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务业的发展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93-01
1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特征
1.1 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的集聚经济特征
集聚经济是指由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从而使得这些活动变得更有效率和经济合算。现代服务业集群内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而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流的运输移动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现代服务业集群把分散的企业聚集到某一空间内,从而扩大了交易的规模。
1.2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衍生及吸聚效应特征
产业集群犹如生态学中的种群,规模越大也越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一是吸引外来者的加入。据一项对外国投资影响的估计,在对外商有吸引力的地区,集群存量每增加10%,该地区被未来投资者选中的可能性就增加5%-7%。二是催生衍生公司的诞生。衍生公司是由企业内的人员或者母体公司中的企业分离出来创办的新公司。
1.3 以资源共享、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优势产业和区域竞争优势特征
现代服务业集群内部具有顺畅的信息流动和互动机制,为集群内部垂直或水平联系的服务企业创造合作与信任的空间。集群内部既有激烈的同业竞争,又有群内多种层面的互动与合作,有利于形成优势产业。地域的集中性使集群的外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弹性专精等效应和知识“外溢”效应使产业和区域竞争的优势更加明显。 1.4 以分工与专业化合作为基础的集群网络特征
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群具有企业间网络组织的特征和优势,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柔性,较多的无形资产和较高的声誉,长期和约,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知识转移和共同学习,更高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定制化等等。这种合作网络包括服务企业网络、劳动力市场网络和区域创新网络。
1.5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创新特征
现代服务业集群区域内的创新主体(企业、研究机构、大学等)之间有强大和稳定的创新协同作用。现代服务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集群中的强势企业瞄准集群外部高新知识进行外向型学习,而弱势企业则从这些知识在集群内部的后续扩散中学习,从而形成“外部引进一内部扩散”的良性知识流动,推动集群整体技术能力的提高,集群持续动态增长。
2 我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1)制定规划和目标,注重政府导向角色的平衡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和政府应将现代服务业集群纳入国民经济规划重点,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根据我国经济结构状况,以企业为主体,以体制创新为保证,系统地制定我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
(2)强化政府规制, 倡导和谐的现代服务业集群的文化氛围。
现代服务业是新兴产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合理地规制。通过多途径奠定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建立积极的发展引导机制与扶持政策,建立技术基础设施,奠定技术创新平台,设立专项基金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帮助或协助组建服务业行会,建立通畅的沟通机制和渠道。
(3)多渠道加强投入,吸引外资进入现代服务行业。
采取积极的财税、金融、投资和价格政策,引导社会和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大力引进国际上著名的跨国现代服务业企业;支持现代服务业集群内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原则下,大力吸引外商投资现代服务业。
(4)加强高层次复合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储备。
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度高的产业,其价值根源在于知识,而价值来源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应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力度,一方面可以由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依托省内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发展现代服务业专业,加快培养急需的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方面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教育的建设,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出发,加强岗前培训和低、中端实用技术型人才进行在职培训。另外,营造良好环境,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大力引进国际智力资源,特别是海外华人专家和海外留学生,多途径、多渠道吸引他们回国创新创业。
(5)加快传统服务业结构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建设。
加快应用科学管理模式、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结构升级。我省应通过构建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和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利用已有标准对服务企业的监督、检查、评测等市场规范机制的建立,形成以标准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标准深化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技创新服务业;内涵;发展模式
1科技创新服务业内涵
科技服务业主要运用新兴技术与专业知识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提供智力服务,社会各行业都是其服务对象,技术和知识是其服务手段,其内容主要包括科技评估及科技鉴定、技术开发与转移、科技风险投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推广与转让、科技交流与培训等。科技服务业的产业特征主要是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密集性,对声誉、契约和法律的强依赖性,先进性和创新性,效益的高外部性等。
2科技服务业的特征
相对于农业、工业和其他服务行业来说,科技服务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自身行业发展的规律,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特行业特征。科技服务业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六点,即科技服务性、服务综合性、服务杜会性、服务延续性、知识密集性和效益优化性。
2.1科技服务性
科技服务业是生产业的组成部分,服务性是其最为明显的特征。科技服务性特征包括两层含义:一它是一种服务活动,其劳动对象是作为服务活动表现出来的;二它是一种以科技产物为服务对象的服务活动。在科技服务业的主体和内容上,同样体现着服务性的特点。科技服务的主体广泛,比如大学、科技型企业、政府机关和科研机构等,科技服务在这些主体之间架设起了一道桥梁,为它们提供科技中介服务。服务的内容具有系统和专业的性质,其服务性在技术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全方位科技服务中都能体现。
2.2服务综合性
从技术的开发、传播及实际应用的整个过程来考虑,科技服务业提供包括技术开发推广、创业孵化、国际合作、市场开拓、创新培训、产权交易、人才交流、管理及法律等服务,是全方位、多角度覆盖,以知识和科技为基础,集系统化与专业化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发展科技服务已成为世界各地实施城市化战略、加速城市现代化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性能的重要内容。科技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为企业提供市场、技术、投融资等方面的信息服务;组织和整合各种资源,帮助企业开发新技术,实现产品的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全方位的企业孵化服务,其帮助不仅体现在提供办公场地等共享设施,也体现在为其提供信息咨询、市场营销等软实力服务;科技服务还体现在技术交易过程中,在该过程中科技服务可提供各项技术交易服务;另外,为企业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培训的创新培训服务也是科技服务业的一个重要功能体现。
2.3服务社会性
科技服务机构是面向全社会的社会化组织,它主要是为各类高等院校、企业、政府部门等提供包括科技评估、信息咨询、企业孵化、技术贸易、技术转移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所以,其服务的主要功能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社会开展科技服务。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社会化还表现在特定的服务对象上,它可以依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相对应的科技服务,其服务能够充分反映社会要求。
2.4服务延续性
从事科技服务工作的既有专业机构(如专利委托转让事务所等),也有非专门机构(如大型科技企业中的科技服务部门),但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服务延续性特征。科技服务工作是一个在科技成果应用中,解决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并不断完善技术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作为促成科学技术成果转让的“居间人”,科技服务机构需在整个转让过程中提供持续的科技服务。
2.5知识密集性
科技服务业具有典型的知识型服务业的特征,将从业人员的智力当作其获取收益的出发点。科技服务机构所服务的主体与其行业的专业化特点决定了其提供的服务具有高知识程度水平的特点,因此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知识要素。科技创新可以创造新的知识,科技服务可以造成知识流动,科技服务业的目标是引入外部资源补短,形成科研与产业间的强强联合。科技服务机构目前已经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整个过程都对该服务有需求,因此对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人际及产业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能胜任。通常情况下,从事科技服务业的人员主要由高学历或有经验的专业人才组成,他们在企业与客户之间充当知识交换的界面,因此从业人员的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科技服务能力的高低。
2.6效益优化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服务业可以促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切实提高生产力水平。科技服务业不仅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新业态,具有独立的产业特性,并且它往往能给科技企业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科技服务活动与一般的服务活动的本质区别,一般发达国家的科技服务业的经济贡献值约占其GDP的5%-10%或更高。
3宁波市科技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探析
目前,宁波市根据国家现代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的要求,以提高创新能力为先导,以强化技术转移为重点,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不断借鉴和总结经验,走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创新区域经济特色科技服务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3.1市场导向模式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因此市场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资源配置情况。科技服务机构通过分析市场的变化规律,掌握市场的不断变化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自身的服务内容进行修正,使其更加的符合时展的特点和市场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科技服务机构市场导向模式还能够通过更新科技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服务链,向企业以及社会提供更为优质、有效的科技服务。
3.2创新平台模式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将创新资源与要素进行汇聚与整合,推动某个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并产生应用成果。根据科技服务内容的不同,可将创新平台分成六个子模块:基础设施子模块、资源服务子模块、技术服务子模块、研发服务子模块、检测服务子模块和成果交易子模块。该平台的核心是企业,通过为企业提供各类设施租赁、信息咨询、技术开发和产权保护等全方位的服务,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创新平台模式实质上是科技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服务体系与工具方法论体系的实现模式,以平台的方式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发展都受到自身创新能力低下的阻碍,科技服务机构的出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转机,而创新平台模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并且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3.3生态系统模式
生态系统是一定区域或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的方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统一体。科技服务业的生态模式则是构建一个小范围的生态系统,系统内的各个主体通过资金循环、技术或专利流动以及优势互补的方式相互依存,共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科技服务业的生态模式本质在于合作,以共同体的方式协同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基本生态模式,是技术或专利、企业与风险投资构成一个小生态系统。由于我国的科技服务机构起步较晚,目前各服务机构的创新资源还比较缺乏,面对这种形势,各科技服务机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应积极借助外部的力量共同对抗市场竞争。IBM生态系统在科技服务创新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生态系统就是科技服务基本生态系统的实例验证,它利用IBM的各类专利与中小企业相结合,共同寻找风险投资,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具有很高的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生态系统中的每个主体来说,都应该恪守自身的职责,完成自身的使命,只有每个主体各司其职,良好运行,才能保证生态模式可以实现多赢。
作者:李艳梅 单位:宁波科畅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臧晓娟.国外科技服务业先进经验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商业经济,2014,06:4-5,12.
[2]王富贵,曾凯华.国内外科技服务业促进政策制定的若干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07:45-47.
[3]祁明,赵雪兰.中国科技服务业新型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22:118-121,125.
[4]科技部.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EB/OL].(2012-02-22)[2014-10-29].www.most./.
[5]秦君,刘.科技服务业发展战略报告[M]//2014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89-90.
[6]深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报告[R].深圳:深圳市科技服务业协会,2014:27-32.
[7]贺志姣.产业生态理论视角下湖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0-27.
[8]王吉发,敖海燕,陈航.辽宁省科技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5-05-20.
[9]陈春明,薛富宏.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4(4):112-114.
2014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近年来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趋好,呈现出科技服务业基数小、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小、技术市场发展较好、产业链条未形成等特征。
一、科技服务业剖析
“科技服务业”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家科委1992年8月22日的《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中,意见中将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简称科技服务业。2014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并将科技服务业归为10类,随后国家统计局于2015年6月《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将科技服务业从国民经济行业中划分7大类、24个中类、69个小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刘开云指出科技服务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程梅青、杨冬梅、李春成认为科技服务业是指一个区域内,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供各种服务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蒋永康、梅强、李文远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一定区域内,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科学技术产生、传播和应用提供智力服务,并独立核算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吴泗认为科技服务业的特征:服务广泛性。服务对象涉及工业、农业、建筑、地质勘探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服务主题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市场主体;业务范围涵盖科学研究、科技信息交流、技术推广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市场、人才培训、知识产权服务、科技评估等活动。赵晓伟认为科技服务业的特征:智力密集性。科技服务业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主要通过从业人员的智力劳动获得收益,因而具有明显的知识、智力密集性特征。刘树林认为科技服务业特征:正外部性。科技服务业以知识和技术向社会提供服务,这种知识和技术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可以为服务对象创造收益或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快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以上《意见》、统计分类以及学者们对科技服务业概念、内涵、外延等阐述,本文认为科技服务业应该将三者观点有机结合才能全面性、指导性地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因此,本文认为科技服务业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正外部性)等特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有效衔接科技和经济,助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并独立核算的符合《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范畴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
二、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特征剖析
(一)科技服务业基数小,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小。贵州省2014年科技服务业(注:国民经济行业73类和75类,下文出现科技服务业相关数据除固定资产投资外其余数据均是科技服务73类和75类)增加值约80亿元(根据科技服务业部门财务统计调查初步估算),仅占全省生产总值9,251.01亿元的0.9%,仅为北京市2014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1,662.6亿元的4.8%。
(二)技术市场贡献率逐渐增加,技术市场体系逐渐建立。一是技术市场增速较快。2015年完成技术市场成交额177.2亿元,同比增长38.3%。“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达51.9%,高于全国年均增速20.3%的31.6个百分点;二是技术市场贡献率年均增速较快。2011年对全国贡献率仅0.67%,这说明贵州省技术市场成交额对全国贡献较小,到2015年贡献率增加到1.8%,“十二五”期间预计贡献率年均增速达56.8%;三是已形成省级技术市场与市(州)技术市场体系相结合的市场体系,有效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活跃技术交易氛围。
(三)信息传输平台未完善,共享程度不足。一是信息传输平台逐渐建立,但尚未形成平盟。截至目前贵州省建立 “贵州省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贵州省产业创新科技文献服务平台”、“贵州省技术市场平台”、“贵州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平台,但平台相互之间未形成有效衔接,尚未形成平盟,造成信息不对称,不能形成信息互联互通,相对减弱信息传输能力;二是由于受体制约束,体制内科技服务机构激励机制“形同虚设”,造成设备闲置,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致使体制内科研人员仅仅完成分内工作,导致设备和人力资源闲置,致使信息资源不够公开,信息共享程度不足,造成资源浪费;三是产业技术联盟较少,覆盖企业较少,企业信息共享不足。目前,贵州省仅有17家产业技术联盟,成员单位299家,其中省内企业占66.4%,建立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22个。
(四)科技服务业与市场结合力度不够,尚未形成产业链条。一是科技服务业比较零散,未形成完整科技服务链条。科技服务机构处于比较零散、各自为战的状态,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科技服务链,难以为客户提供全面、全程、高端的科技服务。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中科技商城仅有112家机构入住,其中尚有46家机构未完善相关资料,占入住机构41.1%,这表明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对自身业务宣传力度不够,与市场衔接不够;二是体制内研究机构与市场需求衔接不够,科研机构缺乏挖掘企业科研需求信息,多数是企业为申报相关部门项目时,由于自身科研人员不足而主动与研究机构联系并组织团队共同申报项目,有的项目获取后并未实质性开展研究,未真正意义上实现“产学研”合作模式。
三、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时期,科技服务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是“十三五”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基于目前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项目招商力度,做大科技服务产业基数。一是加强科技服务业项目引进力度,以气候、生态、自然资源丰富为吸引力,重点吸引研发设计服务机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有知名度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选择投资并建立机构;二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将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升格为研究院所或者联合组建研究院所,强化基础条件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地区后发赶超创造原动力;三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发挥民间资本“招商能力”,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到贵州省创新创业。
(二)强化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一是加强项目整合,提升支持力度。应加强科技、发改、工信等政府部门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有针对性重点支持有助于守住生态底线、有助于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二是针对已有科技服务业政策进行梳理,收集和整理政策落实具体情况,对政策执行情况的事中、事后进行定性和定量监测并有效评估,对后期相关政策修订提供依据;三是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在制订相关政策之前,应广泛征求各阶层意见,制订有利于民生、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执行效应较好的科技服务业政策,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
(三)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培育科技服务业产业链条。一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体制内科研机构挖掘市场需求,充分激活体制内人力和设备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丰富市场科技资源供给,促进科技服务业市场体系建设;二是加强科技服务业投融资市场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科技服务业机构到主板、中小板等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以债券形式进行直接融资,鼓励金融机构通过银行信贷、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等间接融资方式支持有“潜力”的科技服务业企业发展,同时积极引导担保机构对该类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三是培育技术市场主体,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研发机构以及社会资本投资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培育一批善于挖掘市场信息、研发设计能力强、能及时衔接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知名品牌科技服务企业,深入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做好技术交易信息分析、评估、经纪服务,衔接研发设计服务和企业需求,降低社会资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推动成果转移并产业化,稳定技术市场增长态势,避免周期性波动。同时,争取国家支持贵州省将贵州科学城列为科技服务业聚集示范区试点,有效整合研发设计、科技中介、科技金融、专业技术服务等机构,形成研发设计(专业技术服务)—信息挖掘—成果或专业技术服务评估—技术转移或专业技术服务—成效反馈的产业链条。
(四)建立信息平盟,充分发挥平台效应。一是以贵州大力发展大数据为契机,力推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信息传输功能,有效整合平台功能,适时成立平盟,纳入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提升信息传输效率,激活闲置资源,充分发挥需求和供给桥梁;二是强化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信息内容,储备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科技文献、仪器设备等资源,建立资源数据分析人才队伍,充分挖掘资源信息,有效整合资源,既达到激活闲置资源,又降低企业成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桥梁”效应;三是继续以人才博览会、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5个100工程”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等为平台,引进贵州省急需的创业导师、专利分析师、技术经纪人、项目管理师、信息分析师等科技服务业专业人才。
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条件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是一个起点高、层次高、规格高的行业。没有对应的经济基础作保障,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本文认为发展现代服务业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随着收入水平不同,GDP中三次产业构成在各个国家间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比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工业比重则大致呈“U”形结构,而服务业比重在人均GDP1000美元以前则明显存在一个振荡期,在达到1000美元以后,才出现稳定上升趋势。服务业比重上升与工业比重趋于下降的拐点约在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出现。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现代服务业需求水平,同时也决定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对服务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从现状看,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在一定范围内有相对密集的人口,相对集中的企业群,相对收入较高的购买力强的人群,这些都是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这些在我国目前的农村都不具备。此外,城市化建设也必然带动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建设,带来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信息等行业的发展,这样在解决大批人口就业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收入的提高,从而奠定了服务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较高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使传统服务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提高商务运作效率和服务管理质量;带动新兴服务业成为主流;促使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创新。
发达的商贸体系,相对完善的房地产业。发达的批发贸易和服务贸易,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前提条件。合理科学的商业布局与结构,较大的市场流通规模,特别是连锁超市、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等新型商业业态的较大规模与较高发展速度,均直接影响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较为成熟的房地产业,才能为现代服务业提供高档次的写字楼、优美的办公环境、良好的物业服务。
城市经济发展与现代服务业集聚
从上文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可以看出现代服务业必须依托城市经济为载体进行发展,大中城市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天然优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周围中小城市区域逐渐辐射和扩散的过程。
近年来,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1960年为61%,1980年为70%,2000年为7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1960年为22%,1980年为29%,2000年为39%。不断提高的城市化水平使城市在区域和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已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城市实力已成为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象征。现代城市大都具有较高的产业发展水平,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是其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国际大都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为例,其GDP主要来自于高度专业化的现代服务业的生产。早在本世纪初,它们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均已达70%以上,纽约市这一比重更高,为86.76%。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已经表明,一个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所产生的影响与控制力和“先进服务、生产中心和全球网络市场”相关,该城市通过生产和消费现代服务产品与全球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网络发生联系,从而实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控制。由此可见,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不仅体现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而且体现了该城市对区域、国家和世界经济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大小。
目前,世界各国、各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所做出的努力尤其突出。为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大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政策和空间环境。但是大多数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仍不见起色,只有少数大城市的中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高度集聚化发展态势。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践和经验表明,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具有高度集聚的特征,一般高度集中于经济中心城市的中央商务区(CBD),纽约曼哈顿、伦敦金融城、东京城市中心区、香港中环和上海陆家嘴等国际著名CBD无不是现代服务业高度聚集之地。一些CBD的研究也表明,各大中心城市的CBD迅速崛起的原因在于在这些CBD区域内现代服务业的迅速集聚。另外,一些国外学者研究表明,产业集群是现代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中心城市相对于其他地区具有较有利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使中心城市成为物资高地、资金高地和人才信息高地,成为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枢纽和增长极,这是中心城市集群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
美国学者John Rannels对城市中心区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John Rannels认为,城市中心区内各种经济活动间存在着竞争的关联、补充性的关联、辅的关联和商务上的关联等四种类型的关联,它们是服务业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动因。John Rannels还进一步指出,服务业的空间结构在客观上存在一个中心点,即城市中心区的中心点,在这一点上,服务活动的强度最高。这也再一次从理论上证明现代服务业倾向于集聚在城市中心。
中央商务区(CBD)对现代服务业的吸引
现代服务业具有于中心城市集聚化发展的特征,这种集聚在城市中的区域选择是怎样的――是倾向于集聚在城市中心,还是集聚于城市边缘等其他地区?从实践看来,城市中心区特别是中央商务区对现代服务企业有着更强的吸引力。
逐利的天性是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根本动力。产业集群的动力源泉,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企业为寻求自身的生存环境所形成的结盟。同样,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也是现代服务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天性的一种外在表现。但是,与传统制造业不同的是,现代服务业是以满足选择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以追求成本最低为目标,即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比追求生产成本最低更为重要。现代服务业的这种天性使得其企业越来越向它的大客户群靠拢,即产生一种向心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那么选择中央商务区作为集聚区域的首要因素就是该区域能给现代服务业带来最大的利润。
商业发展是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般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基础。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城市中心区凭借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可达性和区位优势,成为以零售业为主,集办公、文化娱乐、政治活动等多功能混和的商业中心区。但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商业集聚区内的不经济逐渐显现,暴露出许多问题。商业中心区的空间过度密集,从而导致地价飞涨、供水不足、交通拥挤、污染严重以及犯罪率上升等问题。“城市病”的出现使得商业集聚效益开始降低。工业企业需要较大的加工制造空间、租金支付能力低、污染严重,不适合继续留在城市中。另外,公共交通的发展和汽车的应用及普及,也加快了工业企业外迁的步伐。制造业和零售业已表现出离心趋势,但投入少、产值高、无污染的以贸易、金融、咨询服务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和高级零售业仍保持市中心集聚的优势,并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商务活动,城市中心区的主要功能表现为商务功能,辅助功能表现为商业功能,而且两种功能趋向于专业分区集聚的特点,这是一个商务活动功能专业化和空间独立化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服务业 就业结构 演变 影响因素 就业潜力
[中图分类号]F1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3-0075-08
一、问题的提出
2000-2007年期间,我国新增就业人员4900余万人,年均新增就业人员700余万人,就业压力巨大。依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劳动力就业先由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继而转向服务业部门。毋庸置疑,服务业是工业化后期与后社会化时期吸呐劳动力就业极其重要的部门领域。研究服务业就业吸呐能力与潜力,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拓展就业,至关重要。服务业是涉及较多分支行业部门的庞大产业,为增强其就业吸呐能力、充分挖掘其潜力,应对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即分支行业部门就业比重呈现何种演变特征?哪一个分支行业部门就业吸呐潜力更大?影响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是本文研究的着力点。
二、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演变的涵义及服务业就业相关文献回顾
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是指服务业各分支行业部门就业占服务业就业的比重或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通常采用百分比(%)形式。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演变,具体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各分支行业部门占服务业就业的比重呈现不同变化特征,或升或降;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各分支行业部门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总体来看均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同;第三,长远来看,服务业各分支行业部门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会继续上升,但上升潜能不同。
关于服务业就业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文献。李美云(2003)认为,现阶段服务业就业吸呐能力较前期下降,市场化程度越高的服务行业部门就业增长弹性越大。李冠霖、任旺兵(2003)认为,目前我国服务业结构偏离度已经超过国际标准模式水平,服务业就业吸呐空间相对较小,如果没有新的服务需求出现,服务业进一步吸呐就业的能力较难提高,为提高服务业就业吸呐能力,他们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张淑君(2005)认为,我国服务业存在一定的就业空间,从服务业内部来看,传统服务业就业空间越来越小,现代服务业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应采取有效举措,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就业主渠道的作用。魏作磊(2007)指出: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表明,发达国家就业比重提高主要是由商务服务业与教育、医疗卫生部门就业增长推动的,这两大领域亦是我国今后就业增长的主要领域。郑吉昌、何万里、夏晴(2007)认为,现代服务业存在隐性就业增长机制,即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不仅在于产业本身吸呐劳动力。还在于本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其他产业就业,他们从乘数效应、产业关联等角度论述此机制。课题组(2009)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服务业投资增长及基础设施改善对服务业就业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需加大服务业投资并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上述文献侧重于分析服务业整体吸呐就业的状况,对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的分析较少,即便涉及,也仅限于传统、现代服务业这一粗线条划分。前文提及,服务业是包含较多分支行业部门的庞大产业,研究服务业就业,亟需深入服务业内部,对分支行业部门就业比重演变特征、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统计归纳与计量检验,唯有如此,所提出的策略建议才有针对性且切实可行。
三、中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与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演变特征分析――兼析三大产业与服务业分支行业部门的就业吸呐能力
分析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之前,首先对农、工、服务业三大产业就业结构进行分析,这有助于从整体把握产业的就业吸呐状况。
(一)三大产业就业结构演变分析――三大产业的就业吸呐能力分析
1978-2007年,三大产业占全社会就业比重的变化特征如下:农业比重呈持续显著下降态势,从1978年70%降至2007年41%,下降近30个百分点;工业比重总体呈上升态势,个别年份比重略有下降,其比重从1978年17%升至2007年27%;服务业比重呈持续上升态势,由1978年12%上升至2007年32%,上升了20个百分点。从1994年开始,服务业就业比重超过工业就业比重,至2007年,已超后者近6个百分点。上述分析表明:农业就业比重虽暂居第一,但其就业吸呐能力持续显著下降;工业、服务业具有较强持续性的就业吸呐能力,尤其是服务业,1994年之后,其就业比重超过工业。
分析三大产业的就业吸呐能力,还可倚助就业增加值弹性这一指标。表1显示三大产业不同时期的就业增加值弹性。
1991-2000年及2001-2007年,农业的就业弹性由正转负,说明农业就业吸呐能力显著下降。工业、服务业三个时期,就业弹性均为正,说明较之农业而言,两产业具备较强的就业吸呐能力,第二、三个时期,服务业的就业吸呐能力强于工业。但是,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较之第一个时期而言,第二、三个时期的就业吸呐能力均有明显弱化趋势。总之,2001-2007年,尽管服务业就业吸呐能力(就业弹性)在三大产业中最强,但较前期,服务业自身的就业吸呐能力明显下降。1978-1990年,服务业增加值每增加1%,服务业就业会增加0.398%:随着弹性系数下降,2001-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每增加1%,服务业就业只会增加0.238%。
无疑,服务业将是未来我国吸呐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其就业比重现已超过工业比重,未来将超过农业比重(依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而服务业的自身吸呐能力却在下降。本文的研究目的即在于:如何扭转此态势,充分挖掘服务行业部门就业吸呐潜力,增强其就业吸呐能力。
(二)1978-2007年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演变特征分析――兼析服务业分支行业部门就业吸呐能力
依据表2与图2,1978-2007年期间,服务业各分支行业部门占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演变特征如下。(1)传统流通服务业――交通仓储邮政与商业的比重总体呈现显著下降态势;政府机关比重亦呈现下降态势,下降程度不及前者。(2)居民与其他服务的比重变化不定。(3)服务业内部绝大多数分支行业部门占服务业的比重均大致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上升幅度最大的行业部门分别是科技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金融业、住宿餐饮, 这些行业部门2007年比重分别是1978年的3.7倍、2.1倍、1.4倍、1.3倍、1.2倍。上述特征在图2中得到直观体现。
现分析服务业主要分支行业部门占全社会就业比重的演变特征。由于1978-2007年期间,服务业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呈现持续上升态势(见图1),所以,占服务业比重呈现上升态势的分支行业部门,其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一定呈现更为显著的上升态势。如上文提及的科技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金融业、住宿餐饮,这些行业部门2007年占全社会就业比重分别是1978年的11.3倍、5.2倍、3.7倍、3.4倍、3.1倍。占服务业比重呈现下降态势的分支行业部门,如交通仓储邮政、商业及政府机关,其占全社会就业比重亦大致呈现上升态势,这些行业部门2007年占全社会就业比重分别是1978年的1.8倍、1.9倍、2.0倍。这是因为,这三个分支行业部门,其就业人数增速虽一般低于服务业整体就业人数增速,导致其占服务业就业比重下降,但其增速却高于全社会就业人数增速,所以导致这三个行业部门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上升。
表3是不同时期服务业及分支行业部门就业人数的年均增速。运输仓储邮政与商业的就业增速一般低于服务业增速,这说明两业就业吸呐能力弱于服务业整体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商务、房地产、金融的就业增速一般都高于服务业增速,2001-2007年,教文卫体社的就业增速较前两个时期迅速增长,远高于服务业,说明这几个行业部门就业吸呐能力强于服务业整体水平。需要提及的是。金融、科技商务与服务业(整体)的就业增速三个时期均呈现递减态势,说明这些行业(产业)的就业吸呐能力在弱化。
综上所述,通过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演变特征分析,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结论。
第一,传统流通服务业商业与运输仓储就业占服务业就业的比重呈现下降态势,两业就业的年均增速亦低于服务业增速,传统流通服务业就业吸呐能力不及服务业整体水平。但是,商业与运输仓储业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呈上升态势,这说明传统流通服务业仍然具有就业吸呐潜力。
第二,科技商务服务、金融、房地产行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这几个行业部门占服务业就业与全社会就业的比重均呈现显著上升态势,其就业年均增速亦高于服务业整体水平。这说明高端生产者服务业(Advaneed Producer Services,缩写为APS,包括科技商务、金融、商业地产等),与旨在提升人们身心素质与生活水准的公共服务部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保),就业吸呐能力与潜力都很大。
第三,金融、科技商务与整体服务业的就业年均增速均呈现递减态势,说明此行业(产业)的就业吸呐能力在弱化。如何缓解弱化态势,充分挖掘此服务行业与服务业整体的就业潜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中国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演进趋势及分支行业部门就业吸呐潜力分析――基于中国与西方七国集团的比较
表4与图3是中国与西方七国集团(G7)服务业及分支行业部门占全社会就业比重的对比,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中国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未来的演进趋势及最具就业吸呐潜力分支行业部门。
依据表4与图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国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的演进趋势是:中国所有服务业分支行业部门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均会上升。这是因为与七国集团(G7)对比,中国服务业及其分支行业部门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均有不少的差距。这表明中国所有服务业分支行业部门均具有就业增长潜力。
第二,G7服务业整体比重是中国的2-2.5倍,服务业内部,比重差距较大的分支行业部门依次是金融、教育医疗社保、房地产技术服务与商业。2007年上述行业部门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G7分别是中国的4.9、4.2、3.1、2.4倍,高于服务业整体比重倍数(2.2倍)。这说明,相对其他行业部门而言,代表高端生产者服务(APS)的金融与房地产技术服务、公共服务的教育医疗社保,及流通服务的商业就业吸呐潜力更大。
综合本文二、三部分的分析,我们既要重视高端生产者服务业、教育医疗公共服务部门等现代服务部门的就业吸呐潜力,亦不可忽视传统流通服务业商业的就业吸呐潜能。
五、中国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为充分挖掘服务业及分支行业部门的潜力、增强其就业吸呐能力,需通过实证分析,发掘决定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以提出针对性强的策略建议。
(一)解释变量的选取与基本假设
本文将人均GDP、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城镇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公共服务投入水平等因素视为影响服务业及其分支行业部门就业比重的解释变量,拟建立以下基本模型:
Yj=f(PGDP,CAPL,URBA,MKT,IPPG)
其中,Yi为服务业或分支行业部门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PGDP为人均GDP;CAPL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URBA为城镇化水平;MKT为市场化水平;IPPG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水平。
1、人均GDP(P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的重要变量。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化相互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变化,一国的经济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迁。因此,在研究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比重变化时,人均GDP将是需要考虑的重要解释变量。
2、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CAPL)增长会导致与之配套的劳动力就业的增长。虽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长期来看,会出现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但投资增长从绝对量上会促进就业的增加。并且,服务业中有不少行业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没有农业与工业明显。所以,假定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服务业就业具有促进效应,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
3、城镇化水平(URBA)。城镇包括城市与集镇。城镇地区是尤其是城市、特大城市是金融科技商务等高端生产者服务业、文体娱乐休闲等现代服务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部门的聚集地,上述服务行业部门发展依赖城镇经济所缔造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网络、人才集聚等基础条件,由此产生聚集效应而得以蓬勃发展。因此,城镇化是影响上述服务业分支行业部门发展及其就业的重要因素。拟作为解释变量纳入计量模型。
4、市场化水平(MKT)。市场化与服务业发展存在密切关联。市场化与专业分工化水平提升,促使部门结构进一步细化,原先混生于实物、非实物生产部门的服务活动独立出来,成为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专业部门。导致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中间服务(生产者服务)与由家庭提供的部分最终服务(消费者服务)转向由市场购买,促进科技商务等生产者服务业与文化娱乐等消费者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此外,市场化因素还是重要的制度变革因素,从制度变革的层面分析,市场化水平提升表明非国有经济获得发展,打破国有经济垄断格局,培养多元经济竞争主体,有利于金融等原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服务行业部门的长远发展与就业增长。故将市场化水平作为解释变量纳入计量模型。
5、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水平(IPPG)是影响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保等公共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分析教文卫体社保部门就业时,将这一因素作为解释变量纳入教文卫体社保就业比重计量模型。服务业其他分支行业部门就业与此因素无直接关联,不考虑此因素作为解释变量。
(二)1978-2007年间的数据来源与说明
被解释变量即服务业或分支行业部门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08》中的数据计算得出。
各解释变量数据来源与说明如下。
1、人均GDP(PGDP)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在回归模型中采用自然对数的形式即LNPGDP。
2、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CAPL)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年鉴1996》中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在回归模型中采用自然对数的形式即LNCAPL。
3、城镇化水平(URBA),即城镇化率,是指非乡村人口(城市与集镇人口之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为通过严格的计量检验,一些分支行业部门就业比重模型中,城镇化率采用了自然对数形式,即LNURBA。见表5下面的说明。
4、市场化水平(MKT),即市场化率,我们借鉴樊纲、王小鲁(2004)的分析,将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比重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市场化率的关键指标。此比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年鉴1996》中相关数据计算得出。为通过严格的计量检验,在多数分支行业部门就业比重模型中,市场化率采用了自然对数形式,即LNMKT。详见表5下面的说明。
5、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水平(IPPG),通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保等领域的财政支出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衡量。此比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年鉴1996》中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在回归模型中采用自然对数的形式即LNIPPG。
(三)结果检验与讨论
本文对1978-2007年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择取通过较严格计量检验的10个回归模型,见表5。表5显示模型回归结果。所有模型均通过1%的F检验,绝大多数模型R2与AdiustR2均在0.96以上,这表明这些模型的拟合优度较为理想。D.W.值显示这些模型变量之间的自相关程度并不严重,拟合效果良好。
表5的分析表明:1、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市场化率是影响服务业整体就业比重的重要因素。2、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服务业分支行业部门如商业、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科技商务、行政社团占全社会就业比重的重要因素。这一变量对传统服务业与高端生产者服务业就业均有影响。3、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对于运输仓储、房地产业两业就业影响显著。因为,两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资本投入加大可以明显带动就业增长。4、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是影响消费者服务业如住宿餐饮、高端生产者服务业如科技商务、政府行政社团服务部门就业的因素。5、市场化率(市场化水平)既是影响传统流通服务业商业就业,亦是影响现代服务业金融与房地产业就业的重要因素。6、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水平是影响教育文化卫生社保公共服务部门就业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公共品的供给主要依靠财政投入,财政支出用于公共品支出的比重提升,会明显带动教卫文体社保这一公共服务部门的发展及其就业增长。
六、结论
从2001-2007年的数据看,尽管服务业就业吸呐能力(就业弹性)在三大产业中最强,但就本身而言,有下降的趋势。传统流通服务业运输仓储与商业,占服务业就业比重下降,但占全社会就业比重上升,两业虽就业吸呐能力下降,但仍具潜力。高端生产者服务业APS(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包括科技商务、金融、商业地产等),与旨在提升人们身心素质与生活水准的公共服务部门,占服务业就业与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均上升,说明两类行业部门就业吸呐能力与潜力都很大。
中国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的演进趋势是:中国所有服务业分支行业部门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均会上升。较之其他服务行业部门,作为高端生产者服务业APS的金融与房地产技术服务、公共服务的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属于流通服务的商业就业吸呐潜力更大。既要重视高端生产者服务业、教育医疗公共服务部门等现代服务部门的就业吸呐潜力,亦不可忽视传统流通服务业商业的就业吸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