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发展孝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的形成最终需要人认同,需要人的参与,教研文化也一样。教研文化得以形成,必然需要相适应的教研机制,为谁教研?为什么教研?这是形成教研机制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却常常忽视这一点,因此发自内心地认为是为“自己”而教研的教师微乎其微,也正因为如此,不少“被教研者”对教研甚感痛苦。当我们尊重教师,当校本教研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把校本教研当做是教师自我发展的一条途径时,把校本教研作为一项业务福利时,我们就会把教师放在校本教研的主体。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教研的主人,从“受训者”转变为“研修者”,将更有利于广大教师主动参与学习和研究。
一、尊重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选择权
所谓校本教研,是指从学校实际出发,以研究解决学校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目的,由教师在学校实际工作中进行的研究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教师即研究者”“在研究中成长”的最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真正成为校本教研的主人。教师中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校本教研的目的就是要唤醒沉睡在自己和伙伴中的教师智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自主――释放教研活动的选择权
为活跃学校教研气氛,学校经常要组织一些学校层面的大型教研活动,这些教研活动如同一个个“项目”,这些“项目”的主题、方案来自何处?来自教师,因为“项目”是因教师而生。于是,项目的产生、方案的酝酿成为组织教研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比如,在开展“班主任节”活动前,我们向全体班主任老师征询活动的金点子:“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活动载体来展开”“作为班主任的你,最想实现什么愿望”等等。
我们不能要求每位教师都去主持课题或参与课题,但每位教师都应该有一个关于改进工作的教研主题,我们设计了校内教师教研主题征集表征求教研主题,成为我们开展有针对性校本教研活动的“支架”,其中的困难与原因,是我们进行研究的起点。在组织学校“精品课”的活动前,我们也征求了教师的意见。教师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活动方案的制订、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加深了对活动的认同感,有利于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2.参与――给予专业引领的点菜权
校本教研工作积极倡导教师在“个体反思”“同伴互助”中寻求自身的专业成长之路,也同样要注重创设途径与“专业引领”相结合。学校采用菜单式让教师自己点菜,满足不同教师在不同时候的需要。学校借助“名师名家进讲坛”系列活动的平台,请来专家学者,走进学校课堂,聆听教师教师心声,指引发展方向,尊重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规律,满足教师追求专业成长的需要,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自这一平台搭建以来,根据教师的需要,每学年举办2~3次活动,有展示活动、专题讲座、研究报告、主题论坛等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
3.自我――满足小课题研究的需求权
为改变教师研究的方向,我们还要求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小课题具有草根性、大众性、深度性、微观性。可以通过教师碰到的教学实际问题展开实践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具有微观性,不求全求宽,而要求深求实,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周期中可以获得实质性进展。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从教师的需要出发确定小课题。
小课题,是从教师的需求中来的,符合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具有切口小、方向明、周期短、投入少、收效高的特点。所选的课题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要素、一个问题、一个章节、一个单元或者一个主题。这样的小课题研究充分尊重了教师的选择权,促进了教师主动发展、自主发展、有选择地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4.自由――放开伙伴合作的组合权
进行同伴互助,在教学中加强研讨与交流,这是校本教研的一个特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形成一种帮教互助制度,并且给予自由组合的权利,防止行政命令组合的“乱点鸳鸯谱”。我们在校内选择师德高尚、教学业务过硬、热心的骨干教师,进行挂牌,确定为校内“青蓝工程”的师傅,学校内的青年教师和需要提高的教师自主选择,组成一个团队。“青蓝工程”是双向选择,允许一师多徒或一徒多师,研讨、学习内容由师徒自己商定,既可有一定的预设,又可随时生成……在自己选择的师傅的引领下,在志同道合的徒弟们的相互合作下,青年教师在茁壮地成长。平时参加上级的优质课、比武课,也通过相互认可的“合作组织”开展活动。课题研究主要是通过骨干引领、由各课题组长挂牌,自己“招兵买马”。
一个师傅,一群徒弟有引领;一位骨干,一个年段有核心;一份资源,一个团队有主题;一项比赛,一个团队有驱动,逐步形成一种良好伙伴关系的教研文化积淀。
二、尊重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话语权
校本教研中每个教师是相互平等的生命个体,都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学习者。教研话语权的释放,其实质是释放给每位教师一份尊重,它让每位教师在教学的研究中认识和体会到“自我”,从而为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文化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们为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提供话语权提供了三个交流平台。
1.交流平台之一 ――每周论坛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教育智慧,都有自己成长的经历,如何将这些教育智慧与成长“故事”成为大家共享的教育资源,学校为之设立了一个用以互动交流的平台――类似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教师“每周论坛”。
学校在每学期初提出几个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作为“每周论坛”的主题。由教师自由选择主讲的题目,安排好顺序,有主讲老师和主评老师,其他教师自由发言参加。论坛促进了教师的学习,可以称作是“论坛任务”驱动了教师的学习。教师在平时的学习、阅读过程中,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做法,如果没有一个正常沟通交流的机制,灵感会泯灭。论坛平台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和发表成果的机会。在论坛前有主讲教师的研究性学习,在讲座时有指导性学习,听课老师的接受性学习,在对话交流中有教师的交流性学习。在论坛后更有教师们的自主性学习。这样就会促使其他教师更为积极地读书和思考,提出自己的教学创意,阐述自己的教学思想。论坛推动了教师校本教研中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2.交流平台之二――网络研修
教师在校本中的话语权还可以体现在网络上,网络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网络研修具有以自由交流为特征的网络教研形式。我校启动“E环境”下系列校本培训。首期培训以教师个人“教育博客”制作作为主要内容。教师们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中发表教学见解,撰写个人日志,积累个人教研资料,同时为有兴趣者提供访问和讨论的平台,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主持人可以共享教学指导、典型案例、课程故事、管理经验。许多青年教师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写入自己的教育随笔和教育故事,这有利于他们积累案例、提炼经验,促进交流。
3.交流平台之三――教学沙龙
教师的合作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沙龙形式的交流。我们组织过关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业有效性的反思,教师把自己平时布置的作业拿出来进行实例点评――哪些作业的目的性是明确的?哪些作业能促使学生巩固知识和学以致用?哪些作业是低水平重复的?哪些作业超出了新课标的要求?很多教师的进步来源于与伙伴间的交流讨论,这是教师获得教学经验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沙龙上,观点在交流中分享,在争论中摩擦,在对话中进一步生成。
三、尊重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发展权
在教研过程中,教师与倡导者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距离。有专业态度距离,有专业水平距离等,如何看待这个距离,是视而不见?还是人为地缩短它、消除它?我们觉得如同专制制度下产生不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文化一样,只有一种声音的学校里也不可能诞生文化,因此只有允许各种距离的存在,甚至有时刻意去追求它的产生,才能使我们的教研文化更丰富、和谐。
1.个性化专业发展计划
我们让每位教师制订自己的“学期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有自己整个学期的总体发展目标,主攻方向,更有每个月具体要做的几件事。然后到期未每位教师对自己本学期的专业发展情况作一反思、总结,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专业发展”的交流评比活动,评出“最优秀教师”和“最努力教师”。对种种“声音”、种种“距离”的包容、反思乃至欣赏,体现的是一种尊重的思想,只有有了“尊重”这一和弦,教研之曲才会和谐,教研文化才会灿烂。
2.过程化的专业考评
在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中更加关注教师成长的过程,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加强教师校本教研成果的展示。我们坚持“我的专业我做主!”促使每个教师都能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将专业成长看做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成为自我专业发展的设计者、管理者、促进者,从而实现孩子更优秀、自己更优秀、学生更优秀的局面。我们坚持“网络交流共同发展”,通过网络平台,动态呈现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促进教师之间资源的共享,展示每位教师的业务风采,记录教师成长的点滴进步,也促进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3.差异化的考核细则
为逐步有序深入推进我校校本教研,学校出台了《教师教科研常规要求》,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师提出不同的要求。
尊重教师校本教研中发展的权利能唤起教师主动成长的愿望,能充分享受校本研究和学习中的快乐和“回报”,我们要关注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成长过程,要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要促进教师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并逐渐从评价教师个体向评价合作团体转变。
关键词:孝文化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重要意义;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217-02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而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相对缺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前的青少年,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独生子女数量都已经达到了95%以上。中国的城市儿童中,独生子女占到90%以上。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所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他们严重缺乏集体意识和包容精神。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感恩之心。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大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价值并进行正确引导。
一、孝文化教育是解决社会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一日千里,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需要。要充分认识孝文化之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大学教育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主题。
(一)独生子女社会化需要孝文化教育
我国政府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已经32年,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经历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已经近入了社会化阶段。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上两代人的百般呵护与娇宠,养尊处优,经不起风雨,甚者存在人伦倒悬之势,似乎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子女天经地义,而子女该怎样关心、孝敬父母则几乎不在考虑之列。著名教授钱文忠说过:"孝"是对父母的尊敬、感恩、回报、基于血缘的爱,这是最真实的东西。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形态已经完全改变了,中国出现了人文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孝文化建设就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重拾孝道迫在眉睫
《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报告说,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还将越来越严重。客观上,家庭结构小型化,一个或两个孩子要负担两个父母和四个祖父母,甚至会出现一对小两口负担八个或更多老人的情况,子女的养老负担十分沉重。我国社会没有作好社会老龄化的准备,因此,家庭养老已成为社会难题。如何使年轻人重拾爱老敬老传统美德,营造行孝尽孝的社会氛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都离不开孝文化教育的重构。
(三)进行孝文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也是对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升华。孝文化主张对生命及生命本源的尊重,其最初含意是"善事双亲","敬养父母",对父母在物质上、精神上尽孝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并且将孝由此推开及至社会,形成"博爱"与"广敬"。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不仅关爱父母、家人,还关爱他人,兼爱大众。孝文化中的孝,讲以人为本,实际上不独主张以人为本,还有"天人合一",表现在敬畏天地,热爱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非独人为至灵。孝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从孝敬父母,悌兄睦友到兼爱众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与其他生命,有利于自身、人类和自然的发展,因而对其阐发、弘扬,是一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四)孝文化教育是坚守中华文化个性,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捍卫我国文化主权已经成为时下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的出现。这种文化霸权在所有弱势文化的国家里都随处可见,而且在青年一代身上特别突出。如在我国,五颜六色的染发,半土半洋的口语交流,圣诞夜的倾城狂欢,情人节的风靡,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的遍地开花,等等,都显示着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消亡,如何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必然选择。孝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核部分,对于中国国民性发生了根源性、本质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弘扬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必要重构,使其更加现代化而非西方化。
二、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基础作用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源于对他人的关怀和爱。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爱,这种爱可以培养并生发出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爱、进而发展成对他人的爱。爱人民、爱祖国的教育要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的教育开始。
(二)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养成的启迪作用
无论是港澳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只要他们回到祖国大陆,都要寻根问祖,不管宗教信仰如何,政治观点怎样,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很多人还要亲自到黄陵虔诚祭扫,这就是一种发源于孝的爱国精神。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强调这一点,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境遇如何,最起码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不能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进一步就是要为父母争光,为炎黄子孙争光。
(三)对学生诚信品格养成的促进作用
事亲之孝德,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无丝毫虚伪存乎其间,所以孝之爱、敬必包含着真诚。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轨,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正是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我不知道这怎么可以,就像斗车没有轨,马车没有軏,这车怎么走得了呢?另一方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将对父兄孝悌推广到他人,当然也包括将对父兄爱敬之真诚,推广到与一般人的交往中,从而达到不伪不欺,实现诚信。现在的市场经济更是讲究诚信,诚信是商业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有效地运用孝道所包含的另一要义: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真诚——"信",以促进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
(四)对培养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推动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也是形成当今和睦社会风尚和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国的孝文化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夫妻之爱,亲戚之爱,宗族之爱,邻里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人类之爱。荀子曾经说过:只要孝的教育功能能够得以推广,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得以长寿,社会可得以安宁。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必须先让学生真诚地爱自己的父母,其次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多尽责任,多作贡献,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三、中国孝文化的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现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实现途径。
首先,党和政府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继续鼓励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师范类高校试点,形成一定模式后再加以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应该给予这些高校以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各级各类高校要自觉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落实相关教育政策。进行自身的教育体制改革,给中国孝文化经典课的试行提供相应的课程空间。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部分,重点通过德育课的学习来提高师范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蕴。也有部分院校在不同专业课中,穿插了一些相关的古典名著。
再次,顺应时展要求,灵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网络手段。网络作为最先进的传播媒体,以其快捷性、方便性、开放性、生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正以强大的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进性,它打破文化垄断,实行文化民主;突破社会分工限制,拓展人际交往,发展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努力使当代孝文化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建设孝文化网站,开发孝文化论坛,发展网络孝文化,使广大网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在与网络文化携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抵制和批判腐朽落后的孝文化,努力提供正面、健康的孝文化信息。发展网络孝文化,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增强孝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在网络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最后,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孝文化的价值,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真正传承、弘扬化之。这就是所谓"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儿童教养院的老师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时才是教育,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连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儿童……"这段强调的就是"行为"和"榜样"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而应当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孟子[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2]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关键词:传统孝道;德育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096-02
百行孝为先,“孝”,为仁义之本。只有爱自己的亲人,然后再由亲推之,才能促进人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社会的进步。相反,如果一个人连亲人都不敬爱,又如何爱他人?不能“齐家”,如何“治国,平天下”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可见,一个人是否孝道,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孝是立德之本,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孝,最初的含义并不仅是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善事父母”的子德,而首先是建立在祖先崇拜基础上的“尊祖敬宗”的宗族道德,体现着一种返本报初的道德精神和历史责任感。潘光旦先生曾写过《论‘对民族行其大孝’》一文。他认为,从孝的基本精神中是可以衍伸出对民族的大孝,即为民族兴旺发展经济,创造文化,为民族尊严而死,为民族延续而生,促进民族进步和兴旺。
宋代的欧阳修在《泷冈阡表》中转述他母亲的话“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有仁厚之心(奉养父母不一定要很丰富,重在孝顺,利益虽然不能遍及所有是人,重在要有深厚的仁爱之心。)”可见孝可以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孝”近可以完善自己,远还可以惠及别人。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常言天下华人皆同胞,血缘亲情深似海,这种孝意识的潜在作用是无穷大的,也是无穷远的。古来中国人视报效祖国如同追孝先祖,是人世最大的孝义,最隆重的德行,也具最崇高的价值。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孝是联结世界五千万华侨的心脉。认祖归宗,落叶归根,是中国人对自己的终极关怀,是其归依感的落脚之处。这是中国孝道文化产生的一种特殊感情,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二、孝是爱国和培养德育的根源
爱国主义是孝文化的升华, 也是孝文化的精华。中国人的爱国心不仅包含着对故乡土地的情感,而且包含着对祖先的崇拜。不管走到世界哪里,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这也是家国同构的血缘文化的主要特色。《礼记・大傅》:“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也就是重视国家、热爱国家的意思。爱国思想是亲亲感情的连锁效应,爱国主义是孝意识的延续的结果。
孝的核心意蕴是善事父母,其初始含义还包括尊祖敬宗与生儿育女,蕴涵了人类对于自身生命之绵延不息的终极追求。孝之德性是对父母的爱与敬,孝之德行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物质奉养与精神敬养两个方面。传统孝德在其传承的历史过程中,一直是人民性与封建性、合理性与局限性、精华与糟粕相伴而行,其精华部分在现代社会仍有着重要价值――伦理价值、政治价值、哲学价值。其中,孝德基础――亲情、感恩、敬爱是在家庭养育中奠定的,家庭养育过程即是孝德基础奠定过程;学校的孝德教育归着点应该落在未成年人的孝德能力培养上,孝德能力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就是学会学习,获得学习能力。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所做的一切道德努力都是在为培养未成年人的孝德能力服务。
三、孝是社会德育及责任意识的源头
众所周知,儒家对“立身”最为关注,宏道求道,成仁取义,以天下为己任,这是儒家始终不移的修身追求;而且儒家修身的目的也正在于治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在此意义上,立身之孝就必然会导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国事关怀。
亲亲之孝也是其忧国爱民、慷慨赴国难的重要精神力量。孝讲敬顺,强调对父母的尊从,因而父母的教诲,在古代社会其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其影响则是终身的。岳飞母亲为勉儿子英勇抗金,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更是家喻户晓,感人至深。立身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光宗耀祖、以显父母的方式也只能是建功立业,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奉献的动力原出于对父母与家族的责任。
善事父母之孝思,也实际上成为古代士人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儒家所鼓吹的孝,其要义在于使父母安康快乐,为此子女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规范,其行为受到社会赞誉,方才会使父母在心理上感到极大安慰。此诚如《孝经・开宗明义》所说:“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为此“扬名后世”,就必须兢兢业业,克己复礼,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孝的悦亲含义,使得亲亲转化为社会尽责,孝成为“大公”的原始动力。孝已超越了其固有的血缘圈子,是以有益于社会为其宗旨所在。
四、学校教育过程即孝之德育过程
大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其中伦理道德规范就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但是, 我们往往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 反而忽视了伦理道德规范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 在家庭里习惯了“惟我独尊”的生活方式,不太懂得如何去关心、理解与尊重别人。因不适应大学生活, 有的由父母陪读,有的不得不辍学, 更有甚者自杀、犯罪。分析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知如何与别人相处。当前校园中出现的所谓学生人格扭曲现象: 自私、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等, 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现在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强,至于如何与同学相处等人与人之间道德规范的掌握, 统统排除在学习之外, 他们总认为这些对一个人的发展无关紧要,其实不然。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大学德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已迫在眉睫。现代意义上的“孝”, 本质上是对父母及长辈的关心、理解与尊重。孝育,通过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孝”的教育, 使学生由“关心、尊重、爱”父母, 逐渐懂得如何关心同学、关心集体再扩展到爱学校、爱祖国, 融入社会以后, 能够处处为别人着想, 懂得换位思考, 以仁爱之心善待周围的人和事及整个自然界。
在道德教育中, 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首先就要从“爱父母”抓起。那些对母亲都冷淡无情的人,怎么会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的神圣情感来自母亲”。现在人们呼唤“德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根基, 因为生活世界是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 “孝”是根植于现实生活中的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德育。
“百善孝为先”。现在一些大学生很少体谅父母的艰辛,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只有经济拮据时才会想到父母,稍有不顺心,就向父母发脾气。“孝道出自天情而依赖教化”,孝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基础德目, 是做人的伦理底线。现在,重新审视“孝”,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德育的规律上,孝育都应该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石和切入点。孝的伦理精神实质主要体现为爱与敬,爱的精神升华出了对他人、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而敬与顺的伦理精神则培育出中国人追求和谐守礼温顺的价值原则。追求淡泊宁静、心身和谐,追求家庭和谐,追求人际和谐,家国和谐,这始终是中国人的内在心理需求和人生实践,如果把这种追求推广至与异族他国的关系上则体现为和平主义。
总之,孝意识作为中国文化观念的源头和根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渊泉,我们应予以足够重视,这对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初探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法制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素质教育何去何从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 浅议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时效性 试论新形势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 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探讨 浅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新形势下创新校企合作形式的意义及途径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文化教育 新形势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析 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廉政文化教育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怎样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实践“四个层次”做好新形势下青少年教育 探析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及工作的开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新形势下青少年开展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新形势下青少年开展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杜淑贤")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新形势下,我们应汲取“孝”传统的合理成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感知孝道文化、汲取传统美德之精华,开展感恩孝亲系列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竞赛评比活动四个方面,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弘扬孝道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孝道文化 青少年 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45-02
近年来,全国好多地方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通过寻找、发掘、宣传新时期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展现他们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了青少年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为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孝道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 中华孝道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中国孝道文化源远流长,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它是一个会意字。其上部是一个省略了笔画的“老”字,下部为“子”字,像是子承老人之手,扶持老人行走之貌。《说文解字》对其注解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因此,单从字形看,“孝”字就形象地表示上辈的父母,应该抚养下辈的子女;下辈的子女,则要孝敬上辈的父母,即为父者要慈,为子要孝,父慈子孝之意。
“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孝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意思是说孝是道德的根本所在。《论语・学而》这样说,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百善孝为先”,就连教育的“教”字,也是“左孝右文”: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者,孝之文也”。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以孝为根本。通过孝,培育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同时,也就在孩子心中牢牢树立了对传统的尊重。
二 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在历史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皇家的敕命、官方的条律、书院的诠释和坊间的劝谕一起,将孝道成功地塑造成了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信条,形成了中国老百姓几千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乃至行为习惯。
但当下,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尤其是孝道遭受激烈的冲突与损毁,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的出现和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一些家庭的代际关系失衡和重心下移,家庭的培养教育功能弱化;信息化及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父母的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纷繁复杂信息的左右,代沟的形成与加深,使少数青少年对父母缺乏孝敬感,对他人缺乏道德感;多样经济成分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使得部分青少年的家庭观念淡化,功利思想严重,从而使传统孝道文化中尊长敬老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我们应汲取“孝”传统的合理成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弘扬孝道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具体而言,其意义有:
1.牢记“孝”的本意:养亲尊亲,体味亲情
养亲是孝行的基本要求,养亲主要指物质上的供养。就孝而言,不仅要养父母之体,还要养父母之志,即尊亲。孝的最高层次是尊亲,尊亲表现在态度和蔼上,表现在日常相处的“和颜悦色”上,表现在意见相左时的“柔声以谏”上,表现在分担家务的“劳而不怨”上。对父母之尊源于对父母之爱,孝子之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悦色者必有婉容。这正是动物之养与人类之养的区别。话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无论孩子是否长大,父母双亲总会将爱无私地给予儿女。
孔子有句名言“父母唯其忧”,就是说:为子女者要想想自己生病时,父母那种忧愁、担心的心情。在中国,父母对子女承担着无限的责任,从生育到婚姻甚至隔代抚养,中国的父母都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对这如山的父爱,如河的母爱,要用心体会,养亲尊亲,及时行孝是最好的情感回报。正所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2.把握“孝”的引申意:立身有为,回报感恩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所谓孝就应该立身,即珍爱自己的身体,远离祸害,不放纵自己,把持本心。孔子有句名言“父母唯其忧”,这句话还教育我们:为人子女者尽量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比如要注意安全、遵纪守法等,做到了这些也是孝。所谓孝还应该成就功业,自立自强,自食其力,奉养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就要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父母给予了生命,便要好好珍惜生命,让生命健康成长,孝敬父母,体恤父母之艰难,主动承担家庭责任。还要倡导青少年放眼世界,心怀众生,练就本领,建功立业,奉献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独立则中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自怨自艾,不自暴自弃,应昂然前行。自强不息、发奋有为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是对家庭责任的担当,更是对民族命运的振兴。要感恩大自然的护佑,感恩国家和社会的培养,感恩师长的教诲,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心更要感恩于行,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
3.理解“孝”的拓展意:推孝及仁,“大孝”博爱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认为孝是仁的根本。孝即尊亲,仁即爱人。尊亲和爱人是可以沟通的,从中国宗法社会家国同构的体制来看,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居家尊亲,于国则应忠君;在家友悌,出外则应爱众。所以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之说。通过孝道教育,最终让学生形成爱人的品质,引导学生由回报父母到感激所有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懂得感恩,因为感恩的心态比感恩的行动更重要。发扬传统孝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由家庭亲情开始,扩展升华为爱家、爱国、爱天下,这才是孝道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 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的途径
开展孝道文化教育,家庭是肥沃土壤,学校是主要阵地,社会是重要保障,要有效整合三方教育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孝道教育实践活动。
1.感知孝道文化,汲取传统美德之精华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要教育青少年感知孝道文化,首先,要查资料,走进孝道文化。可以由学校牵头,成立“孝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让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徜徉书海、漫游e网,广泛收集有关孝道文化的知识:收集文字资料、图片和影像资料、收集有关“孝”的故事。其次,聆听故事,体味孝之魅力。学校分班举行“慈孝”故事会,选择优胜者举办“慈孝”故事擂台赛,以竞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去了解、搜集、感知中国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传统。通过故事会,许多耐人寻味的“慈孝”故事被整理出来,而且学生可以进行理想化的演绎和再创造,以此来调动学生探寻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再次,访孝事观遗迹,置身生活接受教育。学校要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观遗迹、访孝事、读祭文、写感想等措施来感受人们对孝德的推崇。
2.开展感恩孝亲系列活动
着眼于“小”字,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开展各种活动,诸如给父母端一杯茶;给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洗一次碗(或做其他家务);为父母唱一首歌曲;给父母(或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一封信;给长辈买(或制作)一份礼物;给老师一份满分作业(或试卷)等。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敬老爱老志愿者服务小组,到孤寡老人家庭或福利院、敬老院照顾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搀扶老人散步,或设计制作敬老宣传单和黑板报,深入社区进行敬老爱老宣传等。
4.开展竞赛评比活动
论文摘要:临终关怀,一种理性照护生命终端的方式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开展,而在中国推广却是步履维艰。传统孝道观以及医务人员的现有医道观等是阻碍其推广的主要因素,由此社偿日仑理环境的改变足破解临终关怀开展困境的必由之路。
临终关怀是一种舶来品,是一种处置终极生命的方式,提倡对生命不可逆转的患者,转变延长无谓“生命”长度的治疗,转向关注患者在有限时序里生命质量的提高,使患者在最后的短暂时间里身心幸福并且有尊严地走完余生。
面对生命即将走到终端的老人、艾滋病人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等,照护他们的终期生命,临终关怀应该成为一种理性和道德的选择方式。在西方很多国家,临终关怀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得到普遍支持,并且也被认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在中国,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剧,临终关怀逐渐被人们关注,但在现实推行中,却表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境况。笔者近期走访了上海、南京、武汉以及合肥等多家开展了临终关怀的医院或科室,这些地方确实是门庭冷落,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转变了临终关怀的服务方式,临终关怀的开展处于尴尬和窘迫的境地。
1临终关怀开展受阻的重要因素:传统伦理思想
我国推行临终关怀步履维艰,是移植过程中理论理解的偏差还是技术操作层面出了问题,还是我国根本就不需要临终关怀这种方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普遍存在着过度治疗终期患者的现实,无不强烈呼求一种更为理性的对待方式出场。二十多年来,内地志向于临终关怀的学者也大量介绍了西方有关这方面的情况,理论上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展临终关怀的条件,但是临终关J坏被移植到我国后,它与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适应度决定了它的生存状态。解决临终关怀推行艰难的难题,必须探求其与传统伦理思想的抵触点所在。
1. 1传统死亡伦理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践中受阻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大众固守的传统死亡伦理观。在中国,一谈到“临终”二字,往往认为是生命即将消失,死亡的降临是对人的彻底毁灭,死亡是极力回避和忌讳的字眼,伦理观念上把死亡看作是最大的“恶”,所以面对临终关怀活动,国人从概念上就会拒斥,这其实反映出中国大众整体死亡态度为“重生忌死”。笔者在安徽中医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对此问题设计过问卷,其中对问题“您酬尺遥远的死亡问题一A有过思考;B从未思考过;C不愿思考;D忌讳思考”进行随树由取568人调查时,数据显示选择B, C. D的答案占到52%,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折射出把死亡价值看作是最大的“恶”仍然左右我们的思想,也就是传统“忌死”文化观还在起着强大的作用,因而临终关坏受到排斥。
1. 2传统“孝”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推行艰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它是违背“孝”道观的。临终关怀在西方操作上一般是把临终患者送到专门的医院或科室,进行舒缓治疗和关爱,使患者在医院或临终关怀科室里走完人生最后时一光。这样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当老人即将临终时,家人或亲属把老人送到外面,然后撒手不管,在中国人看来这是违背了传统“孝”道观的。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在老人即将谢世时必须床前守护,方可显示孝心。
1. 3传统医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现实推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医护人员面对临终患者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表现为医护人员对生命无法逆转患者的救治还是按照传统的救治方式来进行,总是设法使用现代医学技术和药物来延缓患者的无谓生命,至于用“关注护理而非治疗”的临终关怀理念来指导医疗实践,医护人员往往是措手不及,认为这样做是与医学坚持的传统医道观一一救死扶伤有悖的。
2临终关怀顺利开展的路径:传统伦理思想的突破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施与我们固守的一些传统伦理思想有诸多抵触,所以顺利开展临终关怀必须放弃、拓展或突破不利于临终关怀“生长”的伦理思想,营造出适合临终关怀“生长”的伦理环境。
2. 1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
开展临终关怀首先要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受着深层伦理文化影响,认识死亡必须回归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来解读。一般来说,生死是自然生理现象,本没有伦理评价的意义。但由于它关涉人生的两个终极问题,对它们的考量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以及形成行动的指导,这时人们对其探求就赋予了伦理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据主流趋势的是儒家文化思想,儒家文化对待生死考量上,由于一味重视“生”的价值,忽略了对“死”的价值认识,甚至是排斥思考死亡的意义,以至于形成一种民族心理文化定式一一“重生忌死”。儒家思想发展脉络清晰呈现出这一点,我们知道自从孔子提出“未知生,焉知死”开始,就奠定了传统思想中“重生忌死”的生死文化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更把“生”的意义规约在“仁”的范畴之下,“生”的意义变成了对道德的追求。孟子也有“夭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就是看到了生死有别,强调通过道德修养来延长“生”的长度。其实都反映出传统思想着重于“生”的价值探讨,赋予“生”有积极意义,而缺少了对死亡价值意义的探求。这在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因为死亡给人的表象就是一切现实的消逝,是对所有现存的彻底毁灭,“生死两茫茫|”、“死去元知万事空”等都是对死亡价值的消极认识表现,因而死亡被认为是最大的“恶”,人们因此过分贪恋生而不愿去思考死。这种生死观对临终关怀的推行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改变这种现状,要对死亡价值进行再认识,也就是对死亡是最大的“恶”的观念进行颠覆。伦理学上的“恶”其实就是对行为或事物存在的价值以否定的评价,或称为其与客观“应然”的相悖,按照黑格尔的意思就是“恶即是它与客观实在的不同。”按照这种思路来看待死亡的存在可以发现,死亡其实不能被看作最大的恶,因为它是与自然的符合并且也有着终极的价值意义。首先死亡是自然安排而无法逃越的现象,以自然观来看这是符合自然伦理的,也就是死亡是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发生的事物不应从恶的角度来评价。相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要积极看待死亡的价值,比如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早就有这样的思想,“老年时的死亡是成熟后的自然现象。我认为,接近死亡的‘成熟’阶段非常可爱。越接近死亡,我越觉得,我好像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旅程,最后见到了陆地,我乘坐的船就要在我的故乡的港口靠岸了”其次死亡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机制是新陈代谢,也就是新的事物的出生必然有陈旧事物的消亡,社会以此来达到平衡,才能发展。死亡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社会的动力系统,丧失了死亡也就无所谓发展,因此死亡现象具有维护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再次死亡的存在是人完善的需要。人的一生包括生死两端,生与死是人生必须思考的两大问题,有死亡的存在,它会时刻警醒着人们对“生”的珍视,所以人们才会在有限的生存时间里奋进。丧失了死亡存在的人生,也就是对死亡不去思考的人生其实是麻木的存在,也就会没有目的意义的生存。只有死亡才是敲打人前进的最好武器,死亡在促进人完善方面也有最高价值。当然改变死亡观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可以完成的,但理论认识上的准备是必须的,接下去的任务是我们国家应该像西方一样,尽快开展全民死亡观教育,营造积极看待死亡价值的氛围,更应该宣传儒家文化思想外的一些超越认识死亡的思想,消解对死亡恐惧的心理。死亡价值观的改变才能使大众接受临终关怀这一事物。
2. 2摒弃临终关怀有悖“孝道”的观念
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就是一个伦理型文化国度,伦理在维系国家发展和家庭延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孝”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孝”一开始就是作为至要德性被认知的,《孝经》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上升为衍生一切善性的根基。孔子更有“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从而把“孝”凝固为贯通天地的要德以及人间的道德法则,“孝”成为检视和评判行为的标准。传统社会中,“孝”主要以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功能来表现,它是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中不可随意违背的天理。众所周知,传统中国是农耕文化为主,这就要求形成以血缘关系的家庭单位来协作劳动,为了维系家庭的延续,使劳作不至于因缺乏劳动力而停止,生育后代来传宗接代成为晚辈必须尽的责任,并且上升为“孝”的要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然,孝道观在家庭伦理中的意义要求作为晚辈不仅仅完成族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必须服从长辈和奉养长辈,因为晚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并且“三年而免于父母之怀”,这就要求晚辈在长辈老年时要在跟前赡养老人直到老人去世,甚至在老人去世后也要在坟前守上三年,《论语》中即有“父母在,不能远游”、“孝始于事亲”等,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而显示“孝道”。“孝”成为传统中国人在家庭以及社会生活中最核心的伦理基础。
那么临终关怀是不是违背孝道观呢?其实要把临终关怀要义理解清楚,临终关怀在西方最早产生的原因是临终关怀先行者看到临终患者要么是受到过度的医疗救治,要么是在家庭里不能得到应有的护理,患者不仅要忍受躯体的折磨,更主要是心灵的痛苦不能去除,从而不能有尊严、幸福地走完人生,对待临终患者往往是过多关注“生”的救治而忽视了“死”的照护,所以提倡成立专门的临终护理机构,用伦理关怀来对患者短暂的最后时光进行“身、心、灵”的关爱。这其实是不违背孝道的,孔子曾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十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把传统“孝道”内涵表征为不仅仅是能给亲人吃好穿好就是“孝”了,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亲人的挂念和尊重,考虑如何使老年人在精神上感到幸福和尊严,“孝”应是一种心里的敬仰反映。那么现在我们在老年人面前怎么才算上“孝”呢?现在中国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传统尽“孝”基础的丧失要求我们对“孝”的观念进行重新认识,不是说把老人放在眼前亲自照护,能够吃好、住好就是“孝”。现实中对于一对夫妇要供养四位或更多的老人,为每位老人的去世而在床前尽“孝”或老人去世后要守“孝”三年现在己经不大现实,家庭照护老人的方式可以说己经呈现出不能承载现实状况的重压。把临终老年送入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让他们在那里得到充分的照护,其实对老人可以接受到家庭中不能完成的照护,这并不与“孝道”相悖。其实质只不过是把家庭照护转移到社会机构来进行的方式上的转变。
2. 3去除医“死”违背“医道”的观念
顺利开展临终关怀,作为临终关怀主要实施者医护人员的认识观念也要澄清,也就是面对临终患者,医护人员采取的舒缓照护方式违背医道吗?
我们知道,现代医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能够对生命终极的两端“生、死”进行干预,或制造“生”(代孕、克隆人)、或延迟“死”(当然很多状况下,是以过度医疗延缓无价值生命的长度)。不可否认,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生命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道的问题更显突出。临终关怀的首倡者桑德斯就曾说过:“垂死病人往往被迫在医院病床卜度过最后一段日子,身上插满了管子,并与家人隔绝。他们亦很少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罗斯博士也曾说:“他(垂死病人)可能迫切需要得到休息、宁静、尊严。但他得到的是输血、输液、心脏机或气管切口术。”这都是医务人员在传统医道坚守下把医学使命狭窄化的结果。