴材料,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我们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要不断增加新材料,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又比如我们的阅读室,每个星期都增加了一些新图书,幼儿读书的热情越来越高,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当然一些已让幼儿失去兴趣的旧材料我们也可以进行打包、收集,留着以后再用。因此,我们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调整和补充,让材料真正地为活动服务。

三、区域活拥闹傅家科学、适度

区域活动的指导是开展区域活动的主要环节,是区域活动的主体部分,它包括幼儿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协助参与两部分。教师们在区域活动开展中既不能“放羊”,也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幼儿自由、自立、自主地活动。

要让幼儿主动参与区域活动,主动探索学习。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我想玩什么,和谁一起玩,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自主决定游戏的材料、方式、内容及玩伴,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进行游戏,这样才能真正解放幼儿的手脚和头脑,让幼儿成为真正的主人。因此,在开展区域活动时首先要充分发挥进区卡的作用,要改变老师指定幼儿参加某个区域活动的方式,尽量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决定要参加的活动。同时,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绝不能处处干预,而应将权力下放给幼儿,让他们主动参与,真正地体验学习探索的快乐。

益智区环境设计范文第2篇

一、功能性

室内环境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的行为和活动的需求,对其所在的空间进行二次设计的工作,赋予室内空间相应的使用功能是室内设计的本质。儿童绘本馆的运营模式主要为主题书店、社区图书馆或两者兼备,它是个多功能的室内空间,无论是哪种类型都应包含以下几个区域:第一,藏书区,主要是儿童选择图书的区域,这是绘本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阅览区,主要供儿童或亲子进行绘本阅读的区域。第三,活动区,主要用于开展以绘本为主题的亲子故事会、创意美工、小剧场等儿童早期教育活动。第四,前台,主要负责接待、咨询和图书借阅或收银等工作。第五,办公区,主要用于经营者办公,对于面积较小的绘本馆可能和前台合二为一。第五,通道,连接各个功能区的枢纽。绘本馆室内环境设计要合理进行各功能区域的划分。绘本馆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满足儿童的绘本阅读需求,所以绘本的存储量和阅览空间是最值得重视的问题。同时,举办以绘本为主题的各类儿童早教活动也是绘本馆的一大特色,因此活动区域的安排和划分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安全性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儿童是绘本馆的主要服务对象。现代中国“4+2+1”的家庭模式让孩子成为整个家庭的焦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在绘本馆建设过程中,设计者从基本设计到投入使用乃至日常维护,都要将场馆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绘本馆室内环境设计遵循安全性原则也是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的特殊性需求。儿童的身高、体重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室内家具和陈设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使用不合适的家具可能对儿童的视力发育、骨骼成长等带来危害。儿童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都很强,并且身体力行地进行各项实践活动,对已知和未知的危险缺乏基本的防范意识。带有尖角或摆放不稳的家具很容易对儿童造成伤害。另外,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涂料、油漆、黏合剂、地板、壁纸等材料中含甲醛、苯等化学物质,有毒物质含量较高会污染绘本馆的室内空气,危害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要尽量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减少污染,确保儿童健康地成长。

三、益智性

儿童绘本馆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推广绘本,培养儿童早期阅读,提高儿童智力和学习能力。《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中曾经提出,0至5岁是儿童智力形成的黄金阶段,而6至7岁开始进入小学阶段进行学习,这是抽象认知、智力开发的最佳阶段。人类遗传和生活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促进儿童早期大脑的发育。因此,在绘本馆室内环境设计时,益智性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粉红、浅蓝、淡黄和橘色等清新淡雅的环境中,儿童在玩耍、学习、游戏时所反映出的智力水平较高,无论是创新性思维还是应激反应都较平时要高。而在那些光线黯淡,如黑色、灰色、白色环境中,儿童则变得反应迟钝、想象狭窄、胆小怯懦。享誉世界的日本绘本大师、国际童书界最高荣誉“安徒生奖”得主——安野光雅,在他的绘本美术馆的墙面上特别设计了一个魔方阵,直、横、斜方4个数字加起来都会是34,每一个经过这面墙的游览者都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想着空白的瓷砖里可以填上什么数字。小小的魔方阵让单调的墙面变得丰富起来,也给整个空间增加了益智性。良好的阅读空间能启迪儿童的智慧,而促进儿童的心智发育是绘本馆建立的根本原因。

四、趣味性

梁启超认为,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失,生活便了无意义。趣味性是人对事物产生的愉快、有趣和被吸引的感觉。对儿童来说,他们认识世界主要依靠感性,对待事物更多依靠情感,他们活泼可爱、天真烂漫,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具备非凡的想象力,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好动,喜欢游戏;好奇,喜欢模仿;好客,喜欢成群。因此,趣味性是一个空间能否吸引儿童的关键因素。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儿童能集中注意力3到5分钟,4岁儿童能集中注意力10分钟,5、6岁儿童能集中注意力15分钟左右,7至10岁的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到20钟,10至12岁时约为25分钟到半个小时。而在游戏的条件下,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大大增加,2、3岁儿童注意持续时间就可以达到20分钟,5至6岁儿童可达到一个半小时。由此看来,绘本馆除了要有舒适惬意的阅读环境,还要给予儿童自由嬉戏的宽敞空间,寓教于乐。充满趣味性的空间既可以让儿童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又能让他们在玩乐中获得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开发。迫庆一郎为儿童服装品牌“marco&mari”设计的儿童会所——上海迷宫,利用巨大的圆顶和周围弯曲的墙面将服装店、舞蹈室、咖啡厅、游戏室、图书室、儿童教室等十多个功能空间进行划分,形成一个迷宫。整个迷宫被大小不一的圆拱包围,时大时小,时宽时窄,看似隔断,实际上又连为一体,极具趣味性。儿童在享受这些功能时如同进入迷宫,在这个非同一般的圆形世界里享受空间带给他们的乐趣。

五、生态性

益智区环境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住宅小区;以人为本;绿化;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13104

1引言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既要通过本身可能产生的影响尽量改善居室内的生活环境,又要尽可能提供实用、舒适、优美的户外活动空间,以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它不仅仅是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的工作,还需要综合运用传统的园林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知识,从居民的生活需要出发,创造出符合现代人的人居环境特点和心理需求的清新优美居住环境[1]。它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活力的生活空间,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住宅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小型住宅小区环保发展的趋势指向绿色生活,其中绿色植物就是主要元素,它既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又能与山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2]。本文以宝鸡市陈仓区佳苑新城绿化设计为例,充分利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人们赢得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旨在探索“人性化”园林绿化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创造一个“崇尚自然、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小区,以期解决中小型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环境设计的新课题。

2设计理念与原则

任何一个住宅绿化设计都应有全局的观念,把客观存在的“境”与主观构思的“意”相结合,结合地形的高低起伏,利用环境中有特色、有利的因素,对不利因素加以改造,通过合理均衡布局对构成小区景观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安排,按不同功能用地进行合理的划分与衔接,既考虑到主景区、活动区、休闲区、主要出入口和干道的区分,又充分考虑平面和立面之间的关系,通过围合、分割、资借等造景手法使整个小区突出主体、分别主次,有开有合、有聚有散,曲折多变、小中见大,形成一个能够满足功能和绿化要求的统一体[6]。

2.4环境:自然质朴

环境设计不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艺术活动,也不是为了让设计师进行完全自我的艺术表达。如果设计者确实有诚意为使用者服务,就不能以个人好恶来任意摆布环境。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环境行为学知识,使绿化环境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的需要。好的住区环境并不只是为富人服务的,它应该服务于所有人,所以评判环境的好与坏应该是从发展的角度,在不同的现有条件下,具有可实现的自然质朴效果。也就是让住户充分感悟阳光、风、水、土地和动植物的美,这是住区环境本质的出发点[7]。

2.5植物:四季多彩

植物配置从植物多样性和人的需求出发,除了遵循图纸要求和实际情况,更注重整体环境氛围的塑造和植物季相色彩的变化。根据植物特性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植物群落,美化小区的居住环境。从生物的多样性考虑,选用一些蜜源植物及鸟嗜植物如火棘、紫荆以及一些香花植物,吸引鸟类和昆虫,恢复生物多样性,真正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居住环境。植物不仅具有观赏和生态作用,且作为一种特殊的绿色建筑材料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结合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形成具有深远意境的四季绿化景观[8]。

2.6目的:以人为本

绿化设计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功能和需求性,科学合理的布置绿化景观,以形成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并与城市整个绿化要保持统一。特别应注重人性化设计,满足居民游憩休闲、锻炼身体和交流谈心的功能。绿地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绿化要富有人情味。例如草坪采用一些耐踏的草类,同时铺设一些卵石路,让居民踏上起到按摩健身的作用;在大树下布置一些形状各异的石头,供居民休息小坐,以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性化设计[9]。

3项目与思路梳理

3.1项目地域概况

陈仓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八百里秦川西端,地处秦岭山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区,地貌由山、塬、川组成。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年降水量701mm,主要河流有渭河、千河、金陵河。佳苑新城是宝鸡市平安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秉承“成就一座城市的公园梦想”的兴业宗旨,用“与园相伴、与水相邻、以绿为容”的理念,构筑一个城市人们渴望已久的公园梦想。项目位于陈仓区核心地段,虢镇南环路转盘东南角,东临陈仓公园、西邻万人广场、南靠渭河,占地10.87hm2,用地基本平整、无明显高差,周围环境良好,交通方便。

3.2设计指导思想

绿化就是为了创造轻松、自然、温馨、健康的绿色生态环境。既保证中心空间的舒朗、开敞,又营造各种尺度宜人、充满情趣的户外活动场所,从而很好地体现出景观环境的均好性。根据小区规整行列布局的结构形式,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形式,以小游园为中心,以道路为网络,以宅基为基础。植物选择突出地方特色和耐阴的需要,植物配景做到四时有景,三季有花,以表现四季特色。注意突出人性化设计,创造“景为人设,人为景感,见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气氛,达到“静、动、新”的艺术效果,满足人们渴望返朴归真、崇尚大自然的心理要求。

2014年10月绿色科技第10期

陈祺,等:中小型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探析园林与景观

3.3绿化设计原则

整体以草坪为基调,以灌木拼图为主景,以行道树为骨架,形成开朗、明快的以灌木为主的绿化景观。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抗干旱、耐瘠薄、抗病虫的优良品种,确保大面积的成活率及长期绿化效果,适当引进外地名贵、新优品种。以规整栽植方式为主,兼顾孤植、对植、行植、列植等,尽可能满足人与花、草、树的亲密接触,同时又以不受损坏为前提。植物造景具有优美的四时时空序列,各区植物配置特色鲜明,同时又彼此呼应,在各有侧重的基础上,注意整体绿化风貌的完整、统一、自然和协调。

3.4设计构思理念

住宅小区绿化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以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其绿化方式,受居住区内建筑布局方式、建筑密度、间距大小及建筑朝向等条件影响。佳苑新城采用目前较流行的规整行列式布局,并针对楼群林立、楼层较高、间距较小、地下管线复杂的实际情况,整体绿化以少而精的高质量和满足停车功能为前提,采取混合绿化构图方式。以行道树为骨架,以中部游园和圆形廊架为构图中心,以四横两竖东西南北主干道为景观轴线,以四组功能休闲广场和小游园为主景,以六组停车场为辅景,以各式灌木拼图为陪衬,点缀四季各色花灌木,致力于清新、典雅、疏朗、明快的景观绿化生态氛围的营造(图1)。

4景观格局及分析

整体框架如同飞翔的蝙蝠,寓意人们居住在公园的福地之中。一点:主入口景观;一环:南北两条干道;三线:东西三条干道;四面:北部二处休闲小广场、南部二处功能活动区;一体:矩形中心游园。

4.1三处入口景观

入口景观是小区形象的窗口,组织与引导人们进人小区的内部空间。它虽规模不大,但更需要设计者细致推敲、精心设计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10]。

北入口:以左右两侧的置石题刻(佳苑、新城)和松竹梅为景观序曲,以门前中心的三级半圆形花坛组为开头,以四组花瓣造型和行植的小叶女贞柱为景观轴线,以对称布置的流线型色带和地被花卉为主景,以各色自然丛植的乔灌木为背景,形成清新亮丽、主题鲜明、渐次升高的景观风格,以烘托中心游园景观。

南入口:以对植的广玉兰为主景,以对植的独杆紫薇为陪衬,以环植的七叶树为背景,以便和院内主要行道树景观相协调。

西入口:以两列行植的广玉兰为背景,以对植的三株高低错落的棕榈为主景,以榆叶梅、连翘、独杆紫薇和小叶女贞柱为陪衬,以满足消防备用实用功能为前提。

图1佳苑新城园林绿化设计平面图

4.2中心游园景观

矩形游园:位于6号楼北的矩形游园(图2),针对地下停车场上部景观不能过多承重的实际,根据全园较为规整构图的具体情况,划分为5块:中部以硬质铺装景观为主,两侧对称布置色带与花木景观,南部在微地形处理的基础上成片布置植物群落,为树阵停车场。以草坪地被为基调,以花岗岩图案铺装为平面景观引导轴线,以矩形花坛为过度,以后部半圆形双排柱花架为构图中心,以两组流线花瓣灌木拼图为平面主景,以扇形片植的植物群落为立面主景,以环植的广玉兰为背景,点缀樱花(春观花)、紫薇(夏秋观花)等四季花木,形成景色亮丽、简捷、明快、大气的景观游园,并点明佳苑新城的主题意境。

幼儿园:位于6号楼南的幼儿园,环植七叶树,内部行植红叶李,丛植雪松,其他按幼儿园的统一要求铺装布局(塑胶广场)。

图2中心矩形游园景观效果图

4.3四季活动中心

两处休闲小广场:考虑到矩形中心游园以动态活动为主,在其北部两侧设置自然式以静态活动为主的休闲小广场。采用对称式布局,以曲线流畅的园路为纽带,自然顺势划分为四块大小形状均不等的绿地,以春季樱花为主景,以夏秋花木为陪衬,惟其构图重心虽均为亭,却一圆一方、一单一双,在统一中又求变化(图3)。

两处功能活动区:老年健身活动区在5号楼之北,流线园路划分围合,形成椭圆形小广场,以五组银杏树池和花岗岩铺地为主景,布设健身器材,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健身活动区域。少年益智活动区在11号楼之北,流线园路划分围合,形成椭圆形小广场,以景墙为主景,以对植的圆形树池为陪衬,布设少年活动器械,为青少年提供一个益智活动区域(图4)。

4.4南北主干道绿化

根据全园楼房规整行列布局的实际,为了丰富景观层次并求得整体统一的景观效果,在四横两竖东西南北主干道上,分别布局不同的行道树景观。南北两条竖干道:两侧对植广玉兰,一气呵成,寓意平安建设发展四季常青、光辉灿烂。幼儿园环植七叶树,在统一中又求得一些变化。东西四条横干道:从北向南分别行植樱花、红叶李、大叶女贞、独杆木槿、白玉兰、紫玉兰。

4.5六组树阵停车场

在2与3号楼、8与9号楼之间,设置单排树阵停车场,以马褂木为主景。在3与4号楼、9与10号楼之间,设置双排树阵停车场,以广玉兰和樱花为主景。在4与5号楼、10与11号楼之间,设置双排树阵停车场,以紫玉兰和白玉兰为主景。

5结语

中小型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已由模式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进入了人性化、科学化的设计阶段,不仅要解决小区户外环境实用性、人们的感官形式、自然生态平衡问题,还要解决小区内居者的心理情感和社区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一是要通过设计手段创造优美的园林绿化景观,使居住设施与该小区户外环境更好地结合起来。二是要通过精炼的绿化设计,创造更大的个性空间,以适合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兴趣、不同年龄段的居者需求[11]。本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和赞誉,证明绿化设计和营建过程中的努力收到了预期的成效。应该说今天大部分住宅小区园林绿化都追求视觉优美,赏心悦目已是基本状态。但继承中国园林中的意境、追求传统并有效融入现代园林形式中,尚无更多成功的案例。本案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始终不忘记对园林空间氛围的营造和渲染, 努力创造合理均衡、自然图3二处休闲小广场绿化景观对比

图4二处功能活动区绿化景观对比

质朴、四季多彩的以人为本的全视景观,以期为同类项目的深入探索和实践提供借鉴[12]。

致谢:本文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校企合作项目,感谢陕西绿宝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的刘喜锋参与!

参考文献:

[1]王晓娟.以人为本,创造清新优美的人居环境[J].北京园林,2012(4):3~7.

[2]杨卉.小区规划中的园林景观设计[J].绿色科技,2011(3):1~4.

[3]郑曦,孙晓春.重估三类绿地空间――让城市园林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J].建筑学报,2007(3):24~26.

益智区环境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童房设计;心理特征;生理特征;设计原则

1 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

儿童的生理发育极其迅速的,其主要表现在身高及体重上的变化最为明显,在2~6周岁的儿童处于学龄前的幼年期,身体处于不断的发育阶段,形体比例正在逐渐形成,但由于体内器官还未发育完全,整体相对比较脆弱。儿童的骨骼以及肌肉等组织器官一直处于连续的发育过程,与此同时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还有各种运动机能,比如,奔跑、跳跃等。儿童天性活泼,所以幼年期的儿童身体活动较为频繁,好动便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代名词”,所以在进行儿童房活动区域空间设计之前要针对儿童这一生理特征进行一个细致、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2 ~ 4周岁的儿童处于早婴儿时期的幼儿,各器官都处于快速发育中,其表现最为明显的是骨骼的发育,较之于以前的骨骼组织,这时期的儿童骨骼发育日渐坚硬,当同时不应该忽视的是,这个阶段儿童的骨骼依然是很柔弱的,极易发展弯曲变形,且此时期的儿童抵抗力虽有所增强,但相比儿童的其他时期,还是相对较弱,所以在进行儿童房活动区域设计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此时骨骼的特点,而且还要注意儿童免疫力较低的问题。

防止出现儿童房内物品的摆放、材料的选取不当,对儿童的骨骼发育造成不当的影响或患上疾病。在儿童的活动方面,由于该时期的儿童活动机能的增强,身体活动逐渐灵活,活动区域随之扩大。在儿童房的设计上应增加儿童活动区域,并多考虑活动区域范围内的安全性,所以在儿童房的设计上应避免设计不当造成的意外伤害。

当儿童年龄处在4~5周岁时,较比于上一阶段在体质、体能以及身体机能上较之于上个时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个时期的儿童身体免疫力也大大的增强,身体运动机能也更加灵活,同时由于精力充沛,这个时期儿童更加活泼好动,一般性的活动如走路、跑步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活动需求,这个阶段表现出来更多的是攀爬和跳跃,由于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儿童对未知空间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常常表现为用手去触摸物品,甚至把物品放进口中。这就要求设计者更加的细心,在儿童能够触摸到的地方尽量避免放置易碎或者具有危险性的物品,使儿童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

当儿童的年龄得到6周岁,在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育,儿童逐渐进入身体发育的平稳期,肌肉、骨骼以及大脑的发育还将持续。儿童的大脑皮层的发育日趋成熟,记忆力逐渐加强,儿童的主观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开始构建,并逐渐产生效果,所以此时的儿童房在保证儿童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可适当添加引导学习、培养兴趣的物品,增加一定的信息量,例如,防止乐器、画笔画板、认字报、贴画等等。

2 儿童心理发育特点

在进行儿童房活动区域设计时,不可忽视的还有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儿童的心理发育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儿童心理发育角度来看,是从简单的心理活动向复杂的心理活动方向发展;从具象的生理需求活动向抽象多样的心理活动方向发展。其次,儿童心理从婴儿早期的条件反射,慢慢发展到具有自我意识的心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目的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心理复杂程度愈发明显,最后,由最初的大部分是遗传因素作主导,慢慢地变为自我的独立性格的养成,这种个性的显现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的。

当儿童处于2~4周岁时,其心理特征相对明显,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还是以生理需求为主导,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还需靠最基本的语言和肢体来传递,此阶段的儿童对世界的认知还离不开对实际事物的接触,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等来认知与学习。这时的儿童的行为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基本不具有思维和目的性,易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往往是运动的或是环境中的特殊变化,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进而产生记忆。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注意力相对较弱,易被打断或分散,没办法长时间集中在一个点上。但此时期的儿童极其敏感,对事物易产生好奇心,所以在儿童房的设计上应注意考虑到多放置简单、易读的物品,使儿童无意识的产生大脑活动。

5周岁的儿童正处于童年早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语言能力、活动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活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有更深层次的认知需求,由最初的仅仅依靠行动的思维模式,渐渐的演变到能够依靠表象进行思维的模式。同时儿童这个时期对周围的事物也有了最初的印象,记忆也在这个阶段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儿童的有意记忆也渐渐的增多了,此时儿童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对于空间的记忆和对于事物的理解,在脑海当中将这些符号性的东西进行重组,从而大大促进其大脑的发育。在情感上,儿童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周围人群的关系渐渐有了了解,渴望被关注、被爱护的情绪也日益高涨。儿童在这个时期也渐渐有了相别的意识,对周围的事物开始发问,探知欲望增强,观察力也在这个阶段提升的非常迅速。此时对于儿童成长空间的设计来讲,应该更加注重温馨气氛的营造,同时继续加强空间内可读性内容,便于促进儿童身心共同成长。

6周岁以上的就属于童年期的少儿了,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语言表达,理解能力都发展很快,对于一般性的事物和社会关系能够清楚的理清,社交能力也在慢慢增长,很多行为习惯渐渐开始养成。由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学龄儿童,从学校系统的学习中,集体的生活中接触到了很多的信息。思维方式也渐渐由具象思维模式向抽象性思维模式过渡,抽象思维的能力日益提高,情感的需求,自我的意识会更加强烈。儿童原有的认知水平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新的环境当中有了更高的认识目标和要求。此时他们能够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有意识的记忆和思考继续增加,思维的逻辑性开始形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也不再仅仅的停留在表象的层面,认识世界的能力慢慢增强。这个时期的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并且慢慢出现一些具有倾向性的选择,例如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能够说出自己喜欢什么,性格特征也越加明显。对于自己空间的独立性有了一定的要求。在这个时期为了更好地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在空间设计上,应该更多的与儿童沟通,在综合考虑之后从每个儿童的自身特点出发,营造一个他们喜欢的成长空间,让他们的归属感更强烈,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成长。

3 儿童房活动区域的设计原则

3.1 趣味性原则

儿童因其心理特点,所以游戏是儿童认证世界的首要方式,占据了儿童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儿童游戏是指运用一些知识以及语言,并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肢体运动和语言表达的益智活动。常见的儿童游戏形式多种多样,如搭积木、互相追逐、喊叫、角色扮演等等。在儿童的不同年龄段,游戏的方式、活动区域也随着年纪增加或变得不同。儿童性别不同,游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明显的区别,比如3岁以后,男孩更倾向于肢体游戏或角色扮演游戏、所需的活动区域也扩大很多,而绝大部分的女孩更倾向于语言游戏、摆设类游戏,活动区域相对较小。所以在儿童房的活动区域设计需针对儿童的特点增加儿童房的趣味性。

3.2 安全性原则

在儿童房的活动区域的设计中,安全性原则是不容忽视的,更是每一位父母在儿童房设计上首要考虑的问题。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不同于成年群体,他们没有健全的自我防范意识,也不具备辨别安全与否的能力。儿童房内所有的构成要素、防止的物品都需要严苛的保证儿童的安全,杜绝出现任何安全隐患。通过上述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分析,我们得知处于儿童期的孩子格外活泼好动,而且2~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已经有相当的身体机能和活动范围,在进行设计时要格外用心防患于未然。

3.3 特殊性原则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育成年人相比,其心理与生理发育还不完全,在儿童房的活动区域设计时,我们不但要遵循人正常的生活、使用规律以及原则,同时还要兼顾的考虑儿童特殊的生理需求以及心理感受。处于学龄前儿童早期的儿童在心理上活泼、好动、好奇,对周围环境极其敏感,又不具备成熟的适应性,因此对儿童房的活动区域的设计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整、安排。以最大程度的符合儿童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

3.4 整体性原则

自然辩证法中曾提到,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个体或对象在一定的结构基础上有机整合统一的。所以儿童房的构成要素,应在色彩、风格、形态等方面做到协调统一,需要在设计思路、设计定位上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贯穿始终。视觉设计上作为信息传递的第一要素,是儿童房设计的整体性原则的重中之重,而视觉设计又分色彩、形态两方面。儿童房的视觉设计可以表现出相应的设计风格,也可以营造出一个氛围,或者创造出一个场景,色彩的选取与形态的搭配就要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否则会及其不和谐,导致设计的失败。而且2~6周岁的儿童正处于认识世界、了解知识的初期,给予孩子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是极其必要的,如果在儿童的设计主题、色彩、形态随时组合使用会给此阶段儿童造成认识上的混淆、严重影响其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3.5 发展性原则

儿童房,作为1~18周岁孩子的生活、休息、学习区域,其设计上不能只强调表现某一个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这样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兴趣与爱好等方面的转变就将不能满足整个儿童阶段的需要,重新设计便浪费人力与物力,所在儿童房的设计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伸缩变化性,即具有良好的发展性。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2~6周岁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的逐一分析,并结合儿童房各构成要素,提出儿童房在儿童2~4周岁、5周岁、6周岁时应该注意的几项原则,既迎合儿童心理特点,增加儿童房设计的趣味性,增加认为与学习功能;确保儿童房在电源处理上、儿童家具的选择上、儿童活动区域上、灯光选择、入门的特殊处理上的安全性原则;儿童的特殊性的特殊设计原则;儿童房主题、色彩、形态的整体性原则;儿童房在家具、色彩上的发展性原则。设计师在设计儿童房时只有在满足以上几种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小娟,杨创创,等.儿童居住环境设计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

[2] 卢晓欧.儿童家庭活动功能区中家具的色彩设计[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

[3] 黄星华.论儿童年龄对儿童房设计的影响[J].室内设计,2008.

益智区环境设计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75岁左右,生活基本自理、生活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疾病的老人进行单项实地调查研究。调研资料是改造设想的首要依据,以社区为基础,根据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对老年人现有居住环境进行调研。此举具有普及性和推广意义,并可对这一类别的老人居室环境提出一系列的具体建议。

关键字:社区养老,老人的衣食住行,居住环境改造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75 years or so, the life basic care, life in good condition, no serious diseases of the old man in individual investigation. Research material is the primary basis for reform ideas, community based, according to the old people's basic necessities existing living environment for old people investigation. The move has the universality and popularized significance, and can be used for this kind of other old man bedroom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ncrete Suggestions.

Key word: community endowment, the old man of the basic necessities, living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引言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的居住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调查问卷显示:绝大多数的老年人愿意在长期居住的环境中度过晚年。所以,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变化,现有的大部分功能空间设施已经不能够适应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为了保障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从而对其居住环境进行改造具有迫切需求。然而在改造前对居住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观察记录与场景解读

为了了解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真实情况,探寻75岁左右老年人的生活规律、每日的衣食住行和活动需求,在此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状和发现的问题予以分析,以考察报告的形式显现。

考察对象:南昌市经堂巷集合住宅小区

考察目标:75岁左右生活基本自理,生活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疾病的老年人

考察方式:观察法,利用照片、手绘草图及、文字、表格等做现场记录

考察时间:⒈季节:夏、秋、初冬季,

⒉时间段: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深夜

考察内容: 老年人的衣食住行,老年人的康复、就医,老年人的娱乐

2.1 老人背景

年龄-75岁,性别-女,婚姻状况-丧偶,文化程度-文盲,职业-工人,现在状态-退休在家,现在的居住状况-与子女同住

2.2经堂巷住宅社区

房屋建筑平面,案例背景(图0)

老人衣、食、住、行的比较——夏、秋、初冬

衣(夏)——老人衣服较少,衣着朴实。这跟老人的经济状况有关,大部分衣物都是儿女日常所购。衣物都是穿了很多年的,现在新衣购置很少。(图1-2)

(秋)——秋季,早晚凉。老人穿的衣量3、4件。身体已经包裹的很严实了。老人的秋季的衣物都是缝缝补补的。(图3-4)

(初冬)——老人穿上了厚厚的袄子,人已经很笨重了,这对老人的日常生活已经有一定的影响了。(图5-6)

(图片0)

食(夏)——老人因为年龄的增长,食道和消化系统功能都逐渐衰退,特别是老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一般一日三餐吃稀饭,易消化。老人吃的一些营养品也是儿女或亲朋所送。(图7-8)

(秋)——秋季老人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加重,老人所吃的主食也具有很少的择性,偏凉性或是太辣的食物都要会少吃。使用的碗筷没有随季节变化。(图9-10)

(初冬)——冬季是老人疾病发病期,老人经常不舒服,天气越冷症状就越厉害,有的时候吃稀饭都很费劲。偏凉性和太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能吃。稀饭要更加稀软,分量也减少了。到了冬天,热食凉的非常快,老人吃的主食要保持一定温度,这才不会引起不适。(图11-12)

住(夏)——老人居住在一层,方便出行,后院也种植了少许花草,环境相对较好。对于一个老人加一个子女的居住空间也较大,但是实际上真正能使用的面积却很小。(图13-14)

(秋)——天气的转凉,老人从夏天住的客厅转到卧室。夏天睡的小竹床收起来了,客厅也宽敞很多。老人开始睡在房里(房间床是40、50时年代防明清时期老式床,全实木,床尺寸1.2*2.0米),老人已经盖上薄被子。(图15-16)

(初冬)——床上的被子很厚了,因为房间和阳台堆砌的用品和废弃物太多,房间内有些不通风。所以在冬天的时候,老人的房间相对其他的房间更加暖和。(图17-18)

作者简介:

陶希 (1986.6--- )女,江西南昌人,系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老年住宅人性化。

行(夏)——一楼的所在位置使老人避免了爬楼的辛苦。但是一楼会相对潮湿,易使老人患上风湿、关节炎等疾病。老人的支气管炎久久好不了,多于环境潮湿有关。居室地面材料使用抛光无防滑的地砖。地面的材料有巨大隐患,给老人生活带来不便。 (图19-20)

(秋)——老人的慢性疾病加重后,吃药和看病的时间比夏天频繁,症状厉害时就去社区诊所打吊针。社区诊所位置在老人社区外约100米,病情轻微时老人一人前往。(图21-22)

(初冬)——老人发病次数频繁,社区医院已不能满足治疗需求,需前往较大医院,由儿女陪同。社区离医院大约3000米。天气好时儿女陪老人步行前往,天气差或老人症状厉害时打车前往。(图23-24)

访谈记录

老人信佛,每日给菩萨上香,而菩萨摆放的位置老人认为不合适。因为摆放在客厅,离门口较近,进家里来来回回的人看到不好,所以在盛放菩萨的柜子外面盖了薄布。老人认为要把菩萨供奉在阳台上比较合适,这样不易被生人看见,供拜也方便。

厨房水槽位置的设置太靠里,在使用时不方便。

厨房水槽上面挂杆,放置位置过高,老人基本使用不上。

厨房灶台使用时太靠近身体,并且抽油烟机功能性差,不能全部吸收油烟,老人做饭时常被油烟呛到。

厨房与客餐厅之间无门,做饭的时候大部分的油烟都会漫到客厅。

没有洗衣机,老人常常手洗。

三、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

居住环境没有任何无障碍设施设计。

在居室中没有合理的行走路径。

居室中的家具、设备及日常用品没有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当改动。

4、没有把居室与周边环境相融入。

5、社区外环境没有老年人锻炼、娱乐、交往的活动空间。

这些问题都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模式进行改进。

四、老人住宅和起居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的考察和分析,本文对这一类别老年人社区住宅环境提出以下建议:

设计者应将自己想像成一个老人,试着放慢脚步,透过老人们的眼睛观察环境,从老年人的需求尺度和心理角度考虑问题,特别注意老人在住宅环境中行走、座、卧时的行为需求。可以通过与老人同吃同住亲身体验的方法,挖掘老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

关注细节,对于触觉和行为需求要格外关注,在老年人手和脚所经常触及并容易感知的部位如扶手、踢脚、地面、台阶等处,利用安全、舒适和多样化的材料,培养老年人对事物的敏感和适应能力。

要考虑儿女、护工的需求,老年人因为身体的退化可能需要儿女偶尔或长期的照看,在居室区应设置供儿女休息的地方。并距离老人休息区有一定的行走距离,且能使儿女看到老年人的休息空间,以免有特殊情况发生。

色彩鲜亮的暖色设计更容易使老人辨别,如红色、橘黄、蛋黄等。这与老年人日益下降的视觉有关,鲜亮的暖色能刺激老年人的视觉,就便老人于对物体方位的辨别。

由于老年人的各个方面的感知不断下降,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所以,应在居室设计中,尽量包含多种感知的机会,促进老年人对各个方面的感知力,以增加他们的活动能力。

提供设施和机会,让老年人有更多锻炼身体的机会,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与其他老年人进行娱乐、交流。尤其是一些动脑益智的娱乐活动,能让老年人激发用脑能力,减少老年人脑部疾病的可能。

建议在社区中充分利用和改造街角、路边空间、设置开放的活动场地,使之社区中的老年人能共用。现在所有南昌小区中都缺少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老年户外活动区域。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在街头巷尾精心设计小型开放空间,能让老人们在社区任何角落都能找到可以安全自由地活动场所。在这里,他们可以结交新的朋友,可以寻求帮助和帮助别人。在居室内,在社区中,他们能够更好的生活。

相关期刊更多

中外玩具制造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妇女联合会

中草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老年保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